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

时间:2023-07-24 16:16:34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

第1篇

关键词:科研团队 绩效 机制

一、科学研究与科研团队

我国国家教育部定义是:“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我们在科学研究时一般遵循的程序是:提出问题、建立模型和假设、制定计划、得出结果、检验和评定、交流与合作。

所谓科研团队,是以科研开发为主要目标,由多个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这些科研人员不仅要能具有知识和技能上的交叉性和互补性,还有着共同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并勇于承担责任。在科研团队的发展过程中,往往要经历由组建、磨合、成熟到衰退的发展阶段。随着知识日趋多元化、边缘化,以及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可以说科研团队已成为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的重要载体。[1]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学科和专业产生了大量的新知识新方法,科学研究在发展的过程中渐趋综合化、系统化与整体化,这就需要具有多类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进行相关的合作与研究。科研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单独完成研究工作的几率大大减少,与之相对的是更多的团队合作。

科研团队在确定共同的科研目标后,随着就应该合理的进行组织分工。合理的组织分工有利于团队成员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同时还有利于在研究中进行学科间的交叉和资源共享,这不仅有利于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还可以提高科研资金、设备的使用效率。所以,无论高校优化学科资源,还是进行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科研团队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进入21世纪,在任何领域的竞争简言之都可谓人才的竞争。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作为稀缺珍贵的战略资源,不仅影响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还衡量着国家、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各所高校都将创新型人才奉若珍宝,并提供优厚的待遇与科研条件大力拓招创新型人才,而以创新型人才为构建基础的科研创新团队,势必会成为今后高等学府的科研建设的重心[2]。

二、高等学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分类

如果我们依据不同的维度和标准,可以将创新型科研团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里仅从存在方式的角度入手,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3]。

(l)“师生共同体”创新型科研团队

“师生共同体”频繁出现在国内外高校的创新型团队构建工作中并非偶然,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规模小、易管理的特点,因而受到学界的一致欢迎与重视。它的结构主要是由导师、博硕研究生以及访问学者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虽然在研究创新的过程中这类团队的效率较高,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在师生共同体的研究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导师过于侧重任务分配,疏于对学生进行培养指导等现象。更有甚者,导师将学生看作“廉价劳动力”,这不仅压抑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还会造成师生的隔阂。

(2)项目创新型科研团队

顾名思义,项目创新团队的目标即为以项目为导向,进行相关创新。此类创新团队是基于科研项目构建而成。这一团队的负责人往往是该项目的主持人,因而在项目的推行中可以进行系统的思考,全局的把握,并且还能对于参与项目的人员进行合理、优化的配置,使其在科研创新时更富有效率。但由于这类团队的组成成员一般来自不同的学校与院系,有的甚至是因为申请项目和课题时临时拼凑而来,使得团队成员之间往往缺乏信任。

(3)学科创新型科研团队

与项目创新团队截然不同,学科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往往是本学科的带头人,本学科的其他老师和教学人员一般在这个团队中扮演助理的角色,分担一部分的科研与创新任务。学科创新团队的任务是多重而又艰巨的,他不仅负担着学科方向的凝练,还要培养一个稳定教师队伍,并进行相关的科技创新。此类团队在组织进出上并没有严格的规定,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加入与否,但随着团队的长期调整与整合后,团队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简言之:创新型团队从创立到逐步发展,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

(4)分布式创新型科研团队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科学研究、资源与技术也不仅仅局限于高校的内部,而是更多的分不到了高校外部,这使得分布式创新团队应运而生。分布式创新团队正如“分布”所表达的含义一样,它的团队成员不在仅仅局限于同一所高等学校之中,而是根据研究资源、技术、环境条件而分布在与其合作的其他高校中。该团队在进行创新时往往围绕某项重大计划或课题任务,将分布于不同区域环境的专业人才集中,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互取所需,进而获得创新的灵感。

三、科研团队的建立和管理浅析

(1)加快高校体制与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机制改革

以洪堡十九世纪初在德国柏林大学所倡导的“通过科研进行教学”和“教学与研究统一”思想为起点[4],建立具有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大学理念已得到各方的广泛认同。目前高校对于行政管理方面往往采用纵向管理模式,这样的划分的弊端在于科研团队没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往往是作为一个虚拟机构而出现,团队成员也没有管理权和制约权。但在实际科研工作中,科研团队不仅要对科研项目负责,担负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还要对高等学校的行政部门负责,这就使得团队的负责人必须是这个学校或学院的领导,但是这个领导又未必是科研型人才,所以如何能让团队合力的融入行政体制中,是高校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科研团队的建设应以项目为导向来构建,首先要成立一个(临时)行政管理单位,借以能够对团队成员进行相关考核。在这样的条件下,科研团队就具有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外相对独立的管理与决策权,考核结果也可以纳入成员整体考核体系。

第2篇

关键词:科研团队;虚拟团队;科研管理

一、虚拟科研团队及其特征

近年来关于虚拟企业和虚拟校园等的研究逐渐觉到人们的关注,主要得益于20世纪末以来通信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这使传统的人际沟通方式得到了革命性的变革。这种沟通方式的变革,同样体现在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过程之中。

虚拟科研团队是指围绕一个共同的科研项目临时组织成立的科研团队,它的组织相对不稳定,成员随项目的进展随时会发生变动;项目成员对于项目的参与程度各不相同;成员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松散,以致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团队成员甚至在科研项目管理者眼里,并没有把它视作一个真正的团队。虚拟科研团队既然不同于实体团队,那么它也就具有自身的特点。

在组织成员方面,虚拟的科研团队可以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两类。所谓封闭型的虚拟科研团队是指团队成员有一定范围,是固定的。而开放型的虚拟科研团队则是指团队成员没有限制,只要是对项目感兴趣,既可以随时加入,也可以随时退出。封闭型的虚拟科研团队与传统团队之间比较相似,差别只在于成员之间的隶属关系不是那么强,各成员之间是时空分割的。开放型的虚拟科研团队一般由一个核心成员(组织)发起,其他成员可以凭兴趣加入。由于成员之间的不确定性,开放团队中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核心成员为方便与其他成员的交流,一般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交流平台,这样的平台可以包括交流论文的杂志、网络社区、新闻组、开放实验室等。不论是哪一种虚拟科研团队,它的人员集中度都要大大低于基于非信息化交流形式的传统团队。

在科研团队的构成方式上,虚拟科研团队主要由项目核心成员来选择其他成员的来源与组合方式,并与人力资源部门相配合,其中开放式的虚拟科研团队则完全不需要人事部门的参与。

在沟通方式方面,虚拟团队的组织边界决定了它必须采用信息化沟通方式。第一代的信息化沟通方式主要是文本型的,成员之间依靠一对一的通讯,交换的信息主要是文本和数据。第二代的沟通方式主要是以大容量文本和图形为主,成员之间可以采用多对多的方式进行通信。第三代沟通方式是以多媒体交互式为代表的,它将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可以即时交换视频、语音、图像和文字,而且通过远程操作,成员之间可以实现完全的互动。

二、高校组建虚拟科研团队的重要性

随着研究型大学建设逐步受到广泛重视,各高等院校都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尽力培植适于提高科研效率的环境。培养并加强对虚拟科研团队的管理,符合当前科学研究的方向,对于提高科研能力,发挥科研工作者的创造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代自然科学是从对自然界分门别类的研究开始的,它虽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也造成了较大的历史局限性。它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研究的同时,也割裂了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科学进一步分化,学科研究越来越单一,使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之间很难进行沟通,从而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犹如盲人摸象,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由于当代自然科学是以大科学为特征,这就对科学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子课题之间相互关联,要求不同科研单位的科学家进行共同协作,打破原有的隶属关系也就成为必然趋势。

除了大型科研课题对科学家的协作提出需求之外,科研对象的复杂性也使科学家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团队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人们逐渐发现,世界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某些现象必须从几个不同的学科来进行理解,人们面对的问题远比简单地将几个不同的学科组合在一起来得复杂,于是一个复杂的科研项目往往会联结若干不同学科的专家。

当代科学的发展,逐渐模糊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再次走到了一起。在现代社会,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科学内部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会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伦理等很多方面。这种横跨自然与人文两大领域的研究课题,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关注才能有所突破。

科研对象的新特征,要求科研队伍和科研过程一同进行转变。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将各有所长的各方面专家集中到一起,更快、更好、更高效地展开科学研究,这正是建立虚拟科研团队的优势和出发点。高等院校的长处在于各个专业的人才会聚在一起,而当前管理中的短处则是将这些优秀人才条条块块地进行了分割。当前科研项目的复杂性已经超越了个人与专业的限制,需要以团队的研究来取代个人的研究。如果我们在高校中能营造一种自由组合的科研气氛,打破院系和专业的限制,则必将能形成整体合力,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对虚拟科研团队的服务与管理

现代通信与网络条件是虚拟科研团队存在的物质基础。由于虚拟科研团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研团队,没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办公地点、实验场所,所以它们的沟通方式也与传统科研团队有所不同。高等院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和技术优势,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做好技术服务和保障工作。同时,还必须对科研人员进行网络应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将他们希望组建虚拟科研团队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要加强对虚拟科研团队的管理,首先,要明确团队的战略任务。在虚拟团队中,明确的目标是成员协同工作的基础,充分发挥成员之间的自我组织能力,利用战略目标来代替传统团队的领导关系。为此,在团队建立之初,就要让每个成员了解团队的目标和远景,并在项目科研进程中通过互动而加深对目标、任务以及各自角色的理解。

其次,要建立新颖的团队成员关系。由于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传统、风俗习惯等,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冲突,从而导致对信息理解上的偏差,甚至误解。合作过程中,习惯性的防卫心理和行为,也为团队内部的沟通增加了障碍。所以在对团队成员的管理与协调中,要注意营造团队的“社区”氛围,使成员产生归属感,增强群体意识。在尊重成员个体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加强协调,促进团队文化的形成。

再次,要建立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可以说信任的建立和维系是虚拟科研团队管理的核心,相互信任是团队运作的基础。团队对成员的信任其实是一种信心,即对成员能力的信心,以及对他们忠诚于团队目标的信心。在团队中建立信任关系,就意味着要承认“个体”,即充分认可、接受和尊重成员个体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文化和信仰等。

最后,要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虚拟团队的特点决定了远程管理是其主要管理方式,这就给成员个体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规避义务或责任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因此,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规避成员的道德风险。在给予充分信任的同时,必须保证个体目标和整个团队目标的一致性,要把信任和契约联系在一起,以契约的形式明确成员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在把握成员组成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个成员的需要,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建立良好的团队环境(技术条件、学术氛围、团队文化等),提供挑战性的工作,给予丰厚的回报,组织跨地域学习、交流等等。通过把个人收益和团队业绩结合起来,促使成员在创建团队绩效中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春华.科研团队运作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FredNiederman,CatherineM.Beise:Deftningthe“Viaualnesd’OfGroups,Teams,andMeetings.SIGCPR,1999:14—18.

[3]何瑛.虚拟团队管理:理论基础、运行机制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第3篇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可高效整合科研优势资源,并通过团队协同创新,催生创新成果,在现代化科研创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安徽地方高校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匮乏,学术成果不多,在合作研究、团队攻关、协同创新能力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拓宽资金供给渠道。将团队重点项目放在资源分配的关键环节,优先支持科研创新团队对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要加大对现有国家级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使其逐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积极搭建研究平台。高校应改善研究平台建设的条件,搭建跨学科的交叉合作平台,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以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作为依托,组建既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又具有较强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

三、聘请与培养团队带头人。要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力度,以优厚的待遇聘请学术成就卓越的带头人,以建设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高质量团队。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培养基地,设立培养基金,为领军人才成长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四、打通产学研一体化通道。从科研创新团队产生科研成果到企业运用科研成果,要打通产学研一体化通道。要从团队中遴选科技人员,将科技成果带入企业,协助企业攻克关键性技术难题。

推动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发展

宁夏“因黄河而存、由黄河而兴”。397公里的黄河流域宁夏段穿越卫宁平原和银川平原的10个市县(区),流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43.2%,聚集了全区57%的人口和80%以上的产业,创造了全区90%的财政收入,是全区工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目前,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环境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水生态健康欠佳,生态系统脆弱。二是环境与发展矛盾突出,发展动力不足。三是生态保护欠账多,监管能力不足。为此,建议:

一、构建科学的黄河流域生态发展机制。自治区发改委牵头,系统研究、评估气候变化和工农业生产对流域水循环、生态系统等的影响,推动顶层设计的科学化、整体化、规范化。要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科学的黄河流域生态发展机制,创新有宁夏特色的黄河生态发展模式。

二、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强与沿黄省区间的协同合作。要积极对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发展规划,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协调治理、统筹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促进沿黄省区生态保护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加强与沿黄省区间合作;推动银川市融入重点城市经济圈,成为西部中心城市,带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完善生态保护治理措施,保障生态发展。要做好生态网络覆盖和防治体系现代化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举措。一是要建立、完善流域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明确流域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赔偿磋商、生态修复的实施规则。二是要建立、完善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

第4篇

>>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浅析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 浅析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浅析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多方向科研与单方向科研相结合建设高校科研团队 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管理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 加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浅论普通本科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策略 高校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团队建设思路分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面向科研团队的网站建设与管理 兵团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高校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知识管理视野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科研团队的培养 高校导师制度下高效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⑦罗静,陈卫.南大新添一创新群体[N].江南时报,2005-03-01.

⑧“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DB/OL]./20041201/3122980.shtml.

⑨戴军,穆养民,李兴鑫等.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结构与建设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1.

⑩林萍.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与构建措施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1):15.

{11}苏娜.高校科研团队的构建与管理[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9.

参考文献:

[1]徐青,张云,应飚.试论研究型大学创新性科研团队的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9,(3).

[2]李明.试论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王瑜.论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甘肃科技,2009,(4).

[4]刘培莉.我国大学科研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04-03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在现阶段,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所谓科研团队,是以科研项目为统领,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工作内容,由数量不等的愿意为共同科研目标、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科研团队应运而生。

一、高职院校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另一方面要面临高职院校数量的急剧增长,而生源数量在逐年下降的局面。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注重内涵建设。科研创新团队可将高职院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形成优势力量开展科学研究,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同时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发挥自身在技术开发、创新等过程中的特长,形成高职院校科研的特色,这会增强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而且在科研团队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对团队带头人及团队成员的培养与锻炼,在做科研的过程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样看来,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客观上会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三大功能的发挥,对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改变高职院校科研现状的需要。截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总数已达1266所,占整个高等教育学校总数的51%。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水平和数量都与其规模不想适应,科研创新能力较弱。除了科研起步较晚、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等因素外,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不高与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成果大多由教师“单打独斗”完成的有直接关系。高职院校根据自身专长,整合有效资源,组建研究目标明确的科研团队并对其加以科学的管理,就能够不断科研成果的质量,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3.促进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现在大部分高职教师是从学校毕业以后直接任教的,没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更没有生产实践的经验,所以对科研工作无从下手。如果在团队带头人的带动之下,将高职教师吸纳进科研团队中,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学习与促进,共同完成科研项目,这样高职院校就会形成能钻研、能创新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科研团队中的教师在科研的过程中,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在改进新的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将企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带到教学过程中,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发展同步。这样不断丰富高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其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

二、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科研团队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意义重大。但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团队带头人。团队带头人是科研团队的核心。高职院校目前缺乏成果突出、科研经验丰富,兼具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团队管理能力的团队带头人。缺乏团队带头人可能导致高职院校在具备一定基础研究能力时想组建科研团队而无法组建,或者勉强组建起科研团队以后,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导致团队研究目标无法完成,未能发挥科研团队的优势。

2.团队组成不合理。科研团队应当由专业、职称、年龄合理的成员组成。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师资条件的限制,及对科研团队认识不到位等影响,现有科研团队大多以教研室、系部等行政单位组成,忽略科研团队的真正需要。另外有的科研团队的组成仅仅为了获得批准,而不考虑团队成员是否能够承担实际工作。这些都无法保证科研团队的正常运行和日后的发展。

3.项目来源较少。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以纵向科研项目为主,横向项目的数量较少。但即使是纵向科研项目,由于科研水平、研究基础、研究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高职院校承担的数量也不多。相对而言,横向项目应该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的项目来源,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高层次的纵向科研项目无法承担,有经济效益的横向项目又不予重视,这样就无法维系科研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科研团队建设缺乏保障。有的高职院校目前仍没意识到科研团队的重要性,尚未着手组建科研团队;有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科研团队的重要性,且已组建,但由于资金有限,无法为科研团队提供足够的支持;高职教师的教学工作大多繁重,想参与科研团队的活动,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其中。这些都是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缺乏保障的体现。

三、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1.完善对科研团队的认知。科研团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首先高职院校应当意识到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势在必行,不是可有可无的,这一点从本科院校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得到印证。高职院校应当认识到科研团队的重要性,为其建设创造便利的条件。高职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参与到科研团队中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其中,为科研团队的建设贡献力量;另外,科研团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项目组或研究群体,真正的科研团队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团队成员应各有所长并优势互补,且团队气氛融洽,研究目标明确,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了获得批准而生拼硬凑组成的科研团队因缺乏合作精神而浪费有限的科研资源,也使科研团队丧失长久发展的动力。因此,应当对科研团队的培育、组建、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

2.明确科研团队研究目标和方向。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研究方向和具体明确的研究目标是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发展的前提。高职院校的科研不同于本科院校或科研院所,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必须都是与企业生产、建设紧密相连。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应以此为切入点,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研究方向:根据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改进产品生产加工工艺,研发新产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等。同时,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科研目标是可以量化的、具体的,如要获得某级别项目立项或横向项目经费达到多少万元。没有目标的科学研究是盲目的,没有目标的科研团队是松散的。

3.加强对科研人才的培养。团队带头人、科研骨干等科研人才是科研团队发展的关键。科研团队成员的培养可以通过鼓励进修、学术交流、到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进行,从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着手,查找差距与不足,重点培养中青年教师成为科研骨干,从而吸引高职教师积极参与到科研团队中去,而且能在团队中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一方面可以对内部有望成为团队带头人的人才,高职院校予以重点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或外聘团队带头人来带动科研团队的发展。

4.不断健全并完善科研团队的管理制度。健全的规章制度是科研团队建设的保证。尚未组建的科研团队需要制度明确科研团队的条件,是否可以成为科研团队,如团队带头人的资格、团队成员的结构等;刚刚组建的科研团队需要制度提示高职院校的鼓励政策;发展过程中的科研团队需要制度明确各项具体的工作,如科研项目申报、立项、中期管理、监督检查、结题等;建设期满的科研团队需要制度明确是否符合验收条件、奖惩等事项。以上就可以看出科研团队建设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保证科研团队科学、健康地发展,也可以帮助高职院校规避风险,保证其科研水平的提升。

5.建立良好的科研团队文化。只有规章制度加以限制的科研团队是没有活力的,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还要具备良好的团队文化。良好的团队文化是在团队中形成积极向上、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帮助,公平竞争,团队带头人发挥引领作用,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学术上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团队能够相互协助、不断进步。科研团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人员、目标可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这个过程中良好的团队文化是保证科研团队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内在动力。

6.科研管理部门做好服务工作。科研管理部门是科研团队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科研管理部门须将高职院校的理念及政策传达到科研团队,同时需要掌握科研团队发展的动向并及时上报到高职院校。由于科研管理部门更了解全院科研人员等情况,因此在组建科研团队时,应对其进行帮助,提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在团队发展的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因是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部门,应在团队组建、科研成果取得、成果转化等过程中为科研团队提供指导和服务,从而为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与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邓华.浅谈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

[2]何军红.浅谈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3]王瑜.论高校科研团队建设[J].甘肃科技,2009,(4).

[4]陈犁.浅谈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团队的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第6篇

[关键词]科研团队;高职院校;团队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55-01

团队文化是团队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并为团队成员普遍遵守和奉行的共同价值观念,对团队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水平的提升有赖于科研团队的发展和推动,而科研团队文化建设是科研团队发展的基石,高职院校普遍重视科研团队文化建设。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科研团队文化建设工作,有的学者提出要强调和谐的团队文化[2],有的学者主张以人为本的团队文化建设[3],有的学者就深入分析了团队精神[4],有的学者从创新文化和学习机制的角度进行了研究[5]。笔者拟结合科研管理工作实际,进一步探讨高职院校科研从团队文化建设工作。

1 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文化建设现状

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基数相对较低,绝大部分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较多,能够投入科研活动的时间相对减少,因此,科研团队文化建设受到客观因素的阻力。团队文化不能有效提升,势必会影响科研成果的产出。

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在开展团队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特点:

(1)团队文化建设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活动常常是集中在课题立项阶段,组织科研团队突击申报,课题质量受到影响。即使勉强立项成功,在具体实施课题研究阶段也会指导不力,研究计划推进迟缓,不能够有效调动团队成员积极开展工作,更多的是浅层次的重复研究,不易形成创新成果,长此以往科研团队的战斗力就会消失殆尽。

(2)科研团队带头人精力投入有限

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带头人通常为专业骨干,普遍承担着大量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工作,着力点相对分散,很难分身到科研团队文化建设中。

(3)科研团队带头人的领导水平影响团队发展

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强弱,一定程度上与科研团队带头人的领导水平有关。一个业务精湛、精通管理,且具有国际视野的科研团队带头人,可以充分调动团队成员形成团队合力,在持续在技术攻关发挥领航的作用。反之,如果科研团队带头人业务平平、疏于管理,且缺乏国际视野,那势必影响科研团队的生存和发展。

(4)科研团队的凝聚力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普遍以松散的模式构建为主,没有常态化的研讨机制,团队约束力不强,团队成员缺乏归属感,不易形成稳定的团队文化。

(5)科研团队间思想的碰撞不足

高职院校科研团队通常是按照学科特点设立,科研团队间的交流少,不利用新思想、新技术的碰撞与交流。

(6)团队建设成效评估机制缺乏

如果没有一个常态化的团队建设成效评估机制,科研团队容易滋生懈怠,创新意识淡薄,学校的科研任务就很难落到实处。

2 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文化建设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科研团队建设氛围

要在学校营造良好的科研团队建设氛围,鼓励团队积极承担研究任务,开展科研创新,重视成员的个性化发展。倡导严谨的学术风气,杜绝学术虚假行为。

(2)进一步明确团队内部分工协作

通过细化团队内部分工协作,使每位团队成员清晰认识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并在成果署名、成果转化、年度绩效等利益环节中体现个体的价值,增强个体在团队的贡献率。提高科研团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战斗力。

(3)提升科研团队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一方面,通过引进科研领军人物,指导科研团队快速发展,带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进修、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培养本土的科研团队带头人。促进高层次人才的汇集,交叉学科渗透不断加深。

(4)强化团队例会制度

定期召开团队例会,及时研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修正研究方向,提高研究的效率。团队成员在常态化的交流中,增加彼此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团队成员的归属感。

(5)开展科研论坛

有计划地组织高端科研论坛,邀请高水平的专家到校授课。同时组织团队成员就某一个学术热点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研讨,便于团队成员及时了解技术前沿、行业动态。

此外,为科研团队间搭建科研俱乐部平台,团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交换意见、交流思想,利于思想的碰撞。

(6)开展科研团队建设成效评估

制定可量化的科研团队建设成效评估标准,引导科研团队按照评价体系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总结科研团队建设经验,挖掘典型案例,为科研团队间提供借鉴和交流,促进共同进步。同时,组织评选优秀科研团队,表彰建设成效显著的团队。

3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文化建设是科研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进一步明确团队内部分工协作、提升科研团队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强化团队例会制度、开展科研论坛和科研团队建设成效评估等多措并举,营造良好的科研团队建设氛围。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引导团队成员合力开展科研攻关,共享研究成果,让个体发展融入到团队发展中来。

参考文献:

[1] 温颖筠,于绥生.创新群体中学术带头人的原创能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9):146~149.

[2] 生延超.高校教学科研团队的组建及运行保障.教学研究[J],2008:31(3):215~218.

[3] 张艳玲.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15~18.

[4] 张喜爱.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的几个问题[J].科研管理研究,2007,28(5):36~39.

第7篇

[关键词]科研创新团队 产学融合 高职 建设模式

[作者简介]王华锋(1977- ),男,河南鲁山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宋嵘嵘(1979- ),女,浙江奉化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浙江 宁波 315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产学研合作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核心能力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014SCG076)和2013年度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课题“基于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联动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项目编号:ZPCSR2013010)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85-02

科研创新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专业技能互补、致力于共同的科研目标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高职院校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是顺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科研组织工作的有效形式,同时也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高职院校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近年来,作为具有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立足自身实际,探索构建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取得初步成效。笔者现对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和总结,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3年,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产业园区与企业和高校的互动情况以及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情况,课题组在浙江省内开展了抽样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访谈,其中包括浙江省高职院校中的20个科研创新团队,浙江省内的5个产业园区管委会,以上5个产业园区中的20家企业。

抽样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80份,其中有效问卷73份;在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开展了有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座谈会和实地调研活动,期间发放问卷20 份,最终回收18份,有效问卷16份。在两次发放问卷的统计中,共发放问卷130 份,回收98份,其中有效问卷89份,有效样本率为 90.8%。

基于问卷数据,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团队人员结构亟待优化。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与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有显著区别,前者是以应用性研究为主,而后者则主要集中在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主要立足于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为产业及地方发展服务,为产业、企业及地方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技术革新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和服务。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人员结构必须符合高职特色,体现出多维性、系统性、整体性的非线性特征,更好地服务产学结合。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在人员结构上普遍不合理,在团队形成之初很少考虑到与产业加强互动,往往出现纯粹由校内教师组成的现象。通过数据统计可知,在受调查的20个科研创新团队中,有11个全部由校内教师组成,有7个团队吸纳了企业研发人员,仅有2个团队中吸纳了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科研的管理人员。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科研思维容易受到局限,整个团队容易陷入思维定式,科研成果远离产业及市场,最后难免会步入为科研而科研,为评职称而科研的歧途。

2.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缺乏长效机制。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一般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产业服务型科研服务平台,科研创新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及密度不够,更重要的是难以与产业建立长效的互动机制。具体表现在:团队的产学研合作形式多的是与单个企业合作的“点对点”,少的是与产业园区合作的“点对面”。团队与单个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是以科研项目为平台,由团队的核心人员所主导,通过各种关系和途径,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机会,最后校企合作组织横向课题研究。从受调查的科研创新团队了解到,90%的团队没有与产业园区管委会建立任何联系,受调查的产业园区中仅有20%的园区与高职院校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这种“点对点”的合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素,双方的合作往往随着科研项目的结题而告结束。而与此不同的是,团队如果能与产业园区建立合作关系,由园区管委会作为中介机构和合作平台,将园区的中小企业以“打包”的形式与团队建立发散性合作关系,同时再建构一定的合作保障机制,这种合作无疑更具可持续性。

3.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缺乏科研创新平台支撑。创新平台(Platform for innovation)最早由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题为《走向全球:美国创新新形式》(1999年)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创新平台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功效,使高校教师能够以此平台为契机,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受调查的企业了解到,70%的企业认为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信息不畅问题,难以通过科研创新平台寻求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来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工艺等难题。从受调查的科研创新团队了解到,95%的团队认为所在学校需要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二、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探索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高职高专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只有组建优秀、高效的科研创新团队,才能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整合、优化有限的基础资源,凝聚科研力量,承担更多市场急需的应用研究项目工作。近年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符合高职特色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即以“多维开放为导向、政校企三方人员为主体、校地校企合作为动力、科研创新平台为载体、校级科研机构为抓手”的产学融合型团队建设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政校企三方联动,形成了产、学、研良性循环,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引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具体的产学融合型团队建设过程中,一是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我校立足产业地方特色和优势,围绕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重大关键技术等需求,积极创建科技创新平台。首先是积极投入新型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打造产学研服务产业和地方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主动服务宁波发展,加入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在我校设立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同时,还实施“搭船出海”战略,加强校校合作力度,与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建立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宁波基地、宁波生物医药研究所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努力促进“创新平台、创新团队、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二是促进校企密切互动。我校牢固树立“融入产业,服务地方”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新理念,迎合和满足产业企业的客观需求,正在探索建立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把学校办在产业园区,把学校办在企业,形成“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的重组与整合,推进政产学研用的融合。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可以简称为“1+N”,建设思路是做大并依托学校本部(1),同时在宁波、杭州、台州、绍兴等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区域设立实训基地(N),并努力整合资源,建立起具有产业政策服务、区域性教学、联合培训、检验检测服务、科研服务、创就业服务等“八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目前,绍兴、台州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绍兴实训基地项目建议书已获省发改委同意批复。通过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建设,我校与相关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了了解和信任,校地校企合作逐步深化,一些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科技服务及研发的相关人员,也被吸纳到我校科研创新团队中。三是整合设置校级科研机构。我校充分利用自身专业和科研优势,整合资源,凝练方向,成立了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功能食品研究所、医药经济研究中心、生物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研究所、地产药材资源开发研究所等5个校级科研机构,充分发挥校级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专业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据统计,2013年度5个内设科研机构到账科研经费金额合计为79.66万元,纵向课题立项数为10项,横向课题立项数为12项,建科研平台1个,发表学术论文共33篇,授权发明专利6件,成果鉴定2项,获厅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2项。

三、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启示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如何与行业企业及地方发展相结合,服务于行业企业及地方的需要,既是高职特色科研创新团队定位的本质要求,也是其发挥自身优势、有别于普通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现实需要。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更能体现高职特色,推动形成产学研的良性循环,增强团队的生命力。以下是笔者对高职院校产学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1.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及地方需求。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必须把自身的发展与行业地方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建设,为行业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撑。企业研发人员来自生产一线,他们反馈的市场要求和发展动态能够使科研团队更加迅速准确地把握正确的科研选题。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要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及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更多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里,从而使团队建设不断注入“源头活水”,确保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同时,还要整合校内资源,形成拳头和品牌。

2.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促进平台与团队良性互动。科研创新平台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依托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是构建团队的重要途径。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针对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不同情况,统筹建设多形式、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平台,促进科研创新平台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良性互动。其次要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高职院校科研实力较弱,一般不具备国家级省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因此,较难汇聚优质的科研资源。所以要通过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借船出海”的方式,搭建各类创新平台。以我校为例,近年来,学校与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有效地推动了创新团队建设。如我校药学系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依托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与宁波镇海化学工业园区的相关医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先后与宁波立华植物提取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近期,该团队已经结题的“中药渣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横向课题,不但有效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中药废渣再利用的技术难题,而且进一步锤炼了团队成员跨专业协作能力。

3.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组建的目的是通过吸收政学企等各个领域的人才,更好地从事跨专业的研究,以求提出创新型的科研成果,从而增强团队服务产业企业及地方的能力。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特征是多维和开放,尽可能地打破校地校企以及专业之间的藩篱,强化成员之间的协同和互动。校内的团队成员具有多专业优势互补的优势,可以促进跨专业的交流和合作,而校外的团队成员则具有思维多元、信息灵通、协调有力等优势,可以帮助凝练科研方向,促进产学深度融合。尤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应建立柔性的人才流动机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在此项工作中的应有作用,以智力服务为主,使人才在政校企等各方自由流动。

4.突出协同创新导向,完善评价及激励机制。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协同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主要动机是为职称评定创造条件,在教师职称评定中仍然把、科技成果鉴定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而对教师在社会服务等方面实践成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这种不良导向会影响教师产学研合作的热情。构建产学融合型团队是高职院校推动协同创新战略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产学融合型团队能充分整个各个团队建设主体的资源,形成综合集成的创新模式和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在高层次上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院校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产学深度融合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推动科研创新团队面向产业企业及地方这个主战场。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将产学研合作作为衡量团队建设成效的主要指标,细化业绩考核细则,突出产学研合作导向,从而充分调动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1]林娜.基于高职特色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