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27 15:58:39

序论:在您撰写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景德镇;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9-0101-03

[作者简介]曹景华(1972-), 男,汉族, 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货币政策;刘田旺 (1969-),男,汉族,经济师,研究方向:货币政策;李子胜 (1969-), 男,汉族,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管理;汪东方(1987-),男,汉族,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货币政策;王井(1984-),男,汉族,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市场;胡林香(1985-),女,汉族,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货币政策。

一、景德镇市村镇银行发展概况及主要特点

(一)发展概况

2010年12月,景德镇农商银行作为发起行在景德镇市浮梁发起设立首家浮梁农商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其中法人股本2300万元,自然人股本3700万元;2011年4月,哈尔滨银行作为发起行在景德镇市乐平发起设立乐平融兴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全部为法人股本。多年来,景德镇辖内两家村镇银行股本构成未发生变化。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主动适应金融发展新常态,发挥经营机制灵活优势,积极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创新发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截至2015年1季度末,浮梁农商村镇银行资产总额10.06亿元,其中贷款余额6.28亿元;负债8.38亿元;存款余额7.30亿元,其存款规模在全省35个村镇银行中排名第8位;拥有员工34人,设有1个总行营业部、1个本地支行。乐平融兴村镇银行资产总额3.0亿元,其中贷款余额2.4亿元;负债3.0亿元;存款余额1.14亿元,其存款规模在全省35个村镇银行中排名第29位;拥有员工24人,设有1个总行营业部、1个自助银行。

(二)主要特点

1.总体发展速度快

截至2014年底,景德镇市村镇银行资产规模合计为1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99亿元;负债规模合计为9.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亿元;存款规模合计7.74亿元,同比增长8.4%;贷款规模合计为8.5亿元,同比增长25.55%。

2.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2014年,景德镇市村镇银行实现利润总额4000万元,净利润2999.75万元,资产利润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其中:浮梁农商村镇银行资产利润率为3.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4个百分点;乐平融兴村镇银行资产利润率为1.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7个百分点。

3.资本约束能力强

截至2014年底,景德镇市村镇银行资本总额为9000万元,资本净额为15500万元。浮梁农商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9.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39%,拨备覆盖率为581.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1.08个百分点;乐平融兴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7.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5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612.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2.17个百分点。

4.支农作用显著

景德镇市村镇银行自开业成立以来,始终遵循“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己任,较好地支持了“三农”和“小微”信贷对象,初步发挥了服务地方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职能。截至2014年底,浮梁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为5.28亿元,涉农贷款比例为89.01%;乐平融兴村镇银行涉农贷款余额为2.18亿元,涉农贷款比例为86.31%。

5.经营机制灵活

根据涉农、小额、时效、分散的放贷特点,景德镇市村镇银行贷款发放具有便捷、高效和灵活的优势。从贷款发放形式上看,主要以信用、抵押贷款为主;从贷款的期限结构看,“短平快”是主要特点;从利率定价看,根据贷款的不同对象,执行利率水平差异较大,也较为灵活,弹性较大。

二、景德镇市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经过5年时间的运行,景德镇市村镇银行实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浮梁农商村镇银行,对所在县域金融市场影响力正在不断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其可持续发展也面临了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趋缓、经营困难、信贷风险加大等,这一方面是经济新常态下必然反映,另一方面也受其自身发展模式的制约,再加之配套政策支持跟进不力,导致村镇银行较其他商业银行经营面临更大的困境。

(一)吸储难度增大

通过对村镇银行资金实力的分析,首先,因村镇银行设立初期定性为县域以下,发起人大部分为中小银行,其注入资本量较小,后期增资扩股滞缓,规模效应较弱。其次,发展较为缓慢,网点扩张能力较差,辐射面偏小。由于监管政策、综合成本效益及吸存能力等因素导致村镇银行网点扩张五年来仅增加一个,辐射仅在县城周边,未能延伸乡镇,严重制约吸储能力。第三,由于村镇银行品牌效应和社会公众形象等因素,业务开展单一,企业文化尚未形成,金融服务掣肘,特别是异地发起人等因素,也直接影响了存款营销能力。同时由于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并受大额存单推出和近期股市飘红影响,加剧削弱了村镇银行存款增长的基础。数据显示,浮梁农商村镇银行存款余额2014年较2013年增长27%,2015年5月较上年同期仅增长10.6%,低于全市存款平均增长水平,乐平融兴村镇银行银行存款余额2015年4月,较2013年、2014年同期增速分别下降12.35%、5.53%。

(二)信贷投放难度增加

村镇银行发起设立之初定位不清。作为金融补充作用的小微农村金融机构,其定位主要是服务小微企业、涉农项目及广大农户,而将村镇银行落户县城区域,网点扩张也在县城区域,有效的辐射范围较窄,其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从而导致在客户结构上,高价值客户占比低。另一方面,由于利率市场定价能力不高,营业网点的布局、设施、功能有较大差距,另外处于经济下行期,信贷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信贷营销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贷增长。调查显示,辖内村镇银行2015年前5个月信贷投放出现负增长态势。

(三)稳健经营难度上升

随着传统金融需求弱化不断加剧,村镇银行顺应新兴金融需求而调整的步伐缓慢,影响其供求错配。业务领域过于单一,经营风险过度集中,而其客户对象又属于经济弱势群体,在经济下行期抗御风险的能力更加弱化。调查显示,2015年辖内村镇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占比呈现双升态势。收入结构的单一化,传统的贷款利息收入占比过高,实现多元化经营转型目标困难。据调查显示,浮梁农商村镇银行2014年利息净收入占比营业收入高达99.47%,2015年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占比高达98.88%,经营效益难以维系。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不良贷款风险的反弹,拔备计提增多,再加之扶持政策不充分,导致其效益增长空间受制,效益同期相比出现下滑态势。

(四)转型发展难以推进

国家一直在释放推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政策信号,但是试水P2P平台、大额存单等业务却被叫停或排挤在外。而且随着市场利率化发展的深入,村镇银行由于其自身实力、信誉、利率议价能力、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等因素与其他金融机构形成了市场竞争的两极分化,其必然被排挤在高价值客户门槛之外。受发起行绝对或相对控制,其自主经营权受限;起步晚,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集约经营和精细化管理推进不够,抑制了村镇银行服务水平的发挥。经营发展配套服务不足,营业网点的布局、设施、功能与转型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配套的优惠政策跟进不力,而且在信息建设、内控制度等方面均缺少系统性指导或扶持,甚至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小微领域的竞争中还处于劣势地位。

三、新常态下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村镇银行从成立之初的快速发展到如今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瓶颈,有发展定位不准、基础不实、资本实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后劲不足等原因,同时受自身因素和政策环境的共同影响。因此要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应在指导规划、政策扶持、功能定位、升级转型上下功夫。

(一)适时出台指导意见,增强发展后劲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支持“三农”发展的有力补充。近年来,政府出台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机构准入政策、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等意见,却未有系统性支持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应出台一套完备的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推进机制的指导意见,解决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指导制定村镇银行科学合理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规范发起行的管控,确保村镇银行独立法人行为;坚持业务发展与突出特色、风险防范与深化改革、差异化经营与社会统筹兼顾等原则;指导建立科学激励约束和管控机制,不断培育良好的村镇银行品牌形象等。

(二)准确定位,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动摇

一是要准确功能定位。农村市场中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给村镇银行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和空间。因此村镇银行要围绕区域农村市场定位金融服务,在基于弥补农村金融设计不足的同时,又要进行商业化模式运作,不断扩大其规模实力和社会知名度。二是扩大村镇银行在农村的覆盖面。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实现村镇银行设立“常态化”,塑造金融新格局,坚持金融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的宗旨。针对县域村镇银行覆盖率较低的实际情况,建议大力发展地市级村镇银行,或是将县域设立的村镇银行升级,实行地级市总部、辖内县域设立分支行、乡镇设立网点的“总分行制地市级村镇银行”发展模式,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发起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中小型商业银行及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性,又能积极拓宽辐射范围,壮大自身实力和规模,切实解决其破局吸储难题。三是建立差异化发展机制。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农村金融需求差异性较大,村镇银行应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实行差异性经营管理模式,包括在定位客户、决策流程及信贷模式等方面,充分发挥村镇银行机制灵活、决策时效高、贴近农村等特点,创新差异化的经营管理体制和金融服务需求,保证其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动摇。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村镇银行活力

为“三农”服务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为“三农”服务是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为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并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就必须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给予更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允许村镇银行部分财政结算业务,增加其资金实力;延续并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实行对涉农项目财政贴息、农业风险保障、政府担保基金等多种方式,降低其信贷风险和成本。给予村镇银行更多的参与机会,允许其参与如以地方财政资金为保证的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通等创新业务。另一方面,强化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金融监管部门在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同时,更要提高对村镇银行涉农小微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对其存款准备金、资本充足率、存贷款利率等给予更大的自由浮动空间,充分利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给予村镇银行更多资金支持,从而引导其信贷资金投放和流向,确立准确的市场定位,继续发挥其在农村、小微等领域的优势,弥补正规金融机构的市场空白。同时适当放松监管限制,允许村镇银行一定程度上的金融创新,并享受与其他商业性银行一样的诸如发行大额存单等权利,为村镇银行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助力村镇银行转型升级,推进可持续发展

由于村镇银行本身存在成本高、成立时间短、经营对象弱等劣势,并面临着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威胁,其发展壮大必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村镇银行需要在经营转型的关键期寻求战略性机遇和持续性发展。一是建立良性、稳定的资本金补充机制,提高抗风险能力和服务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强化“互联网+农村金融市场”。广大农村地区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村镇银行要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挖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传统金融优势,积极开拓农村金融市场,更好提升普惠金融水平。三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内部制衡机制,实现自主经营,自选发展策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四是加快业务结构调整,优化传统存贷款业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个人业务,突破单纯依靠存贷差的单一盈利模式。五是做好风险防控,加大信贷的贷前、贷中及贷后管理,适当提高对不良资产风险的容忍度,防止过度信贷收缩损害自身业务发展。六是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建立客户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村镇银行农村市场份额,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2篇

里约环发大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年以来,中国通过全面深入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使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从战略到行动的方方面面。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科技创新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通过战略规划和重点部署本文由收集整理,全方位推进了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工作。通过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规划纲要》,以及生物医药、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等十几个可持续发展科技专项规划,对全国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工作进行了部署和推动。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00至2010年,中国全社会r&d年支出总额增加了6倍,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

二是通过加强可持续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着力培育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加强了可持续发展适用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推广,着力提升医药健康、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水平,满足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大需求;促进了资源环境关键技术研发,破解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问题。

三是依靠科技引导和机制创新,持续开展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验试点。从1986年开始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实验区总数已达131家,覆盖人口1.1亿。

四是通过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促进了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互利共赢。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南-北科技合作深入推进,南-南科技合作成效显著。如南南科技合作,在农业、生物、能源、环境、医疗等领域,十年间举办了350个科技援外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培训7 000多人。

实践表明,科学技术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面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新愿景和新挑战,国际社会要高度重视并继续依靠科技创新,支撑与引领可持续发展。

一是科技创新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要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与驱动,大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开发绿色环保产品,在全社会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二是科技创新要切实服务于民生改善。要不断探索科技成果惠及人民、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和模式,促进科技与民生、科技与市场、科技与政策、科技与金融等的结合,加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示范、推广可持续技术的能力建设。

三是科技创新要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要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技术成果,提高各国应对全球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灾害等多种风险的科学决策和综合风险管理能力,推动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保障人民生活安康。

当前,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已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多边和双边合作的重要内容。国际社会要创新合作机制,开辟合作领域,拓宽合作渠道,建设可持续发展多边科技合作平台,促进双边科技合作。要切实推动发达国家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转移的义务;大力拓展南南科技合作空间,真正促进环境友好技术造福于广大发展中国家。

在此,我提出以下两项建议:

一是促进全球地方可持续发展科技合作网络建设。地方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20年来,通过实施地方21世纪议程等实验试点工作,世界各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可持续城市、减贫、社区发展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和典型案例,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建议建设“全球地方可持续发展科技合作网络”,开展可

持续技术转移与扩散、地方可持续发展最佳案例的总结推广、信息共享与交流、政策机制研究和能力建设,提高地方政府决策者、管理者的创新和管理能力。

第3篇

关键词:黄石市;可持续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1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3.071

资源性城市作为城市中的特殊群体,多为在建国初期为促进国家工业化建设而建立的,是以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性城市必然会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促进资源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如今面临的重要问题。

1 黄石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农业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用地减少

由于矿产开采、树木砍伐等因素,黄石市土壤肥力遭到大幅度下降,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工业“三废”排放出大量污染物以及化肥和农药用量剧增,造成的土地污染日益加重,农作物产量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当前,农业土地的乱占滥用现象十分严重,我国正处于人口的高峰期,经济发展迅速,这必然导致人口经济与土地之间矛盾的激发,故加强对农业土地的管理,保护耕地数量,守住红线是目前必须要做的事情。

1.2 资源逐渐枯竭

黄石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探明的矿产资源品种丰富,为全国重要的铜矿基地和铁矿基地。黄石市各项政策支持下,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型经济,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并使黄石市成为建国后的明星城市,有效地推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然而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黄石市资源逐渐枯竭,各种问题也随着而来,如经济增速缓慢、经济增长点少、城市功能单一、产业结构薄弱等。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的《我国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城市界定研究》,有12个城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黄石市下辖的大冶市位列其中。2009年3月黄石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

1.3 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困难

近年来,虽然黄石市在城市转型工作中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然而仍然没有摆脱资源型经济的束缚,不可避免地具有产业结构单一、结构失衡、基础设施不足、经济辐射力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先天性弱点。

2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充分发挥原有第二产业优势,引入高科技技术,提升重工业竞争力,促进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在保障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适当的减少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2.2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利用当地的自然经济环境,培养具有优势的农业产品,加快促进农产品的升级。黄石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在发展种植业时需要保证粮食的耕种面积及产量。

2.3 保护森林资源

通过提升森林质量来提升森林的碳汇能力,推进长江防护林、自然生态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建设;通过人工植树造林,增加林地、草地等具有碳汇功能的植被面积,增强碳汇能力。

2.4 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

争取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少,努力改变现有的消费模式建立可持续消费的理念,提倡科学合理、高效地使用各类资源,尤其是水、电资源。例如鼓励节约用水和用电,市内交通应提倡公共交通和地铁,减少小汽车的用量,鼓励自行车和步行等,从而进一步减小能源的消费。

2.5 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企业高新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努力发展清洁生产,提高原材料和废物的利用率,从根本上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臧淑英,智瑞芝,孙学孟.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以黑龙江省石油城市大庆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6,26(04):421-425.

[2]曹新向,梁留科,丁圣彦.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J].自然杂志,2003,25(06):334-338.

[3]林宁.黄石市土地生态均衡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贾若祥,刘毅.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及类型划分[J].地理研究,2003,(05).

[5]王艳洁,郑小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概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03).

[6] 崔和瑞,王伟,赵黎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及实现模式[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01).

第4篇

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主要是地下作业,长期在地下开采会使地表出现一定的塌陷。而且,有的煤矿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这种“轻环境、重生产”的开采模式很容易污染河流,使植被枯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会有严重的影响。

二、促进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从经济上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优化产品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煤矿企业应转变传统单一的煤炭生产结构,不断丰富矿区的产品、产业结构,朝着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发展、煤炭深加工等多种方向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自身优势,通过多样化方式(比如下游产业企业联营、多元持股、吸收外资支持等)大力发展“煤-建材”、“煤-焦”、“煤-化工”、“煤-电”等一些附加值较高、耗能较大的产业,实现煤矿企业经营发展的多元化,也可以慢慢延伸产业链。这种多元化经营发展模式实际上也是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这是将煤矿行业转变成非煤矿行业,将产业经营转变成资产经营,确保矿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

2.建立一套系统的现代营销网络体系,增强企业营销管理能力煤炭企业应明确当前自身拥有的优势或者未来可能拥有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发展市场,争取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获取最大的盈利,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煤矿企业有必要建立一个高效、灵活的营销组织,同时应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营销人员队伍,不仅掌握多种营销技巧以及相关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同时也精通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核算。其次,煤矿企业应制定一套有效、科学的营销政策,选择一种快捷、畅通、安全的营销渠道。另外应该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全面收集关于产品市场以及营销的信息,加强对相关信息的处理、分析,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动态,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有力的证据,尽可能避免决策风险,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二)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煤矿开采技术较为落后,这样不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煤矿资源开采效率也不高,在当前高科技不断发展、创新的社会背景形势下,如果煤矿企业不积极创新、改造煤矿开采技术势必会被市场淘汰。为了确保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矿企业应不断创新、改进煤矿开采技术,提高煤矿开采工程的科技含量,进而促进煤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推动我国煤矿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从资源角度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煤矿开采工程中主要采用放顶煤综采开采方式,但是由于放顶煤综采的特点,导致工作面采出率相对低下,为此,煤矿企业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放顶煤综采工艺,将综放工作面的几何尺寸适当进行调整,使初、末采以及端头的损失率尽可能降低。同时还应该进一步优化生产装备的条件以及生产工艺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工作面端头顶煤的损失。其次,煤矿企业应想方设法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变废为宝,经过相关的加工处理后使其成为有用产品,形成煤矿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四)从环境角度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第5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接续产业选择政策体系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学者就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接续产业选择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议题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一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界定;二是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三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综合评价;四是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五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产业转型的对策。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界定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主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申出来。李春林、何成辉、张旭(2005)指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指资源型城市中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科技与环境(概称为PRESSE)的协调关系;而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强烈地依赖于某种天赋资源和人类某种特殊的需要,资源型产业发展程度影响和决定一个城市在所属的大区域中进行产业组织的能力,即能否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辐射更大的市场空间(郑伯红、廖荣华,2003)。

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单一,增长缺乏后劲;下岗失业人员多,就业压力大;居民生活困难, 社会矛盾积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部分矿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人才相对匮乏,教育基础薄弱(宋晓梧,2006)。张秀生,陈先勇(2002)从资源型城市类型差异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他们指出,由矿业起步成为综合发展程度较高的资源型城市三产发展次序较好,也比较重视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正面临二次创业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带来经济效益下降的威胁,单一的产业结构有待于优化;正处于发展期的资源型城市往往在发展中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意识不强,产业结构单一,容易走上矿竭城衰的怪圈;仍未摆脱传统发展模式所遗留大量经济和环境问题的资源型城市开发时间较长,畸形的单一超重型产业结构,使各种社会问题由于主体企业衰退而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应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使城市经济复苏。王建平、陈元朝(2006)提出了相似的看法,认为我国目前资源型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刚性,培养后续替代主导产业的能力不强,这是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在开展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起初的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概念、原则、框架构想等方面,后来的许多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有关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内容的各种设想,同时对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随着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进程的加快,相关的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研究也成为此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例如,朱明峰、洪天求、叶 强(2005)以BP神经网络为模型,借助Matlab语言对某资源型城市的国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了分析预测,在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的基础上,设计程序来对网络进行训练,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预测未来的指标数据,并利用预测数据对城市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臧淑英、智瑞芝、孙学孟(2006)运用生态足迹理论方法,以大庆市为例,分析了该研究区域1980年~2001年的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情况,以定量评估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程度。

四、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主要有:区位障碍、产业障碍、环境障碍、产权障碍、体制障碍、财力障碍和人才障碍(张米尔、武春友,2001)。国内学者主要从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原则、模型和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的模式。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主要任务是重新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将产业创新和产业拓展结合起来,培育新兴产业。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一般作法主要有三种:(1)延伸产业链;(2)新型产业植入;(3)新主导产业扶持。此外,要根据资源型城市所处的不同阶段,制定并实施不同的转型策略,建立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的分类模式(姚毓春等,2005)。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应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选择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的产业转型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接续产业的协调发展。

2.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的模型与方法。高峰、张健、王学定、孙成权(2004)以白银市为例,利用综合评价值法计算了白银市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然后用特尔斐法对白银市的接续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他们认为,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选择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和生产率上升原则、关联效应原则、知识技术密集型原则、比较优势原则等,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可以采用产业综合评价值法和特尔斐法等方法。

尹红炜、孟宪忠、帅萍(2006)则构筑了以工业化阶段分析、产业竞争力分析、产业发展动力分析、区位分析组成的PCDL模型来解决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问题,并以东营为例,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应该说,这一研究摆脱了以往将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作为接续产业选择方法的缺陷,在模型和指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

五、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产业转型的政策建议

国内学者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约束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制度安排和对策建议。从统筹论的角度,焦华富、赵静(2006)提出,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抓住四个统筹:1.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强城市与区域联系;2.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提高城市外向度;3.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从全球化的视角,张耀军、成升魁、闵庆文(2002)提出的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应该:1.主动适应全球化趋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实现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3.有效保护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完善资源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比而言,张秀生,陈先勇(2002)关于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还是比较全面的。他们提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需要1.运用适度的产业调整援助政策,推动专业性工矿城市的结构转换;2.营造良好的环境以保证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3.选择适当的支柱产业;4.促进城市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5.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6.深化市场化改革以及治理改良生态环境等。

六、简要评述与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接续产业选择的研究,前期主要关注产业部门的合理配置与空间布局,后期的研究则更加关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总体看来,虽然关于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数量在不断增多,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1.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已于20世纪80年代基本结束,近年来紧密相关的国外文献很少。此外,由于国外的资源型城市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差异性,使得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有限。

2.大量的研究成果都是从煤炭、石油等行业发展的角度,或者从工矿区建设的角度,或者是从煤炭城市、石油城市等具体类型的角度来探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研究的重心似乎集中在资源产业,而不是资源型城市,毕竟,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要远比单纯的从产业角度进行分析要复杂。

3.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的文献,多数只建立了指标体系,提出评价方法,实证分析少。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进行全面研究的论文不多。构建的指标体系从结构上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角度来构建指标体系;另一类是从发展水平和协调水平的角度来构建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在结构上虽然相近,但在指标层上有较大的差别,都不够全面(王菲,2006)。

4.整体而言,在研究内容上,多数成果只注重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分析,关于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的模型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的研究多是描述性的论述,缺乏严密的分析论证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在对策建议方面,仍然停留在表层或某一侧面,缺乏系统性。

第6篇

(一)从经济上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优化产品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煤矿企业应转变传统单一的煤炭生产结构,不断丰富矿区的产品、产业结构,朝着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发展、煤炭深加工等多种方向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自身优势,通过多样化方式(比如下游产业企业联营、多元持股、吸收外资支持等)大力发展“煤-建材”、“煤-焦”、“煤-化工”、“煤-电”等一些附加值较高、耗能较大的产业,实现煤矿企业经营发展的多元化,也可以慢慢延伸产业链。这种多元化经营发展模式实际上也是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这是将煤矿行业转变成非煤矿行业,将产业经营转变成资产经营,确保矿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

2.建立一套系统的现代营销网络体系,增强企业营销管理能力煤炭企业应明确当前自身拥有的优势或者未来可能拥有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发展市场,争取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获取最大的盈利,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煤矿企业有必要建立一个高效、灵活的营销组织,同时应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营销人员队伍,不仅掌握多种营销技巧以及相关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同时也精通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核算。其次,煤矿企业应制定一套有效、科学的营销政策,选择一种快捷、畅通、安全的营销渠道。另外应该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全面收集关于产品市场以及营销的信息,加强对相关信息的处理、分析,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动态,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有力的证据,尽可能避免决策风险,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二)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煤矿开采技术较为落后,这样不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煤矿资源开采效率也不高,在当前高科技不断发展、创新的社会背景形势下,如果煤矿企业不积极创新、改造煤矿开采技术势必会被市场淘汰。为了确保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矿企业应不断创新、改进煤矿开采技术,提高煤矿开采工程的科技含量,进而促进煤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推动我国煤矿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从资源角度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煤矿开采工程中主要采用放顶煤综采开采方式,但是由于放顶煤综采的特点,导致工作面采出率相对低下,为此,煤矿企业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放顶煤综采工艺,将综放工作面的几何尺寸适当进行调整,使初、末采以及端头的损失率尽可能降低。同时还应该进一步优化生产装备的条件以及生产工艺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工作面端头顶煤的损失。其次,煤矿企业应想方设法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变废为宝,经过相关的加工处理后使其成为有用产品,形成煤矿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四)从环境角度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实现煤矿企业的绿化开采生产,煤矿企业应大力引进先进的净煤技术以及清洁技术,在煤矿开采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洁净化处理,尽可能减少煤矿废物的排放。其次,应努力扩宽环境保护的筹资渠道,为环境保护及治理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应尽可能向国家争取在生态整治、废弃物资源化以及环保产业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管理以及废弃物资源化管理,建立一种良性运行机制。

二、结语

第7篇

(一)从经济上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优化产品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煤矿企业应转变传统单一的煤炭生产结构,不断丰富矿区的产品、产业结构,朝着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发展、煤炭深加工等多种方向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自身优势,通过多样化方式(比如下游产业企业联营、多元持股、吸收外资支持等)大力发展“煤-建材”、“煤-焦”、“煤-化工”、“煤-电”等一些附加值较高、耗能较大的产业,实现煤矿企业经营发展的多元化,也可以慢慢延伸产业链。这种多元化经营发展模式实际上也是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这是将煤矿行业转变成非煤矿行业,将产业经营转变成资产经营,确保矿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

2.建立一套系统的现代营销网络体系,增强企业营销管理能力煤炭企业应明确当前自身拥有的优势或者未来可能拥有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发展市场,争取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获取最大的盈利,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煤矿企业有必要建立一个高效、灵活的营销组织,同时应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营销人员队伍,不仅掌握多种营销技巧以及相关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同时也精通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核算。其次,煤矿企业应制定一套有效、科学的营销政策,选择一种快捷、畅通、安全的营销渠道。另外应该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全面收集关于产品市场以及营销的信息,加强对相关信息的处理、分析,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动态,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有力的证据,尽可能避免决策风险,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二)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煤矿开采技术较为落后,这样不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煤矿资源开采效率也不高,在当前高科技不断发展、创新的社会背景形势下,如果煤矿企业不积极创新、改造煤矿开采技术势必会被市场淘汰。为了确保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矿企业应不断创新、改进煤矿开采技术,提高煤矿开采工程的科技含量,进而促进煤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推动我国煤矿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从资源角度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煤矿开采工程中主要采用放顶煤综采开采方式,但是由于放顶煤综采的特点,导致工作面采出率相对低下,为此,煤矿企业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放顶煤综采工艺,将综放工作面的几何尺寸适当进行调整,使初、末采以及端头的损失率尽可能降低。同时还应该进一步优化生产装备的条件以及生产工艺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工作面端头顶煤的损失。其次,煤矿企业应想方设法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变废为宝,经过相关的加工处理后使其成为有用产品,形成煤矿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四)从环境角度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实现煤矿企业的绿化开采生产,煤矿企业应大力引进先进的净煤技术以及清洁技术,在煤矿开采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洁净化处理,尽可能减少煤矿废物的排放。其次,应努力扩宽环境保护的筹资渠道,为环境保护及治理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应尽可能向国家争取在生态整治、废弃物资源化以及环保产业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管理以及废弃物资源化管理,建立一种良性运行机制。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