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学语文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23 09:16:25

序论:在您撰写学语文的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学语文的方法

第1篇

1、学语文最基本的四种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而要想把语文学好,听和读是突破口。语文能力差的同学可以多读一些语文相关材料,比如作文素材、故事、小说等,扩大阅读面,多背一些好句好段。语文字词及基础知识在于积累,短时间成绩没有提高不要急,坚持下去就会有豁然开朗的一天。

2、语文学习不要死记硬背,不是背会了就能做对题目,理解了才是最重要的。每一个字词以及成语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阅读题目,更要学会理解和归纳。

3、至于写作,也是学语文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语文作文占很大分值比例,所以平时学语文不能忽视写作这一块。练笔可以先进行模仿与仿写,多背诵或改写经典段落,写完多进行修改,多请老师指点等。

4、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说和写是学语文的终极目的,“写”好了可以提高卷面分数,“说”好了可以成为像苏秦张仪那样合纵连横的人,所以平时要多加练习。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景教学 方法讨论

引言: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产生喜欢语文的兴趣和爱好,还要为小学生以后的为人处世等能力的培养做好铺垫,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现了“填鸭式”的死板教学模式,小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课本中所出现的情景或是事件发生的背景,教师要自己按照即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播放影音资料和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语文的存在。下面探讨创设情境教学的几种可行性方法。

一、运用先进方法遵循教学定律

学习也需要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日常积累的知识去创新和发现未知领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心理或者头脑中构建一个清晰的学科体系,所以要将语文教学放入相对的情境中,并时刻遵循教学的定律。

二、展示语文的特色利用多媒体资源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和奠基石,当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语文是一门需要理解和领会的学科,不像数学那样有固定的定律和公式,语文的思维较为跳跃,词汇量大,语言较为优美而且具有艺术性。也会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整体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得到了拓展,语文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思路和想象力是没有地域限制,多媒体资源的加入也增添了课堂的活跃性。所以说,语文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也为创设合理的情境创造了条件,将语文的魅力真实的展示出来。

三、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思想情操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引路人,多媒体的利用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了语文的乐趣和真实,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去学习。图片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官上的接收,这些都会让学生受到语文的熏陶,走进语文的浩瀚世界里。学生进入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情境中,不仅开启了属于自身的智慧之门,还陶冶性情,促进思维的活跃性,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的情景式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也让课堂的氛围更加愉快,当然前提就是学生也要熟悉情景式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恰到好处的利用,让书本和实践完美的结合,真实的表达学生的内心,为学生自身能力的展示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也为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廖传风.语境与语境教学法[J].外语界,2000,(4).

第3篇

【关键词】作文 写作素材 写作兴趣

一、作文的概述

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①

二、博观约取,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观古今,很多文人对写作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而且得出了十分相近的结论。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说道:“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②揭示了写作的本质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作文材料。

(一)立足教材,摘取实例,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熟练运用教材中的实例为写作服务。”③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讲解课文中的实例,把实例所要表达的意思说明清楚,并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挖掘出其它的论点。通过这种途径不仅可以让学生把教材学活学透,又能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二)着眼课外,广泛阅读,获取信息

1.着眼于课外,可以拓宽中学生的视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中学生的课程多,课业负担重,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只看重考试分数,认为看课外书浪费时间,种种原因制约了他们阅读课外读物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教师就可以有目的地布置一些中学生优秀作文和中外名著的阅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内拉到课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从而养成他们阅读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学生尚未踏入社会,而且年龄尚小,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成年。因此,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是有限的。所以,中学生要积累素材,不可能样样亲身经历,这就要求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多读一些名篇名著,博览群书,以积累丰富的词汇、语汇和借鉴文章的写作方法,为写作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三)感知生活,细心观察,注重生活的积累

教会学生感知生活,捕捉写作灵感

从“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的观点来看,写作素材的来源除了间接知识外,还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叶圣陶先生在《读书二首》中写道:“善读未写书,不守图书馆,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让学生多参与社会生活,细心观察,增加体验,积累写作素材,捕捉写作灵感,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优秀作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时,一定要求学生分门别类地搜集,去糙存精地积累,并渐渐地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细心观察,关注身边发生之事

观察生活,是指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老师要有意的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唱、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

同学们只有细心观察周围的环境,积累好的素材,才能把外物和内在的情感连接起来,产生触景生情之感,从而写出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文章。

三、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享受写作的情感

(一)变换教学方式,激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事实上,在学校学习的许多东西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思想所接触过的一切文明财富会在心灵中——首先在情感,内心感受中——留下痕迹。”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④

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可以利用看图、听音乐或创设能拓展学生想象力的环境等方式,引导学生更高层次地去思考和想象,并让学生把所想所感写下来。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

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设定作文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体验感悟,写起来也就有话可说。如果命题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任务,学生只得凭空捏造作文素材,七拼八凑,应付了事。导致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命题要新颖别致 。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特别强烈的阶段,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尤其浓厚。所以,语文教师在命题时要新颖别致,切合了他们的心理,这样容易引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新意。

在作文命题时,语文教师在作文要求上要宽泛,淡化文体要求,尽量不给作文以体裁限制。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刘松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第4篇

关键词:语文;词语;方法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也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往学习理解词义常常是照本宣科,不重视学生独特的感情。近两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在加强字、词、句、篇章的教学方面,除识字之外,词语教学比句子、篇章的教学积累的经验要丰富得多。但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对词语教学的目的要求还不够十分明确,表现在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上还不够一致。

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受约束,学生才能海阔天空,侃侃而谈。他们回答问题时也不像从前那样模式化了,相反,时常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热情更加高涨。其实,学生是很具有潜力的,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根本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因此,哪怕学生仅能说出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也是好的,最起码能说明他们读书时专心了,有一定语感了。我们教了那么多的课文,学生真正能够运用的有多少?这样学习所得的知识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命力,它不能被运用产生新知识,只能是死知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个词语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讲解主导词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一句、一段或全篇的关键性的词语,就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起主导作用的词。通过主导词的讲解,可使学生理解一句、一段或全篇的内容;反过来在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基础上,又可进一步领会词义。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高小语文第三册)总攻击一段中的“震动山谷”“千钧一发”“奋不顾身”这三个词语,正揭示了这段内容的三层意思,必须结合上下文去讲。讲“震动山谷”应结合前文冲锋号响起,说明是“枪声、喊杀声”震动山谷,使学生体会我军向敌人进攻的浩大声势。讲“千钧一发”除了按字义讲清原义,“一根头发负担千钧(一钧30斤)重担”之外,还应从前文“第一突击队刚刚冲到桥的中间,西城门的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具体说明这个成语所比喻的“形势万分危急”的意义。再结合下文,恰在此时,传来党的呼唤。这样,学生一面领会了这个成语的含义,一面也体会到夺桥时危急的形势和党的英明领导。讲“奋不顾身”更要结合下文,“箭一般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这一句去讲,才能揭示“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类似这样的词语,若抽出来讲,不仅讲不透,课文内容也落空了。

二、互换词语理解词义

阅读时,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语言的独到功夫。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三、创设情境理解词语

词语理解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例如演示实验,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词义。指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 稍带红色或蓝色)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还可以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可以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便于他们准确地理解。

四、加强词语练习

目前在教学中,词语练习是较前重视了,练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默词、填词、组词、辨词、造句,等等。尤其是注意了词的辨析练习,这就有利于克服乱用词语的毛病。但也有一些问题,主要是基本练习多于综合练习,巩固词的练习多于运用词的练习,例如孤立地进行词义辨析多于在具体语言中的词义辨析。这样是不够好的。进行适当的词义辨析是很必要的,这可以使学生确切地掌握词义,但有的教师过多地追求这种练习,而忽视词的运用就不对了。因为有的学生尽管能把词义、近义、反义词列出一串,但在造句、作文中仍不会运用,这种情况说明教师对词语练习的目的还不够明确。

第5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写作教学 方法

引言

在当今时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使语言表达更灵活,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当今时代,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对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需求发展等改革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高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中国大学生汉语写作的提高。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训练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创造性的表达,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大学的学习阶段是充满美好的人生时期,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天赋才能。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写作素养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对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确立必须根据社会需求,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法学家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当代课程内容应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专业素质,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和提高学生“中国质量和专业品质”的质量,中国的具体内涵包括综合运用语言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教育部“大学语文”课程指出:“在全日制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人文与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渗透到我们的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的发展趋势。”在十月的2004个国家的第十所大学,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年度会议的中国研究协会和课程达成共识:大学语文的定位为必修课,以文学审美为载体,以提高人文素养,同时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注重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的强调,从而实现“大学语文”到“高中”。再加上功利思想的影响下,逐渐被边缘化,在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教学,课程压缩使教师关怀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安排,减少各专业商务写作所需的培训。在《大学语文》序言中写道:“我们的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必须突破工具模式,太多的实用性,以体现人文学科的基础大学语文性质。”笔者认为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是不合适的。基于学生基础的实际情况是不好的,进入大学后,为了提高专业研究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质量,在思维能力的学生,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是必要的补充和提高。

2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大学生并非是空着大脑进入大学语文教学课堂的,他们在中学阶段开始就已经积累一定程度的语文写作能力,所以我们在开展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就不需要使用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否则会让学生感觉到乏味,无法提升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水平。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得很多的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总是有写如电子邮件,洽谈业务不断,在我们的议程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网络推广,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沟通和重大的变化发生在写作模式,所以我们中国传统的写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大学语文教学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的人才输送给社会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在我们的大学一般都比较自由,学生可以充分享受青春,任意的写作才华,所以大学生在大学生活本身的人格。然而,大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仍然是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兴趣的厌烦,不利于高校促进语文写作教学效率。此外,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人格,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适当的课堂教学效率。总之,大学语文写作教学应该符合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

3大学语文的写作教学方法

汉语写作在大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优秀的作品比激发学生顽强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的中文写作在大学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情感类的开始是文学艺术更多的优秀作品,可以是一个著名的项目,也可以是一个优秀作品的学生,并组织学生评论。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意见和老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总结等,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优秀作品的好,也可以让教师对实现写作学生评语的本质,并通过课堂演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为了达到持久的效果,达到教化的目的,教师也能有一个好的课堂阅读或评论在粘合剂中的偶像,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学习。总之,重视艺术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的效率,促进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

结束语

以实施素质教育来带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当今大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核心主导思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正是在这样的义务教育的环境下构建起来的。教育是既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也为人的发展服务,它不能脱离社会历史和现实,因此,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既要面向未来,更要承接过去,成为学生们在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语文学科的知识积累应从和其他人的接触中学,从和同学的互相交流中学,从网络的优秀文章中学,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学生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由于大学语文写作教学在中国的各种原因,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为了符合我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看法是本文的讨论,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5.

[2]田守凯.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尝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6).

[3]连国义,张文萍.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窘境与应对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2014(02).

第6篇

一、领悟课文内涵。把握文章尺度

依据教材编排的目的,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要求多于内容的要求。所以,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习惯,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还要注重方法的运用和习得,鼓舞、引领学生熟练地掌握读书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二、重视培养阅读能力和课文预习

教师应逐步增加略读课文的预习量。三年级起,为学生安排课内预习,鼓舞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不同的字词,诵读课文;四年级时,引领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领会表达方法;五六年级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预习,应用“摘抄积累、审题读文、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阅读略读课文,训练学生喜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略读课文的效率。

三、从整体入手,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

关于略读的整体评价,课程标准要求:重点在于学生是否能掌握阅读教材的主旨大意。其他老师指出:课堂教学结构要“简单化”;略读课文就是最好的“例子”,要分清不是课文的略读或精读,而是课堂上的表现方式为略读与精读。学生应学会“粗读、略读、精读”的方法。

四、适当地延伸阅读范围。积累运用

一是延伸阅读。应当在学生阅读好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课文范围外的相关资料。阅读大量的课外书,有利于学生夯实自己的语文基础,提高文化品位,铸就健全人格,提升语文素养。 二是拓展实践机遇。老师应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给学生,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打造平台,让其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三是积累语言知识。老师在课上引导学生自习阅读,积累名人名句。运用读书笔记、做书卡的方法,引领学生积极地进行语言积累。

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口语 交际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085-02 

一、科学设置口语交际教材的内容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材的编制应该充实口语交际教材的内容,使其更加科学化。除此以外,还应该加强口语交际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能力技巧可以慢慢培养,但不良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易改正,因而口语交际中情感态度的培养不容忽视,而且越早培养越有利。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情境 

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情境,使学生面对各种场合都能大胆发言。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同学胆怯,唯恐说错了会遭到别人嘲笑。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必须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鼓励他们多发言,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激发他们说话的勇气和信心,即使说错了也不批评。经过多次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还能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利用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因素,如听音乐、看图画、动手做、开口唱等来创设各种交际情境,调动学生的愉悦情感,引发学生表达的需要和愿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注重师生互动,实现动态发展 

(一)师生互动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要创设情境与学生构成交际的对象,引导学生参与沟通和交流,从“说话能力”上对学生的言语组合和词句搭配进行指导、修正,并做好示范。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互动交流,学习跟不同身份的人说话所应该注意的措词、语气和礼貌,掌握口语表达技巧,有效完成知识迁移,生成运用能力。 

(二)生生互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面向全体讲话,人人练说,充分的生生互动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提升其交流技能。生生互动口语交际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交际障碍,学生经过讨论,优选出最佳的交际方案,这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交际、交流。这样的“一请一助”“一来一往”,课堂就实现了双向互动。 

四、要求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仅是练习口才就可以达到目标的,还离不开多读好书,增加阅览的广度与深度。落实到学生身上,就是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像优美的诗句、富有析理性的文章在经过热读、分析、感悟之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解,然后为我所用。因此,在平时我们就要让学生坚持诵读、背诵好词好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肚子里的“墨水”多了,自然就会做到“有话可说”,从而为提高口语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利用电影、电视节目进行说话训练 

优秀的电影、电视节目,学生都非常喜欢观看,教师可从学生爱看的电影、电视节目中找到切入口,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说话训练。如低年级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熊出没》,在学生观看后,我组织他们说说剧中的精彩情节,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准确性;对剧中空白的情节进行想象说话;有时让学生转述节目的主要内容;我还组织了一次“《熊出没》人物评论会”,学生的说话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层次性,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此外,孩子们感兴趣的电视节目、电影,都是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好题材。这样的说话训练,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回顾了电影、电视节目的内容,丰富了知识储备,又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一举多得,是可以经常性、长期进行训练的好方式。 

六、注重实践,让学生善于表达交流 

在口语交际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让他们有勇气,有信心进行口语交际。另外,口语交际训练不能局限于课堂,还应走出课堂。语言的交流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因此,除了重视课堂训练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积极开展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慰问、做好人好事等,这些活动都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往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通过教师评价促进口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