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6:16:34
序论:在您撰写人体激素的化学本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中蛋白质类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催乳素等;而且脂质类激素也就是其化学本质是脂类的激素。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一般说,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最重要的还是其与生命现象有关。
(来源:文章屋网 )
植物化学物包括很多种类,其中有植物激素,与其相对应的是动物食品化学物中的动物激素。不过,人们习惯上所称的植物激素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激素,只是与动物激素相对应的一种通俗和习惯说法。
什么是动物激素、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主要是由动物分泌细胞或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类信息传递物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是核糖核酸(RNA)和固醇类物质。
动物激素按化学结构大体分为四类。一是固醇和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醛固酮等)、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等);二是氨基酸衍生物,如甲状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松果体激素等;三是肽类与蛋白质,如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胃肠激素、胰岛素、降钙素等;四是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
植物激素又称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控作用的几类微量简单的小分子活性有机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已知的植物激素主要有六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近来普遍认可的油菜素甾醇。除了植物中的天然激素外,一些植物激素也可以人工合成。
此外,现在人们所说的植物激素还包括植物化学物中另外一些物质,如大豆异黄酮这类物质,由于它与人体中的某种激素结构相似,因而具有类似的激素功能,所以也被称为植物激素,但严格意义上讲,由于它们对植物本身生长不具有调节作用,不能算作植物激素,但习惯上已经这样称呼,因此谈到植物激素应区分为两种,一是对植物自身有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一是对人体或动物有生理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
食物中的动物激素
食物中的动物激素主要来源于动物食品,如各种动物的肉类和脂肪中含有的激素。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牛奶和牛肉中的生长激素。动物如同人一样,在其生长和生存的时间内会分泌种种激素,如生长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如果仅仅是食用动物自身分泌的包含在肉类和脂肪中的种种激素,对人的危害是微乎其微的,否则,人类就不可能通过吃动物食品而进化和维持自身的功能。
让人们担心的是,在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的引领下,现代养殖业成为一种集约化的工业作坊,人类用尽了各种方式刺激所饲养的动物生长,以求它们多出肉、多下蛋和多产奶。于是,人们怀疑这种催生的动物食品中的种种激素可能对人类有害。对于这种怀疑,可以通过了解对养殖的肉牛和奶牛使用生长激素的过程来解释。
生长激素是动物大脑中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用于促进动物的生长。牛也会产生生长激素,即牛生长激素(bGH),牛自身的这种激素对人的健康并不产生影响。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组牛生长激素(rbGH,也称牛奶激素)。为了让奶牛多产奶和肉牛多长肉,养殖者对奶牛和肉牛注射rbGH,就会增加产奶量和产肉量。以产奶而言,对牛使用牛奶激素之后,产奶量可以增加百分之十几。显然,人们担心对奶牛使用了rbGH之后是否会对人的健康有影响。
对于这种情况,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大剂量的短期动物试验。在连续28天的试验中,老鼠被喂的rbGH剂量高达奶牛注射的rbGH剂量的100倍,但是没有发现老鼠各项生理指标有异常。据此,FDA认为,食物中的rbGH不会被吸收,因而不必进行长期的安全性试验就可以得出安全的结论。
原因在于,无论是牛身上天然的bGH还是注射进重组的rbGH,这些激素的本质都是蛋白质。蛋白质被吃之后,都会被消化成氨基酸碎片才能被吸收,因而不会产生副作用。但是现在不能排除蛋白质整体或者大片段被人体吸收的可能,如此就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其他影响,因而需要进行长期的检测来确定其是否对人有害。
尽管对牛使用rbGH不会让牛奶和牛肉中的rbGH含量增加,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rbGH的使用会增加牛奶中另一种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的含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也被称作促生长因子,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与胰岛素类似的多肽蛋白质。IGF-1在婴儿的生长和在成人体内持续进行合成代谢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GF-1似乎与前列腺癌等癌症有一定关系。如果是这样,饮用含rbGH的牛奶就有潜在健康风险。
对此,FDA也作了回应。根据研究,rbGH固然可以导致IGF-1增加,但幅度很小,小于牛奶中IGF-1的正常波动。对一头奶牛使用rbGH之后,所产的奶中IGF-1的含量会有微弱上升,但是上升之后的含量可能还是会低于许多不使用rbGH的牛奶。此外,人体内本身含有IGF-1,不管所喝的牛奶是否使用过rbGH,所获得的IGF-1跟人体内本身含有的IGF-1相比都微不足道。
此外,经过加热、消化、吸收之后,IGF-1在人体内也不再具有生物学活性。所以,FDA认为IGF-1与癌症的关系只是一种多因素的相关性,迄今并没有证据说明IGF-1是致癌的原因。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与FDA的观点一致,认为牛奶中的IGF-1对人的健康不构成隐患。因此,美国并没有禁止养牛业使用rbGH。
不过,美国禁止的是对牛使用其他激素,如己烯雌酚,要求在牛屠宰前10天停止喂含己烯雌酚的饲料。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就从1981年开始禁止对养殖的动物使用己烯雌酚和己烷雌酚。这些激素加入动物饲料可促进动物生长。后来,陆陆续续有研究发现,残留于肉食品中的激素一旦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会明显影响肌体的激素平衡,有的甚至致癌、致畸;有的引起肌体水、电解质、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紊乱,还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等。
如果严格按照动物饲料添加剂法规和畜牧业养殖法的规定,动物食品中包含的激素是难以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公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4年2月1日实施)共有二百二十多种饲料添加剂产品,只要养殖者能严格执行,我国的肉类食品是安全的。
食物中的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分两类,一是对植物有作用的激素,如刺激作物生长,二是植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与人体中的激素结构相似,有类似人的激素的功能,如异黄酮。从饮食营养角度指称的植物激素其实是植物化学物的一部分。
植物化学物包括萜类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如异硫氰酸盐)、类黄酮、异黄酮、植物多糖等。植物化学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抗氧化作用、调节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抗感染、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等。它们的总体功能是,维护人体健康,预防许多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和各种各样的癌症等。
人们比较熟悉的植物激素是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由于是从植物中提取,与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大豆异黄酮又称植物雌激素。然而,大豆异黄酮广泛存在于豆类、谷类、水果、蔬菜等三百多种植物中,日常饮食中除大豆及其制品外,小麦、黑米、扁豆、洋葱、苹果、石榴、银杏、葵花子和橙汁等食物中含量也相对较高。
异黄酮能发挥人体雌激素的功能或作用是因为大豆异黄酮既能代替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雌激素样作用,又能干扰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表现为抗雌激素样作用。大豆异黄酮显示雌激素活性或抗雌激素活性主要取决于人体本身的激素代谢状态。对高雌激素水平者,如年轻动物和雌激素化的动物及年轻女性,可显示抗雌激素活性;对雌激素水平较低者,如幼小动物、去卵巢动物、绝经女性,则显示雌激素活性。
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对老年女性和许多与雌激素水平较低而诱发的疾病,如血脂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和骨质疏松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此外,由于大豆异黄酮物质结构和雌性激素相似,能结合到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激活其抗癌症机制,能减少女性患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危险。另外,大豆异黄酮还可以使癌细胞转化为具有正常功能的细胞,并抑制不良肿块结构,因而能防止肿瘤增生和癌细胞扩散。
另外,从饮食营养的角度看,类黄酮也是一种植物激素,主要存在于柑橘类、苹果、梨、红葡萄、樱桃、黑莓、桃、杏等水果和胡萝卜、芹菜、西红柿、波菜、洋葱、西兰花、莴苣、黄瓜等蔬菜中,而谷物、豆类、红薯、茶叶、葡萄酒、咖啡豆和可可豆中也含量丰富。大量研究表明,类黄酮类化合物有抗氧化、抗过敏、消炎等作用,有利于防治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完美的睡眠会使人体基本上处于激素平衡状态,但是起床后,一想到要面对的各种麻烦就头疼,这又会扰乱激素的平衡。可以说,人一天24小时的体验和行为,就是人体激素失衡后平衡,然后再失衡、再平衡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激素掌控了我们一天24小时的情绪变化。也就是说,只要掌握了一天的激素水平,就能实现情绪的自我控制。
早上6:00:把打盹儿的甲状腺激素叫醒
此刻,你人虽然醒了,但新陈代谢的“指挥官”甲状腺仍在“打盹儿”。身体的能量消耗很低,甲状腺不会产生足够的激素来分解营养、燃烧脂肪。
你可以这样做
晨起跑跑步:甲状腺激素大多在情绪紧张、运动后以及寒冷时分泌,健身或减肥的人可以晨起锻炼,刺激甲状腺分泌,进而促进脂肪代谢。有研究证明,运动产生的激素会在血液中保持数小时,让你的新陈代谢得到显著改善。
就地来场“翻云覆雨”:一场的运动量相当于你跑了1000米,顺便还可以减少腰臀部300卡路里的热量。据报道,早上的人,整天都会感觉积极乐观,女性的身体还会分泌额外的雌激素,让皮肤更光滑,头发更柔顺。
早上7:00:吃早餐,才能激发瘦素
人在睡眠时为了保存能量,体内促进消化的瘦素和胰岛素水平会处于下降的状态,这让有些人早晨起来会有点儿低血糖。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只有进食早餐,才能刺激身体瘦素的分泌,促使身体开始消耗能量、燃烧脂肪。
你可以这样做
早餐是最讲究营养搭配的,既要主副相辅(有主食和副食),又要荤素兼顾,而且最好不少于以下食物中的3类:谷类食物——面包、米饭(粥)或馒头;动物类食物——鸡蛋或肉类;牛奶或豆浆等大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
上午10:00:应激系统启动,压力荷尔蒙上阵
如山的文件堆积,雪片般的邮件飞来,你一天的工作终于正式开始了——这个时候,在巨大的压力下,你身体的应激反应开始启动,而你的压力荷尔蒙,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就会被释放进入循环系统,血液从腹部被运送至大脑和四肢,用于快速思考和提供应激能量。
压力荷尔蒙可以帮助我们抵抗外界压力,但是当它产生过多时,就会破坏人体的生态平衡。
你可以这样做
吃巧克力:每天吃一大块黑巧克力,有助于减少体内压力荷尔蒙的分泌。
喝红茶:红茶里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具有镇定功效,能使皮质醇水平下降47%。
嚼口香糖:可以使皮质醇的含量下降12%,而且也能使头脑更加清醒。
中午12:00:细嚼慢咽,让激素分泌更平衡
大多数白领表示他们经过一上午的紧张工作,会出现心痛、腹痛、胀气、打嗝等症状。因为大脑一旦感受到了压力,身体就会自动激发各种应激反应,包括停止消化。
你可以这样做
尽管吃饭时保持安静显得更优雅,但有研究表明,边吃边说不但可以减慢吃饭速度,还能促进感情、解除烦恼,使肠胃正常消化食物。愉快的心情,不仅能增进食欲,还可以兴奋中枢神经,从而促进消化液大量分泌,使肠胃处于最佳消化状态。
晚上8:00:花点儿心思,调动爱情荷尔蒙
这个时段夜幕刚降临,压力也全部卸下,正是调情的好时候。
你可以这样做
点上香薰或放部爱情片,会增加女性体内黄体酮的分泌,也能增进夫妻双方的亲密感,《诺丁山》《爱情灵药》《不求回报》《西雅图夜未眠》都是不错的选择。
贴士:激素决定我爱你
有研究称,刚刚坠入爱河的男女大脑会发出指令,使人体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即爱情荷尔蒙。这种化学物质令恋爱中的人相互吸引,但是它在人体内仅仅能够存在一年左右。爱情荷尔蒙分泌最多的时候,爱情最浪漫,恋人之间的关系也最亲密。
关键词:生物;高考;蛋白质;种类
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承担者。在高中生物中,蛋白质的知识是新课标人教版生物模块一《分子与细胞》中的内容,是高考的必考考点,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知识。在人教版的生物教材中,许多章节都讲述了蛋白质的知识,为了便于高考复习,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蛋白质的种类进行了归纳和整理,简单介绍了其功能,对易混淆的蛋白质进行了分类比较。
一、生物高考中涉及的蛋白质种类和功能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蛋白质种类比较多,根据生物学功能,生物高考中常出现的蛋白质可分为以下几种。
1.结构物质
蛋白质是建造和维持生物体的结构,为细胞或组织提供强度和保护,如构成毛发、指甲、角、蹄的角蛋白,肌肉中司运动、调节功能的肌球蛋白、肌钙蛋白,组成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细胞膜、核糖体、染色体的结构分子等。
2.催化作用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在生物体新陈代谢中酶作为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主要的酶有催化水解反应的淀粉酶、蛋白酶和核酸酶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过氧化氢酶等。
3.运输作用
蛋白质可以转运特定的物质,如红细胞中含Fe2+的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以在循环系统中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可以形成离子通道,运输小分子的代谢物或养分。
4.调节作用
蛋白质可以调节其他蛋白质执行其生理功能的能力,这类蛋白质主要是参与体液调节的蛋白类激素,如调节血糖平衡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生长激素;促进腺体(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生长和发育、调节腺体合成和分泌相应激素的促激素:促进合成和分泌促激素的释放激素。以甲状腺为例介绍其调节机理如下:
5.免疫防御作用
在脊椎动物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经复杂的免疫反应而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或称抗体,对外来物质具有防御保护和免疫作用。自然生活中蛇毒或蜂毒的溶血蛋白可以起到防卫作用,血液凝固蛋白对血液起到了保护作用,生活在极地的鱼类具有抗冻蛋白,在适应环境中起抗冻作用。
6.识别作用
动物和人体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糖蛋白构成的外被,称为糖被或糖萼,它是细胞与外界沟通的重要信号分子。如发生受精作用时,顶部要与透明带糖蛋白结构的相互识别;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在结构上类似于免疫细胞受体抗原,可为免疫系统提供识别标志;红细胞膜上有一种称为血型糖蛋白的整合蛋白质,起到血型抗原的作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要通过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介导,乙酰胆碱受体是由5~6亚基组成的糖蛋白;激素调节中,某种激素的靶细胞具有该种激素的专一受体,其受体即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如胰岛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等含氮激素。目前,已分离的受体的化学本质多为结合蛋白质,但受体不一定都是糖蛋白,还有脂蛋白,如脂类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进行运送,并可与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受体相结合,被摄取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
除此之外,在教材中还有阮病毒、动物细胞间质、抗原、血浆蛋白、纺锤体等,这些也是蛋白质,在高考试题中也有所体现。如朊病毒就是蛋白质病毒,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的病毒,一般在生物分类中考查与细胞、病毒的结构异同点;在动物细胞培养中,首先要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使组织分离成单个细胞,根据酶的专一性考查动物细胞间质的本质;抗原除了具有异物性、特异性的特点外,还具有大分子性,因为蛋白质结构较复杂,分子量较大,所以大多数蛋白质都是抗原;还有组成血浆中最主要的固体成分——血浆蛋白;细胞分裂期形成的纺锤体涉及微管蛋白,使细胞具有运动能力等。
二、几组易混淆的蛋白质
1.与“素”有关的蛋白质
在生物教学中有关“素”的归纳中,化学成分属于蛋白质的有蛋白类激素、毒素、凝集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细胞色素C等,其中蛋白类激素,在调节作用中已做阐述和比较,在此处不做分析。凝集素是指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血球,故名凝集素,也属于抗体;细胞色素C是一种细胞色素氧化酶,由一条大约含有11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组成,是电子传递链中唯一的外周蛋白,位于线粒体内侧外膜;其余的与“素”有关的蛋白质可分为以下两组。
(1)外毒素、抗毒素和类毒素
外毒素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致病细菌合成的一类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在细菌生活的过程中释放到细胞外,在周围环境中积累,具有抗原性和毒性,在人体免疫学中属于抗原。抗毒素是一类能中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的蛋白质,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并分泌的,在人体免疫中抗毒素属于抗体。类毒素是经过化学药剂处理后失去毒性的外毒素,属于抗原,用于预防接种,如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用于预防破伤风。(注: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不属于蛋白质。)
(2)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都属于淋巴因子,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干扰素是效应T细胞产生并释放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白细胞介素中的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可概括“三能”:能诱导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能增强其他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2.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这两种蛋白质在内环境稳态的教学中常考,两者不是同一种物质,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可以与氧气结合;而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在红细胞外,是血浆的结构成分之一。两者的关系是:血浆(内有血浆蛋白)是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的直接内环境(细胞外液)。
参考文献:
[1]刘树成.《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与反思[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1):113-114.
[2]张启元.中学生物教学词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王慧,朱士军.细胞表面的信息天线:糖蛋白[J].中学生物学,2011(03):3-4.
A. 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效应器若产生反应,则①释放的递质使③兴奋
B. 刺激感受器,但大脑皮层发出指令使效应器不反应,则②使③抑制
C. 若用药物阻断②与③之间的联系,刺激感受器后,效应器不产生兴奋
D. 突触后膜上有分解递质的酶,便于使突触后膜及时接受新递质的作用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 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 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3. 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 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 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 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 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4. 如下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刺激下丘脑某内分泌泉激素甲血糖浓度降低
A. 激素甲是人体内惟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B. 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促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
C. 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D. 缺乏激素甲的病人体内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会增加
5. 下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且细胞a是吞噬细胞
B. 同种抗原再次进入,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
C. 图中d为抗体,且分布在血液或内环境中起作用
D. 若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
A. 兴奋可以在A、B神经元之间和B、C神经元之间传导
B. C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只能接受B细胞产生的递质
C. 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若ab=bd,则兴奋在ab段和bd段的传导速度相等
7. 下图为神经细胞的一部分膜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神经递质可被①识别
B. 静息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
C. 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 若此图是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动作电位产生时,Na+可通过结构②由A侧进入B侧
8. 某些寄生虫能靠不同方法在具有免疫力的人体内生存,称为免疫脱逃作用,如非洲睡眠病原虫。病人感染该寄生虫并出现病症时,血液中的虫数会按着一周左右的周期而波动,每一次波动中,新的虫体都具有新的表面抗原,虽然宿主会再对新的表面抗原产生另一拨新的抗体来对抗,但在歼灭虫体之前,寄生虫表面的抗原又改变了,因此使用传统方法制备疫苗来预防感染的做法都失败了。请根据上文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寄生虫表面抗原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 由于病人体内新抗体产生的速度总是慢于虫体表面抗原的改变的速度,因此虫体可以有效脱逃抗体的消灭
C. 人在患一次流感治愈后,今后还有可能再患流感
D. 用传统方法制备疫苗来预防感染的做法都失败的原因是体内产生的抗体浓度不够
9. 图甲表示剥离出脊蛙的脊髓一侧的一对脊神经根,图乙表示对应曲腿反射弧的三个相连的神经元。电刺激脊蛙的后肢皮肤,脊蛙后肢出现曲腿反射。请阅读表中实验与对应的结果或分析,作出正误判断实验目的、操作、结果分析表上述①~⑤五项结果或分析中,其正确的是( )
10. 调节是生物体维持自身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B. 由于敏感性不同,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会抑制根的生长
C. 垂体既能分泌激素,又与下丘脑相联系,所以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D. 植物生长素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需要能量
11. 科学家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传递兴奋的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你认为下列最可能导致这类突触“沉默”的是( )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④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2. 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α具有最大值
B. 只用图1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C.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D.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α
13.“环境激素”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释放到环境中并持久存在的天然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化学污染物,被称为“21世纪的公害”。如杀虫剂、塑料增塑剂、除草剂、洗涤剂等。在动物体内富集引起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紊乱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激素”可能通过干扰激素的降解导致激素含量过多
B.“环境激素”只能通过干扰动物体内的激素调节机制影响健康
C.“环境激素”可能通过干扰激素调节导致激素分泌不足
D. 污染的河流中出现雄性化雌鱼,标明环境中存在类雄性激素“环境激素”
14.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植物激素的效应通过其直接参与的代谢过程体现,植物激素的合成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②扦插带芽枝条易成活是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
③温特实验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生长素,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④苹果果实的自然生长与生长素有关,而且也与乙烯有关
⑤矮壮素处理可以抑制植株增高,培育出矮化的水仙,与矮壮素的作用相反的植物激素是赤霉素
⑥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⑦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A. ①②③⑦ B. ②③⑤⑥
C. ④⑤⑥⑦ D. ②④⑤⑥
15. 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 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和黑暗条件下
B. 胚芽鞘尖端和末端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 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 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16. 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检测,每隔3d对甲鼠的甲状腺做一次等量切除,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代表甲状腺激素,b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B. 实验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甲状腺的体积成负相关
C. 该实验启示我们,“大脖子病”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使其甲状腺激素含量恢复正常
D. 图中下丘脑分泌的a激素通过垂体作用于甲状腺抑制b激素的分泌
17. 一个神经元接受许多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神经元的影响,并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使相同的信息加在一起,相反的信息互相抵消,然后决定是兴奋还是抑制。帕金森患者手脚会出现不自主震颤或肌肉僵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相关递质的释放出现异常,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帕金森病的原因是多巴胺释放减少和胆碱释放增多所导致
B. 多巴胺和胆碱均属于神经递质,多巴胺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胆碱的兴奋作用
C. 帕金森患者出现肌肉僵直是因为多巴胺的抑制作用减弱而胆碱的兴奋作用增强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D. 治疗帕金森病药物的作用机理应该是一方面促进胆碱的释放,另一方面抑制多巴胺的释放
18.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红细胞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 ①④⑤⑥ B. ①②③⑥
C. ③④⑤⑦ D. ②⑨⑥⑦
19. 人体所有活细胞的细胞膜都能( )
A. 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产生兴奋
B. 依靠主动运输转运无机盐
C. 参与分泌蛋白的转运过程
D. 识别侵入体内的抗原物质
20. 下图是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机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完成神经调节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刺激轴突1后,神经元3膜电位变化的情况是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C. 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④的功能
D. 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的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10mV。与A情况比较,B种情况下,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导致Na+内流量相对增加,使神经元3兴奋性加强
21. 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 。O2浓度最低的是 。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等的含量有关。
(2)在正常情况下,组成A结构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 和 ;组成B结构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 和 。抗体主要分布在图a~d中的 。
(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pH明显下降? ,原因是图中[ ] 内存在着 物质。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 ] 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组织 。
22. 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新鲜的下丘脑和脑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图:
(1)在上述实验中设置A瓶,可证明 。
(2)将A瓶分别与其余的装置比较,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
(3)现在研究者想进一步研究在活体实验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含量对TSH分泌的影响,请从下列所给实验材料及器具中选出所需的并设计实验。
供选实验材料及器具:大白鼠若干只、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普通饲料、注射器
实验步骤:
23. 有许多实验研究生长素(1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模式,下面是以玉米胚芽鞘为材料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于琼脂块上(如图1),移去尖端后,将琼脂切成大小相等的若干个方块,将方块不对称地放在除去尖端的胚芽鞘上,实验保持在完全黑暗处进行12 h,每个胚芽鞘弯曲的角度以图2所示的方法测量,并计算平均值。每次放人琼脂块中的胚芽鞘尖端大小相等但数量不等,这样重复上述过程,结果如图3所示。
实验二:用含有不同浓度(已知)IAA的琼脂块代替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进一步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1)绘图表示。如何将琼脂块放置于胚芽鞘上,才能得到图2的结果?
(2)实验是否一定要在完全黑暗处进行?为什么?
(3)解释实验二中IAA从0μmol・L-1到1.8μmol・L-1的结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医学;健康知识
一、引言
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我国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医学健康常识是平时生活的基本常识,生物课堂作为获得医学健康常识的重要途径,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实际上,只要细心挖掘,就会发现生物课中渗透着各种各样的医学健康常识。
二、高中生物知识与医学健康的联系
生物学研究生物的普遍规律,医学研究的是人类和疾病以及与其相关的生物,生物学的研究范围比医学更广,而医学则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更紧密。在高中生物中,既有大量的生物基础知识,又有与医学健康直接相关的部分,从这两者出发,都能引申到实际生活中十分有用的医学健康常识,比如细胞学说、基因工程等等。反过来,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理论,通过理解生物课本中渗透的实用性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将生物知识融会贯通。
三、高中生物中渗透的“医学健康常识”
生物知识丰富多彩,这里选择几个典型的方面进行举例探究。
(一)细胞分子组成的W习――合理膳食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划分人体层次,由大到小依次为: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健康则人体健康,细胞病变严重到一定程度,自然引起人体的不适,从根本上来说,治病也好,养生也好,其本质在于改善细胞的状态,进而改善整个人体的状态。通过学习细胞分子组成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各种营养物质是保持细胞健康的最基本的要素,而要为细胞提供充足并合适的营养素,最好的方法便是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并坚决执行。
关于合理膳食有一点需要着重强调,即营养的补充一定要充足且合适,既有量的要求也有质的要求,营养摄入不当的例子太多,过渡肥胖是最常见的一个。经常看到广告上说饱和脂肪酸不利于健康,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健康,可其中原理到底是什么呢?原来饱和脂肪酸没有不饱和键,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呈固态堆积在血液中就容易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而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氧化,被细胞吸收后用于保证细胞膜的相对流动性,其液体状态又可以疏通血管,还是吸收脂溶性维生素所必需的物质,两者相比,高下立见。同时,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在烧烤中的食物中存在较少,这也是要少吃烧烤的原因之一。
(二)细胞癌变的学习――防癌抗癌
由生物学知识可知,细胞的生长受基因控制,当这种控制失效时,细胞就会出现异常增生与分化,形成肿瘤。这种异常的生长会破坏其他正常细胞,影响人体功能,肿瘤分良性与恶性,恶性肿瘤便是癌症。癌症的成因尚未完全被了解,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前三者为外因,后三者为内因,无论防癌还是抗癌,都可以从上述六个方面入手。我们常说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是引发肺癌的首要外因,科学家将平均每天吸烟支数与吸烟年数的乘积称为吸烟指数(一天10支,30年吸烟指数即为300),吸烟指数超过400的人为肺癌的“高危人群”,据统计50-59岁得肺癌的人最多,超过40岁的烟民得肺癌的几率将持续上升,烟民们可以自己算一算自己处在什么阶段,听了这个例子,还会犹豫要不要戒烟吗?
(三)激素调节的学习――合理用药
激素是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具有集体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通过激素作用于特定部位从而间接调节身体机能称为激素调节。激素本质上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摄入外部药物,也能达到与体内部自身激素调节相似的效果。这一方法既可以用于正面的药物治疗,比如经过甲状腺切除手术后的病人需要通过药物补充甲状腺以维持身体正常机能;但也有不恰当的使用方法,比如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历年奥运会对兴奋剂都是严抓严打,今年也不例外。首先,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兴奋剂是违背体育道德的;其次,兴奋剂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其危害不容小觑,一些兴奋中含有人体生长激素和促性腺素,长期摄入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使人心力衰竭,人格改变。
(四)基因工程的学习――防治遗传病
自人类发现染色体以来,基因便被称为一座研究的宝库,探索基因,就是探索人类最深层的秘密。简单来说,现在的基因工程主要是指重组DNA技术,是将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与重组,然后转入受体内,使这种基因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遗传和表达。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设想中与人类联系最密切的是对遗传病的防治,通过改变基因来消除遗传病,仿佛“上帝造人”。据报道,在给药物致聋的实验小鼠注入医疗用病毒以给耳蜗细胞转入特殊基因的试验中,在注射医疗用病毒两个月后,小鼠耳朵的辨识能力提高了20分贝。在将来,类似的技术可能也用于人类
结论
在掌握了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我们就可以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不仅知道是什么,更知道为什么,而不是盲人摸象般只见其表面。生物科学是医疗与健康的入门,在生物课程上打好基础,现在的我们可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障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在将来,笔者希望能通过自己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为世界人民的健康提供更有效、更容易获得的改善途径。
参考文献:
[1]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坛,2013,21:68-69.
就在人们还在欣赏时装或者其他和时装相关的材质时,一个叫做绿色和平的环保组织抛出一个报告《时尚之毒――全球服装品牌的中国水污染调查》,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人不禁大吃一惊,难道衣服也会让人罹患恶性肿瘤?
报告指出,耐克、阿迪达斯等多家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在中国的两家供应商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能够干扰内分泌并影响生殖系统的环境激素类物质,废水中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质为壬基酚(NP)、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这些物质干扰生物的内分泌,对生殖系统具有毒性,并对免疫系统和肝脏有影响。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即使含量很少,也极具危害性。一件衣服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完成,要经过多次工业处理。而每一次处理,像染色、清洗、印花和织物整理等,几乎都有环境激素的影子。一件短袖衫,在它的纺纱过程中,就要用到清洁剂,里面含有NP;在漂白时还要使用含氟的漂白剂,代表性物质为PFOS,它自1951年发明后就被广泛用于化工、纺织、涂料、皮革、合成洗涤剂等的生产,半衰期为41年,进入环境后无法自动分解,最终进入生物链中累积;在烫胶图案时,要使用邻苯二甲酸酯,这是对动物的生殖系统造成危害的一类环境污染物,直接让数量减少,出现雌化现象……
人,需要衣服,需要美丽,需要时尚,想逃离环境激素的包围,几乎不可能。因此,在享受生活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时,也要注意一下,这时尚的背后潜在的危害。
关于衣服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激素,有很多都是被允许的。欧盟在国际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准中规定“环境激素”的限量均为每千克不得超50毫克。
其实,不只是衣服,在染料、香料、涂料、农药、合成洗涤剂、塑料及助剂、激素药物、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生产过程中,都被广泛应用。
这类物质叫做“环境激素”。除了上述几种,另外还有将近三百种,其中就包括臭名昭著的二恶英。
啥是环境激素?
世界卫生组织给环境激素所下的定义:“使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并因此而对个体及其子孙或者集团(部分是亚集团)产生有害影响的外因性化学物质或者混合物”。环境激素通过环境介质和食物链进入人体或野生动物体内,干扰其内分泌系统和生殖功能系统,影响后代的生存和繁衍。
最常见的环境激素包括有机锡、二乙基人造雌性激素、双酚A、多溴联苯醚(PBDEs)、六溴环十二烷(HBCD)、二恶英、双酚A与其衍生物、多氯联苯(PCB)、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壬基酚(NP)等,另外有研究指出环境污染物中的镉、铅和汞等重金属产物亦为可疑的内分泌干扰物。另外,很多杀虫剂、除草剂、农药、天然或合成的激素药物以及植物性激素,例如大豆中含有的异黄酮,都含有环境激素。
它们混在食物、水或者空气中,然后通过人的七窍,在人们无意间就闯了进来,冒充人体内的激素,并与激素的受体相结合,直接影响人体的激素含量,使身体发生相应的反应。或者直接刺激乃至抑制内分泌系统,导致该系统发生紊乱,进而阻碍生殖、发育等机能,严重者会导致癌变。科学家把这种能起到类似于激素作用的化学物质统称“环境激素”,又称“类激素”,也叫“第三类损害物”。
很多环境激素都相当难分解,一旦进入人体,就会进行累积。
以全氟辛烷磺酸为例。试验显示,把该物质放在浓硫酸中煮60分钟,它几乎毫发无损。试验人员调试出不同的温度和酸碱度,水解全氟辛烷磺酸,都看不到有效的分解。能让它分解的,目前发现的唯一办法是高温焚烧。
环境激素从哪里来?
多数是由人在生产活动中有意或无意间制造的,也包括一些在实验室中刻意制造的东西。 像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和生长素、大豆异黄酮或黄酮类化合物、农药、人造树脂、合成树脂、界面活性剂、塑料原料都是。
为了生产需要,牛、羊、鸡、鸭等家畜家禽饲养者为了能让这些牲畜多长肉、多产奶、多产蛋,人为地为一些牲畜注射了大量雌激素;鱼虾的养殖者为了让鱼虾快速增长,给鱼虾投喂含大量催生激素饲料;菜农、瓜农、果农同样为了产量或者品相,及早抢市场,则使用膨大剂、催生剂等……这些激素直接影响牲畜的内分泌或者植物的内部,使人达到预期目的,而激素则会随着相应的制品进入市场,最终进入人体。
环境激素危害有多大?
环境激素进入人体,会直接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造成激素分泌过多或不足,或者是人体激素调节功能失常,表现在发育障碍、生殖异常、器官病变、畸胎率增加、母乳减少、男性数下降、精神、情绪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是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的罪魁祸首。更为可怕的是环境激素以分子信息间接启动基因,能够改变细胞成长与分裂的程序,从而使人体发生本质变化,诱发肿瘤。
人们早在1950年就发现“滴滴涕”可以使公鸡“化学去势”;1960年合成雌激素乙烯雌酚在用量过多情况下,使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发病率显著增加。
联合国一份报告指出,丹麦男子正常的数量减少被发现与血液中高浓度“环境激素”有一定关系。
美国学者分析1973-1991年间的肿瘤发病率,发现激素依赖性器官肿瘤发病增加明显,其中乳腺癌增长24%、卵巢癌增长47%、癌增长41%、前列腺癌增长126%。在众多的可能病因中,环境激素难辞其咎。环境激素最严重的危害是影响人的生殖功能,可造成数量减少以及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癌、乳腺癌等患病几率增加。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可能与男性肥胖以及糖尿病有关。国内外已有诸多动物实验显示,暴露于一定剂量的邻苯二甲酸酯的环境下可导致动物病变和数量下降。
如何远离环境激素?
想彻底离开环境激素,几乎做不到。不过,可以通过注意生活细节,减少环境激素对人的影响。尽力做到“三少两多一远离”:
“三少”――少用洗涤剂,少用杀虫剂,少用农药
不用解释,洗涤剂、杀虫剂、农药都是环境激素,能不用就不用。必须用的话,在合理范围内,尽量少用。如果有可以替代的,尽量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用替代的。比如,洗涤剂可以选用肥皂――肥皂是天然原料加碱制成的,很容易分解,而不产生有害残留物,环保而且经济安全。杀虫能采用天然的办法,就用天然最原始的,往往最有效。一般的杀虫剂毒性都很大,接触了很容易损坏人的神经系统,诱发多种疾病。农药尽量不用长效高残留的。农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会引发慢性中毒,甚至有的还有遗传毒性。
“两多”――多吃谷物和绿叶菜,多喝茶
经常吃些五谷杂粮,像糙米、小米、黄米、荞麦等,有助于人体内环境激素的排出。菠菜、萝卜、白菜等也是很好的排毒食物;习惯喝些茶,特别是绿茶,也有助于机体减少受到环境激素的伤害,有利于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