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6:50:19
序论:在您撰写培养德育的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师生的平等“对话”,心灵间的“对话”,情感上的“对话”,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更是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的一条途径。
记得一年,班级有个叫孔文的学生,明知老师不让留长发,染黄发,他的发型反而更别具一格,就是当时很流行的贝克汉姆式,当时在学校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经过深思,我决定找其谈谈。放学后。我拿了一个足球与他来到操扬,我告诉他你先颠几个球给我看着,他拿球颠了几个,水平很差。我便与他说:“你喜欢贝克汉姆非常好,说明你有正确的人生观,你想成为他一样的明星。但崇拜的表现并不是仅靠外在的修饰和另类,更重要的是学习他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实质.如果你真的崇拜贝克汉姆,那你就要像他那样把球练好,练好了我请你担任咱班的足球队长。”当时他愉快的点了点头。我又跟他开玩笑式的说;“我看球没练好前,还是先把头剪了吧.别让贝克汉姆知道,‘这种球技的人还留我标致性的头型’?”。第二天我惊奇的发现他剪了短发,并染回了黑色。说实在的开始时我并没有觉得会收到奇效,便又进一步与他交流为什么把头发剪了.他告诉我说:“以前老师一看到我们犯错就会说:“马上改了它,学校不允许,这样做不对。”老师越是逼着我们做的事我们就越不做,而你跟我们说话就像是我们的同学、朋友一样,所以我觉得你说得对,我就改了。”
现在的学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也变的异常丰富,使学生思想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沟通,在这种形式下,我们教师应该学会主动走进学生的心里,和他们作朋友。对他们犯错的处理,不能以“风疾雨骤”给弄得“花落知多少”,而要了解经过后,从他们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使学生在春风化雨般的情感熏陶、情感潜移中自省、自责并奋起而行。
“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才能实现双赢,才能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二、行为影响
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汉代大儒董仲舒说过:“善为师长,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大教育家孔子更明确教师的行地指出了教育者行为影响的重要性,他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记得有一年我的班级分管学校厕所的卫生,第一次领学生进入厕所清扫卫生时,一个个捂着鼻子,一手拿的笤帚,身体住后挺着,有的甚至有欲吐的反应。看到这种情景,我没有呵斥他们,而是蹲下身子独自一人拿着笤帚仔细打扫,用水逐一冲刷。当一个个蹲位被我打扫冲刷的干干净净时,也都自觉拿下了捂鼻子的手,也都认真仔细的打扫起来,组长还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您别干了,剩下的我们保证打扫干净。
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会直接影响和熏陶学生。这才是真正影响学生品德的教材,进行德育的活教材。身教,在品行上能征服学生,这种影响本身就是德育,是真正在育德。
三、在活动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记得我校发动全体师生为玉树地震灾区进行募捐。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这次爱心活动并不积极,有的表现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表情,有的是处于观望的态度,看其他同学捐多少自己就捐多少。但也有七八个捐款多的同学,诚恳地表现出一种助人后的幸福感,特别是我们班级平日老与老师、学校唱反调的晓文捐的最多。我觉得有必要对这几位同学进行表扬与鼓励,我便在了那七八位同学德育表现栏中每人加了5分时。没想到其他学生一窝蜂似的议论开了,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羡慕、不满、不屑一顾……。
一个学生嘀咕:“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几十块钱吗?”
另一个学生不满地叫道:“早知道加分,我就早就捐了”
我问他们:“难道你们捐钱就是为了加分?”
“那当然了!”部分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这件事给我触动很大,没想到小小年纪的他们会如此盘算自己的付出。
于是我用一节课的时间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玉树灾区的图片与一些在地震灾区失去亲人的孩子的大量事迹。同时也搜索了很多资助灾区人民的好人好事。又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放给同学看,并让晓文同学谈了自己的感受,其中晓文同学朴实的一句话“我看了电视后最想哭,就想帮帮他们,没有别的什么想法”,让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敬佩,并给她一热烈的掌声。随后我又给他们讲人生的价值,讲我们帮助别人的意义,使他们从心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作为老师不应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老师,还应该是学生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师”。
四、强化情感教育
对于学生而言,训导式虽然可以求得暂性、表面化的稳定,但问题正如在海里的暗礁一样,不知什么时候就可能使人一的航船搁浅乃至发海难。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德育 培养方法
一、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SEFC Book 1 Unit 8 The Olympic Games时,要求学生就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发表看法。然后把全班分成两大组(Group A,Group B),Group A讨论The bad effects on the city,Group B讨论The good effects on the city,并且要求他们把本组的讨论结果写下来,指定同学读给全班同学听。经过十分钟的激烈讨论,两个组分别写出他们的讨论结果如下:
Group A:We think 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will have bad effects on the city as follows:
1.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will cost much money.Use the money to do other things.
2.Many buildings will be wasted after the Olympic Games.
3.Too many visitors will come to the city and may do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Group B:We think hostin the Olymic Games will have good effects on the city as follows:
1.More foreign travelers will come go visit the city,and the city will be bette known than before.
2.It will help the local economy.
3.It is good go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通过这种讨论,学生不仅学会了英语,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合作精神。
二、归纳法,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种方法通常是学生在理解了整篇文章,掌握了常用的词句的用法后,对各段的大意进行概括、归纳。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即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学习要达到的高度所在。还可以选一些诗歌(易懂的)和学生一起赏析。让他们从短语的字里行间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写作意图。如学完SEFCBI,Lesson 69 The Necklace这篇短剧后。
T: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S1:We should not just think of our present comfort and never care for our future life.
S2:We should not be the person with vanity.
T:I agree with you.We should be honest ,not be vain.
三、对话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其懂得与他人交流、沟通、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对话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每单元的Warmin―up这部分时,一般采用老师――学生对话(问答式)和学生――学生对话的方式进行。
1.T―S即师生对话法,通常是老师问,学生学,也有学生问,老师答(少)。老师课堂问问题,除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知道学生其他方面如自信心、胆量、表达能力等。老师在课堂上要尊重每一个同学,给他们多鼓励和赞扬,让他们都感到学有所得。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学生也就会更加尊重老师。
2.S―S即学生与学生对话,一般采用两人对话(多),也可三人或多人对话,学生可以与同桌编对话,也可以离开座位自由组织编对话,老师当指挥者,通常英语成绩较好的与较差一差的搭配作对话,互帮互学,然后逐个组到台前表演,对于表演好的小组,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比如在学习SEFCBI Unit 1 Friendship时,我是这样完成Warming―up部分的,老师先问一些问题关于学生对友谊的看法及他们对朋友的要求。然后每两人一组编对话就对方的出生地、爱好、交友情况等。如:
SA:I’m glad to meet you.I’m…
SB:I’m glad to meet you,too.My name is…
SA:Where are you from?
SB:I come from…
SA:What’s your hobby?
SB: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football,wolleyball and so,what about you?
SA:I don’t like playing football,but like watching the football games,I like reading.
…
总之,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多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把对学生的教育、教养和教学统一于教学过程中,在教英语中培养人,在培养人中教英语,使两者互为因果,互为手段。
参考文献:
中学生正值人生中最美好也是最脆弱的时期。他们有旺盛的精力,却不知该如何利用;有敏捷的头脑,却遇事不加深思熟虑;有纯洁的心灵,却容易受到各种诱惑;有如火的热情,却缺乏理智的约束,是一个从年龄上横跨少年和成年的群体。他们既有少年的稚气,又有青年人的朝气,他们一方面思维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充满青春的躁动和思想的波动。他们对世界因好奇而不免有时盲从、盲动,外界隐藏在美丽外表下的诱惑,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阴暗现象,常常使他们在困惑、迷惑中随波逐流,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如何通过德育课教学去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提供维护他们合法权利的方式、方法,如何帮助他们学习法律知识形成基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对法律规范的内在信仰从而自觉遵守,使法律知识上升为法律意识,这是中学德育教学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灌输宪法权威为引领,教育学生树立崇尚法治、 有法必依的意识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懂规矩才知怎么做,守规矩才能得幸福。法律就是人们的行为准则,而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权威,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必须通过对宪法的学习,树立宪法至高无上,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基本的观念。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我们更应让青少年懂得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安邦治国的总章程,这比较好理解,但这一结论主要是就国家管理的角度而言,与宪法的核心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统一。事实上,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位伟人曾说过: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通过教学,使学生们理解并树立这样的意识: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地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帮助学生形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敢于同违法宪法、法律和破坏我国法制建设的现象作斗争的思想意识。
二、以学习常用法律为契机,教育学生树立依法律己、公平正义的意识
通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让学生初步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合法行为,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哪些行为又是法律、法规准许乃至鼓励的。通过学习《民法》,使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和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必须遵守”的平等、守约思想,促进平等和契约观念(诚实信用)的形成。通过学习《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诉讼法律,教育青少年把为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诉讼视作一种权利,明确捍卫这种权利是一种正当行为,鼓励青少年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在现在和将来的社会实际生活中大胆地运用法律的武器,及时充分地利用诉讼权利,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平台,教育学生树立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意识
1.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通过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掌握一些诉讼法程序,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个别学生起到触动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
2.组织开展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这类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相关法律内容,提高学法兴趣。
3. 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通过去校外旁听法庭审理,开拓视野,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旁听审判,比在课堂上听老师泛泛讲解更有吸引力、说服力,也更深刻。庭审过程中严谨的法庭调查、激烈的案情辩论、法庭对事实的认定及对法律的适用,都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法的神圣与威严。
4.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监狱,进行法律普及,还可以引导学生收看诸如《今日说法》等法律电视节目,阅读法律刊物和书籍,强化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5. 利用互联网补充教学。网络的发展为法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空间和渠道,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喜欢上网,快速接受网络观念的优势,推动法制教育由封闭的、被动的模式向开放的、主动的、全社会参与的模式转变。
6. 在课堂上也可以采取“案例法”“体验法”“讨论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如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按顺序依次提供一个电视法制节目中的典型案例或自己身边真实的法律案例供大家讨论、分析,案例不要涉及太晦涩、艰深的法律术语和富有争议性的案件,只要是能初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即可。此活动每半个月或三周开展一次。有很多案例非常符合学生实际,富有教育和警戒意义。如两高中学生在教学楼三楼走廊打闹,一人失手将另一名同学推出窗外,造成重伤,根据《刑法》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在没上《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之前,绝大部分学生是不具备这种法律意识的,以为赔点钱就没事了。
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调动了学生探究法律世界奥秘的兴趣,让他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更让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四、以家庭教育为辅助,教育学生树立遵纪守法从自己做起的意识
关键词:德育教育;人才培养;德育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36-01
德育教育贯穿在我们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是每一位学生在学习阶段逃避不开的一个基本课程。德育对于一个人甚至对一个群体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整个社会如果能够形成良好的风尚,那么和谐社会的构建,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将大大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变得更加友善与和谐。
一般来讲,当我们去社会上应聘的时候,品学兼优者往往是各单位的首选,而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卓越,但是却在为人处事上缺乏教养,这就使得企业在录用的时候有所顾忌,甚至选择不予录用;而与之相反,一个人的能力平平,但是却因为其思想品德高尚,为人踏实肯干,这样的人往往会比较容易被接受。这实际上就是在告知我们德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往往具备好的人缘,为人处事方面做得比较到位,拥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思想品德比较差的人即使个人工作能力很强,也难以拥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而且如果行为比较恶劣、思想比较极端,甚至有可能做出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全的事情。因此,高尚的思想品德对于一个人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又当怎样更好地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实处,使得学生们能够具备比较好的思想品德观念,能够在学习及其生活中更好地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意识,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呢?接下来,笔者将主要就此谈及自己的几点观点和看法,希望对大家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有所帮助。
一、将信息技术更好地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在当前的教育形势来看是非常有利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合作,能够使得我们的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得我们的教学开展变得更加便捷,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知识面。当然,信息技术与德育教学的结合,最使得我们感觉便捷的地方还是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创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视频画面观察到更多的教学案例,既有助于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为师生互动和沟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支撑。同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使得我们的学生们可以声情并茂地了解和观察相关的案例,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教师授课的思路和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身对于知识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较之于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参与极大地节省了教师的授课时间,丰富了教师授课形式,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技术了解到更宽泛的知识,以便于更好地填充自身的知识体系,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个人的学识和素养。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开展德育教学的形式更多的是以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形式主要迎合的是传统教学及考试制度的相关需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所负的责任主要是知识内容的传递,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则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几乎很少有互动,纵使互动也是简单地以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和检测为主,几乎没有比较平等地重视和沟通道德品质的教学。而新课改的实施,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形式面临着被动改革的局势。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培养的是那种社会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二者皆强的高素质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贴合当前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和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认知,我们必然要对自身的教学形式进行调整和改良。教师要积极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努力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全心全意为引导学生的重视道德建设,这些都是我们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做到的基本方面。为此,我们需要积极地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与学生之间培养友善的关系,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其兴趣爱好,针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整合出适当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新课改下的德育教学是非常有利的。
三、搭建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学活动
如辩论会、知识竞答等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和自主辨别的能力。德育教学的有序开展离不开有利的教学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帮衬,较之于闭塞和严肃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们往往对自由而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报以欣喜之情。因此,在比较自由而宽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们可以暂时放下内心的紧张感,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展开讨论和探究,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和发展,及其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都是非常有利的,从长远来看,对于学生个人学习自主意识的提升和学习自觉性的养成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德育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仅仅依靠教师一个人的讲解,还离不开学生个人的领悟和理性的辨别能力。
关键词:中职 德育教学 责任感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029-01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就可能一事无成,没有什么动力可言,它是一种道德品质,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是一个人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对于中职生来说,责任感的培养意义重大,这可以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发展,对于他们来说责任感不仅仅是认真学习,自主独立,还包括自觉意识和担当意识,树立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等。中职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主力军,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尤为重要。
就目前的德育教学来说,由于课程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效果不佳,教学的实际效能没有达到。在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上,没有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很多的中职学生缺乏责任感,缺乏敢于担当的责任。为此,在新形势下,作为德育课教师,一定要认清楚形势,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不是简单的知识背诵和记忆,而是内化到自身的行为。中职生天生好模仿,他们把老师视为学习的榜样和模范,如果每位老师都谦谦君子,言行都符合社会规范,那学生自然而然也就会注重自己的品行和修养了。作为老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为学生做好榜样,要拥有一颗爱心,要拥有高尚的品格,要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要行为世范,以身作则,以信立人,让学生尊崇自己。常言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如果一个德育课老师本身就具备浓厚的责任感,这让中职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生自然也就会让老师学习,老师的言行举止自然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对一件新的事情,他们一般都是被动行事,对于班级卫生糟糕的班级,学生的卫生维持意识较差,对班级的建设没有责任感,这时候,德育课教师就可以发挥自身的魅力,主动在教室中捡起学生乱丢弃的垃圾,然后告诉学生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持环境,人人用心,班级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要树立集体意识,有责任做好班级的卫生工作,这样通过言传身教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这比理论学习来的更快更有效。
二、改善教法,突出情感
针对德育课上中职学生的责任感教育来说,牵扯的东西的很多,有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归属感的教育、奉献精神教育及担当意识的教育等等。中职生的德育教育必须要有效的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变化,再依靠常规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品德了。面对着新形势的变化,中职德育老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德育课的教学。责任感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老师要引导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也有责任做好相关的家务活动。进行情感的教育,可以设定一定的情形,让学生通过小品等形式,让他们表演如何做好小主人,感悟父母的付出和家庭的爱,让他们自觉爱上家务劳动,因为这是他们归属感和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中职生来说,责任感还体现在学习上,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学习。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老师要强化日常教育,用身边事、用小事作为案例开展责任感的培养教学对策。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上好每一天的课,完成好每一天的作业,主要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正是学生责任心的集中体现。
三、家校联合,强化责任教育
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认为有效的教育活动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而是家校合力,两者相互推动和促进。对于学校来说,要有效的联系学生家长,只要学校的条件允许就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家长可以以身说法,用现实案例来开导和教育学生。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参与活动。中职德育教师可以者不定期的邀请法律专家、德育大家来学校宣讲,开展德育活动。对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上,可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参与活动,让责任感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德育合力。如学校组织的植树节、春游、扫墓等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了解文化知识,并培养他们责任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中职生最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从小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中职德育教学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些独特的优势,为此,中职德育教学必须挑起这个大梁,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方法培养中职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让他们做一个有责任感、归属感和人格健全的人,这样才能成为报效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1]黄海涛.探讨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读写算,2012(21)
[2]李恒.中职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对策探究[J].广西教育,2012(12)
一、明确思想教育目标
1、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大力加强领导、教师、职工的思想教育,为人师表,做好本职工作,以严格、宽慰、期待、鼓励去感化学生。发起宣传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学生常规、自主管理强化教育系列活动,对学生开展系列养成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逐渐将良好的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准则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主行为。
2、为进一步在班级、校内掀起“抓行为规范,展良好风貌”的热潮,校“校委会”在全校开展“优秀学生”、“校园优秀小主人”、“留守儿童好榜样”等评比表彰活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人翁感。
二、丰富特色内涵
“学生自主管理”教育内容可慨括为五个方面,它们是: “行为自我约束教育”、“生活自我管理教育”、“学习自我激励教育”、“活动自主组织教育”、“人格自我完善教育”,依次按“日常行为规范层――基本道德准则层――做人做事能力层――自我教育发展层”来深入对学生开展“自主管理教育”。
三、创新推进措施
1、创新培训机制
学校构建校、年级、班级三级网络,分层培训、具体指导。每周“校委会”工作例会更是发挥其引领、督导作用。工作例会都定时、定点进行,并认真作好记录,同时,进一步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开展“学校工作大家监督”的活动。评选“星级工作组”,为各工作组工作情况打分。看到工作成绩的同时更关注努力方向与改进措施,使例会不仅仅停留在培训的层面,而是提升到教育的境界。校领导要试先表率,大公无私并有远怀,主动倾听教师的建议,乐于接受教师的批评。教师也要做学生的榜样,带头示范,为人师表,做学生的好朋友,使全校上下,同心同德,生活在和谐、快乐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2、创新基层建设
(1)为加强对各班工作建设,学校开展了班级工作小组评比活动,分别对各班的学习组、卫生组、纪律组、生活组的工作情况开展了工作汇报评比表彰活动,各班各组对工作制度、工作情况与工作效果作了详细的汇报,不仅促进了各组的总结与反思,更促进了各班之间相互学习,实现共同提高,加强了班队建设,有力夯实基层建设。
(2)同时,为促使班级基层各工作组间的竞争,从而推动班级整体均衡发展,“校委会”开展“最佳工作组”的评比活动,促进班级、学校各工作组进一步发挥应用的作用,增强各工作组的工作力度,进一步肯定和激励“校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校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创新评价机制
(1)每周校“校委会”对参加值勤班级的工作做等级评定,就“出勤情况”、“检查力度”、“反馈效率”、“总体评价”等方面分ABC等级平定,并公布于校通告栏中。
(2)各班“班委会”都制定了适合自己本班情况的工作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量化评价办法,对班级各组的日常工作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以激励为主,促进同学们参与管理、参与平价,体现共同进步、自我完善的内驱力。
(3)除了量化评价以外,各班“班委会”还开展着有针对性的质性评价。学校各班都有一本《校委会班级工作日志》,各工作组分头要将每天的工作情况及班级发展问题作好记录,在每周的德育量化工作小结会课上,各班都要有部署地对一周工作情况、班级今后发展作有效点评。
4、创新特色活动
(1)每周的校工作例会上,大家会对一周来的工作作一汇报,并对学校发展上存在着的问题作如实的反映、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并以在,《学校例会参政议事本》的形式,在学校行政办公会议上实现学生“参政”、“议政”。
(2)各大型集会学生唱响主题。每周升旗仪式的主持人的选定、培训教育及讲话主题都由校学校统筹安排、全面负责;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都已启用学校小干部主持各项策划、组织、彩排等各项工作,收到很好的反响,让学生乐于参加,并认为是自己的事去办。
(3)常规主题教育活动添加新元素。开展“生命教育”系列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寻访各地古迹,感受城市巨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恩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全校组织观看实现“大国梦”、“复兴之路”等爱国视屏资料,精心策划、认真部署、有效推进,追求活动实效、致力提升内涵。
摘要:中学数学教材中包涵了丰富的德育素材,比如:利用数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利用数学家的事迹,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坚毅的意志品质;利用数学美,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利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可以实现德育的外推效应,等等。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家的事迹;数学美;德育
数学教学除了应充分考虑其智育功能外,还应考虑其德育功能。从表面上看,数学不如文史学科那样德育观点很明显,渗透德育容易浮于表面,似乎难以深入学生心灵,实际上数学教材本身以及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谈一谈基于自主性学习兴趣培养模式下的数学德育渗透方法。
一、利用数学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数学史是实施德育的好材料。但教学中如果仅停留在某一成果比西方早多少年的简单比较上,就显得肤浅了。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生动、具体的材料,学生才能信服,能有效地实施德育。如教学勾股定理,不仅要讲明我国发现勾股定理比外国发展毕达哥拉斯定理早500年,而且还要说明我们的证明方法比国外简单得多。我国已发现了近400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教师还可以结合该定理的证明,简介我国数学家吴文俊利用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的情况。讲授数列极限时,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的辉煌成就:早在两千多年前,惠施就在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提出了无限变小的过程,这是我国古代极限思想的萌芽。三国时的刘徽,基于《庄子》无限分割的思想,独立采用类似穷竭法的思维进行了伟大实践,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用割圆术来计算圆面积,也采取了用正多边形对圆周不断进行分割,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是第一位采用割圆术的极限思想方法来推算圆周率的数学家。庄子等人的极限思想要早西方好几个世纪。莱布尼茨、拉普拉斯、黑格尔等西方数学大师和哲学大师都从中国数学中受过启迪。这些都说明中国古代在数学研究领域有着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思想教育自然、流畅,能收水到渠成之效。
二、利用数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勤奋坚毅的意志品质
德育的方法之一是榜样教育。让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发展变化的过程,领悟数学家走向成功的艰辛,认识到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就不可能推动数学向前发展的道理。教学无理数时,向学生介绍无理数的曲折历程: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希伯斯在研究边长为1的正方形时,发现对角线的长 既非分数,也非有理数,也就是说不能用整数比来表示。在当时找不到一个恰当的称呼,就称之为“无理数”。这个新数的发现,动摇了毕氏学派的信条――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之于整数或整数之比。希伯斯在权威面前毫不动摇,坚持真理,最终被抛尸大海。说明了数学的发展每向前迈进一步,都需要数学家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家的事迹,能培养学生勤奋坚毅的意志品质。另外,教学正弦曲线时,可以向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教师告诉学生:人生历程不可能是直线,也决不会是个圆,应该是此起彼伏、蜿蜒连绵的曲线。从而引入正弦函数的图像而导入新课。让学生想像人生道路上的曲折与艰辛,教育学生不能被困难所折服,要知道道路是崎岖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老师生动形象的一番话,不但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精彩了,而且教育了学生该如何面对困难曲折,如何对待高考落榜。
三、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并具有一定审视数学美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审美角度来教数学,将数学美有机渗透到教学之中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除了许多几何图形闪烁着美的风采外,数学中还有更深层的美,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以及对称与和谐、简单与明快、奇异与突变等。教学“0.618”线段的黄金分割时,可介绍:“黄金分割”是被毕达哥拉斯称为神赐的比例,把长为c的线段分为a(较长)、b(较短)两段,使之符合a∶b=c∶a,得到a∶c=0.618。这个0.618正是最美、最巧妙的比例,人们称之为“黄金分割”。希腊人按“黄金分割”建造了庄严肃穆的帕提侬神庙。埃及胡夫金字塔、米洛的维纳斯中的一些长度比值,都采用了“0.618”。舞台上报幕员的最佳位置、《最后的晚餐》中犹大的形象都处在“黄金分割”点上。生物学家认为,当气温为23℃时,人感觉最舒服,这是因为人的体温37℃与气温之比正好为1∶0.618。运动员上、下身之比接近5∶8,看上去修长而挺拔,但很可惜一般人的上身长了两寸左右……教师对“黄金分割”进行这样的介绍,不仅能让学生从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美感,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利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实现德育的外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