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5:58:49
序论:在您撰写固定资产状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情况
1.总量增长迅速且周期性波动大。
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近28年里呈快速增长趋势,且上世纪90年代以后尤为明显。截至2007年末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4294.5亿元,比1980年增加132倍,年均增长速度19.9%。尤其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平均增速达23.2%。
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在近28年里波动较大,但在2000年以后逐渐平稳。将“每年实际增长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19.9%)之差的绝对值”作为衡量波动程度的指标(定义为波动值),那么在这28年间,只有3年的波动值控制在5%的范围内,平均波动值达到10.7%。进入21世纪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值开始逐步稳定,2001年到2007年的平均波动值为7.8%。
2.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分析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基本趋势的基础上,还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省内投资规模是否过大。具体指标,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率,二是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全国的占比。
(1)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率低于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从1981年到2007年,湖南省的平均固定资产投资率为26.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而且这种差距在1992年以后尤为突出,1992年至今湖南省平均固定资产投资率为30.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9个百分点。因此,湖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率与全国相比还不是很高。
(2)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全国的占比逐渐下降,并于现阶段趋于稳定。上世纪80年代十年间,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占全国总量的平均比重为3.3%。但在上世纪90年代的十年里,该平均比重下降到2.8%,说明在这段时期里湖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完全跟不上全国的增长速度。进入21世纪以后,该占比指标稳步回升,并维持在3%的平均水平。
(二)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投向结构稳定。从2004年至今,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的投向比重稳定,但也出现了微小的变化。第三产业的投入最多,平均维持在总投入量的62.6%;第二产业的投入量次之,平均维持在总投入量的36.3%;第一产业的投入量最少,平均不到总量的1%。在投资结构相对稳定的同时,现阶段也出现了一些微小的变动。一方面,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在近期内达到了75%以上,但是由于存量规模太小,不会大幅度改变第一产业占总投入量的比重。另一方面,投向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轻微下降,逐步转移到第二产业中。根据2008年9月末的情况,第三产业的投资量占总投资的比重60%,下降了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量的占比38.9%,上升了2.6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从总量看,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特别在近期内尤为突出,但与全国相比,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还不是很大,只占全国总量的3%左右,而且固定资产投资率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与全国相比,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和增速较为合理。从结构看,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投向结构出现了一些微小的变动趋势,但是总体上比较稳定,基本上投向于二、三产业。
二、固定资产投资在三次产业中的效益分析
为获得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的资本产出弹性,本文运用建模实证。在建模之前,有以下假设前提:一是在样本期内,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投向结构没有发生巨大变动。二是在样本期内,劳动力要素在产业间的投放结构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动。三是第一、二、三产业在短期内不存在互动效应。为此,选取样本点的时间段较小,为2001年到2007年间湖南省的季度数据。
(一)模型构建及数据采集
引入了五个变量,四组方程。五个变量分别为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I),湖南省内国民生产总值(GDP)和省内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GDP1、GDP2、GDP3)。对五个变量取对数后,分别为LI、LGDP、LGDP1、LGDP2和LGDP3,构建下列四组方程:
LGDP=α+β×LI+E(1)
LGDP1=α+β1×LI+E1(2)
LGDP2=α2+β2×LI+E2(3)
LGDP3=α3+β3×LI+E3(4)
其中:β、β1、β2和β3分别为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和一、二、三产业中的资本产出弹性;α、α1、α2和α3分别为所在方程中的截距;E为对应方程的误差项。样本空间为2001年4季度到2007年4季度。
(二)实证分析
由于使用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为防止谬回归,本文使用两变量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测算资本产出弹性,使用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两步法检验(EG检验)。采用的统计软件为Eviews3.1。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采用增强的Dickey-Fuller方法(ADF检验)来检验方程中五个变量是否平稳。检验结果见表1。
注:以上结果来源于Eviews 3.1。“检验形式”中“截距”项C代表有截距,“趋势”项T代表有趋势。
从表3可以看出,在最小的AIC值的条件下,五个变量的ADF值都小于1%的临界水平,通过了平稳性检验。
2.协整分析
在五变量都平稳的条件下,分析LI与LGDP、LGDP1、LGDP2、LGDP3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首先,用最小二乘法对方程(1)、(2)、(3)和(4)回归,结果如下:
LGDP=4.436+0.451×LI+E(5)
(0.0000)(0.0000)
LGDP1=0.882×LI+E1(6)
(0.0000)
LGDP2=3.555+0.445×LI+E2(7)
(0.0000)(0.0000)
LGDP3=4.277+0.329×LI+E3(8)
(0.0000)(0.0028)
其次,检验方程中的误差修正项是否平稳。如果平稳,说明该方程中两变量的协整关系存在。检验结果见表2。
注:以上结果来源于Eviews 3.1。“检验形式”中“截距”项C代表有截距,“检验形式”中“趋势”项T代表有趋势。
从表4可以看出,在最小的AIC值的条件下,四组误差项的ADF值都小于1%的临界水平,误差修正项都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同为平稳序列。因此,LI与LGDP、LGDP1、LGDP2、LGDP3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
3.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分析表明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产业总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他们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还需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根据Eviews 3.1的统计结果,误差修正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D(LGDP)=0.388×D(LI)-0.754×E(-1)(9)
(0.0000) (0.0030)
D(LGDP1)=0.599×D(LI)-1.191×E1(-1)(10)
(0.0005) (0.0001)
D(LGDP2)=0.431D(LI)-0.844×E2(-1)(11)
(0.0000) (0.0040)
D(LGDP3)=0.277×D(LI)-0.971×E3(-1)(12)
(0.0007) (0.0010)
其中:D(LI)、D(LGDP)、D(LGDP1)、D(LGDP2)和D(LGDP3)分别为对应变量的差分项;E(-1)、E1(-1)、E2(-1)和E3(-1)分别为协整方程(5)、(6)、(7)和(8)误差修正项的滞后一阶。
(三)结论
根据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从四个协整关系来看,即方程(5)到(8),在长期内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加1%,会导致全省经济总量增加0.4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0.882%、第二产业增加0.445%、第三产业增加0.329%。从长期看,资本在湖南省第一产业中的效益最大,在第三产业中的效益最低。
2.从四个误差修正模型来看,即方程(9)到(12),在短期内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立即可以使全省经济增长0.38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0.599%、第二产业增长0.431%、第三产业增长0.277%。从短期看,资本在湖南省第一产业中的效益仍然最大,在第三产业中的效益仍然最低。
3.四个误差修正模型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都比较大,说明在短期内,反向修正机制作用很强,湖南省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能够在短期内消除。
(四)对结论的解释
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资本投资于湖南省第一产业的效益都远高于二、三产业,主要原因是在湖南省现有的经济结构特点下,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相比,吸纳资本要素的能力较弱、吸纳劳动力要素的能力较强,在生产要素边际生产效率递减的情况下,第一产业中资本要素的边际生产效率高、劳动力要素的边际生产效率低。如2007年,湖南省第一产业中固定资产投资占投资总量的比重仅为1%左右,但却吸纳了全省50.3%的劳动力人口。
三、政策建议
以上实证结果表明,必须通过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转移,优化湖南省投资结构。基本途径为:一是充分利用第一产业的高资本产出弹性优势,在控制部分过热行业资本投入的同时,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固定资产投资;二是加大对二、三产业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优化要素结构、提高二、三产业的资本产出弹性。
一、概念界定
文中所指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费用的总称。
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包括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他资金等五部分。资金平衡是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供给与需求情况。
二、2007年至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一)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07—2011年,甘孜州固定资产投资累计839.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呈逐年递增的趋势。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4.16%、30.25%、31.89%和16.78%,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5.77%。
数据来源:甘孜州2007—2011年统计公报、甘孜州统计局
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投资总量逐年快速增长。甘孜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从2007年的98.98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46.53亿元。5年时间内突破了100亿元和200亿元大关。二是投资结构趋向明显,第二产业投资加大,水电投资是甘孜州投资增长的主要支撑点。水电投资从2007年60.98亿元增长到2011年157.77亿元,增长2.63倍,超过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长速度。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大于地区生产总值。甘孜州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投资拉动特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贡献。
(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到位率较高,2007—2011年5年资金到位率均达80%以上。分别为80.21%、81.38%、82.65%、86.27%和83.98%。从各种资金来源来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以及其他资金等各类资金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趋势不同。
数据来源:甘孜州2007—2011年统计公报、甘孜州统计局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国家预算内资金是甘孜州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2007—2011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占比一直保持10%以上,高于全国同期水平。二是国内贷款是甘孜州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对固定资产投资起着重要作用,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07—2011年甘孜州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平均占比达到42.02%,在2010年占比达45.94%,是所有资金来源中占比最大的。三是自筹资金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自主性不断提高。2007—2011年,甘孜州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由24.11亿元增长到81.89亿元,增长了57.78亿元。2011年自筹资金在全部资金来源中的占比达39.55%,仅次于国内贷款占比。四是其他资金来源增长缓慢。其他资金占全部投资资金来源比重较低,一直保持在4%左右。
三、2012年甘孜州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供需形势分析
(一)需求形势分析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甘孜州十一届一次人代会明确提出2012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按照这个要求,2012年全州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分别达到173.53亿元、320.49亿元。
根据近5年甘孜州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情况分析:2007—2011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5%,国内贷款占35.23%,自筹资金占29.89%,利用外资占0.07%,其它资金占4.17%。2012年在实现藏区跨越发展目标引导下,来自国家的投资、银行贷款和招商引资的比重将会增加。假定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基本保持前5年的结构水平,预计甘孜州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对国家预算资金的需求约为46.47亿元;对银行信贷的需求约为112.91亿元;对自筹资金的需求约为95.79亿元;对利用外资及其他融资的需求约为0.22亿元;对其它资金的需求为13.36亿元。
(二)供给形势分析
2007—2011年甘孜州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它资金的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5.37%、27.48%、36.10%、28.75%。以此增速测算,2012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它资金供给分别为37.02亿元、104.31亿元、111.46亿元、13.75亿元。按照甘孜州政府确定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2012年全年将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2亿元。
数据来源:甘孜州2007—2011年统计公报、甘孜州统计局
(三)供需对比分析
据预测,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需求为268.75亿元,能够实现的资金供给约261.66亿元,缺口7.09亿元。
说明:缺口为负值,说明资金供给小于资金需求;缺口为正值,说明资金供给大于资金需求。
通过上表分析可以看出,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供给总体不足,国家预算资金和国内贷款供给缺口分别为9.45亿元和8.76亿元。
四、保持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建议
从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形势看,2012年“稳中求进”的压力较大,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为确保甘孜州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应拓宽融资渠道,加快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抓住招商引资,促进投资增长。
(一)多方联动,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应抓住藏区跨越发展的机遇实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加快调整步伐的重点,加大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投入力度,给予企业适当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继续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二是构造以信贷融资为主、财政融资和证券融资共同发展的融资格局,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扩大融资范围,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三是进一步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联系机制,加大对优势产业、“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围绕拓展产业链要求,筛选推出生态能源、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等一批重点项目,形成新的投资增长优势,增强投资信心。
(二)加快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争取金融机构信贷支持
目前甘孜州各商业银行都确立了优先满足成熟大项目贷款需求的政策,把投入的重点放在重点项目及重点企业上,尤其是能源开发、矿产开采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因此政府应加快开发“两江一河”水电资源,建立完善“两江一河”流域水电开发协调机制,推进长河坝、黄金坪、猴子岩等电站建设,加快探矿采矿和原矿加工推进优势矿业发展,以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三)完善投融资管理,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
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完善投融资管理制度,全面清理含有行政垄断和行业垄断的政策文件,废除不合理的审批和收费;出台鼓励自筹资金投资项目登记备案制等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实现投资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同时突出招商重点,在齐抓一、二、三产业项目的同时,突出抓能源、旅游项目;围绕优势产业重点包装、重点招商;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以商引商,高度重视对落户企业的服务,确保项目引得进、建得成、留得住,达到“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
(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整合政府财政资金,改善生产性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对信贷及其他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支持甘孜重点项目,真正使财政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账面只反映了固定资产的总值,没有完全记载明细资产的实物数量及其价值,在这里为什么说没有完全呢,对于最近几年在信息化管理的当下,财务软件的利用带来很大的方便,财务工作的效率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只要每天把发生的业务制成凭证,输入电脑,各类总账及明细帐都自动生成,点到所需要固定资产明细账,就显示了所有固定资产每笔的详细记录,所以近几年的固定资产明细有账可依,但是再往前的固定资产就不清晰了,传统的财务会计根据记账凭证逐一登记固定资产明细帐,在加上没有专门的固定资产专业的会计管理人员,责任不到位很难确保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与质量,以及账面的清晰,导致账面的资产总值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严重的帐实不相符合。
增减固定资产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账务处理,医院财务部门有时候只凭供货发票进行登记,不对固定资产进行专门的验收;有时固定资产已经购置使用,账面上尚没有反映,甚至有些早已经报废或处置的固定资产应该核销未核销,拆除的房屋建筑屋已经多年却仍挂在财务账户中,形成长期挂账,会计信息的质量严重受损。
面对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对于上级主管部门所要求的资产状况也不能及时准确的完成上报,让人感到措手不及,盘点清查也不知怎样核对和梳理固定资产,盘点表和往常一样盘完点依旧放在那里,达不到固定资产的盘点初衷和意义。忽视日常的管理,单位领导只重视购置,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不强,造成固定资产状况不清不楚,资产总量虚增,账实严重不符。
综上所述,造成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善是多方面的,除了日常的管理不规范,管理松散随意没有制度等原因,绝大部分还是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财务负责人的责任心不强,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固定资产账目与实物严重不符。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要加大发挥作用,传统的手工记录来管理固定资产已经严重阻碍了医院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增强财务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思想上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是医院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首要的关键问题。
医院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价值不同的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形形的办公家具,价值差别大,使用部门也散杂,分布到各科室,必须建立完善资产管理部门(基建科,设备科),财会部门,使用科室之间的“三账一卡”的帐套,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建立完善资产的购置,保管,使用,调拨,报废,盘点,损坏,赔偿系列的管理制度,做到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有章可循。固定资产购置,到货后办理验收手续,由验收人,使用部门经办人签字,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根据收货记录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填制凭证,录入电脑系统,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由使用部门填写固定资产报损单,有关部门技术鉴定既不能修理,也不能再使用的,提出报损意见,送报财务部门,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填写固定资产详情记录表(原值,已提折旧额及固定资产净值)报送领导批准,整套手续完成后,方可进行账务处理。报损单作为固定资产报损的凭证,编制凭证,输入财务电脑系统。保证固定资产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资产实物相一致,相符合,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实行管理责任制,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具体进一步的细说:首先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的人员,负责固定资产专账的会计人员,还有使用国定资产的科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加强业务技能和责任意识,做到购置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保管领用制度,建立固定资产的维护制度和使用部门的责任保管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修、保养,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及时清查盘点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的管理部门,按照国定资产及财务相关规定进行科学的处理,并且根据相关的规定报批核销,找出原因,分清责任,避免固定资产的流失,同时,也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一、水务企业固定资产的构成及管理重点及难点
⑴分类及比例:水务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房屋建筑物2、构筑物3、管道和沟槽4、机器设备5、办公设备及电子设备7、运输工具。
从价值构成来看房屋建筑物占18%,,构筑物占26%,管道和沟槽占40%,机器设备占13%,其他设备占3%。
⑵管理重点及难点:水务企业资产管理的重点应该是管道和沟槽、构筑物及机器设备,而难点则是办公设备及电子设备。
1、管道和沟槽是水务企业的主要资产,关系着城市供水的命脉,基本上是根据城市道路规划由水务企业自筹资金投资建设,所发生的费用如材料费、分包工程款、道路挖掘赔偿费、工程监理费等先在“在建工程”项目下设二级科目“道路管网工程”核算,待工程项目完工后由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报告,企业据此转成固定资产,后续的维护修理主要由管道维修部负责,在日常管理中对发生的毁损报废的管道更新时,应及时办理资产报废及新增手续,更新城市的道路管网图,真实反映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
2、管好用好机器设备则是各水厂安全运行的保障,这部分资产一部分是直接购置,另一部分主要是水务企业投入大量技术改造资金,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所发生的设备购置款、安装款及工程款等先在在“在建工程”项目下设二级科目“技术改造项目”核算,在该项目完工后对该固定资产追加原值,各水厂作为实际使用部门应建立台账做好资产的日常管理,而生产管理部则应监督其日常使用及时提出整改建议
3、由于办公及电子设备移转方便,随着人员在各部门之间流动,而诸如电脑、打印机之类的办公资产没有及时办理移转手续,使得在每年的资产清查中账实不符最为严重,牵扯的时间和精力最多,实为清查的难点。
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固定资产进行归口分类管理
企业固定资产实行由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负实物的直接管理责任,财务部门负核算和监督、检查的管理责任。
各类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分工,本着有利于组织领导、有利于贯彻责任制的原则,结合机构设置的具体情况,各部门应设置固定资产专员岗位,主要职责是根据公司的管理规定做好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
1、房屋及建筑物等不动产取得所有权后,由办公室统一办理产权登记后,登记“房屋、土地登记卡”,变更时亦同。
2、管道和沟槽由管道维修部统一管理。
3、构筑物及机器、机械设备由生产安全部统一管理。
4、交通工具类,如汽车等由办公室统一管理。
5、.办公用电子设备类,如:空调、计算机、打印机等由办公室统一管理。
三、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做好资产投入的事前控制
1、固定资产购置计划:财务部门在编制年度预算的过程中,对固定资产购置预算要作全盘考虑,对各部门提出的固定资产购置预算报告,不能有求必应。单位各部门的固定资产配置应根据各部门的职能需要,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配制标准,综合考虑部门实际需求状况及目前已占用资产状况等众多因素,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首先考虑资产在本单位各部门互相调剂使用,杜绝为追随潮流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行为,克服“攀高求洋”,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财务部门通过加强资产购置的预算管理,从资金来源上加强有效控制,对当年未列入预算计划的配备,坚决不予购置。
2、机器设备技术改造计划:各水厂根据机器设备使用情况,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按项目提出技术改造需求,由生产管理部严格审批,纳入公司的全面预算后按计划执行。
3、管道和沟槽的投资计划:这部分资金投入是水厂投资的重点,应由工程部门按照城市道路规划提出道路管网建设具体项目,提出投资预算,在执行预算过程中重点加强工程管理监督,对已完工的道路管网工程,及时按审计决算转增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四、结合企业的绩效考核,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奖惩,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在大多数集团企业中,资产管理部是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财务部是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账表、卡片、实物相一致,做到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卡实相符,如实反映资产质量状况。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电算化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记账方法。然而,很多企业集团的固定资产还停留在原有管理水平上,没有同步实现数字化管理。在网络化时代,为了更直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状况,在“账、卡、实”基础上,通过科学编码,实现信息数字化,增加资产图像元素,使“账、卡、实、图”四维对接,将固定资产管理提升到数字化管理的新高度,从而达到质的飞跃,全面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更直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状况。
二、创新设置资产卡片,实行身份图像认证
账,就是账表记录。固定资产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应进行会计记账。在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建筑类、专用设备类、普通机电类、运输设备类、电子设备类、其他设备类等一级大类,编号为01—06,以此类推。各大类下面再分若干个小类,譬如房屋建筑类,按照房屋建筑物的性质、功能、用途,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房屋附属设备等二个明细分类,设为“0101”、“0102”。根据“房屋及建筑物”性质,下面还可细分为“投资性房产”、“办公用房产”、“商住用房产”等。按照资产的不同类别核定资产价值,设定折旧年限,每月按类别分别计提折旧,汇总记账。表1详列了某集团企业固定资产分类目录,系固定资产卡片设计基础。
实,就是实物管理。通常实行标签管理,给每个实物资产贴上记号,以便于识别和检查,与固定资产的卡片信息相对应。实物标签至少应记载如下事项:资产编号、规格型号、启用日期、使用部门、使用人、管理责任人等。资产管理部应根据标签内容,定期检查和核对实物资产,调配使用资产,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配置资产,发挥资产效用,增加资产使用价值。
卡,就是固定资产的卡片设置。实现固定资产的数字化管理,关键是卡片设置,把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数字变成唯一的数学元素,从中查找和辨别资产名称及编码、资产类别、规格型号、资产价值、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存放地点、使用状况、变动情况、大修记录、附属设备、使用部门、使用人及管理责任人等信息,成为实物资产的“身份证”。为了更好地辨认实物,在卡片右半部分1/3位置,栽入“身份图像”,帖上实物照片,如表2所示。透过固定资产卡片,既能阅读资产信息,还可以看到实物图片,一目了然。通过技术创新,固定资产管理进入图文时代,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水平。
三、实现资产管理技术创新的必备条件
首先,要得到集团企业领导的重视。可以借助年底资产大清查,成立资产创新管理专项工作小组,由所属企业总经理亲自挂帅任组长,分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任副组长,财务部、资产管理部、办公室和ERP部负责人任组员,抽调骨干人员专项完成固定资产的卡片整理、设置、摄影等工作,指定分管副总经理具体落实。
第二,数据化设计固定资产元素,这是数字化管理的关键。要把所有的资产编码,变为唯一数字元素。其中卡号和编码是识别和查找资产的重要信息点,身份图像是资产的实物照片。
1.卡号。卡号主要用作识别资产归属及使用状况,由企业名称、使用部门、状态码带编号三段8位码组成。第一段2位大写字母,为企业名称代码;第二段2位大写字母,为使用部门代码;第三段前一位为大写字母,为资产状态代码,后面带3位数字,为该类资产顺序号。如BA—SG—Z010,表示集团A企业行政部在用的010号资产。
2.资产编码。编码一般为9位码,由购置年份、资产类别和该类资产顺序号三段组成。第一段为2位数字的年份代码,第二段为4位数字的资产类别号,第三段为3位数字的资产顺序号。如101212003,表示2010年12月购买的第三台电脑及网络设备。
3.图像资料的上传处理。这是一个创新点,也是一个难点。笔者所在企业组织十多人的骨干队伍,对390多项固定资产逐一核对、拍照,由专业人员进行排版、印刷,再装订成册,保证每项资产都有身份图像。财务部、资产管理部和资产使用部门各存一册。
第三,规范固定资产购置手续,必须从源头抓起。如下图所示,1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购置,由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同意后交由物供部门公开招标采购;10万元以下的,经审批同意后在集团定点单位采购。这样,既有利于配置集团资源,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用,避免重复购置,又有效防止腐败的滋生。
最后,加强固定资产的内部流通管理。固定资产卡片成为固定资产的“身份证”后,卡片必须随着实物流动。属于集团企业内部流动的,由资产管理部开具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卡片背面“资产变动记录”中登记调拨单号,记录固定资产的调拨时间、部门以及审批人;属于清理报废或出售处理的,由资产管理部开具固定资产出库单,并附上清理报告或出售合同,在卡片上记录注销该项资产。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
一、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购置不合理
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的购置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科研项目的经费统一安排的,所执行的科研项目不同,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也不同。而重复购置的现象仍然存在于农业科研单位中,有的项目一经验收成功,与之配套的专用设备便被归放于项目研究小组,很少再次使用。再加上没有合理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和项目间的良好沟通,导致资源浪费成为常见现象,造成财务和资源的大量浪费。不同项目组之间常常各自为政,资产在各项目组之间封闭使用,而各项目组之间又存在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异,单位又缺乏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资产配置的随意性较大,加剧了资产配置的不公。
(二)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长期以来农业科研单位只注重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争取,而忽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这种“重钱轻物”的的思想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严谨性:1.产权意识淡薄,对于房屋建筑物而言,认为该资产是“国家所有”而不是部门或单位所有,不可以随便处置,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待房子建成,项目验收通过就完成了,认为领不领产权证无所谓,年代久后就成了历史遗留问题。2.由于基层农业科研单位人数少,有的没有设置固定资产专职管理人员,对捐赠的或国家直接划拨的资产没有及时进行账卡登记,形成了账外资产,造成管理责任的不清。3.对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中比较注重人情味,很多事碍于情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通融,对于遗失的单位固定资产或是损毁的资产没有终究责任和处罚的措施。4.缺乏固定资产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由于资产购置后,主要存放于各课题组使用,课题组在项目执行时只考虑投入,实际使用时往往很少落实责任,而对于一些从国外进口的高端仪器设备,科研人员在使用中对于仪器运行出现的问题又缺乏解决问题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了固定资产闲置,缩短了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二、完善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途径
(一)将固定资产购置与预算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相结合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采购固定资产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预算资金和科研项目经费,这就要求年度预算编制时就要结合单位现有资产状况,对购置预算提出合理安排,不能盲目重复添置固定资产,从源头上控制资产形成的客观需要。对临时需要且能够通过市场租赁的大型高端精密仪器设备,就不要重新配置。课题组项目预算编制时要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要根据实际情况购置固定资产避免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档次,不计后期运行成本,出现“大材小用、优才劣用”的不合理现象,造成资产浪费与闲置。资产的配置应符合科学、合理、节约、效益的原则。
(二)树立资产整合、共用观念,提高固定资产合理利用率
对固定资产状况要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各课题组之间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对于一些闲置和共享性较强的科研设备和基础设施,要及时掌握存量,要树立科研人员共享、共用的观念。科研单位本身可以建立公共实验室,将闲置和大型、高端的精密仪器集中起来调剂使用,创建共享平台,并引进共享激励机制,制定合理、公开的有偿使用价格,用于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引导单位理性配置,提高科技人员积极性,防止搁置浪费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
(三)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动态监控,促进单位资产管理
科研单位取得固定资产后,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将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购置时间、使用人、存放地点等信息准确录入系统,形成打印出固定资产条形码标签,便于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年终盘点。对于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使用人、处置报废、权属等重要信息变化时,在系统中要及时修改信息。对固定资产申请购买、审批、采购、入库、调剂、处置、经营、权属、使用等一系列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实时在线监控,增强事前控制的整体效果和提高事中控制的精确度与准确度。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资产状况,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资产统计分析,还可以满足预算编制等需要,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发展。
(四)建立健全人事约束机制
为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约束机制。为此,首先要明确单位和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人员和资产保管人员职责,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岗位的工作准则和工作行为规范条例,制定资产管理人员考核办法、资产丢失、损坏等赔偿等制度,从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并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
三、结语
伴随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发展和进步,但是也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所以要对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要进行改善和创新,提高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且对固定资产加强管理和完善,建立相应的资产监督内部控制体系以及人事约束机制,为农业科研研究工作的发展创造便利的条件,使农业科研成果更加丰硕,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多做贡献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沈秀芬.农业科研单位创新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
[2]徐化芳.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06(02).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
一、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购置不合理
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的购置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科研项目的经费统一安排的,所执行的科研项目不同,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也不同。而重复购置的现象仍然存在于农业科研单位中,有的项目一经验收成功,与之配套的专用设备便被归放于项目研究小组,很少再次使用。再加上没有合理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和项目间的良好沟通,导致资源浪费成为常见现象,造成财务和资源的大量浪费。不同项目组之间常常各自为政,资产在各项目组之间封闭使用,而各项目组之间又存在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异,单位又缺乏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资产配置的随意性较大,加剧了资产配置的不公。
(二)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长期以来农业科研单位只注重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争取,而忽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这种“重钱轻物”的的思想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严谨性:1.产权意识淡薄,对于房屋建筑物而言,认为该资产是“国家所有”而不是部门或单位所有,不可以随便处置,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待房子建成,项目验收通过就完成了,认为领不领产权证无所谓,年代久后就成了历史遗留问题。2.由于基层农业科研单位人数少,有的没有设置固定资产专职管理人员,对捐赠的或国家直接划拨的资产没有及时进行账卡登记,形成了账外资产,造成管理责任的不清。3.对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中比较注重人情味,很多事碍于情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通融,对于遗失的单位固定资产或是损毁的资产没有终究责任和处罚的措施。4.缺乏固定资产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由于资产购置后,主要存放于各课题组使用,课题组在项目执行时只考虑投入,实际使用时往往很少落实责任,而对于一些从国外进口的高端仪器设备,科研人员在使用中对于仪器运行出现的问题又缺乏解决问题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了固定资产闲置,缩短了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二、完善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途径
(一)将固定资产购置与预算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相结合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采购固定资产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预算资金和科研项目经费,这就要求年度预算编制时就要结合单位现有资产状况,对购置预算提出合理安排,不能盲目重复添置固定资产,从源头上控制资产形成的客观需要。对临时需要且能够通过市场租赁的大型高端精密仪器设备,就不要重新配置。课题组项目预算编制时要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要根据实际情况购置固定资产避免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档次,不计后期运行成本,出现“大材小用、优才劣用”的不合理现象,造成资产浪费与闲置。资产的配置应符合科学、合理、节约、效益的原则。
(二)树立资产整合、共用观念,提高固定资产合理利用率
对固定资产状况要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各课题组之间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对于一些闲置和共享性较强的科研设备和基础设施,要及时掌握存量,要树立科研人员共享、共用的观念。科研单位本身可以建立公共实验室,将闲置和大型、高端的精密仪器集中起来调剂使用,创建共享平台,并引进共享激励机制,制定合理、公开的有偿使用价格,用于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引导单位理性配置,提高科技人员积极性,防止搁置浪费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
(三)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动态监控,促进单位资产管理
科研单位取得固定资产后,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将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购置时间、使用人、存放地点等信息准确录入系统,形成打印出固定资产条形码标签,便于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年终盘点。对于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使用人、处置报废、权属等重要信息变化时,在系统中要及时修改信息。对固定资产申请购买、审批、采购、入库、调剂、处置、经营、权属、使用等一系列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实时在线监控,增强事前控制的整体效果和提高事中控制的精确度与准确度。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资产状况,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资产统计分析,还可以满足预算编制等需要,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发展。
(四)建立健全人事约束机制
为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约束机制。为此,首先要明确单位和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人员和资产保管人员职责,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岗位的工作准则和工作行为规范条例,制定资产管理人员考核办法、资产丢失、损坏等赔偿等制度,从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并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
三、结语
伴随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发展和进步,但是也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所以要对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要进行改善和创新,提高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且对固定资产加强管理和完善,建立相应的资产监督内部控制体系以及人事约束机制,为农业科研研究工作的发展创造便利的条件,使农业科研成果更加丰硕,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多做贡献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沈秀芬.农业科研单位创新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
[2]徐化芳.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