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5:58:55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管理机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我国社会体制的转轨,新的管理理念不断冲击着还不稳定的社会结构,盲目的追求经济发展使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不断增加,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增高。高校作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的聚集地,其特殊地位决定着在对其管理过程中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与困难。
一、高校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
对危机管理的定义,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它的界定有有所不同。整体来说,对危机管理的定义都包含了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的管理。危机管理通过对危机的预防监测以及准备、危机处理和事后恢复等流程,来达到避免或者减少危机对社会造成的损害,并尽量转危为机的一个管理过程。
高校危机管理,即是从高校出发,对影响高校正常运转,给师生带来不良后果的危机事件进行监测处理,以及使高校尽快从危机中恢复正常运转的过程。
二、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
随着管理对象的急剧增加,高校对其的相关管理体系却仍然止步不前。近年来频发的各种危机事件,如2014年5月“云南大学砍人事件”以及6月的人大跳楼事件,以及近年愈发严重的高校生源危机,都给高校的管理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频发的高校危机事件凸显了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而这种不完善的机制导致我国高校管理困难重重。因此,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是社会危机管理一个不可以忽视的领域。
目前我国关于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还很不完善。因此,对国外高校危机管理建设经验进行参考借鉴,提出适应我国具体实际的管理机制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也是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的高校危机管理在组织体制上被纳入到“中央―省/直辖市―市―学校”这个四级管理模式中,并在每一级都设有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高校中也成立了相应的危机管理部门,其机构人员通常由校内人员兼任。但这种危机管理部门这种管理机制模式中,在面临基层危机事件时,处理危机花费的时间太长,需要等机构高层作出决策,并层层传递,这样大大降低了危机事件处理的效率,缺乏应变性与实效性。并且这种模式的危机管理机构决策者同时也是校高层领导者,一人多职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危机事件中决策者协调指挥的难度,容易错过处理危机的黄金时段。
三、我国高校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现状堪忧,在组织构成和处理手段方式上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
1、“形式主义”深入机制,危机系统效用低
“形式主义”在我国根深蒂固。在高校这种形式主义也渗透其中,最显著的便是危机系统的建设。近两年国家对高校的发展程度看重,危机管理系统也进入了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危机系统是一个成效不易显现的部分,如果不是危机爆发,那这个系统平时都处于待命状态,并不能看到其作用,这就导致了许多高校对于危机系统的忽视。虽然为了号召国家教育部的政策,大部分都建立了相应的危机系统,但是其大多都是一个空壳,在面对危机时所能产生的成效不大。
2、“事后治理”思想根深蒂固,危机预警系统建设形式化。
危机事件的预防机制在危机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未雨绸缪可以使高校在解决危机事件时减少更多的成本并取得更好的成效。所以预防机制是高校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建立高效的危机预防机制可以从源头上减少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机率。但近几年频繁爆发的高校危机事件,大部分都是在危机全面爆发后相关部门才反应过来,然后采取一些措施对事件进行处理补救,但已经错过了最佳处理事件,危机管理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没有良好的预防意识,危机预防机制尚还很不健全。
3、危机处理机制的组织构成不科学。
及时有效的对危机事件进行处理可以大大减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个运作机制良好的危机处理部门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的危机管理部门的人员构成是由校内其他部门人员兼任,部门设置与人员配备都比较松散随意,专业化程度太低,处理危机多以经验为主,或者书面理论参考,危机管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部门领导的经验与阅历。因此,危机处理的实践能力不足导致事件处理成效降低。此外,危机管理部门和我国其他公共部门一样,在事件发生时,需要层层上报审批,流程复杂,效率低下。虽然近年来高校信息网络办公的发展使办事流程大大缩减,但在遇到危机事件时,仍然存在无法有效快速处理危机的情况,从而导致危机不能有效及时解决。
4、后期评估总结阶段的忽视
危机事件处理后,对危机事件整个过程的评估与总结反馈是我国高校基本上缺失的环节。大部分高校在危机过后,为了学校的形象声誉,仅注重对工作的重建以及掩盖弥补危机造成的影响,忽视或者并不重视对危机事件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对后期评估总结阶段的忽视,没有对危机处理过程中的有效措施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这不利于今后危机预防工作的开展,形成危机管理的恶性循环。
5、危机管理意识的缺乏
危机管理意识的缺乏是整个危机管理机制不能有效建立与发挥作用的前提原因。无论是领导决策层还是学生都对危机事件的应对意识不强。在危机发生前期没有对关注收集有效的信息以阻止危机产生;在危机发生时,大部分高校只关注怎样降低危机产生的影响和尽快阻止事件发生,并没有对危机为何产生,以及怎样预防产生进行深入探讨思考。在危机解决后,也没有足够的意识去思考反馈,对此次危机发生缘由以及解决过程的不足没有进行系统认真的反馈思考,而是遵从是事情过了就好,解决了便是功绩的思想。这使得许多高校再次面临危机时的将会重蹈覆辙。
四、美国的高校危机管理机制
美国在危机管理这个领域一直领先大部分国家,虽然美国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其取得的成效却是极为显著的。
1、明确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
美国高校在危机管理中坚持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为危机管理机制建设完善提供了战略性和策略性兼具的指导方向。总体说来,美国高校危机管理理念概括为三个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生命第一;(2)预防为先;(3)信息公开。把保护所有成员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作为高校危机管理的首要理念;强调危机处理中预防机制的重要性,认为预防是高校危机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而这也是我国最薄弱的环节;强调信息公开,事后及时与公众沟通,让公众对此次危机有一个充分认识,才能在下次事件中更好的应对紧急情况。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率先成立颁布相关法律,要求学校对高校危机事件进行公布公开。
2、由上而下滚动纵向管理模式
美国众多高校都采取的是一种纵向管理模式,即高校―县/地方―州―联邦四级反应机制,共同承担职责。联邦政府危机管理核心机构为FEMA,直接向总统负责。FEMA把美国分为10个地区,并分设分局管理,向高校提供技术、培训、资金的援助支持。另外美国50个州都设有紧急事态管理部门,对危机事件进行处理。当高校出现危机事件,高校经过一系列程序达到州政府,再到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在危机处理上比联邦政府有优先处理权,并且州政府要向高校提供危机管理的相关技术支持和支援服务。美国的这种危机管理机制,使得各级政府间形成了纵―横交叉管理沟通模式,为美国的危机管理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应对网络系统。
3、危机管理系统构成专业化
美国高校危机管理系统组织构建具有专业化特点。危机管理系统中的从业人员往往经过了专业的学习培训。如在纽约大学,校内公共安全部门每年要开设4个小时的安全课程学习,学习的内容设计纽约市刑法、紧急事件处理过程、巡逻技巧和警报系统更新等各种涉及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另外,危机处理机构还经常接受来自社会联邦的专业培训和认证,如部分大学接受来自美国国土安全部门通过全国紧急事件管理系统提供的各种危机培训和认证,提升高校的危机管理预防和处理能力。
4、危机沟通体系的多样化
美国高校危机沟通中重视多样化的媒体类型的运用,包括印刷媒体(危机手册及海报等)、声讯技术(短信广播等)等各种技术条件来对危机进行预防处理,及时与高校各利益群体进行沟通,降低危机将为高校带来的危害损失。在危机管理中,沟通体系的完善与有效能时高校更快的捕捉到危机信号,以便在危机萌芽阶段发现并进行解决,提高危机预防系统的有效性。
五、完善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相关建议
上述文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危机管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通过对美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经验,本文拟提出一些建议措施来完善我国高校的危机管理机制。
1、提高危机管理意识,高度重视高效危机管理
具备良好而警觉的危机管理意识,可以大幅度降低高校危机发生的概率,提高危机管理意识是完善高校危机管理的首要前提。在这里不仅指要提高学生的危机管理意识,还包括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危机管理意识。
首先,应制定相应的高校危机管理法制。把高校危机管理提升到立法阶段,通过法律政策引导高校对危机管理的重视。其次,普及紧急事件处理应对知识,加强高校危机预防手段。在高校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危机事件的应对教育与相关演习,以此来增强师生的危机意识与处理危机的能力。最后,注重相关危机事件的信息公开程度。无论是高校内或者社会上发生的危机事件,都应及时完整的对校内师生进行公开,使师生产生警惕意识,而不是害怕影响学校声誉而隐瞒不发。
2、危机管理部门专业化与科学化
管理部门专业化科学化,是指组织构成科学化,管理人员专业化。实际上我国目前高校危机管理部门大多具有临时性、形式化特点。从美国危机管理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优秀专业的危机管理团队能够更好的对危机事件进行处理恢复。
组织构成应由领导层,执行层和辅助层三个部分构成。领导层人员由校领导、专业危机管理人才领导;执行层应至少包括经过专业培训的危机处理人才,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辅助层至少应包括危机管理咨询团队、心理/健康服务部门、信息技术支持部门等。
其中,执行层面可以再分工为危机预警部门、处理部门和恢复部门。预警部门人员构成应由深入基层的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构成,以便能及时观察到危机萌芽;处理部门应由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对危机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处理;恢复部门应由领导和专业危机管理人才共同合作,通过大刀阔斧手段使校园更快的恢复正常秩序,并对此次危机进行总结分析反馈。
3、危机管理流程的优化
危机系统应该包括三个部门,分别为危机预警系统,危机处理系统,危机反馈系统。如下图所示。每个部门都很重要,不可荒废其一。
危机预警系统主要起着一个监测职能,即发现危机的潜在可能,在发现有危机萌芽时,便立即展开深入调查实情,通过对调查内容的分析,提出可能产生的危机情况的各种假设,并逐一针对每种假设情况再次进行进一步调查,论证确定具体的危机情况,并及时制定解决方案,把危机解决在萌芽状态。
危机管理系统主要由专门危机处理小组做支撑,在危机发生后,迅速展开调查明白危机现状,包括危机缘由、危机种类、危机人群、危机范围、危机程度等,并及时制定出应对方案,并快速把方案投入运用解决危机,进行随时反馈。
危机反馈系统主要是在危机解决后对危机从产生―解决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危机应对方案的执行情况,对其进行效用评估,根据实际测定方案的有效性性,包括方案起作用时间,取得成效大小,完全解决所需时间等。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此次危机处理的成效与问题,经验与教训。以此来补充制定危机预警方案,优化高校危机预警机制。
高校危机管理系统的改进与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高校首先建立高度的危机意识,再次基础上才能有效开展各项危机管理系统的构建,否则只是一味响应国家政策,在危机管理上也走上形式化道路,那么在实际面临危机,高校将面临更多困难。因此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危机管理机制,需要长期的准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危机管理体系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张ke.当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浅析[J].科技资讯,2013(35).
[3]周燕.美国高校危机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王沛,陈少平.国外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经验与借鉴――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例[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一个正确、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开展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和核心思想,所以应将人本理念和学校的管理理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深化二者之间的目标一致性。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管理者要为相关教职人员制定管理目标,在校内树立以人为本思想,使管理理念能够很好的融合日常管理工作中;②坚持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在人本管理理念中的重要性,通过人本理念的渗透,达到协调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目的;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和管理机制,无论是教育还是管理都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育建设
高校的管理机制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组织,涉及到的管理部门很多,每个部门都分管着不同的管理任务。所以要想在高校管理中体现人本理念,必须将各管理体系的管理机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同一体系下建立管理制度,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教职人员和学校领导共同参与管理,以保证学校教育和管理紧密的关联性;②在教职人员的应聘问题上采用竞争机制,行之有效的将人性化管理模式引入人本管理机制中;③学生的人格和知识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育建设中应主动寻找学校管理和学生学习的契合点,让学生自主服从管理,自发学习。
3.教育管理机制
监察机制是高校人本管理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和教职人员领导在管理上两者的关系应处在平等地位,这种双向管理机制可以大大提高人本理念在高校日常管理中的落实程度,体现人性化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在校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教育。以教师为主体,促进教师发展创新性教育的积极性,使人本理念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施展。
4.文化与环境建设
高校人本管理思想其主要管理目标在于构建一个公平和自由的校园环境,让校园文化能够影响每个学生,实现通过管理挖掘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同时,不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让学生在一个欢快、轻松的文化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5.结论
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在不断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数目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起高校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工作,注重其绩效考核工作,科技计划项目在促进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加深对于这方面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
高校科技项目;管理机制;绩效考核
1研究目的及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影响极为关键的因素,近些年来,世界经济正在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党和国家、政府十分注重高校科技项目的发展,并且提出了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努力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高校科技项目管理机制的相关工作,并注重起绩效考核这一块内容,对科技计划项目进行高效、科学地管理,并保障科研单位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各类科技活动,从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实现人民的幸福。在正在不断深化科技体制和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而且相关的科学技术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高校是基层的科研单位,而且还肩负着培养社会人才的责任,因此,高校也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整体科技战略目标的具体操作单位。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在不断深化科技体制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而且高校在各个方面也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尤其是在科技工作中,我们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我们需要对高校科技计划项目进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科技计划的功能。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考核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这需要科技计划管理部门与高校进行合作,并确保科研资金得到有效使用,这也是提高科技计划项目水平、促进科研进步的有效措施。
2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1)科技计划体系与科技计划项目。根据国家的发展计划,我们可以了解科技计划体系是为了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科技技术问题而诞生的,我们可以通过科技体系来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科技计划是根据国家的战略规划来进行设定的,而且这其中还涉及到了当前我国急需解决的一些科学技术问题。国家科技计划体现了我国的科学战略目标,通过计划的实施,我们可以弥补科技市场的失灵,让我国科技发展形势更加健康。
(2)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现状与问题。一是项目管理体制不完善。传统的高校科技计划已经过于老旧,其中的很多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也不能适应科研活动管理工作的需要,因为它们对于科技活动已经不能起到足够的促进作用了,由于受到高校的科技计划项目影响和科技政策导向影响,有许多高校往往只注重科研项目本身,但是却忽略了科研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只注重相关科研项目的科研立项工作,但是却忽略了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和实施管理工作,只注重承担的科研项目数目,但是却忽略了工作的完成质量。二是科技绩效评价机制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目前,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工作的开展,例如,在科研项目人员的评价机制中,对于科技计划项目的考核不够全面,没有从多个层次和多个角度来进行综合评价,而是仅仅看重第一负责人,这就导致很多的科研人员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不紧密。三是评价中的指标数量和权重难以确定,这就会导致公众们对于指标体系的不信任,最终会导致工作的难以开展。
3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核的理论体系
3.1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核的理论基础
绩效主要是指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的某种任务和所取得的效益,以及完成的效率,分析绩效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进行综合考虑,不但要涉及组织和个体完成任务的方式,还需要把时间和结果等因素考察在内,评估和管理相关绩效时,我们需要考虑投入因素,也需要考虑产出因素。我们需要把绩效的内涵、概念和决定因素彻底搞清楚,这是为了加强绩效管理,提高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的效率。为了实现组织和个体的目标,我们需要通过绩效管理来控制组织和个体的任务完成过程,并且逐渐的提升绩效。绩效管理则是与绩效所不同的另外一个概念,绩效管理更为科学化和完整化,它主要包括计划、评估、实施和反馈等等,这些步骤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统一整体,只有绩效水平不断改进,组织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3.2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
我们必须要构建出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精力投入和实践投入,因此,在构建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我们需要实事求是,综合评价,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客观性,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客观性,也就是不能够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够客观反映出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明确限定各级科技计划项目评价指标的含义,从而做到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是系统性和层次性的统一,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是一项庞大的项目,我们需要让其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并让两者进行有机统一,因此,在选取科技计划项目的时候,我们需要充分关注这点,从而综合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另外,我们需要意识到科技计划项目的评价指标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积累过程,而是清晰合理、具有鲜明层次性的东西。三是多类型多层次设置,科技计划项目的类型是有很多种表现形式的,而且它其中包含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的,承接科技计划项目和科研任务的单位也是不同的,因此,指标体系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化的水平,而是应当寻求多元化的发展方式,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具体的问题做具体分析,从而让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总而言之,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核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实践和分析,为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的顺利开展而不断努力。
作者:陈帅 单位:淮阴工学院
参考文献:
[1]艾晓宇.基于绩效考核机制的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4.
关键词:高校;绩效管理;机制创新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进,高校教职工分级聘任及绩效工资制度也开始实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必要深入地探索高校绩效管理机制的创新,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高校绩效管理机制的有效创新途径。
一、建立明确具体的高校绩效管理程序
通常情况下,高校绩效管理主要涵盖了五个环节:确定绩效计划、绩效组织实施、绩效考核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方。
第一环节:确定绩效计划。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绩效目标和项目整体绩效管理方案,做好项目绩效目标和整体绩效管理方案的申报工作。第二环节:绩效组织实施。设置专门的绩效评价部门,开展绩效考核评价工作,评价部门能够结合绩效计划的要求进行现场勘察、询查工作,对于职工的相关绩效情况进行核实,最终对职工给予综合评价。第三环节:绩效考核评价。评价部门必须结合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来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第四环节:绩效评价结果反馈。高校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向各个职工进行反馈。第五环节: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结合绩效评价结果,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教职工管理机制,推动高校的科学发展。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机制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机制是结合高校的预期绩效目标制定的,其制定一定要在综合评价各种各样指标的前提之下进行。根据现阶段高校的具体情况,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着手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机制:第一,在绩效评价中科学合理的应用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其中,共性指标具体涵盖了目标设定、执行程度指标、执行情况、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管理水平指标等方面;个性指标主要涵盖了培养人才指标、科学研究指标、服务社会指标等方面。第二,在绩效评价中科学合理的应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二者主要是结合指标是否能够进行量化而进行制定。第三,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高校的具体状况,科学合理的确定各种各样的评价指标的权重。第四,对于评价结果的等次进行划分。评价结果主要可以划分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必须保证科学合理的划分。
三、高度重视学生评教的重要意义,灵活采用不同的高校绩效考核方法
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评教的重要意义,真正突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机制的重要地位。在学生评教的过程,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保证学生评教的针对性以及学生评教结果的可信度。具体来说,应该实现将问卷评教和学生座谈会评教两种方式的有机统一,保证学生能正确地指出教职工在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防止出现学生评教形同虚设的局面,真正实现高校教职工的教学、管理工作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与此同时,高校应该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对于高校教职工的绩效评价,有必要采取360度反馈评价方法,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适当地融合同行专家评价、系主任评价、高校教职工互评与自评等各种各样的评价方法。采取这种方法,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更加完整、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校教职工,有利于更加明确的掌握高校教职工的工作绩效。
四、高度重视高校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高校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应用是绩效管理非常关键的步骤,然而,在现阶段的高校绩效管理过程中,它却非常容易被忽略。高校教职工绩效管理的出发点和初衷就是要促使高校教职工都能够正视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学习他人的优点,实现个人工作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由此看来,应该将高校绩效考核作为动态、持续的过程,各次的考核结果都必须对高校教职工在不同的工作阶段的工作表现和改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且认可高校教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进步,对于高校教职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在高校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应用的基础上,对高校教职工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科学有效的建议或者意见,以促进高校教职工工作业绩的进一步提高,促使每一个高校教职工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管理、科研等一系列的工作。
综上所述,本文从建立明确具体的高校绩效管理程序、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机制、高度重视学生评教的重要意义、灵活采用不同的高校绩效考核方法、高度重视高校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应用等几个方面,深入地探索了高校绩效管理机制的创新。高校绩效管理机制的创新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必须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不断地推进,在高校办学规模、办学特点不断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最终促使高校教职工工作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从而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洪山,叶莹.基于组织变革理论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6).
关键词:高校 预算绩效 机制
现代管理学定义,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国家财政绩效管理的重中之重,财政部近年来相继颁发了有关预算绩效管理的部分规章、规范,于2011年7月的《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明确指出“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高校作为有着特殊社会功能的组织,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其资金来源绝大多数来自财政部门,其预算管理必须作为财政预算管理的一部分,其预算绩效管理也是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分支,遵循“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定律。
近年来,不少的专家、学者对高校的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了研究,大多是针对高校预算绩效的评价指标或体系。笔者个人认为,进行高校预算绩效的全面考核,必须着力建设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合理机制,有了完善的管理机制,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将会事半功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管理团队建设
每一个系统的管理机制建设中,团队的建设永远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个综合系统也不例外。建设一个好的管理团队,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就能成功50%。这个团队是多层次、结构复杂的,首先是基层建设,基层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全员参与,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成为这个管理团队中的一员,这个群体的职责就是对整个的预算绩效进行监督,每一个人都可以向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提出质疑和建议;其次是专门委员会的建设,要成立预算绩效管理的专门委员会,内设信息、评价、考核、监察、督导等若干小组。委员会的成员由学校的各部门、院系主要负责人担任,常年办事机构可设在财务或纪检部门,如能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此事,则管理效果可以大大提高,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就是对学校的年度预算绩效进行管理,一般每年召开两次全体会议,日常工作有常设机构负责;第三是学校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担任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因为预算绩效管理涉及面广、人员众多,牵扯到各个部门,或者说是要平衡不同利益集体的关系,学校副职担任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的话,往往话语权不够。建设这个管理团队掌握的原则是: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分管领导靠上抓、部门领导齐心协力、广大群众大力支持,形成学校新的管理文化氛围。
二、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建立良好机制的重要保障,建立高效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第一是要建立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只有将预算编制、批复、执行等详细信息公开,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预算项目、了解预算的执行,人民群众对预算的满意是绩效管理的重中之重,就高校而言,广大师生员工对预算的满意程度就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第二是要建立预算责任制度,预算绩效管理要明确的就是责任,将预算目标进行分解,改变“预算是财务的事情,与别的部门和人无关”的思想,明确预算总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将责任一层一层分解,使每一个负责人、执行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第三是要建立监督监察制度,明确了预算责任,但在整个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过程中效果如何,应达到的目标,达到目标的效率等如何进行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高校可在监察处(室)的职责范围内加上预算绩效监督检查的职责,并安排相应的人员制定规章制度;第四是要建立考核评价制度,也就是提出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的标准化、模式化、固定化、制度化,这也是重要制度之一,可依据前几年预算的执行效果、横向的比对,充分考虑学校的规模、所在地的市场环境、学校的中长期规划等因素,制定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考核评价制度;第五是要建立奖励惩罚制度,奖优惩劣,使全体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深入了解,真正体现出预算绩效管理带来的好处,对预算绩效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惩罚,并使之成为常态化、格式化的标准事件。
三、评价指标建设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指标根据高校的社会功能可分为人才培养指标、科研预算指标、服务社会指标;根据高校预算的性质可分为日常运行经费指标、专项经费指标;根据预算绩效管理的定义可分为目标指标、运行指标、实施指标、结果指标和应用指标;根据可否量化可分为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 制定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指标要综合以上各个方面,能量化的坚决量化,不能量化的要多方面考虑,统筹兼顾。可从总体、个体和层面几个责任层次建设,总体的评价指标考核整个学校的办学效益,预算总体目标是否可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可建立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经费自给率、资产负债率、生均事业支出、生均设备值、生均固定资产值、师生比率等考核指标,采取横向、纵向比较后,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进行数值化,还有学校的社会声誉、师生员工的满意度等不可量化指标;个体的评价指标是总体指标的分解,评价每个预算项目的绩效,可建立科研成果获奖率、科研项目获批率、后勤节电节水比率、学生活动满意率、教工个人收入增长率、固定资产使用比率、生均教室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等评价指标,个体指标一定要具体,考核的是某一个实在的预算项目,能体现出在这个预算项目执行后的效果或效益;层面指标是考核某一预算层面的指标,综合学校管理工作上的一个方面,从财务管理角度可建立收入预算完成率、支出预算执行率等指标,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可建立教学活动收入增长率、教学支出占总支出比重、生均教学支出等指标,从人事管理的角度可建立教授、副教授占专业教师比例、博士、硕士占教职工比例、年龄层次比例等指标。
四、检查监督
任何一项管理的进行都必须有相应的检查监督机制,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检查监督机制是实现绩效管理的重要保障。按检查主体可分为财政检查监督和校内检查监督,按实施时间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检查监督,按检查监督方式可分为跟踪检查和定点检查。绩效检查监督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建立一个科学可行、实事求是的长效机制。通过跟踪监控可以对预算支出行为过程,尤其是预期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制约和反馈,从而不断优化绩效标准,落实支出责任,加快执行进度,更好地实现绩效目标。通过定点检查监督,定期采集预算绩效运行信息并汇总分析,对预算绩效运行情况进行管理和督促检查,纠偏扬长,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检查监督中发现预算执行目标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环节,监督检查要适时采取事前监督和事中监控的方法随时跟踪,否则,事后检查出问题再处理,损失浪费已经形成,绩效也就无从谈起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检查监督要重心下移,把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放在基层项目,“千里之提,毁于蚁穴”,只有把每一个基础预算项目的绩效管理做好、检查监督好,整个预算的绩效管理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五、责任奖惩
论文摘要: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称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道德知识的讲授、道铆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三方面的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高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是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道德教育。高校德育的这一根本特性,决定了它的管理机制必须与之相适应。
(一)
人的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基本因素。这三种基本因素在道德品质这一统一体中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般而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而道德情感往往又反过来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为则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之下,通过一定的培养练习与锻炼形成的。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这些基本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过程。道德品质的三种基本构成因素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这就是:道德知识的讲授(或传授),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这三个环节在道德教育上同样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忽视或削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道德教育带来严重影响、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大削弱。这样的论断,不仅被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所认同,同时也被我国道德教育的实践所证实。
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不仅仅在于要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诸方面知识和感情,同时更在于要使学生将这些道德知识和情感落实到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教育的针对性。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受社会的影响更甚于受家庭的影响。所以,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扎根于社会现实的—它需要借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一种方式,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内容实现不断更新。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针对性道德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常常也就转化成了道德行为教育,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种道德行为反过来又巩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道德知识教育是重要基础,道德情感培养是重要特色,道德行为养成是根本目的。
(二)
依上所述高校德育理应具有道德教育应当具有的三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高校德育教研室的教育工作基本上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道德知识;而高尚情操的培养往往由“第二课堂”承担;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则一般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学工部、系总支、辅导员来负责。思想道德教育三个基本环节脱节。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于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授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上,这种课堂讲授和课堂考察,很难避免弱化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其次,由于德育教师的纯教学活动更多地重视的是思想道德伦理学说的系统性和学术性,由此从总体上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今日中国高校存在的德育教育效果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遗憾的是,人们在着力检讨德育效果时,更多地是从资金到位的多少,课时安排的增侧,倾斜政策的是否到位来思考、分析间题,几乎没有看到人们从道德品质构成的基本因素,道德教育重要环节的有机衔接来分析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问题的。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过,但他们在分析间题时更多的是从存在问题的本身出发而不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的,由此而提出的解决措施自然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三)
无论从道德品质构成的三个因素来认识,还是从道德教育的三个环节来分析,以及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来要求,德育教研室都不应是一个纯教学单位,而应既是一个教学单位。又是一个教育单位。德育教研室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思想品德课的各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德育教研室还应当参与、了解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并协助教育管理者利用组织管理手段,将德育课堂教学中获得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动,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将德育教研室既作为教学单位,又作为教育单位,促使德育教师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去,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第一、有利于德育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过程,从而为提高其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解决德育教育几个环节中存在的衔接间题,从而使道德教育几个环节有机协调而产生良性互动。
第三、有利于德育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认识状况的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增加其针对性。
……赋予德育教研室一定的教育管理职责的好处或许还不止这些。今日中国之高校,德育教研室的行政归属总的来看无非有四种状况:一是归党委管辖,与马列部(社科部)并列;二是归宜传部管辖,仍属相对独立部门;三是归社科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研组;四是归学工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学部门。无论把德育教研室划归哪个部门管辖,绝大多数都把德育教研室当作纯教学机构来看待,并未赋予德育教研室相应的德育管理职责!于是德育教研室不参与组织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无可厚非的,德育教师不深人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间题、道德认识状况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难道不是导致一些高校德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吗?由此看来高校德育教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既不在于德育教研室,也不在德育教师,而在于高校管理机制本身!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为了提高21世纪中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提出如下设想:
第一、德育教研室不仅应承担德育教学任务,同时也应承担德育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赋予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道德教育的管理权或参与权,通过这种对德育教研室功能的增加和德育教师任务的增加来促使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参加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第二、将德育教研室划归学生工作部管辖是较理想的,因为学生工作部直接主管理学生的工作,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工作的组织者,德育教研室划归其管辖,正好分担其工作任务,并与其中诸部门(学生科、生活管理科)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
(一)
人的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基本因素。这三种基本因素在道德品质这一统一体中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般而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而道德情感往往又反过来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为则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之下,通过一定的培养练习与锻炼形成的。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这些基本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过程。道德品质的三种基本构成因素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这就是:道德知识的讲授(或传授),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这三个环节在道德教育上同样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忽视或削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道德教育带来严重影响、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大削弱。这样的论断,不仅被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所认同,同时也被我国道德教育的实践所证实。
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不仅仅在于要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诸方面知识和感情,同时更在于要使学生将这些道德知识和情感落实到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教育的针对性。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受社会的影响更甚于受家庭的影响。所以,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扎根于社会现实的—它需要借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一种方式,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内容实现不断更新。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针对性道德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常常也就转化成了道德行为教育,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种道德行为反过来又巩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道德知识教育是重要基础,道德情感培养是重要特色,道德行为养成是根本目的。
(二)
依上所述高校德育理应具有道德教育应当具有的三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高校德育教研室的教育工作基本上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道德知识;而高尚情操的培养往往由“第二课堂”承担;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则一般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学工部、系总支、辅导员来负责。思想道德教育三个基本环节脱节。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于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授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上,这种课堂讲授和课堂考察,很难避免弱化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其次,由于德育教师的纯教学活动更多地重视的是思想道德伦理学说的系统性和学术性,由此从总体上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今日中国高校存在的德育教育效果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遗憾的是,人们在着力检讨德育效果时,更多地是从资金到位的多少,课时安排的增侧,倾斜政策的是否到位来思考、分析间题,几乎没有看到人们从道德品质构成的基本因素,道德教育重要环节的有机衔接来分析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问题的。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过,但他们在分析间题时更多的是从存在问题的本身出发而不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的,由此而提出的解决措施自然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三)
无论从道德品质构成的三个因素来认识,还是从道德教育的三个环节来分析,以及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来要求,德育教研室都不应是一个纯教学单位,而应既是一个教学单位。又是一个教育单位。德育教研室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思想品德课的各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德育教研室还应当参与、了解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并协助教育管理者利用组织管理手段,将德育课堂教学中获得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动,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将德育教研室既作为教学单位,又作为教育单位,促使德育教师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去,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第一、有利于德育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过程,从而为提高其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解决德育教育几个环节中存在的衔接间题,从而使道德教育几个环节有机协调而产生良性互动。
第三、有利于德育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认识状况的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增加其针对性。
……赋予德育教研室一定的教育管理职责的好处或许还不止这些。今日中国之高校,德育教研室的行政归属总的来看无非有四种状况:一是归党委管辖,与马列部(社科部)并列;二是归宜传部管辖,仍属相对独立部门;三是归社科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研组;四是归学工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学部门。无论把德育教研室划归哪个部门管辖,绝大多数都把德育教研室当作纯教学机构来看待,并未赋予德育教研室相应的德育管理职责!于是德育教研室不参与组织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无可厚非的,德育教师不深人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间题、道德认识状况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难道不是导致一些高校德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吗?由此看来高校德育教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既不在于德育教研室,也不在德育教师,而在于高校管理机制本身!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为了提高21世纪中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提出如下设想:
第一、德育教研室不仅应承担德育教学任务,同时也应承担德育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赋予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道德教育的管理权或参与权,通过这种对德育教研室功能的增加和德育教师任务的增加来促使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参加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第二、将德育教研室划归学生工作部管辖是较理想的,因为学生工作部直接主管理学生的工作,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工作的组织者,德育教研室划归其管辖,正好分担其工作任务,并与其中诸部门(学生科、生活管理科)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