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职工档案管理范文

时间:2023-07-28 16:33:43

序论:在您撰写职工档案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职工档案管理

第1篇

关键词:职工档案管理 信息化管理 体制改革

一、医院职工档案管理情况与面临的挑战

存在着人事档案交接过程不够合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计算机人员或者其他岗位人员的临时担任,当医院职工离开岗位或者产生岗位变动时,所需要进行的档案交接手续没有按照正常流程办理,步骤跳跃,关键环节缺失。长期以往造成导致档案管理在材料等方面责任不明确。甚至简单的认为,交接工作并不重要。所以人事档案交接工作经常会前后脱节。由于医院工作主要是医疗方面、教学环节、科学研究。医院管理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医疗、教学水平,改善环境条件,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而对在医院工作的职工人事档案管理却缺乏应用的重视,造成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硬件设施不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底下,无应有的工作能力等问题凸显。档案管理人员因素也不容忽视,人员能力差使得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的工作进行缓慢,工作效果差。归档材料不及时、职工培训情况、情况、科研成果情况更新相当缓慢,使得人员的评价不科学缺乏时效性。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重要性宣传不到位。一是档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未进行广泛宣传,职工本人和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中缺少的材料不能及时补充、完善、更新;其次是人事档案管理基本上是兼管,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由于受专业和时间限制,档案管理人员也不能及时地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员工本人对人事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有一份好工作就行了,档案可有可无。对个人档案采取忽视的态度,有些人连自己的人事档案在哪里都不清楚;还有的认为自己的档案不应在本人所属的单位,而由本人保管;有些应该归档的材料不能及时交档案管理人员存档。这些思想、观念必然导致人事档案材料不全或缺失。缺乏创新理念,管理模式陈旧,十二五精神中以创新为手段应积极应用到医院职工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中。

二、医院体制改革的展望

我过已经试行事业单位改制,部分医院已经进行试点改制。从事业单位改为企业,这样对职工的性质改变,工资制度的灵活改变,社会保障制度的使用措施都有了新的变化。这对医院职工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怎样才能既保证医院职工的待遇不会降低又能体现新体制的灵活富有活力的特点,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新的精神,认真参加培训,提升自身能力。做好医院职工档案管理工作。

三、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医院职工管理信息系统的通常具有以下功能模块,它们是医院职工信息录入模块、职工信息查询模块、报表统计功能模块及系统维护模块、工资核算模块、职称成果模块。:

医院职工信息录入模块包括职工基本数据的输入、修改和删除。其中应该包括以下基本信息。如:职工性别、职工姓名、身份证号、工作年限、职称类型、 所在科室、备注等基本信息。

职工信息模块:当需要寻找医院的某位职工时,可以通过本模块实现功能,可以通过身份证号唯一的进行查询,也可以根据条件,比如寻找本医院主治医师有哪些,具体信息是什么。那么就可以根据职称类型字段进行查询。

利用报表统计模块可以实现符合条件查询的纸质化。也可以按照时间提供月报表、年报表的打印。

系统维护模块:对系统进行维护,可以设置管理员权限和普通维护权限。管理员可以拥有强大的管理权限。比如修改系统的密码,修改员工的基本信息等操作。

职工管理模块中可以和财务配合,建立信息化的工资核算模块,这需要与财务部门合作完成。

职称成果模块需要不断更新,对职工近期的情况变更进行登记,比如,成果项目结题,专利申请完成、工作年限工作量的变更等。这些在职工进行职称评定和领导晋级的时候有重要的作用。

综合利用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对医院职工的档案管理可以简化工作的环节,减少人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统计能力提升存储能力。是对医院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大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宏萍. 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及新的管理模式[J]. 科学之友(B版). 2008(05)

[2] 宋可可. 我国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途径探悉[J]. 财经界(学术版). 2008(08)

[3] 王希佩. 浅析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27)

[4] 郭晶. 揭开人事档案管理的神秘“面纱”[J]. 秘书之友. 2006(06)

第2篇

企业职工人事档案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源,是记录职工个人基本信息、成长经历的文档,是反映个人德、能、勤、绩的信息材料,是选拔人才的重要工具,是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利用的重要依据,也是职工个人缴纳社会各种保险、退休、退职的重要依据。它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个人思想品德、政治信仰、业务能力、工作状况、奖惩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它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决定了职工档案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应。但由于个别企业对职工档案管理的不够重视,职工人事档案管理混乱,没有专门的档案柜等设备设施,也没有管理制度,以至造成职工档案遗漏遗失,因此本文来研究如何加强职工的档案管理。

一、企业档案部门的重新定位

档案是员工的“标签”,也是一种企业资产,潜藏着大量有价值的知识,对档案的有效整理保管、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档案中蕴藏的各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有效挖掘转化能提升档案部门的地位、发挥档案部门的价值,提高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保证了企业对内对外信息沟通的顺畅。企业档案部门要实现员工档案知识的有效挖掘转化,需要重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对自身应担负的职能形成清晰准确的认识。企业档案部门的重新定位也是营造基于相对信息对称的企业档案工作环境的关键举措。企业档案部门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与保管,要主动担负为需要信息的人们及时地提供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和思路;记录并传承企业员工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积淀的经验;为企业的研发、管理等方面提供鲜活的材料;弘扬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为企业的发展总结经验教训等职责。企业档案部门还要对企业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了解企业的发展动向,即使掌握最新信息,建立企业自身的知识库,方便知识的共享,营造企业知识管理环境,使档案部门成为企业的“信息资源中心”、“知识中心”。

二、深入挖掘企业档案利用需求

深入研究企业员工档案利用需求,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档案部门与档案利用者之间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研究企业需求,掌握利用规律主动有效地提供企业档案信息。企业需求是档案信息 发利用的动力,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对信息的利用需要情况,才能向他们提供最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有针对性地满足他们的客观需要。为此,企业档案部门一方面要定期参加企业管理的各种会议和一些重大活动,了解企业当前的管理动向,及时发现问题,并主动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工作,收集反馈信息,总结提供利用的客观规律,掌握提供利用工作的效果和动态,并通过分析研究,提供最便捷、有效的服务方法和途径。从而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深度挖掘企业档案信息资源,为档案利用者服务。企业要振兴发展,不但要从市场上收集各类信息为企业建设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从企业档案资源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因为,企业发展具有连续性,档案作为潜在的具有历史价值的信息,开发及时,应用得法,会很快转化为生产力,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这样才能尽量缓解企业档案 发利用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解决出现的延误和错误现象。

三、实施企业归档范围动态更新

企业员工档案工作的管理的不规范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档案的资源构成。实施企业归档范围的动态更新,可以促进企业档案部门与各部门员工之间的积极沟通,从而降低由于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文件归档范围是档案收集的依据,对于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具有关键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传统企业的归档范围往往是“一锤定终身”,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为了避免档案收集的盲目性、随意性,首先要准确界定归档范围,对传统企业文件归档范围做适时适当的调整。企业档案部门应该围绕企业经济目标,拓宽档案收集的广度;结合企业信息化进程,拓展档案收集的深度。现代企业管理是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过程,现代企业文件归档范围的制定也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即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第3篇

当前职工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档案丢失、损毁。由于企业改组、改制、兼并、破产或是由于单位归属变化、单位搬家、档案管理人员变动等原因,职工档案没有及时妥善处置,造成职工档案的丢失、损毁。

2 档案信息失真。由于部分单位具体工作人员或本人没有严肃、负责地填写好每一份档案材料,致使有的档案错漏百出,档案年龄前后不一致、出现多个参加工作时间、个人经历前后记录不完整等,造成个人档案信息失真、可信度差。

3 自动“弃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些职工频繁“跳槽”,几经调动后,个人档案已不知去向-还有些职工在单位不同意调动的情况下,不辞而别,自动“弃档”,对个人档案弃置不顾。

4 强行“扣档”。一些单位为了留住人才,在留人不成的情况下,强行扣留职工档案,还有一些单位以员工离开单位时不交培训费、不退住房、不交纳违约金为理由扣留职工档案不放;更有个别单位为达到控制职工的目的,强行扣押档案不给,使职工办不成调转手续、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等。

5 自行“建档”。针对“扣档”现象,一些单位提出可以不要档案,而在用人单位重建档案以达到人才引进的目的。重新建档的内容主要有恢复原有身份、连续计算工龄等。

6 职工档案转递问题。有些单位由于经济不景气,管理松懈,对职工档案的转递制度执行不严,放任职工自带档案直接去就业;还有个别职工图方便,干脆把档案放在自己手里。

7 不建立职工档案。有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数不少的私营企业和一些计划经济时代的集体企业,用工不规范,与企业职工不签用工合同,不建立职工档案。

职工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 收集鉴定工作不到位,内容缺乏实用性和真实性。一些基层单位档案意识薄弱,档案材料收集不全,不能做到及时补充新材料,导致部分档案材料不完整,不能跟上个人经历的变化。另外,是鉴定工作问题。近几年来,年龄、工龄、学历等造假现象严重影响了职工档案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给有关部门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在这些问题中,无论是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故意篡改档案,还是填写过程中的失误和管理的差错,归根到底还是职工档案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制度不健全及鉴定工作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收集和鉴定工作的不到位,直接导致职工档案的作用被削弱,严肃性降低。

2 职工档案管理“分散多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管分散。职工档案有的保存在当前用人单位,有的保存在过去的单位,还有的保存在人才交流中心、职业介绍中心,甚至保存在私人手中,使得一个单位的职工档案处于一种“分散”的管理状态。二是隶属混乱。现行的职工档案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参与管理职工档案的有组织、人事、劳动、企业主管等部门,甚至一些无权保存和管理人事档案的部门、单位、中介机构也保存和管理职工档案。职工档案出现“多头”管理状态,常常导致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各个部门之间权责不明、相互推诿。职工档案的“分散多头”管理,使得职工档案成为许多单位控制人才流动的一种重要工具。

3 职工档案管理费用过高。按照现行的职工档案管理政策,职工档案保存在用人单位、人才交流中心或职业介绍中心。保存在用人单位的,可以不需要交纳档案保管费用。保存在人才交流中心或职业介绍中心的,需要交纳一定的档案保管费用。目前的收费标准大约在每人每月10~20元之间,但从人才交流中心或职工介绍中心调出职工档案时,尤其是流动人员的档案,有些地方需要一次纳4000~6000元不等档案管理费。这样的标准对于还没有找到正式工作、还不能挣取生活费用的人来说,是一种严重负担,结果导致不少人员被迫或主动“弃档”。

4 档案法律法规不健全,可执行性差。涉及职工档案和专门针对职工档案的法律法规有不少,宽泛的有《档案法》,专门的有《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条例》等等,但这些法律法规管理调节范围却难以涵盖到所有职工档案工作情况,或有涉及却难以真正执行,与现实中的问题存在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行性。

加强职工档案管理的根本措施

加强职工档案管理的根本措施就是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和要求,抓紧对《档案法》的修改,将职工档案的管理规范纳入档案管理体系之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修改《档案法》增加职工档案管理内容要体现以下几点原则:

1 “救济”的原则。救济的思路,是指为保护当事人的原权利,在当事人的原权利受损的情况下,赋予原权利人救济受损权利的权利。它是不当行为人的行为发生时,法律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属于“矫正的正义”范畴。从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的角度来看,建立人事档案救济制度不失为当前的一种有效措施,《档案法》的修改也应从救济的角度考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江苏南通市分别通过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值得借鉴。《哈尔滨市档案管理条例》第二十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人事档案发生丢失、损毁的,有关单位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补救材料由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市级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认定或者批准。具体认定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经认定的补救材料与原档案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南通市在实践上先行了一步,为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保障档案合法、有效利用,切实保护公民的有关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出台了《南通市人事档案救济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人事档案救济是指公民因人事档案缺损、丢失等原因影响有关待遇的正常享受,由公民本人或其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由行政机关启动的行政救济制度,并从启动、救济、效力等几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

第4篇

虽然部分企业针对下岗职工人事档案管理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但是执行力度较为薄弱。与此同时,不能与社会逐渐增长的档案服务需求相适应。从整体层面分析,下岗职工人事档案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1)档案库建设不具规范性。部分企业在下岗职工人事档案管理方面,通常表现为不能将这项管理独立开来,常常将其与在职档案共同管理,这样很容易发生混淆状况。并且,档案库建设在安全保障、建筑面积以及设施设备匹配方面与国家档案管理相关标准尚且还有一定的差距。(2)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受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的影响,导致下岗职工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不能与时俱进,缺乏信息化管理以及标准化管理,并且在档案服务方面也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下岗职工的档案服务需求。(3)信息化程度偏低,缺乏专业人才。下岗职工人事档案管理要想更具规范化与标准化,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便显得极为重要[2]。现状下,却存在信息化程度偏低的现象。与此同时,还缺乏专业人才,以此使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无法有效实施于下岗职工人事档案管理当中,进而使此项工作的作用及效能大大弱化。

2.加强下岗职工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探究

2.1加强“三个体系”建设

对于下岗职工人事档案管理,要想得到有效强化,便需要以国家档案管理要求为依据,进一步落实“三个体系”建设:其一,构建覆盖企业下岗职工的档案资源体系。其二,构建能够为企业下岗人员提高便利的档案利用体系[3]。其三,对能够保证企业下岗职工人员人事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对于上述“三个体系”需进行统一进行有机整合,强化建设,以此使下岗职工人事档案管理更具规范性及标准性。

2.2原单位加强下岗职工档案管理

对于原单位来说,不能对下岗职工档案不管不问,需继续加强此项工作。通常职工下岗分流之后,人事档案还是在原单位保管。虽然职工下岗,但还具备较强的生产技能及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下岗职工的档案还有保存价值。针对这一情况,原单位便需要对下岗职工的档案进行收集、立卷、建账。

2.3加强下岗职工档案的保管及利用

一方面,对于下岗职工档案,其管理权限需转交给政府授权的人才服务机构,配置专人管理,同时设置专门的库房及装具,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使下岗职工档案管理更具规范性及科学性。另一方面,对于下岗职工档案的查阅,需具备相关单位、人事部门的介绍信,出示合同书等,并给予申批报表进行详细填写,在审核通过后才允许查阅。

2.4融入现代化档案管理方法

将人力资源与保障信息系统作为依托,对数字档案管理子系统进行开发,同时采取循序渐进以及逐渐扩大的模式,使企业下岗职工的人事档案实现数理化处理[4]。要想做好此项工作,需要充分做好一下几点:其一,对数字化处理中的质量管理进行强化。对数据录入工作人员进行知识、技能及业务方面的培训,以此使档案数据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得到有效保证。其二,对规范合理的电子档案系统管理模式进行构建。结合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把目前企业下岗职工人事档案归为统一的系统管理,从而使档案资源更加丰富、更加完整。其三,借助现代化技术,使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这些现代化技术包括智能搜索引擎、数据挖掘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等。其中,智能搜索引擎在充分应用的基础上,能够为档案检索目录的创建提供便利,进一步构建信息检索系统,从而使档案资源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有效增强。对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利用,能够使库存档案结构更加优化,从而使档案整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为下岗职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总而言之,融入现代化档案管理方法,能够使下岗职工人事档案管理更加全面、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值得业内人士借鉴及思考。

3.结语

第5篇

1.管理理念滞后。管理观念落后,导致管理制度无法创新。普遍存在着部分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够,没有将管理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存在重视管理、疏于利用的现象。使人事档案平时不受重视,关键时刻方显其重要的现象。落后的管理理念,造成了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缺乏政策依据,有些仍然沿袭过去的管理制度。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档案管理制度丧失了创新性。

2.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长久以来,企业内部分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错误,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全面。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简单保管人事档案,与单位的其它事物相比,没有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在它上面。只要做到不丢失文件,不泄露职工档案秘密,在档案外调、查档时能够应付过去就行了。更有甚者,认为管理档案只是一些档案部门应该管理的事务,完全没有将档案工作放在心上,从不过问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没有意识去管。

3.人事档案以及人事分档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制度进行改革后,当利用人事档案时,却存在有部分职工档案缺失甚至断档的现象。这些情况主要就可以划分为下面三种类型:第一类,人才流动性增强,但很多人的档案并没有随人员的流动而转移。人事档案仍然存放于原来的工作单位。并且由于职工的离开,档案管理者不再更新此人档案,使其离开后的所有经历无法被记录,致使有些职工档案不具有连续性。在毕业后的实习单位有一定的档案记录,但是在员工从其他单位到本单位这一段时间没有记录。主要原因是员工从原来的单位辞职之后,档案没有更新,存在断档现象。第二类,企业引进人才后,很少查看人事档案,上级领导也是根据个人的实际工作业绩对员工进行考核。在人才市场找工作时,将人事档案放在人才市场,但得到职位后档案仍然放在人才市场,使得以后的记录也是空白,这也会导致档案断档。第三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在对人才进行市场化之后,人才流动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从以前的单位固定制变成了社会流动人才,导致人档分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用人事档案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很多公司企业对档案不做要求,更加恶化了这种现象。

4.管理质量不高。管理质量低,导致无法有效使用人事档案。受传统观念中偏重政治、轻视业务的影响,许多企业的人事档案缺乏个人色彩,有相当大一部分的人事档案管理仍然只记录传统信息。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政治面貌、受过何等奖励或处罚情况等,忽略了对人才类型的反映,管理才能的介绍,技术专长的透析。缺乏对个人特征的具体描述,存档内容不够实用,难于创新;没有及时对人事档案的收集和补充,缺乏主动性,没有一定的制度约束。或者在收集和鉴定时没有充分落实到位,降低了人事档案的可信度。除被动记录的原始信息外,其他信息无法被充分利用,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5.信息化程度不高。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已得到普遍采用。但关于信息化管理仍有很多技术方面的手段等待着被挖掘并且得到利用,首先在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还没有大规模使用计算机技术,这些都会导致管理效率的下降,并且还会浪费一定的资源。

二、改进档案管理

1.解决收集人事档案。为使人事档案能够真实地反映一个人全部情况,人事档案的管理部门通常要用人事部门来收集各位职工的职位任免、工作调配情况、职务评聘、培训、工资待遇情况,对于能够反映职工德行、能力、勤勉、成绩的文件资料进行综合考察,不断地对档案的内容进行充实。对于收集而来的职工档案资料,首先一定要经过仔细鉴别,通过多种渠道核对,记录进人事档案的信息应该准确并且真实,信息填写完整、字迹清楚,填写时所记录的对象必须明确,有很完备的手续,具有很高的保存价值。一旦有的信息材料不属于归档,就不得擅自对材料进行归档处理,需要经过鉴别确认、讨论后根据相应情况进行处理。

2.整理人事档案。对档案进行收集之后,人事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就需要对收集的档案和材料进行归类和整理,并按照在职职工、离职退休职工或者是辞职人员严格进行整理和分类并按照一定的规律编号、入柜。同时应该对人事档案建立科学合理的统计和登记制度,对不同类的档案建立相应的档案名册。固定时间对档案进行检查核对,必须做到名册编号与档号一致。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如果问题较严重,还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并且要严格落实保密制度,确保个人档案的安全和准确,不得因个人原因泄露他人资料,危害他人权益。当整理校验相关人事档案材料时,如果发现不需要归档的材料,必须填写关于档案材料管理的清单,并向相关部门领导报告,请求审查和批准。在销毁时必须由专人负责销毁,并需有专人监督。

3.改进人事信息管理质量。只有将信息管理的质量进行提高,才能给各个高校的教职工人员提供好的服务,事实上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对专业性要求很强的工作,并且目前各个高校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快速的发展,及时提高人事信息管理的质量对于整个高校的教职工人员来说都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各个高校的人事管理部门就应针对自己高校的需求,将档案的收集、管理和整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除此,还要特别重视对人事档案进行开拓收集,因为开拓性质的收集能够使得整个人事档案里面所保留的信息更加有用。同时在对人事档案进行科学的保管及规范的整理的基础上,还要对于人事档案的信息资源进行积极开发,可通过局域网机建立的方式,在信息和网络的平台上面,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为高校在教学的改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4.提高整体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不断更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计算机水平也在飞速发展,人事档案管理由人工化向数字化过渡已是大势所趋,这也是社会进步所要求的。这就要求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较高,最好选择作风优良、有责任心的党员参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而相应的管理部门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对相关人员组织业务培训,不仅仅让他们学习先进的知识以及管理方法,开阔他们的眼界,拓展思路,更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发光发热。

5.人事档案的鉴定与销毁。大多数集团公司的公司规模较大,拥有较多的人事档案资料,但库房却十分有限。大量的人事档案资料堆积在管理的库房里面,给档案的管理带来很多不方便,降低了档案管理效率。为缓和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对个人档案的鉴定及销毁做出了以下规定:一旦发现不具有保存价值或者按规定属于销毁处理的档案材料时,必须经由相关领导的确认批准,才能对人事档案材料进行销毁。如有死亡或失踪人员,档案就交由档案中心进行15年保管。如果在15年后无人领取,可报请集团相关领导,得到审核同意后才可进行销毁。对企业、对国家、省有过特殊贡献及国家、省和市级模范人物死亡后,其档案仍然保存在档案中心。如果人事档案材料鉴定不及时或销毁工作没有完成得当,就会影响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同时还给相关人员造成很大的负担,也会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入现代化的阻碍。

三、结语

第6篇

1.1企业职工档案处理监管缺失,处置随意性较强

对于大多数以营利目的为主的企业来讲,档案与档案工作虽然能够在企业日常行政管理与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较大的参考凭证作用,但它却始终被划归到相对低调的工作岗位类别。与企业类别档案,如科技档案、产品档案或营销档案等相比,职工档案往往呈现出数量大、内容繁杂、涉及利用群体范围广等特点。从档案重要程度和影响主体范围上来看,职工档案本应当成为企业档案管理的重点资源,也是企业在转制或破产过程最应被关注的档案资源,因为职工档案记录的不仅仅是企业职工工作方面的信息,还与企业职工相关待遇认定与办理其他保险业务息息相关。但是根据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和网络调研的结果来看,很少有企业在转制或破产过程中会对企业档案给予关注,即使是关乎企业员工利益的干部人事档案和职工档案也很少被纳入到企业破产清算日程中,因此大量职工档案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被企业员工或社会人员随意处置。据笔者调查,大部分企业所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整,管理规范性与科学性相对较差,不同类别、不同载体和不同保管期限的档案混杂管理,特别是干部人事档案和职工档案设档随意,材料归档、归类、归卷不规范、不及时,部分档案材料常年堆积,难以正常归卷,进而导致大部分企业职工档案材料残缺不全、内容混乱,由此很难在企业改制或破产之前被重视。与此同时,在企业破产清算或改制过程中,职工档案往往无专人监管、后续接收单位无法落实,以至于职工档案大多被认为是无价值材料,随意由他人处置,造成档案的损毁与丢失。

1.2企业职工对自身档案保存状态的漠视

笔者在对部分企业职工进行职工档案管理相关问题的调查中,有超过70%的一线职工不清楚自己档案究竟包括哪些内容,不清楚职工档案保管的相关制度与规范;有超过90%的一线工人认为职工档案只有到自己退休时才会发挥作用,平常并不在乎它的保管状态如何。由此,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职工对自身档案保管状态的漠视致使其在企业转制或破产时忽略其个人档案的处理,致使个人档案出现丢失或损毁的状况却毫无察觉。据相关媒体统计,自2005年以来发生的针对职工档案丢失与损毁而造成企业职工利益受损的案件,几乎100%的企业职工对企业改制或破产后个人档案的去向毫无意识,而直到自己退休或办理相关保险时才开始关注自己职工档案的去向问题,而那些早已破产十多年的企业根本无法准确给出职工档案的去向,企业职工的利益难以保障。与此同时,大部分下岗分流的职工平时缺少对自身权益受损而维权的意识与能力,多数职工选择默认、上访或打闹等非理方式解决问题。由此引发了不少下岗职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冲突事件。笔者认为对自身个人档案保管状态的漠视、缺少对个人档案的保护意识、对丢失档案而权益受损维权途径的陌生等原因造成了大批企业职工不得不面临“老无所养”悲惨境地的现状。

1.3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

我国在2006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对企业破产过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解释,明确企业破产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的职责。其中第四章关于“企业财产”的司法解释对债权人的财产范围以及在破产程序过程中的财产处理与分配进行了规定,其中并未明确企业档案处置的相关问题。目前国内尚未针对改制或破产企业档案处置问题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但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曾经对该问题出台相关条例,如辽宁省档案局在1997年颁布了《辽宁省破产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破产企业档案清理移交工作应当纳入企业破产工作程序。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各级破产清算组成员单位,负责组织、监督、指导破产企业档案的价值鉴定和清理移交工作。破产企业主管档案工作的负责人及档案室(馆)人员负责破产企业档案的清理、移交等具体工作。”但是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真正介入到破产企业清算程序中对破产企业档案进行接收和指导却较难实现,特别是该规定只针对国有企业,而对私人企业、外资企业却难以发挥约束作用。虽然我国综合档案馆归档范围中明确指出撤销机关档案是综合档案馆馆藏资源的主要补充源,但这个规定只针对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而破产企业的档案是否可以被综合档案馆接收却无法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特别是像企业职工档案这样关乎成千上万破产企业员工日后切身利益的档案,人事部门、劳动部门和档案部门都没有接收的义务与规定。由此导致破产企业即使有上交档案的意愿,却没有机构愿意接收,进而造成档案的随意丢弃。

2破产企业职工档案监管与接收的流程

破产企业职工档案监管与接收流程应纳入到企业破产清算流程之中,并作为企业破产清算的必备程序要予以保留。由此,笔者结合了当前我国企业破产清算流程提出破产企业职工档案监管与接收的基本流程(见图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1986年12月0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的若干问题的意见》(199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破产清算工作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企业申请破产并受理、成立企业破产清算组负责企业破产清算、破产企业财产清算、形成并公布企业破产清算报告。

2.1企业破产清算前档案部门的工作职责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企业进入破产程序要向当地法院申请,具体要求为:首先,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由其债权人或债务人向企业所在地法院提交破产申请;其次,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并宣告企业破产,企业由此正式进入破产程序。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由人民法院自宣告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清算组由人民法院与同级人民政府协商指定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财政、计委、审计、税务、物价、劳动人事、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的人员和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员组成。此时,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介入到企业破产清算组,负责清算过程中对破产企业档案的清查、监管及在破产清算期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其次根据破产企业档案保管现状,初步提出破产企业职工档案清查的方案。

2.2企业破产清算中档案部门的工作职责

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包括两大环节:破产企业财产清算和形成破产企业清算报告。破产企业财产清算包括对破产企业的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等5项内容,其中由档案部门直接参与的有保管、清理和处理三个环节。首先,破产企业财产保管环节。该环节是要对破产企业财产进行集中收管,冻结企业涉及企业财务、资产的活动。档案部门在此阶段的工作职责是对破产企业档案进行封存,追回散存在机构其他部门的档案材料;冻结企业人力资源调动、转出和离退休程序,对干部人事档案和职工档案进行集中收存。其次,破产企业财产清理环节。该环节是指清算组对破产企业的财产进行权属界定、范围界定、分类界定和登记造册的活动。档案部门在此环节要依据企业档案部门提供的各种档案统计数据,对破产企业档案的数量进行核实与清查,并对档案门类与数量进行分类造册,对在保管环节要求归入档案部门却散失在档案部门外的档案进行追讨;核实干部人事档案与职工档案的内容完整性与真实性,对职工档案中存在的缺失档案现象要求当事人或企业相关人补齐相关材料或提交档案缺失说明。再次,破产企业财产的处理环节。该环节一般指清算组对破产企业财产中非货币财产变现为货币财产的过程。由于企业档案不具备变现的性质,因此对企业档案的处理主要指档案馆根据破产企业档案的类别、质量与数量确定档案的归属方案。一般来说,企业职工档案涉及面广,内容多而杂,且日后利用频繁,所以这类档案要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财会档案等档案要分别确定归属对象。最后,档案部门要对破产企业档案清算情况进行总结,指明对破产企业档案的清理情况和处理情况,进一步细化破产企业档案的归属流向,着重对与企业自身和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档案的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并将企业员工关注的职工档案清理与归属流向情况进行公布。

2.3企业破产清算后档案部门的工作职责

企业破产清算结束后,破产企业档案的接收与保管要按照破产清算报告的内容予以执行。国有企业破产后,其人事档案和职工档案由当地人事或劳动管理部门负责接收,而其他档案由当地综合档案馆负责接收与保管。非公有制企业破产后,除职工档案外,其他类型档案可由当地综合档案馆进行选择性接收,或由所辖地街道办事处负责接收,或者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接收,而干部人事档案和职工档案因涉及到破产企业员工的利益,笔者建议由当地综合档案馆、人事部门、劳动管理部门协商建立统一破产企业职工档案保管机构,或由劳动管理部门牵头,综合档案馆负责对这部分人事档案和职工档案进行代管。此外,在职工档案交接过程中,破产企业代表和企业职工代表要全程参与,以保证档案交接的准确性与公正性。

3破产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的保障措施

3.1破产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与接收监控机制

综合档案馆应承担破产企业职工档案的接收与业务指导工作,特别是要介入破产企业清算流程,着重对破产企业档案,特别是要关注该企业职工档案的流向。由此,综合档案馆应结合其辖区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现状制定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的监控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业务指导与监督,并着重留意有破产或改制倾向的企业,为其做好破产前企业档案的封存、清点与确定档案接收单位的工作。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其一,结合《机关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实施企业职工档案的归档范围与类别的标准化,定期对企业职工档案的数量与案卷质量进行评估;其二,及时介入企业破产清算流程,档案行政主管机构要主动介入到破产企业的清算工作中,并将企业职工档案的提前监管与后期善后纳入到企业破产清算流程;其三,积极主动联系破产企业职工档案接收单位,在未明确企业职工档案接收单位前,综合档案馆要负责对该部分档案进行规范化整理、清点和登记,并与相关行政管理机构,特别是社会劳动保障机构、人事机构和企业管理机构协商,确定企业职工档案的后续管理问题;其四,调研论证、建设企业职工档案联网数据平台,特别要为辖区内非国有制企业职工建立职工档案与档案信息追踪平台,一方面提高对非国有制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的监控,及时掌握破产企业档案动态,及时介入破产企业档案接收程序;另一方面为企业员工查询其个人档案保存状态提供服务平台。

3.2建立破产企业档案接收中心,集中保管破产企业的职工档案

为进一步规范破产企业职工档案的接收与保管,劳动部门与档案部门可以联合建立破产企业档案职工档案接收中心,主要负责对破产企业职工档案的接收和善后处理,规范企业职工档案的归档材料内容,为企业职工提供必要的人事档案转出、审核和档案信息资源服务。2009年哈尔滨市南岗区成立了首家破产企业档案管理中心,该中心由南岗区档案局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合力筹建,首批接收来自本区十余家破产或转制企业共3万余卷各类档案,接收种类有文书档案、技术档案、经营管理档案、死亡档案、财务档案等,其中职工档案共2453卷,涉及到5000多名企业职工人事档案的接收与日后保管,并为该区其他务工人员提供人事档案代管和业务咨询服务。目前,该中心已为全区共8300余名下岗职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其他务工人员建立人事档案,并为全区各类企业免费提供职工档案的建档与业务指导工作。该中心的成立为全区劳动力市场的稳定、维护企业职工个人权益、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档案管理的规范性提供了保障。而上海主要采取四种方式,有序分流管理本市国有破产企业的职工档案。一是按照改制后企业资产和产权关系,将破产企业职工档案移交新的企业或上级控股公司管理;二是由控股(集团)公司或子公司授权,将破产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权限委托系统资产管理中心承担;三是根据改制企业档案保管容量大的需求,在各系统、各行业按照区域或行业板块,建立破产企业职工档案集约化管理平台;四是与上海市综合档案馆和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协商共管破产企业职工档案。

3.3制定并出台相关法规,使破产企业档案接收程序化、规范化与法制化

第7篇

关键词:职工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087-02

作者简介:董引娣(1984-),女,硕士,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职工人数也在不断扩大,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成为当前管理者较为关注的问题。如果能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无疑将给公司管理部门带来极大方便。职工档案管理一直以来被视为一项琐碎、繁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而传统的手工管理和文件管理方式,表现出了效率低、保密性差,且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查找不方便、维护更新不及时等弊端。该系统旨在为企业提供一种更方便的方式对职工进行管理,而且可为职工工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所需相关信息。正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从过去繁杂的手工劳动中得以解脱,从而使这种高效的管理方式得以迅速普及,进而为企业及职工提供方便。

1系统功能描述

通过对系统的实际用户及使用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访问调查,同时综合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表述,从而对系统所要实现的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该系统的用户主要是普通用户(职工)和系统管理员,职工主要通过该系统对自己的基本信息及考勤信息进行浏览、编辑、查询等,如果需要则对其进行打印操作,以期通过对系统的操作及时更新自己的档案信息,以便公司人事部门统计。而系统管理员则负责数据的存储及系统的维护,拥有比普通用户较多的功能,可对其档案、简历等进行及时更新,可添加、修改、删除职工的信息。不同权限的用户可通过自己拥有的权限进入相同的系统界面,但操作不同的功能。

2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及系统结构

职工档案管理系统主要包含部门管理、档案管理、档案查询、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内容涉及较多。主要是对职工的各项信息进行管理,具体包括职工基本信息以及职工考勤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同时可对查询结果进行打印;数据库管理主要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以免出现异常情况时使数据库丢失;系统管理主要是对用户的登录信息进行添加、修改等操作。

3系统处理流程

系统的整个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职工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而职工可利用系统进行档案信息及考勤信息的查询、登录密码的修改等操作。这些档案信息和考勤信息等数据信息都存储在系统的数据库中,当执行这些相关操作时,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信息会从数据库中调出,在屏幕上显示出相关的操作结果,并且系统的数据库会对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等,以保证显示的信息结果正确无误。

4系统主要功能划分

4.1部门管理

部门信息包括部门编号、部门名称、部门负责人、部门电话等信息,用户可以浏览各信息。通过TreeView控件和ListView控件,实现将数据库的字段信息添加到TreeView中,数据库里的字段将以目录的形式呈现给用户,单击一个字段可以显示该字段的数据信息,界面类似于资源管理器,利用ListView显示数据库的记录信息。

4.2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包括职工基本信息管理、职工考勤管理、个人简历管理。这些功能因用户使用系统权限不同所表示出的功能使用也不同,普通用户没有数据修改及删除的权限,只能对职工的信息进行浏览。

4.3职工信息管理

职工信息管理包括对职工的基本信息进行浏览、添加职工记录,以及对职工的详细资料进行修改、删除职工记录。其主要子模块如下:

(1)基本信息的添加。管理员首先进入职工信息浏览窗体,在该窗体的下方有一个添加信息的按钮,点击该按钮进入添加信息的界面。职工信息的添加窗体使用了两个Frame控件及多个TextBox、Lable、ComboBox控件,对职工的各项信息进行添加。有些信息需要手工添加,有些信息可在选择框中选择,如果添加的信息不符合要求,将会出现提示框,告诉用户哪些信息的输入不正确,如生日、参加工作的时间及进入公司的时间都必须为日期型。必须把所有要添加的信息完全添加,才可将各项信息添加成功。如果用户为普通用户则不能进入该界面,即在职工信息浏览界面中增加按钮并设为灰色,把Command控件的Enable属性选择为False即可。

(2)基本信息的查询。为了方便管理员及普通用户查询,使用了TextBox控件和ComboBox控件, 在查询时用户将查询内容输入到Text中,或在ComboBox中选择自己所要查询的条件,点击开始搜索按钮,便可以查询出自己想要的信息。该查询的优点在于方便用户做任何查询,管理员可以输入任何可提供的数据来进行查询,显示信息为所有数据库中提供的数据。

(3)职工信息的查询。输入一定的查询条件(某一或某些条件),单击开始搜索按钮将会对该条件进行查询并显示查询结果。

4.4职工考勤管理

职工考勤管理包括对职工的考勤信息进行浏览、添加职工记录,以及对职工的详细资料进行修改、删除职工记录。其主要子模块为

考勤信息添加:管理员首先进入职工考勤信息浏览窗体,在该窗体的下方有一个添加信息的按钮,点击该按钮进入添加考勤信息的界面。职工考勤信息的添加窗体使用了两个Frame控件及多个TextBox、Lable、ComboBox控件,对职工考勤的各项信息进行添加,有些信息需要手工添加,有些信息可在选择框中选择。必须把所有要添加的信息完全添加,才可以将各项信息添加成功。如果用户为普通用户则不能进入该界面,即在职工考勤信息浏览界面中增加按钮并设置为灰色,把Command控件的Enable属性选择为False即可。

4.5档案查询

当输入一定的查询条件时可对职工基本信息及考勤信息进行查询。其主要子模块为

职工考勤查询:管理员及普通用户均可以对考勤信息进行查询,为了方便管理员及普通用户查询,使用了TextBox控件和ComboBox控件,在查询时用户将查询内容输入到Text中,或在ComboBox中选择自己所要查询的条件,如果数据库中有相应的数据,点击开始搜索按钮后,则将在MSFlexGrid控件中显示查询结果,在该控件的底部会显示出查询的记录条数,职工考勤信息的查询主要是确定所要查询的考勤年月。打印功能是通过VB的第三方控件tubPrinter报表控件来实现的,该控件可以打印常见数据控件中的数据,如打印MSFlexGrid控件、MSHFlexGrid控件、ListView控件、DataGrid控件里的数据等。

5结语

对于职工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应尽可能做到全面、方便、快捷、友好。对于普通用户,本软件提供了全面的查询统计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条件进行单一或组合查询,确保提高查询、统计速度,使查询、统计工作变得更加便捷。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PAULRAJ PONNIAH.数据库设计与开发教程[M].韩宏志,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