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6:33:31
序论:在您撰写乡村产业发展内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休闲;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王永明,常熟理工学院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江苏常熟215500
【中图分类号】G124;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4)01-0133-06
休闲文化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精神的)密切相关的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一般包括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场馆、运动项目、设备、设施维修1、影视、交通、旅行社、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休闲文化产业作为非物质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未来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而且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实现城乡文化共建共享和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以苏州地区为例开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深入乡村听取当地领导汇报,选择典型实地考察,开展访谈,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结合行业统计数据和文献分析,真实了解当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探索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对于建构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现状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民休闲需求不断增长、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期,并呈现如下态势:
1.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多元化。调查显示,近年来,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类型:以乡村田园景观、农林牧渔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集农乡游、果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为一体,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休闲需求的“田园休闲型”:凭借当地乡村的民居、农家生活和乡村民俗文化、乡村事务等文化景观资源吸引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民俗风情型”:利用农民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娱乐购物等形成的“农家乐综合型”;以古村镇宅院建筑为吸引物,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群落观览为主要形式的“古村落观览型”: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景观和湖泊风景、自然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的“度假农庄型”:集革命传统教育、水生植物观赏以及美食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休闲教育型”,等等。
2.乡村休闲文化产业投资规模不断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休闲文化设施条件得到持续改善,乡镇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体育馆以及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各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发展步伐,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快速推进。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政府、国企、民企、外资对乡村休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类乡村休闲旅游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长。据统计,2012年苏州市争取到江苏省旅游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景区类、乡村旅游类)26个项目共1440万元,乡村休闲服务业资金引导项目6个共550万元,不管是数量上还是金额上都创历史新高。同时,各县市均有项目获得省引导资金,并较之往年有所提升,从而有效推进了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
3.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查显示,居民对休闲生活持支持态度,并且期望能得到更多更有质量的休闲文化生活,说明人们拓展休闲生活空间、提升休闲文化生活质量、享受休闲文化生活的意识逐步增强。随着居民对休闲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休闲消费主体、消费内容和消费产品发生了深刻变化,休闲消费内容也由过去的结构单一、消费层次低逐步向多样化、高层次转变,由此导致休闲文化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休闲消费内容仅限于泡茶馆、看影视、打牌、收藏古玩等形式,而现代社会休闲消费内容和休闲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主要包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宠物养殖和园艺活动、体育健身活动、节日与喜庆活动等等,由此进一步加速休闲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乡村休闲消费诉求趋向娱乐性、观赏性和体验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全面上升,文化教育消费越来越大,居民消费重心开始转向教育、科技、休闲及精神产品消费等领域,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们的休闲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并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由此可见,人们的需求开始逐渐转向精神领域,将更多的时间和财富用于休闲,娱乐性、享受性和消遣性文化消费占据重要地位,发展性、智能性文化消费正在兴起。休闲消费诉求趋向娱乐性、观赏性和体验性,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1.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调查显示,由于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科学分析,导致一些休闲娱乐产品供过于求,休闲产品供给层次相对低下,精神需求层次相对较高的文化产品的供给以及教育休闲的供给等相对落后,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对部分中低收入者、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的休闲设施、休闲产品供给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特殊群体的休闲需求,从而影响了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其次,由于地理区位、教育水平、思想观念等客观原因。导致了休闲文化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主要体现在休闲文化产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形成休闲文化产业的地区差异,城市周边的乡村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具有很大的优势,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边远地区乡村休闲环境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原因,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最后,随着“国民休假制度”的逐步确立,假日旅游发展火爆,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主体和支柱,而现代信息、文化交流、新型会展、大众体育等现代产业相对滞后,在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比重偏低,由此导致休闲文化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2.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为了更好保障和促进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政府部门制定并出台《星级农家乐等级划分与评定办法》作为省标并推广实施,制定了湖滨旅游风景区、江南水乡古镇手摇船等服务规范,在同林游览、儿童主题乐园等标准方面也在不断进行探索,乡村休闲文化市场秩序逐步走向规范。但调查显示,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造成部分地区休闲市场秩序混乱。其主要表现有:一是经营行为、职业道德和获利方式不规范,文化产业经营者把追逐高额利润作为唯一目标,无视市场规则,造成乡村休闲文化市场上不正当竞争异常激烈;二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丑恶现象屡禁不止,低级庸俗甚至封建迷信、黄赌毒等文化产品依然存在。由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对于休闲服务的基本标准、休闲产品的质量标准、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标准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3.乡村休闲产品的个性不够鲜明,休闲品牌推广及产品创新力度有待增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条件,但休闲文化产品的个性不够明显,休闲产品品牌化特色不突出,缺乏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刻挖掘,产品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调查显示,乡村休闲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大多数乡村休闲文化经营者往往是独家投资开发经营,势单力薄,因而只开发了以观光农业为主的自然资源,对乡村休闲中的文化、历史、休闲观赏的开发存在严重不足。众多的休闲活动和休闲项目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异质化特色不鲜明,互补性差。在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许多乡村休闲产品只是在原有生产基础上重复和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休闲产品比较单一,因而导致乡村休闲变成现在单一的“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其次,乡村休闲产品开发中没有很好立足本土传统文化开发相应的休闲产品,休闲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没有很好地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此外,乡村休闲消费市场开发中粗放型发展占主导地位,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差异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休闲消费品牌。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随着总体科技实力增强而得到大力发展,但在休闲产品的个性化创新方面仍然不够,产品创新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4.乡村休闲专业人才不足,经营管理知识相对欠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对休闲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但从目前状况看,休闲专业人才明显不足。调查显示,乡村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及服务业等产业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大约占5%,专科学历约占13%,中专、高中学历约占41%。这说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为数不多,尤其是精通休闲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的人才十分短缺,大部分休闲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都是非专业人员,缺乏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休闲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和素质较高的休闲文化产业服务人才队伍。从业人员队伍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休闲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相关知识培训,导致休闲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技能跟不上,使得整个休闲业的服务质量不高。此外,大多休闲企业的创始人是由从事物质生产和服务性的企业家转行而来,大多缺乏文化战略眼光和文化创新意识,缺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意识,从而难以将休闲企业做大做强,制约了休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向。
5.乡村休闲资源缺乏有效整体利用,休闲文化产业链有待进一步整合。乡村地区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风景旅游资源和独特旅游风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缺乏有效整体利用,甚至有部分资源存在开发不当的现象。休闲文化产业缺乏整体布局和主攻方向,个体行为、散乱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休闲行业雷同严重,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集群化规模相对不高。从资源整合上看,开发者没能提炼出具有广泛影响、深入人心的文化精髓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形象;从开发利用上看,目前对休闲资源的开发仍呈现分散无序的状态,开发的项目大部分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形成与乡村旅游产业相配合的文化品牌。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呈现出和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态势,如休闲文化产业和娱乐、体育、健身、教育等产业的互动表现得不是很突出。另外,休闲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等行业的互动融合虽然有所表现,但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乡村休闲资源缺乏整体利用,休闲文化产业链有待进一步整合。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不仅是城乡文明一体化的集中体现,而且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是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有效路径之一。
1.制定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创造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长环境。从西方发达国家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在政府主导下。可以考虑将系统论与现代管理和规划方法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休闲政策,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针对目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与行业标准不统一、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可以考虑出台一些倾斜性和扶持性的政策,强化休闲组织管理体系,从而为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公共产品、良好的环境和运行机制。政府部门必须从休闲规划、制度、政策、法规等方面指导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休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休闲质量和水平,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政府充分认识到休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更要立足地方特点,发挥政府在休闲的调控、规划、引导、规范等方面的作用,不仅要提供满足公众休闲需求的公共休闲设施和服务,更要制定相关休闲公共政策,加强对商业休闲企业的规范,提高居民休闲意识,保障居民休闲质量。结合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乡村休闲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制订休闲文化产业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切实保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质量;规范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市场,防治坑蒙拐骗和假冒伪劣行为。
2.普及休闲教育,培育国民积极健康的休闲消费文化与消费理念。休闲教育是指以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念为指导,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为核心,引导公民在休闲时间内主动发展自己的主体意识和休闲能力,科学地安排休闲生活,培养正确的休闲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以及有效利用休闲活动的能力,最终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普及休闲教育。培育国民积极健康的休闲消费文化与消费理念,对促进休闲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休闲文化产品具有高雅、通俗之分,消费者的立场、观念和情趣以及文化素养有明显的差异。普及休闲教育,对居民精神文化消费进行合理引导,使广大居民树立正确的休闲文化消费意识,自觉抵制与批判各种消极落后的文化精神消费,有利于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大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居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鉴别能力、欣赏能力、认识能力、选择能力,引导居民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价值,使休闲文化消费结构朝着健康化、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加强对文化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职业道德的规范与教育,树立起良好的行风和职业道德,引导他们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促进精神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此外,可以通过创办休闲教育学校,开设休闲知识课程、专门课程以及发展成人兴趣、爱好与特长的课程,向成人系统灌输休闲知识与技能,提高其休闲素养;以消费者协会为载体,构建休闲教育网络,维护休闲消费者权益,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在休闲教育中的阵地作用,采用讲座、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形式,让居民更多了解休闲知识和方法,提高其休闲质量。
3.推动休闲产品创新,满足国民个性化休闲需求。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休闲产品的消费结构也逐渐优化升级,主要包括健身休闲产品、度假休闲产品、体育休闲产品、文化休闲产品、生态休闲产品和体验休闲产品等。针对当前乡村休闲产品个性不鲜明的特点,推动休闲产品创新,满足居民个性化休闲需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首先,丰富休闲产品供给体系,保障休闲市场的稳定繁荣。“丰富的休闲产品供给体系能够丰富人们多元化的休闲选择,改变静态、被动、消极、单调地打发休闲时间的状况,同时也将休闲时间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资源,带来休闲市场的繁荣。”充分挖掘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工艺产品等充实到休闲市场,丰富人们的休闲需求,不仅促进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能够保障休闲市场的稳定繁荣。其次,实施多元化产品开发战略,满足不同层次休闲者的个性化需求。休闲产品供给部门要赋予休闲产品与服务以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确保休闲产品与服务既具备质量等基本品质。又具备个性、情感等超基本品质,以满足要求日益提高的新消费者的需求;瞄准休闲者的文化需求、娱乐需求和知识需求,创造多样化、网络化的休闲场所系统,适应、引导、满足不同群体的休闲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拓展休闲内容,增加休闲产品的科技和知识含量,以激发人们自我实现的休闲体验。
4.提升休闲人才培养力度,壮大休闲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专业人才不足,经营管理知识比较欠缺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休闲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提升休闲人才培养力度,切实加强基层休闲文化队伍建设,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对于进一步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首先,完善乡村休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机制,制定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到基层服务;选拔优秀大学生毕业生到乡村休闲场所工作;深化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文化骨干,采用聘用、专兼职配备乡村休闲文化从业人员。其次,重视发现和培养乡村的乡土文化人才、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乡村休闲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实施休闲文化产业人才培训计划,推出针对旅游、会展、建设、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引进政策,加强人才储备;在人才引进上需要投入人才引进资金;在人才使用上必须在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提高休闲人才待遇,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再次,创办乡村休闲培训机构,对乡村休闲企业的经营者和当地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强化服务规范与技能培训以及加强对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培训,提高经营者与当地村民的从业素质和服务技能。最后,开展校企互动,鼓励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开办和设置休闲文化产业设计、导游文化、休闲文化产业管理、休闲社会学、休闲心理学、休闲经济统计学等休闲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与课程,并建立健全休闲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的层次;根据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大高职层次的培养力度,以培养休闲文化产业中级人才为主,以培养休闲文化产业高层专门人才和休闲文化产业高级管理人才相辅。鼓励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采取“选调培训”和“下乡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对城乡文化专干和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素质。
5.培育休闲志愿服务组织,完善乡村休闲服务体系。随着国民休闲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休闲服务多样化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直接影响到公共的、私有非赢利型的以及市场赢利型的各种休闲服务”,休闲服务体系建设在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休闲服务体系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核心、社会力量为支撑,以满足国民休闲需求、保障国民休闲权益,向国民提供休闲公共物品的供给系统。休闲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社会休闲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休闲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是以政府为主导,无偿向公众提供基础性的文化服务,满足公众享受文化成果的需求、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但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力量多元化背景下,积极培育休闲志愿服务组织,是完善乡村休闲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路径。“志愿性部门也被称为公益性组织或私人非营利性组织,这类组织一般由慈善组织、联合协会或俱乐部等机构组成,如业余戏剧协会、业余运动俱乐部、桥牌协会、鸟类观察协会等。这类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种捐助,目的既不是利润最大化也不是消费最大化。它们关注的主要是人类自身基本的休闲需要,向符合条件的人免费提供某些特定的休闲服务。”各级政府和舆论宣传机构以及教育部门,应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志愿文化,形成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培育公民和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精神,奠定志愿服务组织的精神基础;鼓励离退休人员积极参与老年休闲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各类休闲服务咨询活动:鼓励高等学院在校大学生组建老年休闲志愿服务和开展义工活动,为相关景区提供导游服务等。
为确保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区农委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任任组长,分管主任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产业化科,负责联系对接美好乡村建设日常事务。
二、工作思路
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为根本要求,强化规划引领,抓好村级产业发展,注重生态优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村美”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三、目标任务
从2014年开始,每年重点培育建设24个左右美好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重点村,抓点示范,整合资源,综合治理。到2016年,全区美好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重点村达到40%以上,2020年达到80%以上。
四、实施内容
1、编制规划方案。以镇街为单位,编制《美好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美好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结合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每年筛选确定编写若干个美好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2、编制项目。以镇街为单位,对已被列为年度实施的产业发展重点村,编制示范村产业建设项目书。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整合涉农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的意见》,将所有能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向美好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倾斜。同时,建立美好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项目库,做到有的放矢,符合条件的项目及时申报,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美好乡村建设。
3、抓好生态经济建设。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八项农业生态经济工程(即自然生态保护工程、生物种子工程、畜牧业、渔业、农村环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绿色(有机)食品经济工程)。同时着力培育“一村一品”经济和主导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城乡一体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农村人口集中居住率和农村土地节约集约使用水平,推进农村节能工作,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引导农村新建住宅采用节能新技术。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协同推进农村路网、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以及建设农村环保设施,建立农村卫生保洁常态化管理机制,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连线成片整治;协同开展村庄绿化,村居绿化率达到40%以上。协同抓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配套、污水处理、道路硬化等工程的实施,打造具有特色的美好乡村风景。
5、抓好现代农业发展。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型美好乡村为核心,推进生产经营产业化、农业技术集成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基础设施配套化、农业服务社会化。积极引导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由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利用方式由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6、抓好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继续实施“451”工程,围绕全区乡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聚落与建筑文化、乡村人文活动、民俗文化、乡村产品与工艺、乡村景观意境等,着力打造江南田园和山乡独有的“青山、绿水、梯田、人家”的乡村景观意境。加强统一规划,明确特色定位,加快形成以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观光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格局,建成一批“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为主题的特色农庄。
7、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统筹培训机构、项目资金、师资力量,开展新型农民培训,让受训农民不仅仅只是种、养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将年富力强的农村劳动力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和领路人。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要求,健全工作机制,常抓不懈。
1运营市场化
从国家对公益文化产业发展的改革方针来看,资源投入与服务改善是其中两项重要的指导思想,而这两方面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乡村广播电视具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性质,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文化性与市场性,为适应未来越来越显著的市场化发展趋势,必须采取市场化运营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运行机制上,借鉴乡村文化产业开发的经验,创新体制,面向市场,以大众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乡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市场化运营。乡村广播电视与其他文化产业相比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必须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满足公益性与经济型。乡村广播电视是国家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信息传播媒介,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与国家政策性,同时其必须保证足够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资金支持和良性循环发展,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本质特征。
2内容多元化
从目前我国乡村广播电视发展的国家宏观层面的指导思想来看,乡村广播电视的服务对象是“三农”。因此,其服务内容也应该满足“三农”个性化、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主。在这个政策的引导下,乡村广播电视节目应充分体现农村文化特征与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特色,以多元化的节目形式满足“三农”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与沿承的根基,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的形态。因此,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构架多元化的乡村广播电视节目,为“三农”提供更好的需求服务。
3乡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路径选择
乡村广播电视业的长效发展是乡村广播电视业服务市场以及第三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应努力创造乡村广播电视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从文化产业视角来看,广播电视的发展应体现出三种基本属性,即公益性、经济性与文化性,因此在长效发展路径的选择方面,应突出这三个属性的特色。
3.1公益性发展之路
从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现状来看,处于基础层级的乡村广播电视组织仍存在大量的问题与困难,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是广播电视台的组织属性不明晰,运营混乱,无法准确理清公益性与经济型之间的均衡关系。多数乡村广播电视台的运营资本缺口较大,财政拨款不足,同时市场经营收益有限,导致乡村广播电视台长期处于多困难经营状态,这不利于公益性的发展。因此,从文化产业公益性属性的视角出发,必须对乡村广播电视的组织属性进行界定,要么政府投入来实现公益性发展,要么放权给电视台,改革节目形式,以经济带动公益的模式促进乡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公益之路发展。
3.2市场产业化发展之路
市场产业化石按照目前乡村电视台所属的行政区划分而成立的广播电视台全面推向市场,按照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完成广播电视台的整合重组,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广播电视的整体质量,又减轻了财政负担,一举两得。依托乡村文化产业资源,实现广播电视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源的融合,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适应农村市场的真实需求,这样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又符合乡村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目前较为实际、较为有效的发展路径之一。
3.3公商并存的发展之路
1)场镇规划。对乡村各类用地布局进行规划,明确道路建设要求;明确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以及主要水体保护范围;对乡村综合防灾减灾防疫系统和环境卫生系统进行规划;明确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文化的保护内容,对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进行规划,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实施管线综合管理,合理确定管线建设容量,对公用工程管线位置、管径以及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规划。
2)村庄规划。乡村村庄规划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充分结合村庄聚居条件、资源状况、交通状况的基础上,对乡、村同步进行规划编制。为保留村庄的原生态风貌,对聚居户数少且具有原生聚落特色的村庄可不进行规划;对具备良好聚居条件和交通条件的村庄进行规划。村庄规划要遵循尊重村民意愿的基本原则,采取柔性标准与刚性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规划,其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公共设施、村民住宅、居民点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景观绿化、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规划。
2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方法
在乡村产业结构中,农业一直以来是基础产业,占用农村大量劳动力;非农产业主要包括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资料供应业、农产品运输业、农产品销售业以及为农民生活服务的建筑业、工业和商业服务业。为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了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乡村规划有着直接影响。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乡村规划的方法策略如下:
1)建立规划组织管理机制。乡村应设立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规划管理和监察执法人员,对规划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规划建设管理机构要严格审批规划编制,并加大规划强制性规定的执行力度,不得在没有编制过村庄规划的地方审批建房,有效控制农民的建房行为。建立村级规划监察队伍,让村民主任成为规划监察协管员,形成市、乡镇、村的规划监察联动网络,坚决制止各种违法行为。
2)确定乡村规划原则。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乡村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保护生态环境原则。乡村规划既要着眼于乡村经济发展,又要看重生态环境保护,力求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在乡村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维持河流、绿地、树木等自然环境的原貌,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建具备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其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乡村规划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改善村容村貌,通过乡村规划建设一个产业发展与内在文化相融合的现代化新农村。如,乡村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吸引城市居民来农村休闲度假,拉动乡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并通过城乡人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其三,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乡村产业开发和乡村规划时,均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乡村建设满足农民物质需求和文化生活需求。乡村规划要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尊重农民的意愿,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
3)明确乡村规划步骤。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应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实地调查。了解当前乡村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计划,对典型村庄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民情,与村干部和村民进行访谈,获取最为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第二步,综合评价村庄建设情况。准确掌握乡村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评价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确定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第三步,制定村庄发展战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系统研究乡域范围内村庄产业结构与村庄数量、人口规模、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分析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村庄产业发展的优劣条件以及发展潜力,制定村庄发展战略。第四步,确定乡村空间布局体系。坚持“保护耕地”的原则,确定适用于不同产业发展的用地布局,明确中心村和基层村的用地需求、村庄性质、人口规模,制定建设中心村的标准,统筹安排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遵循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避免因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4)突出乡村规划重点。在村镇体系结构规划方面,可依托当地产业基础,对交通干线进行完善建设,形成以集镇为核心,中心村为主体的级次分明的“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镇村体系;在村庄布局规划方面,改变粗放型村镇模式,合理布局中心聚居点和一般聚居点,使聚居点形成网络状空间布局;在交通规划方面,以乡道为骨架,建设功能完备、快速便捷、多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乡村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在基础设施规划方面,对供电电力设施、排水设施、通讯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在社会服务设施规划方面,规划建设小广场、便民店、文化娱乐室、卫生室、幼儿园、便民书屋、全民健身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
3结语
关键词: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灰色关联分析;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S9;F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9-2433-05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创新方式,成为新时期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价值增长的最主要源泉与动力之一。学术界对产业融合阐释,始于信息通讯业,被认为是狭义的产业融合。实际上,除了信息通讯领域,产业融合还广泛存在于其他领域。乡村旅游产业由休闲农业和民俗旅游两大部分构成。从形成机制上看,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与旅游业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型产业。北京市是国内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最早的城市之一,具备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和旅游发展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活动已从单一的“农家乐、观光采摘”逐渐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功能一体化方向转变。乡村旅游产业关联性高、综合性强的特征,决定了加大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力度,已成为推动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内容。目前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研究,多聚焦于乡村旅游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模式和路径等方面,且研究方法多以定性为主,而从产业融合视角,测算并分析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度及其影响因素比较显见,本研究采取灰色关联方法,选取影响北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指标,测算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分析影响农旅产业融合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1 研究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已知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的有效控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乡村旅游业与相关联产业可以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具有模糊性、随机性、信息不完全性,即灰色性,内部存在灰色量和灰色关系。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数据时间系列较短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得到较好分析结果。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参考序列Yi和比较序列Xi;然后采用均值化处理方法消除量纲,得到Yi'(t)与Xi'(t);再求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绝对差:
可得各年产业之间各综合关联系数γ(t)。各灰色关联系数变化范围为[0,1],其值越大,关联性越大,反之越小。
2 北京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度测算
2.1 指标选取
为测算农业与旅游融合度,本研究选取了2005-2013年反映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其中,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征的指标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利用率、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设施农业收入、农林牧渔固定资产投资额等6项;旅游产业主要指标有游客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星级饭店和旅行社劳动产出率、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A级及以上和重点旅游景区数等4项。为便于比较,经济数据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表2)。
2.2 结果分析
由表3可知,2005-2013年间北京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平均值为0.814,农旅产业融合度处于上等水平。从变化趋势看,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最高点出现在2010年(0.885),之后逐渐下降,最低点在2013年(0.712)。
3 北京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指标选择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因素。此外,还存在政府与机会两个辅助变量。根据“钻石模型”,产业融合主要改变了相关产业上述6个方面因素而形成了各自的优势。为此。本研究选取了乡村旅游总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旅游业总收入3个指标,测算乡村旅游产业与农业、旅游业的关联关系。同时,分别从市场需求因素、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政府政策等5个方面,共选取了10个指标。分析影响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障碍因子。为便于动态比较,将研究时期划分为2005-2008年和2009-2013年两个时段。对于经济数值以1978年不变价计算,以消除物价影响。
3.2 结果分析
计算结果显示,所有指标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5(表5),说明所选取的指标对乡村旅游业收入的关联度都很高,对乡村旅游的影响都比较显著,所选择指标合理。
3.2.1 乡村旅游与旅游业、农业的融合度较高 乡村旅游与旅游业、农业的融合度分别为0.778和0.647。乡村旅游收入与旅游业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同步增长,且与二者融合度呈现上升趋势,但乡村旅游与旅游业融合度高于农业。从2005-2013年统计数据看,北京市乡村旅游业总收入年增长率达到13.54%,分别比农林牧渔总产值和旅游业总收入年增长率高8.98和4.2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推动北京旅游业发展,增强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消费能力,对拉动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也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3.2.2 市场因素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影响最为突出 对影响农业与旅游融合的各因素,按融合度大小排序为市场需求因素(0.751)>农民组织化程度(0.749)>基础设施(0.702)>农业科技水平(0.687)>政府政策(0.678)。其中,市场需求变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最为突出。而市场需求指标中,私人轿车拥有量与乡村旅游收入关联度(0.818)最高,其次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0.720)和农民人均纯收入(0.716)。从变化趋势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乡村旅游收入呈现同步增长趋势,二者与乡村旅游收入融合度也不断增长,这表明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对乡村旅游具有拉动作用。与二者相反的是,私人轿车拥有量与乡村旅游融合度却呈现下降趋势。尽管近年来北京居民私人轿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达到15.35%,超过乡村旅游收入增长率,但二者融合程度在降低。这表明私人轿车拥有量的增长,已经不能拉动乡村旅游发展,
3.2.3 基础设施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呈现下降趋势 反映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3个指标与乡村旅游融合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公路网密度(0.719)、观光园数量(0.700)和民俗接待户数量(0.686)。从2005-2013年的变化趋势上看,北京市公路网密度、农业观光园数量和民俗户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年增长率分别达到4.98%、3.17%和2.02%,但3个指标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关联度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0.112、0.109和0.166个百分点。这显示,发展公路网(包括农村公路),增加观光园和民俗户数量,已经对乡村旅游收入增长不具有拉动作用。北京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从扩张资源及基础设施的数量向提高服务质量上转变的阶段。
3.2.4 现代科技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代表农业科技水平的两个指标――农民计算机拥有率、人均农业技术人员,与乡村旅游关联度分别为0.754和0.619。从近9年发展趋势看,农民计算机拥有率年均增长率达到9.42%,但人均农业技术人员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7%,幅度不大。在两个时间段中,农民计算机拥有率与乡村旅游关联度变化不多,但万人农业技术人员与乡村旅游业关联度增加幅度较大。这表明,技术人员的农业技术推广及应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在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随着计算机在北京市农民家庭的普及,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从增加硬件数量向加强农民培训的软件服务上转变。只有提高硬件物质的使用效率,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对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挥促进作用。
3.2.5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影响农民市场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与乡村旅游关联度较高,达到0.747。近年来,北京市专业合作组织数量逐渐加大,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6010家,合作社入社成员总数24.1万个,带动非成员农户数24.4万户,占全市从事第一产业农户的70%以上。在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变化与乡村旅游收入同步增长的同时,二者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在逐渐加大。表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对于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2.6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乡村旅游产业关联度降低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农业经济增长、农村社会进步、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物质基础。政府涉农政策影响着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领域和农村非农产业,进而也影响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近年来,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北京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从2005年的35.75亿元,增加到85.02亿元,增加了一倍多,年增长率达到11.43%。固定资产投资与乡村旅游收入都是同步增长,但从两个时间段上看,二者关联度从0.730下降到0.630。表明刺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拉动作用已不明显,
4 政策建议
4.1 “双轮”驱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不仅是后起新兴产业所渗透融合的对象,而且。正是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为“母亲产业”的特殊性质,为这些后起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技术创新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可能,组织发展把融合过程推到运作层面,从而把产业融合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因此。加快技术创新和培训经营主体,是驱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两只重要“车轮”。一方面,加大现代高新技术在旅游项目开发上的应用,为产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企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增强农业被融合和主动融合的能力。
4.2 增强旅游业与乡村旅游业互动活力
旅游业作为高成长业,对拉动乡村旅游产业具有较强作用。为此,需要进一步拓宽旅游市场,推动城市与乡村形成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抓好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精品线路的建设。树立典型,打造品牌:丰富旅游产品组合。打造多功能一体化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农业会展、节庆等重大活动,加强乡村旅游宣传。不断创新旅游业与乡村旅游业互动方式,促进两个产业的充分融合。
4.3 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升级
乡村旅游硬件条件建设已经对乡村旅游经济增长不具有拉动作用,但随着城市和乡村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乡村旅游的消费需求仍在不断增长。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已从扩张资源数量、满足物质需求向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精神需求上转变。因此,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拓展旅游产品功能,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旅游业升级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才能使游客每到一处都有新的意境、新的感受、新的享受。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富县、科技兴县”战略,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要求,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大力实施村庄科学规划工程、农村环境提升工程、农村产业富民工程、公共服务完善工程、农村综合改革工程“五大工程”,整体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生态文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建设目标和任务
按照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置,以农村和谐社会创建为基调,以“二路三区”(二路:上松线44省道、高速公路连接线;三区:城中片区、城东片区、城西片区)建设为内容,以经营村庄为理念,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创出精品、建出特色,努力实现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开发区(街道)“美丽乡村”创建以高速公路连接线区块的深塘村、丁前村为重点精品区;上松线44省道上邵村、下邵村、村、金畈村、叶棋村为重点示范带;内白线:为商住、农家乐发展优势群,、为工业经济发展优势群为水果、蔬菜产业发展优势群;为花卉产业发展优势群;形成“美丽乡村”建设中心区。
按照精品村建设要求,利用2年时间,把四个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的精品村。其它村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和要求利用5年时间分步实施。2011年建设重点等村,同时积极启动其它村。
三、建设内容
坚持以村为基础,发挥区域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突出环境优美和产业发展两大重点建设内容,实施四项提升工程:一是实施环境提升工程。推行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工程计划,实施村庄环境卫生保洁长效管理,实现村庄清洁优美;二是实施产业提升工程。高效农业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现代家庭工业、现代农业、农家乐、旅游休闲产业,突出产业发展是开发区(街道)创建“美丽乡村”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工作任务;三是实施服务提升工程。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水平,妥善处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建设规范化的农村新社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农村社会各类服务组织;四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培育有文化、能娱乐,懂技术、能就业,会经营、能发展的新型农民,加强中心村庄建设,完善中心村的服务功能,促进供水、环卫、公交、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业的发展。
四、方法与步骤
1、建设步骤:根据开发区(街道)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实际,结合全县创建目标和要求,开发区(街道)创建“美丽乡村”分两个层面展开。
第一层面:“4+6”一点两线的模式。11年争取完成四个村的创建,12年启动口八个村创建,用两年时间建成高速公路入城口“美丽乡村”精品区。
第二层面:以高速公路入城口“美丽乡村”精品区建设为示范,积极探索其他发展模式,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区建设等,积极寻找各自的创建优势,找准切入点,用5年时间,全面实现开发区(街道)“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2、工作方法:“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建设农村、改造农民的系统工程,是开发区(街道)当今和将来一个时期工作总抓手、大平台,开发区(街道)成立“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亲自抓,整合开发区(街道)农业农村工作力量,具体负责实施创建工作。按照创建的目标内容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的项目规划、工作计划,根据规划制定工作日程,明确责任。创建村的党支部、村委会工作精力都要集中到“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当中。年终认真做好“中国美丽乡村”的考核验收,以奖代补,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创建村奖励。
五、政策措施
1、突出项目,明确建设重点。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城市化发展优势,在项目选择上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①以经营村庄的理念,开展产业招商,引进休闲、文化娱乐等产业项目,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容,拓展农村发展的视野和优势;②积极与农业、环保、交通、民政、水利、林业等部门对接,争取各类基础性建设项目支持,提高农业农村发展后劲;③利用农村水利、林业、交通、电网等几十年基本建设的成果,加强基础设施的治理、整合,寻找服务于农业、惠于农民、美化农村等基础性建设项目,增强农村社会发展的优势。积极主动与各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开展项目申报、立项、实施、考核验收,取得项目的资金支持。
2、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在开发区(街道)现有的支农、惠农资金保持不变的基础上,今年对农业农村的扶持政策进行整合和完善,把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治、农村饮用水改造等政策进行整合,统一到开发区(街道)建设“美丽乡村”扶持政策当中,与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扶持政策相配套。开发区(街道)根据县年终考核合格后到村的以奖代补总额给予1:0.5配套奖励。
3、鼓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通过健全资产运行机制,促进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落实好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后的留用地政策,大力推行“征地留用”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村组按股分红,尝试新的集体经济管理模式。加大家庭工业、“农家乐”、老年养生、观光农业、林业等农村休闲经济产业的开发,对大力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的村,开发区(街道)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
一、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围绕“12925”主要目标,以“六改六建”为主要内容,制定了“四新”推广方案,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以七家镇茅荆坝乡和新杖子乡两个典型片区为例,七家镇茅荆坝乡作为承德市隆华县热河皇家温泉美丽乡村片区,结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单式、复式产业链的深度开发,使其成为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承德市新杖子通过“一村一策”的实施,有效依托果品产业、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交通区位、特色文化等独特优势,打造出以“京郊花果山、祈福养生地”为主题特色项目,确定了“一心一带四板块”的布局,打造出4A级“京郊花果小镇”。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两个典型片区的深入分析可见一斑,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一直在路上,面对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升级、资源开发、政策保障等问题成为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新的研究课题。
二、a业支撑瓶颈分析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有赖于产业的转型升级
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有赖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承德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解决建设资金投入问题,不能仅靠政府补贴和企业反哺,必须构建乡村财源基础,而财源基础的根本在产业;另一方面,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农民更好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更好地为美丽乡村建设争取民意支持,农民的支持是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持久深入的内在动力。
(二)美丽乡村建设缺少产业联动
产业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建设实施与提升阶段均应高度重视其核心地位和作用。例如,在规划阶段应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设实施中应该注重特色产业的培养 ,在产业提升阶段更要注重一二三产业联动,充分发挥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促进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待加强
目前,承德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对滞后,政府大力的政策支持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但是,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层面,专项资金的投入还远远不能解决目前乡村产业建设的问题,承德市能争取到并加以整合、捆绑的项目和资金也不是很多。面对财政紧张、配套困难、资金不足成为制约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中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产业支撑对策及建议
(一)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以优化结构为主,挖潜提升种植业。切实打破地域界限和乡村限制,建立“一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其次,明确各产业发展方向,坚持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以标准化生产推动品牌建设,并加大对品牌产品的宣传力度。再次,以创新机制为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二)一二三产业联动
坚持以农为本的发展战略,跨二进三,实现“三农”跨越式发展。围绕承德市生态牧场、有机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绿色林果、淡水养殖等各个特色产区进行深入开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真正做到了农业“接二连三”,一二三产联动。同时,深入挖掘各县区地域文化,立足于文化消费的民族性、生态性和专业性,并通过不断挖掘与传承,打造体现承德文化特色的书画村、满族文化村、生态屋、野生博物馆等各具魅力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现象。
(三)强化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支持与引导
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支持与引导对全市产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要对全市产业发展格局进行整体的部署与安排,并能够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规划与指导。其次,政府应该尽快出台乡村产业培育与发展专项计划,成立乡村产业培育专项基金,制定相应的推进措施和税收信贷政策,引导资源更多流向乡村。最后,政府应加大对各区域产业培育与发展方面的考核力度,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及奖惩措施,努力调动基层领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产业支撑作用
旅游业作为承德市的支柱产业,在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中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一方面,要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使其发挥其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优势,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消费是一个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这些在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使其发挥“一业兴”带动“百业兴”的作用。
(五)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