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6:57:23
序论:在您撰写社会工作发展理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会工作视角;亲子关系;家庭结构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72-0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特殊生活境遇和教育环境除了引发一些身心道德发展问题,这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社会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学校、社会和地方政府引起了高度重视。在留守儿童的家庭中,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家庭中的关系不能形成稳定的三角形,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家庭问题的出现,特别是亲子关系问题。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其次,情感上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心和陪伴,与父母较少的情感交流使他们普遍感到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把孩子托付给祖辈,家庭结构的迅速变化,使得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了阻碍。在这种隔代监护中,孩子和祖辈存在的代沟较深,老一辈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同时,很多留守儿童小小年纪便开始有了心理重负,他们不仅要为家庭的生活担心,还常常牵挂着外出父母的健康与安全。成长过程中行为和性格出现偏差和错位的可能性。总的来说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生活得更快乐。为此,非留守儿童完整的家庭生活环境常常成为留守儿童羡慕的对象。很多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使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改善,家里生活更富裕了,同时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但是伴随的是家里的气氛变得冷冷清清,自己更孤独和寂寞。
最后,留守儿童不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和成熟的思想,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都非常渴望他人的关爱和帮助,而父母是他们最亲密、最想依靠的人。父母外出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强烈的家庭残缺的感受,他们渴望有一个完整温暖的家,渴望像别的孩子一样有父母在身边,得到父母的帮助。很多留守儿童知道父母外出打工的辛苦,因而变得更成熟懂事,能够体谅和关心父母。这就可以看出亲子关系在留守儿童心中的重要性,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希望有一个完整的家,有父母相伴。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他们懂得父母艰辛,表现得比其他孩子更懂事,希望自己能走出农村,报答父母,他们向往高的学历和好的工作,也很清楚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努力学习是唯一的途径。
从微观角度看,亲子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依据之一是孩子的年龄。年龄阶段决定了亲子关系的特点,决定了亲子互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于孩子的社会化成长亲子关系的作用不可代替的,这个关系是最初的也是最全面的,亲子关系的好坏对孩子今后的个性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新的环境和事物时很多留守儿童不能及时的进行角色转换,常常会受过去的记忆控制,喜欢拿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父母仍在身边的生活的比较,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很多留守儿童喜欢逃避现实,易产生愤世嫉俗心理,缺乏社会归属感。
帮助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路途还很长,亲子之间应该着重加强良性沟通。可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应该表明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宝玉”,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或许每个人的童年都有那么一个黑色的梦境,但区别的是,很多人不被黑暗打到,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汲取正义积极的阳光,健康的成长起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父母选择外出工作,造成留守儿童队伍不断的壮大,因此留守儿童的问题应格外引发大家的关注。帮助留守儿童不仅仅需要家庭父母的努力,跟需要社会的支持与肯定,帮助留守儿童构建另一个心灵之家。家庭是幸福的开始,是幸福回归的港湾。
田林县:考察定点帮扶贫困村
5月21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蒋明红、副巡视员陈天生等一行6人赴田林县开展扶贫调研。田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定点帮扶县。今年,广西人社厅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派出3名同志任贫困村“第一书记”,挂职定点帮扶田林县八桂瑶族乡的弄瓦村、岩林村、者达村等3个自治区级贫困村。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弄瓦村、岩林村、者达村开展实地调研,详细听取了贫困村农民生产生活、基层组织建设的情况和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蒋明红厅长对贫困村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转变思想观念,从依靠“输血”发展向依靠自身“造血”发展转变。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二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到集中经营、集中管理、集中技术,做大规模,凸显经济效益。三是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围绕贫困群众所急、所需,做好“三农”服务,鼓励农民创业和组织劳务输出,解决好贫困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安置和转移问题。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农民事农民办,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符合市场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蒋明红厅长还要求,“第一书记”要发挥好“领头羊”作用,在深入调研和综合村两委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作好任职期内贫困村发展规划,有重点、有层次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一年一小变,二年一大变”。
乐业县:召开调研座谈会
5月22日,调研组一行继续赶赴乐业县开展调研,全面听取了乐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情况汇报。蒋明红厅长指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为政府综合社会管理部门,当前要围绕新一轮扶贫开发,立足职能,服务当地党委、政府做好三件主要工作:一是以就业工作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围绕乐业县主导产业和农民外出务工需要,进一步抓好重点产业、劳务输出、外出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村”的目标。二是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三是引进与开发、培养和使用并举,抓人才工作。要加大对基层人才选拔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项目支持,形成合力,从公务员考试、乡镇职称评定等拿出具体措施,帮助基层解决人才培养、吸收、留住问题。
凌云县: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5月23日,调研组一行到凌云县实地考察了该县社保业务大厅。蒋明红厅长勉励工作人员要按照规范要求,接待好每位办事的群众,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积极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找准位置。蒋明红厅长强调,一要围绕本地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加强就业培训工作,把新一轮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作为农民提高纯收入、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手段,支持凌云县建立“茶叶产业培训基地”。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当地公务员、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开发的扶持,推动人才干事创业,用良好的制度留才、待遇留才、感情留才。
一、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重要性
(一)提高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
所谓社会工作,是指为案主解决其所遇到的各类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且涉及的内容比较广、种类比较多,这就要求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要具备较高的工作能力,根据不同的社会问题类型以及工作对象的特点,良好的解决社会问题。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自有其所特有的先进性,但是由于西方国家与我国的国情不同,因而必然要实现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本土化的理论将会更加适合我国的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更具指导意义。通过本土化理论的指导,我国的社会工作者在具备基本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上,会将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从容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问题。
(二)推进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越来越重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并在多所高校中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培育出了很多有效的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专业化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理论更多的借用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严重的缺乏本土化,使得社会工作教育及专业化的实现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但是,在我国提出发展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之后,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许多研究者投身于本土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此,促进了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并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得以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现实路径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
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时,其他学科与之相关的理论成果要吸收进来,同时,还要将当前的基础理论进行科学的整合。
在我国,研究社会学理论时,将多个学科的优秀成果都吸收了进来,从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渐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在该理论体系中,社会工作的相关概念都有明确的阐述,因此,在建设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必然要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来说,本土化理论有利于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所形成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框架是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形成的,为了有效的实现本土化,就需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基础上,将中相关的内容吸收进来,最终形成本土化理论。
(二)建设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实施理论
西方国家的国情、社会文化背景等与我国完全不相同,因而,我国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决不能完全等同于西方国家,必须要进行本土化建设。西方国家在解决社会问题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但是这些方法直接在我国使用时,不仅不会发挥所有的效果,甚至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以个案工作为例,在中国,社会服务需求量比较大,如果采用个案工作法,就无法良好的解决社会问题。另外,在中国有本土非专业意义的社会工作,在这类社会工作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方式方法及实践模式,通过对其进行总结和提炼,也将会建设出一个社会工作实施理论。通过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的构建,我国在进行社会工作时,将会具有更为适合的理论作为指导,由此,社会工作的开展将会更加顺利,也将会更加完善的解决各类社会问题。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内地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入西方社会工作,纵观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本土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并没有真正能够在体制内生成,本文即分析国内社会工作发展中现状,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构建途径。
一 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的强力支撑
西方社会工作是在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完成制度化、组织化、专业化建设,而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在较短的时期内完成长时期内的社会变迁,在这种形态多元化的社会中,必定与发达国家社会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差别,这就给国内在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的同时提出一个亟待解决的本土化问题。同时,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工作发展的专业化程度及其所能达到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地理论发展的程度。
二 当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
1.“外借理论”对国内社会工作的实践指导性不强。一是国内在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过程中,“照搬照抄”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较多;二是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本身在其发展过程中较多借用其他学科理论,于是便形成了社会工作理论中所谓的“外借理论”体系。实践证明,“外借理论”尚不能回答如何解决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问题,这便直接导致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半专业化社会工作系统在促进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上遇到一定的阻力,进而影响社会对专业化社会工作的认同以及对专业化社会工作需求的表达,从而制约着国内社会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社会工作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在国内被异化。目前国内对社会工作概念的专业理解和社会理解充满歧义,导致社会上形成两种对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一种是简单地将社会工作视为社会学的应用和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而实际上,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二者属于不同性质的不同学科,将社会工作归类为社会学下属学科就导致社会工作本身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直接丧失。另一种则是简单地将社会工作等同于中国特色的助人工作,可以说目前社会工作的具体事务绝大部分是由政府的助人机构如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来完成的,这就在实务取向的遮蔽下让整个社会忽视了对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的构建。
3.社会工作价值观与国内社会价值观的融合存在矛盾。我国传统的社会价值观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得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在融入国内社会产生排斥反应,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社会与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人”的看法上有所不同。虽然都是强调利他主义,但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以个人为核心的,而我国传统价值观则以群体为核心。二是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中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因素没有消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重视自我发展,这种追求自我完善中不乏利己主义思想,这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根本对立的,不利于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我国的传播。
4.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践渠道不畅的困境。目前国内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现状显示,专业师生往往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忽略对专业价值观和理论的实践与反思,即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缺陷。目前,国内除北京、深圳、上海等地专门设置有社会工作岗位外,其他地区均较少设置有专门的社会工作实践岗位,这使得社会工作者处于尴尬境地,社会工作实践难以在较广范围内开展,社会工作价值观难以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较为明显的碰撞来实现本土化理论体系的构建。
三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的途径探索
1.充分把握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基本特性。一是切实感受到其所承载的明显的文化特性。社会工作理论所面对的社会问题受具体的社会情境影响或制约,这就要求国内在构建社会工作理论时务必要注意到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二是深刻把握其被打上的时代烙印。从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工作理论执着于回应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和弱势群体的困境,要构建出完备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就必须深刻把握该专业的时代特征。三是不断保持反思特性。社会工作理论要跨越文化和国界的栅栏,作为社会工作理论的构建者,在纷繁复杂中回应不同处境中的服务对象的具体问题,保持不断的理性反思是非常重要的,需在在实践中反思,反思中实践,推动社会工作理论不断趋向多元化。
2.找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理论的契合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以及当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都与社会工作的人本思想价值观是一致的,这就为我们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契合点,用中国式理论构建、阐述及宣传模式向人们传达助人本质,不断增强民众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亲切感,从而加深人们对它的认可与接受。同时,注重对现阶段人们普遍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方式上的正确引导,让人们将自我价值目标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着力强调在群体中来实现个体价值,争取将利己主义因素降到最低。
3.充分利用中国人际关系及“嵌入性”促进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关系在国内乃至整个华人社会长久以来都普遍受到重视。因此,社会工作理论要完成中国特色的体系构建,就必须注重挖掘中国人际中的“社会网络”关系以及“嵌入性”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即充分利用民间解决弱者生存问题时利用家族、亲友等“社会网络”关系网络这一方式,整合专业与非专业社会工作资源,加大两者的嵌入深度和强度,不断推动社会工作实践的纵深扩散,从而推动社会工作理论的快速发展。
4.政府等相关部门强化对社会工作理论的指导和构建。一是着力明确社会工作的岗位职能,确定社会工作的职业地位,扩大社会工作的岗位分布,畅通社会工作者的就业渠道,同时强力引导学生专业实践的日常化,不断强化学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实践意识和能力;二是着力组织专业研究人员完成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整体框架的构建,即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回答社会工作在国内应该解决怎样的问题,从而促进专业化社会工作体制在国内的生成和发展。
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需求,在借鉴西方社会工作成熟理论体系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完成对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的科学提炼最终完成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构建正成为社会工作学术界的一种现实追求,无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追求过程是长期的,还需要社会工作者持之以恒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吴亦明.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的构建[J].南京师大学报,2002(5)
[2] 崔效辉.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切入点:农村社会工作[D].南京市.南京人口学院,2010
[3] 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J].社会科学,2008(5)
[4] 李增禄.社会工作概论[M].台湾.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0
[5] 黄耀明.社会工作理论发展模式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3)
摘要: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涌现很多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发展被提到了更突出的位置,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中的任务。
关键词: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社会工作教育
“社会工作”是专门以“助人”为职业的工作,而社会工作者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民排忧解难,是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的职业。但是在北京召开的“社会工作学”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认为:“社会工作”的概念目前在社会上还不是广为人知。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还很不成气候。社会工作者还没有列入拿执照的专业人士行列。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其能够在社会转型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将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社会工作的建设任务。
社会工作学是一门正在建立的新学科。为使这项社会事业的开展,管理卓有成效,必须使其上升为理论上的认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从本学科的理论发展看,工业发达国家在20世纪30、40年代就已捷足先登,试图从理论上解决由于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而造成的贫困和失业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救济问题。而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们研究新概念、新理论,编写新讲义,新教材,建立起新的学科和理论体系。建立新的社会工作学学科体系,现已提到议事日程上。
一、就社会工作学的基本理论而言
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应该包括:社区、社区管理、社区功能、社区意识、社区协调等含社会的、心理的和地理的三大层面的理论内容,体现出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公平、社会控制、社会保险、社会空间等一个“大社会”中的群体参与资源、分配和服务效益方面的一系列理论范畴,也包括社会工作的直接对象的一些更具体的理论范畴,如慈善事业、医疗保险、社会义工、安老形式和失业救济等。
二、就社会工作学的原理内容考虑
应该是:数理经济理论;服务价值理论;以人口为社区主体的人口理论;以解决社区问题和缓解社会矛盾为宗旨的社会学理论;以稳定社会秋序为主要控制手段的法制理论;以最终满足全体人民需要为标志的经济学原理等等。这些理论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共同揭示了社会工作学的规律性问题。
三、就社会工作学学科建设的方法论而言
社会工作学的学科建设有赖于以下几个主要方法的运用:(1)社会管理方法。社会管理方法在现代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中,集中表现为系统的方法,即系统分析方法和系统整体方法。(2)社会心理方法。社会心理方法是现代方法论中更高层次的分析方法,在社会工作学的学科建设中,它是协调社会发展,解决个人及解决群体冲突,平衡社会成员心态的理性的、效用性很强的方法。(3)社会制衡方法。社会工作学研究社区管理和社会服务规律,必须把“制衡”方法贯彻学科建设的始终。如研究解决社区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解决老、幼、残、鳏寡孤独无劳动能力的无偿救济和面向全社会成员的有偿服务时,必须依据制度和政策。
以上论述了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方面的任务,接下来将论述社会工作实际操作中的任务。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首先,看看西方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预测将来,往往要从历史去看,吸收教训与经验,以此来引导未来之路的走向。美国社工教育从19世纪末已开始发展,那时大概是1890年左右。其受到三个重要发展潮流的影响而形成最初的社会工作教育。当时的社会科学成为一个学科,在大学里开始有此学科的教育,这促使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越来越严谨,引发更多对社会的研究。
第二,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建设。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福利服务、健康服务、社区建设、社团管理、家庭婚姻、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等等方面出台了不少社会政策,但是政策的效果在很多方面却往往不尽人意。在整个政策过程中,除了制度设计上有缺陷以外,制度实施中更屡屡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在中国政府的社会政策过程中,从政府行政到公众行动之间,缺少了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贯彻和落实社会政策的传承机制。就中国现状看,目前社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行政体系——劳动、民政、卫生、城建、教育等政府部门和“准”行政体系——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来具体运作。正因为在政策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之间缺少一个相对独立的职业化的“中间层”,本来这个中间层是可以把政府的行政指令通过专业化的手法和技巧转变为公众的行动的,而现在的工作体系依靠的仅仅是这些行政和“准行政”部门的行政命令,明显地与公众行动脱节,也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和进程不相适应。同时,在国内社会政策的研究方面,大多数的研究比较关注的是政策法规层面和行政组织层面的问题,对如何通过一套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来提高社会政策实施的质量,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在研究社会政策的同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了,中国的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才能有有效的传承机制,才能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行业化建设。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标准,规范社会工作。开展资格认证工作,推动社会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对社会工作者,特别是社区基层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必要的专业化培训,使其适应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要求,特别要发挥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作用。社会工作的发展还要加强同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国社会工作者和组织的交流。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国际性的工作,在各国、各地区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加强合作与交流,可以把好的经验吸收进来,促进我国社会工作水准的提高。中国社会工作在新形势下肩负着历史的责任,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必将在各界的努力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的改革开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粗浅的谈了中国社会工作建设的任务,中国社工专业任重而道远,社工专业的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社工建设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主编 《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对策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定义与历程
对于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一定义,我国学界应用较多的是王思斌下的定义,即“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这是一套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制度体系)同其相互影响进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发挥功能的过程”。
社会工作产自西方,西方专业社会工作进入并在我国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时期: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学习与初步实践的时期;1950年至1980年,此时期我国大学被取消社会学课程,社工实践活动也随即被取消,从而形成了王思斌所说的“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我国的社会工作在此时期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1980年至今,这一时期是恢复和快速发展的时期。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文化困境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社会文化的奠基石,亦是西方宗教文化的主流。“爱”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核心观念并带有浓厚的普世主义色彩,并且其爱的施予路径是是自下而上的。而中国具有两千年的历史,儒家思想是我国的文化基石。儒家提倡的仁爱有别于西方的博爱。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差别的爱,爱的差序格局――是我国儒文化中仁爱观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我国儒文化中对仁的实现方式是亲,而我们亲的过程是以自我为中心,划出亲疏范围,呈现波纹式状态。同时我国儒文化的爱的施予路径也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处于完全相反的状态,即爱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这样在西方专业社会工作接入到我国本土性的社会工作土壤之中,就会出现摩擦,甚至引起人们的反感和不配合,不利于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的发展。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理论困境
任何专业都有属于其自己的理论体系,没有理论的支持,社会工作将会是单薄而苍白的。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成果可以说是众多的,例如:心理分析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标签理论、沟通理论、人文主义理论、理论等。但是我国这部分的研究较少,而且研究成果带有浓厚的西方理论背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套属于我国本土的社会工作理论著作。当我们不断地在吸收西方理论成果时,我国相应的理论却未更好地做到对西方理论的再理论化,在缺乏理论系统的背景下,一味的运用西方理论于实践中,会由此衍生很多由于不符合我国自身特点而出现的问题。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制度困境
我国的制度背景是社会主义制度,这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发源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是完全不同。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在我国的整体环境下,并不能有效地实施,一些民间社会工作组织的登记门槛相对比较高,并且其除了对直属部门负责外,还要受到民政部门的监督。在西方的大环境下,倡导的自发地组织救助活动的民间组织机制,在我国并不容易实现,虽然政府鼓励提倡助人组织的成立,但这些组织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效应,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改革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对策
社会工作本是西方之物,在对待这一事物时应秉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要想走出上述的诸种困境,使专业的社会工作在我国更好地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政府与社会共同运作的机制
在实践中看来,我国的社会工作仍旧主要是靠政府以及与之具有附属关系的机构团体来承担,行政性程度仍旧很强。虽然我们一再强调,我国要从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转向行政与民间社会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而且政府也逐渐将一些社会工作服务权力让位于社会,但是由于进入门槛高、双重监督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专业社会工作的效能并没有得到发挥,群众社会工作团体仍然没有改变其政府的附属状况。要想使我国的社会工作朝专业化方向发展,那么必须扩大民间社会工作的运作空间,在政府的支持下,让社会中的自发地民间组织自由而充分的发挥其服务社会职能。
(二)促进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我国的社会工作高效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在数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但在有了理论的教育的基础上,注重教育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多参与到社会工作实务之中,理论结合实践。同时要加快民间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们提供更多跟好的实践平台,做到学以致用。
(三)加快弥补本土性专业社会工作理论的空白
在我国,一直存在本土性的社会工作模式,但是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其附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都很重视实务而忽视理论的发展,造成至今我国的社会工作理论仍旧使用的是西方的一套,而没有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样不利于实践经验更好地传播和提高,只有把实践工作经验的有益成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总结出一套现实可行的理论,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同时要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再理论化,吸取其精华,形成符合我国本土状况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些努力来加快填补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的空白,以更好地为社会工作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17.
[2] 文军.个体主义还是整体主义: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及其反思[J].社会科学,2008.
[3] 田毅鹏,刘杰.中西社会结构之“异”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社会科学,2008.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借鉴;反思
1929年社会工作者开始着手建立社会工作的科学理论体系和特有的实务方法,先后有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等理论从其他学科被介绍和应用于社会工作中,西方、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理论、社会建构理论等,也被充实到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中,并成为了社会工作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随着社会工作的逐渐完善和成熟,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具有独特价值体系、科学理论和实务技能的专业,理论的建构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特质之一。理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事物的存在变化及提供方法等多种功能,Walsh(2006)认为对于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在于预测和解释服务对象的行为,辨识实践情景中的知识缝隙。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没有理论指导到自觉采用理论指导,从理论单一化到多元化,从指借用心理学到将社会学、认识论等学科都吸收过来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王思斌,2006)。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大卫・豪(David Howe)将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大体划分为7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调查阶段。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以里奇曼的《社会诊断》为代表,开启了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大门,这一时期社会工作多关注实际工作,很少思考。第二阶段是精神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此时精神分析学说成为西方社会工作者唯一运用的理论,甚至社会工作也几乎等同于了精神分析工作。第三个阶段是“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在20世纪30至50年代,两大派别不断发生冲突,并且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第四个阶段为“获得”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是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工作的理论不仅在数量上得到增长,还重新找回了“社会”取向。此时,开创了社会工作独有的学派――“心理暨社会学派”。第五个阶段为“盘点”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因为社会工作理论在数量上的急剧增加,需要对已有的模式、学派进行梳理和分类。第六个阶段为“理论统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工作把各种社会工作方法整合在一起,借用“系统理论”和“社会功能”概念,形成了一元化的理论框架。第七个阶段为“理论归类”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元理论并存,这一时期社会工作者对各种复杂的理论进行整理、归类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分类模式。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取向
当前,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过系统的整理之后,其主要功能发展为分析和解释问题的性质、预测并制定目标和任务、选择干预方法和模式、评估服务结果等。因此,西方社会工作者有着比较强烈的理论意识,具体的理论取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工作理论模式在个案工作中形成了“危机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心理―社会模式”和 “行为治疗模式”;在小组工作中形成了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和互动模式,在社区工作中则形成了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等(王思斌,1999)。另一方面,当代国外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理论, 例如帕森斯(1988)从经验、要素和整体这三个层次来构建理论, 并把社会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大卫・豪提出将社会工作理论区分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的两分模型;默顿(1969)针对宏观理论体系的诸多弊端提出了使抽象理论和经验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层理论,认为中层理论是以下两种理论的中介:一方面是以观察到的特定等级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相离甚远的社会系统的概括理论,另一方面是完全没有概括特点的有条理的详细描述;特纳(1987)进一步指出只有遵循中层研究策略, 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和命题才能更加紧密地组织起来, 因为理论强调经验研究, 这就促进了每一中层理论概念和命题的澄清、阐明和表述。
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对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借鉴意义
理论来源于实践,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是对这种已高度专业化的实践过程的概括与总结,因此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方面,当代西方国家在发展程度上显然要高于我国。尽管在历史、文化、制度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有所差别,在不同的社会脉络下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工作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学习、借鉴西方的理论和经验(李晓凤,2008)。一方面,社会工作理论是一种独立的学科理论,本身就具备概括其共同规律的理论框架,能够对现代社会工作所涉及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理论的解释和回答,而在这些方面,西方社会工作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对我们来说有学习的意义。同时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中体现社会工作一般规律的内容是具有普适性的,可以为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所借鉴。
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工作正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需要吸取西方的先进经验,紧盯国际社会工作发展前沿,在充分学习与了解的基础上分析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的异同点。如此,不仅有利于加速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过程,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在构筑中国的社会工作制度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立足本土的同时凸显独特之处,在建立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模式中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