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5:58:36
序论:在您撰写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手指游戏又名手指谣。是通过手结合儿歌,一边念,一边做手上动作的一种游戏。专门的手指谣是为了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而设计的手指活动,其中包括各个手指的弯曲练习、点指练习、弹指练习、放指、轮指练习以及手指之间的协调配合练习等等。经常开展手指游戏,可以开发幼儿的左右脑,提高幼儿手指的灵活性,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
一、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维持常规秩序
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持续时间短。以前在我的教学活动前,老师都会拿着铃鼓与幼儿一起拍打节奏“一二三,坐整齐,小手放在小背后,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这样才是乖娃娃”或“小手拍起来,拍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拍拍小手坐整齐”。刚开始学的时候幼儿很感兴趣,渐渐地,幼儿对这几句儿歌记得很熟,但活动之前维持程序不起作用了,很多时候,为了整顿纪律,花了许多时间,而且也影响自己的心情。
二、增加词汇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手指谣都是以短小的儿歌为主,短小精悍,浅显易懂,幼儿实记起来比较容易。如,“花园里百花开万紫千红多姿多彩,张开小嘴巴,兰花扬起小下巴,鸡冠花真神奇,喇叭花开早早起,什么花儿晚上开?节日喜庆烟花开。”幼儿学了这首手指谣,知道了万紫千红、多姿多彩、、兰花、鸡冠花、喇叭花等词语。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就能知道这些形容词的妙处。
三、培养幼儿的数感
小孩子喜欢变化的事物,不喜欢一成不变,教孩子数字1至10时孩子看着手指不停的变化,自己也会跟着模仿,在娱乐中就能学会东西。这也是让孩子更形象地认识数字的办法。
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无论我们上什么领域的活动课,都强调合作。但幼儿好胜,不喜欢与同伴合作,持续时间不长,常常导致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在教学活动前组织幼儿做上一两个有关合作方面的手指游戏,能有效地达到合作的效果。
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富孩子》一书中写到,我们不知道多少钱可以毁掉一个孩子,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教会孩子给予,从而使他们日后不至于迷失于一个日益被金钱所吞噬的世界。
发现孩子的财商
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富孩子》一书中写到,我们不知道多少钱可以毁掉一个孩子,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教会孩子给予,从而使他们日后不至于迷失于一个日益被金钱所吞噬的世界。
国外家庭一直秉持“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观点,日本父母主张孩子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同样,美国父母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美国家庭让孩子干家务换取零用钱,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金钱是把双刃剑。富裕的生活本身不会对孩子有害。但是如果缺乏健康完善的价值观的指导,那么它就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孩子们的零花钱、压岁钱越来越多,中国的父母也正摆脱“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传统,积极变身为给孩子上好理财一课的新好家长。
那么,怎样才能为孩子开个好头呢?
“财商”教育要潜移默化
西方教育专家认为,儿童应从3岁开始就有经济意识。
“3岁开始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如画笔、泡泡糖、小玩具、小食品。最好有家长在场,以防商家哄骗小孩。5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如卖报、给领导买小物件获得报酬。9岁可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10岁懂得节约零钱,在必要时可购买较贵的商品,如溜冰鞋、滑板车等。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12岁以后,则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这段经典的西方儿童理财规划已引起了许多中国父母的注意,将其作为孩子理财教育的范本。这段话告诉中国的父母,孩子的理财教育要尽早开始,并需要不间断地让孩子在生活细节上潜移默化。
3、4岁时,孩子已萌发了花钱的意识。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好奇心,从生活点滴上培养孩子对钱的认识。在孩子认识数字,开始数数的时候,给孩子讲一些花钱的常识,并结合数字的概念,与孩子玩购物游戏。比如说让孩子找到指定的价格标签,寻找等值的商品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6到12岁是孩子人格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价值观正逐渐形成,理财观念的培养正当时。在这段时期中,家长要对孩子严格要求,细心地进行引导,体验式的教育让孩子来得印象深刻,家长可以为孩子办理一张借记卡,让孩子定期存钱,交给孩子利息的概念,并领他们到银行,将银行储蓄的方法、种类、利率、计算利息等知识逐渐地教授给孩子。还可以让他们算算利息,使孩子意识到定期存钱就能增加财富,创造一种成就感。当然,通过劳动奖励零用钱也是一种好方法,通过让孩子做家务赚取零用钱,体验劳动的艰辛,体会爸爸妈妈赚钱不易。
塑造孩子的正确理财观念
现在的小孩子真是花销无度,见啥要买啥,一点也不爱惜钱财,原因是什么?因为家里的钱是“公有制”的,花起“公家”的钱小孩子自然不会心痛的。
为了让小孩子花钱知道心痛,必须把家里的钱来一次“私有化”改革,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过去咱一家人共有的钱,分成三份:爸爸的,妈妈的,孩子的。 当然,孩子的钱不要凭空划到他的帐上,而是要看孩子每个月对家庭做了哪些贡献,根据贡献大小分配“工资”,这“工资”就是孩子的私有财产了,其它的当然就是爸爸的和妈妈的了。因为是按劳分配,所以小孩子分到的零花钱是自己的“血汗钱”,这样就完成了“私有化”改革了。
在“改革”的过程中,小孩子一可感到自己的钱财来之不易,二可感到这钱确是自己的,大凡是人,对来之不易的私产都是会倍加珍惜的,这钱就不会轻易乱花了。如果有一天,你与孩子一起去逛街,临行可对孩子说:“各人带好各人的钱呵。”这时,你用眼瞟瞟孩子,那样子可吝啬了:小心的打开自己的钱袋,权衡再三,多带些呢,还是少带些呢?最后一定会是少带的,或者干脆一文不带了,再也不会象先前那样,花起“公家”的钱狮子大开口。你看,节俭的习气全靠了“私有制”来养成,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渐渐学会如何打理自己的钱财了。
走在街上,因为孩子“自己有钱”,看到好吃的、好玩的,买不买全是自己来做主,不会再缠着大人要钱买物了-不花就省下,花光了就干瞪眼(渗透了花钱要有预算的观念)。不过我可提醒大人,看到孩子“手头紧”,你可千万别心太软,又给他几十元随意花,这样的后果是:“私有化”改革会失败,孩子又会变成花钱的“祖宗”。
三大策略培养“财商”小专家
3步培养“FQ”小专家
策略一:树立正确理财观
正确健康的金钱观将使孩子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进而享受并开创人生。正确的理财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孩子良好的金钱观念,懂得一些基础的理财方法来管理金钱,培养正确判断和合理选择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恩、自信等品德,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还要学会用经济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来规划梦想和管理人生。徐霖建议,父母可从日常生活教育着手,进行孩子的理财教育及观念培养,如建立储蓄观念,明白金钱是用来为人生服务而非人生目的,不做金钱的奴隶等。
策略二:“小钱成大钱”
每个父母都会给孩子零花钱,而逢年过节,孩子还会从亲戚朋友那儿获得数量不等的压岁钱,将这些零散资金学会系统运用,是教会孩子理财的重要一步。理财师建议,父母可利用一些银行产品让孩子学会“强制储蓄”,小钱变大钱。如零存整取+整存整取,进行教育储蓄等。
策略三,学会“钱生钱”
在幼儿园数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注意选择贴近幼儿当下生活经验的数学活动内容,这样的活动内容更容易让幼儿产生共鸣,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说出卡片上物品的名称及用途。
2、能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吃的1张,玩的2张,穿的3张)分类板三块。
教学具准备:
1、人手一份画有嘴巴衣架和小手的操作纸
2、人手一份1、2、3、数字
3、人手一份礼物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熊请我们小朋友去它家做客,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开着小汽车去吧,来,抓好我们的方向盘,准备出发!嘀嘀,去小熊家做客真开心,拐弯啦,嘀嘀(放小汽车音乐,幼儿一起做开车的动作一起去)师:小熊家到了,让我们下车去跟小熊打个招呼吧!小熊,你好!
二、认识礼物,请幼儿说出礼物的名称和用途。
师:(老师扮演小熊)小朋友,你们今天来我家做客我真高兴,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
师:咦…还有礼物呢!我来找找给朱老师准备的礼物在哪里呢?(教师走到投影边上)师:哦,找到了,在这里呀!让我轻轻的把它倒出来看一看,好乱呀,让我来给它排排队吧,就像我们小朋友排队做操一样,(教师边排边说)一个接着一个排,排得整整齐齐,哎呀,注意了,千万不要排在边上,别摔下来了,往上面排一点。
师:我的队伍排好了,排得好吗?(幼儿说:好)师:队伍排好了,排的好吗?一起表扬表扬我。让我们仔细的看看都有哪些礼物呢?(幼儿自由说)师:告诉你们哦,小熊给你们准备的礼物都藏在你的小椅子底下呢!待会儿请小朋友轻轻地从椅子底下把它拿出来,把它倒在桌上,空碟子呢?再把它藏到小椅子底下去。放好后,就跟朱老师一样给你的礼物排排队。(及时用小熊表扬)师:有皮球,皮球可以怎么玩(拍),把你的皮球找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轻,跳得低。
师:还有什么礼物呢?冰激凌,你们爱吃吗?我也爱吃哦!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下,啊呜,真甜真好吃!
师:除了给我们玩得皮球和吃得冰激凌,还有什么呢?积木,也是给我们玩的。
师:还有吗?裙子你有没有?裙子是给我们干什么的呀?(穿)师:还有其他什么也是给我们穿的礼物吗?(有,裤子,衣服)(根据幼儿说的师相应出示大的卡片,让其他幼儿都看见)
三、按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师:嘘,听,小熊又说话了(教师扮演小熊),哎呀,这么多礼物,我想请你们给它们分分家,可以吗?
师:他们的家都在哪呢?看(出示操作纸),家都在这呢,有几间房子呀?三间)房子上面有什么?每间房子上都有什么标记?(嘴巴)嘴巴可以表示吃的穿的还是玩的?(吃的)什么礼物可以送到嘴巴标记的家里呢?(冰激凌)师:衣架标记的家里可以送吃的还是穿的?(穿的)哪些礼物可以送到衣架的家里呢?(衣服、裤子、裙子)师:那这间房子上面有什么标记呢?小手的家里是给我们放玩的礼物的,那我们应该把哪些礼物送去呀?(皮球、积木)师:小朋友,现在你们会帮礼物分家了吗?(会)看,这是小熊给你们准备的分礼物的卡片,马上老师给每个人发一张,发到的小朋友就可以先看看标记,再给礼物分分家了,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分好之后,拿一个到投影上纠错)师:(教师拿着小熊)小熊说你们真棒,礼物分的可真好。它还请来了三位数字宝宝,看,1,2,3,(出示数字),它还说,每个家里都要找个数字宝宝做朋友,吃的礼物家里应该找哪个宝宝呢?(数字宝宝1)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一个冰激凌)对,一个礼物找数字一找礼物。玩的礼物家里呢?(数字宝宝2)为什么呢?(因为有两个礼物)。那穿的礼物家里呢(数字宝宝3)因为有三个礼物。
师:你们也给每个礼物的家里找个数字宝宝做朋友吧!数字宝宝都在篓子里,请你轻轻地把它们拿出来,放在礼物的下面。
四、活动结束(收操作材料的情况)
师:数字宝宝都找到了吗?找对了没有?你们可真能干!做了这么多事,小熊说要请我们小朋友出去玩,不过要先把礼物收起来哦,把数字宝宝放到篓子里,把空碟子拿出来放到桌上,把吃的,玩的,穿的,都放在碟子里,你就可以过来排队,坐上小熊的汽车出去玩喽!(放音乐,带幼儿出去)
教学反思:
整节课符合小班幼儿的特征,幼儿对此也很感兴趣。让幼儿自己先观察再得出结论,最后老师再来总结的方式来完成本节课,幼儿的观察思考能力都有了一定地发展。用小熊来引发故事也很有趣味性,幼儿很感兴趣。幼儿基本上都能按照吃的、穿的和玩的来把礼物分成三类,并能找到每个家里的数字朋友。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
2、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 在图画里找数字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转转手、搓搓手。
2、手指游戏:
一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咬!
二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
三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咬!
﹙幼儿边做动作,边伸手指头﹚。
二、找找123
1.教师:
1、2、3,这些数就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在我们玩具中,我们不仅要会读数,
而且要认识数,以后逐步学会写数。
2.幼儿数数,教师出示卡片
(1)引导幼儿数数老师有几个鼻子?有几张嘴巴?
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1。
(2)幼儿再数数老师有几只眼睛?几个耳朵?
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2。
(3)引导幼儿数数教室里有几盏灯?
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3。
3、让小朋友观察,1、2、3这3个数的长相不是一样的,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教师: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
4、教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宝宝,送给你们,喜欢吗?
老师说出水果的名称和数量,幼儿将水果的数量粘贴在相应的数字下面;
反之根据水果的数量粘贴相应的数字。﹙贴对了,发给小红花给予奖励﹚。
5、趣味练习
找找图画里的1 2 3
三、活动结束
1、师幼一起跳数字舞,一个小孩手摸地,二个小孩颠颠脚,三个小孩转又转。
2、小朋友回家以后数数你家里有哪些东西有1个,哪些东西有2个,明天讲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听,好吗?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复习“1”和“许多”,巩固认识“许多”可以分成若干个“1”,许多个“1”合起来是“许多”。
活动准备:
1、挂图一幅:草地上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其中有一只是小黑鸡,其余均为小黄鸡。
(也可用布偶剧的形式)
2、“电影票”(小卡片,印有1朵或许多朵花)每个幼儿一张,小椅子上贴相应数量的相同卡片。
3、空白卡片、花儿形状的印章、水彩笔、小贴纸、印泥、颜料等材料若干,贴绒“小虫”若干。
4、两个拱形门,门框上分别贴有1朵红花和许多朵红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告诉幼儿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去看电影。清点人数,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有一个教师和许多个小朋友去看电影。
二、基本部分
1、发给每位幼儿一张“电影票”,上面是1朵花或许多朵花。
请幼儿说出自己票面上印的是1朵花还是许多朵花。
2、带领幼儿来到“电影院”门口,引导幼儿观察:有几扇门?门上有什么?一样多吗?一扇门上有几朵花?另一扇门上有几朵花?请幼儿根据自己票上花的不同分别从对应的门进入“电影院”。
3、来到放映厅。
请幼儿对号入座:找与自己票面一样的椅子。
4、看电影(出示挂图)。
引导幼儿观察:今天放的是什么电影?(鸡妈妈带小鸡)有几只鸡妈妈?(1只鸡妈妈)有几只鸡宝宝?(许多只鸡宝宝)这许多的鸡宝宝有什么地方不同?(颜色不同)有些什么颜色?(黄色和黑色)有几只小黑鸡?(1只小黑鸡)有几只小黄鸡?(有许多只小黄鸡)
5、请一个小朋友给小鸡喂“虫子”。
问:刚才有几个小朋友来喂鸡?(1个小朋友)喂了几条虫?(1条虫)请许多个小朋友来喂鸡。问:现在有多少小朋友来喂鸡?(许多个小朋友)喂了多少条虫?(喂了许多条虫)师小结:一个小朋友喂1条虫,许多个小朋友喂许多条虫。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三、操作活动:做“电影票”。
1、师:小朋友刚才看电影好玩吗?想不想请爸爸妈妈也来看电影?请小朋友来做电影票,送给他们请他们也来看电影,好吗?
2、介绍材料:印章、水彩笔、粘贴纸、印泥、颜料等,提出制票要求:材料、颜色自选,但要能进入电影院,必须是与电影院门上图案相对应的一个或许多个。
3、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四、延伸活动:
将做好的“电影票”送给别的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并说出自己做的票可以从哪扇进入电影院。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空集”,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2、初步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我要去超市
2、两个袋子(一个里面有东西,一个里面没有东西。
)
3、各种食品包装盒(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是空盒。
)
活动过程
一、感知“有”和“没有”
1.出示两个袋子
(一个里面有星星、雪花片等,另一个里面是空空的。)
2、让幼儿感知“有”和“没有”
教师: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怎么知道的?
二、判断“有”和“没有”
1、观看动画片:我要去超市
观看后提问:你们看到超市里有什么?
2、幼儿操作
(1)熊妈妈想开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样东西也没有,怎么办呢?
(2)介绍操作要求:
在货架上的东西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里面是空的。
每人帮熊妈妈进一样东西,空的东西熊妈妈不要的。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断“有”和“没有”。
3、交流小结
你选的是什么?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的?
4、再次操作
(1)鼓励幼儿去试试看,用和刚才不一样的办法再帮熊妈妈选许多货。
(2)指导
能力弱的幼儿用直接的方法感知。
能力强的幼儿各种方法判断。
教师询问个别幼儿:里面有东西吗?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3)相互介绍。
无论是国外的大学,还是中国的名校,都越来越看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而学习的主动性需要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这是因为,对幼儿来说,每个行为都是学习的一部分,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与生俱来、由内而外的主动探索。家长只有了解幼儿成长规律,捕捉并把握幼儿的各种学习敏感期,才能培养出勤学好问、勇于创新的孩子。
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学数学的主动性
(齐先生,34岁,中学物理教师)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因此,我一直比较重视培养我儿子卫卫的“数学细胞”。
卫卫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不会唱儿歌,就经常抱着他一边走一边数数。我买了许多经典的数学玩具,比如串珠、分数模型、有凸凹感数字的积木等。玩这些玩具长大的卫卫,在3岁的时候忽然对扑克牌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寻找不同花色的“7”,用小手指着牌面上的红桃或方块图案数着个数。我趁机启发他:“这是7,数数看,1、2、3、4、5、6、7!”卫卫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声叫:“7!我找到了7!”
接下来的几周,他乐此不疲地重复这个游戏。奶奶报出一个数字,他找出相应的四张牌;去小区遛弯,他指着车牌号码朗读。
后来,他又对门牌号产生了兴趣,认为“101室和102室”的上面应该是“103室和104室”。当他跑到二楼发现门牌上写着“201室和202室”的时候,就很好奇。我告诉他:“第一个数字表示楼层,到几楼就是几零一、几零二。”他摇头表示不懂。接连一周他一直琢磨这个问题,并用他的“逻辑推理”进行思考。妻子认为这是孩子逻辑思维发展的表现,借此启发他:“你观察一下,我们楼每层有几户人家呢?”儿子说:“两户。”
妻子说:“假如有三户的话,就是101、102、103……假如有四户的话,就是101、102、103、104……”
儿子一下子懂了,说:“我明白了,假如有五户的话,就是101、102、103、104、105……”
妻子的方法更加科学,她让我意识到孩子有自己看待数字的逻辑。当孩子反复询问一个数学问题,而大人总解释不清楚时,不妨询问、学习并套用孩子的逻辑,教他“以此类推”的办法。
比如,我家住在12楼,儿子洗澡的时候常问:“水流到哪里去了?”我笼统地说:“阴沟、地下、底楼。”他不能理解,不断追问。我思索一阵,套用他的逻辑说:“水流到11楼,11楼到10楼,10楼到9楼……1楼到地下车库,车库管道到地下河。”儿子满意这个答案,跟家人复述几遍之后又讲给小朋友们听。
这个“对数字排列特别敏感”的时期,持续了大半年。到幼儿园中班时,卫卫了解并掌握了数的序列,能自己进行数学推理。加减法的学习对他来说毫不费力。在乘、除法的学习上,我使用“实物教学”的方法,稳扎稳打,帮助儿子把数学的逻辑关系搞得清清楚楚。
我刻意在游戏中让卫卫进行“数学操作”,培养他更高级的数学观念。比如,卫卫清点玩具数目或归类收纳时,我要他分组,问他:“每一组玩具数目一样吗?”“能不能做到平均分?”卫卫经常给家人分桔瓣、分零食,做不到平均分时我就趁机教他“除法”和“余数”的概念。
上幼儿园大班后,卫卫对生活中的乘除法越来越上瘾,“自创”了许多游戏。比如,他知道自己走20步是10米,便根据自己走多少步来推算家门口离物业办公室的距离,以及幼儿园离家的距离等。老师在幼儿园发饼干,他会主动计算每个人得几块、最终余几块……
伴随着对数字的兴趣,卫卫又瞄上了货币和理财。他曾拿着一张10元纸币和一张5元纸币,笃定地告诉我:“我手里有两块钱!”我猜卫卫只对“同质量的数量”有概念,对纸币的抽象概念没有认识。于是,我去银行兑换新钞,让卫卫“抓握、触摸、感觉”人民币各种面额纸币上的隐形数字,告诉他“这不是普通的纸片,而是具有不同意义的纸币”。买东西时,我们让卫卫算账找钱。这样,他不但能熟练地操作加减法,也对纸币所代表的数字渐渐有了感觉。
到五六岁时,卫卫像大多数同龄孩子一样对“无限”产生了兴趣。他常问:“9999是不是最大?”“比999万更大的数字还有吗?”……这些问题表明他在进行“1―10―100―1000―无限大”的推理与比较。我趁机告诉他有关序列和极限的概念……
上小学后,卫卫的数学成绩非常好,老师说他能自发地从学过的知识推演出未知的知识,在计算方法上搞“创新”。比如,一年级刚开学时,小朋友们在学“3+7=10”的时候,卫卫自己就琢磨出了“30+70=100”。他得意地说:“3个1加上7个1等于10,3个10加上7个10就等于10个10。10、20、30……100。”他扳着手指头,将10个10等于100算了出来。后来,他经常主动挑战练习册和试卷上的“聪明题”,乐此不疲。小学五年级时,他被老师选进“奥数队”,在希望杯奥数赛上获得铜奖。
当然,我们不希望卫卫偏科,而是要在文科理科、数学语文之间架起桥梁。我们看重“实用”数学――与奉献社会、造福人类相联系。
比如,儿子上小学五年级时,我在“某生化”股票10元左右的时候以卫卫的名义买了100股。看K线图时,让卫卫算算自己持股的市值是多少、赔了还是赚了、利润应如何投资。我告诉他,科技类股票的资金可以帮助企业投入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发展环保健康的高端技术。通过学校开展的实践和家庭的投资活动,我们在卫卫的心田早早埋下了“价值投资、回报社会、造福人类”的种子。
培养孩子学习主动性关键在父母
(周女士,33岁,早教机构管理者)
婆婆退休前是小学特级教师,迫不及待地想把肚子里的“墨水”倒给孙子。我是一家教育机构在本市的业务主管,对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很反感。我将儿子送入注重生活教育的私立幼儿园,告诉婆婆孩子在幼儿期间应该学习跟小朋友相处、在游戏里发展兴趣。
婆婆抱怨说:“小孩不学认字和识数,天天疯玩,将来跟不上怎么办?好的私立小学的招生试题,都是一年级的卷子啊,你这不是害孩子吗?”
婆婆给孙子偷偷报了5个兴趣班。每天放学之后去学一节课才回家。我下班很晚,经常加班,迟迟没有发觉。直到有一天,我和儿子过马路时看到一个红白相间的防撞栏。儿子三步一回头地说:“这个防撞栏是圆锥形的。圆锥,下面是一个圆,上面是尖尖的。”我这才知道他在兴趣班里学了几何形状。回到家,我和婆婆辩论了一番,引用某外国家长因为孩子过早认识字母而状告幼儿园的新闻,向婆婆表明立场。婆婆很反对,说我好高骛远,不合国情。
看到我们教育意见不统一,我老公出面协调。他一针见血地说:“上何种幼儿园、上不上兴趣班、要不要学小学知识,这都是表面;问题的症结是咱要看哪一种教育形式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让他爱上学习、自发学习并且快快乐乐地去探索!”
老公亲自出马,陪儿子参加了一周的“兴趣班”。据他判断,有些兴趣班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有些则是机械地灌输,是填鸭式的教育。最终他帮儿子退掉了3个班,并建议我花更多的时间陪儿子学习。他说:“你总批判爸妈的教育方式。你干吗不示范一下,如何调动儿子的学习主动性呢?”
说来惭愧,我的确有点儿光说不练、不接地气。于是,我调整工作时间,每周抽出两个晚上和一个全天来陪儿子。一家人约定,以我为主导,公婆在旁边观摩学习,不插手、不多嘴。
我让儿子列出他最想做、最好奇的事情,然后根据这些兴趣来设计“生活课程”。比如,儿子想体验交警“开罚单”。我们陪他带着相机去给小区外路上违规停放的车辆拍照。之后,我教儿子用电脑制作罚单的模板。打印出来后,他将抄下的车牌号码一个个填上去。当我们带着“自制罚单”去贴时,很多车都开走了。不过,儿子自始至终忙得不亦乐乎,认数字基本没有问题,而且操作电脑的能力也不知不觉提高了,后来甚至整天吵着要玩Excel(一种制作表格的软件)。
再比如,大都市里的孩子对季节越来越不敏感。儿子说:“要春游了,我感到春天来了;吃螃蟹的时候我知道秋天到了;商场里摆了圣诞树,表示冬天来了……”于是我带儿子去“寻找季节”――我给他朗读有关季节的绘本和散文,带他在散步的时候搜集植物标本,做成“四季书”,配上手写的小诗。我周六开车带家人去郊外玩,让儿子嗅到春天泥土的味道、听挥扇乘凉的老人讲故事、看秋天红叶的美丽、享受冬日和煦的暖阳……这个过程,孩子乐在其中,产生了对自然、生物的兴趣,也提高了对语文之美的感悟,并不知不觉中认识了许多汉字。
看到我的“示范”取得成效,婆婆也开窍了。她不再拘泥于“幼升小”的大纲,开始注重教育的趣味性、发散性与实用性。我不在家的时候,她不再填鸭式地灌输,或强迫孩子死记硬背,而是使用网络上的一些优质资源,比如BBC的纪录片等,来启发孙子对各种知识的兴趣。
公公退休后,在郊外开垦了一小片荒地。老两口种植、浇灌的时候,经常会带上孙子,让他拍照做“生物书”,然后带他百度搜索相关知识,给照片配上说明性文字……这种教育方式越来越接近于我的教育理念:寓教于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不知不觉中,儿子对写字产生了兴趣,对自然和气候变化更为敏感,对美的事物也有了欣赏的能力。
现在,我们婆媳的教育理念趋于统一。我更能体会婆婆对“幼升小”的未雨绸缪,婆婆也能理解我对“拔苗助长”的担忧之心。
像我家这种以爷爷奶奶为带娃主力军的家庭,一定不在少数。老一代人特别重视“学知识”,对孙辈进行填鸭式教育。这就需要年轻的父母来做家庭教育的“主心骨”,给老人灌输科学的理念,并向老人“示范”如何寓教于乐,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把孩子的学习丢给兴趣班或老人,都是极为不妥的。作为父母,无论工作多忙,都应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示范并引领孩子主动学习。
“如何学”比“学了什么”更加重要
(孙园长,幼儿园特级教师)
教育部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学习能力的整合提升”是一个重要部分。唯有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避免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才能让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后持续抱有对学习的主动性。
对广大家长来说,应该从关注“孩子学到什么”转变为“幼儿如何学”,从关注“眼见的结果”转变为“学习的过程”。具体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操作。
首先,发掘天赋的敏感期,让学习的本能得到充分发展。
所谓敏感期,是孩子在某一阶段内,专心地吸收环境中某类事物的特质,并且不断重复进行实践。家长不难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强烈学习欲望,代表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作者孙瑞雪写道:“我相信人类所有智行的活动,一定储存在人的集体遗传基因里,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在合适的时间,它们会一部分一部分地展现出来,成为孩子对自己的发现和兴趣。这种来自生命内在的动力,比外在的强制要有效和有趣得多。强制实在是愚蠢的办法。”
案例中的齐先生,趁着儿子的数学敏感期,较系统地启发孩子对数字的理解与运算,并且将数学与实际生活、回报社会联系起来。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案例中的周女士,用“亲身示范”的方式来消除两代人教育理念的差异,也值得广大隔代教养家庭借鉴。一般来说,父母总比祖辈更能捕捉孩子的学习敏感期,更能想出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所以父母才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的带头人,是家庭教育的主心骨。
其次,善于解读、善于提问,创造探究性的环境来满足孩子的求知需求。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发呆、异想天开、盯着一件小事追问不停”等经历。孩子看到小蜈蚣、西瓜虫、毛毛虫、小蚂蚁的时候,很容易被这些事物吸引,热烈地进行讨论。家长应肯定孩子的求知欲,尽量为孩子创造求知的条件。若不知道答案或细节,可带孩子通过查阅书籍或上网等方式来解决。案例中的周女士,带孩子做“四季书”“生物书”,带孩子做“小报”“诗集”“画册”等,都能启发孩子对自然与文字的兴趣,让孩子增长知识并提高动手能力。
郑海林,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语文教师。一直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致力于研究儿童早期教育以及早期教育对人格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作用。
《三字经》知多少?
《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共一千多字,其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其文章形式是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既是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于是家家相传,最后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历久不衰。自南宋以来,《三字经》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
原文呈现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父母教案3步走
第一步 大意解析
学习的规律是这样的:首先是要懂得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其次是在所见所闻中进步;第三是能够认识数字、懂得计算;第四是要阅读著作,增加知识和修养。十个一是十,就像我们的十个手指。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光”指的是太阳、月亮和星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最基本的一种伦常关系,那就是“三纲”,具体是说君主和臣子之间要讲责任;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相亲相爱;夫妻之间要关系和顺,相敬如宾。春夏秋冬四时变化是循环不息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总要有个中央的位置作为参照,才能分辨清楚。
第二步 说说道理
一个好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并且我们总是把好的品德放在前面。我们要有好的品德,首先要懂得孝敬长辈和友爱兄弟姐妹,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其他的就无从说起。学习的基本规律要从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当中去思考总结,很多事情不一定要亲身经历才能获得经验,应该善于从他人的成败当中去获得经验教训,从中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要学习数字以及数字的变化也很重要,中国有句老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也充分说明了学习算数的重要性。再有就是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读书可以让我们明白事理,让我们内心充实,让我们性情高雅。
一个手指代表一,十个一就变成了十,十个十变成了一百,十个一百变成了一千,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数字就是这样不断地变到无穷大。
人是万物之灵,我们通常把天、地、人说成是三才,这是因为这三样是一个未知并且无穷的世界,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白天有太阳升起,晚上有月亮高悬,还有漫天的星斗,日月星辰给了我们光明。
爸爸妈妈应该爱护自己的孩子,孝顺自己的父母,而小孩子也应该孝敬家中的长辈,这样的家庭就是最幸福的家庭。
一年中有四个季节,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春天万物苏醒,百花盛开,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也是播种的季节,我们要在春天做好一年的计划。接着就到了夏天,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但是夏天也会有它独特的魅力,可以游泳、吃冰淇淋。有了春天的耕种,秋天就会有收获,秋天是冬天的前奏,万物在这个时候凋零,以备来年再发新芽。最后冬天来了,冬天很寒冷,有的时候会下雪,河里会结冰,很多小动物在冬天会冬眠,到春天才会醒来。
平面有四个方位:东、西、南、北。在中国古代,就有一种让我们分辨方向的东西叫“罗盘”,现在叫指南针。有了指南针,我们就能很方便地分清东南西北了。
第三步 讲讲故事
关于世界的形成,中国古代有一个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不分的,整个世界像个大鸡蛋,里面漆黑一片,看不清方向,也分不出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但在这时出现了一个伟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在像鸡蛋一样的世界里足足待了18000年,有一天他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了。他睁开眼睛,只觉得四周黑乎乎的一片,浑身都热烘烘的,简直透不过气来。他想站起来,但是办不到,就连舒展一下手脚也不行。发起怒来,抓起一把大斧子,用力一挥,只听得一声巨响,大鸡蛋骤然破裂,世界被劈开了。鸡蛋中轻而清的东西向上不断飘升,变成了天空,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沉,变成了大地。
高兴极了,但他担心天地会再次合拢在一起,就用自己的头顶着天,用自己的脚踏住地。天空每天增高一丈,地也随之增厚一丈,也跟着长高一丈。这样又过了18000年。就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就这样不知道又经历了多少万年,终于天空和大地稳固了,它们再也不会重新合拢了,这时的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自己,他巨大的身躯轰然倒地。
而就在临死时,又一个奇迹发生了,他的全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星辰,头、手、足变成了高山,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泊,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雨。从此有了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
郑老师提醒
那么如何把数学的种子撒播到特殊学生心中呢?
一、用游戏的方法激发特殊学生愉悦的情感,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各种情绪的有效途径,能够保障儿童的心理卫生的健康。首先,游戏是儿童自己自愿性的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乐趣的活动,它既能为特殊儿童提供逃避紧张、愤怒、厌烦等不愉快情绪体验的条件,又能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如:7――8岁班的孩子,对数学还没有产生兴趣,这时激发他们愉悦的情感尤为重要。如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让幼儿感受“1”和“许多”。老师做猫妈妈,小朋友做小猫,一只猫妈妈,许多小猫;捉到老鼠有大有小。大的老鼠中,有1只黑的,其它是灰的;小的老鼠中1只是白的,其它是灰的等等。从游戏中让特殊儿童知道数字的概念,老师和学生是共同的游戏者,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自由自在,没有负担,学生情绪愉快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数学活动了。
老师要为特殊学生学习数学周到地创设游戏的情境,在游戏中学生以同伴、伙伴的身份出现,避免枯燥的说教,这样都有利于智障儿童产生愉悦的情感。游戏本身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烈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外部的控制,他们在游戏中享有充分自由,不受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强迫。学生在利用游戏材料做出了成果时,还会产生自豪感,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如果失败了,他也不会受到责备。因此,游戏既能让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又有利于形成特殊儿童的成就感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引发幼儿愉悦的情感。
二、师生共同建构,用表扬、鼓励等激发特殊学生的愉悦情感
维果茨基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是大家最熟悉的概念之一。最近发展区是指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所存在的一个区域,儿童在发展区内的发展就是帮助行为变为独立行为的过程。
数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在师生共同建构的基础上,言语引导鼓励学生参加活动,能产生积极的课堂氛围。我们常运用表扬、鼓励对学生的行为或言论的肯定评价,它有着强化作用,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产生愉悦的情感,调动特殊儿童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表扬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集体的、个别的、口头的、书面的,如点头、微笑、夸奖、贴红花、五角星、插小红旗、奖励玩具等,当孩子回答正确时,如果老师不置可否,将会挫伤他的积极性;而当老师用点头、微笑或夸奖的话等方式表扬他时,会使孩子产生喜悦、愉快的心情而更积极地参与活动。如:本班一名学生刚学习数学注意力不集中。有一次进行数学活动时,他偶然能正确回答出老师的提问,我对他微笑着点点头,并当众夸奖他。就这样整个活动过程中,他始终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注意力非常集中上完课。可见表扬确实能激发特殊儿童愉悦的情感。
对孩子的表扬因人而异,有时不能太过,有时却需要过分些。有的孩子思维能力差些,反应慢些,作为教师不能太急。应尽量寻找他们的长处,不断地肯定这些长处,以此激励他们,去点燃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孩子受到老师充满爱心的表扬,心里总是甜滋滋的,即老师的表扬加了“水份”言过其实些,也没什么不可。因为多次表扬后,这部分的学生便会产生愉悦的情感,继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像得五角星、插小红旗等表扬方法在数学活动中应用,也能激发特殊儿童愉悦的情感。如年龄教大的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竞争意识,有了荣誉感,因此可以在数学活动中规定一些奖励的办法,使他们都能积极地参与游戏。他们每一次得到五星或红旗时都会因胜利而欢呼雀跃,可以说在富于竞赛和刺激的游戏中,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情绪愉快、积极主动地投入地学习数学。
三、特殊学生间相互学习、互为榜样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的与范例的作用就像太阳光一样重要。特殊学生智力往往只有五六岁小孩左右,爱模仿,好学榜样,教师在数学活动中注重为孩子树立榜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虽然有的孩子能力强些,有的孩子差些,但这没什么关系。我尝试让学生教育学生,把能力不同的学生放在一起。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很快能作出反应,能力差的在一边看了之后,也会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也就能逐步感知数概念。如在占圈游戏中,当老师说:“站到‘4'大‘1’的圈内”时,能力强的马上站在数字5的圈里,其他的看一看也马上跟过去,几次一来,他们慢慢也就掌握了。像这样学生互为榜样的方法,对能力强的孩子来说他有着自豪感,觉得自己帮助了别人而产生愉悦的情感。而对能力弱的孩子来说他没有负担,不必担心有人会说他,他也能安然处之。结果正确时,他也会为自己成功了而感到高兴,产生愉悦的情感,继而对学习数学充满兴趣。
四、借助音乐的愉悦功能使数学与特殊学生产生共鸣
唱歌,是特殊教育领域中最基本教学的内容,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教育活动中有着较稳固的地位。如何让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当代教育中绽放出新的异彩,我作了以下尝试:
优美动听的音乐或歌曲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它极易感染孩子的心灵,加之特殊儿童的情感易于激发、易于显露,对喜怒哀乐都容易产生共鸣,因此,只要老师稍加引导,他们总是能够以强烈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感情。在愉快中渗透数学,如在认识数的教学中利用歌曲《两只老虎》、《三个和尚》《拍手歌》等都通俗易懂、曲调活泼,特别是歌曲的中都出现了1、2、3、4等数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孩子们掌握了知识,并且热爱上数学课,使他们在领悟到在数学课上的快乐,无形中感受数学。
“3岁开始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如画笔、泡泡糖、小玩具、小食品。最好有家长在场,以防商家哄骗小孩;5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如卖报、给领导买小物件获得报酬;9岁可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10岁懂得节约零钱,在必要时可购买较贵的商品,如溜冰鞋、滑板车等;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12岁以后,则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这段经典的西方儿童理财规划已引起了许多中国父母的注意,将其作为孩子理财教育的范本。这段话告诉中国的父母,孩子的理财教育要尽早开始,并需要不间断地让孩子在生活细节上潜移默化。
三四岁时,孩子已萌发了花钱的意识。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好奇心,从生活点滴上培养孩子对钱的认识。在孩子认识数字,开始数数的时候,给孩子讲一些花钱的常识,并结合数字的概念,与孩子玩购物游戏。比如说让孩子找到指定的价格标签,寻找等值的商品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6岁到12岁是孩子人格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价值观正逐渐形成,理财观念的培养正当时。在这段时期中,家长要对孩子严格要求,细心地进行引导,体验式的教育让孩子来得印象深刻,家长可以为孩子办理一张借记卡,让孩子定期存钱,交给孩子利息的概念,并领他们到银行,将银行储蓄的方法、种类、利率、计算利息等知识逐渐地教授给孩子。还可以让他们算算利息,使孩子意识到定期存钱就能增加财富,创造一种成就感。当然,通过劳动奖励零用钱也是一种好方法,通过让孩子做家务赚取零用钱,体验劳动的艰辛,体会爸爸妈妈赚钱不易。
其实,许多教育孩子的游戏家长可以自己发明,将成人金融生活缩小到孩子身上。比如,让孩子制作“预算计划”,开列如学习用品费用等未来一年计划生成的大小开销,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财务规划。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花钱要制定计划的道理。对于孩子花钱正确的地方,花钱花得物有所值时,可别忘了鼓励。
仿真投资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也很有帮助,美国的一位教授在家开设虚拟股市,以每股交易金额按照百分之一的比例计算,股票的价格根据纽约股市每天的行情进行变动,孩子进“股票市场”投资,既可以通过买卖股票来获得回报,也可以通过“年终分红”来获得回报。
赚钱、花钱、存钱,与人分享钱财也是一门学问,家长从小处着手,让孩子生活在自力更生、劳而有得、多劳多得的环境中,形成善于理财的品质和能力,成为财富的主人。更能让他们今后的财富人生,白手起家、聚沙成塔、点石成金。
其实,如今的金融市场上,有不少理财产品可以帮助家长教育孩子如何花钱,如儿童卡、儿童基金、儿童账户都已先后问世。
东亚银行的聪明小当家儿童外币理财账户让孩子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实现父母与孩子账户之间资金划转。同时,账户具有独特的“智孝双全”教育账户理念,特别设计的“显卓儿童梦想成真”亲子游戏,帮助家长从创造力和孝心两方面对孩子进行日常教育。还可以帮助家长让孩子体会“劳动致富”的乐趣,孩子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学会用劳动创造的“财富”回报辛劳的父母。
民生银行的“小鬼当家理财卡”内容更加丰富,结合了储蓄、保险、基金、信托等理财产品,一次性为儿童提供完整的理财计划。其中教育储蓄,让孩子在高中以后的每个学习阶段,享受每次最高2万元的教育储蓄利息免税。智慧型理财产品钱生钱A,帮助家长培养会理财的好孩子。“小鬼当家理财卡”除具有民生借记卡主附卡的全部功能以外,还可在全国的民生银行网点和带有“银联标识”的ATM、POS、特约商户进行使用,具有存款、取款、消费、转账、缴费、理财、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账户即时通等各种功能。不仅如此,中国民生银行还特别为孩子配备了专门的收支账簿――“小鬼当家理财记账本”,将枯燥繁琐的文字信息变换成生动的图示,从而帮助孩子养成理财习惯,成为独立自主的人。据了解,通过这张理财卡家长们还可使用“账户信息即时通”功能,即时掌握小朋友们账户变动,从手机短信中了解到孩子的每笔收支,为孩子的理财提供指导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