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16:44
序论:在您撰写世界贸易形式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2010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恢复性增长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全面衰退,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上半年出现了近代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全面衰退。但随着各国经济政策的落实及政策效果的显现,自下半年起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消费和投资开始缓慢恢复,经济下滑速度放缓并逐步走稳,致使全年全球经济下跌速度低于预期。据2010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估计,2009年全球经济整体下滑0.6%(见表1),明显好于之前预测的-1.3%和-1.1%。鉴于世界经济最脆弱的时期已经过去,主要国家资本市场逐步回稳、制造业生产开始恢复、进出口贸易已显著上升,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恢复洼增长,经济增长率有望反弹至4.2%。
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全球需求减少、贸易保护措施增加、贸易融资减少,以原油为首的原材料价格下跌,相关产品的贸易额明显下降,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额跌幅达23%,总额跌至12.15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和价格因素,世界贸易下降12.2%,为70多年来的最大降幅。其中,美国下降13.9%,欧盟下降14.8%,日本下降24.9%,均高于世界平均降幅。进入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主要国家贸易开始增长。第一季度,日本、巴西、中国、韩国、美国、德国和俄罗斯的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8.2%、25.8%、28.7%、36.2%、20.2%、16.9%和82.7%;进口增长率分别为22.5%、36%、64.7%、37.3%、21.4%、12.0%和17.7%。今年以来,货物贸易增长较多的产品是矿产品和机电产品。WTO预计,2010年世界贸易将增长9.5%。其中,发达国家的出口预计增长7.5%,世界其余国家的出口预计增长约11%。但世界贸易总额难以回到2008年经济危机前的水平。
全球金融危机对外国直接投资(FDI)造成冲击,投资规模大幅度下挫。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FDI(外国直接投资)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下降39%。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投资继续大幅下挫41%。流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投资也分别下降了35%和39%。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370亿美元,较2008年下降57%。从2008年中起,全球范围内爆发了跨国公司总部的撤资潮。受金融市场萎缩和现金短缺的影响,作为FDI增长“发动机”的跨国并购大幅减少。2009年上半年,全球10亿美元以上的跨国并购案只有40宗,不到2008年同期数据的1/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报告认为,随着投资环境和自身经营状况不断改善,预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2010年可能出现温和反弹,2011年将增长强劲。在国际资本的地区流向上,中国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将依然是最有吸引力的地区之一。农业、服务行业、采矿业等会是未来投资的重点,而制造业方面恢复的速度相对稍慢。
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有:
世界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世界经济恢复明显好于预期,但鉴于此次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全球经济结构矛盾的总爆发,有很多内在深层次原因和矛盾短期内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仍充满坎坷。
1、政策退出时机的选择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展开了规模庞大的救市行动。随着世界经济逐渐企稳,宏观政策走向成为2010年关注焦点。2010年全球经济恢复的步调和规模,很有可能取决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退出节奏。对美国和欧元区来说,由于金融机构的风险还没有完全出清,很多金融机构还存在亏损;经济尽管回升,但也没有完全走上强劲持续复苏的道路,特别是失业率依然很高,贸然退出可能会给经济带来二次衰退风险。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退出战略实施得过早,即在私人消费和投资尚未能有效成为经济复苏的推动力之前实施退出,经济复苏将可能因此而夭折。但若退出战略过晚实施,庞大的货币供应将导致全球经济出现通胀,并出现新的资产泡沫。预计短期内,主要发达国家实施大规模退出策略的可能性极低。对一些经济恢复情况依然不理想的国家,比如英国、俄罗斯和日本等,还可能进一步采取刺激政策,未来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走势将日趋分化。
2、不断加大的财政负担。对应对金融危机,各主要国家不断加大力度的政府财政安排,已使得政府开支迅速增加,财政赤字水涨船高。据《经济学人》“全球政府债务钟”,实时获悉的全球公债情况。截至2010年2月,全球各国负债总额巳突破36万亿美元,预计2011年全球债务将超40万亿美元。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欧元区都是负债状况严重的国家,这些经济体的负债率均已达到历史高位。其中,2010年美国政府赤字已达到创纪录的1.56万亿美元,占GDP的10%左右,这是自二战以来的最高比例。目前欧元区政府赤字均已超过占GDP3%的参考“警戒线”。2010年,法国预算赤字将占GDP的8.2%;德国将占GDP的5.5‰欧元区总体赤字可能会超过GDP的7%,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0国出现赤字超标问题。日本政府总额债务将升至占其GDP的229%,高居发达国家之首。全球性赤字高企,伴随的正是全球性债务的高涨。在经济复苏脆弱的形势下,各国推出的削减赤字计划,面临诸多障碍与风险,各国试图在“保增长”、“保就业”与“削赤字”三者之间取得平衡,显得困难重重。
3、就业全面恢复仍需时间。金融危机给各国就业形势蒙上巨大阴影,2009年全球就业形势日趋恶化。历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在经济开始复苏后,通常还需要4年到5年的时间失业率才能逐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报告预计,2010~2011两年时间内,经济复苏不会有效降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2011年,发达国家失业率仍将保持约9%的水平。政府仍然需要实施刺激经济计划及其他政策,来弥补私营部门就业增长缓慢的问题。尽管2010年就业人数将有所增长,但新增工作岗位无法为不断壮大的劳动力大军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因此,失业率得不到有效降低。2009年,发达国家失业率为8舟‰预计2010年美国失业率很难降至9%以下。
4、贸易保护主义依然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需求大幅萎缩,国际贸易出现严重下滑,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扩大内需受阻的情况下,纷纷提出通过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尽快复苏,甚至
通过本币大幅贬值、增加各种形式补贴等手段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千方百计争夺国际市场,国际贸易竞争激烈。为促进本国经济尽早复苏,各主要经济体自顾性会进一步增强,将优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持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目前由于世界经济尚未完全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领域依旧存在,且有将保护主义手段延伸至更多领域,如汇率、知识产权以及低碳与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可能。从历史上危机过后的经验来看,一旦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金融保护主义、就业保护主义等措施出台,即使这些措施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依然还会在很长时间内继续延续,因此,即使世界经济走出衰退,世界自由贸易的繁荣依然任重道远。
5、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受世界经济并未彻底走出衰退、消费乏力、资本市场仍旧动荡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但是,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的进一步好转,2010年通胀出现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很可能重新踏上高速增长之路,对原油、黄金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会急剧增加。此外,随着新的监管措施的出台,金融创新将受到严格审核,而且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还会继续,因此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机会相对有限。在此背景下,市场投机力量只能进入大宗商品市场寻找机会,从而推高价格,并可能带来新一轮的投机泡沫。另外,为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各国暂时不会大规模采取退出政策,一些经济恢复缓慢的国家甚至还可能加码宏观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因此全球流动性将保持充裕。与此同时,很多国家因救市而产生的巨额债务问题凸显,由于这些国家的债务基本采用本币计价,在发行新债、增加税收或出售资产都不能解决债务危机的情况下,可能会通过印钞的形式还债,这将进一步加剧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前景
美国:尽管美国经济在第四季度强劲增长5.9%,创下6年来的最高季度增长水平,但由于前两季度的严重衰退,2009年美国经济依旧下降2.4%,是1946年以来表现最糟的一年。个人消费支出增长、出口扩大、民间库存投资恢复、企业固定投资增加是第四季度美国GDP增长的主因。而这一态势已延续到2010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长率为3.2%,连续第三个季度保持增长。个人消费正在取代个人投资,成为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3月份的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6.2万人,是2007年3月以来的最大增幅,进一步证明美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但徘徊在10%左右的失业率依然是美国经济的隐忧,因此美国经济复苏仍然被广泛认为是脆弱的,美联储仍需维持低利率来支持经济。自2008年12月以来,美联储一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的历史最低水平,目前仍然重申其将在“更长时期内”维持极低的利率水平。
欧元区:在政府实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刺激下,在库存增加和出口增长的带动下,2009年第三、四季度,欧元区GDP环比止跌回稳,但全年经济增长仍然是下降3.9%。进入2010年,受德国和法国经济增长及出口订单推动,欧元区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2月的54.2增至56.6,为40个月来最高水平,表明产出有所扩张。今年一季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0.2%的微弱增长,经济状况好于预期。但欧元区的就业数据远非乐观:欧元区2月失业率由1月的9.9%增至10.0%,这是1998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西班牙为19%,法国为10.1%,意味着欧元区企业仍面临疲弱需求,复苏强度仍不足以抑制企业裁员。希腊债务危机加重欧元区经济恢复的难度,加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及爱尔兰的财政状况同样艰难,因此希腊援助计划不会结束欧元区的忧虑形势。在宏观经济与结构相对疲软的环境下,大规模财政危机已经伤及欧洲国家信用可靠度,欧洲的国家财政问题随时可能蔓延到希腊以外的地区。在希腊债务危机和欧元区经济疲弱复苏的双重压力之下,欧洲央行也难言加息。预计2010年欧元区整体GDP增速为1.2%,估计在发达国家中表现最差。另外,多年来欧元区各成员国不断增加财政支出等财政举措,最终将成为该地区的财政负担。随着各国政府对人口老龄化等相关方面支出的预期增长,中长期财政负担也越来越大,公共债务持续大幅增长将对欧元区经济增长与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关键词:世界经济贸易 形式判断 贸易前景展望
世界经济在危机后迎来复苏,推动力量的主要方式有持续投资、恢复内需,加大贸易力度,尤其是新兴的经济体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形式。近年来,世界经济逐渐复苏,但是发展仍然不平衡,并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所以相关人员应积极应对挑战,深入分析世界经济贸易形式,这种方式对前景展望有着重要意义。
一、判断分析世界经济贸易形式
(一)世界经济贸易现状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世界经济比上年增长1.4%,新型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6.2%,世界经济复苏有一定积极影响。例如,美国整体经济呈现良好局面;欧洲债券危机有一定缓解;新型市场得到平缓调整;资本投资市场的经营着回复信心。具体情况如表1:
表1:2010年-2013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形势(%)
(二)政策空间不足,推出政策面临考验
为了缓解经济危机,很多国家都将利率水平降低,积极而宽松的政策能够为国家带来大量高额债务和财政赤字,但是全球经济发展仍处于增长期,在这种形式下,市场要求财政进行大力整顿,从另一方面来讲,资金的较大缺口,使经济复苏不够稳定,经济增长率出现下滑现象。
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措施的可行性不高,从短期来看,现如今出现的经济复苏加剧的现象,都面临一定风险。首先,世界经济复苏形势还不够强大,发达国家的公共及私人部门拥有较高债务,欧洲的金融体系面对很大压力,社会也出现了高失业率的现象,持续走高的油价也给市场带来了潜在的影响。然后,欧洲相关财政部门的建立,以及相关机制的制定和措施的应用,为其债务危机提供了一些方法,但是在较短时间内欧债危机无法解决,而且这些措施无法处理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出现的债务问题,这种全新的债务问题应找寻新的方法。
(三)经济变化的产生原因
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银行在速度和经济冲击的选择上存在一定问题。经济活动是因为财政过度调整,而导致不利影响。相关人员对市场的信心降低也是原因之一,相关人员过早取消刺激性支出,还可能导致新的经济打击,而且若经济增长没有增长势头,相关单位要进行额外笔记,避免政府出现两难的困境。目前,结束欧元危机、恢复信息是欧洲最紧迫的政策任务,所以相关单位人员要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程度,并进行相应调整,合理控制去杠杆化过程,并颁布更多流动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财政部门的货币管理更为温和。
二、世界经济贸易的前景展望
由于欧债影响的逐渐恶化,金融市场十分脆弱,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发达经济体系会受到风险危机,新兴的经济体制外部需求不强,内部缺乏调整,经济增长率较慢。所以,国际相关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持有悲观态度,世界银行在全球出现经济危机时,重点国家及地区的应对措施的前景展望先汇报如下:
(一)美国与欧洲地区
美国经济受到日本海啸和欧洲影响,企业内部的失业率上涨,消费低迷,在2012上半年中,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2.1%,这种情况不是十分理想,但下半年的经济情况有所改善,而个人消费开支和库存投资以及居民住房固定投资增加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欧洲地区因为家庭消费以及制造业的萎靡现状,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全年经济增长速率缓慢,希腊因为债务危机,导致经济回缩7.1%,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一些影响,例如葡萄牙回缩了1.6%,西班牙和意大利仅增加了0.7%和0.4%,而核心国家德国的增长率为3.1%,支撑了整个地区的经济情况。
(二)日本、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
日本因为债务危机、日元升值以及世界经济的缓慢增长,导致日本经济增长的基础外需减少。而日本地震的产生导致个人消费、住宅投资等一系列行为阻碍经济增长,自2012年以来,日本因外部环境改善,使经济缓慢回升,灾后重建工作也强化了投资者对日本企业改善的信心。
2011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本币走强以及财政赤字和房地产泡沫问题,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以至于没有跟上全球发展势头,巴西经济增长率为2.8%,增长幅度没有达到上年的一半,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也出现了过去三年最低这种情况。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9.3%,同此上年,降低了1.3%。中东北非地区因为剧烈的政治影响,导致该地的国家经济活动受到制约,而同时外部环境导致增长变慢,增长率不高。
(三)发展前景的应对措施
应对美国经济面临的两种风险,应尽量改善失业率,确保国家增加的就业人员与实际失业人数向平衡,避免经济复苏现象反复出现,改善就业市场,使其具有自行改善的能力,并且大力解决经济结构性视野逐渐恶化的问题;日本、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应重视经济复苏存在的外在风险,尤其日本要重视灾后重建工作,其他国家要主要政治引发的经济影响。新兴市场是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形式,虽然其整体运行进行较慢,但是这种发展形式仍然有足够多的政策空间。中国在这场变动中,只受到一些影响,没有巨大变动,经济仍保持增长的局面。尽管增长速率降低,出口量下降,但是整体表现较好,前景乐观。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世界贸易形式的判断分析和前景展望,能够得知,尽管很多国家受到世界复苏缓慢的影响,但是通过发达国家的带动,近年来,投资形势呈上升趋势,根据联合国会议内容,世界FDI持续增长,规模也有所增加,比危机前的水平要高。世界经济在2012年复苏的脆弱性,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和欧元债务市场的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也对全球投资造成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应该谨慎对待,采取合理的改进,促使是经济能够得到增长。
参考文献:
[1]于培伟.扫描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的新变化[J].中国远洋航务,2014(3):167-168
[2]刘鑫.浅析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J].知识经济,2014(4):194-195
[关键词] 东亚 区域内贸易 后雁行模式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2-0006-06
东亚的“雁行模式”
“雁行模式”(Wide-Geese Flying Pattern)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赤松要1932年在其论文《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中提出的,并同时提出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赤松要对日本明治初年以后棉纺产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注意到日本产业的发展通常都要经历进口新产品、进口替代、出口和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在图表上相似行中的雁阵,故而给予了如此命名,这是雁行模式假说的最初表述。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后来又经过了很多学者尤其是山泽逸平的发展,然而仍然局限于对日本国内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首先把“雁行模式”引人东亚区域内经济发展研究的学者是小岛清,之后赤松要根据小岛清的研究将“雁行模式”分为原型和两个引申型,原型表现的是在后进国发展过程中,工业品呈现出进口、国内生产最终到出口三个环节继起的形态;引申型之一反映由国内消费品的进口、生产和出口到资本品的进口、生产和出口,或从低附加值制品进口、生产和出口到高附加值制品进口、生产和出口的过程;引申型之二反映某一产品的进口、生产到出口的过程在国与国之间传导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对“雁行模式”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引申型之二,它的具体含义是区域内的发达国家通过直接投资将成熟或具有潜在劣势的产业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工业国,待到这些产业在新兴工业国逐渐丧失比较优势,新兴工业国将这些产业转移至具备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又向新兴工业国投资,建立相对高级的产业。它主要描述通过国际投资所实现的东亚国家间产业分工和产业传递的格局,也用来描述东亚国家经济依次起飞的现象。这样最终形成了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特征、以比较优势为产业转移标准和依据的具有梯次差异性的雁行分工模式。
“雁行模式”在推动东亚经济发展上功不可没,它促进了东亚区域内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向更高层次的转换,形成了东亚国家依次起飞和整体发展的良好局面。而“雁行模式”也有它固有的局限性,日本推行的“雁行模式”是以日本始终作为领头雁为前提的,并且其暗含条件为东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降低。然而我们看到在20世纪90年代后东亚形势发生了变化。首先日本自90年代以来出现长达十余年的经济低迷,作为雁头的领飞与带动能力日趋衰弱;其次处于雁身位置的亚洲“四小龙”和东盟诸国正不断进行经济赶超,产业不断实现升级,不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与日本的产业结构差距不断缩小;再次中国正和平崛起,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2004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东亚发展的“雁行模式”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东亚“雁行模式”的变迁
――“后雁行模式”
依赖日本投资和技术扩散的雁行模式现在已经没有原来那么明显,而在此基础上东亚经济体新的分工格局也在形成之中,这种新的分工格局被称为“后雁行模式”。所谓“后雁行模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东亚区域分工与经济发展本质上仍然是传统“雁行模式”的延缓,这是由当前东亚各国(地区)之间依然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所决定的。第二,东亚区域国际分工体系逐步向新的水平型网络化区域国际分工体系过渡。这种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特点是:在宏观上,东亚国家(地区)之间相互的水平分工关系逐渐增强;在微观上则存在着以日本、“四小龙”跨国企业为核心的,在东亚地区构建的网络化跨国生产体系,即通过企业内部国际分工,将产品的设计、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在东亚地区进行区位上的优化配置。
后雁行模式认为雁行模式的运行条件依然存在,同时东亚区域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和雁行模式所主导的产业转移一起构成了新的东亚区域生产网络。衡量及判断区域生产网络形成及其程度的依据主要是区域内贸易的发展水平,而区域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又可以从区域内贸易的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1.东亚的区域内贸易发展
近年来在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区域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东亚区域内贸易比率1980年仅为33.6%,到2002年上升到51.8%,这一比率虽然低于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盟(2002年欧盟的域内贸易比率为62.50%),但已高出NAFrA 6个百分点。同时从1980到2003年间,东亚区域内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4.8%上升到12.9%,虽然在1980年东亚的区域内贸易占世界贸易的份额均小于其余两大经济体,可是到了2003年,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NAFTA,而且其增长速度是包括欧盟15国和NAFrA在内的其他任何地区所无法比拟的,东亚区域内贸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雁行模式时代,东亚各国(地区)对美国的出口依赖程度很高。而在东亚区域内贸易蓬勃发展的今天,形势有所变化。下表1显示的是东亚国家(地区)的贸易结合度矩阵。贸易结合度反映国家间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贸易结合度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贸易结合度=(A国对B国的出口额/A国出口额)/(B国进口额,世界进口总额)。贸易结合度以1为平均值,比值越大,说明两国间的贸易结合越紧密。
从横向来看,在2002年,东亚国家或地区与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结合度一般来说都要大于其与美国的贸易结合度,而且东亚国家之间的贸易结合度绝大多数都大于1。从纵向来看,从1991年到2002年,东亚国家区域内国家地区的贸易结合度出现显著上升,而东亚国家或地区与美国的贸易结合度却普遍下降。这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结合度这一方面更加清晰地表明了东亚区域内贸易在迅速发展。
2.东亚区域内产业内贸易的崛起
区域内贸易又可以分为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过去的以雁行模式为主导的东亚发展模式以比较优势产业转移为主的,因而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东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产业内贸易也开始慢慢地崛起。产业内贸易可以由中间品贸易来反映,而中间品贸易又可以用零部件贸易来衡量。下表2和表3给出了一些国家的零部件出口和进口贸易情况。
由表2和表3可知,世界零部件出口贸易占工业品出口贸易的份额从20.7%上升到25.4%,
进口份额从21.7%上升到24.5%。而东亚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其增幅明显均大于世界水平,而且在增长速度方面,即使是相对较发达的NAFTA、美国和欧盟也不及东亚。到2000年,东亚的零部件进出口贸易份额都要大于NAFTA、美国和欧盟,说明当时东亚的零部件贸易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同时,东亚的零部件贸易出口份额和进口份额相当,这主要是由于东亚国家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而NAFTA、美国等其进出口份额差距均相差较大且进口份额小于出口份额,东亚则相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东亚的零部件贸易相对比较活跃,这有力地说明了东亚产业内贸易正在逐步崛起。
3.东亚区域内产业间贸易仍占主导
东亚的贸易新模式中,虽然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原来的雁行模式所主导的产业转移模式也仍然存在。我们仍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分析各个国家的优势行业和由此引发的东亚产业间贸易的发展情况。
我们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对产品的分类,采用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的显性比较优势方法来考察东亚国家在不同商品上的比较优势。其计算方法是:
其中RCAi表示一国在第i类商品上的显性比较优势,Xi表示某国在第i类商品上的出口额,X表示该国所有商品的总出口额。这种现行比较优势的计算方法是用某国第i类商品在世界同类商品出口市场上的份额占该国所有商品在世界市场上份额的比例来衡量的。如果该国某类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可以推断该国在该类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下表4给出的是2000年东亚各国的行业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我们看到日本的比较优势集中在机械、电子与运输设备行业,韩国、新加坡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电子行业,除新加坡外的几个东盟国家的比较优势体现在农产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电子、服装行业,中国的比较优势表现在纺织品、皮革制品、电子、服装行业。上表亦显示了虽然东亚雁行模式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但是各经济体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差异,雁行模式所主导的产业间贸易依然存在。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行的东亚贸易模式中,与以往的雁行模式所主导的产业转移所不同的是,东亚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同时存在,并正在逐步的发展起来,从而东亚的贸易模式就从雁行模式发展成为“后雁行模式”,而此种“后雁行模式”表现为网络化区域国际分工体系。东亚“后雁行模式”形成的机理
东亚区域内贸易的迅速发展,除了东亚各经济体比较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区域内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及其推动的投资一贸易关联机制的出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消费需求大幅扩张等因素外,还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1)国际分散化生产(International ProductionFragmentation)促进了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发展。所谓分散化生产,是指将一种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部分或环节,并根据各部分或环节的不同特点将其配置到最有优势的区位。东亚地区独特的区位特点恰好为跨国公司在该地区进行分散生产、构建区域生产网络创造了条件。首先,区域内各经济体相对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政策框架为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和中间产品的跨国流动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区域内不同发展层次的经济体拥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跨国公司将根据不同区位的优势配置各个生产环节,从而促进了不同区位间的联系。分散化生产的最直接结果是大量中间产品的跨境流动,有时甚至是多次跨境流动,从而导致中间产品贸易量迅速增加。
(2)模块化推动了产品生产的垂直分离,东亚发展中国家因而获得了参与贸易的机会。模块化是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者过程按照一定的联系规则(界面)分解为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目前rr产业的大部分产品都具有典型的模块化特点。据资料显示,办公设备部件(37.5%)、通信设备部件(27.7%)、开关设备(12.7%)、电器部件(6.7%)四种产品占东亚中间品区域内贸易的八成以上,这四种中间品大部分属于IT产业产品。这样生产厂商只要掌握其中的某一部分工程技术也可以进入某产业的生产领域,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品牌厂商退出产品的生产制造领域,而专注于上游的R&D和下游的营销活动。这为东亚企业以OEM和ODM方式开拓国际市场以及美国EMS企业进入东亚设立全球性供应据点创造了机会,模块化的发展无疑推动了东亚的区域内贸易。
(3)跨国公司推动了东亚的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东道国一旦建立了吸引外资的环境,跨国公司的投资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如今,跨国公司尤其来自东亚内部的跨国公司不仅是最为主要的贸易主体,而且是区域内贸易的组织者。在跨国公司的战略中,东亚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作为面向全球市场的生产基地而定位的,又由于模块化生产的出现,跨国公司从其自己的利益出发配置各个生产环节,在东亚区域内贸易中充当了组织者的角色。石户和深尾等人的研究发现,日本企业在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和经营规模与该地区的产业内贸易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跨国公司在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中所起的推动作用。
东亚“后雁行模式”中存在的
问题及应对策略
东亚的区域内贸易是整体均衡而局部非均衡的,在其内部的贸易流向中,单向的商品贸易流向占主导地位。这种区域内贸易结构的非均衡也就导致了东亚的区域内贸易面临的最大问题。
首先,东亚地区内商品贸易从总量上看基本是小额赤字;然而从区内各经济体来看,东亚的进口主要依赖于区域内,出口主要依赖于区域外。区域内贸易逆差国主要靠对区域外(主要是美国)贸易顺差平衡,因此东亚地区保持了区域内贸易逆差国通过对外部市场的顺差这种单向贸易流动来实现整体上的平衡。
其次,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区域内依赖度的不平衡性。一方面,中间产品的区域内贸易比重由1992年的50.9%大幅上升至2003年的67.3%,即目前超过2/3的中间产品贸易是在区域内进行的,其中出口比重为64.9%,进口比重为69.7%,基本保持平衡。另一方面,最终产品的区域内贸易比重则由1992年的52.5%下降至2003年的47.6%,其中,进口比重为61.9%,而出口比重仅为38.8%。这也就意味着,东亚地区超过60%的最终产品出口是依赖于区域外市场的。
二、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必然性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充分利用当时要素禀赋的特点,实行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导向战略获得了巨大成功,经济快速发展,成了第一出口大国和世界制造业中心。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原来出口战略确立的,在大量使用劳动力和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等基本要素基础上的经济和出口贸易发展方式日益暴露其弊端和不可持续性,具体表现为: 1.劳动力供求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建立在劳动密集型基础上的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方式,造成了对普通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而多年计划生育对出生率的严控和平均寿命的延长又使人口老年化不断加剧、青壮年劳动力供给减少,加之高等教育升学率的大幅提高等因素都促使生产操作工人的供给在不断下降。据统计:中国已经走过了青壮年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15~64岁劳动力人口总量将从2013年开始呈下降趋势。正是对一般劳动力需求的旺盛和劳动力供给的下降导致了近几年不仅是沿海,而且内地均出现了普遍的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中国劳动力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即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各地招工难。一些企业由于用工不足导致开工不足,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新项目由于招不到工而不能正常投产。 2.“世界工厂”的粗放式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在我们陶醉于“世界工厂”庞大的生产和出口能力的时候,问题也就从这里开始出现了。中国出口贸易的特点是制成品出口比重过大,制成品即货物出口占出口总量的90%左右,这些货物商品又主要以两种贸易形式存在,一类是以普通贸易出口的普通商品,另一类是以加工贸易出口的加工商品。普通商品是中国自己企业生产的商品,这类商品一般是仿制品或者产品已经成熟、生产技术已经扩散的产品,它们的特点是技术含量低,产品价值的构成主要是劳动成本和物质消耗成本。加工贸易产品虽然一般技术含量都较高,但是研发、销售等增值高的环节控制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手里,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只不过是它们的一个加工厂和生产环节,价值链的这一环节也是由加工的劳动成本和物质消耗成本构成,在产品价值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中国的出口贸易战略决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能源密集型的发展方式不仅会导致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而且也必然导致资源、能源供求的严重失衡以及环境污染加剧和生态恶化。尤其是粗放式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导致对资源、能源需求的增长率以高于GDP增长速度在增加,因此,就出现了资源、能源供求的日益失衡和环境生态的日趋恶化。 3.比较优势的竞争态势在悄然变化。改革之初制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导向战略无疑适应了中国当时的要素禀赋特点,发挥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但是,随着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原有的发展方式对一般劳动力和资源、能源持续、大量的需求,导致了劳动力和资源、能源的供求失衡,即供给不足以满足持续扩大的需求,其结果必然是劳动力、资源、能源供应紧张和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国近几年劳动力价格普遍上涨,一般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当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现象,另一方面由供求失衡导致的招工难也在客观上进一步倒逼了工资的快速上升。伴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普遍上涨,近几年国内外资源、能源的价格也普遍大幅上涨。出口产品价格的走低与劳动力以及物耗、能耗等主要成本一路上升的双重作用,不断挤压着出口企业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企业经营困难重重、步履维艰。由此可见,建立在劳动和自然资源密集型生产基础上的出口比较优势正在悄然失去。
三、新形势下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途径 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国建立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生产基础上的出口导向战略正逐渐失去它的优势,中国经济和出口贸易的竞争态势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改变出口发展战略,调整出口结构。当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出口贸易的结构调整工作。 1.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政府在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培育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的战略中能在宏观上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产业和出口贸易发展规划并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以实现产业和出口贸易的结构调整;政府通过政策和立法推动形成创新驱动的市场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以创新为基础的市场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政府要利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信贷倾斜和投资保险等经济手段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工艺创新、新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政府特别要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和出口发展方向的新产业和新产品的出口给予引导和支持,如加大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力度等。 2.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结构层次。应该说中国出口的制成品门类较为齐全,品种也较为丰富,机电产品出口接近60%,但是我们生产和出口的一般都是行业低端产品。通过仿制生产的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主要以价廉占领低端市场,利润微薄,而发达国家通过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控制着行业高端产品和丰厚利润。为此,中国企业必须通过增加技改和研发投入,通过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结构层次,并逐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尤其是对“两高一资”产业要压缩规模、改进技术,一些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要坚决予以关、停、并转。 3.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出口,改善服务出口结构。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贸易能有效缓解劳动力的结构性失衡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结构失衡,不仅表现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一直存在较大逆差,而且表现在对外贸易方面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不平衡,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其出口占货物出口的比重一直徘徊在10%左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20%的一半[3]。服务贸易的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服务贸易内部结构失衡,其中传统领域,如运输和旅游服务的比重比较大,约占一半左右。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现代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仅为7.7%,与世界平均水平约50%相差甚远。对此,需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大力支持服务贸易发展,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第二,改善服务贸易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生产贸易,将信息技术、金融、保险、咨询等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要加大投入促其发展并不断提高其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第三,加大服务业人才培养力度,加速企业自主创新。第四,继续开放服务市场,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 4.改造加工贸易,向价值链高端渗透。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加工贸易比重过大,近几年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一直超过40%。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虽然一些产品本身技术含量较高,但在中国仅进行简单的加工、组装和贴牌生产,实际上仍是主要利用廉价劳动力,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且在加工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影响较大,导致中国能源、资源匮乏,环境恶化,因此,必须对加工贸易进行改造。具体办法是:第一,延伸价值链的长度,将U型价值链向两端延伸。制定政策引导境外跨国公司将附加值高的研发和销售环节转移到中国境内,此举不仅能够提高出口产品在中国的增值率,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以及对国际市场营销渠道的掌控。第二,吸引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减少“两高一资”产品在境内的加工,淘汰落后产能;发展高端制造业,通过对技术的吸收消化再创新实现中国加工贸易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转变。第三,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创建自己的品牌和国际市场营销渠道,使加工贸易由贴牌生产走向自主设计生产,拥有产品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第四,积极引导加工贸易走出去,将一些资源消耗大、技术层次低的生产加工环节向具有资源优势的其他国家转移。
商务部制定的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对外贸易的结构调整作为中心任务,将“十二五”时期确定为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虽然出口战略的转变、出口结构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时机已经成熟,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战略转变和结构调整,力争早日完成由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陈宪,韦金鸾,应诚敏.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9-76.
[2] 商务部综合司课题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2011年秋季报告[J].国际贸易,2011,(11):1-4.
[3] 孙飞河,崔计顺.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与结构分析[J].北方经济,2012,(3):42-43.
内容摘要:奢侈品的生产与消费已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经济贸易活动,本文从贸易地理角度出发,利用相关史料和数据,通过分析得出世界奢侈品贸易中心的地理转移路径及其动力机制。
关键词:世界 奢侈品 贸易中心 地理转移
奢侈品的定义
笔者认为,一件商品能否作为奢侈品,与同一段时期内的生产力水平和居民富裕程度,以及人文社会环境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时间等因素尝试性的提出,“奢侈品就是在某一时间段,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基本需要的,或在满足部分人基本需要的同时,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具备珍稀、昂贵、品牌、品质特点的商品和服务”。鉴于奢侈品的宽泛性,本文以实物形式的奢侈品为研究对象。
世界奢侈品贸易中心的形成与地理转移
(一)产业革命前
世界奢侈品贸易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早在人类国家机制和等级社会出现之时,统治阶级即拥有了丰富的奢华物品,但这些物品一般只供本国内部的权贵收藏和享用,很少或几乎没有在其统治地区外流通。之后,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累积和人类地理视野的开阔,相邻的国家之间开始互通有无,有了货物的交换和买卖,并从一般性产品逐步发展到一些具有本地特色、贵重的物品,进而涉及到在当时来讲的奢侈品,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当时的一些奢侈品贸易的中心,其发展最为重要的有三个历史时期。
1.“丝绸之路”时期。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是丝绸之路最为繁荣的时期。在此期间,欧亚非三洲各个国家的贸易与交流迅速发展,其中就有大量的奢侈消费品,最为珍奇的就是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当时西传至他国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古罗马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上扬至每磅(1磅约等于0.45千克)约12两黄金的天价,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当时除了丝绸和瓷器之外,商队从中国还主要运出金器、银器和其他豪华制品,运往中国的主要奢侈消费品是香料、珠宝首饰等。丝绸之路绵延上千年,逐渐形成了世界早期的奢侈品贸易中心(见图1)。
2.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1405年至1433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曾到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郑和下西洋并不完全是在经济需求的驱动下进行的,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海外贸易的往来。同丝绸之路时期一样,此段时间内的贸易往来也有奢侈消费品的身影。郑和满载着早就享有盛誉的丝绸、瓷器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远赴西洋诸国,在返程中,郑和官船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的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等,这些在当时都可称之为奢侈品。此举使得奢侈品贸易中心更扩散到了红海及印度半岛。
3.地理大发现时期。15到17世纪时期,欧洲各国开始从海上寻找新的贸易线路和贸易伙伴,促成了地理大发现,其结果是大量香料、金银不断运回欧洲,其中也包括在欧洲享有很高盛誉的中国丝绸和瓷器。17世纪时,欧洲的贵妇们都喜欢穿中国丝绸面料的高跟鞋,并在鞋面上装饰中国风格的图案,中国瓷器在欧洲也占有极大的市场,被视为珍玩,只有在西班牙和法国等大国的宫廷里才能见到较多瓷器。由于丝绸和瓷器价值昂贵、数量稀少,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甚至出现了仿品。由此可看出,当时欧洲奢侈之风盛行,并对中国奢侈品极度追捧。
在以上的三个历史阶段内,中国国力强盛,技术进步,以丝绸和瓷器为代表的中国奢侈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当时的“中国制造”是品牌、价值和尊贵的象征,在区域及世界范围内的奢侈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产业革命后
1.西方工业革命时期。到19世纪中期,当时的欧洲社会财富迅速积累,工业革命推动了产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奢侈品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消费基础,近代意义上的奢侈品就诞生于这个时代。在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前后诞生的奢侈品牌集中在酿酒、钟表以及少量的服饰和珠宝行业,比如:酿酒类有1715年法国的马爹利,钟表品牌主要有1755年瑞士的江诗丹顿。从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瑞士、法国和英国,其中尤以法国最为突出。比如1847年Louis-Francois Cartier建立了卡地亚,1854年Louis Vuitton建立了皮革箱包品牌路易威登,英国只有在1856年时才由Thomas Burberry创立了巴宝莉品牌。由于当时整个社会的工业经济规模有限,奢侈品的生产也仅分散在少有的几个行业,而且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少数贵族拥有大量财富和奢侈品,其他阶层特别是中产阶级还不具备奢侈品消费的能力。因此,在18世纪至19世纪中后期,奢侈品行业的规模并不大,国家之间的奢侈品贸易也同样如此。但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在近代奢侈品的创立、发展上走在了世界前列,已经显现出成为日后世界奢侈品贸易中心的雏形。进入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生存成为当时人类的第一需求,奢侈消费自然也淡出人们的视野。
2.战后的快速发展时期。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重建与复兴,世界奢侈品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从数量来看,大量奢侈品牌在这一时期诞生,以2008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奢侈品牌前百名排行榜为参考,诞生于1950年以后的奢侈品牌多达32个,如果再加上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品牌,这一数目将会更大。从奢侈品行业的阶段性特征来看,一方面传统奢侈品有着很好的历史传承性,工艺技术恢复之后继续保持了其优势地位;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在更多的门类、行业里出现了新派奢侈品,如高级酒店、豪华游艇等,形成了以欧洲为代表的“旧世界奢侈品”和美国为代表的“新世界奢侈品”并存的格局;第三是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介入推动了奢侈品的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由相对分散走向高度集中,出现了奢侈品垄断组织,法国的LVMH和PPR集团、瑞士的厉峰和斯沃琪集团相继成立,发展至今已成为极具竞争实力的世界奢侈品行业巨头。
从地域分布来看,19世纪中后期之前世界奢侈品贸易中心在欧洲内部,尤以法国为中心。意大利和美国的奢侈品行业,最初都是依靠法国而起步的,但在法国大革命后,由于两国经济和文化的上升,这两个地区的奢侈品行业也开始独立发展起来,孕育了符合自身国别条件的奢侈品品牌,并在20世纪成为法国之外非常重要的世界奢侈品生产国。当今世界拥有奢侈品牌数最多的三个国家就是法国、意大利和美国,其他主要奢侈品生产国还有瑞士、德国和英国等,这些国家所生产的奢侈品很大一部分已进入世界百强行列。在奢侈品贸易方面,以2009年为例,世界奢侈品市场份额中,欧洲占38%,北美占29%,可以设想在当时的阶段,世界奢侈品市场贸易总额并没有达到现在的规模,但是欧洲和美国是当时技术最先进、财富最集中的地区,其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应该比现在要大得多。
由此可见,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后期,欧洲和美国是世界奢侈品贸易的中心地区。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和北美地区充分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精华,国民财富较之以前大幅增加,尤其是中产阶级的规模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大,消费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以及人们持续增长的财富和高涨的消费热情,为世界奢侈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当代世界奢侈品主要消费中心地的形成
(一)日本中心
日本在二战后短短二十多年间,经济迅速发展,1968年其经济总量超过德国,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繁荣带来的是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直到经济危机爆发前的2006年,日本的奢侈品消费竟然一度占到全球的47%。以路易威登为例,据估算,如今的日本人总共拥有超过2500万件产品,即平均五个日本人就拥有一件。这个人口不到1.3亿的小国,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就成了世界奢侈品的圣地。
(二)新兴经济体中心
进入21世纪之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极。亚太地区富裕人群快速增长,以中国为例,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2011全球财富报告》,称中国百万美元富豪家庭数量超140万户,排名世界第三,648个超级富豪家庭财产每个逾1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五。具体在奢侈品消费上,2009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93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2011年消费总额达到126亿美元,增速飞快。另外,俄罗斯、韩国、中东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奢侈品消费额也在逐年攀升(见图2)。在欧美以及日本奢侈品市场相对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的活跃地区。但是同日本一样,这些新兴国家目前几乎没有自身的奢侈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欧美仍是最重要的奢侈品产地。
世界奢侈品贸易中心的演进路径与动力机制
综上,世界奢侈品贸易中心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革命前,以古老东方中国为中心,向中东、中亚、地中海沿岸、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辐射,其顶峰期处于“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时期;第二阶段是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前后,英国、法国和瑞士的近代奢侈品生产从创立到发展,使之渐渐成为区域奢侈品生产和贸易的中心,这一时期属于过渡期;第三个阶段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后期,西欧(包括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在内)和美国成为世界奢侈品最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北大西洋地区成为世界奢侈品贸易的中心;第四个阶段是20世纪后期至今,日本取代欧美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地,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国家也成为奢侈品消费的新生力量,世界奢侈品的生产中心依然在北大西洋地区,但消费中心正在转移至亚太地区(见图3)。
世界奢侈品贸易中心的地理转移与世界贸易中心区以及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路径基本上是相吻合的。这充分证明了奢侈品的生产消费是与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居民富裕程度以及人文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其贸易中心地理转移的主要动力机制来源于,一是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奢侈品的高品质特性和多门类趋势决定了其生产过程需要发达的生产力作为支撑,不仅需要先进的制造业技术,也需要传统精湛的手工技术,奢侈品的高附加值能够带给生产者高额的利润,吸引着生产力发达地区积极参与到奢侈品行业的生产贸易中;二是旺盛的消费需求,奢侈品有着昂贵的价格,属于高层次需求,这就决定了其消费环境和消费基础,是具备稳定的文明社会环境和繁荣的经济环境条件下的高收入或较高收入的地区,才会产生较强的奢侈消费欲望,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中心。以上两方面有机结合产生推动力,促使奢侈品贸易中心不断发生转移。
参考文献
1.沃尔冈·拉茨勒著.刘风译.奢侈带来富足[M].中信出版社,2003
2.刘建湖,紫石.关于奢侈品经济概念的研究[J].商业时代,2009(24)
3.朱明侠,周云.奢侈品的广义定义及其研究框架[J].经济师,2008(7)
Abstrac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s independent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the law-based,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the world's largest organizations. As we all know, after eight years of GATT negotiations, the end result i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both tariffs and subsidies limit the use of some of these measures on the member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c trade policies play a limited rol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under which the trade remedy measures and strategic trade policy.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 救济措施 战略性 政策
Key words: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relief measures strategic policy
一、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救济措施
从世界贸易组织的性质分析,它是一种建立在行政管理之上依靠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的一种法律行为,但终其目的而言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正因为它的行政管理性质,就赋予了它单方性、强制性以及政策性的特点。然而,从权力的实施主体而言,世贸组织的贸易救济措施的实现是通过进出口国际贸易管理机构实施,而贸易救济的发起者大都要经过申请人的申请才能实施,但这并不否认存在少数当局者根据现有的调查数据而主动进行调查程序的启动措施。因此,归根结底,世贸组织的贸易救济措施是一种公共权力的行使行为。但若从其实施的效果而言,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是由受害国的国际贸易管理机构来决定,其采取的措施包括征收相关产品的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以及进出口货物数量限制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均可对进口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二、世界贸易组织战略性贸易政策
(一)世界贸易组织战略性贸易政策概况
世界贸易组织为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定义为“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积极运用补贴或出品鼓励等措施对那些被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或大量‘租’(某种要素所得到的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的产业予以扶持,扩大本国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把超额利润从外国厂商转移给本国厂商,以增加本国经济福利和加强在有外国竞争对手的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地位。”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简而言之可概括为“利润转移理论”以及“外部经济理论”两项,同时这两个理论又包含了利用关税方式,从而抽取外国垄断行业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并且采取以进出口行业竞争的方式,促进进出口以及因进出口所获得相应补贴,为本国寡头企业争取更大的国际份额。
(二)世界贸易组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行意义
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旨在增进本国的福利。在针对寡头垄断、存在规模经济的行业领域以及不完全竞争行为采取相应的贸易措施。然而,这些高端产业对本国国民经济技术产生外溢效益并能获得超额垄断资金。
2、世贸组织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以及规模经济的基础上,是一种随机的、动态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该体系中,政府政策的规划与制定以及各企业战略决策的选择均是相互牵连相互影响的。
新修订的《外贸法》对加强与完善贸易救济措施的制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第一,新外贸法增加了“对外贸易调查”一章。第二,新外贸法还对对外贸易救济、指定经营、限制和禁止进出口等制度进行了完善。第三,新外贸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法律体系。
3、世界贸易组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竞争优势作用。国家兴亡的根本取决于该国在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该国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然而,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不等同于它具有了竞争优势。尤其在高端产业中,发达国家已熟练运用世贸组织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已占有一定的先行优势。
4、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中应重视政府作用的发挥。一国企业可以通过借助本国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出更加雄厚的国际地位。例如,一国政府可通过对国内产业进行集中引导,培育并发展大型跨国企业,以此来增强本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国内一些大型企业还可通过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补贴,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最终也能提高该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加强贸易救济措施的制度建设,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我国对外国产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是在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之后,按照世贸规则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按规则办事,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也体现了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和世贸成员的形象,证明我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像那些欧、美等老资格世贸成员一样,充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赋予我们的权利,维护自身利益。
综合所述,世界贸易组织被定义为“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该组织于1995年运作以来,始终负责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的维持工作。因为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上具有法人地位,因此在各成员国争端调解方面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征收关税、提供出口补贴和数量限制等措施来扶持本国的产业,提高竞争优势,在市场上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经历了八轮贸易谈判后,关税大幅度降低,一些补贴也不允许使用,这对成员方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的使用起到了限制作用。为了维护世界贸易的公平公正原则,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救济措施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摘要:在简单介绍国际贸易融资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3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
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如确定融资条件和标准,建立风险指标监督体系,使用外汇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风险;完善分层授权设置、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审查真实贸易背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处理;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追踪业务状况;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集中商业银行内部有限的信贷业务专家,成立独立的信用审批中心,以评估客户的信用;集中目标结算和贸易融资人才资源,成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部门以专业处理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可能形成的业务风险,利用人才优势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种业务风险。
(4)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应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如L/C、托收、信用证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保理、福费廷等新业务在我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适当引导客户对贸易融资的产品需求,逐步推出国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再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5)依托全方位多系列的产品,培育多元化的贸易融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