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6:33:36
序论:在您撰写数字技术和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 简单了解数字电影
1.1 数字电影的概念
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以及设备的设置和制作存储,并且利用磁盘光盘和卫星,光纤等物理媒介的传送,把数字信号变成超过目前电影35mm传播标准,图像拥有更高分辨率以及更好的音响效果的电影。
1.2 关于制作
1.2.1 素材的来源
数字电影技术是把电影摄影机利用胶片拍摄出画面,用胶转磁系统来数字化处理。也许会问,何为胶转磁系统?此系统包括胶片的数字扫描仪器,颜色的矫正系统,HD监视和波形示波,HD矢量示波的仪器等。
1.2.2 数字电影画面直接是利用数字摄像机拍摄而得
优越之处就在于可以延长曝光时间,降格,等功能,实现35mm影片拍摄的优质画面。国内第一次这种摄像机拍摄的电影就是《极地营救》。
1.2.3 电脑制作
快速发展的数字电影技术使得很多有关数字艺术创作的工具相应衍生而来,利用这些能够生成虚拟的三维画面,不需要摄像机和演员的参与,在电脑上就可以制作完成。比如国内电影《宝莲灯》就是全数字化制作而成。
1.3 特技制作数字化
自电影诞生以来,特技就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创作手段,而在现如今更是扮演者更加重要的角色。但是如今数字特技已经成为了数字电影的主要特技技术,电影特技的制作也主要依靠电脑特技的制作来完成。运用多种数字的相关技术手段完成从前极难实现和传统拍摄不能形成的镜头,比如数字的影像合成和转换,影像的修复,还有动画制作,色彩分离,校正,技术合成,计算机合成素材等等。像我们知道的《泰坦尼克号》中沉船的悲剧场面,都是通过数字特技来实现的。毫不夸张的说,数字特技完全可以让电影创作实现更大的自由化创作。
1.4 关于数字电影的传播
截止到目前,卫星传输,网络传输以及利用物理方式的传输是数字电影主要的三种传输方式。而高质量的图像数据压缩技术是数字电影传输的最为关键的技术。如果碰到超过预期容量的数据,用目前的技术水平是不可能完成对数据的存储的。所以必须要压缩图像数据才能够实现传输的目的。目前,最主要的方式是对软件的压缩并适当加以硬件的辅助。这其中包括JPEG和MPEG压缩格式这两种。但是国际上针对数字电影还没有统一的标准。JPEG-2000作为以好莱坞为首的电影制作公司联合而成的领导组织明确要求采用图像压缩格式。这种标准允许按照分辨率,影像层和图框速率来提取视频影像数据,不用进行进一步的信号处理。总而言之,这种传输的标准大大提高了传输后的图像质量以及效果。
2 数字电影的发展趋势
通过网络和卫星的传送,数字电影使得电影这一类传媒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影像视频的制作将会变得更加的简单容易,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实现和演员角色的互动交流,观众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来控制电影剧情和内容的走向与发展。随着数字电影技术制作技术在将来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数字技术会在群众生活中更加普及开来,从而实现电视与数字电影的兼容,网络电影等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的传播形式将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从而使得电影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处于十分优越的环境里,更多的电影观众会感受到数字电影制作技术拍摄的电影带来的魅力。
3 数字电影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应用和影响
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而言,电影本来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利用相关的视频影像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从事教育教学的人士所认可。数字电影技术作为先进的影像展示技术,把最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到了电影制作,存储以及传播之中,更应该运用到现如今的教育教学之中去。
3.1 制作数字电影类型的相关科教影片
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数字电影类型的科教片,不断提高人们对相关领域专业化知识的认识。比如说,可以制作防治雾霾的科教影片,让人们直观认识到雾霾产生的原因和防治途径。因为本身就数字电影制作而言,周期较短,而且数字电影可以在很多的时间内传播,完全可以实现多地区的同时放映,所以摄制数字科教片,可以实现在更短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受众观看和普及。
3.2 利用数字技术制作课件
由于高等院校所讲授的学科知识需要揭示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而不是只将眼光放在宏观世界的学习和探索中,所以像医学,哲学等难以理解的学科领域在制作讲授所必需的课件资料时,就需要清晰度更高,技术难度更大的图像。这样一来,传统的影像制作手法和技术就比较难以实现。但是如果充分把数字电影制作技术加以运用的话,操作起来就便捷的多了。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数字电影技术可以将图像最小的单元像素分解开来,再重新组合和加工,从而使得按“帧”为单位的修改和移动更加方便和易于操作,从而创造出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镜头画面。这样一来,这些难以理解的学科内容经过数字化的处理,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更清晰认识到微观世界的秘密。
3.3 长期保存教育资料以及科研成果
各个教育的相关机构制作了大量教育教学资料,还有科教的影片,但是这些资料由于制作不便而长期保留。但是因为教育教学的需要,这些资料在长期保存的同时,也需要进行使用,这样就造成了教学资料尤其是科教影片的损坏。正如上文所说,这些资料重新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十分严重。但是数字电影技术就可以让这些担心化为泡影。数字电影修复技术可以修复科教影片的残损,消除影片的划痕,改变因染色和褪色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仅如此,数字电影技术还可以将原有的影像资料进行改进,比如把简单原始的黑白色彩通过拷贝变为彩色,不仅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长期利用,更是为提高教学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校区;教育管理;非对称加密;数字签名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4-0000-02
Discussion about Multi-campus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Non-symmetric Encryption and Digital Signature Technology
Huang Hongwei
(Applied Technology Schoo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408000,China)
Abstract:Multi-campu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greatly reduces the running cost of multi-campus university and enhances the work efficiency.In the system,coordination between every department seems especially importan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re of the system,i.e.non-symmetric encryption and digital signature technology.
KeyWords:Multi-campus;Educational management;Non-symmetric encryption;Digital signature
多校区教育管理系统不但可以完成校区之间的基本教学管理,还可以完成校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协作管理。大大降低校区间协调成本并提高办公效率,特别是在归一化的整体行为中,运行成本和效率显得十分重要。
多校区教育管理系统主要采用异步协同方式来完成各校区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异步协同方式较多,考虑到网络运行和易于交流,目前流行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采用电子邮件作为主要的协同通信方式。多校区教育管理系统中,每个部门会被分配一个邮箱,每个部门中的每个注册成员也都会拥有一个私有邮箱。使用规则是:每个部门的所有注册成员都可以阅读该部门的公有邮箱的内容,但不能作任何改动;只有该部门指定的特殊成员(如教学办主任或教学秘书),才有修改其内容的权限。而对于部门成员的私有邮箱,除了其本人外,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操作私有邮箱的权限。
在多校区管理系统中,部门之间频繁传递电子公文,既需要验证其来源的真实性,又要防止随意修改。为了鉴别公文真假,目前传统的方法是,要求相关人员和部门在纸质文件上亲笔签名或加盖部门公章,起到相互认证、核准和生效的作用。但在多校区间进行电子公文的传送,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大多数多校区教育管理系统中都会引入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本文就针非对称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的核心问题如下探讨。
一、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
数字签名技术可采用对称和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本文主要就非对称加密技术作讨论。非对称加密技术又称为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其思想是由W.Diffie和Hellman在1976年提出的。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每个用户保存着一对密钥即公开密钥(PK)和私人密钥(SK),它的加密解密过程采用两把密钥,用公开密钥加密,私人密钥解密;或者用私人密钥加密,公开密钥解密;其保密性特点在于即使知道公开密钥和算法,要确定解密密钥,也是绝对不能做到的。
多校区管理系统中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主要实施步骤:
1.每个通信方(包括个人和部门)都拥有一对将信息进行加密解密的密钥体。
2.通信方(包括个人和部门)都要将自己的一个密钥公布,即公开密钥。
3.另一把密钥是私有的,需要用户保密,即私有密钥。
4.在加密解密时,这对密钥体中任何一把都可以用作加密密钥,而另一把用作解密密钥。
二、数字签名技术
数字签名以对称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为实现基础,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数字签名和签名验证。
(一)数字签名
1.电子信息发送方对要签名的某文档采用某种特定的算法(如Hash算法)进行运算,得到一个结果(即字符串),称为消息摘要。
2.然后利用RSA算法和私钥加密消息摘要,生成数字签名。
3.这个数字签名追加到生成消息摘要的原文档,并作为附件和原文档一起发送给接收方。
(二)签名验证
1.首先,电子信息接收方收到发送的原始文档中后,用相同的算法计算出新的消息摘要。
2.其次,再用发送方的公用密钥解对文档附件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这将会得到原来的消息摘要。
3.比较两个消息摘要,如果匹配,该消息是完整且真实的。如果不匹配,消息已被更改且是不可信的。这样的签名方法是符合可靠性原则的,即:签字是可以被确认和无法伪造的,文件被签字以后是无法被篡改的,签字具有不可否认性。
数字签名的过程见图2所示。
三、结束语
数字签名技术为多校区各部门间通过网络传输文档的真实有效性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用电子方式签署和加密文件提供了一个安全和便利的方法。不但体现了信息传输的及时快捷,也更能体现信息的保密和完整,从而大大提高多校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降低办学成本。
参考文献:
[1]李海平,李天芹,李沛.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9:82-85
[2]张勇.xml数字签名技术及其在JAVA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3,9
教学内容:本节课选取的内容是食品安全,是本章两个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年龄在13-14岁,已经进入青春期,身体、心理发育快速。他们对食物的需求量大,兴趣很浓。但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不全面,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本课希望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引起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使学生能够全面、科学地认识到自己在选择食品饮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环境: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教学,有投影设备和音箱,计算机上装有音视频播放软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食品包装上的标签信息,指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内容;举例说出常见食品安全鉴别标准,辨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食品标签信息与回忆自己生活经验,尝试合作讨论完成食品安全调查表,进而完成食品安全倡议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环境,以及家庭制作、食品卫生、保质期等信息,关注自己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合理搭配问题,正确选择安全食品与饮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说出常见食品是否安全的鉴别标准。
难点:完成食品安全调查表,并汇报。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教师讲授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用到计算机和投影仪等设备,以及PPT课件和一些数字图片和视频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1.数字媒体实现巧妙导入新课
本节课以PPT展示一组图片导入,分别是日本地震后核泄露引起食物污染事件和国内瘦肉精事件的新闻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公众高度关注这两件事?借此引发学生聚焦食品安全问题。生动形象的图片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事件中让人震惊的一幕,强烈的视觉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进而激发了学习兴趣。
2.数字媒体帮助突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由问题“什么样的食品是安全的”引发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需要将每日的食品进行分类并分别分析,最终对“哪些食品是基本安全的”形成初步的判断。首先将食品分成包装食品和非包装食品,教师将学生分为两大组进行自主探究活动,主题分别是完成包装食品的安全信息调查与非包装食品的选购注意事项。之后由小组汇报调查结果与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借助PPT课件展示安全信息的解读过程,特别是食品添加剂的真实内涵,出示实物(果汁与果汁饮料)请学生比较。PPT课件中除呈现文字、图片等展示非包装食品的选购安全问题之外,还使用了图片展示食品安全的标志,特别在建议学生选购绿色食品时,及时播放一段视频(绿色食品的生产、包装、运输、监督、检测等过程),让学生亲眼看到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使学生在了解什么是绿色食品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接受绿色消费、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3.数字媒体帮助激感
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应当包括:为什么关注食品安全、怎样关注食品安全、通过什么渠道关注等几个问题。初一学生几乎不关注食品购买、制作、销售等问题。当教师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2010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时,尤其谈及地沟油重返餐桌时,学生们脸上震惊的表情显示出他们已经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当教师通过实物演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场指导他们区分果汁与果汁饮料时,他们听得非常认真,这是他们第一次关注食品安全信息的真实含义;当教师提出倡导购买绿色食品,播放绿色食品生产过程视频时,所有学生全神贯注地观看,足以说明他们开始在心里接受建议;而当教师呈现诸多食品安全事件,谈到中国这么大,生产食品的企业这么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等因素导致了种种漠视别人生命与健康的事情发生时,教室里一片肃静。教师在逐步引导下,通过数字媒体辅助营造的课堂氛围,每个学生都陷入深深的思考。这样的情感激发力度是非常明显的。从课后学生上交的关注食品安全倡议书可以看出,他们确实初步学会关注食品安全了。
关于数字媒体与生物课堂整合的几点思考
本节课的课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笔者感觉虽然整体设计与实施都很顺畅,师生交流互动良好,基本达到教学目标。但有两点比较遗憾,其一是学生课前所做针对家长食品安全意识的调查问卷结果汇报,由于时间限制与技术原因,展示得并不完整,对后面的教学所起铺垫作用不充分;其二是在学生讨论、汇报自主探究活动的结果时,仅有“一人口头汇报,其他学生倾听”的形式,相互之间的交流以及信息共享程度较差。在课后反思中,感觉如果事先能够制作一个开放性的交互式课件,把教学流程的主要讲授环节作为主线,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结果生成等环节作为“开放区”,将学生在课上交流汇报的内容都呈现于“开放区”中,教师则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总结,使用这样的生成性课件可以比较理想地解决上述问题。
在生物学科教学中使用数字媒体的几点经验总结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积累了一些有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经验。比如制作PPT课件,用图片或动画进行辅助教学,应用白板技术将课堂教学师生讨论的结果生成资源进行保存。此外,还可以尝试在机房进行基于网络平台的师生实时互动讨论形式的教学活动等。数字媒体辅助教学各有独特的优势,重要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使用数字媒体资源。
避免数字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 艺术素养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70-02
1 当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状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融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各个高校应运而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旨在培养能够适应我国数字媒体技术高速发展需要及数字内容产业需求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所培养的学生需要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艺术创意能力的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设计能力。该专业涉及到计算机技术,艺术科学、心理学等,是个多学科交叉的科学领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多个学科有效的进行整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的教学质量,也关系到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技术熟练,同时又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多数由原有的计算机专业分离出来。一部分教师原来只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课程。在进行该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绝大多数也只是重视计算机操作技术与技法的传授。
(2)该专业的学生来源绝大部分是理科生。在高中阶段着重训练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较差。涉及到的设计能力,艺术感知力,审美能力等更是无从谈起。如果不加强艺术素养教育,那么他们的技术水平再高也做不出来有“美感”的作品,所学到的技术没有用武之地,将来无法满足社会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3)通过调查,大多数院校该专业的教学计划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艺术类课程,比如素描色彩,平面构成,音乐理论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都是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课程,都要求有较强的艺术功底和长时间的训练基础。对理科生来讲,学习这些课程有些困难,而且这样单独地开设一门门的艺术类专业课显得十分的生硬,并不能起到提高艺术素养和艺术感知力的效果,让理科生学起来反倒有一种挫败感。
3 技术与艺术整合的必要性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涉及很多交叉学科的课程,这个学科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心理学,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等。如果过分强调学习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培养的将是知识结构失去平衡的人才。因此必须强调其它学科知识的获取。
(2)虽然有些院校的教学大纲中涉及到了一些艺术门类方面的知识,但是大多都是针对艺术类学生的课程,并不适合本专业学生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专门为该类学生开设单独的,适合他们学习的艺术类课程,来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并不需要有多厚的艺术功底,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强化他们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4 两者整合的途径
(1)制定计划。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在一定的教学环节上开设艺术鉴赏课,开拓学生艺术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尤其针对世界名画,世界名曲,经典影视,获奖作品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为学生进行讲解,提高他们对高雅艺术的鉴赏能力。本人认为该类课程适合在接触核心课程之前开展,让学生在头脑中留有一定的艺术形象,便于后续课程的开展。
(2)有机融合。针对计算机技术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的艺术类的概念和技法有必要进行详细的解释。这些知识是这类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不熟悉不理解。还需要反复的练习,因此有必要对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都要进行修改,适当地适时地在在原有这些技术内容的安排上穿插上艺术知识,这样才能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在photoshop中介绍钢笔工具时,通常原有的教学方法是单纯地讲解钢笔的几种用法,如何画直线,对称曲线,尖点曲线等。但是忽略了这些曲线最终是要组成某个特定的形状的。此时如果恰当地融入一些有关造型方面的知识,会[]使得课堂的内容更丰满,学生学起来更有效。同理,比如制作Flas中插入背景音乐的过程,通常教师只是讲解操作步骤。并没有讲解插入什么样的音乐更适合当前的内容。因此这时就应该介绍音乐的种类,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什么节奏的,各自表达怎样的情感,寓意等音乐方面的内容。
(3)开拓思路。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多参观、多阅读、多思考,用心体会好的艺术作品的美感。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在比赛中锻炼自己,欣赏他人。
5 整合思路及具体实施方法
基于以上各种因素,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整合要素分为若干模块进行整合,并且改变了以往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的教学模式。将之进行了颠倒调整。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整合措施。
5.1 关于色彩模块的整合
一般在讲解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过程中,教师只注重技术实现方法的演示和讲解。本文作者观点是在讲解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过程中适当插入一些艺术要素,比如在讲到调色板的使用时,可以将关于色彩的艺术常识加入进去,比如关于色彩中的色相,色彩的饱和度,色彩的明度,相近色,对比色的概念和效果等介绍给学生们,使学生们很直观地就观察到了色彩的变化,可以完全不同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做的目的,使理科学生快速地了解了艺术知识,又没有感到由于缺乏艺术基础而带来的学习困难。
又如,在讲到渐变编辑器时,不仅要涉及到如何设置渐变色彩及透明度,更要涉及到渐变都可以实现哪些艺术效果,比如可以实现立体效果,还可以产生不同的质感。因此就有必要加入一些关于光线对物体照射时产生的亮面,背光面,反光面的变化规律,怎样通过设置渐变工具才能体现出来。
5.2 关于艺术造型模块的整合
比如,在讲到钢笔工具时,教师只关注介绍如何划一直线,怎样弧度的一条曲线,以及一些光滑曲线或者有拐点的曲线等。却忽略了这些曲线是要组成一些形状的,而形状的制作是要有一定的造型基础。比如在用钢笔制作一个人物时,就要适时地介绍人物头像五官的比例关系,身体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包括成人、儿童、老人等的不同比例关系。这样,就达到了技术为艺术服务,艺术的实现同样也脱离不了技术的支持。
5.3 关于艺术设计的模块
艺术设计通常也包括平面构图,色彩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有新的创意。在设计领域往往离不开图案图形的应用,因此在介绍自定义图案,图案图章,以及画笔的设置时,可以应用到设计阶段。将一些设计理念通过以上内容表达出来,这样既对技术要点做了介绍,同时也融入了设计理念,这样的课堂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在授课过程中若要很好地做到媒体处理技术与艺术要素自然融合: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本身就是一名技术过硬又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更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更好的教材适应本专业的发展需要,真正达到数字媒体处理媒体技术与人文艺术的自然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让教师的教学不再尴尬,让学生学起来也成就倍增,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扩大个人发展空间。
6 反思与总结
21 世纪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不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 都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乃至根本措施。这既是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 这正是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大力倡导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因所在。我们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才有可能深刻领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 才能真正弄清楚为什么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二五”规划课题《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素质教育整合的研究》课题编号142138)
参考文献:
从纵向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主要是指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过程中所建设的数字资源。从教学功能的角度,可分为课件类教学资源和信息类教学资源:课件类教学资源包括语音教学节目、电视教学节目和计算机教学课件;信息类教学资源包括基于互联网的辅助教学网站和以卫星传送的IP信息[1]。从横向看,主要是指国家实施的涉农工程所建设的数字资源,包括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党校系统、农业系统、电大系统、广电系统等持有的与农村、农民、农业相关的数字资源。这些已建成的数字资源就是本文所研究的整合对象,根据其来源和类型分,如表1所示。网站资源主要包括中央、各省市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和其他涉农工程或系统所拥有的相关网站,如农业部的农业信息网等。这些网站有大量政治理论、农村实用技术等教学资源和创业致富、产品供求、用工需求等信息,其形式主要表现为文本、课件、视频等。这些信息资源更新相对较快,能适应市场变化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光盘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光盘资源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卫星下载刻录。全国终端站点有相当一部分采用卫星下载刻录模式,卫星下载刻录模式下站点管理员通过计算机接收下载卫星传输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音频、视频、文本等多媒体信息并刻录成光盘,再通过光盘播放点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开展培训活动;第二,制作与购买。全国各省区都会根据需要制作、购买一部分教学光盘;第三,选择应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开发制作了大量的光盘资源,根据需求能选择部分资源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所用;第四,其他涉农工程。其他涉农工程所持有的相关光盘资源。可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光盘资源较为丰富。
数字资源库包括中央资源库、各省市资源库和其他涉农工程或系统的资源库。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教学资源主要存储在这些资源库中,具有资源容量大、种类丰富,分属于不同省份和部门等特点。多媒体资源指的是广泛分布在各涉农部门和较为零散地分布在网络上的相关音、视频和课件等资源。这些资源较为零散,大多不成体系,但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数字资源具有一定的整体规划性,除中央统一开发制作的资源外,其余均由地方承担制作。由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与其他涉农工程、部门都根据自身需要建设了大量的数字资源,为了节省资源建设资金,避免重复建设,应对其已建资源进行整合,以更好地引导资源规划和开发。
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数字资源的共享共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的整合可分为共享和共建两部分。共享主要针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内部和其他涉农工程、部门已有的数字资源,其目的是充分利用,避免重复投资建设;共建主要针对将要建设的数字资源,其目的是通过对相关财力与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以低成本建设高质量的数字资源。
(一)基于共享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与涉农工程已有数字资源的整合应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选取优质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从数字资源的来源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可分为内部数字资源整合和从外而内的数字资源整合;从数字资源的类型看,由于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需采用不同的整合技术和手段,因而形成了基于不同技术的整合模式。
1.网站资源的整合
(1)基于链接技术的网站资源整合模式
基于链接技术的网站资源整合模式指的是以各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为整合平台,利用网络超文本链接特性,为有必要整合的相关网站资源提供链接,以获取更多的相关数字资源(如图1所示)。该模式主要用于各省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及涉农网站之间资源的共享与整合。这里的链接技术分为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具体表现为封闭式静态链接、开放式静态链接和开放式动态链接。封闭式静态链接所嵌入URL的信息链接点均在本地存储和控制,链接准确率高,但链接数据源有限,链接范围不广[2]。开放式静态链接能解决链接源所指向的链接目标不在本地范围内的链接问题,相对封闭式静态链接来说,它拓展了资源的链接范围,但较难实现一对多的链接。总体而言,静态链接其状态是固定的,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但容易产生死链。开放式动态链接的链接源和链接对象两端随着链接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它为上下文敏感链接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其技术主要有OpenURL和SFX。在实际应用中,多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可通过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结合的办法实现对其他相关网站资源的整合。基于链接技术的网站资源整合模式比较容易实现,应用较为广泛,但它实现的是较浅层次的资源整合,所选取的整合内容范围较窄,提供给用户的资源不够丰富。
(2)基于信息门户的网站资源整合模式
基于信息门户的网站资源整合模式是指采用相应的信息集成技术,遵循资源组织的标准规范,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及相关涉农网站资源进行搜集、选择、描述和组织,并提供浏览、检索、导航等服务的入口(如图2所示)。一般来说,每个网站都有对应的数据存储库或数据库,这里被整合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站资源和其他涉农网站资源主要来自存储在本地的各类数据存储库或数据库及具有使用权的其它异构数据存储库或数据库。在这些资源中,不同来源的资源需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加工、转换、处理、建立关联,形成标准的元数据。将这些资源间的关系进行有机的整合后集成到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数据仓储中。在开放接口和相关协议标准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门户导航、检索和个性化服务。该模式实现的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与涉农网站资源的整合,这种整合较为全面,它将涉农资源集中化、有序化,为用户获取涉农信息提供便捷的服务,在今后我国农民网民越来越多及其获取涉农资源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建立这样一个信息门户很有必要。但它整合面广,整合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处理的关系较为复杂,实现的难度也较大。
2.光盘资源的整合
在对已有光盘资源做好上报、编目、规划等工作的基础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光盘资源的共享与整合途径主要有:
(1)流动光盘模式
流动光盘模式是指按照教学计划及用户需求,在一定区域内借助远程教育服务队等人力资源把光盘资源送到光盘播放点,光盘在这个区域内循环播放。这个区域可以是一个市、县或者乡镇。如贵州省黔西县采用“流动光盘进万家”的方式不但拓宽了农民群众的受教育面,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整合。该模式有助于在区域内避免光盘资源的重复制作与购买,能节省一定的财力资源。其不足是只能整合有限区域内的光盘资源。
(2)光盘网络数据库模式
光盘网络数据库模式是指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及涉农工程光盘资源进行收集、归类、整理,并建立网络数据库,使其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共享。光盘网络数据库的建设任务主要在省级机构,应作为省级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设施完备的情况下建立光盘网络数据库,首先要对持有的光盘资源进行分类、制作镜像并上传到网站平台上进行共享,一定IP范围内的用户在电脑上安装虚拟光驱软件就可以对光盘资源进行下载使用。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实现较大范围内的光盘资源整合,有利于对光盘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更有利于光盘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3.数字资源库的整合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库系统由中心资源库和省级资源库组成,省级资源库具有与中心资源库教学资源的交换功能,能实现与中心资源库的互联互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库的整合主要包括中心资源库与其他涉农工程资源库(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库等)及省级资源库之间的整合(如图3所示)。中心资源库与其他相关工程的资源库进行整合,可以节省财力,并以较低的成本有效地丰富库存资源。必要时,省级资源库之间的互联互通可利用分布异构的跨库检索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分布异构的跨库检索技术有基于中间件的跨库检索技术和基于互操作开放协议的跨库检索技术等,这些技术为解决异构平台、异构环境、异构数据库的统一访问、统一存取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4.多媒体资源的整合
对于分布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长期积累的多媒体资源,应在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将其整合到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对于零散分布在互联网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不必专门去收集,可以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上开辟一个平台并按类别上传,实现共享。
(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共建策略
所谓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就是各成员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资源的共建策略主要有:
1.课件联做,分类承包
“课件联做,分类承包”指的是各成员部门共同参与课件资源的开发制作,并针对具体资源的特性,各部门根据自身的优势分工协作。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各部门的资源和人才优势,能制作出更高水平、满足用户需求的课件资源。如政治理论方面的课件由党校系统制作较为合适,农业方面的课件应由农业部门制作。
2.数字资源开发轮流制
在农牧业发展相似的区域,地区与地区之间,市与市之间可以结成联盟,根据不同时期的资源开发任务轮流制作数字资源。该策略要求盟友之间需制定公平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协议和制度。通过实施轮流制可以避免相似区域数字资源的重复建设,从而节省建设资金和人力资源。
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一)以用户需求为主导
以用户需求为主导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工作的意义在于:以用户需求为主导,使整合具有方向性,避免盲目地进行资源整合,从而保证整合工作的有效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是资源的使用者,只有整合的资源对用户具有适用性,才有可能被用户学习与应用,从而发挥资源整合的实效。同时,在整合的过程中,应建立资源的评价机制和资源质量的保障机制,使优秀、适用的数字资源成为被整合的对象。
(二)坚持“公平合理,互惠互利”的整合原则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不仅需要整合工程内部的数字资源,同时还需整合其他工程、其他部门的相关数字资源。同一垂直系统的部门或单位,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实现数字资源的整合,但对于不同地区的相同部门或同一地区不同部门则有一定的难度。技术上能实现的整合,在现实中未必能轻易实现,这需要遵循“公平合理、互惠互利”的原则,使地区、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和沟通。
《数字电子技术》作为我院的精品课程和核心课程,具有发展快、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前期的工作中课程组已经进行了网站的建设、教学视频和课件资源的上传共享。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从以下几方面深入展开课程的建设工作。
一、引入工程案例,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高等工科教育在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许多弊端,例如重理论轻实践,强调知识点的学习但开拓创新意识不够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实现高等工科教育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已有57所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采用了工程教育模式,其中电气类专业是这些高等院校主要的实施对象[1]。
(一)理论教学中工程理念的培养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后续的EDA课程、微机原理、单片机课程等专业课的学习尤为重要,为了摆脱理论教学的枯燥无味,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工程案例设计思想,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习555定时器时,为了让学生深入掌握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通过Multisim仿真软件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实现真正所见即所得的直观印象。在电路图1中,采用双踪示波器XSC2的A和B通道分别来观察放电电容C1两端电压和输出脉冲波形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电路进行扩展,设计实现实用的数据报警器,如图2所示,通过多谐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使蜂鸣器发出频率为1000Hz的报警音。
利用Multisim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实现数字电路的设计工作。
(二)游戏进课堂的创新思维拓展
为了解决理论讲解太过抽象的问题,开展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既能吸引学生眼球又能在娱乐中掌握理解知识。例如,在讲解逻辑函数的卡诺图时,逻辑相邻性是个难点,而卡诺图的化简法又是以逻辑相邻的最小项画圈为原则。为了让学生理解逻辑相邻性,我带着“东南西北”的折纸进课堂(图3所示),让学生以玩游戏的形式把卡诺图想象成球面的展开体,推理出同一行的首尾、同一列的首尾、四个对角的最小项是逻辑相邻的关系(图4所示)。游戏中的思维与探索,加深了学生的主观意识,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二、注重实践环节,开拓创新思维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也注重与工程的对接,为学生的就业和深造做好深层的铺垫。
(一)在基础实验中引入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是理论向工程应用转折的必经之路。设计实验时即要考虑实验的趣味性和可实现性,也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应用基础和背景。课程组与实验老师经过讨论与设计,开发了一系列新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霓虹灯模拟显示控制器的设计》、《声控灯设计》、《晴雨控制器设计》、《抢答器设计》等。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开展不同级别的实验,让学生都能获得能力的提升,取得一定的成就感。
(二)在课程设计、电子实习中引入项目式设计
在课程设计和电子实习环节,改变单纯的给学生电路,让学生去仿真或者焊接电路的方式。开展项目设计,包括项目涵盖的知识点、项目引入的时机、项目难度、项目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的扩展。项目设计与课程知识体系结合,涵盖的内容由点到面[2]。具体项目设置如下:①通过编码器、译码显示器、门电路为主要器件设计优先病房呼叫器;②通过计数器、555定时器、译码显示器为主要器件设计可预置的定时报警器;③通过移位寄存器、计数器、译码器为主要器件设计汽车尾灯控制电路;④通过译码显示器、计数器、555定时器为主要器件设计数字电子钟。通过项目设计方法,使学生自主查阅集成芯片的学习手册,串联知识点构建电路系统。实习过程中学生合理分组,锻炼学生的协调、团队合作能力。焊接完成调试时,鼓励学生从原理出发一步步查找错误,讨论分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启动以赛带学机制,激发学生潜能
近年来,学院增设了电子实训中心,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并举办电子设计大赛以赛带学。学生在全国各类电子创新设计大赛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数字电子技术与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原理、单片机等课程互成体系,是电子设计竞赛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在竞赛中,学生们能够感觉到学以致用的乐趣,积累了工程设计经验,锻炼了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学校对于竞赛获奖的同学给予了很多鼓励政策,通过以往骄人的成绩,鼓励低年级同学努力学习,带着需要去学,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更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流。目前我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采用数字化技能教学,并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但是不能否认,数字化技能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本文将针对数字化技能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数字化技能 高校 英语教学 具体措施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在提高教育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我国以此为契机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来,尤其是将数字化技能应用到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并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但是由于我国信息科技起步较晚,数字化技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改进。
1数字化技能与高校英语教学结合研究的现状
数字化技能就是可以将图、像、声、文犹记得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技术形象生动的在教学过程中表达出来的技术,这其实就是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形式。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取了数字化技能教学,尤其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数字化技能备受推崇。因为英语教学由于缺乏语言训练的环境,因此教学过程往往显得枯燥。但是数字化技能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客观来讲我国高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数字化技能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数字化技能与高校英语教学的进一步结合,也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数字化技能与高校英语教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根据上文我们了解到我国数字化技能与高校英语教学的结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信息技术比较落后,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数字化技能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下文就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
2.1数字化技能的运用不够科学
据调查研究显示,很多高校的学生反应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字化技能使用过于频繁,使得教学趋于形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准备的知识很多,学生走马观花的看一遍,能吸收的知识甚少。可见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盲目的运用数字化技能不利于学生专心学习英语知识,也不利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
2.2数字化教学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推广应用的数字化技能还不完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数字化技能会降低课堂教学的灵活度,使教学进度趋向形式化。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口头授课,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度的调整教学进度。但是数字化教学忽略了师生交流的重要性,这样不利于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时也不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进度。2.3数字化技能与教学内容不符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英语教材与数字化技能并不是很相符,由于一些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师不方便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数字化技能。因为在英语教学中,视听说固然很重要,但是单纯的利用数字化技能很难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不能与教材的内容相融合。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进一步促进数字化技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到数字化技能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下文将针对上文列出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发挥数字化技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3.1提高师生的数字化技能
我国高校应该大力提高师生的数字化技能,这样有利于学生更熟练的使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运用数字化技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2科学的整合教学的课件
我国应该进一步整合高校用英语教学的课件,提高对教学过程中视听说的重视程度的同时还要进一步与数字化技能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字化技能将相关的教学素材形象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技能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数字化技能还不够完善,因此务必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数字化技能,并结合自身教学特点不断地完善创新,形成自己特有的数字化教学学模式,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4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技能在我国教学中也得到了推广与应用。但是不能否认,数字化技能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数字化教学模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杨海妮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秋.探析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