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时间:2023-07-23 09:16:37

序论:在您撰写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误区与对策

所谓心理问题,就是心理活动失调或心理失去常态。人的心理活动为此源头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动着,如果心里流动遇到某种阻塞,这就是心理问题。目前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开始重新并着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了,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对多数人来讲还是一个新课题,加之,目前有关方面对这项教育的内容还缺乏统一、规范的要求,因此,实践中存在不少误区,进一步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些什么是十分必要的。

1.青少年心理问题常见的十种表现

1.1抑郁

表现为郁郁寡欢、沉默、孤独。这在一般情况下属性格弱点,但严重的则是一种心理问题。患者时常愁眉苦脸、动作迟缓、忧心忡忡、对人冷漠无情、对生活缺乏热情、甚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1.2狭隘

一般的狭隘只是性格弱点,但严重的狭隘则是一种心理问题。心胸狭隘表现在对人对事斤斤计较、常为细小过失烦恼苦闷,不能自解。

1.3怯懦

表现为在公开场合畏首畏尾,手足无措,唯恐别人笑话自己,甚至在课堂上做作业也要遮盖起来,生怕别人见到了耻笑,没有自信心。

1.4恐惧

由于多次的失败和挫折,心灵刺激较深,产生恐惧心理。有的青少年学生受到不及格分数的困扰,以致一看到分数就恐惧。他们害怕见老师、家长、生人,一见到责备的目光就呆若木鸡,有的被恐惧心理压抑的不能进行正常思维,连责备别人时,也会惴惴不安。

1.5神经过敏

表现为异常敏感又失去自制。注意力不易集中、且不能专注于学习、过分关心人际关系。心理脆弱又无主见,易被引诱,行为坦率,一些小刺激也会引起大吵大闹,易产生敌对情绪和报复心理。

1.6虚狂

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性情暴躁、一触即发。同时,蛮横任性、好冒险逞强,追求刺激,极好表现自己,常与人争吵、打斗,行为不计后果。

1.7过度激动

这是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产生的一种反常心理。表现为极易激动、举止冲撞、待人态度生硬、爱发脾气,有时则歇斯底里、不听劝告。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厉害,但又想不出恰当的发泄手段,处于一种谁碰到他让谁倒霉的心理状态。

1.8无动于衷

表现为为对一切都满不在乎。往往是受到不公正待遇后表现出的一种反常心态,由于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就索性一切都不在乎、对来自任何方面的批评指责均若无其事。有时故作怪态,使你对他无可奈何。但满不在乎的外表下却充满着自尊心受到伤害的痛楚。

1.9报复情绪

有的青少年犯了错误以后,认为周围的人都以轻蔑的态度看待他,在内心激起一种仇恨与对立的情绪,任何一点动向都会触动他的神经,连别人看他一眼也觉得是在嘲弄他,甚至把无关的行为也视为挑衅,在内心时时升起一种报复情绪,并用破坏、捣乱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怒气。

1.10不良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本并非属于心理范畴,但不良积习则是源自后天的下意识动作。不良行为习惯表现为恶意的模仿、说谎、捣乱、抽烟酗酒、小偷小摸等。有时已知不对,就是不改、难改。

2.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2.1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

把开展心理测验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似乎只有对学生进行了繁多的心理测验,才算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其实,这种做法更多的是成人的功利需要,轰轰烈烈造势的需要。测验了解孩子发展状况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合格的心理测验专业人员严重缺乏。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与训练,许多学校在心理测验量表的选择,实施心理测验的过程中都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校对测验结果缺乏科学的认识与处理方法,随意公开结果,或以此给学生分类,这些都在有意无意的伤害学生和家长,而且违背了教育原则。心理测验的目的主要是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信息与服务,它侧重与描述学生心理发展现有状况,学校应根据测验结果反映出来的规律、特点及问题,调整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心理测验,它重在教育。

2.2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咨询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为此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派出教师参观、学习,并要求教师开展面向家长、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在很多学校人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展心理咨询。事实上,由于专业能力的限制、时间、精力等局限,很多开展心理咨询教育的教师承担不了这一责任,感到力不从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因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局限于心理咨询,它应当体现“重全体、重预防、重教育”的思想,而不应仅满足于个别学生和家长的特殊需要。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心理咨询室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心。以此为依托,它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广播、电视、刊物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至于根据实际开展针对个别学生、家长特殊需要的心理咨询活动,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一种补充形式。

2.3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向学生提供心理卫生知识,开设心理课

其实这也是片面的。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它需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自体验获得,而心理课所能提供的活动空间、体验的机会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处主题内容外,还包括测验、咨询、班会活动、野外训练等,而这些内容无法由心理课来涵盖。再次,心理课侧重于一般性、共性的心理问题,它无法深入的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因材施教”对心理健康教育更为重要。不对症,岂能乱下药?

第2篇

我的母亲造就了我。 ——爱迪生

青少年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群体,但他们在走向成人的过程中,却总是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对人恐怖、产生性烦恼和性困惑、学习压力或人际交往压力过大等,继而出现见到异性表情不自然、怕跟人目光对视或怕被别人目光注视,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等不良现象。因此,父母应当重视和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在现实中,因家庭环境影响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偏差,不少青少年产生了多种心理问题。

一、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1.逆反。表现为一种不分是非、不讲道理的执拗。他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自己想做的事情非做不可,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味道。

2.懒惰。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求上进,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问题。

3.早恋。青春期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同时,性器官也发育起来,从心理和生理对异性有兴趣和欲望是正常的。但此时往往是心理上的成熟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容易发生早恋。

4.嫉妒。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优势、荣誉和成绩等十分不满,抱有嫉妒心理,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的行为。这一现象常发生在“优生”中。

5.自卑。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足的地方太多,优势太少,失去勇气和信心。学习成绩不好或留过级的学生易产生自卑感,他们认为自己无法赶上别人,因此而轻视自己。若受到过分刺激,还可能产生极端行为。

二、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家庭根源

孩子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许多是由家庭教育不当所导致的,主要表现有:

1.不良家庭教育环境。

A.父母在外地经商或单亲家庭,孩子长期托管于爷爷奶奶处,得到“过分宽容”的教育,不思进取。

B.父母没有文化,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环境,致使孩子大多生活在“网吧、迪吧、酒吧”等“吧类”场所中不能自拔,荒废学业。

C.父母“战争”不断,人际关系恶化,孩子会由恐惧走向厌烦,甚至怨恨。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心灵受到创伤,无心向学,无心向上。

2.偏激的家庭教育观念。

A.娇宠溺爱

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不少家长习惯娇宠、溺爱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只要孩子一闹,家长什么都答应。对孩子的溺爱,往往产生任性、自私、自大等不良心理。

B.压力过大

时下社会竞争激烈,导致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用超越孩子实际能力的过高标准要求孩子。心理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松弛,就会出现心理异常,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恐惧、神经官能症等心理障碍。个别心理脆弱的孩子,甚至可能选择自残、自杀等极端方式来寻求解脱。

C.过度保护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不少家长乐于充当孩子的保姆、保镖和办事员,提供过多的帮助和保护,替他防御一切可能遭遇到的危险、困难和失败。这种态度和做法,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他们因缺少磨炼而变得胆怯、娇弱,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易产生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

三、对策

1.情感与理智结合。

在家庭教育中,情感冲击理智的现象太多了:简单的以分数论奖惩;失控地训斥甚至打骂;讽刺挖苦;总说孩子不如别人;溺爱、娇惯、放任;给孩子的学习层层加码等。

理智的家长教育孩子总是思考在先,避免随意性,避免信口开河,避免随便动怒。爱孩子,应该注意表现的分寸。宋代名人司马光说过:“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做父亲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育理智,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克服娇惯与溺爱,克服各种非理智行为。现在,学校教育中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家长也要理解、贯彻这种教育观念,凡事都要想一想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2.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尊重孩子独立人格,是社会民主精神的一种反映,也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观念。孩子有了自尊,才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许多孩子在家长的眼里没有自尊,于是没有了“要强”的动力,自暴自弃就成了必然趋势。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就要让孩子成为家庭中一个平等的成员。从亲情角度说,是孩子的父母;从教育角度说,是孩子人生的导师;从家庭活动角度说,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参与者;从学习的角度说,是孩子的学友、诤友。有时候,家长要真诚地向孩子学习;从家庭民主角度说,父母与孩子是互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现在,许多家长只做“严师”,总是居高临下,孩子心里不服气,是难以有好的教育效果的。当然,明辨是非、批评缺点错误也是尊重的表现;反之,迁就、放任是不尊重的表现。

3.创造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

家庭精神环境,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学习气氛,家庭的精神生活。一个充满爱心、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会使孩子有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学习气氛浓厚、精神生活充实的家庭,能促进孩子渴望求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应该指出,有的家庭人际关系恶化,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心灵受到创伤,无心向学。有的家庭家长失于规范,甚至丧志,只能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埋下不良的种子。

4.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要舍得让孩子践行自力更生。

第3篇

>>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干预 青少年发展存在的问题 社会变迁中青少年生殖健康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少年心理问题常见的表现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误区与对策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 青少年学生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探析 青少年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少年田径训练存在的问题探析 浅谈青少年柔道运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青少年足球训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浅谈青少年田径训练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青少年田径训练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浅谈青少年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青少年睡眠健康问题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探究 浅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0-09-05.

[2] 赖树元.快乐心情 健康行为――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2004-10-08.

[3] 肖龙江.青少年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创新发展研究,2009.

第4篇

>> 浅论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瑞典性教育概况及其对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的启示 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之思 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关于我国青少年在家庭中的性教育分析 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实施的阻碍因素及解决对策 我国青少年中开展“生命教育”必要性及措施浅析 浅析在我国青少年中开展高尔夫教育的必要性 浅析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途径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青少年学生性教育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的方向 引起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及措施 我国青少年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完善 青少年的性教育及同伴教育 我国武术运动发展的几种不同模式及青少年武术教育 浅谈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媒体文化对我国当代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区青少年性健康、性教育及保健服务的调查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石志勇,廖君.大学生性教育教材脱销旧观念束缚“性”入课堂[EB/OL]. [2003-5-10] http://.

冯新平.青少年的“性”问题及其性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40-42.

陈义平,甘慧媚.中国青少年性教育研究进展:1995-2005[J].青年探索,2007(2):76-78.

胡学军.青春期性教育应注意的问题[J].生物学通报,2003.38(10):41-42.

赵伟.应当重视青少年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0(3):38-44.

第5篇

>>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人格特征综述 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 家庭干预下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 青少年网络心理危机的内涵、影响因素与干预模式研究 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机制与干预研究 儒家理想人格对青少年人格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微博与网络论坛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网络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人格教育探析 网络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络自杀群体的影响与对策初探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双重影响与对青少年的引导 隐喻视域下的青少年与网络:鱼水共生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 浅析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解读《土生子》中的人格异化与回归 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实证基础 体育教育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06年10月7日。

[3]《技术・网络・人》,载, 2004年2月4日。

[4] 钟瑛:《网络传播伦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0~77页。

[5] 李河:《得乐园・失乐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6] 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06页。

[7] 哈贝马斯・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8] 金伯利・S・扬:《网虫综合症》,毛英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9] 陶然等:《网络成瘾探析与干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第6篇

>>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的思考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困境与突破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策略探析 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 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开展校园足球的意义与对策 推广校园足球联赛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促进研究 青少年校园足球现状对影响我院足球选项课开设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校园足球早期专门化训练问题的对策及研究 中学足球教学及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方面研究 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研究 我国高校足球融入竞技体育的研究 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研究 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策略研究 “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的研究 郑州市校园足球试点小学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杨光.“校园足球”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考试周刊,2011,41:133-134.

〔4〕卫平来.校园足球活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10,31,(4):86-88.

〔5〕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J〕.教体艺,2006-12-20.

〔6〕王炜华,等. 校园足球现状及模式研究〔J〕.运动,2011,27,(10):130-132.

〔7〕杨大铭. 河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9,(9):136-138.

〔8〕曾桂生,等.上海市校园足球现状的模型分析与发展建议〔J〕 .体育科研 ,2011,32,(1):72-79.

〔9〕董众鸣,等.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2):91-94.

〔10〕李卫东,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5):23-25.

〔11〕王格.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30,(2):99-102.

〔12〕梁平.西北地区“校园足球”开展情况及发展对策 〔J〕.2011,26,(4):120-122.

〔13〕王鹏飞,李吉慧. 浅谈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 〔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 : 56-57.

〔14〕上官义勤. “校园足球”教学理念与训练实践 〔J〕.职业时空,2010,6,(5):151-153.

〔15〕徐金山, 陈效科. 对日本青少年足球发展进程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02( 5) : 15-18.

〔16〕项和平,等. 中日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比较分析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5):90-94.

〔17〕张振东,李鸿昕. 中、日两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状况对比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1,30,(5):128-133.

第7篇

当前青少年以“80”后、“90”后为代表,由于处于社会转型的阶段,社会风气,人文观念、思想,错综复

>> 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体系构建 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 英国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经验 构建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的思考 社会保障与青少年犯罪预防 恐惧效应与青少年犯罪预防 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初探 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预防问题初探 论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青少年犯罪预防中思想教育惯性的改进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与青少年犯罪预防 师生关系互动与青少年犯罪预防 从“合肥少女毁容案”谈青少年犯罪预防 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之研究 关于农村青少年犯罪预防问题的研究 基于社区教育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研究 论青少年犯罪之社区预防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预防 论青少年犯罪及预防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杨亚芳.《加强青少年罪犯感恩教育之我见》 中国监狱学刊 2012年第2期.

[2]谢利苹 《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分析及其防范对策》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9年第1期.

[3]黄先文 《青少年罪犯美育初探》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2年第6期.

[4]湖北省未管所课题组 《“90”后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对策》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2年第5期.

[5]范俊儒 《关于“80”后罪犯改造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8年第9期.

[6]金鑫 《未成年人犯罪特点与对策初探》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9年第11期.

[7]山东省鲁南监狱课题组 《“90”后罪犯改造工作探索与思考》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2年第10期.

[8]林丽琴 《笔迹行为矫正对不良个性未成年犯矫治的探究》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9年第6期.

[9]《关于“90”后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法律教育网,网址.

http:///new/16900_173/2010_4_21_wa915382841112401028344.shtml,日期:20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