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25 16:33:39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第1篇

公允价值会计主要计算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负债清偿的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又叫市值会计,是一种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市场中地位重要,其有利于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在交易公平、交易双方相互熟悉、自愿的前提下进行计算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算当前交易下的价值,既不是过去的价值也不是未来估算的价值;公允价值要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准确性,还要保证会计金额的取得。这就是公允价值的三个典型特征。而公允价值会计的典型特点则是在当前市场状况条件下进行计算分析。公允价值会计这种计算方式的优势是能够对市场风险变化所产生的收益损失作出及时的解释,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财务会计。

2财务会计的内容与本质特征

2.1财务会计的内容

(1)控制系统论。

杨时展先生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会计发展水平提出财务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他认为,财务会计这个控制系统是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计量、调控会计问题的经过与结果,并在公认的原则条件下进行度量货币。

(2)管理活动论。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之前,国家和企业不重视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对经济发展作用不大,所以其在经济与社会地位中不高,财务会计只是用来管理经济和反应生产情况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财务发挥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财务会计的理论与应用说明其是一种管理活动。

(3)信息系统论。

财务会计在现代经济活动的应用中可被视为一个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在财务会计中,会计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更加方便、快速,管理者可以根据得到的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对企业发展做出判断与决策。因此,可以把财务会计看作是一个专门提供信息的系统。

2.2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

(1)真实反映。

真实反映是财务会计最基本的本质特征。会计本身的根本属性是反映一种现象,同时也是会计的本质特征,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一部分。财务会计的主要任务是随着经济发展与公司利益分配进行搜集、处理和反馈信息。会计本质是随着经济发展、新兴理论知识的运用及公司与资本两权分类而发生改变的,会计本质是开放的,但会计原则能够如实反映信息结果和复杂生产关系,其是不变化的。财务会计提高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企业对发展做出的决策与规划,所以,财务会计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历史性。

财务会计是为了给企业提供该企业某历史时期的会计信息情况。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结果的载体形式,财务会计在财务报告中提供公司在某一时期内的财务情况,所以历史性也是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的重要表现,财务报表也能够提供某个历史阶段的企业财务信息。通过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人们可以了解某个阶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情况,如这个时期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果,但是不能预测企业经营成果的未来,也不能判断未来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了解财务会计的历史性本质特征,可以清楚获悉企业的历史经营情况,并且能更好地区分公允价值会计与财务会计。

3公允价值会计与财务会计本质特征之间的冲突

公允价值会计的本质特征是交易公平与自愿、盯住市场与计量市价,而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则是如实反映与历史性。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的重要表现方式,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的重要产出,两者皆继承了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能够不受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而如实地反映某个阶段企业的历史真实的经营情况。公允价值会计的本质特征对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在会计中进行估价和重新估价或者后续计量,从而与财务会计冲突。公允价值会计与财务会计本质特征之间的冲突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是否需要会计计量主体;二是计量方式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程度;三是变动收益的计算;四是金融资产收益给财务报表带来的不便。

3.1会计计量主体

财务会计是由会计主体进行计量的财务活动,而财务会计主要反映会计计量主体的相关情况,如其各项交易、价值及变动情况。与之相反,公允价值会计是没有会计计量主体组织而进行计量的活动,公允价值会计是基于市场变化来进行计量现值的,所以公允价值会计更关注市场变动情况,一般不会规定会计计量主体。是否有会计计量主体是公允价值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同时也导致公允价值会计与财务会计计量结果明显不同。

3.2计量方式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程度

公允价值会计与财务资本会计最大的区别是看计量受周边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程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虽然市场经济环境变化不对改变历史的真实反映,但是会使市场价格上下浮动,公允价值会计进行计量的前提条件是当前市场变动情况,所以市场价格变动会直接影响公允价值会计的计量结果,公允价值会计受经济环境和市场价格浮动的影响较大。经济环境变化及市场价格变动对财务资本会计不产生任何影响,财务资本会计精准计量企业历史财务状况。再加上这两种计量方式的会计计量主体不同,最终会造成公允价值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冲突。

3.3变动收益的计算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会影响企业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一般情况下,用转移的企业资产所有权来计算企业变动收益。会计主体不进行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期间的后续确认,这是市场中其他主体负责确认的。市场变动会影响公允价值会计的计量结果,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财务状况,从而扰乱财务报表的内在逻辑关系。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期间没有发生转移风险与报酬,把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期间当作收益进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不是真正的收益,所以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中不能对这个变动收益进行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会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不利于企业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不利于公司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企业投资者利益的维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需要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3.4金融资产收益扰乱财务报表逻辑关系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一定量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会计把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期间的变动收益纳入财务中并计量,财务会计则不计算,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变动收益会对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在公允价值会计中,计量的是某一个时间点市场变化的估计值,反映的是当日当前的市场价格或者市场估算价格,不能确定未来风险与未来情况。收益变动是未来的预期收益,公允价值会计对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变动收益是未来各期的现金流量及预期折现值变化,这个收益与企业实际经营收益无关。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收益变动受公允价值会计的计量出现了混乱现象,从而破坏了企业财务报表的内部逻辑关系,还会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计量造成干扰混乱。所以不应该确认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变动收益,不然公允价值会计与财务会计有很大的冲突。

4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法律;作用

就目前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作为与经济内容息息相关的专项法律,经济法对于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发展模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加强中央调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法律的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从国内现状来看,法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完善、合理与严谨的律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为其高速增长创造了有利前提。本文着重探究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法律所发挥的促进作用。

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法对于其实现外部性内部化转变极为有利

“外部性内部化”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外部性制造者创造出的社会收益或者成本变成私人收益或成本,而由创造者本人享有并承担的过程。在此转变中,经济法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一)经济法所具有的规范性

在外部性内部化这一转变中,其实现手段主要包括协商、谈判以及契约等经济行为。然而在实施此类经济行为时,参与方经常在利益最大化影响下过度谋求单方利益而做出过激的、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导致其与经济规律、商业规律相悖,而违反了经济法相关规定。基于此,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经济法,实现对此类经济行为的有效管控。

(二)经济法所具有的调节效应

经济法不仅对外部性内部化转变中的经济行为予以规范,更约束了转变过程本身。因而,在对经济法各类手段加以有效利用的同时,应统一考虑民商法和经济法,并利用二者的调节作用,对外部性内部化转变加以引导,确保这一转变过程被合理控制在法律框架内,由此确保这一经济行为能够创造积极的效益。由此,应对民商法以及经济法二者的调节效应予以足够关注,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

(三)经济法对外部性内部化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保障其利益不受损失

为保证整体利益在外部性内部化这一转变中不致受损,我们应对经济法自身特点加以充分利用,以此来进行调控、确保其转变过程是有效而且准确的。除了约束力以外,经济法所发挥的调节作用也不容忽视。我们应熟练掌握经济法所具有的特性并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在外部性内部化转变时为总体利益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

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法对建设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推动作用

对于市场经济体系而言,建立经济秩序是关键而且必要的,市场经济要想实现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经济秩序必须被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经济法在建立经济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经济法对利益最大化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予以阐明

市场经济区别于计划经济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前者在发展过程中对利益最大化原则予以明确,市场经济整体性发展始终坚持围绕利益最大化原则,而市场经济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也体现于此。同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是抽象的,要想对其本质特征加以正确地阐述和明确,必须选择一个合理的载体,即经济法。经济法能够对利益最大化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予以阐明,而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应正确理解经济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在建立市场经济秩序过程中,经济法是法律保障

在建立社会活动相关秩序时必须始终坚持以法律为准绳,所有社会活动必须与相关法规相符合,并坚持以法律为指导,同样,建立市场经济秩序也同样如此。经济法的宗旨是服务经济,其指导作用在建立市场经济秩序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市场经济秩序由此与经济法相关规定相符合。

(三)对于市场经济秩序来说,经济法是其建立有效性的保障

任何一项活动必然需要秩序来约束,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市场经济秩序极为重要,这是建设整体经济体制以及运行的有利前提,对于市场经济运行所收到的最终效果也具有密切关联性。因此我们应确保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正确性,并在建立市场经济秩序时保证其有效性与及时性;同时还应高度重视这一工作,着重发挥经济法所具有的优势以及促进效果。

三、经济法确保了政府有法可依,从而实现了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约束

自立法伊始,经济法始终针对经济行为;而在执行过程中,经济法的载体则为政府,政府通过经济法实现对市场的干预和调控,从而确保市场经济发展实现既定目标。简而言之,政府在经济法实施过程中发挥着极为突出的作用。而在政府调控干预市场经济的同时,经济法为其调控与干预手段始终遵循经济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在其立法环节中,经济法明确规定了政府干预,并对其权利加以有效约束,从而保证了市场经济行为的独立性。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经济人作为市场主体始终坚持利益最大化原则,而政府作为经济管理者同样具有这一本质属性。而在经济活动参与方中,无论是立法者、执法者还是司法者,超个人主义的经济与社会目标并非是其追求的根本所在。经济法律市场与经济市场二者差别在于经济人获取利益过程中所用的手段与方法的差异。这在经济立法过程中反应为无法有效地制约权力以及政府依法干预调控经济活动时安排了过多的强制性制度,其中以经济行政规章以及法规条文数量过多为典型表现。与其他类别行政法规相比,经济法应保持更强的针对性,并充分发挥其在约束政府权力方面所具备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并分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法律的作用,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干预和调控经济发展,从而实现调控宏观经济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树.法律背后的经济逻辑――法律的经济分析及其理论表现[J].学术界,2011,(8):69-81.

[2]余杰.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的选择、判断及经济后果――基于会计反映和税收征纳的比较分析[J].财经科学,2009,(11):102-109.

[3]王耀海.经济决定法律的一般逻辑――法学探索之一[J].学习与探索,2013,(5):69-76.

第3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本质特征;时代性

一、研究背景

国内有关于公共事业的管理工作是近几年来才兴起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这一部分内容都没有引起人们过多重视。公共管理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是在公共管理运动的不断发展中演变而来,无论是其理论的发展,还是模式的发展均适应于时展特征。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国家都在进行政治改革运动,再一次向公共事务传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现代化的公共行政而言,应当在否定自我辩证的背景之下有效继承批判性管理,只有使原有的公共管理本质涵义得到拓展,才能够在公共管理不断完善的进程中,使其所特有的时代性以及其他本质特征得到发展。

二、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分析

(一)合作共治性分析

所谓的合作共治性,其实质上是指受国内外公共管理所推崇的现代化治理理念的影响,整个的公共事务管理中,治理工作的职责并非是单方面的,相反,是社会整体所构成的,其中包括了政府及公民之间的相互配合,只有共同承担这一职责,才能够将其最根本的本质特征表现出来。这样的一种特征概述,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其表现出了当代思想的先进性及创造性,因而对于整个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而言是历史性的突破,代表新时代的来临。很多人探究公共管理时,不断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发人深思的便是“合作共治性”是缘何出现的?经过分析,笔者认为这样特征主要是市场发展的局限性造成的。当人们发现来自政府的宏观调控已经无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有自身的局限性,并且在人们自发调节的市场中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这时政府的政策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的宏伟目标难以实现。这就需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上着手考虑,政府应该以合作共治的方式促进社会发展。换言之,在面对和解决社会及国家经济问题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不是所有的事政府都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基于此,当有另外一种局面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人们就需要从其他方面的资源中提取精髓以弥补政府工作管理中的不足,而这种资源利用的形式,便视作是来自公共组织或民间的一种以权力为主体的公共管理力量。

(二)公共性分析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其主要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共的参与性,众所周知,人民大众是公共管理正式实行过程中的主体,其中所包括的不仅有公民、政府,还有其他组织。从现代化的政治理念的角度来看,其想要表述的是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是政府合法性实现的基础,因而政府行使任何一种权利均属于公共权力的范畴。由此可以判断,公共权力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公共性。这样的一种权利,主要是将一些公共物品提供给公共服务维护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权利特征并不会成为社会群体或某一阶层制造经济利益的工具,自然政府及其相关人员也没有权利凭借这一特征去剥削或压迫人民,也没有权利凭借这一特征来覆盖自己违规犯法的证据。另一方面是利益的取向性,前文中已经有提到,现代化的公共管理并不能被当作某一阶层或特定群体实现愿望或意志的工具,其所需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性,因而其放在工作首位的是人民整体利益的实现。简言之,公共性存在于公共管理中,最主要的目的是成为一种能够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现代化管理形式。

(三)服务性分析

人们在探讨公共管理服务性时,应当结合国内市场发展行情与国外发展行情,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对这一特征进行阐述,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管理既协调,管理的作用是化解矛盾、避免冲突等,人们需要做的是借助管理的力量对世界万物中的冲突和矛盾进行协调,而这一过程需要科学化的协调与管理,只有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才能够达到高效的管理效率。至此在遵循管理条例下完整确立一个公共事务管理目标。二是,管理既决策,公共管理既管理一切可管理事务,从最开始的目标确立到最后的评估绩效都可以统一为决策。三是,管理即服务,无论是来自政府的强制、协商、指导,还是调控、约束等行为都能够称为以政府现行目标为前提的管理措施,其能够统称为公共管理服务。

三、公共管理的时代性分析

(一)受到经济社会的影响,管理范围不断扩大

自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以来,公共管理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众所周知,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科学技术与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就经济方面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逐渐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状态,这对于全球经济发展总格局而言,无疑是全新的一次挑战,需要做的是资源配置的“重新洗牌”。毫无疑问,重新配置的全球经济市场格局必然会扩大国内公共管理的工作规模,从最开始的本地区发展,到最终的全球化发展,从省市延伸到全球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只有在稳定的步伐基础奠定下,才能够形成全方位的合作交流网。

(二)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管理内容不断深化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数字化及智能化设备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在信息化网络的利用之下,人们所看到的是公共管理在社会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受到信息化网络自身传播灵活性及便捷性特质的影响,使公共管理工作开展的速度以及效率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在搭建快捷性及民主性信息化网络交流平台的工作当中,人们看到了公共管理在信息化技术影响下缺德了最大化效益。当公共管理信息的开放化及全面化得以实现,所有的公民都有权利在这一平台上说出自己所想。民主性信息化网络交流平台不仅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一同探讨的平台,而且为公共管理部门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管理能力及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对于公共管理部门而言,其必须紧随时展的脚步,在市场经济实际发展的状况下,结合自身所具备的管理能力,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以科学化的角度和管理手段推动国家公共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时代在飞速发展,需要改变的不仅是市场经济格局、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有公共管理内容,人们应当从新时展角度出发,对现有的公共管理特征及时代性进行审视,只有管理观念不断革新,紧随时展的步伐,才能够提炼出一个新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管理理念。

作者:韩丹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海龙.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2]林葳菲.探究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与时代性特性[J].商,2015(46):63.

[3]杨文静.关于公共管理本质特征及时代性的探讨[J].商,2015(46):85.

[4]毕璐璐.论公共管理之本质特征和时代性[J].经营管理者,2015(10):294.

第4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 本质 内涵 特征 使命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大学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决我国高层次技术人才紧缺等问题的理性和现实选择。

一、应用技术大学概述

目前,对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办学经验介绍及启示方面,但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解和认识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一)应用技术大学的概念界定

经研究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认为应用技术大学是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为办学定位,其人才培养目标为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诉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注重实践性、应用性,教师队伍以“双师型为主”,科学研究及学生毕业考核都致力于解决行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二)应用技术大学的本质内涵与特征

对于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解和认识,不应该在具体的名称上、定义上做文章、去纠结,而是应该抓住其本质内涵。

应用技术大学是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与普通高校并行发展的新型大学类型,是国际上通用的术语。应用技术大学的本质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是为区域或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人才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置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应用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更注重教授的实践能力,毕业考核强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应用性科学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二、理解和认识应用技术大学的视角

对于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解,而应该抓住其本质内涵与特征。本文提出了理解和认识应用技术大学的一些基本思路。

(一)基于异于普通高校理论定位的视角来理解

普通大学主要开展学术性研究,培养为学术研究做准备的人才;应用技术大学主要开展应用性研究、实践导向性、短期性研究、新产品和服务的实验发展性研究,致力于社会专业实践的发展,促进知识有效转化,主要解决行业企业在发展问面临的技术问题。

(二)基于高等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的视角来理解

在科类结构上,普通大学与应用技术大学共同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双元”结构体系;在层次结构上,都形成了“学士、硕士甚至博士”的学位体系,形成了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的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管理体制结构上,应用技术大学具有更为灵活的教育体制、流动机制,在满足个体需要的同时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需求。

(三)基于人才培养类型的视角来理解

就人才类型而言,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将人才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某类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习时间较长,理论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人才培养的特色,也是其核心优势,无论是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毕业考核等方面都体现应用性职业导向。

三、应用技术大学肩负的历史使命

应用技术大学的产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它在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结构过程中承担了独特使命。

(一)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应用技术本科”是处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本科层次这个位置,应用技g类型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普通本科高校具有平等的地位。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社会吸引力不强、人才模式陈旧、层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没有真正实现从层次向类型的转变。要改变这种困境,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决职业教育面临的层次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等问题的关键就是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的出现将成为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层次的突破点。同时,应用技术大学成为沟通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贯通的桥梁和纽带,不仅实现普通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之间合理的流动,而且实现提高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渠道。

(二)为经济发展提供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国家转型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技术大学就顺势承担了培养这种特殊人才的使命。它的特殊优势体现在:一是根据地方经济需求设置专业,针对职业岗位需求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更加针对性;二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的更加紧密,对市场的预测更加准确;三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更加具有技术优势、实践优势,人才结构更加符合社会和产业需求。因此,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应用技术大学。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升个人就业机会和质量

从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现实角度看,大学生结构性失这一业现象反应出高等教育和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这些外部关系的失调,这种失调直接影响并作用于高等教育的内部,要求高等院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

应用技术大学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面向特定行业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注重与行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需求有效对接。因此,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大学不仅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而且提升个人就业机会和质量。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 可持续发展 战略

20世纪7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作为一股新的社会主义绿色运动思潮在西方兴起,它以思想、社会主义与西方生态运动和各种绿色思潮为思想和理论基础,以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出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日趋严重为背景,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追求目标,把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置于其中进行思考和评价,将发展问题与生态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生态社会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日臻成熟。

一、生态社会主义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生态社会主义是以生态为理论和思想基础,结合和社会主义,以生态学和系统论为指导思想,来建构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有三个: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第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阐述,其主要思想主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和谐平等的统一关系。生态社会主义主张人、自然、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提倡人类的利益与自然的利益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应保持和谐统一。同时,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环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背后掩盖着人与人的关系,围绕环境问题的冲突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建立一种人、自然、社会三方和谐平等的关系是保护自然和人类必然的选择。

(2)资本主义同环境保护是不相容的。资本的本质在于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无限扩大和浪费。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必然会带来自然资源的大量使用和浪费,并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生态危机的真正解决只有从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入手,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3)绿色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生态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进行了新的阐述,“绿色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告诉我们社会主义要承担起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问题,要克服资本主义片面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缺点,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绿色社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断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已成为生态社会主义所承担的重大责任。

(4)知识分子是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变革力量。工人阶级是传统社会主义的主要变革力量,也是阶级斗争的主要力量,但是他们不能成为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变革力量。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首先应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然后才是工人,工人阶级虽然缺乏足够的生态意识,但他们毕竟是遭受环境污染最直接的阶级,仍蕴藏着最终革命性,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和生态社会主义的潜在力量。

二、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下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主张

生态社会主义把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根本性地区别开来,认为发展在实现经济增长之外,甚至和经济增长相矛盾。可持续发展战略主张经济活动在满足人们必要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其增长方式必须从单纯追求量的增长转变到追求质的提高,不能效仿资本主义生产,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

生态社会主义者对发展的思考是以生态问题为基础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与进步应当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考虑可持续发展。它的主要主张在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把发展的问题摆在人尊重自然生态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生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主题思想强调的是一种生态的关心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主张在社会主义视角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当同步,其目标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社会。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

增长是一个“量”的范畴,而发展则是一个“质”的飞跃,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是第一位的,但是单纯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时也给我们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生态社会主义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转变和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立足于促进全球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与环境和谐平等的发展与进步,实现全面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理念并付诸实际行动已势在必行。当今世界,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达成了共识。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要遵循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的适度和理性的增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总之,我国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同时,应该重视和关注发展着的生态社会主义,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念广泛推广,吸取其有价值的思想,做全球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和实践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真正实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凌兴珍.论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对中西方的影响[J].西安 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 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3] 肖晓春.生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理念探析金陵科技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4).

[4] 刘晓芳.论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M].黑龙江社会 科学,2010(2).

作者简介:

第6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成本 成本管理模式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1.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对于人的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职业化,即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位置及其占有的资源往往通过其职业进行分配和固定。职业教育概念的核心要素包括“职业”、“技术”和“教育”。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是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职业的发展变化决定了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以及职业教育内容、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变化。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包括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技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职业教育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教育是启发智慧、教化国民、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是教育的一个类型,具有教育的一切属性。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类型中的高级教育层次,是高等教育层次中的职业教育类型。

一种说法:高等职业教育是高中后阶段的职业教育,既有普通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它首先确认高等职业教育姓职,强调其职业性。另一种说法:高等职业教育归属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具有社会公益性和个人权益性的双重属性,高等教育既是公民提高个人知识与能力,促进自我发展的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它首先确认高等职业教育姓高,强调其层次性。这两种说法都具有片面性,强调职业性是侧重于类型,强调高等性是侧重于层次。

2.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陈亚玲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提出和鼓励、调整改革、加快发展与制度建设和特色化创建与持续发展四个时期。“发展”一直是我国高职教育政策的主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转型,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其服务功能也面临着重大转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这种目标、内涵、模式的转变,其教育成本、成本分担机制、生均经费标准等必然要求转变。

目前,比较普遍认同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由其培养人才的性质决定的,即培养目标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如果再深入研究反映培养目标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培养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是区别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本质特征。相对学科体系,以职业岗位为对象的行为体系知识结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二、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特征

1.教育成本的概念。教育成本概念的产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者将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应用到教育方面的结果。英国教育经济学家希恩认为:“教育部门,同其他经济部门一样,要使用一部分宝贵资源,这些资源,如不用于教育部门,就可以用于别的部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把学校视为一种投资进行研究,这便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知识的来源。”他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的概念,认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分为两部分:即: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和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教育成本是指提供教育服务与消费教育服务活动中消耗的资源的价值,是与人才培养相关的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的一切支出,以及因资源用于教育活动而没能用于其他方面所带来的损失,即:教育服务提供者和教育服务消费者的机会成本。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只能是各类教育机构,其中主要是各级各类学校。尽管国家或各级政府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投入,但这实质上是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成本的一个补偿渠道,因为各级各类学校是各类教育资源的直接消耗者。

2.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类。对任何事物进行分类,首先都要找到分类的依据或标志,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的分类也如此。由于不同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概念反映了不同的特定对象,所以,为满足管理上的不同需要,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可以按照多种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物质成本和人员成本是按资金消耗的对象分;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是按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发生的时间分;高等职业院校总成本、生均成本是按教育成本的核算对象分;差额成本、相关成本、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是按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来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按费用能否直接归集到产品上分;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是成本按其可控性进行分;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是成本按其性态的分类。

3.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特征。第一,教育总成本不断递增。美国著名教育家库姆斯在对美国、加拿大和瑞典以及欧洲19个发达国家考察后发现,“即使教育质量停滞不前或是下降,每个学校的实际费用也是保持着逐年上升这一反常趋势。第二,人员成本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的主要部分。教职工工资、福利支出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主要成分,这反映了教育行业与现代经济行业不同的劳动密集特点。人员成本上升带动了教育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上升。第三,教育单位成本必然上升。同等层次教育的单位成本的持续上升趋势,已被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实践所验证。第四,高职教育在未达到经济规模前,单位成本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降低。要确定高等职业院校最佳经济规模,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求大。

三、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一种知识产业,其运行必然要使用多种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各具特色,况且这些资源又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点,所以,为实现某一培养目标,必须综合投入各种教育资源。只有投入的各种教育资源的比例协调、适度时,各种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才会提高,所以说,只有适度的规模才能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研究表明,高等职业院校的规模与成本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成本管理模式就是指有关高职的教育成本管理体制的基本规定性的概括、基本框架及主要运行原则的总和。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国内外企业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标准成本制、目标成本制和责任成本制在我国企业应用较多。成本管理模式在企业界都得以普遍应用,那么,高等职业院校可否借鉴这些在企业界已得以应用的成本管理模式吗?这主要取决于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这两类组织之间及其运营管理活动是否存在着相似性。美国约翰・雷、沃尔特・哈克和卡尔・坎道里提出:“就组织和运作来说,教育组织和其他组织之间共性大于差异。教育组织和很多企业组织和商业组织一样都是劳动密集型组织;和很多组织一样是一个服务的提供者;和很多其他组织一样,也是一个多部门、多单元的组织,像其他组织一样也是为各种类型的顾客提供服务的。虽然不能像其他组织一样通过测量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数量来评定组织,但是,个体和团体的学业进步是能够并且值得测量的。将管理理论应用到教育机构是合适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对教育事业的盈利和亏损问题做出评估显得十分地困难,但是,使它朝着学业目标前进以及说明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成本效力还是可能的。”单从成本管理角度来看,可以说企业成本管理与高等职业院校成本管理具有同质性。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借鉴那些在企业已得以应用的成本管理模式,可以学习这些管理模式在企业应用的成功经验,通过对这些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比较,采集众模式之长处,优化出高效率的、规范化的、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客观实际的教育成本管理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教育成本计量问题,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本质认识不同,在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在实践方面,高等职业院校还远远没有形成符合其管理科学规律的成本计量和成本控制等方法,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还处在开始探索阶段。因此,明确高职教育本质特征和其成本特征,对研究高职教育成本计量问题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敬良等著:《高等教育成本管理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2]闵维方主编:《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美]雷・马歇尔、马克・塔克著:《教育与国家财富:思考生存》,2003。

第7篇

关键词:当代社会机构;弱势群体;本质特征

在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在反思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进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其实就是公平公正的发展观,体现的是当代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公平以及当代和子孙之间的公平。如何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结构成了当今的热门话题,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的基本前提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当代弱势群体的本质特征,转型时期由于制度缺陷而产生的弱势群体占了当代弱势群体的主体。正因为如此,本文将从当代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本质特征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试图达到认清楚当今社会结构的基本现状的目的。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弱势群体的界定经常会犯两大错误,首先是用财富多寡来解释强势弱势,实际上是将弱势和中低收入人群悄悄划上了等号,表面上似乎合理,因为当代的弱势群体缺失和贫困人群高度重叠,但这样的理解并没有揭示弱势群体的本质特征,同样由这种解释推演出来的解决弱势群体的措施就是增加弱势群体的财富,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其次是把强弱的相对性泛化,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词比如“有上就有下,有好即有坏”,同理有强也必有弱,在一个群体当中只要“我”比另外一部分人相对较弱,那么“我”就是弱势群体,对方就属于强势群体,也就有了社会上流行的“教授是弱势群体,演员是弱势群体,公务员也是弱势群体”这样的说法。这两大理解都只看到了表象,不符合弱势群体的本质特征。

弱势群体简单地定义为基本权利受到了损害的群体。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说过,“人的智力和体力不同,赡养的家庭人口多少不同,那么其富裕程度就会有差异。”即社会上存在财富不均等是正常的,只要是在权利均等的前提下形成的差异就是合理的财富差异。因此不主张最广大民众的基本权利而谈扶持社会弱势群体,不以基本权利的保全状况,而以财富来衡量强势弱势,对中国社会进步没有意义。

因此笔者从基本权利来界定弱势群体的概念,弱势群体就是基本权利受到很大程度损害,进而在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与其他人群进行正常的社会竞争,不得不退出主流社会,日益被边缘化的底层社会群体。

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从宏观的方面来看就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集会等的自由;自由;人身、社会经济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等内容。造成弱势最根本的一个原因之一就是受教育权这宪法赋予的人们的基本权利不公,城市人口中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的比例,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中国最主要、最显著的教育差距。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从此数据可知,近年来中国的农村教育有全面恶化的危险,中国城乡之间教育上的差距正在越来越演化成教育的不公平。而教育的不公平更加强化了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子弟通过教育来改善自身境遇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目前的教育投入和教育结构,不仅没有成为弥合城乡差别的黏合剂,反而成了加剧城乡分化的筛选机器。

从以上的界定分析,如果给予弱势群体的仅仅是同情和怜悯,将起不到真正有效的作用。而正是因为忽略了对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的申张,所以才产生了种种以保护弱势群体为借口,行进一步损害弱势群体基本权利之实的怪诞现象。

二、当代中国弱势群体的本质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往往是由于自身生理、经历、家庭背景、文化等特征形成的。而我们现在所分析的是“改革中的弱势群体”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弱势群体”的概念而言的。这个背景提醒我们注意到,目前中国弱势群体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即其同质性、群体性很强。他们的经历、特征都比较类似,也往往居住在一起,甚至还有原来的单位的联系,或者说是原来的同事关系的联系。这就使得他们具有很强的同质性、集中性和群体性。这些特征可能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方面,由于这样的一些特点,他们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要更强;另一方面来说,他们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也可能带来更多的社会动荡的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贫困定型化

无职化或低职化是造成贫困的直接原因,我们可以把社会资源分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由于弱势群体基本权利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害,因此无法有足够的资源来进行基本的社会交往,即就造成了弱势群体比较典型的职业低下的现状,甚至是没有职业。更严重的是在进入全球化经济体系中,作为劳动力供给方,弱势群体更不具备要价的权利。温铁军说:“这是‘race to bottom’(向下竞争或向谷底赛跑)。全球20%的发达国家掌握买方市场,卖方是占80%殳展中国家,由此产生过剩、低价劳动力过度竞争,产品和劳务的价格降到最低。”中国出口导向产业的工人大多数是农民工,在中国劳工更多地被融合进世界经济的同时,中国的劳动标准却在降低。“race to bottom”使得发展中国家以牺牲资源、环境和福利等来竞争。

贫富分化开始定型为社会结构。目前,社会上下流动的渠道被堵塞,人们改变其地位的机会相应减少。贫富差距定型为社会结构是重要的,若仅仅是贫富差距,靠调节贫富差距的政策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在贫富差距定型为社会结构的情况下,仅仅用政策来调节贫富差距就不够了,同时需要优化社会结构。

在社会定型化背景下,新的财富分配过程开始。近年来,一场空前规模的财富分配过程正在展开。当今社会财富分配的过程主要是按资本而不是按劳动分配的,在社会中还没有按劳动进行分配的机制。

(二)社会生态系统恶化

在目前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中,人们生存的社会生态,特别是贫困群体生存的社去生态,不仅受到普遍的忽视,甚至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对城市发展追求美轮美奂的效果,将达不到规定营业面积的小饭馆、食摊一律取缔。这不仅对市民的生活非常不便,而且也使很多人失去谋生机会。而在这种追求之下,一切有碍观瞻的事物,如棚户区、城乡结合部等,都在改造清除之列。而事实上,这些地方可能恰恰是下层民众的安身立命之所。在西方发达国家,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能力都远远高于中国

的情况下也不能将贫民窟全部改造。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城管与摊贩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城市管理与下层谋生机会的冲突。不幸的是,这种冲突并没有在有效的城市管理下得到缓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样的冲突因为涉及到生计,冲突本身就会带有一种更为暴烈的特征。

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固然是缓解贫富差距的重要乎段,但要根本改变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仅仅有再分配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切实的措施,改善其在市场中的机遇和地位。否则,其脆弱的生存状态就无法改变。底层生存生态的恶化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在社会中的资源越来越集中到上层,贫富分化也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如何防止底层生态的恶化,已经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优化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心态边缘化

在当今社会,弱势群体由于缺少基本的社会交往的资源和条件,进而丧失了在社会发展中的基本话语权。弱势群体因此遭遇不同形式的社会排斥,在社会发展的大小问题上缺乏甚至完全没有他们的声音,因而他们被不断地边缘化。

代表权力主体的政治精英、代表资本主体的经济精英和代表文化主体的知识精英,在共同“合法”地享受着社会主要经济成果的同时,初步形成了相互间身份转换机制。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形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统治集团,实现了所谓的“精英联盟”。同时,广大工人和农民因为贫穷被排斥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之外,边缘化程度不断加强,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被大部分知识精英遗弃的工农处于无意识和无组织状况,其生存条件和正当利益得不到正常表达,出现了工农的“失语症”并表现为群体无组织的“散沙状”。

全球化加速了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过程,整个社会在重构,利益在重新分配,这一段时期是非常不均衡的。当然,全球化进程中,新兴的民营企业主以及外资企业中的白领阶层,无疑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然而,这些幸运者毕竟是少数。更加糟糕的是,全球市场的成功使人类发展的许多非市场活动边缘化、使人类幸福更为脆弱。

(四)行动民粹化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它的极端平民化倾向,即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以此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它反对精英主义,忽视或者极端否定政治精英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普通大众在特定的情况下通常会形成某种非理性的、情绪性的共识,盲目顺从这种非理性的大众意识,不仅可能有损其长远利益,而且可能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利用,使大众被这些政客所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