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23 09:16:29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课程的特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德育课程的特点

第1篇

>>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公费定向师范生的“中国梦”之职业理想培养对策研究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免费定向师范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 六年制师范生数学素养调查研究 六年制本科农村免费定向师范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 普通全日制高中生与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生生活满意度比较研究 初中起点“二?四”分段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文化修养构建的研究 舞蹈训练有效提升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情绪管理的作用研究 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的特色与前景 初中起点“二·四分段”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 六年制初中起点小学教育音乐方向人才培养探索 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音乐方向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初招六年制本科:制度理想与现实困惑 基于核心素养的“六年制”乡村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范式重构 初中起点“二・四分”段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美术教育专业能力培养与探索 六年制语文教学方案探析 湘教版六年制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穿花衣的热带鱼》教学案例 五年制师范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浅析及对策 关于加强五年制师范生素质教育的思考 培养五年制师范生的环保意识 五年制大专师范生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构建及特点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构建及特点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雍容波")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德育教育的要求而开设,具有目的性强、针对性强以及实践性强等特点。开展好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有利于国家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 德育课程 构建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038-03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是国家统一从农村招收的免费师范生,以“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来培养农村小学教师。从2010年秋季开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就有了第一批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本文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着重研究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构建及特点。

一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构建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大的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历史方面,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门课程;理论方面,开设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程;形势与政策是每个学期集中开设的课程。

1.课程开设时序方面:遵循学生自然成长的规律

从德育课开设的时间上来说,遵循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自身发展的特点,考虑到学生刚入学时才十五六岁,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与逐渐成熟的阶段,所以,最先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然后,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读史才能鉴今,特别是近现代史的学习,因此,接下来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

理论方面的课程被安排在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的后续阶段学习,这样的安排容易给人造成错觉:“理论不是很重要。”理论是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其重要性对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生一样的毫不例外,为什么安排在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的后续阶段学习?主要是依据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自身的特点而确定的,学习理论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与理解力,若太早开设,则学生理解不了,老师讲起来也很费力。考虑到这一点,将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理论方面的课程放到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积累与经验积累后再学习,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2.德育教学内容方面: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年龄小,可塑性较强,也正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在这一人生转折时期,会觉得很迷惘、很困惑,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如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影响,对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离开父母走进大学独立生活,需要单独面对生活学习中的许多难题,遇到疑惑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更多的是寻求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但同学的认知能力也有限,因此,更需要老师的引导,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老师能在思想上解开学生的心结,拨开云雾,引导学生走上正道。

怎样“以人为本”,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真正将德育课的学习作为改造自己的工具,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第一,德育课堂上引导学生不断进取。初中起点六

年制本科师范生的德育课程,重在育人,而不能光强调理论体系的构建。要在应用德育理论的过程当中,努力避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时代、脱离社会的倾向,要将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客观实际当中,将理论作为一种工具,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来探讨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而不是将作为教条,而只是要求学生背诵书本上的条条框框。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在“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的课堂上,同学们到课率高,精神饱满,学习态度认真,期末考核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还有一些同学成绩优异。平时,都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堂讨论也很积极。我们继续深入调查,有一部分同学确实是因为德育课有吸引力、有说服力,引起了学习兴趣;还有一部分同学则是因为学分机制,由于德育课所占的学分很重要,为了拿学分而认真学习,并没有从心底里认同德育课程的学习。前一种学习是值得提倡的,能让学生收获更大。后一种为拿学分而学习的,只是一种表面上的认真学习,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帮助不大。

第二,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正确引导学生。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课外活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与所学课程的内容非常吻合。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的实践教学活动为例,可以布置学生看《建党伟业》《伟人》等红色影片,看后请学生写影评与感想。也可以围绕一个中心,请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围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践行”为主题,请学生课后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并写出实践调查报告。也可以布置学生参观当地红色旅游景点,自拍照片,并做出课件,将成果上交老师,优秀的还可以请同学们在全班同学展示。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乐在其中,在玩中学,接受良好的熏陶与教育。

3.德育教材方面:编写针对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的专门教材

至今为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对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的针对性教材,只有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他们是为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生量身定制、专门编写的教材;而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则是国家统一的教材,六年制与四年制同学一起使用,德育课任课老师必须根据初中起点六年制师范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把握好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4.教学手段方面:需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在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都能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学生也很乐意接受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进入高校时都未成年,思维活跃、可塑性较强,他们在课堂学习上思维非常活跃,爱问问题、好答问题以及讨论热烈等。所以,这就需要任课老师好好引导,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造机会多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若教学手段死板则会产生反面效果,造成学生好冲动、爱感情用事,课堂上很难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知识等不良习惯。

二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特点

从上面所述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构建来说,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也体现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自身的特点。总结起来,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目的性强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目的明确,就是要为广大农村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培养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才能真正扎根于农村,真正喜欢自己的教师职业,才能待得住、留得下,并且干得好。

2.针对性强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针对性很强。德育教育不能老是唱高调、放空炮,老师骗学生,学生骗老师,到头来是自欺欺人,谁也骗不了谁,谁也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只能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做一名新时代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特别是在六年的本科学习中,能够在政治上过硬,业务上合格,学到本领,为今后走上农村教师岗位,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农村小学老师。

3.实践性强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实践性很强,一方面,体现在对任课老师的要求上,“身教重于言教”,老师自身的行为与信条比老师在讲台上所讲的理论更有说服力、更让人信服。老师若在台上高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在实际生活中奉行的却是享乐主义的腐朽人生观,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的教育是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的。

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的要求上,要把他们培养成面向农村的优质教师资源,而“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着教师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学历偏低、数量不足、优质师资流失严重及师范生‘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等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应运而生的。我们经常说培养与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而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教育就是着重培养具有高尚道德与崇高职业操守的农村小学老师。

三 启示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教育方式方法还有待改进,有的教育方式方法没有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心理,也不符合时代的变化,表现在:一方面,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一味地迎合时代而放弃了原则。这两种现象的存在使得我们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教材有待进一步规范、完善,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投入教学科研资金、组织专家以及一线任课老师编写专门针对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教材。

第2篇

关键词:课程;潜在课程;特点;德育价值

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课程就其对学生教育影响的表现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各门学科,它有教材,有专门的教师,通过固定的教学形式,按照教学计划去教育学生;潜在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它是指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在潜在课程的价值体系中,最重要、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它的德育价值。正如柯尔伯格所说:“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

潜在课程之所以具有显性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德育价值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潜在课程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面的广泛性:在学校教育中,潜在课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了显性课程外的所有学校中的其他教育因素都可以包括其中。首先,从学校角度说,学校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各种图书资料、校风班风、规章制度所承载的精神文化,以及由学校的建筑布局、花草树木所构成的物质文化无不包含潜在课程的教育因素。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说,无论是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态度的形成还是情感兴趣等心理素质的建构都渗透着潜在课程的教育影响。这其中既有静在的,又有动在的;既有有形的体现,也有无形的存在。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内容丰富,涵盖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也涵盖德育目标及要求的大系统。潜在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广泛的,学生只要生活在校园中,就会不自觉地接受来自潜在课程的教育影响。潜在课程全方位、立体的展开形式,使得它的德育价值得以突现。

2.影响方式的自然性:显性课程是以预先思考,精心选取的“外在”方式,借助学生有意识的积极主动的心理反应机制来影响学生的。它的教育痕迹很明显,教与学对师生双方来说是可知可觉的,时间上具有即时性;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确定性。教育过程前和过程中双方都伴有目的性和自我评价、调节行为。潜在课程正好与之相反,它是以内隐的、自然流露的方式,以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为主。它的教育痕迹不外显,无论是教育过程前还是过程中,都缺乏显性课程那种明显的预设性,在空间上具有不确定性,在时间和效果上有时还具有一定的延迟反应性。正是由于潜在课程的这种“不经意的”表达手法,随意的影响方式,使得它更具有可接受性,学生可以在轻松活泼的状态下不知不觉的接受到教育熏陶。

3.影响源的更变性:潜在课程的影响源包括实体性和非实体性两种。实体性影响源指各种图书资料及校园建筑等物质环境。非实体性影响源指校风、班风、各种规章制度以及校园人际关系等的内在影响。以上两种影响源都具有变化性特点。学校中的图书资料从数量到内容,校园建筑的整体布局、色彩、内部装饰及物品摆放都体现为一定的时间、空间的变化性和更叠性。另外,随着教师知识及经验的积累,他们的思想观念,对教育内容的把握、挖掘,对教育手段的运用也会不断变化、更新,从而影响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和行为观念的形成,并进一步促动整个学校的校风、班风及规章制度的不断调整变化。这种更变性使潜在课程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也使它的德育价值源源不断地得以体现。

潜在课程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独特的德育价值。潜在课程丰富的德育价值具体体现为:

1.潜在课程对学生个体成长的价值:个体成长指个体不断社会化、不断成熟的过程。学校是有组织的社会雏型,反映了社会主流文化及发展对青年一代的成长要求,它往往通过规则、规范、规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评价体系、管理结构。这些内容恰恰是潜在课程的内容,也是社会规范的缩影。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从潜在课程的隐含教育影响中不断吸取有关社会生活的营养,习得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社会心理,由适应学校“小社会”逐步过渡到适应社会大环境,从而减少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及行为的不适应,顺利完成社会化。而这些单靠显性课程是无法完全实现的,以潜在课程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潜在课程对个性形成的价值:人的个性体现着人在身心、才智、德行等诸方面有别于他人的特性总和,表明了人的个别差异性。潜在课程的教育因素因其内隐性、缄默性,使得人们对它的反应是不需要事先准备的,是处于完全无意识、自由开放的心理状态下的。教育过程中没有外界强制性力量介入,也没有提出任何明显的教育命令和要求。而且,它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不拘一格,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更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迎合多数学生的不同需求。因而,受教育者往往是自主地去体悟周围的一切,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动。并在“自愿”的心境下主动去实现它所传递出的教育要求。这种教育氛围既易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3.潜在课程对情感陶冶的价值:情感总是需要一定的情境,潜在课程恰好提供了这种现实情境。潜在课程提供的幽雅的学习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等都是内涵丰富、生动具体的最佳培养条件,“以境陶情”“以境育情”。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暗示、感染,产生新的美好情感,使原有情感得以强化和升华,从而增添学习乐趣,增强学习动机,消除学习疲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感到人间的真、善、美,博发热爱生活勇于进取之情。[1]

4.潜在课程对行为的规范、导引价值:潜在课程的许多因素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校规校纪、班风班规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言谈举止到校园、教室的环境设计都凝聚着一定的价值理念,体现一定的价值倾向,具有一种强烈的同化力,能使每一位成员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归属的心理需求,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规范,使自己的言行趋向教育要求。另外,由于这种规范、导引的力量就来自于学生们朝夕相伴的群体和周围环境,对学生来说亲切、熟悉,它既不是抽象的空洞说教,也不是外在的简单压服。因而,更容易接受,影响也更深刻、更持久。[1]

潜在课程因其独特和丰富的德育价值,更能教人以创新,教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它是“更能使人成为人”的课程,也是我们教育领域中、课程体系建构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它需要我们的重视和不断挖掘,才能使其独特的德育价值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实现。

第3篇

关键词:课程资源;教学;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21-01

一、课程资源的特点

课程资源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内涵也随着社会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课程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的生长性。课程资源本身可以较为直接地构成课程,有不少可以在实施过程中经由实施者的内部加工直接进入课堂,还有一大部分则通常只需由课程组织者策划、导向,便可以全程随机进入、随时使用、不断更新、不断生长。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交互式的创造性活动。在目前和未来的课程结构中,校外课程资源必然显现出越来越强劲的激活力和生长性;在补充、修正、延展校内课程资源方面,它的高价值将通过自身时代性和实证性而体现,它作用于校内课程资源(如教材)、作用于教师的观念教法、作用于学生的观念学法、作用于课业设计和评价,这些必将蓬勃丛生,给课程输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二)形式的多样性。课程资源形式多样,既有来自自然界、社会的,也有人力的、物力的;既有校内的、校外的,也有显性的、隐性的。由于课程要求学生在活学活用的前提下学习基础知识,所以资源绝不仅仅指教材,也不仅仅限于学校内部,它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资源,它弥散于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因而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课程资源将被开发出来,共同为课程服务。因此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它的内容包容了比形成课程本身的系统材料更为广泛的客观外界资源。

(三)态性。课程资源的内涵是不断发展而日益丰富的,具有动态性特点。一方面表现于自然环境、经济水平、民族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不同,对课程资源的内容和存在形式的影响也不同;另一方面,课程资源的内涵不是静止、固定不变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以及学校教育拓展,使课程与资源的概念得以延展,也就使更多的资源可以作为影响、支持并构成课程的要素,从而成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课程资源的内涵在动态变化中日益丰富。

(四)功能价值的潜在性。课程资源虽极为丰富,但同其他功能性资源一样,无论其存在形态、结构,还是其功能和价值,都具有潜在性,都必须经过课程实施主体赋予其意义之后才能进一步开发利用。这类资源是课程资源的绝大部分,可以说现实社会资源都是潜在的课程资源,关键是课程主体能对其赋值,赋予其什么意义及何种程度的课程潜能。我们每个学生、教师、家长身上,我们的社区、家庭、校园、班级都存在大量的这种潜在资源,对教学来说,随处都可以开发出来加以利用,甚至连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错误都可开发成课程资源。教师应该以一颗充满教育远见和教学智慧的爱心,去赋予母语课程资源以教学激情和活力。当然,同一资源对于不同课程和不同的课程实施主体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

二、课程资源的功能

(一)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开发课程资源的目的就是促使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有大量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来支撑,为课程目标的达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从身边各种各样的资源中挖掘出课程资源的要素,用最有效的资源去辅助教学,为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全面实现提供必要的支持。因此,教师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利用课程资源深化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能使课程与时俱进。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课程资源能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富的课程资源能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机会,使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课程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探讨、交流、合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课程资源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程资源内涵丰富、生动活泼、易于学生亲自参与,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其有助于改变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地位,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共同的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培养良好品质,提高素养及实践能力。

1、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资源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以书本知识为主,学生获得的多是间接经验,缺少对学习的直观感受或亲身体验,缺少直接经验的积累,将不利于对有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如果教师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丰富课程资源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资源能极大地拓展现有的教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利用课程资源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探索和创新意识。可以利用与此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图书馆等加深学生对该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引导学生获得全面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其次,利用课程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课程资源的学习中,能主动建构科学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正确的价值观,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拉尔夫.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第4篇

一、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体系概述

英国青少年在校期间需要分阶段地接受国家课程,而英国中小学校特别是国立学校也必须对五到十六岁的学生教授国家课程。英国国家课程是学校用于保证教与学的平衡和有效组合的一种教学规划,旨在明确主要的教育思想及课程所要求教授的知识、技能、理解程度、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国家课程体系下,学校可以依据学生的需求而自由组织教学活动。许多学校倾向于运用QCA(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即学历与课程管理局制定的工作计划来组织课程,这有利于学校将国家课程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

由于国家课程组织的年限跨度比较大,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在国家课程体系下又划分出四个关键阶段,即四个基础阶段。在各个关键期后,学生将接受不同的测验和评价以考察其发展情况。具体阶段是:5~6岁即入学第一学年为第一关键期,一年后教师针对英语、数学和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评价;7~8岁为第二关键期,三年后学校针对英语、数学和科学课程进行国家考试和教师评价;11~12岁为第三关键期,两年后进行英语、数学和科学国家考试,同时教师对其他基础科目进行评价;14~15岁为第四关键期,一些学生参加GCSEs(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一年后大多数学生参加GCSEs或者其他国家资格认证考试。

在国家课程体系下,英国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即“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社会化过程教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上,而且渗透在各项课程当中,并且在个体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特别是第三关键期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也习得了关爱社会、团结协作、履行公民职责、奉献社会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英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具有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渗透性、生活化的特点。教育内容包括宗教教育、公民教育、亲情教育等,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不同年龄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变化,实施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通过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是英国学校德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1.重视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是在国家课程体系下的学校基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学校制定教学大纲时,不仅参照基督教的原则,而且兼顾其他宗教和非宗教的信仰系统。

教会对公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2007年9月10日,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信仰学校共同发表了关于21世纪英格兰学校的共同理想与宗教性质的联合声明。该声明提到:“要进一步确认政府、宗教群体和学校之间的承诺,继续携手合作,以改善学生的生活机会,建立沟通的桥梁,以更大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为建立更加公正和有凝聚力的社会作出贡献。”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宗教已经很务实的从单纯的传播宗教教义而转向促进人们精神生活的发展,这也是宗教在英国以及英国学校当中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2004年10月28日,英国推出了首个全国性质的中小学宗教教育法定大纲,以支持在学校提供高质量的宗教教育。学历与课程管理局和教育技能部结成伙伴关系并共同发展此项大纲。该大纲对宗教教育如何使学生不仅学习相关的宗教知识并习得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有效指导,并为青少年提供了发展知识、理解力和技能的各种方法。教育和技能培训大臣查尔斯•克拉克说:“宗教教育,能变换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念以及他们了解更广泛的外部世界的视野,在扩大包容、理解多样性、提倡宽容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历与课程管理局行政长官肯•波士顿也强调:“宗教教育提供给学生取得一系列广泛而良好的经验的机会,并在使他们能够制定一个务实和积极意义上的信仰和主张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英国通过国家课程和法定章程将宗教教育融入到了学校教学当中,不但增强了道德的约束力,也使学生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注重公民教育

英国在1998年的《刻瑞克报告》中提出培养公民对世界事务和全球议题的意识和关注。2000年9月颁布的新公民教育课程要求学生关注地方、国家、欧洲、世界,让他们在本地、本国、国际担当起有效的角色,并尊重不同的民族、宗教。由此可见,西方国家不仅重视公民的权利,而且还强调公民的责任。同时,为塑造自主的人格,英国在公民教育中还突出品德教育。2000年,政府将公民教育正式引入国家课程体系,2002年8月起公民课在中学正式实施。正是公民课程的开设,使得英国中小学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当今世界,以高度的国家公民自豪感和责任感积极应对生活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

公民教育是引导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的关键部分,也使人们感受到他们是社会的一分子,并且主动将自己武装起来以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英国教育和就业司司长戴维•布伦基特曾说:“公民教育对维持一个充满生机的民主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没有离开它的选择。它是整个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课程的关键部分。我们必须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机会来发展他们理解民主社会的含义以及政府是如何在实践中工作的,并且鼓励他们在社区里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将权利与义务联系在一起并不断强调被社会所认可的行为习惯,从而积极地促进公民意识的发展。”

2007年1月25日,英国教育部公布的一份关于通过学习英国历史课程来了解公民权在英国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的报告,该报告促进了公民教育与英国课程的良好结合。英国教育大臣艾伦•约翰逊当日说道:“我认为这份报告标志着公民权作为国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时代到来了。”英国政府和学校也期望通过国家课程培养出优秀的国家公民。

3.强化行为教育

行为教育是通过责任教育、礼仪教育、社会技能教育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在行为教育中,家庭的教育不可或缺。英国教育署国务大臣鲍斯说:“好的纪律和强有力的领导力对我们学校的行为标准教育是很重要的。但依靠学校自身的约束力只能使学校陷入孤立的境地。因此家长要负责教导学生什么是正确和错误的。这些措施有助于建立强大的和支持性的伙伴关系,这将创造一个家长和老师的团结阵线以应对学生身上发生的不良行为。”鲍斯先生也强调要重视对学生行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这一点在“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 of Learning Programme(SEAL)”即社会性发展及情感发展教育计划中有充分体现。这一计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例如愤怒管理、动机和社交技巧。该计划有助于教师开展规则行为教育、责任教育和礼仪尊重教育,也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让他们有更广泛的社会技能,使他们在工作场所和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和处事能力。

当然,系统地实施行为教育还要通过学校的课程教育等形式来完成。要明确教学在发展社会和情感技能的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课堂教学当中,学校可以通过许多方面进行关于社会和情感发展的特别教育。例如:将社会和情感发展整合到“Personal,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PSHE)”即情感教育模式、公民教育模式及天才教育模式当中;将社会和情感发展整合到主流课程当中;抓住“主题周”的机会重点教授社会和情感技能;对在这一领域有额外需求的学生采取特殊干预措施教授社会和情感技能。

4.关注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

有效的性教育及人际关系教育非常重要,它为年轻人步入成年奠定良好基础。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需要放到更加广泛的框架中,结合“Personal,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PSHE)”即情感教育模式共同发展。2000年3月16日,英国教育和就业司司长戴维•布伦基特了关于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的指南,以促使学生了解稳定的爱的关系,婚姻,家庭生活和抚育子女的重要性。该指南涉及广泛的议题,包括教育、咨询、性保健、少女怀孕和儿童保护等,同时涉及到的其他目标包括:确保学生学习尊重自己和他人;确保学生获得准确的信息,使他们能够理解差异,并防止或消除偏见;确保学生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教学中得到保护。

2008年2月25日,英国学校部长吉姆•克耐特和青少年部部长贝弗利•休斯共同了审查“Sex and Relationship Education (SRE)”即性教育与人际关系教育的报告。该报告指出良好的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在保持年轻人安全和健康以及降低少女怀孕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类教育也得到了年轻人和父母的支持――92%的父母支持在学校中开展此类教育。

三、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启示

英国德育发展的时代性、综合化、实用性、回归传统等趋势为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在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对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守信等核心道德观念,处理好与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所有人的关系、与自然界和环境的关系、与上帝的关系等。英国社会普遍认为,只有不吝啬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1.学校德育必须与本国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相适应、相协调

德育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文化性,一种成功的德育总是存在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中。英国学校德育的成功就在于其德育更贴近社会现实,更深入社会实践,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也同样使之与现实建立更好更密切的联系。我国应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长期目标,把德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中,坚持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出发,重新审视、阐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认识和筛选外国有用的东西,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一代中华英杰。同时德育需跟上时代步伐,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建立与社会实践相适应的德育模式,让德育在参与经济建设和培养个体发展中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内在生长点,建立传统文化与现实需要的有机统一,构建为现实服务同时面向未来的新的德育体系。

2.学校德育应建构完善的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的选择和编制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环节,对德育内容的确定、取舍标准一般受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两大因素制约,成功的德育内容应当是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要求的内容的有机结合。英国的公民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教育形式便是从社会及个人的实际出发,通过各种科研项目及培养方案,并利用各种课程的有效实施,不断完善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此外,德育的发展性原理也告诉我们,脱离学生实际,就会造成德育有效性的降低, 造成道德说教与对象接受“两张皮”、德育过于政治化或庸俗化等。因此必须研究德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当前,由于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呈现多元化、市场化、功利化的倾向,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些特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将我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的建构从我国的现实情景及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制订出与我国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相适应的德育内容。

3.注重合力,全方位优化德育环境

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学生的道德品质首先受教于家庭,良好的家庭美德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德育需要不断创新和开展类似于英国SEAL计划的项目,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关注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道德教育方面的需求,使其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接受道德教育。另一方面,社会是个大学校,我们要不断净化育人环境,加速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当然,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未来价值观的取向。因此,我国要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契机,通过完善的道德教育课程及各门课程的渗透性教育,促进我国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

第5篇

(一)远程学习者的目的性

成人是社会职责和义务的直接承担者,社会角色具有多重复杂性。由于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与他自身的发展需要、社会期望等密切相关,所以远程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时学习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们参与学习的动机也具多样性:

1、自我实现和满足。提高学历、充实自己;补充过去未学的知识;对现有知识较感兴趣;满足自己的求知欲;通过学习达到自我完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修养,增进社区工作能力。

2、就业竞争的需要。提高业务知识,受到同事较高教育程度的刺激,力图赶上他人,未来职业变迁而修习新知识;增加自己的就业能力;提高社会地位;职业本身需要;为了晋升等。

3、外界期望的鼓励。由于受到家人、师长、同学的鼓励;受到外界的人参加学习的影响等。

4、社交关系的需求。在不同领域结交新朋友,达成友谊。

(二)远程学习者的自主性

远程学习者有相当确定的自我概念及自重感来参与学习,在形成学习动机后,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以独立的方式进行学习,有参与教学决策的意识,希望能与教师共同承担教学责任,能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途径,有较强的自尊心,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指导和鼓励,而不是被人看作是纯粹的被动的学生,单纯的受到强制性的命令与约束。同时,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教育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非常灵活自由,主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这也符合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成人学习者在学习时会自发形成一种真正的自我需要,能对课程进行自我意义上的建构。

(三)远程学习者的经验性

远程学习者与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经验有很大区别。青少年的学习注重新知识的接纳与吸收。而远程学习者着重于改造学习,即新知识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因为远程学习者在以往的生活过程中不仅接受了一定的传统教育,学习了一定的间接经验,同时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直接经验。他们能了解传统文化价值和现代科技或社会文化的不同,对于年轻学生而言,则一切都是新的。所以远程学习者多注重实用性,他们选择和参加的学习计划,多以其经验为背景。远程学习者的丰富经验不但为其新知识的输入提供了广泛的基础,也为学习的迁移提供了条件,是远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宝贵资源。但在有的情况下,成人积累的经验也使他们有一定的思维定势,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兴趣不高,有一定的惰性。

(四)远程学习者的效果性

由于远程学习者中有很大部分是在职职工,他们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他们希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学必须讲求实效,安排合理周密,学习的内容最好能间歇的循环上升。课程设置要灵活多样,有多种选择的余地,这样成人学习者选的课程可以是不同步的,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表来安排。课程的灵活安排也可以使学习者一个学期内学习更多的课程,因为错开考试的时间成为可能,不用担心在期末应付接踵而来的的考试。

(五)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障碍

远程学习者在参与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学习障碍,其中包括:

1、情景的障碍。指人在某一时期所面临的物质和环境方面的困难,如学费困难、时间缺乏,以及生活、学习与工作间的冲突。

2、心理的障碍。包括对远程教育技术不熟悉所产生的恐惧,不能坚持学习,对学习进展水平不能进行自我评估等。

3、环境的障碍。缺乏面对面交互学习的能力,不习惯与多媒体的交流,课程时间编排问题;设计的学习材料、学习环境不适应特定的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不习惯没有教师直接和连续的指导的学习方式等。

二、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思路

网络课程设计是指对网络课程教学目标的厘定、学习过程的构架、知识内容重难点的明确、媒体的选择、课程的测试与评价及相关资源的提示。课程设计要达到最优化必须设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建立完善的、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方式和信息资源系统,这些工作的完成都依赖于对远程学习者的心理和学习特点的了解与分析,不如此,课程设计也就毫无意义,因为网络课程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更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从远程学习者心理和当前我国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来看,我们认为,网络课程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从求知中求趣

对于现代远程教学来说,除了要进行单纯的文字编辑之外,还要综合各种媒体的优点,使之合理结合,才能达到最高的教学效果。让学习者通过声、像、图等方式的有机结合,激发共学习热情,主动把新的知识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己的学习兴趣。在课程设计中,启发和激励是比较有效的手段。启发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热情,而激励是对达到每一个分解的教学目标后的学生的肯定,学生通过努力获得知识后给予明确肯定所获得的成就感,有利于学生持久的保持学习兴趣。

(二)从设计中求美

课程设计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所以,对于远程教育的课程设计来说,也要保持艺术的风格,使课程寓教于乐,以美感人,以美育人。首先,要保持课程的形式美,课程的视图、音乐背景和解说等具有和谐、简洁的审美情趣。其次,课程所呈现与表达的内容具有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美,即科学知识具有的逻辑美、对称与均衡美。最后,要追求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和谐统一,用艺术的设计语言来组织所要呈现或表达的内容和信息。

(三)从友好的环境中求进

学是同一定“情境”相联系,学习环境决定着使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所采取的教与学的方法。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表现为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有机整合。

1、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协作学习,使学习者通过协商、讨论,达到对知识的进一步建构。

2、创建辅助学习环境,为了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要学习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创设辅助学习环境,例如为学习者解答和交流问题的研讨园地及公告板,捉供各种学习导航,包括检索导航、演示导航、书签导航等。防止学习者在缺乏教师的指导下发生迷航,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不知所措。

3、实现学习者自我反馈,使学生能根据自身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远程教学课程设计中,要设计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同时课程界面要友好,语言要丰富。同时有良好的评价与反馈功能,便于学生自学、自评。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在轻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中自如的学习,更好的进步。

(四)从导航中求助

第6篇

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实验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和培养,使学生能够完整地、系统地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以及实验技巧等,同时,学生通过实验的实际操作,实现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掌握技能,并能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促进思考,从而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达到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因此,围绕实验教学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这一轴心,实验教学的改革注重在实验的内容和形式上两个方面。在实验内容上,实验课程的开设和安排,一方面要按照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到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与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相一致,实验课程教学进度与理论课程教学进度相协调;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实验安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增加启发性内容;显然,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后者才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在实验形式上,可开设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模拟性实验、虚拟仿真性实验等多种形式。诚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可以有多种的培养模式,这正是为什么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重要的探索课题的原因之一。作者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基于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与模式实践。

本文阐述了在“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自我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过程实践之间的关系。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精神和创新过程实践,最终达到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而且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实验教学过程,具有普遍性意义。

1实验教学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方面,大学生主要通过应试教育的模式升入大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虽然已经意识到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总体上还缺乏发明、创造和创新的根本意识,多数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存在松懈和享乐主义倾向,对发明创造没有迫切的追求和渴望,因而缺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观念。主要表现在创新思维不够,深入努力思想缺乏,拘泥于幻想空间,不关注解决问题的焦点。大学生追求创新,希望获得创新能力,但行动上不能落实,主动性发挥不够,欠缺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大学生的行知反差妨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析,轻综合;重个体,轻协作;重传统,轻创新等问题,在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中依然存在,虽然我国高校已普遍重视对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但在方式方法、内容内涵等诸方面缺乏经验和不足,因而收效不甚满意,对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提升的作用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例如,如何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充分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在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世界发达国家已形成了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英国“三明治课程”方式、美国“合作教育计划”模式、德国“双元制教育计划”制度、日本“产学合作”形式等,这些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经验。国内北京大学实施了“元培计划”,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济大学致力于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KAP培养模式;武汉大学提出了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三创教育”的多元化培养模式。这些模式的运行和结果为国内其他高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建于I960年,其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是一所享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的我国最早的气象类专业院校。1999年,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创建,现有学术硕士学位和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多年来为国家、地方环保和气象部门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应用人才,尤其是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交叉领域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以大气环境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体系。近年来,借鉴了国内外在实践教学自主创新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在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建设和模式实践中,围绕国家环保产业的需求和发展,围绕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国内和江苏省学科特色建设中的定位,实施了环境工程专业“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建设与模式实践,成功地探索出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的发展之路。

围绕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理念,首先全面修订和改革了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增设“环境-气象”交叉特色课程,加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完善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明确了拥有全新自主创新能力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①通过搭建“共性培养”和“特色培养”两条主线,贯彻我校“全面支撑、创新引领,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指导思想,突出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环保领域的工科特色,开辟了在气象领域交叉应用的领地,同时巩固了环保行业渊源;②通过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进一步开拓和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③围绕实验、实习和实训等环节,构建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过去几年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我们构建的应用型人才“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体系,获得了校内外广泛好评,并力争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先进、能够影响海外”的环境工程研究与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2“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自我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2.1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敦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托尼"E赞是英国智力研究人员,在他撰写的《大脑第一》一书中指出,每个人具备的九个方面的潜能,通过训练,这些潜能是可以被开发的。在这些潜能中,第一个潜能就是创造潜能,如何让创造潜能发挥出来,需要有计划有智慧的引导和训练。在“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我们有意地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知识点关联起来,首先使他们能够了解自己,把握兴趣,内心平和,激发潜能。只有每个人了解了自己,把握兴趣,才能内心充实,创造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而潜能的激发和自信心的树立是在有目的的引导和训练下展开的,是在“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中设置的。

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自我创新的重要动力因素,当学生的潜能被激发,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欲望,就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即产生动机,并积极探求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的过程,创新意识是拥有自我创新能力的基点,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我们可以发现,潜能需要激发,可以和兴趣结合,能够树立创新意识,涌现创新思维;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就会不断地产生兴趣和维持兴趣,从而创造潜能就会不断地被激发,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在此循环过程中,就会养成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就会树立健全的创新信念,从而为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基础。在我们“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由此形成了“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的新型模式。

实验教学过程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最为理想场所,因为这个场所最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知识点关联起来,能使学生产生欲望,形成意向,提出设想,激发创造潜能。在具体的过程中,可以设置问题情境,也即孕造一种特殊的氛围,这种氛围能够促使学生在兴趣与知识点之间发生激烈碰撞,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知欲望的火花4。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是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其手段有:直观演示产生问题、实验现象提出疑问、动画仿真展示结果、案例分析和科学预言,等等。其过程是: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原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过程,内容真实、过程形象、现象生动。因此,通过问题情境设置过程,唤起学生兴趣,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2.2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对立创新精神

拥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等于完全具备了自我创新能力,在创造活动中还需要胆量、勇气、智慧、决心和意志,不满现有,敢于质疑,敢于去旧求新,这就是创新精神。仅仅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不够的,同时必须赋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就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刻意求新的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H。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是当代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典型代表,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创新者,人们如此地怀念乔布斯,不仅仅是他的产品为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和革命性体验,更在于他拥有的那种全人类共同珍视和稀缺的财富:创新精神和富有想象力的心灵。《福布斯》每年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排行榜,将公司市值和创新精神关联在一起,这一指标称之为创新溢价。可见创新精神在自我创新能力培养中有多么的重要,创新精神是自我创新能力的基石。在我们“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计划中,我们引导和教诲学生不仅仅满足已有的书本理论和实验方法,更需要勇于打破固有框框,不再唯书唯上和盲目效仿,敢于质疑权威。但同时教导学生,拥有创新精神首先需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是胡来,要符合客观需要,而不是为我是用。学生必须知道新颖、独特是创新精神内涵的体现,但同时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制约。这是“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创新精神培养模式。

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过程,实施“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创新精神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信息加工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技术能力、表达能力等,还要求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具体体现在: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要求每个学生提交综合分析结果,即由此所得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等。这样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胆量和勇气不断地得到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断地涌现,创新精神不断地得到灌输,创新的意志得到锻炼。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对实验路线进行了合理的修改,有的学生提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成为了本学科发展的亮点,有的还申报了国家专利,获得了很大的成效。总之,在自我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使学生树立创新精神是十分必要和尤为重要的。

2.3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主重创新实践过程

创新实践过程就是创新活动实施过程,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实现的过程,其中需要创新精神的支撑,因而创新实践过程是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同时,创新实践过程也是检验是否具备自我创新能力的过程。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注重“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创新实践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潜能的挖掘,把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寓于实验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样就会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必须注意到,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实现需要有意识的规划和设计的,在“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中,我们有意识地规划和设计了创新实践过程,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创新新模式-多维迂回式实践过程。

在这种模式中,我们首先根据实验原理与要求,规划与设计实验意境,在这一步骤中,目的是将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点关联起来,并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由于学生的兴趣点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具有相同或相近兴趣的学生组成小组,实验意境可以是多个,但实验意境获得应用必须满足在实验室可实施可行的原则,同时达到实验要求,此步骤需要迂回多次。一旦有了实验意境,就可以进行问题情境设置,通过多种手段体现问题情境,提供多个问题的情境,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确定后开始设计实验路线。在此步骤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实验新构思与新思路。设计的路线可以仿照原有的路线,也可以是全新的,如果设计的路线不合理或不可行,可以回到前一步重新设计或重新选择问题情境,直至达到一个合理、可行的实验路线为止。确定了(新的)实验路线(其中包括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步骤等),学生可以开始实验,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过程中,需要提出为什么等问题,并作出回答和解释,迫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如果比较和分析的结果不合理,需要找出原因,再迂回至上一步,直至得到合理的回答和解释,最后得出结论。在这样的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中,学生要得到一个理想的、崭新的结果和结论,首先需要透彻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这样,首先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其次,理想的、崭新的结果和结论的产生必须有创新,必须掺入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可见,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重点在过程。原理和过程不透彻,新的构思和路线无法产生,崭新的结果和结论无从谈起了。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理解透彻,但不进行深层次构思,不会提出新颖的问题和满意的解释,也就得不到一个理想的崭新的结果和结论。在这种模式下,多维迂回实际上是允许学生实验有失败。因此,学生通过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在这种模式下,有的学生提出了很多奇思妙想,有的学生变成了创造发明。在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学生的实验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在此列举一个案例,在大气污染物控制工程实验-净化和回收酸性气体(SO2、NOx、CO2)实验中,我们设置了各种实验意境和问题情境,提供各种塔器吸收柱、膜接触器等净化设备,溶液再生方法有热再生、真空再生和惰性气体再生等,要求学生设计净化回收装置流程,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学生设计出来的流程有:一段吸收一段再生;一段吸收二段再生;二段吸收一段再生;二段吸收二段再生;塔膜混合吸收;热-真空混合再生;混合多段吸收混合多段再生;等等。在这些构思和设计中,包括单一式流程和组合式流程,组合式流程与单一式流程比较,组合式流程虽然复杂,需要独特的构思和深层次思考,组合式流程易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下的大气污染物控制工程实验的一个实验中,学生就可以一方面学习和巩固了吸收法净化和回收大气污染物的知识,另一方面,掌握了多种工艺流程,并创新出节能降耗新流程。

3结语

第7篇

关键词: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调试;教材;编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编程能力已经不仅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因而我国高校普遍为大学生开设程序设计课程。目前主要的程序设计课程包括:C/C++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和Java程序设计等。从上海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来看,C/C++程序设计的学生占60%,VB/程序设计占35%,Java程序设计占约5%,因此“C程序设计”仍然是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知识最重要的一门课程。

尽管C程序设计语言问世已经三十多年了,但在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学生仍然觉得C程序设计语言很难驾驭。那原因是什么呢?作者认为这主要是由C程序设计语言本身特点决定的。首先,C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用它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是结构化方法,其思想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思路有较大的出入;其次,C程序设计语言最早是用于开发系统软件的,是一种“中级语言”,其语法限制不太严格;第三,C程序设计语言中强大的运算功能和丰富的数据结构(如指针等)对初学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不容易学懂。针对C程序设计语言这样的特点,要学好这门语言,一本好的教材显得特别重要。

和学习外语一样,学习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能运用这种语言来解决实际问题,因而,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和考核也应该面向这样的目标。2009年4月,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再次进行了修订,对作为二级的主要科目“C程序设计”的大纲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将原来的纸质试卷书面考试改为上机考试,使用“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通用平台”进行考试,建议使用Microsoft Visual C++ 6.0作为程序开发环境;为加强对学生应用C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增一种题型――程序调试题。其目的就是引导教师和学生在提高动手实践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方面下功夫。

对于“C程序设计”的推荐参考教材,上海市等级考试二级命题组决定仍旧选择由谭浩强教授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程序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上海市等级考试在不断发展,谭浩强教授的《C程序设计》也从第一版、第二版演变到了第三版,那么,为什么上海市等级考试始终选谭浩强教授的《C程序设计》作为“C程序设计”科目的参考教材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命题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谭浩强教授编写的《C程序设计》教材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1由浅入深,通俗易懂

谭浩强教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编写教材的经验在《C程序设计》中得到集中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内容安排和通俗易懂的写作风格,使《C程序设计》非常适合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级书籍,也推动了中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C程序设计》教材对C语言语法部分、控制结构部分、数组、指针等的讲解都非常流畅,给读者一气呵成的信心和欲望。金山公司前总裁兼CEO雷军曾经说过:“是谭浩强让程序员感到了写程序就是自己的生命。”

2概念清晰,融会贯通

《C程序设计》针对初学者的特点,精心策划、准确定位,使得全书概念清晰、融会贯通;将必要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到程序设计课程中,能给初学者打下良好的程序基础,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建设以及今后的深造和提高都大有裨益;全书强调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写程序,自始至终用完整的程序输出范例来演示所讲的概念,内容全面,层次清晰,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习对象和不同课时的教学单位,特别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3例题丰富,启发思维

《C程序设计》全书结构清晰,例题丰富,每章都附有大量习题,并且有配套的习题解答,非常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也便于教师设计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谭浩强教授还在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启发中得到理解、在思维中得到提高、在实践中得到认知。通

过使用这本教材来学习C程序设计语言,初学程序设计的学生可以达到熟练运用C语言进行小规模应用开发的能力。

正是因为以上特点,谭浩强教授的《C程序设计》把原先很多人认为深奥难懂的C语言变为只要具备计算机初级知识的人都能学会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能够使学生对C语言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C语言的一本理想教材;也正是这些特点,让我们始终选择谭浩强教授的《C程序设计》作为教材。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 C程序设计[M]. 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