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艺术美的审美意义范文

时间:2023-07-20 16:18:16

序论:在您撰写艺术美的审美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艺术美的审美意义

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中国艺术;艺术审美;民族化

新媒体艺术创造出了一种彰显人文关怀与艺术反思的艺术新样式,在学习、模仿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与研究的同时,创作界和理论界也开始关注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自身特点,并努力探索这些特点与中国艺术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与传统艺术审美关系的思考中,本文试图在新媒体艺术的全息性审美方式与中国艺术美学的整体观照意识之间进行互动性思维,以建立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在审美意识上的内在关系,对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作出贡献。

1.新媒体艺术的理论基础

新媒体艺术是在总结提升传统艺术经验的基础上,随着媒体技术和媒体理论的逐步完善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以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生物科技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艺术提供了全新的传播媒体和表现形式。而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各种社会思潮则为新媒体艺术理论提供了观念来源。特别是马歇尔 ・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泛媒介论”,为新媒体艺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泛媒介论”为认识新媒体、整合新媒体为艺术创作所用产生了启迪的作用。此后,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和新媒体理论不断冲击着原有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式。新媒体艺术在建立了媒体可以是艺术的载体,也可以是艺术内容的理念基础上,走上了一条不断发现新媒体和融合多种媒体为我所用之路,并最终创造了新媒体艺术这一有别与传统艺术且不断进化中的艺术形式。

2.新媒体艺术全息性审美概念

新媒体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将多媒体技术可能形成艺术表达的元素进行有机性与整合性的链接,产生一种单一媒体所不具有的新的传播功能与技术意义。多媒体的相互融合是新媒体艺术的核心表现手段和主要艺术语汇,并由此产生了审美体验的综合性、审美过程的交互性、审美情境的虚拟性等区别于传统艺术的全息性审美方式。多媒融合是艺术自身发展的要求。它反映了艺术的人性本质和自然本质。首先,人类的感官本身就是“多媒”的,人类不仅以五官感觉,而且以全部的思维感受着外部物质世界和内心心灵空间,多媒融合符合艺术表现人性的要求。同时,自然界本身就是有声有色、“多媒”合一的,多媒融合也符合艺术表现自然的要求。所以,人类对于艺术信息的多媒融合,不但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人类审美意识与人性自身完善的必然要求。

3.中国艺术美学视角下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中国艺术美学,带有明显民族传统性特征,新媒体艺术充分吸收民族性并有机整合多媒体技术,建立了互动与互为的新艺术形式,使审美活动具有全息性与广泛性的审美特征。多媒融合下的审美思维是整体的、有机的、全息性的审美思维方式。它不仅综合性地调动了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还交互性地激发人们的思想、情感、性灵与精神等理性活动。在这种全息性的审美活动中,人们的主观与客观互动、感性和理性互融、技术与艺术相通,达到了一种审美意识上的辩证与统一,给人们带来了全息性的审美体验。

3.1审美体验的综合性

新媒体艺术将不同媒体及其造型及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大大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多重艺术语汇的综合带给人们韵味体验以及张力震撼。我们知道,审美体验意味着主体部分或者完全进入到对象当中去,对对象发出的信号进行回应。当代的新媒体艺术不仅需要融合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官参与审美体验,而且随着现代神经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可以绕开复杂的身体感觉器官,直接刺激神经,从而让人摆脱感觉器官而感知栩栩如生的世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新媒体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也让人们的审美体验产生无与伦比的综合性和丰富性。

3.2审美过程的交互性

新媒体艺术多媒融合的表现方式促使审美过程发生相应的变化。交互式审美成为新媒体艺术区别于以往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新媒体艺术传播过程中,创作者 、传播者和接受者是交互合一的,创作、传播和接受的过程是实时同步的。这赋与主客体对作品内容、过程、表现、结果进行创造性阐释和能动性建构的权利,艺术审美也成为主客双方互动地、深度地参与和体验的过程。这种积极的交流和互动使得作品意义的阐释变得多元而丰富,创作和欣赏的过程充满着审美的愉悦。同时,新媒体艺术审美过程的交互性使人的主体意识得以凸显,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体现了艺术审美追求 自觉自由的本质要求。

3.3审美情境的虚拟性

新媒体技术的融合、生成功能使其可以任意地依据人们的直觉意象创造出物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在新媒体艺术中,现实生活中发生过但不可再现的事物或事件场景可以随时再现,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但并未发生的事物或事件也具备了被展现出来的可能,甚至根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事物或事件也能被人类知觉所感知。新媒体艺术的这一特性突破了传统的审美准则,形成了虚拟领域的审美范畴。在这个虚幻的时空里,意识的直觉成为了物质的现实,假定性的体验被赋予了极强的真实感,艺术的表现和审美体验都获得了空前的自由。

参考文献:

[1]许鹏 :《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 1期。

[2][德 ]本雅明:《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 1版,第 89页。

[3]许鹏 :《新媒体艺术的理论误读辨析》,《文艺研究》2008年第 12期 。

[4]马歇尔・麦 克卢 汉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 2000年第 1版 ,第22页 。

[5][美]F・卡普拉:《物理学之“道”》,朱润生译 ,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版 。

[6]石鲁:《生活章》,《文艺研究》1981年第 1期。

第2篇

关键词:教学艺术 审美性 审美素养

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艺术则具有不可忽视的通过教学过程体现的教育价值。教学活动和艺术活动同属人类的创造性劳动形式,教学的创造性决定了它的艺术性。

教学艺术的正式提出,首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其《大教学论》一书中说:《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全人类的全部艺术。”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所以教学艺术的本质特性也必然是审美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教学艺术活动必然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学艺术活动必然是能够真正体现美的活动,必然是师生高度追求美的活动。所以,审美性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没有教学美的存在,没有使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就谈不上教学艺术的体现。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都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

教学艺术具有激情夺魄的魅力,这是教师有意识地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进行教学的结果。这就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本身成了审美的对象。教学艺术美的最大特点是对人心灵的影响。面对充满浓郁的美的气氛的教学活动,学生会沉浸在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活动之中,在体味教学的艺术影响的同时,默默地接受着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新情趣。由此,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人生的台基加高了。他们在欢愉的心境中开发了认知、记忆和思维、想象的心理机制。虽然他们对教学艺术美的心理反映各异,但从教师的富于哲理的又饱含艺术趣味的教学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明确了人身的价值和自身的责任。他们与学习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学习的目的明确了,愿望和信心都增加了。正如有人所说:听上海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课,知识会像涓涓的流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她的学生也说,听于老师的文学课是一种美的享受,一堂课往往几年、十几年不忘,它不光影响着自己的审美观念的形成,而且对自己的品德的培养,未来工作的选择,都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正形象地说明了,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给学生带来了审美感受,并引发了学生心底的审美效应,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教学艺术的内在美主要是教学本身的各要素具有科学美。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但它不是指大自然的美的景色,而是指潜藏在感性美之后的理性美,并为理智所能领悟的自然界内在结构所显示的和谐、秩序、简单、统一的美,是审美者通过理解、想象、逻辑思维所体验到的美。教学各要素的科学美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清晰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性。我国学者提出的审美化教学论认为,要使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化,必须首先使教学内容知识点清晰化。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就是该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理论逻辑基础,即概念或原理。教学活动中的不成功的例子,多数是由于呈现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而造成的。教学活动中概念的教学不到位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阐述不清晰,学生就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完美的逻辑图式,因而就难以顺利地完成信息的逻辑加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就无法调动起来。教学内容的逻辑清晰化除了一门学科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外,教师还要注意不同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清晰化。另外教学艺术的内在美还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孤立地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或形成教学评价。

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诸如诙谐幽默,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快的板书板图美;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衔接自然美;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突破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美等等。

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说:“充实之谓美”。可见,教学艺术对美的追求不应流于形式,只有以内在精神美为根本追求,将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艺术才会焕发出整体美的风采。

(三)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与教育性是紧密结合的

审美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美的认识不同,因而其审美情趣也就大不相同。所以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只看到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而忽视其审美意义。在他们看来,除文学、美术、音乐等传统的美育学科外,其它学科的教学基本上与美无关,无美可言,这是一种狭隘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则正好相反,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美的成分,为美而美,不考虑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是一种唯美主义的教学审美观。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应当是有机统一的。离开了教学艺术的教育价值,其审美性就没有生命力了。因为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仅仅是充分地发挥其教育价值的有效手段。所以,审美价值不过是教学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它就难称其为教学艺术,而有了它,也未必就是教学艺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指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不是为了引起笑声,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教学中的趣味性应该引导学生去研究问题,而不是诱使他们把问题撇在一边。

二、教师的审美素养

教师的审美素养由教师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两方面构成。

(一)教师的教学审美观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师的审美观在教学领域内具体表现为教学审美观。所谓教学审美观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学美的理性认识,是对教学审美现象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审美趣味、教学审美理想和教学审美标准。教学审美趣味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种具有审美性质的事物和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偏好和兴趣,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教师审美能力的发展水平,反映了教师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经验所达到的程度。教师审美理想指的是教师对美的教学境界的一种观念和蓝图,它体现着教师进行教学艺术创造的目标,激励着人们追求和创造教学艺术的热情,吸引着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教学而努力。教学审美标准是衡量和评价教学现象的美丑及其审美价值高低的尺度。教学审美标准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学审美过程中的理想因素,它是教学审美主体对教学审美客体的能动反映,是由教学审美经验上升到教学审美理想的结果。教学审美标准为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所规定,又不断受到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的检验和修正。一般说来,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作为教学艺术创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审美观直接影响教学艺术创造的性质和价值。正确而高尚的教学审美观对于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促进意义;反之,错误而庸俗的教学审美观则会阻碍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和发展。

(二)教师的审美能力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审美能力即人们感受、鉴赏乃至创造各种美好事物并将之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作为人类独创的教学活动,其各个要素以及各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所以,教学领域理应成为充分展示美的重要场所。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能否发掘、展示这多姿多彩的美,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如果缺乏起码的审美能力,就会对教学中美的事物、美的现象无动于衷,或熟视无睹,或充耳不闻;而如果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则会经常以艺术的态度对待教学,以审美的眼光观照教学,从而易于发现教学中的丰富多样的美。教师的审美能力还直接影响到教学艺术的创造。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重要差别,可能不是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或道德水平,而在于他们的审美能力。在优秀教师的教学中,往往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资源,他们都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陶冶品格的同时,还能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教学艺术美的创造与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而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与完善则有赖于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对于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感知美的事物,接受美的陶冶,进而积累有关美学知识,使自己对美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达到不仅能够欣赏美、领悟美,而且能够创造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孙美兰.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

[3]李宇升,张谦.教育艺术比较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8.

[4]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9.

第3篇

【关键词】声乐艺术 审美 原则 文化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27-01

完美的声乐艺术展现在听众面前是饱含着不同的历史观与时代感、不同的社会与个人的情感变化、展示多种演唱技巧、多种交流方式以及表演者自身情感流露的复合载体。完美的声乐艺术最终可以掀起听众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波动,激发听众艺术审美的满足感和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心态。

1.声乐审美构成的多元要素

1.1 技能——声乐的表现与美感

歌唱家对于声音的完美追求,使声乐的质量和表现力具有了极高的艺术品质。发声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均能体现出歌唱家对自身声乐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我们单就歌唱的呼吸来说,歌唱呼吸的方法从早期的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以及锁骨式呼吸,到现在广为使用的胸腹式呼吸,这是一个漫长的极具实践性质的过程。因此,以优美声音为载体的歌唱表现所烘托出来的审美效果,它既是技术的结晶,也是艺术的精髓。

1.2 乐感——声乐艺术美的灵魂

同一部作品,不同的演唱者和不同的听众都有自己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乐感表现的结果。乐感借助于声音美、文学美以及人性美所带来的敏感,使之成为声乐艺术表达的一种契机。

乐感多体现于对音乐本身的感觉,表现对美的声音的条件反射。一旦演唱者抓住了这个美的声音的感觉就可以利用它和拓展它,通过富有乐感的声音把事物、人物的美感表现出来,就会为他的音乐带来激情四射的活力,让听众在内心世界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达到精神上的巨大感动。

1.3 伴奏——声乐艺术美的助手

在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器乐要晚于声乐出现。然而,乐器的出现使得器乐与歌唱站在了音乐这一共同的平台上,使器乐与歌唱两者开始了漫长的相辅相成的合作岁月。即使到了现代,我们在音乐制作方面除了保留着“无伴奏合唱”这样纯人声的表演之外,其它所有形式的声乐作品表演都已经离不开乐器的伴奏而单独进行。

伴奏作为声乐美的重要的有机部分,它施展才能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广阔。就声乐艺术而言,利用多种乐器作为不同歌曲作品的配器,不但可以很好地发挥不同乐器的音色美感,而且还可以通过和弦、和声、织体、曲式等表现手段,使器乐的伴奏与歌唱者自身的音色产生珠联璧合的审美效应。

1.4 歌词——声乐审美的情感线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辅相成的艺术。歌词是由文学性语言组成的,而文学语言又具有很好的情感表达效果,正因为这样,带有歌词的声乐就能够更好地将思想的细腻性和感情的真挚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我们在欣赏声乐作品时,对歌词的进一步分析和感受正是体现声乐艺术情感表达的重要环节。为此,演唱者在演唱之前,都是细心揣摩作品歌词所表达的内在含义,通过自身的情感经历去把握歌词的语调、语势等特点,然后再将这种对作品的感悟与歌唱者自身的演唱风格完美地结合起来。最终使广大的听众产生或情深意切、或荡气回肠、或悲愤难抑的情感共鸣和心灵享受。

1.5 文化——声乐艺术美的基石

从声乐艺术本身的特征可以看出,声乐艺术中的艺术因素的组成是具有多方面艺术意义内涵的综合表现形式。不管是从语言方面抑或是音乐角度来看,无论是具有文学美的歌词还是富有情感美的演唱者的声音,其中的审美意识和理想都是人类几千年来复杂的情感经历的综合体现。

声乐艺术审美让人倘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抒情歌曲中。在这一过程中,听众或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经历相对比或重合,通过这种文化情感的参与和交流,即使听众不在作品中的那个环境里,他们仍然可以如同身临剧情而为之感动,其自身的情感也可以得到最充分、最大程度的放大、强化和释放,最终使人类情感意味的洞察深度在一次次的文化冲击中变得更加敏锐深刻。

2.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审美原则

2.1 作品历史风貌与时代品位的统一

声乐作品是其所在的历史时代的产物。声乐作品如果割裂其历史风貌,其存在价值和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就会随着流失,失去了作为音乐的意义。对声乐作品的历史风貌的准确把握和再现,是对声乐作品所在的历史的缅怀和对作者的尊重。

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做好作品的历史风貌与时代品位之间的平衡。同时又必须注意到,由于演唱者和听众的美学观念、审美标准、艺术品位都不尽相同,在实际的艺术表演和欣赏过程中都会对某一方面有所侧重:或强调作品所附带的历史风格、或突出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精神,这是不可避免的,是有利于声乐演唱者自身个性培养与发挥和作品艺术风格得到充分展现的。

2.2声乐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的统一

声乐艺术表现与演唱技巧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的复合体。好的声乐艺术表现离不开极具功力的演唱技术技巧。反之,如果没有声乐艺术表现,再好的演唱技巧也将失去它应有的艺术价值。因此,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成为声乐艺术中的又一重要的审美原则。

因此,无论任何时代、任何种类的声乐表演都必须在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两者的平衡与互动上下功夫,对运气吐字、起调行腔、高低抑扬、缓急顿挫等的诸多表演技巧要高度重视。这些技巧是完美的声乐艺术表现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声乐表演艺术达到完美效果的切实保证。

2.3 客观真实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声乐表演艺术具有极强的再创作特点,这就意味着它必须兼顾原始、基本以及转化形态等多个方面,并力求做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真实性的和谐统一。

因此,我们要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认真的品读与揣摩,进而客观真实地表达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同时,更要注重在尊重原作品的原始形态与基本形态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现实的需要和演唱者对作品的感悟,发挥演唱者的创造个性,从而将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所属的风格全面、真实地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黄小叶,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及内涵[J],学术论坛,2011年第10期

第4篇

1.舞蹈是以动作抒情舞蹈是表情艺术,它把握了现实的审美特性,反映了生活,通过把现实中热烈奔放、舒展有度、线条优美的动作与艺术美相结合,反映生活现实,传达生活情感,达到“长抒于情,拙出于事”的效果,从而传达和展现情感。这是舞蹈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在舞蹈艺术中,情感会自然而然地从舞蹈艺术中传达出来,并不是用舞蹈来解释情感。舞蹈是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的最好载体,也是人物情感审美展现最好方式之一。

2.舞蹈审美以虚拟象征为主一般来说,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会被编制成舞蹈,以一种艺术化的高度概括处理的形式而不是直观记述的形式。所以,在舞蹈动作的编排和表演中就会常常采用到虚拟象征的手法。这种表现手法使得舞蹈的形体和灵魂之间实现了在精神上的高度对话,这也是舞蹈深受人们喜爱的最大原因之一。因此,在不了解舞蹈审美艺术特征,或者初接触舞蹈的人往往会有“看不懂”的感觉,在舞蹈剧中,通常是用情感统率动作和舞姿,用简洁明了、屈指可数的直观纪事来辅助舞情的发展过程。

二、舞蹈艺术审美艺术的本质

1.舞蹈艺术的形象美舞蹈形象是在一定的规范下,创作者匠心独运,充分发挥大脑的创造性联想以及结合对生活的理解和感触整合、营构出的一种意象整体。它体现着人们生活的情意趋向,充蕴着审美意义,反映了生活的特殊形式,最后表现在人体姿态上。舞蹈形象往往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而是一种集听觉形象和想象的审美意象的多层次却相互融合的综合形象。我们知道,视觉形象具有空间性,能最直接地带给观众富有审美情趣和生动活泼的冲击力。相比而言,听觉形象是时间性的抽象意象。舞蹈的表演往往离不开音乐的伴奏,音乐形象又离不开人们的听觉和情感的直觉体验。音乐的节奏是多变的,旋律多具有义性,情感表达更是具有朦胧性,它与舞蹈的视觉形象结合打开了欣赏者广阔的自由享受空间。最后,想象的审美意象是指欣赏者在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的诱导下,透过表演的虚拟性、情节演绎的蕴藉性,想象出实境之外的虚境、有限之外的无限。它们与视、听觉形象一起共同整合成为一个舞蹈艺术形象的有机整体。

2.舞蹈审美艺术的韵律美舞蹈动作的创作灵感也可以是来源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娱乐活动中,那些越接近生活的习惯动作往往越容易受到舞蹈初学者的亲睐。通过将人们对生产生活的热爱融入到以人体的手势、造型、表情来表现的舞姿中,这是艺术的最好表现形式之一。人们在欣赏舞蹈的同时将身临其境般地受到美的熏陶,得到艺术的洗礼。一方面,舞蹈的韵律美实际是舞蹈的身韵和气息的结合,它是使人们在欣赏舞蹈艺术得到灵魂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舞蹈的气息则是决定舞姿韵律优美的另一重要因素。舞蹈虽然主要是动作的表现,但是决定和引导动作的则是舞蹈想表达的情感,而情感的传递往往离不开舞者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和气息的控制。

3.舞蹈艺术的内涵美内涵美是高层次的审美艺术,它是艺术灵魂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内在审美特征。最动人的舞蹈作品必将蕴含了创作者深远的思想和情感,创作者将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融入到舞蹈中,成就了每部舞蹈作品独具个性的魅力。诚然,表现舞蹈作品的内涵美也是舞蹈动作的表现力的高层次要求,舞蹈演员要想将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完美表达,就应该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认真揣摩舞蹈作品并体会每一个动作表达的感情和动作之间的韵律,再结合自身的舞蹈技术和对动作的控制,力求完美演绎舞蹈的艺术意境。舞蹈作品往往因其“源于生活,超脱生活”的艺术特征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并被注入了生活情感,这些都是舞蹈的灵魂,也同时构成了舞蹈艺术的内涵美。

三、舞蹈艺术的审美功能

1.满足审美需求,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舞蹈既是一项艺术更是一项运动,除了能带给人视觉、情感上的享受,也能使人在获得审美需求的同时使肢体得到锻炼。所以这种审美需求是精神和身体的共同体验和享受,还能促进人们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在舞蹈的美感体验过程中,人们本能地透过肢体、眼睛和神经中枢等多个方面来感悟舞蹈带给我们的享受,这种审美的能力是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就有的,这是我们生活的社会审美经验的环境所赐予我们的。在学习和体验舞蹈艺术的过程中,我们潜在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就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这样的结果是使得学习者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随时捕捉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2.有利于拓展和完善人的审美心理过程审美心理是一种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两大特征的极难预测的心理活动过程。一方面,人们通过心理的感知、想象和理解等来认识审美活动,通过学习和欣赏等教育活动了解舞蹈的审美过程,这样使人们的心灵和灵魂得到净化,想象力也随之拓展。另一方面,舞蹈艺术审美教育可以唤醒人的感性,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实现平衡。最后,对舞蹈艺术的正确审美,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从而使人在道德上产生慎独的自觉意识,进而影响个人的自觉行为。所以说,舞蹈的艺术审美利于拓展和完善人的审美心理,利于人们良好道德的养成。

第5篇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美学;审美;受众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传播技术手段的日益发达,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诸多的社会因素中,受众无疑是对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无论是乏味的“千人一声”还是单调的表现形式,受众对民族声乐艺术的期待落空直接造成了观众(听众)的离场,而观众的离场则意味着民族声乐艺术存在的合法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从立美与审美的角度来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探究民族声乐艺术存在的身份确证;另一方面则是找寻立美与审美得以实现的共同的意义空间。

(一)立美之源

赵宋光先生在《论美育的功能》中提出了“立美”与“审美”的观念,为创作与欣赏在美学层面建立起了对立统一的两个基本概念。立美是“建立美的形式”,是主体驾驭客体、创造客体,目的是通过主体审美意识的对象化向人类传送审美意识;审美是“对于美的形式的愉悦感受,或对于丑的形式的抵制应答。”目的是“从精神产品中收取审美意识的传达。

我们可以从当代民族声乐艺术这一概念的字面意义出发去追溯其立美之源。首先,“当代”规定了民族声乐艺术的时代背景;从这个意义出发,立美必须立足于该艺术所属于的时代。其次,“民族”规定了其地域社会文化积淀等社会背景;这样,立美又必须扎根于民族历史发展沿革下来的社会文化认同之中。再次,“声乐艺术”规定了其人声演唱的特质,立美必须符合通常意义上对声乐艺术美的要求。综合起来,这些便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立美原则。

《音乐美学通论》一书在论述音乐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时,提到“音乐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在音乐美学理论上的反映,主要体现在音乐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上。”创作者和接受者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决定了其艺术审美和价值取向。

在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寓意义于音乐是由来已久的,音乐自律在我国的音乐史上事实上并未形成大的发展,而无论是儒家传统对乐的礼制规定还是道家传统对形而上的追求,音乐价值的实现都是与人密切相关的。《乐记》中关于音乐与人类情感的经典论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精辟地阐述了音乐与人心的关系,乐源于人心,表达人的情感。《乐记》中另一段文字“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又重点论述了乐的功能,无论其论述是否客观真实,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在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中,音乐传播的效果是极其受到关注的。人也因此成为音乐中最关键的因素:音乐的缘起和功能实现都必须通过人,也就是说,作品价值的创造和实现都必须依靠人来完成。因此,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事实上塑造了作品的精神内涵。而在接受者的审美观与创作者的审美观之间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审美意识往往与审美主体所处的时代、民族的群体意识密切相关。只有两者拥有共同的意义交流空间,审美才可能实现,作品的意蕴才可能得到表达,才可以言及音乐的功能和传播效果。我们上文所言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声乐艺术形式美原则正是审美得以实现的前提。

1、民族性

反观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立美之源。笔者认为“民族性”是三个立美要求中最根本的要求。民族性作为其艺术特征存在是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根本特征。当代民族声乐以汉语语言为基础,融合了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审美习惯,在中华民族本身声乐样式的基础上借鉴各种科学发声方法和风格体系,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声乐样式。如果不能保证其民族性,对民族声乐来说就是失去了灵魂,对其受众来说也缺失了接受者同创作者之间共同的“意义空间”。听众(观众)对声乐艺术的感知,只有进入被认同的层次时这种感知才有意义,这种艺术的存在也才有意义。被认同的条件是该艺术的内容、形式和水平与听众(观众)自身的人文知识结构以及审美原则和习惯相吻合或最终相吻合。因此,当代民族声乐的立美要根植于与受众的群体审美意识形成密切相关的民族文化。

2、时代性

“时代性”是受众审美意识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特点的集中体现。不同的时代造就的不同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对各种文化样式的塑造和影响都是直接的。文化打上时代的烙印,一方面成为时代特征的体现,另一方面时代特征也会融入到文化本身的风格建设中,融合或摒弃,形成文化样式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风格。民族声乐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在年代,民族声乐艺术同当时任何的艺术样式一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使得其在当时成为凝聚民族情感、团结民族力量的重要宣传武器。受众事实上不仅是作品的欣赏者,同时也是这种宣传所指的对象,即被教化者。这时候的作品如《松花江上》等,其社会价值成为审美价值的重要组成,彰显出浓厚的时代风格,而作品作为时代的文化产物,也更加具有艺术性。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的需求日益满足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迫切的反映出来。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已经不是战争与革命,安定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得文化艺术与政治及意识形态的关联逐渐减弱。尤其在21世纪以后,社会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良莠不齐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反映。这时民族声乐艺术展现出的时代色彩便与其他时代绝然不同。甜美的歌声与形象、对生活的赞颂与憧憬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作品的娱乐价值开始凸显,受众所期待的审美体验被创作者捕捉并投入创作,感性层面的愉悦感与体验成为审美的目的。这个时代的民族声乐呈现出的特点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时代作用于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风格也成为只有这个时代的受众可以理解并获得认同的体验共识。因此,时代性不仅清晰的刻画了一种艺术样式在某个阶段的发展脉络;也成为与所处时代受众获得互动(也可以说是艺术价值实现)的前提。

3、存在形式

而“声乐艺术”规定了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作为人声演唱的艺术形式。石惟正先生在他的《声乐学基础》一书中总结了声乐的三个特点:一是声乐表演的主体是人,欣赏者也是人类本身,因而相较于器乐演奏就有更加直接的感性体验;二是绝大部分声乐曲都有歌词,因此声乐是音乐与文学结合的艺术形式,语义与音乐的结合使得声乐的艺术感染力更强;三是声乐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也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其普及性、群众性、参与性和社会功能的实现都有着其他音乐门类不可比拟的优势。我国古代也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音乐观念。从声乐艺术的特点出发来看,声乐艺术应当是最具受众基础的音乐形式。它的立美与审美也应当充分考虑到其自身的审美规律。受众之所以选择声乐艺术,也取决于在声乐艺术中“主体的表达、抒解、减压和对客体的刺激、共鸣、激起是同时的”、这种双向的功能“在表演过程中能同时出现并统一在艺术美的表达和享受中。”由此看来,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要求具体到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也体现于人声的优美演唱、语义与音乐的艺术阐释及对人类情感表达的认同感。这些审美要求都成为当代民族声乐的立美之源和价值体现。若离开审美观与价值观的准绳,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便很难保证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艺术形式存在的价值;而离开了对声乐艺术标准的要求,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便会流于形式,失去意义承载。因此,民族性、时代性及其存在的艺术形式成为当代民族声乐艺术至关重要的立美准则。

(二)反美之实

上文我们从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形式几个方面讨论了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立美与审美准则,接下来,我们可以用以上的准则来反观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中存在的审美问题。

从21世纪初开始,民族声乐界“千人一声”的现象为人们所诟病;2006年后“原生态”唱法的出现,又使得学界展开了对当代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缺失及“身份危机”的大讨论;近几年“民美”、“民通”、“跨界”等唱法和艺术形式的出现,又使人们开始思考民族声乐界定和民族声乐发展走向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阶段性的问题,但也折射出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所面临的困境与求索。在大量的报道与学术研究中,对当代民族声乐艺术本体的反思并不缺乏,而本体与受众之间存在的鸿沟也逐渐多的被关注,为什么造成这种现象并该如何解决却鲜有学者和观众探究。

千人一声现象并不是偶然出现的。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现象产生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对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在媒介相对不发达的社会,艺术的形态往往与地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陕北的信天游、江南的鲜花调无不透露着浓郁的地方风情,而我国当代的民族声乐艺术也是建立在各种民族文化融合产生的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风格体系上的。媒介的发展使得地域因素不再成为一种局限,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来获取音乐体验。而传统艺术的生存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地域因素,而经过创作者表演者层层过滤后,不说原汁原味,恐怕连作为特征存在的风格都难以保证。

而媒介带来的更大变化体现在对受众趣味的引导上。在以广播和电视为主要媒介的传播时代,人们对于艺术的选择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也局限于“把关人”对文化艺术作品的选择。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出现不仅仅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歌手,同时也培育了大批民族声乐艺术的受众。从接受层面讲,青歌赛评委的个人行为,事实上在受众的心理层面获得了一种认同。他们相信权威,并愿意“授权”于权威,公众(通过评委)从专业视角去评判歌手们的表演,并接受在这种情况下评委制定的标准和按照此标准选出的优秀者。此时的受众是无意识的,但经过这样潜在的互动,事实上也引导了他们的审美趣味。而受众对此作出的积极反应也通过反馈作用于创作者和表演者,由此循环,便巩固了民族声乐艺术既定的审美和立美标准。然而,在各种文化不断碰撞交融的当代,任何标准都必须经得起推敲。建立在媒介推广基础上的“唯一标准”,最早也是开始由其受众发出疑问。受众对一种程式化了的声音和表演产生了审美疲劳后,便产生了“千人一声”的质疑。而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并未走在受众审美发展的前面,面对这样的质疑,民族声乐艺术陷入了一种相对被动的境地。但它也并非无所作为,在纷繁复杂的艺术文化形式中,民族声乐艺术也在积极探索更具“时代性”的发展道路。对自身体系的深入挖掘(纯民歌演唱的盛行)和通俗文化的融入(跨界)都体现了民族声乐艺术本身的自省与求索。受众对此的感知往往只停留在表层,在民族声乐艺术发生质的变化,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时,受众对民族声乐艺术才会真正具有直接的反馈意义,从而对民族声乐的发展更具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宋光:论美育的功能,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8

[3]公孙尼子:礼记?乐记

第6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线描写;情态美;构图美;线条美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79-01

美是人对事物的外在美或内在美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人对外在客观存在事物美的特征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美是人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审美对象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反映。由于每个人的审美需要、观点、标准、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对同一对象的美感体验也不相同。

初中学生绘画现象表现:抒情达意式的表现性绘画是学生美术活动的主要特征,同时以线性表现为主要方式,但是进入中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和认识开始羽翼渐丰,表现理念也逐渐进入写实期。因此, 线描写生在他们的绘画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线条美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培养初中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的:

1.作品要有情态美

面对一个写生对象,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我总是引导学生从深的角度去理解它,喜欢它,欣赏它,让自己的表现欲望与对象的生命意义,形态特征,品质意韵等产生共鸣。首先从主题的角度来说,要让学生"读懂"对象的生存意义和它的情态美感,如一株古树,要启发学生从它那扭曲古拙的生态造型上去理解他的生命意义和岁月的沧桑,并由此产生对自己生活的勇气;画人物写生时,要让他们仔细地去观察和体会模特儿的特点.造型.性格.品质和最吸引人的那一瞬间 的表现,努力画出人物的形态美和内在的品质。如一位学生的妈妈,形象特点和神态刻画多么生动,特别是妈妈头部的特征都把握得很准确,不失为一幅成功的人像写生画。

从另一方面来讲,要培养学生善于通过观察和联想从写生对象身里预想出对象特有的线性美。初时学生学习线描画失败的原因也在于此,不能用艺术的眼光看出对象的线性美,而往往注重于对象的兴趣点,如艳丽的色彩,有趣的"动情点"等,忽视了艺术本性的东西。因此,要引导学生从对象整体的线性变化与统一中去发现艺术美,如现象外形的起 伏结构的前后穿插,线的交织排列等,也要注意线味的曲直.长短.粗细.疏密及方向的不同等自然变化,只有让学生懂得从这一角度去看对象,才能处处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来。在这二个方面,都要注意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体会和发现美的艺术;如在写生松树时,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构图意 见,有的说画一根粗大的干,既能表现出它的生命粗壮有力,又能通过前后粗细不同的组合,画出一种"坚强"趣味;有的说画那些下垂的枝叶松针,有的枯黄,有的脱落,有的常青有的充满生机:也有的学生提出只画那些落在地上的松针,我问为什么,他说叶落归根,大地养育了它们,在生命的最后,它们也不愿离开大地,而且铺在地上色彩也很和谐,是一种暖色调。对这些,我都积极地予以鼓励 和肯定。

2.作品要有构图美

学生的线描写生画一般要求以直觉大胆肯定地用黑色钢笔或蓝色水笔.铅笔直接来画,不宜反复涂改,修改后也影响画面线条流畅的效果,再说他们也总是不习惯于从整体到局部,先用长线条画大形来确定构图,而总是习 惯从前面的局部开始,逐一刻画完毕的方法,故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整体的构图,画到哪儿算哪儿,结果出现画得太大或太小,甚至画不下就压缩比例和空间等现象。如一位学生的全身人像写生,下半身总觉过小,有"侏儒症"的感觉。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学生写生前向学生反复强调构图美的原则及重要性,使学生养成一个画前先有一个"预想"和"规划"的习惯,做到事前"胸有成竹"。可根据方法引导学生写生前在画纸上定出主要对象或整 体的最高点,最低点和左右边界,然后 来确定局部的大小和位置,了解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从局部开始画。也可以在画前用指甲或笔杆在纸上从整体"比划"一下构想再根据划痕来起笔作画。如画风景时,引导学生用两只手做成取景框找出自己的最佳构图位置,但这个方法往往有时不奏效,所以我总是向学生强调自然空间也是一种最美的东西。是画的一部分,处理得不好就会有拥挤.压抑.闲散或下沉等难看的弊病。如果发现学生一开始画就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倾向,常常要提醒他们注意这一点 ;如果他们已画了大半才发现构图不美或难以处理的情况,我也鼓励他们可随机应变;如突出某一部分,其它的去掉或简化了,而不马上否定他们的功劳;写生作品完成时,总要求他们用 题字来进一步完整构图,使线描的手绘线条图像写生作品更显完美。

3.在课内外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艺术作品中的美因其形式、内容和风格的独特性,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感受,而在各种课内外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所在,则是鉴赏美能力向深层次的延伸。

3.1 在熟悉的校园环境中发现美。校园中的建筑物、环境美化、绿化、净化等无不充满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熟悉的校园环境中的美能够激发他们爱学校、爱老师、爱生活的感情。对学校的建筑物,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其空间组合之美,体形之美,比例尺度之美,质感色调之美,象征手法之美以及由此体现出的气势情趣等,并让学生感受主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体会是和谐交融之美,还是对比烘托之美。最后,让学生运用发现校园环境美的方法,发现家庭环境中的美,对家庭中家具的摆放、工艺品的陈设、整个家庭环境气氛协调中美的因素予以挖掘发现,对不美的因素加以剔除。

3.2 选择能激发学生绘画兴趣和激情的写生对象,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感受平凡生活中的美也是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

4.在美术习作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进而提高审美意识

第7篇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 审美意识 方法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意识,它们是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也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在古代的音乐美学中,倡导中和观,这主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其讲究平和之美。在音乐创作中,追求“和而不同,违而不犯”的和谐。

一、古今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意识体现

(一)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意识

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在追求“字与声和、情与声和、艺与技和”的过程中生成了最高境界的艺术美――和谐美。对民族声乐中字与声相结合的论述,最早出现在《乐记・师乙篇》中,如“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其中“倨中矩”是指转折声音的角度,“句中钩”是指行腔变化的和律,“累累乎端如贯珠”是指歌唱的声音要像用线串起来的明珠一样圆润而连贯。古人强调声乐演唱要依靠语言字调的行腔去进行音乐的表达,在“出音必纯”的前提下,准确利用喉、舌、齿、牙、唇着力,做到既吐字清晰,又使歌声有光泽,由此达到完美的声乐审美标准。

我国传统音乐在灵动的旋律之外,还追求一种情感之美,这不仅是一种音乐领悟,更是一种由音乐而营造的美好意境、一种艺术美的创作与体现。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民族声乐包括语言美、旋律美、演唱美,追求的是韵味与情感因素。所谓的韵味是追求一种幽曲之美,形成一种清淡、疏远、宁静的氛围,这也是民族声乐的特点所在。

(二)近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音乐也随之发展,尤其是全球化之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更加频繁,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造了新的表现形式。与传统的民族声乐相比,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内容更加充实的特点,因此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20世纪50年代,同志为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这一政策鼓励了很多音乐学家进行民族声乐的创作。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民族唱法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且能够迎合我国民族发展的特色,符合艺术的发展特点。

60年代,在我国范围内掀起了“土洋”之争,就是本土音乐与外来音乐的文化和艺术冲突。“”使音乐发展受到影响,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培养民族声乐艺术审美意识的方法

(一)树立民族声乐艺术审美观

学习声乐艺术必须先弄清楚声音观念问题,才能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客观的审美原则。一般来说,审美原则包括声情并茂、字正腔圆。作为音乐工作者,只有树立正确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观,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实现我们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理想。

在民族声乐艺术应用的三种呼吸方法(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呼吸方法)中,经过实践证明,胸腹联合呼吸法比较科学和适用。作为艺术性的歌唱,为了充分发挥声音的美,就必须有足够的气息支持和流畅的气息贯通,必须有精巧的气息变化和优美的气息发挥。同时还要注意:1.气与字的关系。即“咬字千金重,听者自动容”“字音要唱准,气送足,字收清”,不能光有气而无字,否则就会产生“气包字”或“音包字”的问题;也不能光有字而无音,即没有圆润的音响与气息的贯通;2.气与腔的关系。即“气沉丹田贯三腔”之说,如果使行腔圆满流畅,声音的高低、强弱、连断、起伏等,都要运用气息的贯穿作用;3.气与情的关系。即“动情即动气,情动而气生”,也就是传统声乐艺术所要求的“望文知义,因义声情,以情引气,因气出声,以字行腔,声情并茂”;4.气与势的关系。即音响表现出的声音状态,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快慢疾徐,以及语调语势的变化都与其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要求字正腔圆、气韵贯通、神情逼真、声情并茂,这样才能达到艺术美感,才能让民族声乐永存。

(二)培养良好的民族声乐艺术之审美趣味

关于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趣味,不同的审美对象因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产生不同的审美趣味。可见,这种爱好和趣味是因人而异的,并且其差异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承认和尊重每个学生对音乐的不同趣味和爱好。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高尚健康与低级庸俗音乐的区别就在于,人们是从音乐中去欣赏与体验美的创造,并且把这种美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内涵来加以品味,而不能把音乐仅作为一种官能满足和生理刺激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不同的审美趣味,意味着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不断地拓宽自己审美趣味的层面。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不同风格特点的音乐接受得越多,就意味着我们的审美趣味内容的不断扩展,那么,我们的音乐审美水平,不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才是我们学习民族音乐艺术的目的。

(三)建立自己的民族声乐艺术之审美理想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历来提倡情理统一、形神统一的美学观,所显现的是丰厚、多样、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这也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之最高境界。

首先,要在认识民族声乐艺术表演客观规律的同时,达到感情与理智的统一。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他人所表达的感情,才能体验到他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情感表现固然是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情,但更重要的在于实现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感情交流,即通过表演在欣赏者心中引起对情感的体会,这才是我们所说的“艺术共鸣”。

其次,在进行艺术处理与表现的时候,还要注意到形神兼备,即把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情感与理智、感性与理性、天然与人工诸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得到统一和协调。作为演唱者,必须把生活中的原型,即外在的审美经验,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作品所需的艺术形象,并运用艺术思维体现审美对象外在神态的个性特征和内在精神的本质属性,即形与神的统一。

三、审美意识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调节作用

审美是一种主观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人的心理。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审美理想、观念、趣味对表演者的感知、体验、想象和理解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极其重要。

首先,审美知觉受审美欲望的驱动,在审美经验的影响下,受审美观念、理想的调控,同时还受人的个性特点以及过去生活经验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审美知觉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意向、经验、观念的依赖性,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统觉”。审美知觉之所以被称为“统觉”,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从主体看,它依赖主体的审美需要以及其他主观因素;二是从客体看,它不仅直接感知其外部形式结构,而且理解形式所暗示的主观的观念和意义。因此,民族声乐艺术应该利用审美知觉的统觉作用,把握好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要演唱的声乐作品,不仅符合歌唱与审美需求,还要根据歌词的内容对作品进行细致分析和推敲;不但反映出词曲作者的艺术目的,还要体现作品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风格和特点,以求达到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审美理想和趣味的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地演唱民族声乐艺术作品。

其次,还要注意把握演唱的适度感与分寸感。因为,表演者有时需要激情、夸张和各种不同的润腔等技术技巧。比如润腔,在我国古代的音乐理论中被叫做韵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自身的独特所在。其能够通过民族声乐来营造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这也是与其他音乐所不同的。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方语言的特点。大多数民歌的内容来源于生动的地方语言,在适当的节奏和声调上的夸张和延续,具有浓郁的、多变的民族特色。如陕北民歌的高亢悠长,江南小曲的婉转细腻,东北民歌的粗犷开阔,蒙古民歌的自由奔放等;二是不同的民族风格要求不同的咬字与行腔。尤其是我们民族声乐中戏曲的大小嗓、“云遮月”等许多表演音色及其咬字上的快吐、慢吐、喷口、反切等方法,与其他民歌的演唱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三是各种装饰性润腔的使用,如滑音、颤音、倚音等。这三个方面体现了,韵味是我们民族声乐艺术最高的形式美。作为审美的重要内容,以润腔为契合点,分析民族声乐的表演水平,能够进一步升华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创新音乐演唱的形式。

结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和艺术结晶,民族声乐艺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音乐在历史文化、心理特征、思维方式、表现方法、审美情趣等方面都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这种与其他国家声乐表演形式不同的艺术形式,重视自身独特个性的表达,虽然还没有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理论,但这并不影响其成其为中国独立的声乐学派。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重视自身审美意识,同时将这一意识传授给学生,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和欣赏水平,促进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霍玉魁.浅谈中国传统戏曲的群众性、艺术性、国粹性[J].齐鲁艺苑,2001(1).

[2]王忠.我国唐代声乐艺术的发展状况[J].齐鲁艺苑,2001(4).

[3]石险峰.浅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共性与个性[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