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当地的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5 16:33:27

序论:在您撰写当地的经济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当地的经济发展

第1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反映旅游活动过程中,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种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们的生活富裕了,腰包鼓了,有剩余的钱了,人们需要更多的休闲娱乐等精神享受,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旅游,用于旅游的费用越来越多,于是旅游成为当今时尚。正因为如此,旅游对推动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旅游经济收入也成为我们北票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据统计,2009年旅游带来经济效益5.43亿元;2010年旅游带来经济效益7.3亿元;2011年旅游带来经济效益9.8亿元。

一、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旅游的发展可以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旅游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我市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三燕文化、佛教遗址等。这些资源的有效开发,可以吸引众多的游人,在旅游的同时会增加消费,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效益的增加。北票是贫困县,如果旅游经济发展好了,很有可能会通过旅游来摘掉贫困的帽子。

首先,旅游的发展可以带来当地环境的改善。环境优美的地方才可能吸引众多民众,要想持续发展旅游,就必须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同时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的建设。一个城市的旅游开发的越是深入,这个城市的建设就越优美,环境越清新。反过来,一个城市脏乱差,不可能吸引民众来。

其次,旅游的开发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旅游经济涵盖内容广泛,发展起来必需要相关配套设施,如旅行社、交通、住宿和餐饮等相关设施的发展,都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再次,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民众的收入。由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的是衣食住行多个行业的发展,而衣食住行涵盖了服装店、小饰品店、饭店、旅店、超市、水果店等众多店铺,几乎涉及所有的个体商户。旅游的发展,将会直接增加他们的收入,进而增加当地社会的收入。人民增收,生活质量就会更上一层楼,对摆脱贫困是指日可待的。如果某个区域发展比较落后,可以研发旅游项目来拉动经济的发展。落后地区的旅游项目可以吸引富裕地区的民众到此游玩观光消费,这样钱就流入到落后的旅游当地,从横向看可以削弱贫富差距的拉大。当地政府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政府要重视开发旅游项目,可以利用此来脱贫,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项目。

二、我市旅游助推经济发展缓慢因素

旅游经济不仅带给人们精神的愉悦,还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助推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有:

第一,缺乏真正的品牌。目前北票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共四个,有大黑山景区、白石景区、燕湖园和惠宁寺,这些景区都在努力发展自身的特色,单一个大黑山景区就开发了杏林春晓、黑山烟树、群峰竞秀、烟霞深处等多处迷人的景区。但是从城市的整体上看,缺乏品牌。

第二,旅游经济发展欠缺合力。各个景区都在争相发展自己,对北票经济的发展起到促动作用,连锁效应不强。旅游的发展是一门经济,不是简单的旅游参观,它的发展应该是个锁链。简单的说,旅游的同时能带动餐饮业、旅店的发展,还能带动周边店铺的发展。目前我市的旅游并没有很好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各个产业之间缺乏合力。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北票被誉为“第一只鸟起飞,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但是很多景区开发建设迟缓,基本是最初开发时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就是什么样,基础设施建设上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造成很多游人观看过了后就不愿意再来。很多游人有一个感觉就是五年前来过,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第四,宣传力度不够。在宣传上市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在全市范围内做了有奖问答等形式的宣传,但是还是有很多民众都不清楚旅游经济到底指的是什么。我市博物馆自开馆以来是吸引了民众过来参观,但人数不多,很多群众都感觉没多大兴趣。要想让整个辽宁,整个中国,整个世界知道认识我们北票,最起码的是先让北票人了解自己的城市。

三、增加我市旅游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的有效途径选择

一是要着重树立精品品牌。我市拥有的旅游产品有化石、战国红品种为数不少,但是缺乏包装,没有自己的品牌。懂行的人会慕名到发源地北票来寻找。北票旅游资源可为丰厚有,如果将所有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开发,形成一条龙式的观光购物景区,前景更为广阔。目前,所有的景点与化石、战国红等购物街没有相连,虽然北票已经形成了比较规模的商业街,但与各个景区分离,主要是出售化石荟和商业街虽然地处黄金地段,但是商业街是拥有众多居民的小区,故交通不便。

二是学习效仿名胜古迹。我市具有传统的根雕艺术和人才,我们可以将各种艺术加以修饰、装裱。根雕艺术、蛋画艺术都要分门别类展现在世人面前。建成有风格各异的建筑、独具特色的艺术、风味可口的小吃等的街道。让游人有的看,有的买,有的吃,还有的玩,这样我市的旅游才能发展起来,有效的助推我市的经济的发展。

三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个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线路建设,旅店改观,饭店店面升级等建设。让游人吃、住、行都能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

四是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建设。对一些需要保持原貌的古建筑物遗址,我们要保护,修复。如佛教文化资源我们要做好对其的保护性的修复建设工作。保持原貌。另外加强对皮影文化的传承工作。

五是扩大宣传。宣传不要局限在我们的北票市内宣传,我们可以扩大。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向外传播。通过外市搞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等形式,多看少收费,以扩大知名度为宗旨,实现助推我市经济的发展目标。

第2篇

>> 论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旅游文化开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案例研究 构建“环京津体育旅游圈”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论在外温州人经济回归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劳动经济学研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探析 叶广芩《青木川》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作用的典型调查 节庆旅游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新引擎 乡镇政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论乡村旅游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地方高校推动经济发展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谈公路经济对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浅谈“工程经济分析”对推动贵州建筑经济发展的作用 广州亚运会对当地体育旅游业的推动作用之研究 试论林业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回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推动宁南山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 论产学研政联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论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浅析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熊焕业、张冉:地市级党报发展中的困难原因及对策,人民网,

[3]刘方棠:市州党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新闻界,2004(02).

[4]张颖霞、王鹏玲:大众传媒对后奥运旅游的影响——基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研究,现代商业,2009(04).

[5]李洁:浅析大众传媒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新闻知识,2012(01).

[6]杜付贵:大众传媒与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新闻爱好者,2008?9(下半月).

[7]张鲁:关于着力提升地方党报影响力的思考,新闻传播,2011(09).

[8]百度百科

[11]刘方棠:市州党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新闻界,2004(02).

[12]百度百科 http:///view/973096.htm

[13]数据来源:丽江市统计局 http:///canton_model58/default.aspx?departmentid=6043

[14]大理州统计局 http:///canton_model63/default.aspx.departmentid=5789

[15]张颖霞、王鹏玲:大众传媒对后奥运旅游的影响——基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研究,现代商业,2009(04).

[16]李洁:浅析大众传媒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新闻知识,2012(01).

[17]杜付贵:大众传媒与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新闻爱好者,2008.9(下半月).

[18]张鲁:关于着力提升地方党报影响力的思考,新闻传播,2011(09).

作者简介:杨青山(1979-),男,汉族,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讲师,主要从事财经新闻史论、教育研究。

第3篇

关键词: 城镇化;经济发展;区域经济

Abstract: The lag development level of economy and rural urbanization of our country, to promot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o explor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for a long time, bu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ny areas still could not find a good way to realize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Therefore, for the problem of area of South of Jiangsu town the analysis discuss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speeding up urbaniz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s trans-century strategic objectives will have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urbaniz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y

中图分类号:TU984

一、乡镇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乡镇企业的前身是农村工业,或称社队工业,是在乡村地域内兴办的,或是农民办的工业,也包括农村个体工商业以及其他农村私有企业和第三产业;它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同时又是中国农村具有悠久传统的一个产业。乡镇企业的出现和壮大,使中国经济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结构。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

乡镇企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化”运动中,社队企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各地在纺织、刺绣、酿造、榨油、陶器等传统作坊业的基础上成立了农具厂、砖瓦厂、土化肥厂等小型工厂。60年代初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民经济被迫调整,农村工业纷纷下马,社办企业数量剧减,规模变小。70年代初,在“农业机械化”目标的指引下,国家扶持社队建立了一批农机厂、农具厂等为农业服务的工业。7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提出城市工业向农村地区扩散,促进了农村“五小”工业的发展。70年代后期,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社队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适应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硬是在逆境和“夹缝”中顽强地成长起来。1978年,党的召开,确立了乡镇企业的合法地位,从而引导和促使其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了释放,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由隐性转变成显性,兴办农村工业成为了农民进入非农产业主要甚至惟一的选择。

长江三角洲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是利用集体积累启动的。苏南地区把集体经济形成的较高的农业相对剩余作为初始资金兴办农村工业,较快地度过了“以农养工”阶段。改革开放后,苏南乡镇企业才形成自我发展机制。乡镇企业还是城乡结合的产物,是城市工业辐射扩散的结果。解放以后,中国各大中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对乡镇企业有很大的支持作用。城市向乡镇企业转移耗损工业设备,乡镇企业成为城市大工业的车间;乡镇企业为城市工业生产配套产品;乡镇企业产品经城市出口;城市提供原材料给乡镇企业进行初加工;城市提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训人才、提供信息和服务。

二、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苏南地区是乡镇企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乡镇企业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苏南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典型的乡镇企业发达地区,而且其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江苏省各地区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因此江苏省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是苏南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状况的反映。

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工业突破了“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传统发展格局。行业有所增加,活动空间日益扩大,初步形成了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生产领域已经扩展到冶金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工业、食品工业等十多个主要行业。以苏南地区所在的江苏省为例,机械、纺织、建材、化工四个部门多年的产值一直占乡镇工业产值的80% 左右。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自70年代末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分散的局面,在将工业辐射到乡村的同时出现了管理不集中,污染大并且植物成本高的情况;配套第三产业发展的不足也使乡镇企业发展趋于停滞。苏南地区在这个关键时候积极落实和配合国家新的发展战略调整,抓住时机,进行了“二次工业化”,大力建设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同时还加强配套服务业、信息产业和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实施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给区域内的农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促进地区乡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人口在地域上和产业间的转移。

三、苏南地区乡村人口的城镇化

广义上的乡村城镇化,等同于乡村人口城镇化的过程,这与城镇化的内涵完全一致。从狭隘上理解,乡村城镇化指乡村地区的城镇化过程,指的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在农村地域的演变过程,其内涵是农村地域人口及经济活动非农化的集聚过程。在乡镇企业发达的无锡、江阴、张家港等地的一部分乡镇,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已超过城市居民,城乡经济差别已经基本消失,城乡的界限已经不再明显。而同属于长江三角洲的浙北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则带来了城镇数量和规模的变化。大部分乡镇企业的创办都是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为动机的,长江三角洲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因而乡镇企业在推进长江三角洲乡村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人口的变化。乡镇企业的发展引起了人口的集聚,事实表明,小城镇的发展总是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进行的,这种趋势在改革开放以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苏南地区,农民正在或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乡镇工业的过渡,有的村庄约有一半的劳动力转移到了工业上,有的可能是70% —80%,还有相当一部分村庄的劳动力基本上都转移到了乡镇企业。20世纪90年代,苏南地区的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3年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之比为26:52:22,也就是有约600万劳动力实现了从农业向工业的大转移,其中不含到苏南就业的外来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主要从事二、三产业。

苏南太仓市归庄镇香塘村在十年前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村庄,20世纪60年代曾经是江苏省棉花高产区。全村687个劳动力,除了转到商业服务业的以外,差不多都进了村办工厂。仅当地一家直接向日本出口拖鞋的工厂就有450人。由于工厂的壮大,还从外村外地招聘了数百名职工。江苏江阴市峭岐镇在许多方面具有长三角洲地区的代表性,它位于无锡北面,处于南京、上海之间,离长江不远,在地理环境、气候、降雨、农副业、乡村工业等方面颇具代表性。因此,江阴市峭岐镇的人口变化与劳动力的就业结构转变颇具典型意义。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江阴市城镇人口不断积聚,而且劳动力不断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了江阴市的人口城镇化。

20 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激增,长江三角洲人地矛盾激化,农民迫切寻求农业外就业。然而,当时大中城市的发展水平,不能容纳农村过剩部分人口,政府遂设置了户籍制度性壁垒,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社办工业和后来的乡镇企业成为农业过剩人口的惟一去向。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人口转移,解决人地矛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但是,乡镇企业分布与管理的分散性以及配套服务行业体系的不发达,造成了乡镇企业发展的停滞。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长江三角洲乡镇企业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要求,调整发展策略,大力发展对劳动力就业附加条件不高,能够多层次吸纳劳动力的第三产业。

结束语: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资本化的副业、住宅建筑、运输以及其他更重要的乡村工业,吸收了很大部分乡村劳动人口,成功地转移了农村过剩劳动力。劳动力的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的先头部队,长江三角洲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变化使其在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上走到了最前面。

参考文献:1.张落成,乡镇企业在城乡关系中的作用与发展对策.科学出版社.1995

第4篇

关键词:温州人经济 三大板块 相互联系 回归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223-02

一、温州人经济的三大板块

温州人有经商做工的传统.温州人以四海为家,善于在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求生存、谋发展.故此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时至今日,温州人经济已形成三大经济板块,第一板块是温州本土经济,第二板块是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板块,第三板块是温州人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商务工板块。

温州本土经济为第一板块。温州市辖8县、3区、11个县级单位,温州全市780多万人口,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是全国12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2009年与1978年比较:国内生产总值由13.21亿元上升到5377.06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由6.29亿元上升到1264.72亿元;财政收入由1.34亿元上升到360.72亿元;温州民间资本由上亿元上升到6000亿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由350元左右上升到280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3元上升到10100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上千万元美元上升到132.5亿美元,年利用外资从零状态上升到2.34亿美元。温州本土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善经商的温州人,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代,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使温州几百万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的经济为第二板块。温州人除本土经济以外,全国各地都有温州人,目前在全国各地的温州人有175万人,其中从事贸易业有114万人,占65.1%;从事服务业30万人,占17.1%;从事工业18万人,占10.3%;其他行业13万人,占7.4%。175万温州人在我国东部有92.03万人,占52.59%;中部有57.98万人,占33.13%;西部有24.99万人,占14.28%。

温州人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人数最多是上海市,已达20万人,其次是北京市和武汉市,各有17万人,人数达10万人的有天津市、石家庄市、新疆自治区,人数最少的省份,也有2万多人。

温州人投资100亿以上的城市有3个,50亿以上的城市有8个,20亿以上的城市有22个,以项目为单位,投资在5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2个。

温州人在全国各地投资超千亿元,达1764亿元,实现工业产值超千亿元,达1600亿元.经销温州产品超800亿,在全国各地创办各类市场100多个,摊位5万多个,实现商业贸易额2880亿元。

温州人在全国各地投资创业,在全国形成许多温州街、温州城,甚至“北方温州”、“西部温州”。4万温州人在云南省的昆明、大理、个旧、荣自等地建立10条“温州街”。在石家庄.温州人投资39亿元,建设“金世界”商业步行街,在山东泰安建设泰山温州步行街。

在山东烟台投资36亿元建设北方温州城,在天津投资11亿元建设北方五金城,温州人在上海创办轻纺城,在南京创办陶瓷城,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建设“北方温州”,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被先生称为“西部温州”。

温州人在世界各地的经济为第三板块。温州人不仅走遍全国。而且闯荡世界。建国前,就有华侨3.8万人。现在旅居各国的温州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已有50多万之众(以户主计算),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集中在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俄罗斯、美国、新加坡、港澳等。在华侨华人居住的地方,逐渐形成华人社会.通称华埠,外国人叫它“唐人街”。目前,五大洲76个国家有60多条“唐人街”,温州人居住的地方叫“温州街”。世界上著名的温州街有:法国巴黎“温州街”,在法国居住着10万左右的温州人。意大利米兰“温州街”,在意大利有4万余温州华侨,居住在佛罗伦萨附近的冈北市,有50%是温州人。美国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的唐人街居住着4万余温州人,经营着皮革业、餐饮业和小百货。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瑞典、奥地利、挪威等中国餐馆近7000家,其中温州人占半数。据纽约《美华世界》杂志披露.温州人在国外以车衣业、鞋业占多数。其次是皮件业、服装业。再次是百货、家具、杂货业。并逐渐由服务行业、手工业扩展到制造、金融、珠宝、房地产、旅游、外贸、远洋运输和超级市场等行业,向稍高层次发展。同时由于闯荡世界的温州人居住比较集中,所以同乡联谊互助式的侨团组织比较多.比较著名的有旅法华侨俱乐部、法华工商联合会、旅荷华侨总会、西班牙王国温州同乡会、罗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新加坡温州会馆、美东纽约温州同乡会、旅港温州同乡会等30多个团体,为温州人走向世界架起了桥梁。

二、在外温州人经济回归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温州人走南闯北,四海为家是有历史、经济、环境多方面原因的。一是产业组织形式随经济发展而变化。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总部会向大城市转移,因为大城市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各种生产要素高度集聚,信息、资本、技术、人才高度汇集,不仅应用方便,而且获得相对低成本,大城市还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所以,企业总部集中到大城市是经济规律决定的,温州也不例外。二是资源配置效率是随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而提高的。世界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效率高于全国范围的优化配置效率,全国范围的配置效率高于局部区域的配置效率,这也是温州人走遍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三是温州人有外出经商做工的历史传统,早在南宋时期,温州的小商品、手工业就比较发达,温州人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比较强.是有历史渊源的。四是环境制约,人多地少是温州的特点,用地紧张和高地价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电力缺口也是突出问题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是流动的,包括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从低效益向高效益流动,从低效率向高效率流动,要素流动是市场经济实施资源优化配置、获得高效益和高效率的机制性原因。

在外温州人经济不仅放大了温州,也放大了温州精神。一些城市认识温州的过程从否定温州,到怀疑温州,到肯定温州。到羡慕温州,在外温州人的创业历程给全国各地现身说法。在外温州人发扬光大了温州精神,丰富了温卅l精神的内涵,改善和提高了温州的形象和地位。进人大城市的温州人,自身也得到提高,打开了眼界,实现思维、观念创新,提高了自身素质。大城市很有吸引力,具有区位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人文

优势等,大城市也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道和利用国际资本的桥头堡。

175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投资1764亿元,50万温州人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商做工,更多的是从事劳务。在这个双向对流中,资本自然有流出也有流入。在温州实施对外开放中.从1985年至2009年的20多年中,温州签定外资项目14.32万项,实际利用外资29.37亿美元,相当于200亿人民币。在利用外资过程中.约有50%-60%的项目同华侨的直接投资和间接牵线搭桥有关。特别是近10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温州人经济转为温州经济.通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的190多家商会,发动和鼓励温州人回家乡投资发展,提升温州经济,推动温州经济上台阶.升等级、上规模、提占占位,收到很好效果。

近几年来,温州人返乡投资成为一种大趋势,形成一股回归流。2010年温州市新增项目124个,其中属于温州人返乡投资的项目有73个,占58.87%.总投资21137亿元。以苍南县为例:

第5篇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企业内部管理 资金 成本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企业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我国目前很多企业在内部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电力企业应该重视日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对电力企业内部管理进行改革和深化,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由于市场监管体制的不完善,目前宜宾供电公司的内部管理中存在管理思想陈旧、管理方式不合理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管理者应该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实现企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采用科学合理的经营理念,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只有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资金运营的安全性。

1、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电力企业效益和利润的最大化。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损失。经营者想要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就要对企业进行一个长期的规划。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员工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策略。同时,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重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经营理念的革新,以保证竞争优势。

2、保证资金运行的安全性

由于电力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同,企业的资金管理也呈现出相对复杂的状态。企业资金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命脉,电力企业相关负责人要重视企业资金的管理和利用,制定长远的资本运作计划,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资金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心,企业应该重视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做好企业资金安全监管,确保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

3、财务信息的完整

财务信息的完整直接影响了企业资金的运转效率。财务报表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运转和使用情况,清晰准确的财务报表是企业资金利用的依据,能够保证各方面资金的合理利用。相关部门要重视对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让他们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促进企业财务工作管理的优质和高效,同时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定期的收集、审核和汇总,保证财务报表的完整合理。财务信息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管理经营状况,企业要重视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以保证自有资本和债权资本。

二、深化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意义

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是提高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构建高质量的管理团队,提高企业的主体控制力,不断加强对企业资金和成本的管理。

首先,企业的内部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员工的利益和需求,加强对员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采用定期和不定期考核的方法,监督员工的日常工作。在绩效考核方面和实践运用中不仅局限于对员工工作状态的监督和鞭策,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工作量和绩效汇总,确定员工日常工作的能力边际。具体而言,就是让员工通过绩效考核了解其工作效果在企业中所处业务水平段位,让员工更加清楚自己的工作表现是否优良。企业绩效考核结果的具体执行则是对工作绩效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工作绩效差的员工给于惩罚,以此形成与之对应的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从而让绩效好的员工更加积极地工作,让绩效差的员工自觉反省和改善自己的工作状态,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提高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质量,打造高质量的员工团队。

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相对比较复杂。在日常管理中要较多采纳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中,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避免因为决策的独断性,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和发展。同时,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内部沟通,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也要重视员工对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企业的产权制度,促进企业产权和权责的明晰化,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制定清晰的管理目标和管理章程,使企业内部管理更加合理科学。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日常管理中重视企业管理的人文性,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企业员工的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

企业员工是企业内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该重视对员工的管理。企业要重视日常管理的人文性,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多考虑员工的利益,才能保证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促进企业的快速和长远发展。企业应该不断完善员工的内部管理制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日常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制定清晰的管理章程,通过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等,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也要重视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确保企业日常管理的科学合理。

其次,企业的资金管理也是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负责人要重视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根据企业的日常资金运行情况,制定合理规范的章程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在企业资金的管理过程中,要规范企业的资金管理,保证充足的流动资金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建立健全的内部资金管理机制,使企业的资金管理更加合理规范,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每一项资金的使用都有相关的记录和备案,避免资金问题的出现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要重视对企业预算资金的管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企业定额的制定。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规范企业资金管理,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资金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资金规划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相关企业负责人应该重视资金管理机制的构建,保证资金运用的合理性,最大程度减少企业资金的浪费。

最后,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重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资金控制,有利于电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职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员工的管理意识。对企业资金进行严格、明细化的管理,养成定时清算和核查的良好工作习惯。同时要完善资金监管机制,使企业资金管理更加合理有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工作任务进行严格的执行,制定合理的企业资金控制计划,将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从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健全的资金管理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前提,重视企业资金管理是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管理涉及到的范围很广,资金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分支,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相关负责人做好企业资金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企业内部监管体制的构建,同时重视对企业预算资金的管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市场定额,针对市场情况,对资金管理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资金应用过程中要加强监管,定时进行审查和统计,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措施

1、培养科学的管理理念

科学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推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企业相关负责人要重视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同时要关注市场动态。不断更新企业内部管理理念,将科学的管理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员工,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市场发展动态对企业内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2、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

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质量。企业要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制约。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各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发现各部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也要重视日常审计工作,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保证审计的合理科学,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进行。还要重视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对企业内部发展的重要性,提升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3、增强风险评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

风险评估和市场竞争是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企业负责人要重视风险评估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增强风险评估意识,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评估,将风险降到最低。同时,更新管理理念,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让企业在竞争中寻求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对电力企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从人文管理和资金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措施和重要性,突出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我国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不仅可以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而且有利于企业竞争水平的提升,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鸿:企业经济发展中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意义[J].科技与企业,2014(20).

[2] 永桑:企业内部管理深化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12(9).

[3] 刘娟:网络营销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水利,2015(2).

[4] 樊金虎: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几点作用[J].学理论,2015(2).

[5] 阿英嘎:企业内部管理深化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10).

第6篇

目前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仍偏重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科学知识与生产技术、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仍很严重。理论脱离实践,使学生在学校死记硬背,对农业生产技术掌握甚少,而初中毕业生走向社会的人数却较多。例如,我镇地处渤海湾,以海水养殖业和捕捞业为主,沿海滩涂开发20000亩,海水养殖池塘25700亩,淡水养殖池塘22000亩,海淡水育苗室32个(水体35000m2),渔船1500艘。镇办中学近几年初中毕业后升入高中阶段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86%—89%。

初中生毕业离校后,因缺乏劳动致富的本领而苦恼。因此,在近几年教学工作中,我在初中着重开展生物实践教学,坚持把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为振兴本地经济作为教学指导思想,更新理念,大胆尝试,积累了点滴做法。

一、加强实践教学、适应本地经济发展

(一)突出与本地经济相关内容,拓展延伸课本内容

实践教学过程中,我在完成教学大纲及新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前提下,深入挖掘教材,突出与本地农村养殖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的内容,补充以下内容:

1.初中生物《植物类群》增加藻类植物的培养、鉴别,提供鱼虾饵料植物。增加介绍海生植物营养学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开发当地经济品种。

2.增加鱼类分类,感受当地丰富资源,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增加了“混合放养”的知识,使学生感受祖国养殖业历史源远流长,激发爱国之情。

3.结合《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食物网及能量关系,增加鱼、虾、蟹及当地名特优海水养殖品种的生物习性和饵料关系,提高养殖品种的经济效益。

(二)开发校本课程、开设实用技术选修课

我们通过对学校外部情况和内部情况分析,从家长态度、班主任态度、学生三个方面,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发放试卷1700余份,座谈36次。校本课程开境分析调查材料如下:

1.家长态度调查(请在符合要求的项目上打“√”)

(1)家长愿望与需求:

(2)家长态度调查

2.班主任态度调查(请在符合要求的项目上打“√”)

3.学生意愿调查(选择你特别喜欢的项目打“√”)

调查结果:

①85%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学习一些养殖技术。

②30%学科成绩中等以上学生和80%学科成绩偏低的学生喜欢与生物学相关的技术课程。

③65%的班主任持支持态度。

结果使用:

我们根据家长和学生愿望,增设《鱼类养殖技术》《对虾养殖问答》《河蟹育苗》《对虾育苗》《实用海水养殖技术》、《鱼虾病防治》《名特优养殖》《网具制作》等多种选修课,供学生有选择地学习,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实施上挂、横联、下辐射的教学措施,增强技术的实效性

初中生在每年6月22日中考结束后,按照学生的能力和愿望,重新编班。实施上挂、横联、下辐射的教学措施,其基本程序是

通过上述措施增强了学生职业化意识,让学生在踏上社会之前,便学得一技之长,增强其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本领。

几年的尝试,初见成效:

①贴近了学生生活,缩短了教学与科技的距离,使学生掌握了一定劳动就业的本领,许多学生成了养殖能手。

②树立了科技兴农的观点,增强了科研的自信心,认同科学研究就在身边,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③增强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报考农业技术学校的人数逐年增多。

④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肯于吃苦的科学品质。

⑤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有三项作品获全国中学生生物小论文二、三等奖并载入《青少年生物培养探秘》一书;参与生物竞赛人数增多,且在河北省初中生物知识能力竞赛中有4人获省一等奖,3人获省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数人获市、区级奖励。

第7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7-0068-05

一、欠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务工的特征与效应分析

(一)欠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务工的特征

1.外出务工农民总量持续增加,转移速度由快转稳

根据对江苏劳动力供给量和需求量的综合预测分析,2007-2010年全省劳动力富余分别为575万人、532万人、486万人、435万人,未来几年江苏仍然保持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的较高压力。江苏省统计局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到2005年6月底,全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1518.19万人,新增转移39.81万人,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2.69%,增速回落了1.51个百分点。其中,苏北新增转移21.15万人,占全省新增转移53.13%;转移比重46.37%,较上年同期增长3.84%。当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更是达到1546.2万人。无论是基本总量,还是新增数量,苏北欠发达地区外出务工农民占了全省的半数以上。

2.外出(跨区)务工与就地转移并存,但有较大悬殊

2004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1478.38万人,其中外出务工(跨省)总量达到了699.2万人,就地转移(省内)总量达779.18万人。但是从省内三大区域比较来看,苏南83.5%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为就地转移(区内),16.5%为异地输出(跨区);苏中就地转移和异地输出约一半对一半,47.8%为就地转移,52.2%为异地输出;而苏北约为三七开,28.2%为就地转移,71.8%为异地输出。苏北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即使外出务工,大多不在本地转移务工就业,而是更多地流向省外、区外的发达地区,两者悬殊较大。同时说明,江苏各地吸引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由南向北逐步走低。苏南属发达地区,就地吸引劳动力能力强,而苏北属欠发达地区,就地吸引劳动力能力弱。

3.外出务工农民受培训的比例提高,但收益不在本地

资料显示,2004年江苏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实际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人员占33.6%,当年全省有496.7万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各种专业培训。2004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比重比这更高,达到了51.53%。农村转移劳动力受培训比重显著提高,主要是全省各级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力度。全省仅省级财政2004年拨出专款4000万元用于资助百万农民工技能培训,共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各种形式培训达158.2万人次。各市包括苏北欠发达地区各市也为此从本已稀缺的财政预算中也相应拨出专项配套资金,用于本地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但是,这些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虽然花费了当地的教育培训成本,但是大多数并没在当地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的经济收益却在外地。

4.外出形式以朋友亲戚介绍为主,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

由于江苏苏北欠发达地区还没有真正把农民工纳入统一的就业体系,导致外出务工农民有组织外出的比例较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以亲戚朋友介绍、或者是自发为主,因此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发生工资拖欠、工伤事故等也经常会得不到应有的补偿。

(二)欠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务工产生的积极作用

1.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市场化配置,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

不妨做个简单计算,如果以1个农民工1年创造2万元财富为基数计算,江苏每年外出务工农民总量约1500万人,创造的财富就是3000亿元人民币,减去工资收入,每年至少创造约15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如果以2004年江苏向省外包括境外输出农村劳动力286.1万人计算,创造的财富就是286.1亿元人民币;在省内,苏南是吸纳外出务工农民的主要地区,江苏在输往省内413.1万人农村劳动力总量中,62.66%的劳动力输往苏南地区,以此计算每年就为苏南发达地区创造财富达258.85亿元人民币。

2.外出务工成为农民收入重要来源,对农民增收贡献逐年加大

实践证明,农民外出务工通过转移就业实现增收,已成为农民最直接、最有效、最具效力和最经济的增收途径。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已经占到农民收入的1/3,工资性收入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在80%左右。2004年,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754元,比上年增加515元,增长12.15%。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2443.4元,比上年增加254.3元,增长11.6%,增幅提高1.8个百分点。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劳务收入人均853.7元,比上年增加116.7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中49.4%来自于工资性收入。

3.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不断涌现,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资料显示,2004年江苏返乡创业人数达到了4.57万人,创办各类企业10459个。其中苏北2.34万人,占全省总数的51.2%;创办企业4614个,占44.1%,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民工返乡创业热潮正在涌现。欠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已经成为苏中、苏北获得经济建设资金、逐步缩小和苏南经济差距的有效途径。

二、欠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效应及其机理分析

农民外出务工对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对流出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也会产出一定的负效应,对此,必须深入分析,弄清其作用机理。

(一)农民外出务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负效应的主要表现

传统发展经济学认为,从一个国家来看,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加快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确实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只有劳动力流动,而无人口转移,无资源产业聚集的这种外出务工方式将会使国家内部经济发展中的区际(区域之间)矛盾更加突出,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1.对当地国民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1)农民外出务工造成GDP机会损失。研究表明,外出劳动力在外省所创造的GDP使输出地省份的GDP机会损失。据一份统计,2000年输出地省份GDP机会损失最少的是湖北省,为559.64亿元,最多是四川省,为1391.38亿元。如果算上这种机会损失,输出地省份GDP将会大幅度提高。

(2)农民外出务工造成当地财政损失。如果以GDP的10%计算财政收入,输出地省份均有财政收入损失。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前期教育的财政投入得不到回报,另一方面这些地区还要不断投入财政资金用于农民培训。欠发达地区不仅为发达地区财富积累提供了没有回报的无期投入,而且仍在源源不断地为发达地区今后的财富增长支付自己稀缺的财政资金。

(3)农民外出务工使当地消费需求减少。以徐州为例计算,2005年全市外出务工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约为79万人,外出务工农民每月生活费按城镇最低的每月300元计算,79万人的每年生活消费支出为30.34亿元,加上农民为外出务工成本支出,以每人500元计算,约为3.95亿元。两项合计约34.29亿元。外出务工的同时,带动了输入地区的消费需求,却减少了对当地消费的需求,当地因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2.对当地农业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1)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降低。前些年,由于农民负担日益加重,粮食价格又难以提高,农民种粮的比较收益下降,苏北地区不少农民纷纷选择外出务工以提高收入,出现了“有地无人种”的大面积土地抛荒现象,粮食安全风险提高。这几年,随着农业税的逐步减免、取消和农业补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才逐渐提高起来。

(2)影响当地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90年代以来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不但没有增长,许多地区反而出现负增长。造成当前无论是农村融资,还是政府扶持,农民进行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并不高。江苏虽属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但苏北地区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的情况也并不容乐观,已严重影响到当地农业生产安全。

(3)不利于当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苏北欠发达地区人多地少,非农产业发展落后,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现代化的规模生产或区域性产业经营模式难以推广。另外,农民不享有国家提供任何社会保障,土地成为了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活和生存保障的最后防线。这更加强化了这些地区农民进可攻、退可守的思想认识。这对于现代农业科技和现代经营方式推广是不利的。

3.对当地非农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造成不利影响

(1)非农产业发展受到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维系艰难,纷纷倒闭,在当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大量技术工人和劳动力纷纷外流,已有绝大部分已与输入地区二、三产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因此,欠发达地区即使出台更为优惠的吸引投资政策,却也难以吸引投资,非农产业由于比较收益下降,也难以吸纳投资。没有投资,欠发达地区非农产业谈何发展。

(2)城镇化进程受到遏制。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集中过程。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极大影响了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由于劳动力向外流动和产业向发达地区聚集,从而减缓了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外出务工农民在获得收入后,第一投资选择是在家乡修房盖屋,无形中浪费了本可用于家庭今后发展或从事非农产业所需的稀缺资源,使得外出务工获得的收入物化于农村,严重阻碍了当地城镇化的发展速度。

4.对当地教育和人力资本造成不利影响

(1)对义务教育形成冲击。长期以来,苏北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不景气,乡村债务负担沉重,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勉强维系,引起教学质量不够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教学质量不稳和近几年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学费不断攀升,对在校学生产生了极大冲击。那些外出务工中较高收入者也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子女转入所在城镇或家乡所在城镇中小学就读,或者跟随自己到外地借读,这对农村中小学正常教学和在校学生心理形成的无形冲击,其影响是深远的。

(2)不利于当地劳动力资本的形成。劳动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被人重视。而欠发达地区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引起的教育和培训的变化,大部分大中专生外流,不仅不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劳动力资资源的形成。从农村成人教育来看,成人教育本应该本着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或培训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欠发达地区农村都在政府支持下积极进行外出务工所需的职业技能培训,这些培训形成人才不是为当地所用,而是为输入地区所用。

(二)农民外出务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负效应的机理分析

欠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务工,是以当地农村社会发展滞后为代价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发展经济学理论角度阐述欠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利的经济机理。

1.传统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观点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这使劳动力在输入地区的收入和劳动生产率都有所提高。因此,通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流动使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财富和福利都有所增加。从输出地区的角度看,通过劳动力迁移,这部分劳动者获得了更高的收入,其中相当一部分会以汇款的形式返回输出地区,会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正面效益。而且,这些迁移农民能够促进地区间的文化、经济、技术和信息的交流,输入地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体制会对输出地区产生辐射和示范的效应。因此,当前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研究普遍认为,促进了劳动力输出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2.最新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观点

但是,最新发展经济学理论则认为,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对输入地区和输出地区会产生不同影响,对作为输出地的欠发达地区则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作为外出务工农民主要部分的那些素质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对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欠发达地区素质较高劳动力资源具有非竞争性。那些素质较高劳动力创造的劳动边际产品要远远超过他们获得的收入。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接近于买方垄断,即该地区农村劳动力不具有竞争性的,因此,当地那些素质较高劳动者所创造的劳动边际产品很可能超过他们获得的收入。事实也证明,一个欠发达地区能否较快发展,关键在是否有一个完整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或者人才,毕竟人是社会生产力诸因素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2)欠发达地区素质较高劳动力资源具有互补性。研究发现,在欠发达地区,素质较高劳动力与素质较低劳动力之间替代性较小,而互补性却很大。这些地区素质较高劳动力流失,不但使只有他们才能匹配的相关经济产业受到损失,而且还会使与之互补的社会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下降。一个社会和企业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就要实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最佳组合。欠发达地区素质较高劳动力转移,使得本地与之匹配的社会生产要素得不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造成一定生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3)欠发达地区素质较高劳动力教育成本的流失性。欠发达地区素质较高劳动力流失还会对其劳动力或者人力资本积累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将损害经济的长期增长,不利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事实表明,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教育成本相当大一部分是由国家负担的,并且教育等级越高,国家负担的开支越大,当素质较高劳动力输往其他地区时,输出地区遭受了损失,必须投入巨额的调整成本才能恢复原来的人力资本规模。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人口文化素质提高与经济发展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整个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平均年限每提高一年的作用,可使GDP增加1-1.5%。一个国家如此,一个省份也是如此。根据江苏2000年反映13个省辖市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有关资料,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7680,文化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样,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也不例外。当然,两者呈现的也并不是完全对称的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与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有关,也与人才的分布和结构,当地人们的经济意识、文化观念,以及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江苏苏北欠发达地区大量素质较高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三、缓解农民外出务工不利影响、促进江苏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探讨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为加快苏北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江苏应当立足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借鉴上述两种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式,吸收发展经济学最新有关理论,针对苏北欠发达地区实际,提出缓解农民外出务工不利影响、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

(一)劳动力资源开发要全面统筹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制定地区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纳入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实现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持续扩张,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不同结构的劳动力教育和培养以及就业格局。

2.针对地区实际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

(1)建立专门负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使农民外出务工步入规范化轨道;(2)建立地区劳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可靠的就业信息,实现农民有序转移,减少盲目性和无序性;(3)拨出专项财政经费,直接参与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甚至直接举办劳务洽谈会,促进当地劳动力快速、有效转移,(4)设立奖励项目基金,表彰在开发劳动力资源中做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等等。

(二)加快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1.要树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观念

中央一再强调,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现代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可持续农业和“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农业,等等。发展现代农业,可以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证农业劳动力收入持续增加,发挥农业的巨大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扩大农业劳动就业。这样就会为农村劳动力大幅增加就业空间,缓解农业劳动力过剩的压力,形成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强的吸纳能力。

2.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具体路径

(1)要巩固和发展传统农业。苏北地区要立足本地自然资源禀赋,选准支柱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并使传统种植业劳动力向林业、牧业、渔业转移,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内部就业。比如,借助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努力成为长三角地区粮棉油菜肉和水产品的供应基地。(2)要创新和发展新兴农业。苏北地区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提高附加值,建立一批乡镇企业或接受苏南乡镇企业的转移,与劳动力输出一起,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3)要突破和发展二、三产业。许多国家都有从发展家庭企业实现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经验。苏北地区可以出台综合政策措施,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农村家庭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当地就业。

(三)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1.要明确农村城镇化发展思路

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升级,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转移,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更主要的是农村城镇化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仅仅依靠大城市吸纳和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不现实的,大力发展小城镇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多的吸纳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后,一方面可以缓解流动人口对大城市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以后,留在农村的人口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缓解农村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

2.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具体路径

(1)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支撑是农村城镇化战略的立足点。农村城镇化战略必须立足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实力,使农村城镇化走上一条自我积累、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成为20世纪80年代当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苏北地区的乡镇企业一直发展的不理想,现在,面对苏南乡镇企业发展困境,可以通过产业和技术转移,加快苏北乡镇企业发展,提高其内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2)要以市场化为制度前提。农村城镇化内在要求是产业的聚集和扩散的统一,其实质就是要求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这就要求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打破条块垄断和市场分割的局面,取消各种限制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性约束,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3)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这主要是为了调动民间投资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地方财政和民间资本共同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合理使用等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

(四)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开发利用好农村劳动力资源

1.深化区域共同发展战略

在总结苏南与苏北南北挂钩、结对帮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区域对口扶持、共同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发达地区经验、资金、技术优势,与薄弱县乡的资源优势形成互补,共同发展,培育经济薄弱地区的经济力量。

2.做好苏北地区扶贫工作

苏南地区要积极做好扶贫工作,在现有的南北县(市)挂钩协作的基础上,继续组织省直属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集团对贫困县、乡的定点挂钩扶贫,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采取技术帮扶为主、资金帮扶为辅的措施,使苏北欠发达地区尽快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