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18:05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的方法和原则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引言
党和国家一贯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到各学科教学领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学科特点出发,恰当地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一是紧密性原则。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找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它既要与学生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又要与不同的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既不能只讲知识不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不能只顾思想品德教育而忽略知识的传授。教师为完成在知识传授中渗透德育的任务,要深入钻研语文教材,逐一列出每一章节的德育渗透点,以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
二是规范性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依据国家教委规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依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另外,语文教学大纲对思想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也作了具体规定,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综合德育大纲,各科教学大纲及教材,找出他们的最佳结合点,使之成为语文常规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使这种德育渗透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适宜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因而要注意提高渗透的适宜性。在德育渗透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及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对教育产生的综合作用,采取适宜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渗透,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与需要来渗透。教师要注意德育过程之间的联系,选择最适宜学生接受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使德育渗透取得最佳效果。
四是适度性原则。任何事情都要讲适度,德育渗透亦然。在学科教学中,只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忽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符合教学最优化的基本要求;只顾思想教育,不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把语文教学变成纯粹德育课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意德育因素的渗透,又不可冲淡和忽略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使二者默契配合,相得益彰。
五是适时性原则。除了渗透点外,渗透时机也很重要。如果德育渗透不是在必要而必需的时候进行,就会削弱德育渗透的效果,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选准德育渗透的时机,抓住德育渗透的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巧妙地启发学生理解语文教材内容的某些实质,自然地促进学生思想感悟的升华和自我认识的完善。
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一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德育教育。如果说思想内容是内核的话,语言文字就是它的外壳。作者的思想、立场、观点、态度都寓于语言文字中,尤其是思想很强的政论、杂文、散文等,其思想内容大多是通过语言直接表达出来的。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揣摩、使学生真正做到字求其义,句求其旨,深刻领会文章内容,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是运用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艺术形象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人手,分析挖掘艺术形象的价值并通过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把学生引入艺术境界,使他们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
三是通过分析主题思想进行德育教育。提炼和概括文章主题思想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训练项目,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因为它是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相互作用呈现出来的社会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思想评价。因此,应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来龙去脉,掌握作者思路,写作意图,从而领悟主题内涵。
四是用情景教育来引起学生共鸣。情景化教育是学生乐于也易于接受的方式。要使学生“心动”而产生情感,教师可选择一些感彩强烈的文章,先理解把握作者的感情,朗读时完全进入境界,绘声绘声地把学生吸引到课文里来,使他们在特殊的情境下受到感染熏陶。
五是用自我教育来深化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上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一般可通过两个途径:第一、通过作文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应注意选择有利于进行德育的命题让学生写作,引导学生正确的构思立意。第二、运用演讲进行自我教育。许多教师坚持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这不但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更重要地是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六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尽管语文教学不是政治课,但是任何一个教育者都应明白身教的作用。只有教师政治方向端正,对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教师素质过硬,师德高尚,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当然,语文课毕竟不是“第二政治课”。在进行德育时,不能不顾及语文课的性质和特点,语文课的德育应是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应象细雨润物一样,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进行德育活动。
四、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自觉把教书和育人当做自己的高尚职责,把握时代跳动的脉博,深钻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让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如水融似的难以分割。使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能力,思想上也能得到长进,品德受到良好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施良方等.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武汉: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2]徐广智,王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学习,2011,(07).
1、要针对学生实际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地域特点等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德育目标没有实现,反而还可能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比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区别进行。例:高中《生物》中在讲述植物的向光性原理时,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向光性是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在学生了解了这一原理后,可以进行这样一个小结: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其内因是生长素的促进生长的作用,外因是单侧光的照射,只有这两个因素同时起作用,植物才能表现出向光性,这体现了辩证法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由于高中学生已在思想政治课中学习过有关内容,所以这样一个简单的小结从生物学的角度印证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而同样的这种观点,如果针对初中学生,就要用更具体、更直接的实例和语言进行灌输,以适合初中生的知识水平。例:初中《生物》讲述光合作用时,在介绍了光合作用的关内容之后,可以这样问学生:为什么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动物不能呢?学生会回答是因为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接着教师再问:植物细胞有了叶绿体是不是就能进行光合作用呢?初中生可能要经过讨论才会答出还必须要有光照。然后教师再以这个例子教育学生:植物细胞之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一是因为有叶绿体,二是要有光照,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就好比同学们在学校学习,要学好知识,首先要自己努力,其次还要靠教师的教导,这两个条件也是缺一不可的。对初中生来说,这样的灌输不仅能使他们懂得搞好学习的基本要素,还能够使他们建立内因外因关系的初步概念,为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奠定基础。
此外,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高中学生可结合教材内容多介绍一些我国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而对初中学生则可以多介绍一些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类等等。还如进行环境教育,对高中学生可以让他们根据所学的各科知识,自己设计一些环保设施;对初中学生则可以清环保人员进行环保知识的讲座;对城市学生,可以带他们参观一些工厂的污水净化设施;而对农村学生,则可以给他们多讲一些生态农业方面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去实践。
2、要结合国情国策
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认识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国策。作为生物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在高中《生物》遗传学内容的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题目:“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有一次,笔者在念题之后,让学生在题目中加两个字,变成:“一对德国夫妇生了四个孩子……”。学生愕然,不知所以。笔者告诉他们,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而资源有限,所以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而德国的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所以鼓励生育。学生哗然,笑声中,他们对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如在进行遗传系谱图的有关教学时,笔者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有意识地设计一个包含有近亲结婚的遗传系谱图。在解答了有关的问题后,又问学生:图中的×号和×号生出患病孩子的机率达25%,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他们都带有致病基因。笔者再问:他们为什么会带有相同的致病基因呢?他们的致病基因是不是都来自同一个祖先?学生在观察后会得出正确的答案。然后再问:×号和×号是什么关系?学生答:表兄妹关系,是近亲结婚。这时笔者再作一个小结:由于在近亲结婚情况下,夫妻双方带有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远远大于随机婚配,故生出患病孩子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所以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从而使学生不仅了解了我国《婚姻法》的有关内容,而且还使他们从理论上弄清了近亲结婚的严重危害。再如,在进行生态系统有关内容的教学时,也会经常碰到有类似“大量捕蛇”、“捕杀猫头鹰”等内容的习题,这时,教师应结合题意向学生说明这样做的后果,如捕蛇和猫头鹰会导致田鼠数量大增,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并且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规,从而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有关法制教育。此外,还在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介绍在我国保护森林和草原的必要性、结合北方的沙尘暴天气谈在我国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紧迫性等等。从而将德育教育与我国的国情、国策紧密结合。
3、要适时、自然,不能盲目、牵强
德育教育虽然是中学生物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它的具体落实应该有一定的技巧,要把握适当的时机,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结合生物进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教师就不应停留在仅仅说“这是唯心主义”、“这是唯物主义”的生搬硬套之中,而应该把握甚至诱导适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如在学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以及练习中经常会出现的一句话是: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从而出现了某种性状。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说明这种说法欠妥当,因为生物适应性的出现并不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是“特定的环境对生物的适应性性状进行选择的结果。”并告诉学生前一种说法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目的论的错误,然后再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自已思考、相互讨论,这样就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自然科学中的具体体现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于他们树立唯物主义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体育锻炼过程中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使参与者形成一种内在的、积极的体育锻炼心理需求,产生内在激励机制和外在行为机制。
2、循序渐进原则
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深入或提高。一方面,体育锻炼和学习过程类似,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不能凌级、躐等;另一方面,人的生理机能有自身的阶段性特征。
3、持之以恒原则
无论从锻炼行为、锻炼意识还是健身效果的保持来看,都必须坚持持之以恒。
4、全面锻炼原则
体育锻炼要从各方面对人加以改造,改造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改造方法的多样性与改造过程的全面性。
5、具体针对原则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原则方法
体育课程和教学是内在统一的,教学内容是作用于学生的有效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则是具有体育文化价值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就是向学生明示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教养财富、教育财富和发展财富。本文对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与方法谈谈自己不太成熟的认识。一、选择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学校的体育课程与教学则以增进学生的整体健康为主要目标,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兴趣性:学生的体育兴趣决定着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注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的方向,成为决定体育学习的主导力量。因此,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健身性: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所谓健身性是指学生所从事的体育活动要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增强体质、改善机能、愉悦身心的特征。通过体育的健身功能,培养青少年强健的体魄、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成为具有现代化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科学性原则:教学内容的健康身性是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紧密相连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要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在教材内容选择上做到先后得当。例如学生在课初思想和注意力比较集中,对学习新技术比较有利,因此必须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使运动负荷的变化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应将运动负荷较小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等。
(四)基础性:中学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练习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新课标提倡淡化技术教学,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但学生不掌握最基本运动技能,不具备基本的跑、跳、投等能力和身体素质,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吃力,对体育课便失去信心、失去兴趣,日后就不可能在体育学习、锻炼中挑战新的运动项目,因为无论什么类型的运动都要以一定的基本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作保障。
(五)实效性原则:所谓实效性,简单地讲就是某一活动是否实用、是否简便易行,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体育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体育课程内容的简便易学是能否较好地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技能的关键。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应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六)全面性原则: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要找准教材中的知识、技术的传授与德育的“结合点”,既要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又要与不同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还要和教材本身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相一致。
(七)地域性原则: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且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历史,有许多体育传统文化可以取其精华为我们所有。民间体育项目和地域性的体育活动也是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对一些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就可以直接引入运用,如踢毽子、打陀螺、跳房子、滚铁环等,把这些教学内容引进课堂,不仅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时代文化注入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中再回归社会。
二、体育教师选择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法
(一)从现有的教学内容中进行筛选、改造。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体育工作者的几代人的劳动结晶,在体育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要以传统的教学为框架,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取舍、优化组合,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种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思想,对于那些一直沿用竞技运动的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我们的体育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这样都有助于学生的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语法教学 原则 方法
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存在问题
第一,汉语作为一门学科,历经数年,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但社会上还有一些无知人士认为“只要会说汉语,就能教外国人学汉语”,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一方面,每门语言都有着它最基本的语法体系,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很难把语法这种抽象的东西讲清楚。另一方面,现在很多高校往往把教现代汉语的老师直接调过来做对外汉语的老师,这也是行不通的,毕竟对外汉语还是有现代汉语无法触及的全新领域。我们还是需要专业的老师来正确引导学生。
第二,语法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好掌握。语法不管是对于英语还是汉语来说,都是最难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充分的前提下。许多学生在学习语法的前期非常有天赋,用法掌握得非常快,但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下降,语法规则对新的汉语应用不再熟练,学生开始对语法知识感到生疏,回到原点。
第三,语法教学太过混乱,没有由难到易教学课程安排。所有的语法的学习都是集中在学习初期完成的,这有两个弊端:首先,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零基础就学习过于复杂、深奥的语法知识根本就是做无用功,学生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全靠死记硬背,根本不能在学生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其次,难学的语法在初期就教完了,中期和后期的学习安排必定十分混乱,学生既不能用初期学习的语法知识来解决现在的问题,学习现在的知识也会十分吃力。到目前为止,这种教学方法还需改进。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语法教学分为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近几年来,如何将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进行科学的衔接已是对外汉语领域的一个热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更具学术性,后者更具实践性。一般来说,由于现代汉语的老师面向的都是大多数都是本国学生,因此他们的教学方法更偏向于理论教学。但在对外汉语这块儿却有所不同,面对外国留学生,他们的汉语水平可想而知,因此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语法的定义,最重要的是要教他们怎么运用这些语法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帮到他们,例如:在“他在这儿呆了三个小时”这句话,在英语看来“三个小时”是补语,而在汉语中却是宾语,由于汉语中根本没有补语这个概念,这就非常容易令外国留学生感到困惑。我认为想让老外学好我们的语言,首先是要搞清自己的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区别,这样才能形成初次印象。另外,就是要改进目前的教学方法。以往我们的教学方式就是照搬书本,这根本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帮到留学生们。我们应该注重实践,在课堂上创造性的运用情景再现模式,告诉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解决语言问题,同时适当地、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总而言之,我们需要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具体的实践再进行提炼抽象化,让学生真正掌握消化。
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第一,我要明确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的区别。理论语法是语言学家经过多年的整理与总结,用来解释各类语法现象的固定公式,而教学语法是在理论语法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以教学需要为目的和导向的语法体系。理论语法的范围要比教学语法的范围大,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一,两者的目标不同,理论语法主要是用来研究,而教学语法主要是用来教学。其二,适应人群不同,理论语法适用于中国人,教学语法适用于外国人。其三,理论语法的内容比较宽泛,教学语法却比较具有针对性。
第二,语法教学要分阶段,按从易到难的过程一步步来。在第一阶段学习一些简单的基本语法,同时搭配一些简单的词汇,不会让留学生们觉得这门学科太过难学,避免自信心受到打击,还可以在课堂上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激起同学们学习汉语的乐趣。中、高级阶段就可以讲一些比较难懂的语法,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而且有了兴趣就不会轻易想放弃。循序渐进,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理解。
关键词: 词汇 应用 构词法
一、引言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词具有三个要素:固定的语言形式、表达一定的意义、属于一定的语法范畴。它是可以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一种语言里面的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被称作词汇。词在词汇中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其他词产生某种联系,使词汇中形成若干个集体,即词组或短语。法语的词汇总量约为六万(小罗伯特词典收录)。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使用的词汇都不尽相同,但这并不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法语中常用的词汇约有2600个,学识渊博的人会掌握5000个或者更多的词汇。如果交谈双方的文化修养相差太大,甲方使用的专业词汇超出乙方使用的词汇范围,那么他们的对话效果就会打折扣。理论上讲,掌握的词汇越多,语言的表达就越丰富、灵活多样。
法语有特定的构词法,了解并掌握法语单词的构词法有利于扩大词汇量、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二、法语构词法的方法和原则
在法语的发展过程中,法语吸收了众多的外来词,如德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和英语都向法语提供了大量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语言的扩充与融合使语言变得更加复杂,原来有限的词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便创造了一些新词来表示新有的事物和概念。而新词的产生,大多服从语法的规则,遵从一定的语言发展规律,“语言的这种‘弃旧创新’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体现出的就是一种规律——构词法”。
法语大部分词汇是在罗马征服高卢后引进的,并且又增加一些外来词汇。原始词汇的构成中还应该包括数量不大,但不可忽略的一些高卢语词和日耳曼词。在历史进程中,法国不断吸收他国的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如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和阿拉伯。比如alcool(酒),camarade(同学),bizarre(奇怪的),banque(银行),soldat(士兵)等,这些都是法国和其他国家交流时产生的新词。不少从外来语中借来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音和拼写上逐步演变成法语的形式。
法语中新词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法:派生构词法和复合构词法。派生指在基础词(词根)上加一个或者数个词缀构成新词的方法,这种方法构成的词称作派生词。法语中派生的类型不外乎四种:只加前缀、只加后缀、同时加有前缀和后缀、没有词缀。以单词porter为例,它派生的词语有:apporter(带来),déporter(流放),exporter(出口),reporter(拿回),portable(手提的),portatif(可携带的),porteur(搬运工),comportement(行为),exportation(出口),port(港口)等。前缀和后缀含有不同的意义,它们能根据使用需要改变词根的意义。
复合构词法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成一个新词的构词法,用这种方法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或介词都可以用来构成新的复合词。复合词的组合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名词+名词;(2)名词+介词+名词;(3)形容词+名词;(4)名词+形容词;(5)动词+名词(6)动词+介词+名词;(7)动词+动词;(8)介词(或副词)+名词;(9)介词(或副词)+动词;(10)形容词+形容词;(11)句子充当复合词等。比如:un chien-loup(狼狗),un chef-d’oeuvre(杰作),une pomme de terre(土豆),un dé à coudre(顶针),un beau-frère(姐(妹)夫),un chateau-fort(城堡),un porte-monnaie(小钱包),un sous-lieutement(少尉),tire-au-flanc(偷懒者),laisser-passer(通行证),bien-dire(好口才),aigre-doux(又酸又甜的),avant-dernier(倒数第二的),je-m’en-fichisme(满不在乎)。构成复合词的成分大多属于法语的基本词汇,所以复合构词法是人们最喜欢采用的一种方法。
除了上述的两种构词方法外,法语中还有转换构词法、缩略构词法等。
转换构词法指的是不改变词的形态,而只改变词的语法属性,使原来的词汇单位具有新的意义,从而成为新词的这样一种构词方法。词类的转换主要有名词化、形容词化和副词化等,其中以名词化最普遍。比如:blanc(白色)原是形容词,写作les Blancs时,意思为白种人;Tartufe原是人名,现在常用来指代伪君子;Champagne原是法国一地名,盛产香槟酒,现在便用champagne指代香槟酒。
缩略词是以缩略的方法构成的词,包括普通缩略词和首字母缩略词。大量出现的缩略词是当代法语的显著特征之一,代表法语词汇演变的一个倾向:
(1)普通缩略词的形式。普通缩略词指通过将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词缩短,除去一个或数个构词成分而构成的词。普通缩略词有以下几种缩略形式:用一个词或两个词取代词组,如quotidien取代journal quotidien(日报),pull取代pull-over(羊毛套衫);用一个或数个字母取代一个词,这种缩略词常见于书面用语,如M.取代Monsieur(先生),Dr.取代Docteur(博士,医生);用单音节词或双音节词取代多音节词,这种普通缩略词又称为音节缩略词,如gym取代gymnastique(体操),prof取代professeur(教师)。
(2)首字母缩略词。首字母缩略词只适用于词组的缩略。构成方法是:取原词组各词的第一个字母,用这些字母组合成缩略词;介词、连接词、冠词一般不参加组合。如RPC(république populaire de Chine)中华人民共和国,T.G.V.(Train à grande vitesse)高速火车。
三、法语构词法的应用
从法语语言的发展过程来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词语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便通过构词法来产生新的词语以便应用。复合构词法和转换构词法便是最常用的构词方法。如:canapé-lit(沙发床),wagon-restaurant(餐车),coffre-fort(保险箱),abat-jour(灯罩),cache-nez(围巾),saute-en-barque(划船者穿的短上衣);sans-travail(失业者),pourboire(小费),le onze(足球队)。这些词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际政治的发展,一些新的词汇应运而生。比如:franco-britannique(法英关系的),député-maire(众议员兼市长),nationnal-socialisme(国家社会主义), casques-bleus(蓝盔部队)。
在新兴科技(生物、化学等)等领域多采用派生法构词。科技术语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致,种类越来越多。同样的,有些学科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词缀系统,构词十分有规律。根据参加构词的词缀和词根,我们便可以了解词的意义。如entéro-(肠)这个词根,同下面的词缀组合,可以构成一系列医学术语:entéro-加-ite(有炎症的疾病)——entérite(肠炎),entéro-加-lithe(石) ——entérolithe(肠结石),entéro-加-algie(痛)—— entéralgie(肠痛)等。再比如一些有机化学术语:-ol(醇)——le méthanol(甲醇),-al(醛)——le méthanal(甲醛)等。由此可见,在新兴科技方面的词汇上,大多数词汇是由派生构词法构成的,只要掌握了规律,就可以很快地掌握大量的科技方面的词汇。
随着通信发展,报刊书信等也随之加入大量的缩略词。一般在报刊书信等领域采用首字母缩略法构词。了解了缩略词的代表意义,可以更好地读懂报刊书信等。如:P.D.G.(président-directeur général)董事长兼总经理,SMIG(salaire minimum interprofessionnel garanti)各行业最低保证工资,H.L.M.(habitation à loyer modéré)低租金住房,F.N(le Front National)法国国民阵线。
在网络和日常口语中,人们常用普通缩略法构词。在现在的网络上,人们经常使用一个词代替几个词,使得语言简洁。如:SVP取代s’il vous pla?觘t(请),P取代page(页),Mlle取代mademoiselle(小姐),fac取代faculté(院系),slt取代salut(你好),bcp取代beaucoup(许多)等。
四、结语
对于在校的大学生而言,法语单词虽然难记,但它本身却有内在的规律可循。掌握法语词汇基本的构词法,学习者就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分析理解一个词的含义,举一反三,由记一词而忆多词,以点带面,使词汇学习变得简单、高效,使得迅速扩大词汇量成为可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构词法可以较好地提高词汇记忆和法语运用能力,学习者通过构词法批量有规律地记忆单词,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单词是构成法语大厦的砖石。法语单词学习的首要任务就在于通过对法语单词的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提高掌握单词的能力。虽然法语单词很多,但是只要记住这些构成单词的基本元素,了解构词法在法语单词构成中的影响和构成规律,掌握法语单词就不再困难了。掌握了词根的意义,就掌握了词汇的基本意义,学习者可充分利用单词之间的形式和意义联系,对大量的词汇进行模糊记忆,从而大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浩.法语词汇揭秘.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程依荣.法语词汇学导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李汶苪.学习从法语后缀的语义和语法功能来辨析和扩展单词[J].群文天地,2011.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内容
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难点
学生们如何正确的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学情分析
青少年学法懂法,能增强自己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犯罪的,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只有学好了法律,青少年才能健康成长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举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