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16:27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技术与理念,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尽责。目前精细化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外大中型企业,国内各企业也逐渐运行这一现代化管理模式。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预算精细化管理也称为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必然趋势。
对高校科研经费预算实行精细化管理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高校科研经费预算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进一步加强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规范科研经费使用行为。其次对高校科研经费预算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全面监控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以及强化预算的执行力。
二、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缺乏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随着高校科研经费在高校经费中占的比例逐年增大,有些高校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体系,但这些管理体系中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及预算编制程序由于各种各样的缺陷,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造成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体系形同虚设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中,重心主要是在对事业经费的管理上,没有专门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机构,而且也缺乏健全高效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这样就导致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可以参照,各相关岗位在对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做法不统一,有的宽松有的严格,严重影响了日常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工作。
(二)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目前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主要是根据高校财务会计准则要求,按相关财务会计科目进行编制预算,这样格式化的预算编制要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高的规范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并且便于统一口径管理,但是在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对横向纵向科研项目一刀切的预算编制规定,没有充分考虑科研项目本身需求造成科研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预算项目也不够精细。
造成这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科研经费申请中缺乏预算意识。目前高校鼓励科研人员多渠道申请科研项目,对于立项结果的过于重视,就造成了申请过程中预算编制的忽视。科研项目申请过程中经费预算的编制往往是根据申请的要求估计以及发票取得的难易程度来填列,而没有完全理解科研项目预算要求,这样编制的预算缺乏科学性。
(三)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项目不够精细。根据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目前高校科研经费核算分为设备费、试验外协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其他费用等项目,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但与许多科研项目本身预算编制要求有脱节,不够精细,不能满足科研项目结题的需求。
(四)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不够严格。目前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经费混用,不按预算内容支出,决算时调账现象严重等问题突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科研人员经常一人同时担当多个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支出过程中,往往是哪个项目有预算金额就用哪个项目支出,混淆科研经费使用。到结题决算时,经常从各个科研项目中调整支出来满足结题科研项目支出决算。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一)建立高效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体系。要建立高效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体系,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高校科研经费首先要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来款渠道越来越广,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相关组织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都必须纳入学校预算管理,专款专用。(2)建立统一领导,协调管理,责任到岗的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体制。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要行之有效,就必须实行学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校长负责制,由校长对整个学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负责,由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牵头,协调计划、财务、审计、项目负责人及相关部门,对科研经费预算从申报、编制、审核、批复、核算、决算等环节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明确各相关岗位职责,做到各岗位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照章办事。(3)提高相关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素养,促进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要定期组织项目负责人及相关岗位人员进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的培训工作,使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精细化深入人心,深刻理解。要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平台,使得项目负责人随时可以查询项目经费预算申报、批复、执行情况,能及时调整,提高高校的科研服务能力。
摘要:目前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预算执行偏离批复预算、预算控制力度不足、预算执行缺乏效益性评估等一系列问题,加强预算管理刻不容缓。本文以上海复旦天翼账务管理系统V4.2为基础,探讨如何利用该系统管理功能实现科研经费预算控制管理。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预算管理
预算控制贯穿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全过程,预算控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影响科研项目进展。鉴于目前江苏省属高校均使用上海复旦天翼账务管理系统,本文以上海复旦天翼账务管理系统V4.2(以下简称V4.2系统)为基础,探讨如何利用该系统管理功能实现科研经费预算控制。
一、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研项目数量的不断激增,国家及高校相关部门纷纷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经费使用管理规定和办法,各类科研经费支出日益规范。高校科研相关部门在经费支出的总预算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对于子项目预算执行的过程控制力度尚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算执行偏离批复预算。科研经费执行过程中,特别是中长期科研项目,受科研人员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科研计划微调、市场价格波动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与批复预算存在一定的偏差,具体表现为:
1.预算执行内容与项目预算内容不匹配,主要表现为:(1)部分科目支出超出批复预算,如差旅费科目中调研费、租车费、汽油费、过路过桥费等支出过高,项目结算时往往严重超出子项目预算金额。(2)部分科目支出低于批复预算,如会议费,部分项目负责人在会议费和差旅费科目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将项目组成员外出参加会议产生的会议费和培训费纳入到会议费预算中,导致会议费预算虚高,课题结算时该科目出现较大结余。(3)项目执行过程中,因研究需要变更采购设备的型号、新增实验耗材、更换协作单位或测试化验加工单位等情况,导致预算执行超出预算支出范围的情况时有发生。
2.预算执行进度与项目研究进度不匹配。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申报至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确定并下达经费往往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待项目经费下拨到账时,科研项目往往已经无预算运转了几个月甚至半年之多,导致项目研究接近尾声而预算经费执行较慢,引发突击使用经费的现象;反之,科研项目研究进展较慢而经费预算执行偏快,项目未完成而经费已用完,引发挤占、挪用其他来源资金以完成科研目标等现象。
(二)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根据相关文件规定,高校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未经规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调整。目前,预算执行过程中超范围列支经费、随意增加、调整预算项目,“突击花钱”,挤占、挪用、截留预算项目资金,巧立名目套取科研经费等违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科研经费预算形同虚设,严重削弱了预算执行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预算执行缺乏效益性评估。目前,我国高校尚未形成健全的科研经费预算执行及绩效考核制度,多数高校针对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科研课题经费总量等指标实行科研奖励,很少关注科研经费执行的效益性评估,更无针对经费执行不合理、不合规行为的惩处措施,无法对科研人员起到警示作用。
二、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重立项、轻预算,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目前,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科研经费的额度已成为衡量高校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科研项目也是高校创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提高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鼓励科研人员多渠道争取和申请科研项目,部分高校将科研经费到位额度作为工作量指标,列入教师岗位聘任条件及工作考核当中。高校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但科研经费管理预算控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科研经费支出不合规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目前,高校科研经费预算主要由科研项目负责人编制,财务人员参与度较低。而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教学科研,财务制度和预算知识储备不足,预算管理意识相对淡薄,因此,在申请立项编制经费预算时缺乏科学的经费测算方法和依据,往往按照个人主观经验或意愿进行预测划分,较少考虑财务预算规定和会计科目设置,无法保证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精确性和科学性,进而影响经费执行管理的有效性。
(三)项目立项与经费下拨到账存在时间差。科研项目一旦开展就必须得到充足的经费支撑。为保证一些前期经费投入较多的科研项目能够顺利开展,项目负责人往往通过筹集其他来源经费的方式垫付前期研究费用,待该项目经费拨付到账后再进行调账处理,从而造成项目研究进度与预算执行进度不匹配的现象。此外,部分纵向研究课题经结项评审合格之后才能划拨余款,本身就违背了预算执行进度与项目研究进度相匹配的初衷。
(四)预算控制力度不足。科研经费预算控制主要由项目负责人和财务部门把控,由于缺乏切实有效的经费预算执行管理办法,预算控制力度尚显不足:
1.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往往同时承担多个科研项目,且课题组中一般无专人进行经费支出管理,科研人员往往根据研究需要进行经费支出而不严格执行项目批复预算,仅控制经费支出总量不超出预算总额,而忽略对每个明细科目预算实行科学有效的过程控制。此外,经费额度较大的科研项目可能会设置子课题,任命课题组成员为子课题负责人,各自负责部分课题研究,并下拨一定的科研经费,使得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过程控制更加复杂。经常在项目结题验收的准备阶段,才发现项目预算的明细科目存在支出内容与预算批复不相符、不相关等情况,最终不得不在无充分依据的情况下进行项目间调账。
2.多数高校财务部门尚未设立专门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岗位,且财务会计核算明细科目与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科目尚未统一,财务部门只能查看项目的整体执行进度数据,无法掌握每一个预算明细科目的详细情况。因而,财务人员审核报销单据只能关注报销发票的合法性、合规性,核实单项经费支出是否符合批复预算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对子项目预算支出的金额控制。项目结题验收时,需要根据经费预算科目对财务数据进行重新分类、调整及整理,既加大了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又影响实际支出数据的准确性。
(五)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考核制度不健全。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估、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最后一个环节,是发挥预算约束与激励作用的必要措施。但目前我国高校尚未形成健全的科研经费预算执行及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和评价指标体系严重滞后。多数高校针对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科研课题经费总量等指标实行科研奖励,很少关注科研经费执行的管理评价,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效益、效率未进行及时跟踪和调查,预算执行的效益性评价成为一纸空文,更无针对经费执行不合理、不合规行为的惩处措施。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主要对预算完成情况和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核,发现报销票据存在瑕疵、实际支出偏离批复预算或超出预算范围等情况,一般建议项目负责人完善相关材料或进行课题间调账,无实质性的惩处措施,无法起到警示作用。
三、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财经法规宣传,强化预算管理意识。高校科研主管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等应密切配合,加强财经政策法规宣传力度,确保学校管理层和科研项目负责人充分认识到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控制的重要性,明确学校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不断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同时学校管理部门应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培训、开展服务咨询平台等多种方式,引导科研人员积极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了解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把握支出科目的内涵,提高对科研经费执行重要性和严肃性的认识,坚持预算执行“三性”原则,即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
(二)推进科研经费预算模板化,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随着科技部、财政部推进“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一系列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控制及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科研项目负责人负责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并合法合规地使用科研经费;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按照批复预算将科研经费下达到具体的预算科目中,并设置预算控制额度和自动警示功能,指导并监督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批复预算使用经费;高校科研部门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审核,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工作。通过如上精细化管理,减少科研经费支出的随意性,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通过V4.2系统项目预决算模板化管理功能,将项目经费预算引入到财务系统中,针对各子项目和明细科目预算分别设置“浮动限额”“禁止超支”“警告提示”等多种控制方式,可以摆脱以往只控制项目总预算的粗犷型管理模式。当子项目经费支出接近或超出预算数额时,财务系统会发出警告提示,确保经费支出符合批复预算。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查询项目总预算和各子项目执行进度及明细情况,做到经费支出心中有数。同时,经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有助于财务人员报销审核时对经费支出的合规性进行控制,同时可以对每个子项目经费限额进行控制,防止结题经费超支,减少财务调账。在科研项目结题审计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导出预算执行的明细数据,避免人工归类整理的误差。
(三)细化会计核算科目,与科研预算科目有效对接,提供预算精细化管理保障。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修订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详细规定了会计科目使用及财务报表编制,细化高校支出的分类和核算,更为全面地规范了高校经济业务或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但尚未结合高校办学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现状,实现会计核算科目与科研经费预算科目的有效对接,财务会计人员在科研经费支出报销时仍无法参照明细科目预算执行进度,对科研子项目成本进行有效核算。
V4.2系统为适应新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了会计科目,系统能够支持10级科目,并提供资产计提折旧、摊销等方面的便捷管理功能。因此,财务部门能够结合该软件与系统开发方共建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数据库,建立财务核算系统与财务项目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实现财务会计核算科目与科研项目预算科目的有效对接,并实现实时查询科研项目经费及其明细科目执行情况的功能。
(四)实现科研项目预算信息共享,深化预算监督控制。V4.2系统已完成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财务信息平台共享,但高校相关管理部门经申请审批仅能获取部分财务预算数据及执行情况,无法获得详细预算内容执行相符性信息。目前,许多高校正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应能实现财务数据管理库与科研管理部门的科研项目管理库有效对接,形成科研项目信息全面共享的局面,有助于课题承担院系、科研部门、财务部门、资产部门、审计监察部门等相关管理人员实时监督预算全面执行,实现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深化预算监督控制。
V4.2系统后续开发应致力于实现财务管理数据库与校内科研项目管理库的有效对接,将科研经费预算执行信息纳入财务信息共享范围,分别开放课题承担院系、科研部门、财务部门、资产部门、审计监察部门等管理部门操作端口,便于实时查询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内容执行的详细情况。财务部门与课题承担院系、科研部门、审计监察部门相配合,不定期开展在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检查,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实现预算管理事中监督;资产部门与课题承担院系、科研部门相配合,实现仪器设备信息共享,满足其他课题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要求,节约科研经费;科研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实现学校各职能部门间信息互通,以及全体师生进行有效监督,促使项目管理更加公开、公平和公正。
(五)建立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制度,提升经费预算执行成效。我国今后的审计发展主要不是查处违法违规问题,而是开展效益审计。开展课题结题审计和效益评估是监督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有效手段。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预算执行及绩效考核制度,探索有效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指标体系,从科研项目的技术水平、科技含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经费开支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不断增强科研竞争意识和服务社会意识。
参考文献:
1.李爱武.高等学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2,(32).
2.冉洪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创新与审计实施探索[J].会计之友,2013,(12).
3.沈菲,沈立峰.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8,(12).
4.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1).
5.张海燕,于志刚,邓建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0,(36).
6.卿文洁.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探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预算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明显增加,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也越来越广,除政府性科研经费外,还包括社会横向科研经费、校内课题资助经费等。许多高校科研经费收入占总经费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支出的复杂化、管理方式的多样化,使高校必须事先对经费的收支作出科学的计划和决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是集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核为一体的科学管理机制。由于国家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除了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特定项目有具体管理办法外,对其他的科研经费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使得高校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
二、目前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问题
高校科研人员在立项时,往往缺乏经费预算编制的意识。科研经费预算尽凭课题负责人的“经验”、“估计”或申请的要求填列出一组数据,意识不到经费预算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没有科学的进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2.预算审核问题
一般来说,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预算由国家有关科技部门进行预算审核。横向项目也有出资方对经费预算进行审核。所以,学校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认为预算审核是国家科技部门(纵向科研项目)和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学校应该对科研项目申报时的科研经费预算首先进行审核。这样,一方面发现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为国家科技部门预算减轻工作量,增大项目立项的几率;另一方面,也是对项目预算进行初步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项目的预算执行管理。
3.预算执行问题
预算执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不按预算内容开支。高校科研预算经费的下达与执行相分离,财务部门只有在课题经费下达时才能知道某项课题的经费总额,至于这些经费预算中支出哪些内容则完全不清楚。财务部门往往未设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岗位,未配备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承担了全校所有事业经费、科研经费的管理任务,业务繁多,在日常审核工作中只能起到一个简单地审核票据合法性的作用,无法对每一项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控制。即使科研人员在每次报销时都出示课题经费预算书,对跨年度科研项目财务人员也无法先对该课题的历年预算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视其是否符合预算要求再判断应该支出与否。因此,一般都要等到科研项目完成,进行结题决算时才会发现,课题实际支出内容及金额与预算严重不符,甚至有些课题经费结余过多。
4.预算控制问题
对于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门会派专门的财务审计人员对相关科研项目经费进行抽查审计外,而一般的科研项目的经费一般只进行内部审计,而学校内部审计独立性弱,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受到影响,就算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常常抓小放大、回避要害,起不到真正的监督作用。另外,审计的重点仍是以科研项目负责人所报销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为主,只能起到促进核算规范化的作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有无超过预算则不重视,对损失的造成也无法追究,对课题负责人起不到警示作用。
5.预算考核问题
预算管理的最后一步是进行预算考核。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未对课题经费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差异进行分析,更未对未完成预算的项目进行惩罚。没有以预算为基础的考核,预算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控制力。因此导致现在各高校科研经费大多结题未结帐,结余经费仍然由主持人自由支配,常被用于非原预算所列开支范畴。
三、解决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问题的方法
1.加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
无论申报那种级别的科研项目都要认真编制经费预算。申报国家项目经费的资助额度依据评议专家的意见和相关的财政、财务政策及规定的程序审核后确定,资助额度一经确定一般不能调整,因此预算编制的精准至关重要。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同时涉及科研领域和财务领域方面的知识,财务部门或科研部门独立编制预算很难较好地完成,而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科研项目资金的争取。财务人员必须和课题组主要成员一起编制项目预算,由负责人提出计划:需要什么科研手段、预计申请资助金额、自筹经费等,会计人员根据需要按照同类课题项目实际支出水平,结合目前市场价格对能源费、材料费、测试化验费、等测算开支标准及费用,对每项支出列出明细清单,并按照相关经费管理办法核定费用比例,经反复讨论、调研测算、调整数据,最后编制出支出结构合理、可行的科研项目细化预算。
2.严格预算审核
一般来说,国家科研项目预算审核应当包括以下工作程序:项目立项工作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与依托单位共同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经项目依托单位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随计划任务书一起上报科研项目出资方;科研项目出资方委托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对项目经费预算进行评估并提出预算评估报告;预算委员会组织项目预算答辩会,请首席科学家及其项目财务负责人当面针对质询进行答辩;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根据答辩情况修正提交的项目预算评估报告;预算委员会对项目预算评估报告进行审核,并初步确定项目及各子项目的预算;预算委员会将项目预算结果在媒体上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处理相关异议,并最终确定项目经费预算;预算委员会将项目预算结果反馈给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按要求确认各项目的预算;科研项目出资方下达项目预算;科研项目出资方负责将项项目预算结果通知所在依托单位(高等学校),并按进度拨款。
3.严格预算执行
为了使科研预算经费与执行相符合,科研项目经费下达后,财务部门应对每个课题单独设立项目账。在经费使用过程中,要严格区分不同课题,尤其是同时进行多项课题研究的科研人员,更要区分好自己所主持的各项课题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严禁随意使用。
另外,需要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岗位。随着高校科研经费的增多,高校财务部门应建立一个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即设立专门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岗位,协同各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科研项目从项目申报、项目立项、项目结题验收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变财务管理由事后管理为科研进行中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管理。尤其在经费日常使用过程中,负责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财务人员应定期对各科研项目支出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便及时发现其各项支出是否偏离预算,并分析其偏离原因。
4.加强预算控制
实施高校科研项目全面预算管理,必须抓好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两个基本环节。预算执行的关键在监控,预算管理的核心为预算监控,监控有序则能确保预算目标的完成。预算监控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事先控制(预防性控制),要完善标准化规章,进行严格的授权;第二,事中控制(过程控制),要适当地职责分离,要有适当的信息记录和准确的凭证证明;第三,事后控制(检测性控制),建立严密有效的财务核算和分析报告系统,进行循环和定时、不定时的资产检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财务及经济业务审计。建立工作台账,借助工作台账进行考核,落实各级经济责任制,这是执行预算的一项基础工作。此外,还要实行预算反馈控制。预算反馈控制包括反馈控制制度和预算反馈报告两部分。为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管理部门应会同科研项负责人定期召开预算例会,对照预算指标及时总结预算执行情况、计算差异、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按照例会召开的频率形成不同形式的预算反馈报告。
5.建立预算考核体系
预算期终,通过各个经济单位的业绩报告,对比各个责任单位的实际支出数与预算数,揭示超支和节约,作为评价各个科研项目业绩和确定偏离预算责任的依据,管理部门可据以了解整个科研项目预算期的预算目标实现情况。为了正确考核和评价预算执行情况,需要建立预算的考核考评体系,实行纵横交叉的立体考核,即预算执行单位自行考核与预算管理部门的考核相结合。考评体系内容一般应当包括:结合经济责任制考核制定考评体系的细则;综合考评与奖惩相结合,与固定评价指标相结合。为了加强预算控制,还应建立预算审计制度,将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相结合,使之成为科研项目控制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客观真实地反映预算期内预算执行情况,确保下一年度预算编制依据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委托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一般高校都设有审计处)对预算期资产状况、盈利情况进行审计,并在第二年对上一年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审查,分析差异原因,督促提高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肖铮.现代预算管理理论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
[2]张静文.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4,(3).
[3]任江.浅析科研单位预算管理[J].企业与经济管理,2007,(11):l19.
摘要:横向经费是高校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是高校科技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高校横向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本文从探讨加强高校横向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层面入手,从管理制度、工作作风、监督、信息化手段、绩效考核等层面给出建议,以期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建立健全经费预算体系,对加强高等院校横向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有所借鉴。
关键词:预算管理 监督 考核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服务,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力量、拓宽科研渠道、深化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近些年,随高校横向项目科研经费不断攀升,如何加强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确保科研工作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高校科技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相较于纵向项目,横向项目管理存在着资金使用随意性强,审核不规范,列支范围超过单位规定标准,预算执行与任务进度不匹配,预算考核制度不完善等诸多弊端。基于此,探讨加强高校横向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完善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从制度层面保障横向科研经费有章可查、有理可据,不断完善现有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同时,高校科研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也要大力宣传国家政策法规和学校各项科研管理规定,通过文件学习、专家讲座、定期考核等多种形式,帮助课题组负责人树立正确的项目预算编写意识,掌握基本的财税知识,了解课题经费的开支范围,提高其对横向科研经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鼓励科研人员为社会提供科研服务和科研成果转化。在符合学校管理章程前提下,可适当放宽横向科研经费中开支的人员工资、酬金和福利等工资性支出的限定,但需据实列支。
二、 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科研管理从业人员自身管理素质,加强内部监管制度。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是高校科技系统的主体性成员之一,秉持“管理与服务并举、规范与效率并重”的理念和精神,强化科研管理人员预算审核、复核意识,完善横向科研项目全周期管理,对于加强高校横向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意义重大。在具体工作中,可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入承诺机制与信用管理理念。由项目组负责人编制预算书,并签署预算执行保证书,承诺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严禁挪作他用或随意增改列支;同时协同人事处、科学技术研究院、审计处、监察处等部门,对项目承担单位、个人进行信用评价和记录。
三、 加强监督,提高对横向科研预算的控制力。抓好预算编写和预算执行两个关键环节,做好预算监控工作。通过过程控制,严格预算执行环节,重点监督有无超预算、超范围、超标准支出的情况,严禁挪用、转移、挤占科研经费,杜绝科研经费负责人随意处置等问题发生。同时引入第三方审计,对结题项目实行单独结算,与预算不符的,项目负责人需说明情况并报有关部门登记备查。
四、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整体把控横向科研经费预算。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整合科研预算控制,协助项目组更好控制经费使用,突破传统人工管理的种种桎梏。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对项目来源、经费到账信息、外委支出等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依据已有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增加横向科研经费预算模块,由项目组负责人进行编写录入,科技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该模块自动锁定,项目执行所需经费据此报销;需要变更或调整时,则由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变更原由、变更条目、变更金额,经科研管理部门复核后,该板块再度开放。
五、 完善学校绩效考核制度,将经费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中。传统的绩效考核缺乏对科学研究的宽容精神,单纯重数量、重效果,这势必会导致科研人员只重视科研经费申请,而忽视预算管理等诸多不良现象。学校层面应定期对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审核、执行、控制和后期监督进行查漏补缺,严格把关预算管理工作,在业务层面高度重视预算工作,根据预算决算状况对课题组或负责人进行表彰和批评,以此激励科研人员合理规范使用经费。
高校横向经费预算管理工作是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只有构建完善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转变科研人员轻预算、重执行的思想意识,加大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力度,才能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科学性、合理性,保证承担单位科研活动顺利、有序实施,不断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科研事业健康、有序、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萍.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措施的探索.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105-108.
[2]杨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8(5):62-64.
【关键词】 高校 科研经费 精细化 管理 预算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拨款来源呈现出了纵向专项化与横向多元化发展格局,近年来各类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从整体来看,大部分高校及教育机构和科研工作者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还是规范的,但也有一部分高效及教育机构和科研工作者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着不少问题,甚至出现了违法乱纪的现象。这不仅直接造成了科研经费的浪费及经济损失,对科研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更滋生了不良风气的产生,其不良的影响对科研成果和科研单位都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上必须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
1.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有:其一是负责科研项目的组织或团队经申请后获得的科研经费,其二是科研单位与外界进行技术合作或进行技术转让所获得的研发经费,最后是科研部门为完成一项科研项目而自行筹备的资金用其进行科研活动。
现实生活中,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可以多种多样,各类科研部门对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要求,一些职能部门对此也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同时,不同的科研单位和不同的科研项目分别有不同的使用目的和要求,这就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及核算带来了复杂性、特殊性。
1.1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规范
为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尽管教育部与财政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与财政部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作出了原则规定,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一些高校尚未根据科研事业发展实际制定适应本校现状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造成财会人员在经费管理中没有健全的制度可以参照,使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不统一、不连续。一些项目负责人错误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的私人经费,财会人员审核与领导审批时也相对较为宽松,导致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
1.2科研经费预算不科学
在很多时候,即使很多科研项目在相关单位制作的报告中有经费使用情况的栏目及细则,也有相关财务部门的的负责人签字及盖章,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及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到位,长此以往导致一些财务机构对科研经费的审核仅仅存在于形式。
1.3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关联不够
科研经费是一项特殊的专项资金,必须由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紧密协调和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不少科研部门一般只重视每年争取到了多少拨款,或者经费额度上有无突破、经费到位与否等问题,而真正应该重视的科研工作本身却被忽视了,甚至在出现问题后把经费管理问题的责任全部推给财务部门。而财务部门的工作重点是经费的收支与核算,造成不能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经费管理与开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信息,最终导致科研经费的严重浪费。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缺乏相关信息的沟通与配合;导致科研经费已经用完而科研部门还在签批;科研项目已结题但资金未用完、无人过问项目决算的现状。
1.4科研成本核算不严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只核算课题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活动直接相关的直接费用,对一些间接费用,由于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造成了科研成本的多重性与难分性,如水电、科研场所、图书资料、房屋占用费、人员工资、奖金等并未纳入科研成本。按规定,人员费应按照研究人员的工作量和国家相关标准在课题预算人员费科目中据实列支。人员经费的不合理核算,导致高校科研经费挤占了本就捉襟见肘的教育事业费:高校科研间接费用的确定不准确、不合理。造成了科研经费核算的不真实。
1.5科研经费资产流失严重
科研经费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流失。主要是一些科研人员与一些不法商店勾结,将科研经费购买的电脑等固定资产故意开成电脑耗材等。二是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私有化”。
2.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管理好科研经费,就必须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2.2确定经费的支出比例
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无疑是科研经费的一部分,但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支出水平。对项目管理费可按照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规定的比例由学校安排使用:没有规定的由学校予以规范,根据财务制度允许的分摊方法分摊计入课题成本,在项目预算范同内列支。项目管理费提取比例最高不超过项目经费总额的10%,且应当纳入学校预算统筹使用。
2.3细化科研经费财务科目
将校级科研项目、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列为二级财务科目,分别根据上述支出范围中的费用设列之三级财务科目,对科研经费进行细化管理。
2.4完善预算管理
各类科研机构的经费预算应先集中起来,因为高校科研经费也是高校各项收入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只有对科研经费全额纳入高校收入总和预算中,通过财务部门统筹管理、专款拨调、统一记录核算。再者,经费的管理中必须重视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真实性。不但要反对虚报、漫天要价等行为,还要逐步提高申请批准成功的审核通过标准。
2.5实行项目分类管理
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使用范围也有所不同,在财务管理上应有所区别。纵向科研经费必须严格用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结过程,要按照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等项目管理单位的相关要求,严格控制经费的开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过于僵化、刻板。
2.6完善信息平台
平台建设需具备其他三方面服务职能:一是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查看到项目实际开支情况、各科目经费余额,剩余可使用经费等等;二是审计部门能调阅项目开支明细,查阅开支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预算,决算数据是否准确,开支归类是否正确等等。
结束语
【关键词】 科研项目 经费预算 全过程管理
高校科研经费指各种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产生的费用。通常情况下,科研经费是由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基金会等各类机构组织通过委托研究课题或者以公开招标课题形式筛选申请书的方式来分配,其目的是用于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科研经费是保证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也是高校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科研经费的投入也呈现大幅度提高的态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7%。同样,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2011年度和2012年度立项课题的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科研项目立项总数增长了9.4%,资助金额总量增长778%。科研项目支持力度呈现跳跃式增长。
一、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科研经费预算执行与研究进度不对称。主要表现为课题项目立项与经费实际到帐有时间差,研究进度较快而经费执行不足,往往发生课题验收前突击使用经费和用其他来源经费垫付本研究课题的前期研究费用情况。而且大多数纵向研究课题要到结项后才会划拨余款,明显无法与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度相匹配。
2.经费实际执行与预算编制偏差较大。主要表现为①某些经费科目支出严重超过预算,例如国内差旅费调研费预算为3万,项目经费结算时却实际支出5万。②某些经费科目支出不符合国家标准。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规定劳务费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支付给没有工资性收入的课题组研究人员(如研究生)或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性费用,而实际执行中却往往发生给有工资收入的项目组成员支付劳务费情况。③经费支出与科研项目无关。例如,以考察、合作单位协作经费等名目套用科研经费。对于以上问题,首先是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性质认识不足,往往有“项目是我本人辛苦争取到的,如何使用是我的权利”想法。殊不知,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来源于国家的财政资金,理应符合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的相关规定;而且,各类机构、基金委公开招标的课题也有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在科研人员本人签字递交申请书,相应机构、基金委公布项目立项结果并下达立项通知书、拨付研究经费时,这二者之间已经形成的法律关系,科研经费的使用就应当以服务项目为主旨,科研人员应秉承契约精神,按照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和项目申请书中的经费预算情况执行,而非随意变更。其次,科研人员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和对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认识,对于科研经费预算科目的实际内涵认识不足,从而产生经费执行中的种种问题。
3.高校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主要表现为科研管理部门较为关注项目立项率、结项率,对于科研经费使用无法做到跟踪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对科研经费实际支出的管理却不确定项目研究执行情况;科研人员重视项目研究进度而忽视预算执行。三者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相应的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形成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的现象。
二、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管理
所谓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管理是指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科研人员三方形成协作,在保证项目研究和经费使用的同时,实现预算编制、研究进程、结项决算的统筹管理。
1.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科研人员应当在充分了解相应经费管理办法的前提下,有计划的安排研究进度,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经费预算,避免“随便写写”的经费预算。
2.项目立项后对经费预算落实的管理。项目立项后,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协同合作,通过财务报销系统,将经费预算落实,以报销科目分类码控制经费支出,杜绝经费实际支出不符合预算的情况。科研人员也应当根据实际研究情况,落实前期经费、后期经费的支出,对于设备、图书等物资按要求登记入学校资产并接收定期资产审计。
3.结项决算管理。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即将进行结项验收前,提醒科研人员关注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对于尚未支付款项等要加快经费执行。科研人员也应当在验收报告中对于结余经费的原因、使用加以解释,避免发生因为经费收回而影响科研项目后续研究成果的情况。
三、对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建议
1.加强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管理和法制教育。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当主动把工作做细做实,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向科研人员宣传讲解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原则、流程和管理办法,使科研人员从申报项目、编制经费预算时就有统筹安排,合理、合规的编制经费预算,提高实际预算执行的效率。同时,也应将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范畴,使得科研人员能自觉遵守相关财务制度,避免科研经费浪费、腐败的发生。
2.严格执行科研经费预算制度。科研管理部门应当在下达立项通知时就提醒科研人员按照项目申请时的进度安排研究任务和使用经费,认真履行科研合同,在项目中期检查、结项验收时不光考核其相应的科研成果,还需要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对于确有实际情况影响了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时,科研人员应及时向科研管理和财务部门报备,在管理规定许可的前提下进行经费预算调整,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3.构建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审计部门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光是监督管理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得当,更重要的是发现项目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为提高科研项目研究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晓华.关于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1(15).
[2] 章蕙.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预算管理不断完善的同时,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国家财政对科研活动资金扶持力度持续加大,高校作为科研活动的场所之一,科研经费势必也逐年提高,支出规模也不断扩张,但因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机制不健全,科研预算与执行相脱节的问题日渐突出。本文对如何完善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高校 科研经费 预算与执行 对策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是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核为一体的科学管理机制。所谓执行即科研经费支出,是指高等学校为完成所承担的科研任务以及所属科研机构发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支出[1]。做好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工作,加强科研预算的真实性,严格控制经费开支的范围和标准,对于防止科研经费浪费,保证科研活动按计划有序实施,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存在“课题制”带来的预算编制问题、科研活动自身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问题以及科研经费执行中控制与监督脱节等问题,我们有必要对科研经费的预算与执行管理的对策加以研究。
一、完善“课题制”体制下的预算编制
课题预算编制是一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既要有专业领域的知识,又要具有一定的财务知识,而课题老师大多是各学科领域的专家,缺乏相关的财务知识,很难独立编制出符合实际的合理预算,需要财务人员的密切配合。目前有些高校设立了专门的科研财务管理机构,加大对科研预算的管理,但人力投入不够,出现管不过来和管理不细的现象,财务人员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建议高校要重视对科研财务管理人员的投入,使财务人员能够真正参与预算编制,而不只是流于形式,课题负责人也应高度重视预算的编制工作,积极和财务人员密切配合,编制过程中各负其责,以保证预算编制合理性和真实性。
二、处理好预算硬性约束与灵活性的辩证关系
根据课题制管理要求,经批准的经费预算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做调整。由于课题研究目标、重大技术路线或主要研究内容调整,以及不可抗力造成意外损失等原因,对课题经费预算造成较大影响时,必须按各经费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程序报批后,可以对经费预算进行调整。
实际上,作为一种支出计划的预算,很难对未来的所有具体事项做出十分准确的估计,建议给预算单位一定的自,以便根据其最终的绩效目标实事求是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如对于因科研活动自身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因素,建议预算时专门增设一个“不确定费用比例”科目,确定一个合理调整比例。
三、强化科研经费使用监督的管理
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科研质量、科研水平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及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配备科研专职财务岗。对于科研项目多而又无力管理的课题负责人,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在院系配备科研专职财务岗,这样既可以使课题负责人全身心的投入研究工作,又可以保证科研经费合理、有序的执行。二是配备综合素质高的科研财务管理人员。科研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知科研经费的账务管理,熟知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过程,还要对科研经费申报的全过程要有所了解,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三是提高现代化手段和加快有效信息平台的建设。优秀的财务软件和有效的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可以减少人力,大大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可以增强沟通,改变各职能部门处于割裂的状态。
四、完善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管理,制度要先行。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普遍存在着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管理,“重立项,轻跟踪”;财务部门负责经费管理,“重核算,轻预算”;课题老师负责经费使用,“重支出,轻计划”。因此,为加强管理要求,学校应完善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学校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立项、拨款、课题跟踪、结题等项工作;财务部门有责任指导课题负责人编制经费预算,按照项目经费预算的约定,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并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符合国家和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课题负责人负责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并按规定在批复的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内使用经费,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各负其责,把好各管,使科研经费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保证高校科研顺利发展。
五、建立决算绩效考核制度
所谓绩效考核,就是对照既定目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组织或员工的工作和结果进行考察、评定和反馈的过程[2]。决算是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全面总结,通过决算绩效考核反过来可以促使预算编制进一步优化。目前我国主要注重的是科研结果的评价,对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支出使用情况、开支范围和标准是否严格预算管理等很少将其纳入评价。因此高校有必要建立决算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拨款、支出、结余、实现目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综合评价,切实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管理好、支出规范、效益好的课题,应给予奖励。对于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转向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对项目执行人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同时根据情况可以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终止项目等措施,触犯法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逐步形成一套预算有标准、执行有约束、决算有考核的较为科学的管理制度。
总之,只有把预算、执行、决算、绩效考核密切结合起来,并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才能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促使高校科研工作健康、规范、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