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6:50:15
序论:在您撰写建筑设计与技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技术的理性;艺术的感性
建筑对于人们的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既要满足使用的功能要求,又要给人以美的感受,从而得到身心双重舒适。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将技术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应用,使二者共同协作,产生共鸣。为了更加形象,下面结合实例对这一意向进行阐述。
这一实例就是百北居住小区2004年商贸楼工程,该工程总建筑面积11933平方米,其中一号商贸楼1100平方米,二号商贸楼744平方米,住宅楼10089平方米。一、二号楼临锦江大街而建,二者之间是百北居住小区的东门。一号楼局部三层,二号楼二层,结构均为全框架,功能均为商贸用房。住宅楼紧邻一、二号楼,位于小区内。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将技术与艺术合理应用到工程当中,共抓住了5个设计要点:
1、总平面布置——正负之间的零界限:
世间大多数物体都不是真空存在的,而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中。这样,在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建筑则更需要与环境相结合。
该工程南侧为吉林油田二钻办公楼,西侧是吉林油田百北居住小区,东侧主立面与锦江大街平行,至锦江大街与临江路交汇处局部向西转96度角,从而北侧与临江路平行,并与临江路旁一栋六层住宅衔接。
在总平面上,该工程处在一个分界线的位置,正面面临的锦江大街是一条比较繁华的街道,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光璀璨;背后是油田职工安居乐业的百北小区,基本上是动与静的结合之处,就像正数与负数之间的“零”一样,起着衔接与分隔的作用。对于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区域,首先在总平面上,底商与内部住宅之间以道路相隔,这样的处理,可以使住宅尽量少的受繁华街道噪音与灰尘的影响,满足了居住环境安静舒适的要求。另外在建筑高度处理上,这两座建筑尽量加大高度,一号楼还局部升起为三层,从而形成了一座围墙一样的屏障,隔绝喧嚣,包容平静。而且高度的处理还对功能使用与造型变化有所帮助。这是在纵览大局方面进行技术控制和艺术的联想。
2、平面布局——百家荟萃,各取所需
建筑的功能不同,使用对象也会不同。该建筑的功能明确,全部为商贸用房,理所当然使用对象也只有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们,可是仔细考虑,购买商贸房的用户也是千差万别的,经济宽裕程度不同,经营项目不同,经营方式不同,个人喜好不同,因此平面设计时,在满足结构处理的条件下,把多种户型与面积选择带给商家,各取所需。
如一号楼每户均为矩形,层数有二层、三层之分,面积有大小之分。二号楼均为二层,1—2轴处一户为矩形,面积略小,其它为矩形与扇型相结合的户型,面积略大。建筑的室内空间高度足够满足使用要求,因为建筑面积相对较大,尤其一层使用率高,室内装修较复杂,所以将层高定得略高些。
3、外观设计——欢快的乐章,舞动的音符
外观的设计给人以直观上情绪的影响,建筑之所以让人感到美,是因为它给人的感官传达令人愉悦的信息。现在,建筑已不仅仅是一个遮风蔽雨的栖身之所,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还被要求以更高的艺术美学价值。人们需要五光十色的世界,需要充满活力的世界。工作、生活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行走于美景纷呈的街道上,如同蜜蜂蝴蝶快乐地穿梭于缤纷花丛中,这样的世界才可以使眼睛更加明亮,心情更加开朗。该建筑的外观设计思路,就充分抓住这一主导思想,整体造型具有现代感,立面设计活泼生动,就像一曲欢快的乐章,而其中的各个元素,就像乐章中跳跃的音符。
大门两侧的不规则五边形立面是整个乐章的主旋律。体型凝重,意境却欢快。它的重心较低,虽尺度较大却不失稳重,除此以外,它奇异的形状、上升的气势、深色玻璃幕上鲜明的点缀,以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向人们展示着它朝气蓬勃的一面。转角处的弧面外挂玻璃幕熠熠生辉,起着承接与转折的作用,并体现一定的韵律感。来往于交叉两条街道上的路人,都会为之眼前一亮。本建筑的制高点为屋面上方的大板。它位于建筑局部三层处并出挑,二三层处的玻璃幕墙就象穿插在主体建筑中的玻璃盒子,让厚实感的主体墙面嵌入通透感的玻璃建筑,体现一种虚与实、沉稳与灵动的对比。在此,屋面大板沿侧墙折而向下,直达地面。在屋面处,大板由4轴处升起的圆柱作支撑,并出挑4.5米,板面作圆形透空处理,尽端作弧线凹入,从而使之更显轻盈。本建筑是临街建筑,临街立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为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和人性化建筑风格,在面向小区居民的背立面上也从未疏忽,既有外挂玻璃幕、大板等建筑构件,又有细节的体现,虽不如主立面丰富多彩,却另有一分清新淡雅。
在两建筑之间,突破了以往常规的立面式大门做法,设计成拱廊形,四组柱子纵深排开,柱顶以梁相连,梁上四个圆拱之间穿插着若干不锈钢圆管,这样,将单纯的大门功能延伸具有一定的空间感,人们穿越大门时,可以感受到立体空间的影响,同时,阳光透过圆拱与不锈钢管空隙,在地面上形成了光影变幻的效果,从而使静态的建筑中蕴涵着动感。
在建筑色彩与材料的运用上,主墙面为了与住宅建筑相配合,运用的是浅黄与棕黄两种颜色面砖,上浅下深。装饰处一律用玻璃与铝塑板,因为质地轻,造型结构易处理,并且视觉效果显著,具有现代感。大面积处用白色铝塑板,这样可以与主体建筑在观感上有效结合,浑然一体;局部运用红色铝塑板,看起来色彩热烈奔放,实际上这几处是经过仔细斟酌而确定的,意在画龙点睛,增加颜色上的跳跃性,视觉上的冲击性,使整个建筑在与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凸显其个性。在它们的协助下,建筑的形象更具感染力,轮廓与线条更加鲜明。另外,青灰色镀膜玻璃的运用,有利于内部功能和外部观感双重作用。
整个建筑造型上着重体现出一种生机活力,并隐含着一种健康自然的精神。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内部要适用,外观上要悦目。本设计通过形态、颜色、质感几个方面,将建筑的魅力传递到人的感官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4、结构设计——力与美的结合
建筑风格的充分体现,离不开结构的支持。在这里,力与美相辅相成,完美结合。
一、二号商贸楼为现浇(局部三层)框架结构,基本柱距为6米和6.9米两种,开间和进深尺寸较大,平面布置灵活,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结构计算上采用了PKPM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并通过TAT软件进行三维空间分析,经过多方案对比和反复试算,确定出梁、板、柱等构件的合理尺寸。在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降低了造价。
紧邻商贸楼的是三栋住宅楼,基本户型均为90平方米标准型,但屋面由原来的平屋顶改为坡屋顶,由钢屋架、方钢檩条和蓝色彩瓦三部分组成。屋面设计采用了STS软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使结构安全与经济合理两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屋面平改坡虽然增加了屋面工程的一次性造价,却省去了以后频繁的屋面维修费用,延长了住宅的使用寿命。而且在外观造型方面也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5、系统工程设计——建筑的经脉
如果说建筑是一个有机体的话,那么其中的系统工程就象是在全身周转运行的经脉,位置虽不显眼,作用却不可忽视,没有它们,建筑就会失去生机。
系统工程设计分为水暖电信四个部分。
供排水系统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且符合现行的国家规范的要求。由于本建筑为商贸楼,为方便使用要求,在每户只预留上下水口,连卫生间位置也只预留,并未设分隔,这样在用户装修时增加了选择的灵活性,并降低了建筑造价。
在采暖设计中,管线布置在符合现行的国家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用户使用方便。散热器选用传热系数大,型式美观的散热器类型。
该建筑在用电设计上满足用户的照明需要及基本的用电器使用,并满足了用电的安全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通讯方式的进步,每户还考虑了电话、闭路、网络方面的需求。
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在建筑中注重合理性,也充分考虑了室外接入管网的便利性,为整个建筑充分发挥其功效打下了良好基础。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在该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已从内到外将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辉映,即满足了建筑的适用性,又满足了建筑美观大方的要求。在建成后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布局合理、户型适中、建筑造型独特,成为居家置业的一片乐土。不但吸引了众多商家来此投资,也成为街道上一处引人驻足的观赏风景,为锦江大街增色不少。
在建筑设计中,有了技术,会让图纸上的梦想变成现实,有了艺术,会让钢筋水泥的丛林充满生机和活力。技术与艺术的合理应用为一个建筑的秀外慧中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高质量居住环境的更高需求,技术与艺术的合理应用将使建筑设计这一乐章旋律更加美妙悠扬。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技术的发展中,已经有越来越多更加先进的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使用也为建筑设计中带来了新灵感,在这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将建筑技术引入到建筑设计中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对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整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本文首先对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建筑技术的整合后建筑设计的变化,并总结了在整合过程中,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最后对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整合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将二者之间的融合优势明确,使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可以面向对人更加有益的方向。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技术;整合分析
0前言
建筑设计是建筑技术的前提,建筑技术是建筑设计的实际体现,二者之间原本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将这两个步骤分割开来的状况,这导致在建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只有将这两者真正的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保证建筑的各方面都可以满足要求。通过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融合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通过更先进技术的使用,逐渐满足建筑行业向绿色环保发展。
1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的含义是在开始进入建筑物施工阶段之前,将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进行设想,将其具体的解决措施通过图纸和文件的形式制作出来,作为实际建造过程中的依据,保证在整个备料、施工组织以及不同工种进行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相互配合,使工程可以在提前制定的投资限额内,经过详细制定的方案统一施工,最终可以收获相应的效果,使建筑可以满足使用者的各项要求。建筑设计中包含的方向很多,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装饰装修、给水排水技术、建筑电气技术都可以算在内,这一概念可以从在整体的规划到建筑外观的设计,建筑内部设计再到施工工艺等方面,其中各种技术在不同工程中的使用也不同。这两者之间原本的关系是建筑设计帮助中解决建筑技术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建筑技术为建筑设计提供方向,但是随着现代建筑行业观念的转变,二者之间的关系业在逐渐转变,已经不再局限在简单的互相作用上,而是将二者结合,使建筑行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整合后建筑设计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逐渐发展,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更加紧密,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逐渐接受了更多国外先进思想与技术,尤其是在建筑方面,我国与国外在建筑设计上有很多不同的理念,通过将二者结合,使国内的建筑行业又出现了新的发展,例如在传统建筑理念中,对于柱的设计是非常单调的,通过与国外的理念相结合,使我国在这一设计中的形式更加丰富。与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在将各种设计理念相结合所得到的结果,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引进,使我国建筑行业有新机遇。但是现阶段国内建筑行业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一现状,要将我国的建筑设计理念进一步革新,通过将原有技术和设计与更加现今的技术和设计相结合,加上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大好的形势,我国的建筑行业一定会有全新的发展。
3整合中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
3.1在整合过程中提炼建筑符号
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在使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利用国外先进的文化,将我国文化包容性体现出来,目前的建筑与我国传统建筑之间已经有一定的差别体现出来,这是对外来技术与理念引进的结果,建筑设计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之中,需要同时将更加先进的技术在我国传统技术的特点以及不同环境因素中进行应用。在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的基础之上,再在其中融入更加前卫的元素,将原有传统守旧的思想打破,将更加先进的方式体现在建筑中。
3.2建筑设计理念中体现创新
建筑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完善,在当今建筑行业中,对于创新的概念相比于之前的理解已经大不相同,原有对于创新的理解是一种脱离大众,走向歧途的表现,但是现阶段在对于创新的概念中,这一说法是对于创新者的一种表扬,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突破。但是不能利用这种创新对我国原有建筑理念进行否认,例如在旧城改造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将原有古建筑直接拆除再进行现代建筑的修建,这种做法固然可以使城市现代化的速度加快,但却是对城市历史的一种否定,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保留一定的原有建筑,通过先进的技术对这些建筑进行重新修整,使其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之上可以实现各种现代化的活动。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的建筑具有与之前不同的含义,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将与之相关的人们对于美的感受体现出来,是对于现代人文精神的最求与象征性的体现,可以展现现代建筑的艺术特征、城市环境和人文精神。建筑设计并不是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设计工作者自身对于美的感受的写实化,所以在建筑的形象应该给人的视觉形成一种冲击,使他人认同自身对美的感受。现代建筑科技化的创新,不仅是在信息储存和处理方面的应用,还包括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建筑技术的创新同样也可以体现在技术方面,如在清华大学的超低能耗楼中,使用了许多创新技术,有生态仓的设计、植被屋面的设计等,在建筑内部实现了人员自然的接触,也将室内的环境改善许多,而且其主要利用太阳能或者天然气,并将其转化为电和热,减少了动力电的使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果想要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具有创新思维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其与解析性思维有根本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创新性思维是创造主体多种因素的集合,也是体现一个作品多元创作的主要表现。设计工作者的动力是其创作的根本,好的作品一定是作者在最有动力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也是在建筑设计创新中最重要的条件。
4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整合分析
4.1方案要将不同设计内容体现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在方案中不同而设计内容全部体现出来。在建筑过程中,不同时期对于建筑方案的要求不同,所以必须将建筑设计的基本结构体现出来。并且还要运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将建筑设计的特点体现。
4.2从结构角度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在建筑过程中,建筑设计工作者要对建筑方案的建筑结构方向进行分析,建筑方案的可行性,不能只是考虑平面功能和空间组合等方面,需要结合对结构选型的表现进行分析,使建筑方案体现出其全部价值。
4.3选择合适的技术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现进行选择合适的建筑技术,了解建筑需要满足的使用条件,选取可以满足的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明确在各步骤之间所要使用的技术。
5结论
建筑技术是实现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式之一,建筑工作者只有对建筑技术有所了解,才可以有效保证在正确的方向使用相关技术,并通过这一过程解决在设计工作中所遇到的各项问题。总而言之,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整合,可以帮助设计工作者将设计方面的难题解决,使其具备创新能力,可以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超,周冰,徐兰兰.浅析建筑及室内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07:249-250.
[2]冯静,丁蔓琪,李延龄.独立学院建筑设计与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探索——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为例[J].新西部(下半月),2009,08:214-215+208.
[3]赵继龙,刘甦,唐一峰.生物气候建筑的跨专业整合设计[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01:71-75.
[4]黄琪,郑孝正.整合与创新——独具个性的上海济光学院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建设[J].华中建筑,2015,04:160-165.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技术;整合分析
前言
建筑设计是建筑技术的前提,建筑技术是建筑设计的实际体现,二者之间原本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将这两个步骤分割开来的状况,这导致在建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只有将这两者真正的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保证建筑的各方面都可以满足要求。通过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融合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通过更先进技术的使用,逐渐满足建筑行业向绿色环保发展。
1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的含义是在开始进入建筑物施工阶段之前,将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进行设想,将其具体的解决措施通过图纸和文件的形式制作出来,作为实际建造过程中的依据,保证在整个备料、施工组织以及不同工种进行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相互配合,使工程可以在提前制定的投资限额内,经过详细制定的方案统一施工,最终可以收获相应的效果,使建筑可以满足使用者的各项要求。建筑设计中包含的方向很多,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装饰装修、给水排水技术、建筑电气技术都可以算在内,这一概念可以从在整体的规划到建筑外观的设计,建筑内部设计再到施工工艺等方面,其中各种技术在不同工程中的使用也不同。这两者之间原本的关系是建筑设计帮助中解决建筑技术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建筑技术为建筑设计提供方向,但是随着现代建筑行业观念的转变,二者之间的关系业在逐渐转变,已经不再局限在简单的互相作用上,而是将二者结合,使建筑行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整合后建筑设计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逐渐发展,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更加紧密,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逐渐接受了更多国外先进思想与技术,尤其是在建筑方面,我国与国外在建筑设计上有很多不同的理念,通过将二者结合,使国内的建筑行业又出现了新的发展,例如在传统建筑理念中,对于柱的设计是非常单调的,通过与国外的理念相结合,使我国在这一设计中的形式更加丰富。与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在将各种设计理念相结合所得到的结果,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引进,使我国建筑行业有新机遇。但是现阶段国内建筑行业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一现状,要将我国的建筑设计理念进一步革新,通过将原有技术和设计与更加现今的技术和设计相结合,加上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大好的形势,我国的建筑行业一定会有全新的发展。
3整合中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
3.1在整合过程中提炼建筑符号
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在使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利用国外先进的文化,将我国文化包容性体现出来,目前的建筑与我国传统建筑之间已经有一定的差别体现出来,这是对外来技术与理念引进的结果,建筑设计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之中,需要同时将更加先进的技术在我国传统技术的特点以及不同环境因素中进行应用。在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的基础之上,再在其中融入更加前卫的元素,将原有传统守旧的思想打破,将更加先进的方式体现在建筑中。
3.2建筑设计理念中体现创新
建筑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完善,在当今建筑行业中,对于创新的概念相比于之前的理解已经大不相同,原有对于创新的理解是一种脱离大众,走向歧途的表现,但是现阶段在对于创新的概念中,这一说法是对于创新者的一种表扬,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突破。但是不能利用这种创新对我国原有建筑理念进行否认,例如在旧城改造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将原有古建筑直接拆除再进行现代建筑的修建,这种做法固然可以使城市现代化的速度加快,但却是对城市历史的一种否定,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保留一定的原有建筑,通过先进的技术对这些建筑进行重新修整,使其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之上可以实现各种现代化的活动。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的建筑具有与之前不同的含义,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将与之相关的人们对于美的感受体现出来,是对于现代人文精神的最求与象征性的体现,可以展现现代建筑的艺术特征、城市环境和人文精神。建筑设计并不是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设计工作者自身对于美的感受的写实化,所以在建筑的形象应该给人的视觉形成一种冲击,使他人认同自身对美的感受。现代建筑科技化的创新,不仅是在信息储存和处理方面的应用,还包括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建筑技术的创新同样也可以体现在技术方面,如在清华大学的超低能耗楼中,使用了许多创新技术,有生态仓的设计、植被屋面的设计等,在建筑内部实现了人员自然的接触,也将室内的环境改善许多,而且其主要利用太阳能或者天然气,并将其转化为电和热,减少了动力电的使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果想要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具有创新思维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其与解析性思维有根本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创新性思维是创造主体多种因素的集合,也是体现一个作品多元创作的主要表现。设计工作者的动力是其创作的根本,好的作品一定是作者在最有动力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也是在建筑设计创新中最重要的条件。
4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整合分析
4.1方案要将不同设计内容体现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在方案中不同而设计内容全部体现出来。在建筑过程中,不同时期对于建筑方案的要求不同,所以必须将建筑设计的基本结构体现出来。并且还要运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将建筑设计的特点体现。
4.2从结构角度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在建筑过程中,建筑设计工作者要对建筑方案的建筑结构方向进行分析,建筑方案的可行性,不能只是考虑平面功能和空间组合等方面,需要结合对结构选型的表现进行分析,使建筑方案体现出其全部价值。
4.3选择合适的技术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现进行选择合适的建筑技术,了解建筑需要满足的使用条件,选取可以满足的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明确在各步骤之间所要使用的技术。
5结论
建筑技术是实现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式之一,建筑工作者只有对建筑技术有所了解,才可以有效保证在正确的方向使用相关技术,并通过这一过程解决在设计工作中所遇到的各项问题。总而言之,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整合,可以帮助设计工作者将设计方面的难题解决,使其具备创新能力,可以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超,周冰,徐兰兰.浅析建筑及室内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07:249-250.
[2]冯静,丁蔓琪,李延龄.独立学院建筑设计与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探索——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为例[J].新西部(下半月),2009,08:214-215+208.
[3]赵继龙,刘甦,唐一峰.生物气候建筑的跨专业整合设计[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01:71-75.
[4]黄琪,郑孝正.整合与创新——独具个性的上海济光学院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建设[J].华中建筑,2015,04:160-165.
【关键词】建筑设计;技术;艺术
每个人的潜意识或意识里都隐藏着自己的情感,艺术就是用创新的手法来唤醒这些情感。越珍贵的情感,也就会产生越强大的作用,从而引起大家内心的共鸣。而科学技术则是利用抽象的手法来准确表现自然现象,表现手法越简单,科学技术就能得到越广泛的应用,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科学创造。设计是将艺术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设计的质量取决于设计者对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知识量。
一、建筑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建筑学是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就建筑的设计来说,技术与艺术应当被紧密联系起来。现代建筑的设计应当富有艺术气息,而现代科学技术是保障建筑质量的必备条件,在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技术与艺术应当紧密结合。如果在建筑的设计之中,只注重技术,那么建筑必定缺乏自己的灵魂;但如果只注重艺术,建筑便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一定要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使建筑在满足建筑的质量和性能要求的同时,具备独特的艺术美。
1.1技术推动艺术的发展
只有借助一定的技术支撑,建筑物才能够形成,保障建筑设计的基础条件是科学技术。如果缺乏技术,仅依靠艺术,建筑设计将会与实际脱节,甚至遇到艺术无的放矢的问题,并严重偏离建筑发展的轨道。因此,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艺术造诣的提高,要想将艺术构想变成现实,必须借助科学技术的支持。遍观人类建筑的发展史,我们经历了比较原始的穴居和草屋到集美观与实用于一身的建筑的过程,从中不难发现,生产力的发展对建筑技术的推动作用。在建筑技术得到不断完善的同时,人们也渐渐开始思考建筑美观性的问题,并逐渐在建筑设计中加入艺术元素。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又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只有以物质基础作为建筑设计的支撑和依托,才能表现出艺术的价值。
1.2艺术推动技术的发展
要想将建筑设计理念变成现实,使建筑设计者的艺术灵感得到充分表达,就必须不断发展新的建筑技术,改进建筑方案。同时,设计者要想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必须不断创新自己的创作理念,并与技术工作者讨论建筑技术,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推动建筑技术的发展。比如现代人偏好简单大方的建筑风格,而清水混凝土技术恰好能够完美诠释这一风格,从而满足了现代人的风格需要。
1.3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因此,为了充分体现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就建筑设计而言,不仅要提高建筑技术,还应当不断更新美学观念和建筑技巧。比如,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低碳生活方式,以及采用太阳能等可替代能源,并在设计的过程中时时处处体现出现代人的审美观,将艺术与科学技术完美结合起来。
二、现代科学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计数机技术的应用
目前主要应用在在建筑设计中的计算机技术有数字化信息技术、CSCD、CAD技术。首先数字化信息技术是指,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信息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比如,SOHO大厦的设计理念中就融入了市场热点和新的生活理念,从而获得了优良的设计效果。在目前的建筑行业,CSCD和CAD技术是设计者必须掌握的设计基础,尤其是CAD技术的强大制图功能。其能够对建筑的平面和空间结构,从技术上进行分析和计算,有助于促进建筑设计的发展。除了CAD技术之外,CSCD技术在建筑设计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CSCD技术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其能够将信息关系、远程管理和CAD技术三者统一起来。[1]
2.2.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
目前主要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环保技术有太阳能技术、环保技术、墙体保温技术。为了抵抗夏季的太阳辐射,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常都会使用遮阳环保技术,该技术一般都是通过选用一种合适的新型环保材料,来尽可能地使建筑物内的太阳辐射降低。此外,还可以通过能源转换的方法,将太阳能辐射转换成新型环保能源,有助于能源的节约利用。太阳能技术之所以能被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主要是由于太阳能的应用范围较广,比如已经投入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太阳能净化器等。将太阳能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不仅能够解决全球的能源危机问题,还能够响应我国关于“节能减排”的号召,是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的风向标。而墙体保温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选用隔热保温性能优良的材料,提高外墙的隔热性能,对建筑物进行保温,降低外界温度对室内热量的影响。[2]
三、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西方现代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中西方文化与艺术有着越来越多的交融,西方现代艺术也逐渐被应用到我国的现代建筑设计之中。我国的许多建筑设计都借鉴了西方的雕塑和绘画手法,从而使建筑体现出了西方艺术的气息。同时,许多建筑设计还将中西方的艺术相结合,提高了我国建筑设计的水平。
3.2建筑设计者的艺术眼光
建筑设计者要想在建筑设计中成功地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首先其自身必具备独到的艺术眼光,并对建筑设计具有独特的理解和创新的理念。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首先必须考虑到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建筑设计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灵感,比如将风土人情及地方民俗等艺术元素添加到建筑设计之中
3.3构成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于抽象的几何形体和符号信息的构成艺术,由于其具有简洁性的特点,在建筑设计中一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支撑建筑整体结构主要是通过对点、线、面、体的合理运用,而且通过有效利用和分隔建筑物空间,可以丰富人们的视觉效果,将艺术的美感在建筑上充分体现出来。同时,通过在建筑设计中采用色彩视觉心理,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建筑美的要求。[3]
结论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只有将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不仅体现了当代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而且体现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 建筑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J]. 山西建筑,2004,30(3):6-7.
[2] 王春. 浅谈设计与艺术美感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J]. 才智,2014,22:355.
[3] 桑永娟. 谈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渗透关系[J]. 科技创业家,2012,23:92.
[4] .探讨建筑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J].现代装饰(理论),2015,04:235-236.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引言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趋势。绿色建筑节能实施工作,它能够保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是实现建筑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目前,绿色建筑的热潮正在全国蓬勃兴起,其施工项目都在快速发展,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在这方面,绿色建筑的设计及其技术质量也很重要,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的绿色建筑指的是从施工到使用,都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建筑物对人体的伤害的建筑物,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这里所说的绿色建筑并不单纯的指建筑花园,而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也比较广泛,简单的说,主要是可以有效的利用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建筑材料,建造出对人体和环境没有伤害的建筑物,保持建筑和环境平衡的一种建筑模式。这种建筑不仅现在受到人们的追捧,在未来的时间里会实现大面积的普及。这种建筑符合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环保,促进建筑、自然、人三者和谐发展。努力实现人工和自然地和谐统一,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2.1 引入“生态关键”观念,掌握生态技术,树立生态意识,是搞好生态建筑设计的关键。生态建筑的现实意义是引入“生态关键”观念,积极利用低能耗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作法。生态化的建筑设计应以“生态---技术---建筑”为发展模式,将建筑设计和生态理念的统一贯穿到绿色建筑的全过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关注建筑生态、环境特征的表现和技术的运用,使之融入建筑设计中,产生建筑形象。一个好的生态建筑,不仅要有出色的构造设计和优秀的建筑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生态技术系统的应用。因此,设计在尊重自然环境、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还要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角度考虑建筑功能与生态环境稳定性和持久性。
2.2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应符合整体设计与多元共融。结合当地文化内涵,发掘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开发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和技术,整合并完善建筑功能,以满足使用者对适宜的、高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提升整个设计的环境质量和文化品质。其特点应符合建筑设计的整体设计,多元共融。力求科学化、逻辑化、智能化、系统化的设计,使整体功能适应各种功能性质的使用要求。在现代资讯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把握时代脉搏,表现时代的精神,把最新、最美、最现代的建筑奉献给人们,让中国建筑融入世界建筑发展的潮流之中。“建筑当随时代”,倡导绿色建筑设计,是我们在建筑创作中应该明确的主导思想。
三、绿色建筑设计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将有关复杂的生物技术、生态技术、人文精神、环境与能源策略融入传统的建筑设计(含场地设计)中,强调发展生态经济和能源结构的生态化,以绿色GDP 为政策导向促进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比传统的建筑设计涉及的技术领域更为广泛,是一项跨学科的复杂综合性设计,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绿色建筑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问题。所以在操作上应以广义建筑学为主导,在协同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城市生态学、自然资源学、植物群落学、地理学的基础上,还应与结构、材料、生物、环境、热能、经济等进行综合研究,多学科的技术特点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也为绿色建筑设计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四、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4.1 立足本土
从经济学理论而言,国内经济现代化过程之从农业经济跨越工业经济而直接进入知识经济,即在实现工业经济目标的同时叠加了更高的现代化目标,国内环境的独特性决定了不能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既有经验,也不可机械的引进绿色技术和产品,但更不可待经济发展起来后再考虑绿色和节能,而应不失时机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加上信息化、生态化水平等基本衡量指标,即在实现程式化的同时推行绿色建筑。
4.2 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的差异很大,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作为建筑公司在设计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以及其他对建筑有影响的条件,保证建筑物的采光、通风等方面都能够符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应该因地制宜的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例如,对于光照充足的地区,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能;对于北方寒冷的地区,可以在建筑施工时增加一些保暖措施。
4.3 重视整体设计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全面的考虑到当地的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同时也要联系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地域文化特点。一定不可以直接照抄照搬别的地区的建筑设计,因为不同地区的建筑条件是不同,直接使用其他地区的设计就会造成“水土不服”的现象。我们一定要重视建筑设计,因为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性能。
4.4 采用节能新技术
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就是节能,指的是在建筑施工及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要达到使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来为人们建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所处的环境也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规划,尽量的达到生态施工的设计方案,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和谐一致,形成一整套的节能建筑方案,尽量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物的利用率和使用年限。
五、加快绿色建筑设计的建议
5.1 提高认识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的消耗程度也在日益的增多,导致我国资源的严重匮乏,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有效的说明了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积极的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2 发展新材料
绿色建筑要求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这就导致建筑材料的生产商开始研制新型的绿色建筑材料,实现建筑材料的节能。在生产材料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能耗,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尽量选择那些消耗机械热量少的材料来减少建筑物自身的热量,增强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5.3 重复、循环利用
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中,在建筑材料应用上面,出现了很多浪费的现象。而在绿色建筑中倡导施工材料的重复利用,不仅能够节省建筑之处,还可以节约能源资源,降低废弃物的产生,保护环境。
六、结束语
绿色建筑可以缓解能源短缺,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最廉价和有效的措施,目前已成为中国深化改革的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有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今后,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推广运用不仅要在新建筑中得到运用,我国的老建筑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大的,因此也要充分在老建筑物中得到运用。
参考文献:
[1]陈敬文.绿色建筑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具体体现[J].广东科技.2008(18)
[2]马志龙.绿色建筑设计浅析[J].科技风.2010(11)
[3]穆慧敏.谈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
关键词: 生态建筑 建筑设计
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建筑科技界反思发现:先前的节能建筑、太阳房以及节能节地建筑,其含义及原理均未明确建筑应促进含其自身在内的各领域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住宅设计结合自然首先要用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上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特别是研究现代工业在高速发展中对自然进行开发所造成的破坏和灾难,要适应自然、创造必要的生态环境;其次,用生态学的理论证明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研究自然界的生命和非生命的依存关系,强调现代的城市建筑应该适应自然规律,设计结合自然。
我国古代“天、地、人、和”的大环境观对于生态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筑及其环境若能做到有利于:综合用能;多能转换;三向发展;自然空调;立体绿化;生态平衡;智能运行;弘扬文脉;素质培养;持续发展;美感、卫生、安全。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做到有效地发挥其正确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这种建筑可称为生态建筑。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及生活质量显著成倍增长,目前城市房地产业的急剧膨胀,众多的居住小区的涌现,房价及房地产策划被炒做的炙手可热。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公司,花样翻新的各种广告、楼书令人目不暇接,无从选择。而且一些虚的理念性的东西越来越多,有的海文化、水文化、山文化,泉文化生态文化等等一时之间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惯用的标语,回归自然、以人为本、人性化空间被到处滥用,一座荒山甚至一潭死水、一片树林都被描绘成“山水人家”、“私家森林”、“亲水住宅”等佳境。这种种现象同时也体现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人际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一个成功的开发商一方面要在开发理念上凸现自己的优势,包括环境优势、区位优势等等软硬件设施,如纯净水入户、宽带网、智能化管理等现代科技的引入方便了人们的居家生活。环境的优化又随后成为人们做出选择的关键所在,人性化设计、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成为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但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不仅仅提高绿化面积、绿地率,而设计真正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真正关怀和满足各阶层、年龄段人群的不同需求。人们更加需要的是一片绿荫、可以让孩子尽情游戏的乐园、老年人锻炼身体的场地,而不是为了追求形式的图案,环境建设要达到的是优化环境、改善小气候的长期效果,不是一时的华美。
所谓生态建筑技术,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按照资源和环境两个要求,共同改造重组所做成的新技术。第二种把其它领域的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按照生态要求移植过来。从技术层次性来讲,可以把生态技术分为简单技术、常规技术、高新技术。一般来讲简单技术和常规技术属于普及推广型技术,高新技术属于研究开发型技术,从我国实践来看,应该以常规技术为主体。
对生态建筑和使用技术的要求可以用三点来判断,首先技术本身的功能与生态环保功能是一致。第二要求采用的技术和制造的产品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约。第三个采用的技术和产品有利于人的健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生态建筑目前技术上应该说还是非常广的,包括门窗节能技术、屋顶节能技术等等。
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态建筑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在考虑材料再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很多问题上都不应该停留在个体建筑这个尺度上,应该把它放到整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内通盘考虑,也可以把生态建筑认为是一个技术的集成体,许多技术问题,比如能源优化问题、污水处理问题,太阳能的采用和处理问题,并不是建筑专业范围内的问题,需要建筑师和各个专业的工程师共同合作。从技术层面上来讲,首先规划选址合理,减少环境污染,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能源消耗,采用太阳能、风能等等。从过程上来讲,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实现建筑防晒,自然采光照明等,这是生态建筑采用基本的技术策略。
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技术还包括:(1)建筑的体型控制。建筑的体型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十分明显,体型系数越小就意味着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外维护结构表面积,从而降低室内外热交换。(2)自然通风与采光。(3)遮阳。在设计中可利用墙面绿化和树木遮阳,充分发挥绿化的遮阳作用,既经济又有效,同时还可以改善微气候,美化环境。同时可使用百叶窗调控板,控制太阳光的进入量,有利于夏季遮阳,冬天采暖。(4)外维护结构保温隔热。(5)水系统的设计。包括对给水、热水、雨水、灰水、黑水的合理设计。(6)建筑采暖。建筑能耗约占我国能源消耗的23%,在建筑中推广适合国情的建筑节能和太阳能技术对整个社会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7)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
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绿色生态建筑意识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生态建筑并不是指以昂贵费用为代价来得到优美环境的建筑;生态建筑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或模式,这种建筑的一大特性就是与生态环境和功能的相协调性。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实现生态能源建筑商品化可采用以下一些措施:(1)加强以治理污染“源头”为主的建筑能量系统分析方法的研究。(2)可以先在对环境保护有特殊要求的地区、新建的城镇小区、人居环境已较恶化的区域、常规能源缺乏的特殊区域建设生态能源建筑,进而推广到其他城镇。(3)一些体现绿色、环保、高效能的部件可在我国目前康居工程和其他楼宇工程中广泛推广使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光电墙面、屋面系统、废水再生装置、燃料电池、生态建筑材料等。
在植物王国里植物是没有等级及高低贵贱之分的,很多人追求奢华的效果,选用较为稀有的树种,不惜财力移植大树,甚至选用不符合北方生长的热带树种,违背了物种的生长规律。无视经济常用的基础绿化树种,这是一种很片面又不科学的做法。相反有些原有大树、古树的保留可能会让地产商减少一个甚至几个楼座,但大树发生的生态效应却是无法估量的。自然遗迹、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象征,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将他们尽量保留、保护好。尤其是具有生命的古树、大树,由于适应了原有的地下水位规律,如果因建设造成地下水位改变的话,很可能导致树木的生长不良,所以必须统一规划,必要时为树木专设置排水系统。
关键词:建筑设计 经济合理 优化设计 技术设计
建筑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人类智慧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建造满足人类各种活动的人工环境,而建筑设计就是联系和综合上述各种要素,通过对功能、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要求的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它是一个涉及工程技术、自然资源、人类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系统工程。要有效地控制有关建筑经济方面的问题,就要把建筑经济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建筑设计上来,未雨绸缪,以取得事半功倍地效果。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有效控制建筑经济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做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主要是在对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做多方案的比选,得出结论、意见和重大措施建议,作为决策部门最终决策的依据。主要包括: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研究、场址选择、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项目设计方案、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项目施工计划和进度要求、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的经济评价。
第二,把握好建设用地的性质及其总体布局
建设用地及其今后的建设方向是用地设计的两个基本要素,建筑师应根据用地的最佳使用要求对用地本身和设计目标进行分析,使二者得以协调和平衡。总体布局是在全面分析建筑用地条件的基础上,本着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总的思路全面综合地考察影响场地设计的各种因素,因地制宜,主次分明、经济合理地对建设用地的利用做出总体安排。场地总体布局的要点有:
1. 场地的总平面设计应以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当地政府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为依据。
2. 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要注重节省用地、节能、节约水资源,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 设计应结合用地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规划指导思想,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4. 设计应保证功能分区合理,路网结构清晰,交通有序,并对建筑群体、竖向道路、环境景观等进行统筹安排。
5. 场地内建筑的布置要最大限度地争取良好的自然通风和有利的朝向。
6. 公共建筑要根据建筑的性质满足其室外场地及环境设计要求。
7. 总平面布局如考虑远期发展时,必须考虑结合近期使用及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
第三,选好建筑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方案阶段对方案进行评价是沟通建筑师与投资者的有效途径,而且也可以使二者的利益最大程度的趋于一致。建筑设计方案涉及的因素十分广泛,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为了提高投资效果,控制建筑总价,在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同时,这也是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必须注意处理好建筑的功能与建筑形体的关系,应该追求二者的统一。在某种程度上建筑形体应服从于建筑的功能。功能不当的建筑设计方案,即使形体再美,也很难为使用者及投资者接受。其次,建筑方案设计要着重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可能建筑师在考虑建筑设计方案时比较倾向于表现所设计建筑的个性,但是,在表现建筑个性的同时也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以及与已有建筑的共性。不但如此还应考虑与整个社会大环境、人文环境、整个城市的定位及发展规划相一致。第三, 建筑设计方案还要处理好其美学与经济合理性之间的协调关系。经济合理性要求在工程投资尽可能少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投资者的使用功能要求。而建筑师所追求的美学效果有时会造成投资的大幅增加或者建筑使用功能的显著降低,从而降低其价值系数。第四,建筑设计方案中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济合理地选择建筑材料和设备,达到建筑功能合理使用而又降低建筑造价的目的,这是建筑设计中实现方案经济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建筑师应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建筑材料设备的价格,以及它们在建筑中的适用部位和占总投资的比例,并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以灵活合理经济实用为原则,慎重选用设备材料,从而有效地提高建筑的经济性。
第四,结构选型与经济性策略
在建筑设计中,选择结构型式不仅仅是结构工程师的任务,也是建筑师的工作。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应该是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密切合作的成果。建筑表现为空间方面的概念和形式,它是表明总体环境的。这样复杂的事物使设计既综合又具体,既有形又无形。结构是房屋的骨架,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结构形式对建筑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决定着结构形式的发展。建筑师在设计思想上应强调总体而不是个别单元。因此,建筑师应对各种结构形式的基本力学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很了解,并尽可能熟练掌握,只有这样,在创作建筑空间的时候,也就能主动考虑最适宜的结构体系,并使之与建筑形象融合起来,在设计领域里才能比较自由地进行创造。
第五,注重经济的建筑技术设计
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各异,价格也相差悬殊,建筑材料的质量与选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坚固性、实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要求。建筑材料具有能在视觉上表现自己的特性,其表现效果一方面来自材料本身的特性,另一方面来自建筑师对其合理地运用和控制。建筑的性格一般会受到建筑的功能要求、体量上的几何关系、基地的基本特征、环境状况、艺术设计理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材料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的影响。
节约能源是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电气设计过程中必须贯彻的重要技术措施。在设计中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首先,要采用节能设备,降低设备能源损耗。比如,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的S9系列节能变压器与老型号变压器相比,空载损耗下降75%―80%,负载损耗下降25%―40%,空载电流下降50%,节能效果非常显著。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减少线路损耗,推广绿色照明,采用高效少污染的光源、高效的照明灯具和光电自动控制等新技术的产品,提高照明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能源有效利用。
第六,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
1. 充分做好可行性的研究工作。根据投资限额的底线,要求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尽量优化,在确定投资决策后,最大幅度地节约投资,降低工程造价,把建筑经济评价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
2. 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加强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的更新培训。同时,要强调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人员在设计中的作用。
3. 在设计中引进竞争机制。改革过去的指令性设计的方式,开展设计方案优化竞赛,以技术先进、造型新颖、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约投资为衡量设计方案的基本标准。
4. 采用限额设计。在保证工程功能的前提下按照标准的设计任务及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并且严格按照批准的初设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将肥梁、胖柱、密钢筋、深基础等现象消灭在设计阶段。
5. 广泛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提倡大量采用标准设计,执行设计标准。促进构件制作和建筑施工的机械化、专业化,从而有效地缩短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
总之,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投资最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