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校教育现代化范文

时间:2023-07-23 09:16:32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教育现代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校教育现代化

第1篇

1.1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远距离的交流变得简单,学习的过程更加多元化,同时可以实现国内外教育资源的共享。现代教育技术的重大突破是校园网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依托校园网和计算机教学平台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网络化的强大信息量,电子化、声像化的生动情景,实物显示,人机对话,不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师生的素质,也促进了教育思想的更新。校园网建设主要包括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其中硬件部分由主干网和子网中有关设备及连线组成,而软件部分除必须的操作系统及大量校园网应用软件外,还应该有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供日常教务、行政和总务管理使用。由于校园网的主要功能是教育、教学,上传的都是图像、声音、录像等数字、视频信息,对带宽要求高,必须达到1,000,M网或1,000,M主干的100,M网才适用(或以交换机联接的100,M网)。校园网的终端信息点应配置计算机,尤其是教室。软件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有较好的系统性软件(涵盖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等方面,有用户管理系统、网络综合测试管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由于各校的情况和要求不同,一般学校的技术力量毕竟有限,要开发大型软件较困难。因此,可向软件公司购买,或学校与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共同开发适合学校使用的软件。另一方面要做好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以确保资源集成和共享。校园网建设加快了远程教学环境的形成。基于Web技术的远程教学系统,创建了同步教学、异步教学和自我学习3种分布式教学环境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参与课程的全过程。学生可在网上的“虚拟教室”上课,完成作业和练习,提交给教师进行评分,还可以在网上与教师讨论和问答,充分交流。借助远程教学资源改革学校的素质教育,使信息高速公路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教育制度、学习制度、学习方式的现代化。教师的培训进修,学生的学习,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现代远程教学“网校”的设立,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示范校的辐射作用,为处于边远地区师生的学习、进修打开了方便之门。现代远程教学的开发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及全民素质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1.2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专指在电脑程序中处理图形、图像、影音、声讯、动画等的电脑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引进课堂,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正在向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挑战。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主要有3大优点:①丰富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课件向学生讲授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且可以利用实物展示台或课件制作中的链接功能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新信息、新动态、新观点、新数据等,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②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③改善教学环境,更多地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洁、舒适的教学环境,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学生来说,在同样的课时里不但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接收的知识更容易理解、消化,学习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提高高校教师现代化教育水平面临的问题

2.1高校教师自身思想观念陈旧,对于现代化教育的认识不深

面对面口传心授的方式是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授课方式,也是众多非常出色的高校教师采用的方式,对于新鲜事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到来,他们普遍采取了消极抵制的方式,或者被动选择年轻助教做一些操作层面的工作。这从表面上看是采用了现代化教育手段,但对教学效果无直接影响。因为不同人对于相同授课内容的理解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无论大小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即使是简单的授课影像或者幻灯等形式,只有由授课者本人亲自处理才能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2.2政策缺失和资金缺乏,导致对于现代化教育硬件的投入不足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从顶层设计上缺乏有效、完善的政策体系,这给现代化教育的普及制造了很大的壁垒。反观高校本身对于硬件投入经费长期短缺,很大程度上寄希望于通过政府政策倾斜和资金补助,购买相关设备。因此,缺乏政府的支持,各高校很难通过自身的造血能力购买相关的硬件设备。此外,目前科研项目的投入有很大一部分为固定资产,但这仅包括科研设备,并不包含教学设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学设备的投入。

2.3尚未形成成熟的培训机制,导致教师现代化教育水平良莠不齐

首先,对于教师的培训大多也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经常是培训走过场,考核走形式,这不仅影响了培训效果,也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并且培训的内容过于陈旧,长期得不到更新,授课过程没有互动,很难让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有效消化。其次,培训过程过于注重理论和经验总结介绍,没有为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最后,现代化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也严重滞后于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始终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因此不难解释,为何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而尽量避免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3结语

第2篇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 高校教科书 体重 质量

目前医学高校教科书中常可见到“体质指数”或“体重指数”的提法,一般表述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指身体重量和身高平方的比值。”既称“体质指数”,却定义为“身体重量和身高平方的比值”,完全无视英语mass的含义,mass不是weight,body mass index BMI就应该译作“体质指数”,而“体质指数”就必须定义为“身体质量和身高平方的比值。”

这里就出现了“质量”和“重量”的分歧。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始,我国推行国际单位制,在中学不遗余力地讲:质量的单位是千克,重量的单位是牛顿。小学生开始学习“重量”概念,接受的是“以千克为单位”的启蒙教育,到中学却要被“洗脑”,接受一套新的概念:质量是物质的量,以千克来衡量;重量是一种力,以牛顿来衡量。至此恐怕好多人的脑子已经乱了。然而,大学里仍然在制造新的混乱。

一、高校教材例证

《病理学》(第二版,2008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51页 婴幼儿体内含水量较多,每日水的需要量按每公斤体重计算比成人约高2~4倍。

52页 水的比热大。

238页 低比重尿:尿比重低,常固定于1.010~1.020。

“公斤体重”、 比热、比重,均系不规范用法,然而却充斥于高校教材中。

二、工具书定义

请看《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关于质量和重量的有关注释:

“重 zhòn①重量;分量:举~|这条鱼有几斤~?②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

【重量】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物体具有向下的力,这个力的大小叫做重量。重量在各地区因地心引力的不同而有微小的差别。在两极比在赤道大一些,在高处比在低处小一些。

【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也就是物体惯性的大小。表示质量所用的单位和重量的单位相同,用斤、公斤等。一般用天平来称。质量通常是一个常量,不因高度或纬度而改变。

【公斤】公制重量(或质量)的主单位,一公斤等于一千克,合二市斤。也叫千克。参看【国际公制】。

【克】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重金属】比重大于5的金属。

【比重】①物质的重量和同体积的纯水在4°C时的重量相比所得的比值,叫做该物质的比重,例如金子的比重是19.3,水银的比重是13.55。②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长。

【密度】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即单位体积中所含的质量,用克/立方厘米表示。

【体重】身体的重量。

【失重】物体失去重量。是由于物体在高空中所受地心引力变小或由于物体向地心方向作加速运动而引起的。如升降机开始下降时的状态。

【超重】物体沿远离地球中心的方向作加速运动时,重量加大的现象。升降机向上起动时就有超重现象。

权威的工具书至今仍保留着“【公斤】公制重量(或质量)的主单位”和“【体重】身体的重量”的定义,起着舆论导向然而却在混淆视听的作用,是在提供负能量。

或许卫道者会说:“体重”的说法没错,不要咬文嚼字,不要吹毛求疵。

什么叫“体重”?“重”是“重量”的简称,重量是物体(包括人)受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一种力。既然是力,单位就要用牛顿了。人飞入太空,不再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即重力加速度不起作用,此时身体的质量却依然存在。按照以前词典的定义,重量和质量是一致的,重量消失,难道质量也随之消失?这个人是否也可视为消失了?

小学教科书必须科学,概念不能似是而非。小学数学书应当介绍“质量”,用“千克”衡量质量。中学物理教科书介绍“重量”,用“牛顿”衡量重量。中学、大学乃至全社会都应当全力推行国际单位制,用立法的手段废除“斤、两、尺、寸、斗、升、亩、公斤、公里”等旧制单位,采用“千克、米、千米、平方米、公顷、立方米”等公制单位。

三、小学教科书例证

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中明确印着:“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85页) “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哪个重一些?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有100千克重。鸵鸟的一个蛋就重1500克。” (90页)

四、对辞书修改的建议

(一)以【千克】词条为主,定义为“质量的主单位,等于1000克。旧称公斤,今已主张废弃。”

(二)【质量】词条的定义中,删除“表示质量所用的单位和重量的单位相同,用斤、公斤等”,明确定义“表示质量的单位用千克”。

(三)【重量】词条的定义中,明确加上“地球上的物体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物体具有垂直向下的力,这个力的大小叫做重量,也叫重力。表示重量的单位用牛顿。”

(四)【比重】词条,换用【密度】。

(五)【体重】词条,换用【身体质量】。

【身体质量】人体中物质的含量,以千克表示。

【体质指数(BMI)】身体质量与身高平方的比值。

六、倡议

在此,笔者呼吁全社会配合,大力推行国际单位制:

(一)计量部门:推行法定单位。

(二)工商部门:督促力行。

(三)出版部门:工具书、报刊都要采用规范的计量单位。

(四)各级学校:规范化教科书,废除旧制单位。

(五)媒体广告:加大宣传力度。

(六)老百姓:有义务配合政府,自觉使用符合国际单位制的法定单位。

参考文献:

[1]病理学(第二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网络教育;迅速发展

现代化高校网络教育提倡的理念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毕生学习。在网络教育发展的历史中虽然日益进步,但是网络教育进程仍出现了许多问题令国内外学者无从解决。在现代社会,教育愈来愈趋势于国际化,在此大形势下,自主学习的理念愈发突显,高校的网络教育需求大大增加,大学的国际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基于我国教育资源欠缺的基本国情,加快教育发展,最有效的捷径便是提高网络教育质量,同时网络教育也是知识经济时期人们达成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的工具。本文就高校网络教育现代化研究与发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校网络教育的意义及问题

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人们已不再只关心饱暖问题,更高层次的重视精神文明。而基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高校教育虽已向大众普及,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某些原因而未能接受高等教育。高校网络教育有充足的教育资源,为那些想要学习的人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对无法在校园内完成学业的成人学习者而言,网络教育让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同时贯彻落实了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施行现代网络教育工程,是在我国欠缺教育资源的条件下开阔国民文化视野、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最有效的手段。然而,任何东西都是利弊结合的,网络教育也不例外。伴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许许多多的问题层见叠出。首先,国民的观念无法响应现代网络教育的号召。现代社会方方面面(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都在飞速发展,人们不想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而建立时代需求的现代学习型社会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提升现代网络教育质量。国民只有更新观念才能把终生学习变成现实而不再只是虚无缥缈的概念,从而顺应现代新时期的要求。第二,网络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发展。自从出现网络教育之后,它的发展便一直与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社会经历了信息革命后,人们的生活迅速改变,网络教育在各国的许多所高校蓬勃发展,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高校。但是,中国的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需要提高现代教育质量。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的试点院校的发展并不是很好,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网络教育,怎样借鉴国外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怎样去发展网络教育,使它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取得最大的利益,是学习型社会建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网络教育理论一直是教育理论的薄弱环节。理论研究的开放式网络教育和网络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有助于中国开放网络教育的理论建设。网络化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的转型,它就像灯盏一般为我国的教育现状指明方向;以国内外的实际经验教训为借鉴,得出质量贯穿网络教育,是网络教育的生命,并通过对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深入研究,使用一些基本理论,开辟出一条与我国国情相辅相成的现代化网络教育之路。

二、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史

网络教育以前又叫做远程教育,它在中国已经有了三展史。它的第一代是函授教育,函授教育虽然存在着大量的局限性,但是它的发展还是为我国培养了许多的人才,为网络教育打下了基础;第二代是在80年代广播电视教育的兴起,中国的远程教育在世界的中央电视大学享有盛誉;第三代网络教育是基于90年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现代网络教育。在国家教委的主持下,1994年底“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联合建立。1996年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率先提议发展现代网络教育;1997年,湖南大学与湖南电信共建第一所网络大学。清华大学在1998开设了在线研究生课程。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准许为国家现代网络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邮电大学、浙江大雪和湖南大学。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九月,CERNET高速骨干网络建设项目;200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上管理暂行办法》,同时试点高校继续扩大办学规模。2012年,试点院校已有68所。

三、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标准研究

每个国家都存在自己的评价主题和质量观,因此不同的国家对网络教育的质量标准的界定也存在着异同。评判网络教育的质量高低包含多重标准:(1)传统教育的资格标准一样,即以得到社会的肯定、成功申请到政府支持资金为其评判质量标准;(2)根据学生综合素质的素质要求,即在识别和量化教学绩效指标的基础上衡量网络教育的优劣;(3)以能够成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作为他们的质量标准。我国和外国相比较,我国对高校网络教育现代化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对来说还比较稚嫩,不像外国,有专业的团队和专业的资料对网络教育现代化进行研究。在翻译过程中,他们也提出了一些网络教育质量标准。在学术界,大家普遍认为网络教育质量标准有两种取向:一是体现在人才职业分类的市场取向的标准;二是教育标准分类中的学术定位标准。但不管是什么取向,都存在很多形式.。

四、提高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的对策

关于如何提高高校网络教育质量,有以下几种对策:(一)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加大考试管理力度,严抓考风考纪,积极上进,勤奋务实。(二)提高中国网络教育质量的对策,首先要明确网络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而完善管理模式,强化学习支持服务,精品课程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根据中英网络教育的现状比较,它的结论是,在中国的远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可用于构建基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框架。(四)通过现代网络教育理论、实际实践的经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及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得出“以学习者为本”的核心思想,充分激发网络教育学习者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五)要规范招生入学制度,确保生源质量,加大高校网络教育教师团队建设、提高师资力量,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和采用系统化的教学质量管理。(六)从教师的自我突破和自我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进步,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来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综合以上论述,当前人们对高校网络教育十分关注,颇有许多研究与见解,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自然就会发现网络教育大多问题集中于教育质量标准与教育评估。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发现网络教育还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研究缺乏系统性,相对比较松散,没有整合;二是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研究没有针对性,不能一刀见血的指出我国网络教育的问题所在,对我国网络教育的质量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本文在结合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网络环境下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质量,分析了各个时期远程教育的主要质量问题,为了衡量网络教育的质量,有必要根据网络教育的特点对远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估。我国的一些教育者通过对高校网络教育的特点和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把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归结于五个方面:教育系统的设计;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审核;课程的学习率;网络教育院校的招生率以及学习使用者的支持率和评价。网络教育要学会自身持续发展,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大家的支持,若要如此,便就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不断的实践检验。

五、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研究

说到教育质量的保证,首先,什么是教育质量。有些文件是这样进行诠释的,教育质量即是指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教育效果的好坏,最后的成效自然是体现在接受教育的人身上。根据国内外对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可以把网络教育质量归纳为以下几点:质量即是评论;质量即是效果;质量即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质量即是提升;质量即是自我发展;质量是一种复合的概念。只有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高校网络教育进行监控才能保证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由此便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教育监控体系。按照教育的目标和质量标准进行监督与管理,从而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改正,从而达到不断完善网络教育的效果。教育监控体系可以使教育的每个过程都得到监控,从而使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有效缓解当前我国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六、高校网络教育质量及质量观研究

学术界对于高校网络教育质量及质量观研究提出了几种看法。首先是教育质量观要科学。在“远程教育”一书,远程教育机构的质量的教育服务输出,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培训需求和能力。我们必须坚持以质量观为科学发展观的渗透,树立质量科学的质量观念,作为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第一前提;坚持以学生为本,支持服务,促进质量改进;坚持质量全球意识,使系统的运作沿着内涵的发展道路。其次,是网络教育质量要满足观念多元化、多样化。如在《论高校远程教育的定位》中认为网络教育与传统的高校教育应有明显的质量区分,即质量的好坏与学生的喜爱程度影视评判高校网络教育定位的标准。陈乃琳在“远程教育”思想素质作为远程教育质量评价应坚持教育质量多元化和指导原则的基础上,认为像黄蓉怀、曹苑一样。除此之外,网络教育的质量观还必须具有特色性。随着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教育院校开始广招学生,竞争日益激烈。若想在如此多的院校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网络教育能真正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网络教育是人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实行者,所以高校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来因材施教,从而培养不同的人才,充分展现网络教育的优点。“张俊在建立质量远程教育新概念”的文章还谈到了看法。

七、关于网络远程开放教育的现状研究

当前国内的高校网络教育发展趋势较为平稳,大体局面已基本形成。国外的高校网络教育已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还比较稚嫩,并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但这并不影响网络教育的发展,现在已有好多所院校用实际效果向人们展示了网络教育的优点。网络教育当今已成为一种潮流,正在以破竹之势的劲头向前发展。当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阶段,这样的情况是不足以保证人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而网络教育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使每个人都成为有知识的文明人。

八、高校网络教育的未来发展前景

第4篇

在这个呼风唤雨的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纷纷采纳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技术,从而加快自身现代化发展,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电视网络的基础上,在中国现代化高校网络教育迅速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校网络教育;迅速发展

现代化高校网络教育提倡的理念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毕生学习。在网络教育发展的历史中虽然日益进步,但是网络教育进程仍出现了许多问题令国内外学者无从解决。在现代社会,教育愈来愈趋势于国际化,在此大形势下,自主学习的理念愈发突显,高校的网络教育需求大大增加,大学的国际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基于我国教育资源欠缺的基本国情,加快教育发展,最有效的捷径便是提高网络教育质量,同时网络教育也是知识经济时期人们达成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的工具。本文就高校网络教育现代化研究与发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校网络教育的意义及问题

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人们已不再只关心饱暖问题,更高层次的重视精神文明。而基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高校教育虽已向大众普及,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某些原因而未能接受高等教育。高校网络教育有充足的教育资源,为那些想要学习的人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对无法在校园内完成学业的成人学习者而言,网络教育让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同时贯彻落实了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施行现代网络教育工程,是在我国欠缺教育资源的条件下开阔国民文化视野、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最有效的手段。然而,任何东西都是利弊结合的,网络教育也不例外。伴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许许多多的问题层见叠出。首先,国民的观念无法响应现代网络教育的号召。现代社会方方面面(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都在飞速发展,人们不想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而建立时代需求的现代学习型社会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提升现代网络教育质量。国民只有更新观念才能把终生学习变成现实而不再只是虚无缥缈的概念,从而顺应现代新时期的要求。第二,网络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发展。自从出现网络教育之后,它的发展便一直与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社会经历了信息革命后,人们的生活迅速改变,网络教育在各国的许多所高校蓬勃发展,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高校。但是,中国的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需要提高现代教育质量。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的试点院校的发展并不是很好,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网络教育,怎样借鉴国外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怎样去发展网络教育,使它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取得最大的利益,是学习型社会建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网络教育理论一直是教育理论的薄弱环节。理论研究的开放式网络教育和网络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有助于中国开放网络教育的理论建设。网络化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的转型,它就像灯盏一般为我国的教育现状指明方向;以国内外的实际经验教训为借鉴,得出质量贯穿网络教育,是网络教育的生命,并通过对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深入研究,使用一些基本理论,开辟出一条与我国国情相辅相成的现代化网络教育之路。

二、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史

网络教育以前又叫做远程教育,它在中国已经有了三展史。它的第一代是函授教育,函授教育虽然存在着大量的局限性,但是它的发展还是为我国培养了许多的人才,为网络教育打下了基础;第二代是在80年代广播电视教育的兴起,中国的远程教育在世界的中央电视大学享有盛誉;第三代网络教育是基于90年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现代网络教育。在国家教委的主持下,1994年底“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联合建立。1996年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率先提议发展现代网络教育;1997年,湖南大学与湖南电信共建第一所网络大学。清华大学在1998开设了在线研究生课程。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准许为国家现代网络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邮电大学、浙江大雪和湖南大学。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九月,CERNET高速骨干网络建设项目;200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上管理暂行办法》,同时试点高校继续扩大办学规模。2012年,试点院校已有68所。

三、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标准研究

每个国家都存在自己的评价主题和质量观,因此不同的国家对网络教育的质量标准的界定也存在着异同。评判网络教育的质量高低包含多重标准:(1)传统教育的资格标准一样,即以得到社会的肯定、成功申请到政府支持资金为其评判质量标准;(2)根据学生综合素质的素质要求,即在识别和量化教学绩效指标的基础上衡量网络教育的优劣;(3)以能够成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作为他们的质量标准。我国和外国相比较,我国对高校网络教育现代化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对来说还比较稚嫩,不像外国,有专业的团队和专业的资料对网络教育现代化进行研究。在翻译过程中,他们也提出了一些网络教育质量标准。在学术界,大家普遍认为网络教育质量标准有两种取向:一是体现在人才职业分类的市场取向的标准;二是教育标准分类中的学术定位标准。但不管是什么取向,都存在很多形式。

四、提高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的对策

关于如何提高高校网络教育质量,有以下几种对策:

(一)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加大考试管理力度,严抓考风考纪,积极上进,勤奋务实。

(二)提高中国网络教育质量的对策,首先要明确网络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而完善管理模式,强化学习支持服务,精品课程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三)根据中英网络教育的现状比较,它的结论是,在中国的远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可用于构建基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框架。

(四)通过现代网络教育理论、实际实践的经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及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得出“以学习者为本”的核心思想,充分激发网络教育学习者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

(五)要规范招生入学制度,确保生源质量,加大高校网络教育教师团队建设、提高师资力量,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和采用系统化的教学质量管理。

(六)从教师的自我突破和自我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进步,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来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综合以上论述,当前人们对高校网络教育十分关注,颇有许多研究与见解,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自然就会发现网络教育大多问题集中于教育质量标准与教育评估。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发现网络教育还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研究缺乏系统性,相对比较松散,没有整合;二是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研究没有针对性,不能一刀见血的指出我国网络教育的问题所在,对我国网络教育的质量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本文在结合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网络环境下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质量,分析了各个时期远程教育的主要质量问题,为了衡量网络教育的质量,有必要根据网络教育的特点对远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估。我国的一些教育者通过对高校网络教育的特点和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把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归结于五个方面:教育系统的设计;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审核;课程的学习率;网络教育院校的招生率以及学习使用者的支持率和评价。网络教育要学会自身持续发展,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大家的支持,若要如此,便就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不断的实践检验。

五、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研究

说到教育质量的保证,首先,什么是教育质量。有些文件是这样进行诠释的,教育质量即是指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教育效果的好坏,最后的成效自然是体现在接受教育的人身上。根据国内外对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可以把网络教育质量归纳为以下几点:质量即是评论;质量即是效果;质量即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质量即是提升;质量即是自我发展;质量是一种复合的概念。只有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高校网络教育进行监控才能保证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由此便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教育监控体系。按照教育的目标和质量标准进行监督与管理,从而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改正,从而达到不断完善网络教育的效果。教育监控体系可以使教育的每个过程都得到监控,从而使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有效缓解当前我国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六、高校网络教育质量及质量观研究

学术界对于高校网络教育质量及质量观研究提出了几种看法。首先是教育质量观要科学。在“远程教育”一书,远程教育机构的质量的教育服务输出,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培训需求和能力。我们必须坚持以质量观为科学发展观的渗透,树立质量科学的质量观念,作为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第一前提;坚持以学生为本,支持服务,促进质量改进;坚持质量全球意识,使系统的运作沿着内涵的发展道路。其次,是网络教育质量要满足观念多元化、多样化。如在《论高校远程教育的定位》中认为网络教育与传统的高校教育应有明显的质量区分,即质量的好坏与学生的喜爱程度影视评判高校网络教育定位的标准。陈乃琳在“远程教育”思想素质作为远程教育质量评价应坚持教育质量多元化和指导原则的基础上,认为像黄蓉怀、曹苑一样。除此之外,网络教育的质量观还必须具有特色性。随着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教育院校开始广招学生,竞争日益激烈。若想在如此多的院校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网络教育能真正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网络教育是人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实行者,所以高校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来因材施教,从而培养不同的人才,充分展现网络教育的优点。“张俊在建立质量远程教育新概念”的文章还谈到了看法。

七、关于网络远程开放教育的现状研究

当前国内的高校网络教育发展趋势较为平稳,大体局面已基本形成。国外的高校网络教育已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还比较稚嫩,并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但这并不影响网络教育的发展,现在已有好多所院校用实际效果向人们展示了网络教育的优点。网络教育当今已成为一种潮流,正在以破竹之势的劲头向前发展。当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阶段,这样的情况是不足以保证人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而网络教育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使每个人都成为有知识的文明人。

八、高校网络教育的未来发展前景

第5篇

一、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祝智庭教授在《“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特征 》一文中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将信息通讯技术充分整合应用在教育系统之中,使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社会特有的重要组织与理论管理方式在教育领域实现的一系列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思想不断深入人心,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整个教育领域。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场由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教育变革,正在对教育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 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

1.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以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相继诞生和迅速发展,使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信息革命,人类开始了信息时代的新纪元。知识的剧增使全球信息化浪潮高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从而使各行各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教育是新时代的起跑线,它关系到民族、国家的未来。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中心,然而现代教务管理还效率不高,规范化不强。如何改变教育管理和发展战略,以迎接经济全球一体化,成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

信息技术发展在教学模式、办学方式、教学制度、教学思想、高校功能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对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和变化。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校园网的普及,给高校网络教务管理系统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数字化校园已经开始在我们身边。

教务管理计算机化与网络化在国外的许多大学已经开展多年,管理模式基本上是面向全局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多数采用分布式网络管理。它将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考虑,以提高教务管理效率为目的,强调系统间数据的流通。由于多年运行不断改进,国外的教务管理模式已经处于比较完善的稳定运行阶段。但是,我们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国外高校的教学模式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还有很大的差别,相关机构管理职能不同,教务管理办法也不同,所以我们还不能简单的引用,还应该本着借鉴学习的态度,探索研究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模型。

2.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广大高校正在积极采用先进的手段进行教务管理,有的高校自行开发教务管理系统,有的高校采取购买的方式,有的高校则为委托专业软件开发公司量身定做教务管理系统,并且有一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运用网络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管理。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工作效率,已经在高校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促进了教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然而,现行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难以满足网络化的要求。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资源的丰富,都使教务工作日益增多;多校区的产生,教务工作往往是校、院、系三级分层管理,教务工作的复杂化,使得教务管理系统需要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对传统的教务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操作过于复杂,不适合目前高校的教务管理情况。一些专业软件公司开发的网络式教务管理系统,虽然促进了教务管理的规范化,也在某些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往往过于追求严格的管理模式,脱离了高校实际情况,操作过于繁琐,不适合广大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务管理者使用。

三是教务管理系统灵活性差,缺少可扩充性和开放性。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对教务管理系统的灵活性要求很高,目前的教务管理系统,多数不具有扩充性,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新要求,难以进行及时地调整。因此,造成一些管理系统不能长期稳定的应用。

四是教务管理系统的平台很多,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我国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者很多,有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人员,也有在高校教务工作的管理者;开发的应用软件类型也多种多样,有单机版的教务管理系统,也有基于Internet的教务管理系统。教务平台的水平高低不齐,但是能真正适合高校教务管理实际情况,并且智能化的可扩充性的教务系统并不多见。

三、 学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根据实践体会及对高校教务管理发展的认识,笔者认为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未来几年会向下面几个方向发展:

1.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校区的增多,各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教务管理系统要求尽快实现网络化,以便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率。

2.增强辅助教学的功能

以往的教务管理系统只作用于单纯的教务管理,和教学相脱离。在高校网络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加强课堂教学的辅助功能,时刻体现教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

3.提高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性

比如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运用智能技术,以帮助教务管理者更轻松地管理教学、教师更方便的教学、学生更好地查询信息等。

4.加强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第6篇

[论文摘要]教学管理作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效连接教与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建立系统化、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创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加强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向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教学秩序,为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一、教学管理现代化内涵

现代化的管理观念强调管理活动是一种服务活动,强调它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功能。同时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现代化的管理机制

现代化管理机制首先是具有完备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教学管理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人才。现代化的教学管理巾“人”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它所完成的任务已不再是简单的事务,而是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较强创造性的现代管理,因而现代化的教学管理应该是“人”、“事”并重的。就人才资源的开发而言,包括人才资源的获取、激励、发展三方面的任务。从人才资源的获取看,现代化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善于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员。

其次科学的决策机制教学管理决策是教学管理的核心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要求相应的科学决策机制。应包括决策的核心系统、咨询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三个部分。核心系统足决策中枢,应由院校长、分管院校长及院系主要领导组成。其任务是提出课题、确定目标、选择实施方案等。咨询系统是决策的外脑,负责为核心系统提供参谋或辅助决策。信息反馈系统是决策机制的神经网络,能及时地把教学管理中的各种信息汇集、整理,传输到核心系统。

再次是应有灵活的教学管理协调机制。教学管理在其现代化的过程中,其管理目标、手段、方法都处于不断变革之中,这就要求教学管理系统善于自我协调,随时整合自身内部结构,保持高效、活跃的状态。教学管理的协调包括几方面,一是多目标协调。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在同一时期,它所要达到的目标可能是多个,这就要求为达到多个目标而相互协调,以免顾此失彼。二是内部机构的协调,包括上下之间的垂直协调和同一层次的水平协调。垂直协调既包括校级管理机构与院系级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也包括领导者与执行者之间、领导机构与执行机构之间的协调。

(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教学管理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但又是以计划管理、课程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控制管理作为管理对象而组成的,是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着的整体。这些系统结构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教学管理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的三大功能巾发挥自身的作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在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由于管理对象的行为总是与管理目标之间存在偏差,因而采用控制手段减少或消除偏差是必可少的。以沈阳化工学院为例,2003年英语专业招生首次实行文理兼收。从第一学期学习成绩反馈信息看,《高等数学》理科学生平均成绩为79.68,文科学生平均成绩为64.35,两者之间相差15.33分。在教学计划LfI高等数学的教学大纲是按理科学生制定的,这样就出现管理对象行为与管理目标之间的偏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评价。面对出现的这一情况,我们采用反馈控制的方法,检查实际结果,总结出现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偏差,达到教学质量的管理目标。通过这种反馈控制,可以增加管理者的经验,提高整个管理系统的控制能力,说明了现代化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于教学管理实践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手段

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是现代化教学管理规律的特征和要求,也是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保障。应给每个教管单位均配备有电脑及配套设施,教务处各个岗位均有电脑和相应的工作软件,以计算机网络为物质技术基础构建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教学管理网络化、信息化。为此应使用“教务管理系统”,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和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学籍、成绩统计、考务安排等均纳入计算机管理,由计算机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并初步完成教务处网站和“教学管理信息网”的建设。可以及时、方便地进行教师的调课、串课;学生可以在网上实行学籍电子注册,成绩查询、大学外语考试成绩查询、课表查询、网上考试报名、选修课程等,学生也可以在网上留言、反馈某些信息,这些手段的实施不仅使我们及时掌握运行中的教学状况,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也为教学管理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加强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管理模式已能适应现代教学管理的需要,如何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1)教育教学法规。如“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教学部门和岗位工作职责。如教务处和各二级工作职责,教师准则、教辅人员及教务行政等各岗位的工作职责。(3)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工作中有关内容、程序、方法等方面的工作规范。主要包括教学组织、教学计划管、教学大纲、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教学档案、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评估、教学检查、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考试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其中,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规范及教学过程作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重点,高度认识其重要性,使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成为具有法律意义的规范文件。

(二)加强教学管理及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管理工作者在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秩序,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效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教学管理队伍。目前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配置在改革巾基本达到了要求,他们既有一定的学历和教学管理业务知识,又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已成为教学管理的中间力量。

但不能仅限于埋头日常工作,要注重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使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是水平。应定期举办教育管理课程进修班;开展教育思想观念的研讨活动;进行管理:[作的经验交流;提高对教学管理系统化、现代化、规范化的思想认识成使对和学习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思想。为了使师资管理更加科学化,在…些关键环节和细节问题上,应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棚应的规范。如教师的权利,职责和义务,教师职务职称的评定和聘任,教学人员工作量量化规定,奖惩制度等等。总之,师资的问题,归根到底一是鼓励他们潜心治学,成为学校的办学主体;二是为他们的培养和提高创造条件,使他们积极上讲台,把最新最好的知识与方法传授给学生。对他们既以人本管理为基础,又有行政约束,这样师资队伍的管理才会规范化和现代化。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教育;代化

一、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互联网实现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时空的局限,充分共享教育资源,极大的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更好的增强教育效果。此外,互联网条件下,信息的获取与交流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生发挥主动性,这样能够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个性化发展,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现代化新观念。然而,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实现资源共享、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挑战

在千百年来传统文化影响之下,教师一直是人们心目中最崇高的职业,备受世人尊崇,教师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引导作用。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发生转化,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选择,主动性日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面对面传授交流,作为第四代大众传媒的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迅速上升,相对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地位和作用相比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大下降。因此,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要求。

(二)对高校大学生的挑战

1. 网络信息的复杂化,加大了高校大学生信息选择的难度,极易造成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混乱

传统教育方式下,受教育者主要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传媒以及教育者的灌输过去信息,层层把关过滤之后,不正确、不恰当的信息已被删除。而互联网的出现极大的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互联网上汹涌而来的信息中,充斥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以及种族歧视、宗教仇恨、法西斯主义、暴力凶杀等思潮。长期接触网络,一方面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对高校大学生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价值取向逐渐发生偏移。

2.虚拟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道德观念淡化和道德行为失范现象严重

互联网是虚拟的数字化世界,网上行为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使得高校大学生道德法律观念淡化。互联网全球性、开放式的信息交流,为人们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广阔平台,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化、自由程度高,大学生开拓了另一个生存空间。然而,在这个虚拟空间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并不健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其道德规范。在没有法律条例,舆论监督的情况下,网上行为便不受约束,为所欲为的不道德行为比比皆是。

3.现实生活中与人的交流减少,引发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长时间依赖虚拟空间进行交际,缺少人与人之间真实的、面对面的交流,可能会造成人际关系淡漠、人际交往能力下降。长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学习生活中往往产生懈怠,精神萎靡,缺乏学习动力和奋斗精神,严重损害心理健康。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手段的挑战

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以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演讲、校园文化宣传等方式,这些方式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意识到,在互联网迅速兴起与发展的今天,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成效的开展,必须积极应对互联网的所带来的挑战,实现教育方式、手段的现代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地应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抓住网络提供的新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加强网络监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现代化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在网络开放条件下相互碰撞、交融,高校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受到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导性的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高校大学生坚持以为指导,增强大学生辨别网络真伪的能力。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突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创建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互联网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大丰富了高校学生的精神生活,但是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仍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与引导,其重大作用是互联网无法替代的。因此,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借助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这一载体,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三)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与管理

面对互联网不断涌现的各类信息,各高校必须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完备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建立网络管理的常设机构,加强校园网管理,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清理网上不良信息内容。加强网络监控,对于存在思想问题的高校学生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缪娜.创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100- 101.

[2]贺宝月.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学报,2000(4):18- 21.

[3]张尚字.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浅谈[J].党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5(10):56- 57.

[4]马伊笑.网络环境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3(5):127- 128.

[5]王彩霞.网络环境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7):95- 96.

[6]玄成贵.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3(4):62- 6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