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语文的文学常识大全范文

时间:2023-07-25 16:33:22

序论:在您撰写语文的文学常识大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语文的文学常识大全

第1篇

一、让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可以愉快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确立了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1、教师要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语文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教科书、教学挂图、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各类报告会、演讲会、课本剧等等。在课堂内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做到学校语文、生活语文、社会语文的有机统一。

2、教师要精心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自制手抄报是一项综合活动,手抄报几乎可以把所有学科包容进去,你讲的故事可以写成读后感编入小报,他演的节目可以写成习作编入小报,我们班的活动我来摄影编入小报。知识是互通的,在活动中能达到全面融合,沟通提高。我们要着重挖掘校园环境中语文因素,办好广播站,开辟文学社、举办科学节……一系列的活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使学生充分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运用中,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教师活跃起来,轻松教学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反思的实践者,教师还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学的研究者。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活起来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

1、教师是杂家――活的前提。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而在各学科中,语文看综合性最强,内容蕴涵面广,所以,语文教师要做杂家,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语文教师既要掌握语文学科所涉及的各种知识,同时还得对古典诗词、名人名言、伟人典故、逸闻趣事、中外名著有所了解,又要具备与语文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常识,并恰到好处地穿插到语文教学的环节中。

2、教师有个性――活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有个性,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不做传声筒,不人云亦云。一如文章,或朴实无华,或清丽温婉,或大气磅礴,或机敏厚重……一如导游,或风趣幽默,让人轻松自在;或旁征博引,让人眼界大开;或信马由缰,把人带入一种境界……这就是一种教学魅力。

3、教师有童心――活的完善。语文教师要常有一颗童心,尽可能地贴近学生实际。这就要求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身体走下来,心灵也要求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创建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在语文课堂上,指导小学生要用一种“儿童调”,要把教师的架子放下来,要用商量、咨询、探讨、好奇的语气;评点要借一双“儿童眼”,把评说的权力下放,利用儿童模仿、求异、挑刺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提高能力。如我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表扬那位用了“玉石俱焚,外强中干”等成语的同学说:“看来,你脑子里有本成语大全!”那位学生听了,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是激励评价的作用。当学生读书有口误时,我没有生硬否定和批评,而是说:“哟!台词念错了,再来!”轻松为学生解了围。在学生表演课本剧后,我真诚地说:“你们的表演可以角逐金鸡百花奖了!”这样既肯定了学生,又给予了希望。

三、让课堂活跃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组织教学形式,应有利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程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条件使课堂活起来。

1、以情蕴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孕育点”,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氛围,传递多元文化,培养民族情感,提升人文素养。如教学《听茶》一课,我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感受茶的文化。课上教师倒上香茗,出示宜兴紫砂壶,营造茶文化,感受茶气息,古筝声缭绕,古诗词串联。这是一次文学、音乐、审美的文化整合,我不奢望通过上说茶,学生在以后的生活都喜欢品茶,但学生却在这次学习中增加了茶道知识,增添了生活情趣。

第2篇

关键词:古诗鉴赏,表达训练研读例文,课堂实践,准确表达

 

在进行了读懂诗歌的训练后,我进行了一次测验。随即我又作了一次学情调查。结果令人深思。现举一个例子。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回答问题⑴一、二两句主要写了“静”,请简析作者写“静”的手法。⑵简析三、四句的表现手法。本来,这首诗学生很熟悉,小学就已经学过。论文大全。我想,这个题学生答起来不会有多大问题。可试卷结果却令人意外,这个题学生得分并不高,许多学生只能得一半分。原因多是表达不准和答非所问。通过调查,学生说,他们对诗很熟悉,可要说出好在哪里,又说不出来,更谈不上简析了。至于手法,那更不知该答什么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对诗歌的阅读还处于最初的感知层次,要让他们对诗歌作出理性的评价,还需进一步训练准确表达的能力。论文大全。

如何进行有效的训练呢,讲理论,枯燥;再说,时间也不允许;况且,诗歌确实需要学生自己的领悟,别人是很难帮上忙的。因此,我们要架起作者、作品和读者的桥梁,帮助学生学会鉴赏。忽然想起书法课上的做法。学习书法,首先要临帖。这里就有一个读帖的过程,所谓“读”,主要是研究范例的运笔轻重、字的结构、前后呼应、风格等。那么对于一个初学诗歌的学生来说,也应该有一个“读帖”的过程。所以,训练的第一步:研读例文。论文大全。

例文分两类,一类是有关的浅显易懂的理论文章,如谢冕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林庚的《说“木叶”》袁行霈的《中国文学的欣赏》《感受·联想·修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等。通过这些文章,学生初步懂得了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如欣赏要“泡”“找”“猜”“补”要充分进行联想和想象,仔细咀嚼等要求。一类是关于具体诗篇的鉴赏文字。从感性入手,从学生熟悉的诗作入手,先阅读一定量的古诗鉴赏文章,初步感知鉴赏的一般规律,掌握古诗鉴赏常识。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阅读了大量的古诗词,但是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还建立在听老师讲解的层次,自己很难独立鉴赏,更谈不上准确表达了。所以,教学古诗时,我们先给学生印发了100首古诗鉴赏的文章,并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初步感知鉴赏诗歌的角度,掌握古诗鉴赏常识。如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的鉴赏文字。阅读时提出几点要求:鉴赏文字共几段,每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文章分别从哪些角度对诗作做出了评价,文中用到了哪些术语等。通过本篇文字的阅读,学生明白了本文主要是从诗作的思想内容,诗句的具体含义和表现手法,前人的评价,意境的特点等角度对诗作作出了评价。积累了诸如以动衬静,烘托,境情结合等鉴赏常识。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诗歌鉴赏就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归纳出了古诗鉴赏的一般常识。当然,这只是鉴赏的第一步,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需要课堂上的具体学习。

记得我的一位书法老师曾说:“谁能把《九成宫》帖练习10遍,我就拜他为师。”书法学习的关键在实践。要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同样需要不断的实践。第二步,课堂实践。

㈠ 课堂讲解重在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理解诗句内容,并帮助学生进一步辨识古诗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体会评价鉴赏古诗的角度和方法。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安排了两个古诗鉴赏的单元,从《诗经》到宋词的内容,第五册安排了李白杜甫的专题鉴赏,教学时,结合课本内容,我们着重从诗句的理解,古诗的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的辨识、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等方面予以讲解。如乐府诗的赋、比、兴的手法,反复咏叹,回环往复的抒情手法;杜甫《登高》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的多层理解;柳永《雨霖铃》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手法;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壮阔的意境等。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认识了古诗鉴赏的规律和方法,从而为准确表达打下基础。

㈡ 课堂学习多角度练习学生的评价表达能力,使学生充分学习体会古诗鉴赏的要求。

课堂上除了让学生体会诗歌鉴赏的规律外,我们还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评价表达能力。常常采取简析诗作某个特点,评价作者的思想,改写诗句的意境,回述精彩片断,搜集评价其他观点等方式,力求学生准确表达。如学习完杜甫的《登高》一诗,提问:杜甫的诗以沉郁顿挫的风格著称,试以《登高》为例,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简析之。要点:诗人当时的心境,首联景物的特点和表现的情感,颔联景物的特点和引发的感想,颈联表现的感情,尾联的诗意,总结意境特点——雄浑高阔,情感特点——忧国伤时,突出沉郁顿挫。又如同是用典,同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的事迹,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古人用典有哪些作用?另外,学完一首或几首诗后,你印象最深的或你认为最精彩的一点是什么,试作分析。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诗歌妙处,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㈢ 课后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教会学生抓住评论要点,根据要求踩点答题。

课后,结合试题特点和高考要求,我们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训练题。先从客观选择题入手。客观题难度相对较低,各个选项也给学生提供了鉴赏的格式,有助于训练学生答题的准确性。所以我们在讲解试题时,先引导学生观察试题角度,然后研究表达选词,最后找出答案。

例如2004年北京12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①题主要告诉我们诗句的含义,也给了我们分析诗句意思时应注意的东西,即表面意思和深层感情。②题主要是对诗歌的表达手法,诗作的主旨,梅花的形象以及描述的意境等作的评价。同时,也告诉我们,诸如拟人手法,红梅的品格的的叙述要准确无误。这样,学生在自己表达时就开始斟酌怎样用词了。

接着,又选择了一些填空题,从课本到课外。填空题已经给出了表达的格式,只是空出了关键的部分,练习这类题,有助于学生把握表达的关键,从而知道答题要点。如阅读刘禹锡的《石头城》完成1~2题。1、诗人写沉寂的群山,写潮打空城,写朦胧的月色,都是为了烘托———。2、诗中的景物都染上了浓重的——色彩,暗藏着深沉的感情潜流,抒发了—————的感慨。第一题考查了烘托的对象,实际上告诉我们怎样表达诗作的表现手法。第二题考查了景与情的关系,也告诉我们对诗歌主旨的回答要注意说明,诗作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答案:1、今日的没落荒凉 2、凄凉对金陵昔盛今衰 又如2003年春季上海四:(17)题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写法不同:甲诗是通过描述—————,讽刺了—————;乙诗是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朝的感慨。研究这类题,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了表达的内容和格式,并且重视了关键词的选择。答案:送荔枝一事 唐玄宗、杨贵妃的逸误国 兴衰(兴废、更替)

最后,选择主观表达题,通过对题型的归纳,进一步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率。

面对主观表达题,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审清题目方向,看看应该从哪个角度入手,然后确定答题要点,最后才是准确表达。就此,我们引导学生对赏析体的问答模式作了归纳,如分析意境型,分析技巧型,分析语言型,分析炼字型,一词领全诗型,观点评价型等,并且一一对答题要点作了总结,如分析炼字型,要点包括解释该字在句中的意思;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形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样,学生在答题时就不会盲目了。答题的准确率逐渐提高。

书法最终是融他人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鉴赏最终是形成能力。所以,第三步,准确表达。

通过一段集中学习后,我让学生归纳总结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常见的表现手法,并形成文字,写一些诗歌短评,规律总结等内容的文章,最终形成较高的对古诗鉴赏的能力。

通过上面的训练,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了较深的认识,为了加深印象,巩固所学,我们还借助写作训练,对所学现象进行总结。诗歌鉴赏重点训练了一段后,我们随即作了一次写作专题练习。以“我心中的诗歌”为话题,要求学生总结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并对这些意象的含义做出分类;或者归纳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并对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做出评价;或者归纳诗歌语言上的特点;或者归纳表现同一思想或者同一主旨的诗歌等。总之,针对诗歌某一方面的特点,或总结,或归纳,或评价,写成短小的评论文章,并在全体学生中交流。这种做法,激起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诗作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我们学生的部分题目:《李白和月的缘分》《古诗中的落日》《也说衬托》《诗词中的情和景》《王维和空山》《怎一个“愁”字了得》《怀古诗中的悲情》《梅花的赞歌》《陶潜和他的酒》《千古流芳——爱情诗》《一片冰心在玉壶》《割不断的乡愁》《古诗中的蝉》《杨花点点》《同一首歌》《婉约和豪放》等。

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课题结束时,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测验和调查,这回,学生的得分大大提高,60分的试卷,得48分以上的占过一半。学情调查时,学生们说,现在我们知道怎样答题了,原来,诗歌鉴赏并不神秘,只要用心体会,诗句的妙处是可以意会也可以言传的。

当然,诗歌鉴赏是重点也是难点,仅仅通过这样的集中训练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还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熏陶,所以,我们的教学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以上,只是我们的一点探索,还很不完备,现在拿出来,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参考资料:

1、人教版中学语文二、三、五册教材

2、人教版教材第三册教学参考

3、《唐诗鉴赏辞典》

4、《高考总复习轻松1﹢1》

5、《十年高考题解析》

第3篇

然而,仔细翻阅江苏省2008年到2013年的高考试卷,名著题考查方式却有值得商榷之处。我们分别从2008和2013的高考试卷中选择一道名著简答题来稍加分析:

25(1)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士成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4分)(2008年江苏卷)

23(2)《边城》中,二老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013年江苏卷)

参考2014年江苏高考考试考试说明,“要求了解有关名著阅读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B,可见,高考对名著阅读的要求还是比较客观的。笔者发现,从题目的设置来看,简答题考查的基本都是作品的内容识记,2008年至2013的江苏高考试卷中的名著阅读题都是这样的模式。对于阅读而言,识记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理解的基础。而且,如果要求高中的学生读名著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是不切实际的。如果从降低难度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处理也未尝不可。

但是,中国实在是一个非常擅长考试的国度,因为会有很多的人教你如何考试。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这样的考查方式带来的直接的恶果便是学生的名著阅读过程成了“流水线式”生产,名著阅读课则呈现出随意化的低效态势。

“流水线式”阅读的具体表现是阅读过程的快餐化。名著阅读被纳入考试范围之后,至少是对江苏省的图书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经典名著倒是没有身价暴涨,但是各种名著大全、名著导读和高考名著高分之类的图书却突然充斥于大大小小的教辅书店。有读者才有市场,而这读者当然就是需要拿这名著阅读题15分的高中学子。甚至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大量背诵教辅资料上的文学常识,甚至是名著阅读练习题的答案,这样的训练方法在考试中居然也颇有成效。

因为备考大全对作品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都有详细全面的介绍,很多学生未必看过原著,但是答题却可以头头是道。文学史上还在争论海明威的作品是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学生却能在选择题中准确地判断出《老人与海》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的作品,这一切当然是拜参考资料所赐。笔者发现真正静下心来阅读的学生得分甚至不如几乎完全依赖教辅资料的学生。这让潜心阅读的学生心灰意冷,让走捷径的学生心怀侥幸。学生还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就已经先接受了他人现成的见解。这种“流水线式”的阅读既扼杀了人性和创造力,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经济负担以及精神负担,同时几乎完全达不到倡导阅读的目的,笔者窃以为实在是流弊无穷。

与此相关的是,在参考资料满天飞的情况下,很多教师的名著阅读课成了“放散羊”。学生任意阅读,没有指导,只有练习,教师顶多规定一下阅读进度。笔者也不得不惭愧地承认,自己也曾经“放”过“散羊”。既然参考资料集合了多位精英编写得那么全面那么权威,又何必自找负担呢?在陪着学生一起“走捷径”的同时,笔者渐觉名著考查的方式有问题。

这几年,江苏高考语文卷一出,笔者最关心的首先就是名著附加题,屡屡失望之余,又反思或许是自己眼界过于狭隘,只看到眼前“树木”,未见命题者的良苦用心?要不为何连续六年不变呢?是为了平稳过渡,还是命题者对学生阅读现状有过高的期待呢?

尽管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依然不乏“吐槽”声,但名著阅读的考查是一大亮点。

首先,简答题真正体现了B级的能力要求。我们可以先看看今年的原题:

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6分)

(2)鲁迅《故乡》的结尾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因为希望不过是“自己手制的偶像”。接着,“我”又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两个想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了作家什么样的心态?(4分)(2014年江苏卷)

要想做好这两个小题,肯定要比较熟悉作品的内容。第(1)小题还要对《红楼梦》前后章节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不同版本诗句的理解也体现了对作品主题的把握,学生在回答时就要有对作品的灵活理解,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第(2)小题则更多从语文逻辑的角度去思考鲁迅创作心态的变化。当然,如果第(1)小题不是让学生“分别说明”,而是采取相对开放的提问方式,让考生依据原著去选择性评价“葬花魂”与“葬诗魂”的表达依据,可能更能展现学生的理解能力。

其次,2014年名著考查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批判意识。高考题公布以后,笔者问过几名考生,名著多选题无一例外地都选了B项,理由是根据经验主义不可能考名著的缺点。考生的理由反映出我们的名著阅读及指导阅读时常见的问题之一,即只谈成就,回避问题。但是命题者却偏偏大胆地表达了对名著的“非议”。《子夜》是今年高考新增加的篇目,只靠教辅资料却不阅读原著的考生是怎么也不会认为《子夜》在结构上有问题的,但是精读过原著的学生应该会在这一选项上有所得。

名著阅读的考查形式并没有变化,但是考查内容却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如果这种变化能继续走下去,自然会促使学生真正静下心来去阅读原著;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名著阅读和其他的阅读理解不同,不好去规范题型和题点,当然也就没有答题模式好遵照,以往大多是立足于对内容总结和回顾的参考资料,必然是靠不住的,这就迫使教师不得不往“专家”的路上走,那么教师的业务修养的提升也变成了附加的福利。

第4篇

我是一粒小小的沙,但却不甘落后,一声庸碌无为,我愿做生命的主人,做一粒不朽的珍珠泪。我渴望朝向艺术之塔,文化之巅,事业之厦,不负这繁花似锦的时代,把和谐美好洒向人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同学个人介绍大全资料,提供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新同学个人介绍大全一

我是一名初中的新生,名叫,我平凡而又自信,是一个拥有满腔热血的少年,在茫茫人海中,我是一滴水,没有强壮的身体,也没有美丽的外表,在一望无边的戈壁。我是一粒沙,没有满腔的学问,也没有动听的声音,我只是隐于千军万马之中,空有一身抱负的小卒,只是一只拥有自信的骡子。

虽说我平凡,但我并不愿作随波逐流的人。弗罗斯特曾说过:“_的树林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于是,我同他一样,选了那条窄小,人迹稀少的那一条,我不愿去走别人庸俗的老路,不愿去过和别人一样的庸俗的生活,更不愿同众人一起在_他人中否认自己。相反,我更爱走那条狭窄的,与众不同的成名之路。

我要作我自己。齐白石老先生说过:“学我者,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没有自己的天地。当流行《flashfiction》时,我觉得那是浪费时间:当流行网络游戏时,我感觉那是虚度时光。我要做自己,要看清自己,要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向他人证明——我就是我,凭什么和他一样!抛开浮华雕饰,亮出自己的王牌,追求自己的个性:做的我。

我是一粒小小的沙,但却不甘落后,一声庸碌无为,我愿做生命的主人,做一粒不朽的珍珠泪。我渴望朝向艺术之塔,文化之巅,事业之厦,不负这繁花似锦的时代,把和谐美好洒向人间。

新同学个人介绍大全二

我叫_x,今年x岁,是____学校的学生。我是一个思维敏捷、领悟力强和爱动脑筋的学生,也是一个学习勤奋、做事认真的学生。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而且对数学学习特别感兴趣。

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坚持预习,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家庭作业既整齐又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使我成为老师们眼中的优秀学生。在近六年的学习中,我多次获得单科免考并在各类评比中获得了优异成绩:每学期都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在南京数学学会组织的“智力数学大比拼”和“南京市第九届小学智力数学冬令营竞赛”中均获得了二等奖,在江苏现代教育培训中心和《小学生报》组织的第五届“现代杯小学生学习能力测试”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在校英语百词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校数学竞赛和英语故事演讲比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被鼓楼区教育局评为_年度和_年度鼓楼区“学习之星”,获得_年度鼓楼区“优秀少先队员”称号。

我的爱好十分广泛,课外时间学习了民族乐器二胡,取得了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组织的二胡水平考级玖级良好的成绩,我还对竖笛和书法着迷,课余时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竖笛和书法兴趣班,不仅能熟练吹奏许多竖笛曲子,而且成了校竖笛队的优秀学员,在江苏省中小学生书法(写字)大赛中,我的书法(写字)作品获得了“金奖”,在学校举办的第四届春季田径运动会中,我获得了四年级女子组100米和跳远2个第一名。在学校的“小艺术家”评比中,我分别被被评为“小电脑家”、“小书法家”和“小健将”。

我除了喜爱学习还喜欢科学,从三年级起就订阅《我们爱科学》,每一期杂志都是一口气读完还意犹未尽,我也爱看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从中了解到了许多科学常识,在“鼓楼区首届中小学生学科性小论文”评选中,我撰写的《响水壶的秘密》获得了二等奖。

我热爱班级集体,热心公共活动,作为一名中队委,我带领同学们认真参加大队各项活动,努力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在“手拉手、心连心、与凉山孩子零距离”活动中,我获得了“爱心大使”称号,在“童心红丝带”活动中荣获优秀个人奖。

未来学习之路还很漫长,我将继续努力,认真踏实、勤奋刻苦,争做一名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

新同学个人介绍大全三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郑_,郑_的郑,_的_,_×的_,汉族。总体来说,我的个子其实并不矮,只是和班上的高个儿比起来,就逊色多了,目前处在最好的年纪里——18岁。

我的缺点主要是作事不麻利,自觉性不高,对自己的事不上心。上六年级的时候,学校就在我家对面。我却常常是七点半起床,要做半个多小时的准备才能出门,还经常迟到。因此同学们叫我“迟到大王”。现在,最起码六点多就要起床,才能有足够的时候吃饭、坐车等。这对我是个挑战。不过,我一定要借这个机会,改掉我不麻利的坏习惯。

另外,自觉性不高,上课不免做些小动作、讲话。前几天大家都参加了军训,站着要一动也不动。我感到通过这次军训,我的自觉性有所提高。我也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改掉这个毛病。对自己的事不上心。我在当数学课代表时,有好几次本子忘发,作业没收齐,挨过老师不少责备。我也希望改掉它。我有决心改掉我的缺点和坏习惯。 我的优点:我和很多同学一样,也找不出我的优点。

我和父母讨论之后得出:较有上进心,较乐观。至于我更多的优点,就靠大家的发掘了! 我的兴趣爱好。我比较喜欢游泳,踢足球,也对军事感兴趣。如果谁和我“志同道合”,就可以找我交个朋友。 对未来初中生活的期望。我希望能在这4年里快乐地度过,能和同学们结下深厚的友谊,能从老师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我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我,喜欢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团结友爱地度过这4年。

新同学个人介绍大全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官,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韩x,是湖北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一名新生,很荣幸今天能够代表10级全体新生在开学典礼上发言。

我生于武汉,长于武汉,是个地地道道的武汉人。从小生活在沙湖边上的我和湖大有着特殊的感情。因而,置身于湖大,漫步在沙湖湖畔,沐浴在桂花香中成为了年少的我的一个梦想。而如今,怀揣着各式各样梦想的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湖大校园,将要迎接我们的不仅是四年的大学生活,更是一个圆梦的过程。

记得初识湖大是在学校的校园开放日。我迷迷糊糊的便走迷了路,是经过的学长耐心地给我指明了方向。那天我还参观了学校的图书馆,在惊叹于湖大一流设施的同时,更令我难忘的是那里工作认真、亲切待人的阿姨们。其实,让我真正感动的还是在湖大水碧琴园贴吧里。在那里,有许多热心的学长学姐们发了新生咨询帖,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是他们,不厌其烦的回答着我们大致相同的问题;是他们,在网络家园里和我们共同分享升学的喜悦。再来湖大,便是报道那天。在文学院的学生干部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注册,领到了军训服装,找了自己的宿舍。看着他们忙进忙出的身影,我深切感到来到湖大是一件幸福万分的事。

新大学,新起点,作为新生的我们无疑都有着无限的憧憬和期待。

在这里,我们将交到五湖四海的朋友

在这里,我们将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这里,我们将习得终身受益的知识

在这里,我们将增长独立生活的经验

是的,无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都将要在湖大这精英荟萃之地度过我们人生中最璀璨的韶华。

因此,我们更要珍惜,更要努力。珍惜青春,珍惜时代;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在生活上坚持勤俭,学习上力争先进,思想上积极向组织靠拢,不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正真做到“今天我为湖大骄傲,明天湖大为我自豪”!

第5篇

我们家被评为重庆市学习型家庭后,又被评为全国学习型家庭,这是前两年的事。我们好像没什么惊喜,因为学习对于我们一家来说,就像吃饭穿衣睡觉一样自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细节,我们从中获取营养,快乐而充实。

每天晚上,我们家的三台电脑几乎同时开着,屏幕上的亮光一闪一闪地,映照出三张聚精会神的脸。

要说我们家学习的领头羊,肯定是孩子他爸了。他虽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但一直从事的是文字工作。他这个人呀,上个世纪80年代热爱诗歌,90年代喜欢电脑,2000年开始酷爱昆虫摄影,每个阶段都有不少收获。

我们家买的第一台电脑是PC机XT,那是90年代初,电脑刚开始进入重庆市场,在家庭用户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孩子他爸毫不犹豫地将PC机买回了家,后来还配了一台针式打印机。电脑就放在卧室的写字台上,那时他正值写作高峰,每天晚上打印机“吱吱嘎嘎”响到深夜,以至N年后,我在梦中都还经常听见这种熟悉的声音。当时电脑教材非常少,他利用手上有限的资料学习,一个星期不到就掌握了五笔字型打字法,同时还摸索出了不少经验,萌生了编写教材的想法。就是这一学习过程,为他后来编写出版《最新实用电脑普及大全》等五六本电脑学习教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他爸在学习上是非常投入而有感染力的。当时电脑还是个稀罕之物,周围不少朋友都经不住他的宣传与鼓动,跟着买了电脑,但使用都属准菜鸟级。一段时间,他几乎成了“电脑专家”,不少文朋诗友打电话向他请教有关电脑的知识及购买电脑的一些常识,有的在写作过程中操作错误,文件突然丢了,求救电话一打就是半个小时以上,还有的更是将他请到家中帮忙安装、维修,没有电脑的朋友更是拿着稿子到家里来,坐着等他录入与打印。对这些,他都兴致勃勃。他说,帮别人解决问题,也是在提高自己。在他的指导下,我也学会了五笔打字,至今享用不尽。

他大学毕业一年后,改行到了《重庆日报》工作。他撰写、编辑的新闻、副刊作品有上百件获全国、省市级奖,目前所主持的《影响》周刊,受到同行和读者的广泛好评。由于业余时间喜爱读书、写作,他创作了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500余件,出版过长篇小说《城市玩笑》(获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李元胜诗选》(获四川省优秀图书奖)、散文集《都市脸谱》、诗集《重庆生活》等,他的作品入选30多种全国性文学作品选,诗作《景象》获人民文学奖。他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了全国最早的网络诗刊《界限》。

从2000年开始,他喜欢上了数码照相,并对微距下的昆虫产生了浓厚兴趣。近年来,他一边拍摄,一边撰写,出版了《中国昆虫记》、《虫虫虫虫飞》、《虫舞飞扬》等多部图文作品。这些作品,传递了昆虫世界常被人们忽视的美丽。在他的影响下,一个有趣的聚会“虫虫特工队”经常在节假日开展外拍活动,有时,我也会跟在他们队伍后面客串一下。

也许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儿子从小就养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偏爱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幻作品。他的零花钱大多用在了购书上,他看书买书都是凭着自己一时的喜好。《哈利・波特》、《三国演义》、《光晕》、《幽默笑话》等风格内容迥然不同的书,他都看得津津有味。前几天他刚买回一本《国际象棋入门》,一个人在那里边看边下,一捣鼓就是半天。他喜欢练习写作,习作比较有想象力。小学就在《少年先锋报》上发表过散文和小说。他的习惯是上厕所必须一书在手,外出时最重要的随身物品也是一本书。要问他最不喜欢看的书是什么,他肯定会回答:“学校的课本。”我们平时批评他,说要是你上厕所都看的是语文数学英语课本,那成绩不知道有多好呀。可是他对我们的期望基本上是充耳不闻,一贯我行我素,因此成绩一直在最让家长心神不定的中等线上徘徊。好在这些年他一直都是这样,既没有让我们喜出望外突然拔尖,也没有临时发挥失常让我们顿感不安。我们希望他快乐学习、轻松成长。

第6篇

【关键词】重视综合性学习;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重归纳;为语文教学增添活力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综合性学习”便日益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语文教学增添活力。

综合性学习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综合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课题研究或专题活动的全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说来,课本是惟一的信息源,教师是惟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综合性学习必然要进入我们的视野,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综合性学习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构成要素,在内容上、形式上、空间上、时间上都具有开放性,整个过程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是对长久以来形成的“静听为主,教师中心”这一教育方式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有调查者对学生的综合实践、研究活动的作用做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学生参加活动收获示意图

1.学会了很多新知识

60.36%

2.知道了怎样组织活动 5.12%

3.学会了动手操作 10.24%

4.知道了怎样同他人交往 13.45%

5.树立了更高的理想 8.33%

6.其他 2.5%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开展综合性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意义深远。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2)。这些要求无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以及教师、学校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安排。

1.要有充分的准备, 重探究、重应用。

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到实际生活中马上能用,获得了锻炼的机会,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设计的活动应该是“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等。把活动的安排教给学生讨论,教师和学生要做充分的准备。 “重探究、重应用”其特征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现实生活并加以调查研究,寻找出隐藏于内的因果关系,提出切实可靠的解决措施。此类学习适于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以引发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的习惯和能力为主。不必过于强调研究的知识含量和深度、广度,以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如:在学习《向沙漠进军》这一课之前,先就本校的足球场为什么越来越高这一现象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让学生测量足球场比土制跑道平均高出多少,让他们调查足球场原先就这么高还是后来变“高”了,并分析原因。学生们兴致盎然地研究起来,得出的结论是:不是足球场变高了,而是土制跑道变低了。原因是:由于大风长年累月吹走地面浮土,地面平均每年降低五毫米左右,而足球场上因种植草皮,浮土没有被吹走。再引导学生学习《向沙漠进军》,指导学生写论文,有的学生在论文中提出了以下意见:A、这是自然生态被破坏,环境逐渐恶化的结果。B、“向沙漠进军的主要武器是水”,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水——遇到大风就撒水,这样即减少了灰尘,又不会使地面继续降低。C、“抵御风沙袭击的另一办法是植树种草”,建议在操场周围种树,以绿化操场,保护操场,并注意保护操场草坪。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重过程、重参与。

综合性学习就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人人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学生通过自己参与获得的答案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反思自己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找到和理的答案。例如,学习七上《月亮上的足迹》,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讲起,介绍有关月球的知识、人类登月全过程以及很多的神话传说、科幻作品等,甚至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想像未来世界的你登月的情景……这样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又可以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就说,大胆表达。。又如在学习《爱莲说》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关于莲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文人赋予莲的美好品质,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的理解、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互相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特组织了一个关于“莲文化魅力”的综合性活动。将学生分为分别探究莲的历史、莲叶防水和自洁、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莲生长繁殖之谜、千年古莲发芽之谜的五个大组,分别查找、筛选五个主题的资料。小组选出组长,并制作为期两周的活动计划。小组同学互相协作,分工合作,将查找及筛选的资料制成图文并茂的PPT演示文稿。如在上诗歌单元时,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对联、集对联、作对联。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曾被诗人藏克家称为“中国文学园地一朵别致的小花”。课堂上,教师先教给学生对联的一些基本常识,甚至介绍一些趣联趣事、名联名事。比如宋朝大文学家朱熹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或采访别人收集红白喜事、开业庆典中的对联。几年下来。收集最少的也达百多幅,有的按春联、婚联、寿联、开业对联等一一分类。有的学生留心观察并收集农村欢宴中的对联,发现这些对联很有讲究。于是他们按大门、头门、厨房门、侧门、后门等地方分类收集。堂屋侧门联“幸有素餐娱雅客,无珍味宴嘉宾”;厨房门联:“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方晓路难行”……还有的同学专门收集迎春联,男女寿星50至100岁的通用联等。教师组织学生将这些收集来的对联编辑整理成《日常生活通用对联大全》,每当亲戚朋友遇红白喜事时,好多同学能信手拈来,过过农村“小秀才”的瘾。这些难道不是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活力吗?

3.要交给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方法,重方法、重体验、重归纳。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有利于终身的学习和发展。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方法”的教育。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主要在于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课内外学习的“综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如在学《春》这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去春游,让学生去仔细观察,用耳、鼻、手去全身心感受,其次,再让学生各抒己见,口头表述你所感受到的春天,再次,放《春》这一课的朗读带,最后,回校后让学生从“春花”、“春风”、“春雨”、“春勤”等内容中选取你感兴趣的专题,写几段文字,或分类收集诗句,编制一期以“春意常在”为主题的壁报。这一设计不局限于一字一词,也没有用似是而非的东西去为难学生,却又有深度、有质量,很富有启发性、挑战性、归纳性、综合性,既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与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4.要重视活动评价和避免出现的误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4)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有新意的思路和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避免出现这种误区,以为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和科研人员一样,搞发明创造,撰写论著,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部分人身上,却把大部分学生撇在一边。这一现象应该扭转。教师先要明确倡导新型学习方式的立意所在,然后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识和能力的乐趣。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要取代课堂学习,系统知识的学习永远是必要的。

总之,我认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让社会生活走向课堂。有利于让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有机衔接,有利于新世纪人才的需求,更加强调地是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活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图书;采编;推广

1 少儿图书的分类方式

1.1 按年龄分类

1.1.1低幼读物。

低幼读物是指针对0-3岁婴儿和幼儿的读物,2个月的小婴儿已有运动记忆和姿势记忆,尤其是能记住母亲的声音。这一时期的读物主要通过家长对0-3岁婴幼儿重复诵读,达到婴幼儿听读、跟读、复述的目的。低幼图画书好比是供低幼儿童看的电影,以优美的绘画,简练的文字,展示出宽广的视野,加上细节的特写,既有符合幼儿语言特色以及有趣的故事情节,又含着引人入胜的匠心设计。

0-3岁低幼读物又以绘本形式多见。有的绘本改编自著名童话或者民间传说,既经久不衰,又耐人寻味。有的绘本重教育意义,从孩子的视角寓教于故事,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爱心,影响孩子的三观。绘本画风优美,童趣十足,装帧精致,价格一般都比较高,一般家庭重复使用的几率低,到图书馆选绘本是多数家长的选择。此时采购的原则应以主题为主,重奢华轻内容的图书要少选或不选,以有限的经费最大限度地保证服务更多的读者。

1.1.2学龄前儿童读物。

古代凡年龄大于婴儿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儿童,现代只指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此时的幼儿语言及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已达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与人沟通,根据这一阶段的认知特点可以为其选择通过直接体验和游戏的形式的图书,如专注力训练。有的学龄前儿童已学会部分汉字,并且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接受能力以及记忆力,往往不满足于父母家长讲故事,而是开始探索自己阅读。包含简短句子的故事以及含义显而易见的图画是这一年龄段儿童读物的主要选择。

1.1.3小学生读物。

主要包括新课标推荐书目和作文辅导类图书。另外新课标要求学生小学七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145万字以上。

1.1.3.1小学低年级读物

根据2012年教育部开始实施的语文新课标,小学生的识字量要求为:一、二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1]。此阶段读物多数辅助拼音,可以根据读音认识字词与理解句子的意义。

1.1.3.2中高年级读物。

根据语文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五、六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除个别地名和生僻字以外,中高年级小学生识字水平完全可以驾驭文字内容,此阶段读物以文字为主,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地理、军事、科技等百科知识。这个年龄阶段的读者热衷于阅读诸如《查理九世》这样的赞美成长勇气、鼓励科学探索的既是大型儿童冒险小说,又是游戏故事书的作品,符合小学生爱动,爱冒险,爱探究的特点,通过阅读此类图书,可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培养科学发现的爱好。

1.1.4初中生读物。

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身份改变,使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产生巨大的变化,一方面,针对初中生年龄层出版的通俗易懂的读物仍然吸引他们阅读,另一方面,出于对自身已非“儿童”的认知,“少年儿童”这一统称又使得他们羞于到少儿图书所在的阅览室和图书馆借阅图书。

1.2 少儿图书的内容类型

1.2.1文学类图书

文学类图书为少儿图书中最大的类别。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活泼生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又分为婴儿文学、幼年文W、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等。最具代表性的儿童文学是童话作品,这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最常见的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无论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有纯文字书,有绘本,其中《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有多个版本,还有根据中国民间传说集成的《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等。

少儿图书的特点是随着读者年龄的增长,会陆续离开少儿图书,也就是说,读者群体在一个时间段是相对固定,但总体是流动的。而少儿图书会更人员破旧和磨损,不能单纯以馆藏已有收藏而不采选。

1.2.2科普、百科知识类

《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科学实验王》等多个系列图书一直得到小读者的追捧。每到寒暑假,即使有多于常数的复本数,百科知识的多卷册图书经常被一借而空。借阅率高使得图书破损率也相对较高,新的版本仍然有重复采选的价值。

1.2.3教辅类

作为应试教育的产物,类似“作文辅导”的图书也有一定程度的需求。《小学生作文大全》等含范文与教师点评,对于提高作文水平有一定作用。

1.3 作品、作者和出版社的选择

1.3.1世界名著经典

经典作品和世界名著的少儿版,因读者群的成长变化而长盛不衰,一直是少儿图书的首选。

1.3.2知名作家

国内儿童文学的作家,包括曹文轩、郑渊洁、沈石溪、伍美珍、杨红樱的作品,常驻于采购清单。

以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为例,他的作品以庄重忧郁的风格、诗情画意的意境、充满智慧的叙述方式,呈现出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感动着包括少儿的所有读者。再有“中国动物小说之王”称号的沈石溪作品,也在畅销书之列。“童话大王”郑渊洁更是以《皮皮鲁》系列收获无数小粉丝。这些作者以其一贯的风格坐拥稳定的小读者群,他们的作品可以被少儿读者包揽。

1.3.3出版社

出版社对少儿图书题材的选材极为重要,选材广受欢迎,图书的装帧质量也是采编人员考虑之列,如果出版社出版掉页严重,经常漏装、错装的图书,如果校对马虎,甚至有严重常识性错误,那都是误人子弟,对于辨别能力较低的少儿读者将造成不良后果,这样的出版社都会在今后的采选中被屏蔽。

而标注油墨采用纯天然植物油墨的绿色印刷,因其安全无毒,健康环保,则会是绘本的首选。

2 采编人员的素质对少儿图书阅读推广的影响

2.1 敏锐的视角和触角

采编人员要自觉关注出版新闻,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新闻刚刚,一位馆员敏感到这是引发一波少儿图书借阅的时机,当晚就联系书店,预订了一大批曹文轩的作品,几乎清空了当时那家书店的库存,次日图书送到,当即做完编目,在当年2016年的“4.23世界读书日”活动中,推出该批图书,抢占了阅读推广的先机。这充分说明,一个馆员要有知识的积累,更要有敏锐的触角。

2.2 善于发现读者的阅读倾向

要善于分析和沟通,包括与身为少儿家长的同事沟通,与小读者的家长交流,了解阅读倾向,了解家长推荐图书的目的,同时推荐书目给这些家长。

2.3 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

有的家长注重作者,注重经典,也注重书的质量。如考虑到孩子近视,在孩子成长后阅读文字作品多于图画书时,就会挑选字体较大的文学书。

有时,学校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同一时期就会有大量的复本需求,家长向窗口的工作人员提出的建议要及时反馈给采编人员。由采购到编目有一个时间差,图书编目后,加工需要一个过程,有的书如绘本,除开粘贴书标、色标以外,还要加贴防翘透明膜。提前了解阅读倾向和需求,提前采购和编目,才能保证应对借阅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