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测绘工程合同管理范文

时间:2023-07-24 16:16:13

序论:在您撰写测绘工程合同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测绘工程合同管理

第1篇

关键词: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控制

Abstract: The work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s a complex and large workload of the proje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3S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dustry grow with each passing day pressu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dustry, we must constantly strengthe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的重要意义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不仅关系到测绘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科学决策,还对顺利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不仅是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重大战略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测绘工程单位管理决策与控制能力的关键措施,更是实现测绘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此外,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作为测绘单位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统一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测绘事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是《测绘法》赋予测绘工程生产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职责,也是测绘行业依法开展测绘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标准,还是提高测绘行业管理能力、控制能力、监督能力以及服务能力的重要条件。对此,测绘工程生产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要切实把测绘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作为加强测绘管理、监督、控制的重要内容,逐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管理与监督,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全面推进工作创新,强化测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测绘事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二、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

1.测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系统功能,在于沿着科学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及时地获取各种应有的质量信息,进行判断、加工、储存、传送,最后以指令信息作为反馈加以输出,通过改善体系的要素,实现体系应有的控制状态,求得需要的质量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要素有目标值系统,程序标准,工作标准,组织系统,管理点,信息管理,体系评价。

2.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要素

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质量管理系统要素。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提供的质量管理系统和质量保证的通用模式可以看到,质量管理系统包含四大过程要素,即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3.质量的系统控制

质量管理是由一系列系统的特定的概念组成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理论的概念体系,它包括质量、质量环、质量方针、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审核、质量成本及质量体系等。

(1)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应分别设定在人员、设备和数据采集过程上。人员的质量管理点主要是人员的能力水平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应达到一定的学历、职称、工龄、业绩、培训等。设备的质量管理点是年检和使用前的检校,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满足工程使用。

(2)测绘工程的数据检查

测绘工程数据的质量检查,是保证地形建模和数据库数据正确性的基础,这里的检查包括图形数据、属性数据、风格检查、拓扑检查这几个方面。

(3)测绘工程的过程控制

测量是测量人员进行的一组操作。测绘工程中的各项任务都是一个过程,所以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关键是对测绘过程的控制。每个过程有三个阶段:输入、操作、输出。因此一个合理的质量管理就是输入无误、操作正确、输出合格。所有《测绘记录》均应按照表格栏目规定执行。

(4)记录和标识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有关的记录应进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确保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和处置。所有记录表格,包括操作记录、检查一记录、质量管理记录、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和测量结果的记录均按统一规定的系统进行统一编号。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记录应由一记录的部门或个人保存,特别是书面记录应确保记录不丢失、不受潮、不损坏,保证记录的完整和清晰。计算机硬盘和光盘贮存的记录在备份好的同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采用科学分类的统一编号或编码或计算机软件储存,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及时查找到所需要的记录。根据记录的用途,规定各类记录的保存期并由文件作出规定。

三、如何加强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制度保障

加强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首先就是有关部门要根据目前的形式要求,制定测绘质量的专项法规,以法律为根本准绳,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制度保障。其次,行政测绘的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处严重违反质量管理法规的单位及项目;第三,加强行政测绘部门的监管工作。设立测绘质监部门,不断增强各级测绘质监部门的地位,做好监管工作。

2.加强领导及员工的质量意识

领导重视,是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动力。质量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此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做好测绘产品质量提高的的基础工作。要提高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就要不断加强领导与员工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经验交流会、业务培训班等方法,增强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让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3.重视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应分别设定在人员、设备和数据采集过程上。人员的质量管理点主要是人员的能力水平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应达到一定的学历、职称、工龄、业绩、培训等。设备的质量管理点是年检和使用前的检校,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满足工程使用。测绘工程数据采集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三个固定管理点:第一,己知数据的检查;第二,控制数据的检查;第三,地形要素,图形,碎部数据的检查。另外在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平差和地形要素的采集,图形编辑等过程中根据需要建立临时管理点。

第2篇

1.1测绘工程系统控制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测绘工程的系统控制与质量管理不仅能够直接对测绘工程建设安全和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对我国社会发展规划的科学决策产生影响,对于我国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作用。除此之外,绘测工程的系统控制与质量管理是测绘单位进行管理、监督、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测绘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测绘法》中明确提出了测绘工程系统控制和质量管理工作不仅是测绘生产条件单位和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而且还是测绘行业开展测绘工作控制与管理的决策依据,为测绘行业的控制能力、监督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因此,测绘生产单位以及主管部门应该将系统控制和质量管理作为监督、管理和控制的工作重心,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增强管理、监督、控制以及检查的力度,并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创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测绘队伍,从而使得测绘行业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进步提供有效的服务。

1.2测绘工程系统控制和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测绘工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六”,所谓的“六”主要是指测量内外结合,数据会据此进行自动的处理和采集,对测量控制实行智能化,对测绘的信息处理实行可视化,并且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提供资源共享;其次是“十六”,所谓的“十六”主要是指迅速、及时、准确、可靠、集成、安全、遥控、容易。近几年来,我国对测绘工程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根据相关调查报告的显示,我国的测绘工程的合格率已经达到95%左右,这说明,测绘行业发展迅速,测绘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测绘行业之间的竞争却越来越激烈。因此,测绘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测绘质量,从而促进自身在测绘行业的良好发展。

二、测绘工程的系统控制和质量管理现状

目前,大多数的测绘工程一般都属于自测自用,从而会很容易造成测绘产品的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虽然现在有一部分的测绘单位建设了系统控制和质量管理,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问题,无法确切的保障测绘工程的质量,从而导致了测绘产品与各个工程环节出现脱轨的现象。甚至有的测绘单位没有设置关于系统控制和质量管理的机构,即便是设置了的也如同虚设,没有发挥出其监督、控制、管理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的测绘单位招聘的担任系统控制和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没有从业资格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测绘产品的质量。其实,想要提高系统控制和质量管理的工作水平和效率,如果仅仅只是单纯的依靠测绘单位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依靠来自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力量进行制约和监督,从而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测绘工程系统控制与质量管理的提高。

三、测绘工程的系统控制和质量管理改革途径

3.1加强前期工作优化

在测绘工程之前,测绘工程单位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加强前期工作的准备和优化,例如做好测绘工程的环境条件、设备选择、所需材料以及地理位置等。在获得相关的真实信息后,工作人员应该结合编制测绘工程的方案、规划及其相关技术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审查测绘方案是否具有实施性,从而确保符合国家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要求。同时,根据实际的测绘工程的特征建立一系列合理有效的系统控制、质量管理以及检验查收制度等,落实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的责任,明确工作目标、分工合作,保障整个测绘工程达到标准。

3.2健全质量管理机制

质量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概念性的体系,其由一系列相关的概念所组成。质量管理包含着许多的内容,例如质量体系、质量成本、质量保证、质量方针、质量控制、质量监督、质量计划等。为了保证测绘工程的系统控制和质量管理的顺利实施,就需要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机制,例如进度机制、检查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制约机制等,从而实现工程目标。同时,还需要将系统控制与质量管理资格审查认证和年检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并将结果内容作为测绘工程单位资格年检的重要依据。

3.3强化测绘控制的管理

想要强化测绘控制的管理,就需要健全和完善管理控制系统,努力提高测绘工程的质量检查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尽力改善测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抓住测绘工程的系统控制和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公平性、独立性等特点,不仅能够提高测绘水平,使其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且还能完善和规范测绘生产单位的生产。

3.4注重质量管理要点

质量管理要点应该设置在人员、设备、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只有同时满足这三大要素,才能充分保障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效率。在测绘工程数据采集的阶段,其质量管理应该具备以下三个功能,检查已知数据、检查控制数据、检查地形方面图形以及比较琐碎的部分数据。同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地形元素的采集、处理、编辑以及控制网的分布设置建立临时管理点。

3.5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第3篇

关键词:水利测绘;全球定位系统;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施动态定位技术,即 RTK (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通常全球定位系统的测量方法,例如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均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技术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是GPS 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的外业作业效率。

一、目前RTK技术构成原理

当今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一项以载波相位观测为基础的实时差分 GPS 测量技术,是利用两台或两台以上 GPS 接收机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其中一台安置在已知坐标点上作为基站,其它作为移动站。

在RTK工作模式下,一般是由基站采用数据链将其观测值以及测站坐标信息共同传送给移动站。移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站的数据,还要采集 GPS 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毫米级的定位结果。移动站可在静态或者动态环境下完成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在整周未知数解固定后,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只要能保持四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移动站可随时给出毫米级定位结果。RTK 测量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GPS接收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和软件系统。

二、RTK技术在水利测绘领域的应用

GPS-RTK 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实时定位速度快,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及全球地面连续覆盖等特点,在现代化水利测绘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1)平面控制测量。

在测量工程中,常规的导线测量的控制方式慢慢被淘汰,利用 RTK 技术控制网测量和部分碎部测量得到应用。其基本优点为首先是高精度,其次观测时间短,应用RTK 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 15km 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每站观测仅需几秒钟。

(2)放样测量。

在水利工程测量过程中,采取 RTK 点放样和线路放样,采用点放样时,首先将放样点坐标和静态网中的坐标转换参数一起上传到GPS 流动站中,然后根据所放点标识进行实地放样。进行线路放样时首先在室内根据线路中心线的弯道元素编制线路中心线文件,将该文件和坐标转换参数上传到 GPS 流动站接收机,在实地依桩号和所放点与中心线的关系进行现场放样。

(3)高程测量。

GPS 测量资料与水准测量资料相结合来确定区域性大地水准面的高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 GPS 观测点具有水准测量资料且密度适当,分布比较均匀。利用高精度GPS定位技术精密确定观测点的大地高程差,并根据建立的适当大地水准面数学模型,内插出计算点的高程异常或异常差,从而得出特定点的正常高。利用 RTK 技术进行纵、横断面测量,形数据点的采集工作,大大提高了作业质量和生产效率。

3 RTK技术应用实例

(1)案例分析

进行水下地形测量,主要结合水闸平面布置、轴线比较及水利模型试验工作。水下地形测量范围由水闸轴线上轴线方案上游 5km 至下轴线方案下游1km 范围,整个测区视野开阔,河道水面最宽约 250m。本工程测量采用 GPS-RTK技术作业,使用 Trimble 5700 GPS 系统,应用其电子手簿TSC1 进行数据处理。

(2) 测量前电子手簿 TSC1 的操作准备。使用 TSC1 首先建立新的工作项目。考虑该工程测量采用的坐标系统,操作时直接从资料库中的其他工作项目中选择采用相同坐标系统的项目拷贝出来,这样可以免去输入与转换的麻烦。拷贝坐标系统成功后对工程项目的系统单位、系统时间/日期分别进行配置。

设置 RTK 基准站。选择在上空开阔、无遮挡的点,并且能够看到周围沿地平线高度角13°以上的全部天空作为基准站建站位置。基准站定位后,在点位上对中整平,连接5700GPS,连接接收机电源,同时将 TSC1 电子控制器连接到 GPS 接收机。再将外接电台的天线和延长杆安装在比较高的固定位置,连接电台天线和电台,连接电台和 GPS 接收机,连接电台电源。启动基准站接收机并设置好基准站。

设置 RTK 流动站。将 5700GPS 安装在背包里,电台天线安装在背包上,GPS 天线用延长杆安装在背包上,测量人员手持 TSC1 作业,连接各种天线。启动 RTK 流动站,初始化完成后即可进行测量。

(3)测深仪器的选择。

由于本工程水域面积较大、水深较深、流速较快,采用传统的测深杆、测深绳测量水深,精度较低,费工费时,故选用回声测深仪进行测量。测深点平面定位与水深测量同步进行。开展测量前对测深仪在测区内进行声速测定,通过测点处实际水深与校正测深仪测深值的比较,校正测深仪声速,保证水深值的正确性。

(4)外业测量。

采用 Trimble 5700 GPS 自动采集水下地形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测量过程中实时传输RTK作业数据,使测深仪数据与GPS同步自动记录。

(5)内业处理。

外业工作结束后,利用计算机对外业数据进行分析及整理,并通过数字化成图软件成图输入。测量过程中由于使用了 RTK 技术,无须进行复杂的观测和内插。

第4篇

在目前的社会工作中,测绘工程有着重要而且广泛的应用,为了使得测绘工程的管理更加的科学,也为了使得管理的手段更加的具有针对性,根据测绘对象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工程测绘、房产测绘、水利工程测绘等。就目前不同种类的测绘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无论是那种测绘工程,要实现其价值的充分发挥,都需要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因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测绘工程的开展提供规范和专业的实践标准,这样,其实践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会有明显的提升。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建设科学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十分的重要,所以本文就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研究,目的是为测绘工程的可靠性提供管理保障。

关键词:

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测绘工程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工程项目的开展中。现阶段,我国正在积极的进行城市建设和社会基础建设,这些建设项目开发和规划需要在可靠的信息数据基础上进行,因为有了数据保障,项目的质量可以提升,项目的科学性也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测绘工作是获取工程信息数据的主要手段,保证测绘工作的持续和有效,需要相应的管理系统来支持,所以测绘工程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就变得十分必要。简单来讲,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测绘工作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的研究其系统结构,并实现系统的优化,对于工程建设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

1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

1.1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当中,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而要想框架结构更加的具有针对性,那么前期的开发准备工作就要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是对测绘企业生产管理以及各个环节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明确企业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信息系统框架,这样,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会得到实现。第二是对应用系统进行定位。分析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地位,进而确定其规模的大小以及在管理中所处的地位。第三是对管理系统进行基本的模块划分。通过模块划分,管理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和责任更加的明确,系统应用的价值性会得到提升。

1.2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是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中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的表现来看,生产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各个生产流程的控制,从而对生产关节的关系调整做出帮助。通过生产管理,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率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生产管理中,有效利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可以使得整个管理实现信息化和透明化,这样,管理中的问题暴露会更加彻底,框架的应用价值分析也会更加的准确,整体框架的改进和分析效果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简言之,生产管理作为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框架中的内容,强化其信息化运转十分的重要。

1.3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也是测绘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框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实践情况来看,合同管理的主要任务有三个:第一是实现合同的签订。第二是实现合同部门的流转,第三是进行合同归档记录的跟踪管理。简单来讲,合同管理在整个管理信息系统当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因为测绘工程的开展需要按照合同项目来进行。

1.4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也是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框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现实利用的角度来看,资产管理主要是进行测量设备的有效管理。通过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降低对设备的占用,从而加强设备的利用率,并对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有效的跟踪。另外,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统计管理,做好日常消耗品的领取以及使用记录也是资产管理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

2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设计

在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中,科学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而要实现设计的科学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的完善。

2.1生产流程结构设计

生产流程结构的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管理的实效性考虑,此方面的设计有四部分内容。第一是任务的登记。任务登记的设计主要是对管理任务进行划分,然后分别设计在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从而实现任务分配的目的。第二是技术设计。技术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技术的分析和讨论评价技术的可行性,这样可以保证技术在管理中有最大的利用价值。第三是任务安排。在任务登记的基础上对登记任务进行安排,流程的运行会更加的具有目的性。第四是进行质量检测。通过质量检测,整个生产流程的结构运行效率和质量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2客户需求结构设计

客户需求结构方面的设计主要包括了两项内容:第一项是移交客户。在测绘工程实践中,不同的工作需要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处理,所以随着工程进度的进行,客户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移交。第二是进行资料的移交。针对不同的客户会形成不同的资料,所以在进行客户移交的时候,资料也要进行相应的转移。简言之,在测绘工程实践中,客户的需求会产生不同,所以为了实现管理的科学化,需要在不同的部门间实现客户和相应资料的移交,所以做好这两方面的设计工作十分的有必要。

2.3用户结构设计

用户结构设计是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用户结构设计的现实应用来看,其主要分为用户管理、历史记录以及人事信息三个部分。用户管理主要指的是对测绘工程用户基本信息的管理,其中包含了用户的各类信息,实现管理的强化可以保证对用户信息的有效掌控。历史记录主要是进行管理历史的查询和检索。所以在此部分的设计中,需要进行检索方式等的有效设计。人事信息同样是用户结构设计中的要点,进行设计的优化有利于提升管理的效率。

3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

在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当中,有两项关键的技术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处理,其分别是基于工作流引擎的流程控制技术和基于活动目录的用户身份确认系统。流程控制技术的研究深入其目的是要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效率化提升,而用户身份确认系统的研究深入则是要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简言之,在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要实现效率和质量的综合提升,就需要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的强化。

结束语

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测绘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积极的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就设计的基本内容进行研究,然后探讨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性技术,这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性建设而言意义重大。

作者:安科 单位: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测绘工程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工程项目的开展中。现阶段,我国正在积极的进行城市建设和社会基础建设,这些建设项目开发和规划需要在可靠的信息数据基础上进行,因为有了数据保障,项目的质量可以提升,项目的科学性也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测绘工作是获取工程信息数据的主要手段,保证测绘工作的持续和有效,需要相应的管理系统来支持,所以测绘工程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就变得十分必要。简单来讲,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测绘工作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的研究其系统结构,并实现系统的优化,对于工程建设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

1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

1.1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当中,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而要想框架结构更加的具有针对性,那么前期的开发准备工作就要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是对测绘企业生产管理以及各个环节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明确企业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信息系统框架,这样,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会得到实现。第二是对应用系统进行定位。分析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地位,进而确定其规模的大小以及在管理中所处的地位。第三是对管理系统进行基本的模块划分。通过模块划分,管理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和责任更加的明确,系统应用的价值性会得到提升。

1.2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是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中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的表现来看,生产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各个生产流程的控制,从而对生产关节的关系调整做出帮助。通过生产管理,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率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生产管理中,有效利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可以使得整个管理实现信息化和透明化,这样,管理中的问题暴露会更加彻底,框架的应用价值分析也会更加的准确,整体框架的改进和分析效果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简言之,生产管理作为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框架中的内容,强化其信息化运转十分的重要。

1.3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也是测绘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框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实践情况来看,合同管理的主要任务有三个:第一是实现合同的签订。第二是实现合同部门的流转,第三是进行合同归档记录的跟踪管理。简单来讲,合同管理在整个管理信息系统当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因为测绘工程的开展需要按照合同项目来进行。

1.4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也是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框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现实利用的角度来看,资产管理主要是进行测量设备的有效管理。通过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降低对设备的占用,从而加强设备的利用率,并对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有效的跟踪。另外,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统计管理,做好日常消耗品的领取以及使用记录也是资产管理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

2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设计

在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中,科学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而要实现设计的科学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的完善。

2.1生产流程结构设计

生产流程结构的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管理的实效性考虑,此方面的设计有四部分内容。第一是任务的登记。任务登记的设计主要是对管理任务进行划分,然后分别设计在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从而实现任务分配的目的。第二是技术设计。技术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技术的分析和讨论评价技术的可行性,这样可以保证技术在管理中有最大的利用价值。第三是任务安排。在任务登记的基础上对登记任务进行安排,流程的运行会更加的具有目的性。第四是进行质量检测。通过质量检测,整个生产流程的结构运行效率和质量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2客户需求结构设计

客户需求结构方面的设计主要包括了两项内容:第一项是移交客户。在测绘工程实践中,不同的工作需要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处理,所以随着工程进度的进行,客户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移交。第二是进行资料的移交。针对不同的客户会形成不同的资料,所以在进行客户移交的时候,资料也要进行相应的转移。简言之,在测绘工程实践中,客户的需求会产生不同,所以为了实现管理的科学化,需要在不同的部门间实现客户和相应资料的移交,所以做好这两方面的设计工作十分的有必要。

2.3用户结构设计

用户结构设计是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用户结构设计的现实应用来看,其主要分为用户管理、历史记录以及人事信息三个部分。用户管理主要指的是对测绘工程用户基本信息的管理,其中包含了用户的各类信息,实现管理的强化可以保证对用户信息的有效掌控。历史记录主要是进行管理历史的查询和检索。所以在此部分的设计中,需要进行检索方式等的有效设计。人事信息同样是用户结构设计中的要点,进行设计的优化有利于提升管理的效率。

3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

在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当中,有两项关键的技术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处理,其分别是基于工作流引擎的流程控制技术和基于活动目录的用户身份确认系统。流程控制技术的研究深入其目的是要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效率化提升,而用户身份确认系统的研究深入则是要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简言之,在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要实现效率和质量的综合提升,就需要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的强化。

结束语

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测绘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积极的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就设计的基本内容进行研究,然后探讨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性技术,这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性建设而言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朱菡.测绘单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8:287.

第6篇

【关键词】测绘工程;项目管理;探讨

测绘是工程建设获取基础数据的重要手段,然而测绘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工作量巨大的工程。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城市勘测单位,我们每年都承接大量工程测绘项目,如何对这些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迫切解决的一个课题。

1 测绘工程概述

测绘是采集、量测、处理、分析、解释、描述、分发、利用和评价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_.门科学、工艺、技术和经济实体,具有基础性、前期性和公益性和特点。测绘产品是反映地表上的自然、人工要素及其在地理空间的位置和属性信息的,而这些信息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需要利用和必须依赖的基础。而工程测绘是把工程地区各种地面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地面的起伏状态,用各种图例符号,依照规定的比例尺测绘成地形图,或者用数字表示出来,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图纸和资料。要测绘的地球表面形态以及地物地貌虽然复杂多样,但其形状和大小均可看作是由一些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所决定的。测绘工程的主要任务有控制测量,碎部测绘,线路测绘等工作。

1.1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就是在测区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控制网,以便统一各局部的地形测量工作,使所测的地形图能相互拼接构成整体,而且精度均匀。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与国家控制网,城市控制网联测,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应以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为原则,并根据测区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而定。

1.2 碎部测绘

碎部测绘就是在测区内用精密的仪器和方法测量地形地物特征点的三维坐标,然后绘制出图形来。现代碎部测绘以数字测绘为主,即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计算,绘图等以计算机为核心,人工干预为辅。数据采集过程是一个多源数据集成的过程。外业数据的采集与作业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形数据的采集遵循“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范围的划定应尽量以自然线状地物的中心以及行政界线进行划分,确保实地的测绘不重不漏,以保证地形图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3 线路测绘

“线路”是管道、道路、渠道及输电线路等的总称。线路测量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是为线路工程设计提供地形图和断面图;二是进行线路工程施工测量。具体内容有:中线测量,根据规划设计的平面位置,将线路工程的中线包括起点、转折点和终点标定于实地,并测定其转向角,设置里程桩,有的还要测设曲线;纵横断面图,以了解其纵向及横向的地面起伏情况;测绘线路沿线一定宽度的带状地形图,供设计和施工用;施工测量,根据施工要求,为不同的施工阶段提供各种测量定位标志;测绘竣工图,供日后管理和维修用。

2 测绘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是对一个工程项目的进展过程进行规划、控制和监督,最优地实现工程项目的目标。一个测绘工程项目从准备到测绘成果交付使用,可划分为资料准备、技术设计、实地作业、质量检查、成果交付、工程费用结算等几个阶段,而在每个阶段中,项目管理人员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的质量、工作进度和工程费用。因此在每一项工作或阶段中考虑的往往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的强调工作进度与工程款的支付问题。测绘工程项目的管理往往涉及到工作时限、质量控制、合同管理等方面。

3 测绘工程项目管理的需求

3.1 集团作业需求

当测绘项目时间短、投资大、实施范围广,就需要由多个测绘单位集团作业,集团作业的项目对项目管理有较大的需求。

3.2 质量需求

随着地理信息在各领域应用的不断增大,数据技术要求日趋严格,质量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需求。

3.3 测绘单位需求

测绘单位为了提高T程项目成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期望通过管理促进测绘的生产力水平和履行合同能力的提高。

3.4 项目协调的需求

当测绘项目由多家测绘单位实施时,规范与统一成为项目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笔者近期经历的项目管理实践证明了一点:该项目为100 km21:500地形图测绘,由五家测绘单位实施,项目总时间为6个月,集团作业时间为3个月。由于各测绘单位的习惯,测绘资料格式没有行业统一标准,于是规范与统一需求尤为突出,需要项目管理来实现。

4 测绘工程项目管理方法

4.1 组织与程序管理

4.1.1 组织。项目管理首先要求测绘单位组建项目机构,即成立由项目经理负责,质量、技术负责人和测绘作业组(队)等到位的测绘项目部。还要建立项目部各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同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质量监督单位也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作为建设或监理单位还要加强对测绘单位的项目部进行组织监督管理,以确保项目部人员始终有效到位。

4.1.2 程序

法律和标准对测绘有部分规定,如测绘项目备案制度等,但没有类似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这种规定。我们绍兴市规划局根据需要出台了政府规范性文件《绍兴市测绘项目管理规定》,对发包、合同、开工(备案)、质量、验收等一系列项目程序做出明确规定。

管理程序中几个重要环节为:1)项目备案。测绘项目备案是开工前的法定程序,也是检查测绘单位的项目技术设计书、项目部设置及人员配置、进度计划等落实情况的重要环节。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建设或监理单位在审查项目开工报告时协助;2)开工报告。开工报告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程序,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由建设单位管理,监理单位监督管理等。

4.2 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主要为技术措施计划、人员配置计划、进度计划和投资计划等。可以通过项目技术设计和项目实施组织设计制定、监督和管理来实现。

4.2.1 项目技术设计。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测绘项目技术设计由测绘单位负责编制、建设单位审批,严格按《测绘技术设计规定》行业标准规定内容和格式编制。

4.2.2 项目实施组织设计。《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更偏重于技术方案和措施,因此有必要增加项目实施组织设计,像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样编制。

4.3 质量管理

4.3.1 测绘单位质量管理。笔者从项目实践中看到,不少测绘单位的质量管理人员没有切实到位,质量保证体系也未真正运行。究其原凶是单位主要领导轻视质量管理,只重视招标投标。有人甚至说质量保证体系只是资质证书需要而为之,因为他们坚信项目质量由先进测绘仪器保证。因此,我们更要加强项目部的质量管理。

4.3.2 建设或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管理。建设或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管理重点是检查和监督测绘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对重要环节和重要控制点严格把关。比如地形图项目,控制测量是重要环节,首幅地形图是重要控制点,严格把关可避免产生更大的错误。

4.4 进度和合同管理

进度管理主要通过项目会议和项目检查来实现,同时用组织协调来控制。合同管理可借助于项目会议、项目款支付、质量目标监控,以及违约处理等方式来管理。

总之,研究测绘项目管理,要了解项目管理对测绘的需求,深刻理解测绘项目管理实质。测绘项目管理的全面推行,需要政府、建设、监理、测绘等单位的共同努力,要在测绘行业加强项目管理,健全法规、制度和落实在项目管理中各个部门的职责,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监督。

参考文献

[1]吴建军,测绘资料档案管理及应用探析,地理空间信息,2007,(05)

第7篇

传统测绘工程对测绘成果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然而,该制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果的自检与互检易产生惯性思维,不容易发现问题;(2)很多测绘单位任务多,各级质量检查保障机构不能完全履行职责;(3)在重大测量项目中,作业单位较多,不同作业单位对质量标准的尺度把握不同,容易造成整个测区的测绘成果质量存在差异;(4)项目的发包单位技术力量不足,无法进行质量跟踪和管理。可以看出,探讨新的质量控制方案势在必行。

2测绘监理在承包经营权确权中的应用

2.1全过程测绘监理体系的提出

根据测绘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全过程测绘监理体系。根据测绘项目的进度,分为项目前期监理、项目中期监理和项目后期监理。项目前期监理可以总结为“二参与”,即参与招投标过程、参与编写技术设计书;项目中期管理可以总结为“五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知识产权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组织协调;项目后期管理可以总结为“三评价”,即生产单位项目综合能力评价、质检单位项目综合能力评价和监理单位项目综合能力评价。

2.2全过程测绘监理体系在承包经营权中的应用

2.2.1项目前期监理

项目前期监理要求参与招投标过程、参与编写技术设计书,主要注意一下三个问题:(1)确定监理单位应先于确定项目承担单位,便于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理,包括招投标监理和参与编写技术设计书。(2)招标阶段的监理。项目承担单位的资质、信誉,过往同类工作业绩都需要认真监理,这是保证成果质量的关键,项目承担单位选的不好,即使通过监理也很难保证成果的质量。(3)技术设计监理。项目的技术设计和方案要符合项目规划的要求。考虑到甲方无法将规划要求转换为专业的技术操作步骤,监理单位需要仔细研究甲方的需求,然后将其转换为测绘和调查过程的操作要求,并与甲乙双方做好沟通,认真研究最佳的技术设计,严格审查技术指标的执行情况。

2.2.2项目中期监理

项目中期监理可以总结为“五控制、二管理、一协调”。(1)五控制。①质量控制:是监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承揽方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仪器设备状态和项目技术设计落实等方面实施全面的监控。尤其要重视开展多角度技术培训、监督承揽方内部质量检查制度的落实、多手段监理方法的综合运用、关注项目实施较弱的生产单位等工作。②进度控制:是监理的另一项主要内容。要求承揽方编写总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和周进度计划以及实际进度总结报监理方审核。另外,做好进度计划的准确执行、动态管理、及时控制和有效调整。③投资控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合同要求,对符合检查要求的工序或最终产品,按程序及时进行工程检查计量;对承揽方申报的实物工程量进行审核并报建设方;监督建设方为实施进度提供资金上的保障。④安全控制:包括信息安全控制和生产安全控制两部分内容。督促承揽方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现场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⑤知识产权控制:督促承揽方制定知识产权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2)二管理。①合同管理:全过程地开展合同的管理工作,在合同的形成阶段,为建设方提供政策法律与技术监理,协助建设方与各方签订合理有效的合同;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监督合同各方遵守合同条款、纠正偏差。此外,做好合同纠纷的调解及合同的索赔工作。②信息管理:准确记录项目实施及监理实施的全过程的工程技术资料;向项目的各级管理人员、参与项目生产的单位及其他有关部门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及准确率。(3)一协调。组织协调:组织协调工作为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实现奠定了基础。主要包括建设方与承揽方、质检方之间的协调、承揽方之间的协调、承揽方与质检方之间的协调以及监理方内部的协调等方面。

2.2.3项目后期监理

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编写《项目生产单位项目综合能力评价报告》、《项目质检单位综合能力评价报告》、《项目监理单位综合能力评价报告》,客观真实的评价生产单位、质检单位、监理单位的综合能力。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