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兴起范文

时间:2023-07-19 16:57:17

序论:在您撰写传统文化的兴起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传统文化的兴起

第1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 行政文化 传承 革新

一、序言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的建立,推动着我国整体社会的变迁,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这一转变的根本体现在于,由原来的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中心、以政府行政权力统摄一切的社会各领域合一的社会结构形式,转变为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相对分离的社会结构形式。[1]这种领域的分离,造成了政府权力的相对弱化,同时也对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能够在适应社会的变革的基础上,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

行政文化作为具有行政特色、反映行政风格、适应行政人员身心特点的一种文化形态,包含着行政管理中所存在的从物质形态、活动方式到思维意识的一切文化现象,是一个复合的、多层面的整体组合。[2]与此同时,行政文化也是行政管理的思想的内核,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的有机系统,对行政管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转型时期,政府对其行政行为的调整,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传统行政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二、转型时期传承和变革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行政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变化,对传统的行政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行政文化作为行政管理的内核,又从深层次上影响着政府的行政行为。因此,在这一时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不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行政实践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了其必要性。

传承与革新传统行政文化的其理论意义在于能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不仅影响着、指导人行为动力,同时也会受到来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行政文化的研究,不单单只是分析它是怎样对行政行为产生影响的,更重要的是,要将行政文化与各个学科有机的融合起来,跨越学科界限,扩大对行政文化研究的内涵,并且将这些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要行政文化的研究之中。尤其在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下,只有将行政文化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做到研究别的学科的基础上促进文化的研究,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文化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在实践意义方面,行政文化作为政府行政行为的潜在支配力量,对影响和支配政府的行政行为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行政文化的研究提高了政府公共行政的效率。从其性质来看,行政文化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积极的行政文化可以促进行政行为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增强行政行为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价值,而消极的文化,则会抑制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3]在转型时期,通过对行政文化的研究,将其积极地性质发挥于政府的管理之中,才会对整个社会的起到维护,支持,稳定和发展的作用,才有利于政府公共行政效率的提高。其次,从微观层面上,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行政文化,可以加强政府内部人员的行政素养。社会变革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无疑会对政府内部的行政行为产生影响,甚至可能造成政府行政价值与目的偏离,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行政行为的最终目标而忽视了行政行为的初始目的在于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的构建与对人民福利水平最大化的维持。行政文化的研究,可以为行政人员创造内在的价值检验机制,对其一味的只追求自身利益价值的观念产生冲击,使其行政管理行为的价值核心建立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

三、传统优秀行政文化的传承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也不例外。从本质上讲,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宗法社会的思想观念贯穿其中,它一方面倡导仁政、亲民,要爱民如子,另一方面又强调权力至上,致使官僚之风盛行;它一方面主张个人的修身养性,号召仕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另一方面又推行等级观念,训导人们养成唯上是从的行为习惯。[4]传统行政文化的遗传因素,依然对当下的行政文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纵观历史的发展,由于传统行政文化的封建性、保守性、官僚性等弊端而造成的政府行政行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基本轨道相偏离的现象已屡见不鲜,然而,不得不承认,传统的行政文化的精髓仍然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并且在转型的时代的背景下对这些优秀的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将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对中国的文化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儒家思想精华中促进现代社会发展部分的发扬。

1.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在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民本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其原意是一种统治观,基本思想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等。[5]民本思想是行政权力合法化的有力手段,应当说,现代中国行政应加大对民本思想的认识,它对于增强行政权力的合法性,改进行政管理方法,强化人民的主人翁意识,都必不可少。

2.“德治”思想。传统的行政文化是由“礼制”、“德治”和“法治”组合而成的思想系统。作为实现“礼治”的一种软手段,“德治”思想规劝统治阶级推行“仁政”。实现“德治”的关键是统治者先要有其德,“德治”要求行政人员“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如果说“法治”是行政行为的外在“硬约束力”的话,那么,德治思想就是内在“软约束力”,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内在道德修养,强化其“以德行政”的理念,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使行政人员树立正确的行政理念,才能培育高尚的行政情操,才能切实的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变易思想。变易思想要求行政人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灵活处理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所造成的传统行政行为失灵和失效的问题。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变易思想内容比较丰富: 第一,天地革。告诉人们只有认识和尊重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确保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第二, 法与时转。法令为时代服务, 国家才能治理得好; 制度与时代相适宜,治国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第三,过犹不及。要求人们做事把握分寸,适可而止。第四,因地制宜。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五,与时皆行。主张人们主动去认识和适应自然与社会的变动,在变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正确地处理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社会转型的背景以及行政环境本身的复杂性,对行政人员的变易思想在这一特殊时期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继承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变易思想不仅能够使行政行为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及时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之上,促进了行政行为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四、传统行政文化的革新

历史的变迁,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然而,作为开放系统的文化,也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我国当代行政文化的革新应该是顺应知识时代的新需求、与政府行政管理的重点和时代进步的特点相吻合的。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文化的革新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官本位思想向民主型思想转变。传统的行政文化中孕育着浓重的官本位思想,“一切为了做官”成为行政人员所追求价值所在,造成了行政管理行为真实价值与目标的异化。在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关键时期,更应根除官本位的观念,确立行政人员的公仆意识和服务精神。在官本位思想向民主思想的转变过程中要增强行政人员的角色意识教育,强化其民本位的行政理念,加强自我教育与实践,使行政人员明确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其自身的生存依靠人民,为民服务是其职位应有之义,充分实现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转变,真正树立起行政人员是人民公仆的观念,养成奉公为乐,谋私为耻,清廉为荣,利己为羞的从政风范。[6]

2.封闭保守的行政文化向开放多元化的行政文化转变。中国传统的行政文化起始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因此造成了行政文化极大地封闭性与保守性。开放的市场经济需要大量的与外部的沟通行为,而封闭的不开放行政文化,将会成为制约行政管理行为有效性的瓶颈。在新时期各种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因素,对行政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势必需要行政文化由封闭保守向开放多元化转变。构建多元的文化体系,在与外界充分交流的基础之上,充分吸收先进行政文化的精髓,克服不利于社会进步的行政文化的糟粕,发挥多元化的行政文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建立开放的多元的行政文化,不仅是适应时代的表现,更是是对传统行政文化中变易思想的有效继承。

3.用法治文化取代人治文化。法治型行政文化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行政主体必须树立法制观念,把法律约束变成自身的行为准则,二是行政行为必须要以法律为核心,依法行政。在传统社会中,往往将行政效果寄托于行政主体的人格品质上,“任人唯亲”,因此导致行政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了行政主体的主观片面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为法理型行政文化的上升提供了契机,创造了行政行为的自律性机制,在保存行政行为其合理性的同时,也能得到其他机制的补充,从而使得整套行政体系趋向于法治化的管理。[7]“法治文化”是培育契约精神的土壤,这将逐步唤醒社会公众的独立人格和公民意识,打破对权力的依附习惯,增强法律关系平等的观念。[8]

4.由全能型观念向分化型观念转变。与政府有责任包揽社会中所有的事物,行政人员是全能的,有能力管辖所有的行政事物的全能型的行政观念不同,分化型行政观念强调,社会是复杂多变的,因此政府只需承担一定的行政职责,剩下的大部分职责要由不同性质社会的组织力量来行使。美国行政学者斯塔林认为,尽管很难界定政府的行政责任,但政府责任或星恒责任所涵盖的基本价值在于:回应、弹性、能力与正当程序。市场经济的发展,告诉我们,政府的干预,虽然对经济社会的有序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过多的干预,反而会阻碍经济的有效发展。在全能型背景下,独立人格的缺失使得公民难以从自身的根本利益、权力资格和权力地位出发来对政府性质、地位做出合理的价值评判和要求。所以,也要加大公民权力的行驶,在决策中加强公民参与的力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使公民的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使全能型行政文化逐步瓦解,限权型行政文化开始形成。在建立分化型政府的同时,还要培养政府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加强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束语

数千年的文明使得中国行政文化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行政文化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对传统行政文化的传承与革新是不仅是行政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同时其对维护和谐的行政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亚平.转型社会中的行政发展[J].南开学报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竺乾威.公共行政学[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刘祖云.论影响政府效率的行政文化形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4]赵黎明,刘成林,庄明峰.中国社会转型期行政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价值取向[J].河北学刊,2007(3).

[5]祁志刚.社会转型与传统行政文化——继承与创新中的制度发展[J].人民论坛,2011(2).

[6]熊小伟.社会转型时期行政文化革新与行败防治浅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7]谢君瑶.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行政文化的创新[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4).

第2篇

【关键词】传统色彩文化;企业形象设计;企业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色彩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象征意义具有重要地位。传统色彩文化在当代平面设计中保持着较强的活力,被广泛应用到平面设计中。企业形象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种,其通过图像、文字和色彩的组合,达到展示企业文化、宣传企业理念的目的。笔者以企业形象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的启示和应用,以揭示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传统色彩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受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色彩体系,主要观点有五色观、正色与间色、无彩色观等。中国传统色彩由五种主要色彩组成,分别是红、黄、青、白、黑,对应着五行的火、土、木、金、水,其中五色又被称为正色,其他颜色称为间色。五色与世界万物和文化相联系,并不断延伸,形成了中国人民特有的色彩观,并且受到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出现了无色体系。传统色彩文化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先人很早就开始了对色彩的运用,不仅为了美化生活,更是为了从事宗教活动。原始人以狩猎为生,动物的鲜血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刺激,引起了他们对红色最原始的崇拜。到了西周时期,由于礼制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正色和间色的概念,形成了红、黄、青、白、黑五种正色观。到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文化派别形成了不同的色彩文化理念,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色彩文化的发展。南北朝时期,佛教大规模传入中国,裹挟着浓郁的异域风格形成了佛教色彩观。同时,儒家思想注重伦理,将色彩与人伦、礼制、仪式相结合,赋予色彩伦理、宗教、等级等丰富的内涵。道家崇尚自然,清静无为,善用黑色和白色,以体现自然之美。佛教融合儒家和道家思想,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色彩文化,并且对我国服饰设计、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传统色彩文化在企业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企业形象设计是表现企业理念、企业行为的视觉体系,是企业文化和思想理念的最直观表现手法,是企业形象传播的重要手段。进入新世纪,企业形象设计作为企业宣传的重要方式,对企业的重要性逐渐提高。色彩是企业形象设计的重要载体,整合色彩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将传统色彩文化内涵赋予到企业形象设计中很有必要。

(一)红色系的应用

红色在传统色彩文化中象征生命、活力与热情,寓意吉祥、欢乐与祥和,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红色是传统色彩的代表,广泛用于各种喜事中,现代社会人们仍在嫁娶、节庆、生日中大量使用红色,可见对其的喜爱程度。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红色也被广泛地应用。以中国银行的标志为例,它以红色的古代钱币造型,表明企业业务与钱币有关。标志造型的外部是古代钱币的样式,内部是汉字“中”,红色象征中华民族,与国家概念对应,古代钱币的造型则非常鲜明地表现出银行的业务内容,传统色彩和传统图案的搭配,使得中国银行的企业标志极具更明确的指向意义,寓意深刻。中国银行标志将传统色彩融入企业形象设计中,自然地展示了企业的形象。

(二)五色观的应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便提出了自己的五色理论,五色观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五色又被称为正色,饱和度较高、色彩鲜明。因此,在企业形象设计中,对五色的应用实例非常多。相近颜色或互补颜色形成色彩、面积和位置的对比,能够塑造出鲜明的色彩感染力。五色观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多有体现,几种原色较常被使用。如我国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两只金黄色的凤凰呈现出展翅高飞、鸾凤和鸣喜相逢的形象,表明香港凤凰卫视意图打造成媒体王者的形象,与黄色象征的尊贵、华贵相呼应。凤凰代表着中华民族,寓意吉祥圆满,黄色代表华贵,两者的组合表现出凤凰卫视希望自己有更广阔的发展这一企业愿景。

(三)无彩色系的应用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善用黑色和白色,以无彩色系诠释世界的色彩缤纷。无彩色系的色彩文化也可以运用到企业形象设计中。当今社会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眼花缭乱的色彩会令人审美疲劳,将无彩色系运用到企业形象设计中,可以避免形象同质化,给人以形象鲜明的感觉。无彩色系的色彩理念运用到企业形象设计中,摆脱了原有色彩的属性束缚,表现出更为自然、淡雅的美感。在企业形象设计中运用无彩色系,可以利用面积小、纯度较高的色彩,突出无彩色与彩色的对比,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如华夏银行的标志(黑色版),是由黑色的龙形和中间的古代钱币的方孔组成的图案,中间的空白则是“China”的首字母C,龙形与华夏民族相呼应,黑色的龙形和字母C共同寓意了银行名称。这种黑白色的无彩色系表现手法巧妙地表明了企业的形象,加深了用户的印象。

(四)色彩心理的应用

传统儒家思想较为重视色彩的象征作用,有不少利用色彩的视觉效应助推其思想传播的事例。同样,色彩的心理效应也可以应用到企业形象设计中。儒家思想认为五色观中的正色象征高贵,间色则代表卑微。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色彩学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效应也多有体现。企业形象设计重视正色的使用,同样也会使用间色。如天福茗茶以绿色为底衬托白色的文字,绿色与茶叶的颜色遥相呼应,代表着生机与希望,与茶叶的清香气息非常相符,清新的颜色配合醒目的文字,让人对企业的茶文化内涵一目了然,具有明显的心理感染效应。

(五)色彩情感的应用

色彩的情感表达是指其与图形相互配合,共同表现情感的方式。儒家思想重视色彩的情感表达,赋予色彩独特的意味。企业形象设计中,色彩常参与图形搭配,以充分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在重视色彩的情感表达基础上,运用不同的材质与色彩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情感,更具时尚气息。中国联通以古代盘长纹饰为原型,以红色的线条构成的盘长表达企业形象,盘长寓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表现出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通信网络。企业标志中用盘长构成了两个上下相连的红心,用红心表达企业的真诚服务、与顾客心连心的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辨识度,同时宣传了联通的品牌和形象。这种将传统色彩和传统图案赋予时代意义的设计方式,有利于传统色彩文化更加顺畅地进行情感表达。

三、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的意义

传统色彩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企业形象设计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而言非常重要,色彩作为视觉表达工具之一,合理运用对企业形象设计而言意义深远。

(一)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进入21世纪,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人们被海量信息和高科技产品包围,可能会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使得传统文化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失语的尴尬。当代人有必要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企业形象设计中融入传统色彩文化,不仅有利于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有利于丰富企业形象设计的表现风格和手法,特别是在设计中对传统色彩观念进行加工、改造和再创作,使其更加符合当代审美观念。这样能够赋予传统色彩文化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深化企业文化内涵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提高,生活品质也逐渐提升。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习惯商品经济下的商业宣传,以商业的角度看待商品。企业形象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和态度,是企业宣传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够在企业形象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加深企业的文化内涵,弱化商业形象,更易被人接受,达到宣传的目的。设计师设计企业形象时,更需要挖掘企业的内涵,寻求传统文化与商业内涵的平衡点,以合适的表现手法和风格,达到体现企业文化内涵的目的。

(三)创新企业形象设计

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企业若想从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重视企业形象设计,增强企业文化的表现力,突出新意。因此,仅将传统色彩文化融入企业形象设计中是不够的,需要对传统色彩文化进行创新与发展,使其符合现代文化内涵和审美标准。设计师应在了解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传统色彩文化,通过加工、改造与创作,找到传统色彩文化与企业形象设计的契合点,将两者融合,达到统一。传统色彩文化为企业形象设计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观念、表现手法和技艺,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于企业形象设计中,并经过一定的再创作,达到展示与宣传企业文化内涵的目的。

结语

传统色彩文化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在设计时将传统色彩文化纳入其中,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是对企业形象设计的促进和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设计师更应该将传统色彩文化创造性地运用于企业形象设计中,以增加企业形象的文化内涵与理念深度,让更多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燕.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的启示[J].新闻界,2009(3).

[2]于丽峰.色彩心理效应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建筑,2012(3).

[3]赵美川.浅析图形与色彩在传统商业招幌设计中的作用及其现代运用[J].大家,2012(12).

[4]吴桢.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的启示与合理借鉴[J].大观,2016(7).

[5]张赛娟.现代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民族化及其应用研究——以国银品牌形象设计为例[J].美与时代,2010(11).

第3篇

金融固然归根结柢是一种信用关系,但是“金融”这种信用关系所要求於一个 社会的道德基础的条件却比一般信用关系强得多。托宾(James Tobin,诺贝尔经济 学奖获得者)在为《新珀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撰写的“金融”词条里说∶一张 借据,仅当它进入流通领域时,即被债权人拿来当做“信用”转让给第三方时,才 具有“金融”的意义。在韦伯( Max Weber )的论述传统中,金融,尤其是现代信 息技术基础上的股票カ场这样的金融活动,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大众参与”的过程。 在这里,我把“大众”定义为超越了“私人联系”所能维系的竤体的规模。与托宾 的定义一致,当我们考察一张借据能够成为一项“金融工具”的前提时,马上会注 意到金融与“信用一般”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传统社会里相当常见的借据,只要求 借贷方对出据方的信任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而且经常仅仅依癠於私人联系(血缘、 地缘、业缘);在大众参与的金融过程中,出具这张借据的个人的信誉,对多次转 让以后的债权人而言几乎没有甚么意义。没有谁会因为不认识一家企业的老板而拒 绝购买普遍被看好的该企业的股票(尽管许多人会因为认识那家企业的老板而购买 该企业的股票)。金融过程所依赖的,不再是几乎每一个能够生存下来的社会的道 德传统中都具备的人与人之间的“私人信任关系”(即建立在上述私人联系基础上 的信任关系),而是必须依赖於“非个人”( super-inpidual ) 的、“超越私人联系” 的,被哈耶克 (F. A. Hayek) 称作“抽象规则”(abstract rules) 的那种制度。 这种制度 在韦伯那里被称作资本主义的“支撑体系”(suppportive system),包括独立的审计和 会计系统、独立的司法与法庭抗辩系统, 以及使“自由契约制度”(free contracting)

得以有效的其他种种制度。事实上,当我们(跟著韦伯)如此重视资本主义制度的 “可计算性”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支撑体系”的超越私人 联系的性质,如果不是因为这种“非人性”的制度里的“铁面官僚”的冷淡,无情 地排除或极大地减弱了那些时刻包围著我们的、无孔不入的“私人联系”的影响, 那么资本主义的“可计算性”就难以存在。

让我从股票交易中提出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上面的论点。在美国流行的网上 股票交易商当中,明确地规定了所谓“跳一价位”(stick up)制度。就是说,当股 票交易的委癠方向方发出交易指令时,如果指令是“卖空”,那么方只能 在カ场价格从下降过程中停稳的某个价位再跳上一个价位时执行委癠方的指令。跳 一价位的规定是为了防止股票カ场在高度不稳定期间被短期炒家炒到崩盘的地步, 因为从理论上说,卖空股票的数量可以无限大地超出股票发行的总量。当股票从一 个过高的价位下滑时,往往引发“雪崩效应”,手中执有股票的人会争先恐后卖出 股票,而原本没有股票的人,出於投机,会大量卖空股票。跳一价位的规定使得卖 空行为相对於原本持有股票而现在卖出股票的行为而言,处於劣势。例如当 IBM股 价一天之内从105美元下滑到100美元时,如果中间没有停顿,那么在跳一价位规则 下,卖空方基本上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损(如果股价跌到 100 美元以下才停住并 且反弹到100美元, 那么按照“随行就カ”market order 指令执行的卖空就会造成亏 损)。

跳一价位规则也许或者肯定对社会整体而言利大於弊,但是它所要求於社会的 道德基础是甚么呢?我还是想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要求。在跳一价位的规定下, 委癠方事实上只有两个选择∶(1)向方发出“随行就カ”指令。在该指令下, 委癠契约关系规定,方必须“尽最大努力”(best effort)为委癠方卖一个 好价钱;(2)向方发出“限定价格”( limit order )指令(当然包括“止蚀限 定价格”)。在该指令下,方要么不卖,要么只在委癠方限定的价格以上将股 票卖出。对华尔街的许多股票及其期权(options)而言, 价格在一天之内的变动可 以大大超出1%的幅度,例如计算机业三巨头之一的Dell,其股票常常在一天之内变 动10%左右。最近的例子是1998年1月11日,在一分钟走势图上显示,Dell从85美元 几乎不停地跌至79美元,然后再上升到 87美元。与此同时,Dell的期权价格,以一 月份到期的85美元出售权为例,则毫无停留地从2.5美元上升到6美元再下跌到 2 美 元,一天内的变动幅度几乎达到 300% . 熟悉香港股票操作制度的读者会注意到, 这正是股票交易人谋私利做“老鼠仓”的大好时机。仍以 Dell为例。如委癠人 发出的指令是“随行就カ”购买一月份85美元出售期权,那么人完全有理由按 照当日最高价格6美元为委癠人“买进”期权,而实际上自己以例如当日行价3美元 买进再转让给委癠方,获利 100% .如果委癠人发出的是卖空指令,那么在跳一价 位规则下,人仍可以在当日的较高和较低两个价位上自己卖空,然后把那些在 较低价位上卖空的股票“转让”给委癠人(即在低价位上买回并在同一价位上借出 该股票给委癠人)。尽管有详细的规则禁止人这样做,但由於监督成本太高, 委癠人事实上很难知道自己的指令是在哪一个价位上执行的,除非委癠人能够看到 交易当天“场内专家”(specialist,或market-makers)的交易记录。我在香港曾经听 一位交易所的朋友说,香港交易机构里几乎人人都有“老鼠仓”。这或许是夸大的, 但离现实应当不会太远。另一方面,以我个人多年的经验,美国的网上交易员,至 少那些著名的互联网交易公司 , 不太可能做“老鼠仓”。 所以我相当放心地发出 “随行就カ”指令,并经常於事后得知成交价格比我期望的更加理想。这个例子说 明,跳一价位规则或任何金融制度,其事实上的有效性常常主要依赖於规则执行者 的道德自律,在监督成本高昂的场合尤其如此。 这也是诺斯( Douglas North,诺贝 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所说的“第一方监督”(the first-party enforcement)。

第4篇

第一:企业文化理论定位在外在表象而非内在本质;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定位在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

第三:企业文化功能定位在战略之外而非战略之中。

企业文化人人可以谈,也人人可以做,但不是人人可以懂。

要真正懂得企业文化,需要相当高的悟性。这个悟性,不是人人都天生具备。

这个悟性有无,区别就在于老子的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能够理解这句话的,就是有悟性。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就是没悟性。

企业文化是日本人实践,美国人发现的。日本人懂得道,但美国人不懂。美国人只看到企业文化的外在表象,却不能理解企业文化的内在本质。因为西方思维里没有道的概念,因此美国人天生缺乏这种悟性。

美国人把企业文化描绘成一个管理工具。工具是有形的,因此通俗直观。工具是有用的,因此广受推崇。企业文化因此而流行起来,随着其他西方管理理论,一同进入中国。中国的专家学者进一步发挥,给出了企业文化的“总和说”,“洋葱说”,“积淀说”,“现象说”“同心圆说”。企业文化的定义五花八门,据说有几百种以上。事实上,至今没有一个企业文化的标准定义,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理解的企业文化。为此,还形成了很多流派,如定性派,定量派,实战派,经院派,领导力派,文化力派,解构派,集纳派。每个流派都声称自己正宗,地道。八派之外还有大量的观点鲜明、自成一体的专家学者。门派众多学说林立现象的存在,本身就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即这些定义和理论,都没有进入问题本质,只是在外围打转转,如同盲人摸象一样各执己见各执一词。

无论是哪一门哪一派,都是在企业文化的外在表象上做文章。因为他们不懂得道,因此这些定义都脱离了企业文化的内在本质。这是传统企业文化的第一个根本性定位错误——企业文化理论定位在外在表象而非内在本质。

什么是企业文化的内在本质?懂得道的人不言自明,不懂得道的人永不理解。这个内在本质是说不出来的,不可描绘的,无法比喻的。如果说出来了,看得见了,听得到了,那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内在本质,就与传统企业文化理论学说没有什么两样。直截了当地说,传统的定义都不是真正的定义,只是各自对其外在表象的一种描绘语言。既然是描绘语言,就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都是源于各自的见闻和理解。企业文化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一个所谓的标准定义和统一模式。每个人的理解和表述都是正确的。世界上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所谓的企业文化权威泰斗。在企业文化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可以说,人人可以做,人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表述,差别只在于悟性高低,道行深浅。

企业文化的外在表象,被概括为四大层面:理念层,行为层,制度层,形象层。对于这个理论体系,很少有人提出质疑,是最为公认的一种理论学说。无论是什么门派,都无法逃避这个理论学说的影响。所有的企业文化实践,包括企业文化诊断、评估、设计、提炼,编写、宣贯、建设、变革等等,都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学说体系上。

这就导出传统企业文化的第二个根本性定位错误——企业文化建设定位在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把企业文化定位和理解为表象的东西,必然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只是表象的构建。设计一套企业文化体系,编制一本企业文化手册,再建造一组企业文化形象,继而宣贯落地深植,这就是传统企业文化的基本路径。诊断、提炼、编写、宣贯、落地、走人,形成一个古典套路。殊途同归,换汤不换药,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什么门派,最终在操作上都是同一个模式。理论学说上这一门攻击那一派,无非是为了标榜自己争夺客户的狗咬狗而已。

这些套路和模式所构建的企业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企业文化变成了一个僵死的、固定不变的,不可动摇和怀疑的教条。因为所有专家大师都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价值观是不可更改的,一劳永逸的。一旦提炼表达出来,那就是天条,绝对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把外在表象当作内在本质,把企业文化活的机制阉割了,扼杀了,窒息了,灭绝了,还美其名曰长期坚持恒守信念。

无论把企业文化当成什么,比喻什么,都不能忘记一个“活”字。如果是水,应该是活水。如果是鱼,应该是活鱼;如果是佛,应该是活佛。如果是空气,应该是新鲜流动的空气。总之,企业文化是一种活的灵魂。只有活的灵魂才是真正的道,任何固定下来的都不是道,而是道的外在表象。道永远都是活的。企业文化的生机活力,在于时时面对企业经营实际问题。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当中,企业文化才能永葆青春活力。正是在这一点上,传统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犯了根本性的错误。绝大多数企业文化建设,都是给企业构建一个企业文化体系,却没有培育一个活的机制。鱼是有了,却是条死鱼。很可能是条人造鱼,充气鱼,木雕的鱼,纸糊的鱼,甚至是一条臭鱼、烂鱼、毒鱼、假鱼,鱼下水,鱼骨头。企业自己没有学会渔的本领。

什么是企业文化活的机制?所谓活的机制,就是企业文化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作用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环境条件。企业文化不是凭空发生的,也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发展,进而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通俗地说,企业文化必须有自己合适的土壤。现在的企业文化建设,都完全脱离了这个环境条件基础。不顾企业内外环境条件,人为设计制造一套体系,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水土不服的,既不能生存发展,更无法发挥作用。把企业文化孤立化,绝对化,固定化,教条化,都源于西方机械思维方式。所以,企业文化建设要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要全面联系动态地考虑和解决问题。不能脱离企业环境条件,孤立地搞企业文化。可以这样说,企业文化依赖于活的机制。或者可以直接说,企业文化就是一种活的机制。

企业建设企业文化,不是为了变身为文化事业单位,而是为了实际应用,是为了解决企业经营实际问题的。体系完善了,手册出来了,企业文化建成了,怎么运用到具体实际当中?咨询公司专家大师只有一个答案:宣贯落地深植。但是,很多具体措施,都没有落实到关键问题上,即与企业战略相结合。这就是传统企业文化的第三个定位错误——企业文化功能定位在战略之外而非战略之中。有人提出战略导向型企业文化,有人提出企业文化是战略的战略,也就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的关系,不是在前就是在后,不是在左就是在右,不是在上就是在下。没有看见有人说过,企业文化就在企业战略当中。事实上,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应该是一体的,而不是二元的分离的。凡是与企业战略割裂分离的,都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而只是企业文化的外在形式。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战略有效匹配互相协作,才能为企业经营实际做好服务。企业文化长期被边缘化,形式化,表象化,剥离化,都说明了这个定位错误的存在。不少企业只是在口头上重视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结合,却没有在体制机制上予以保证。没有体制机制保障,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结合就是一句空话,企业文化不流于形式也必然是个神话鬼话。

总而言之,回顾几十年来国内对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实践,归纳起来就是这三个根本性的定位错误。正是因为建立在错误的定位基础上,所以才导致了理论的荒谬和实践的荒唐。深入分析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是否真正理解了企业文化的“道”。很多人把理念价值观之类的理解为道,制度行为理解为法,具体措施理解为术,这是完全错误的,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道。理念价值观本来是道,但一旦被具体提炼表达出来,书写印刷出来,就不再是道本身,而变成是道的外在表象了。也就是说,那个写在手册里的理念价值观之类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道,而是道的表现形式。这个微妙的细微区别,划分的却是两种境界的天壤之别,云泥之分。很多专家大师权威泰斗,都没有弄清这个区别。真正的企业文化之道,是其内在的活的灵魂。这个活的灵魂,才是其深藏的,无形的,不竭的,永恒的道。企业文化活的灵魂,就是一切以企业经营实际为导向,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服务。传统的企业文化,都把这个最根本最关键的一点忽略了。

现代企业文化,应该重新回到这个基本点上来。未来的企业文化面临两个变革任务,一是对外要现代化,也就是要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和积极引导未来市场。二是对内要机制化,也就是要把自己变成活的机制,而不是僵死的教条体系。企业文化的现代化变革,首先就要解决这三个根本性的定位错误。第一,企业文化理论要定位在内在本质。第二,企业文化建设要定位在授人以渔。第三,企业文化功能要定位在战略之中。这就是多年思考和反思,得出的一个最终结论。

第5篇

象形,不仅包括仿效生物,还包括仿效非生物。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象其形,取其精,格其物,取其意,学其长,利其用,是中国人传统思维的一中常用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一中有效方法。形意拳就是一种象形拳术,可见象形思维,格物致知为形意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欲探讨形意拳理论,研究形意拳和象形的关系不失为其重要的一部分。形意拳的产生和发展最能体现人为万物之灵的优秀能力和属性。在形意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条象形思维的主线自然贯穿于其中。我们都知道形意拳是以五行拳、十二形拳为主要内容组成的拳术运动,但无论是五行,还是十二形都是和格物取意、象形模仿相依存的。五行拳以劈、钻、崩、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认为:劈拳动作其形似斧,性属金,有劈物之意;钻拳动作其形似闪电,性属水,有涌泉翻转之意;崩拳动作其形似箭,性属木,有射物直冲之意;炮拳动作其形似炮,性属火,有崩放炸裂之意;横拳动作其形似弹,性属土,有弹滚之意。十二拳是模拟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鸟台、鹰、熊十二种动物的主要形象和技能特征的拳术。认为:龙是传说中的神物。有降龙下界之式,有伏龙登天之形,有龙体搜骨之法;虎为山中兽类之王,有伏虎离穴之势,有猛虎有扑食之勇;猴是最灵巧之动物,有缩力之法,有纵山之灵,舒臂之力,有闪转腾挪、神机变化之妙;马是兽中最义者也,有疾蹄之功,垂缰之义,跳涧之勇;蛇有天地所赋之性,身体玲珑、能屈能伸、有拨草之巧,能活动腰中之力;鸡是最有益的动物,能司晨报晓,又有单腿独立之能,抖翎之威,争斗之用;鹞是禽类中最雄勇、最灵敏的动物。有束翅之法,有入林之能,有钻天之勇,有翻身之巧,燕是禽类中最轻灵的动物,有抄水至精,有飞腾高翔旋转之巧,鸟台性最直,有竖尾上升,超达云际之势,下落两掌有捣物之形,鼍是水中最灵敏的动物,有浮水之能;鹰是飞禽中最狠、最烈的动物,有攫获之精,撇目能视细微之物;熊是最迟钝、最威严的动物,有竖项之力。综上所述,象形格物,首先是观察,第二是仿效,第三是实作,第四是应用。这个过程的深度,细致度,是无止境的,也不是容易办到的。这种由表及里,由粗到精,由此及彼的象形格物深化过程,即是形意拳产生的过程。

2传统医学与形意拳的双向渗透

中国传统医学与形意拳,同是在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区域内发展着。宏大、缜密、系统的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不可能不对形意拳理论以及形意拳的技术层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不会是单方面的。传统医学与形意拳共同的哲学基础,以及同属人体文化的性质,又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渗透和融汇是双向的、互相的这一特点。形意拳,对传统医学的渗透与融汇,同样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医学的内容[3]。

2.1阴阳五行学说,是形意拳拳理之根

祖国传统医学是用阴阳五行推演客观事物的正常和异常变化的机理来辩证治病的。形意拳也是利用这个机理来却病健身、锻炼技术和实践应用的。道理妥切,内涵深邃。阴阳,指的是上下、前后、左右、内外、进退、向背、俯仰、收放、起落、出入、束展、伸缩、动静、刚柔、虚实等对立统一的方面。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阴阳”的运用,便于达到灵活的目的。以虚实为例,每一拳出发为实,对方有了准备为虚,对方不动是实,对方一动是虚,使对方动不动都被动。在搏击战术上体现阴阳的灵活运用。它用阴阳而辩标本,观虚实以论柔刚,因利弊而攻守,据高低而行俯仰,凭先后而择守让,据表里而施软硬,论勇劫而行弛张,察显隐以定动静。据远近以行吞吐,因势利导,巧为化裁,这些都是辩证法运用与锻炼,以达到健身、养生、经济治疗的效果。“五行”一词的出现,见于《尚书·洪范》,洪范九畴的第一畴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穡。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幸,稼穑作甘。“”阴阳”变换“,五行”生克,关乎的是自然的呈现和大自然的持续运作,所谓“行”郑玄注曰,“行者,顺天行气也。”也就是“五行”构成了互换互变的整体。拳由理导。形意拳是以“五行拳”作为母拳,劈、钻、崩、炮、横,劈性金、钻性水、崩性木、炮性火、横性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生克变换,就是一个不断统一变化的运行整体。广泛流传的形意拳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在其流传的过程中,人们似乎又多理解为“相生”,就是二者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是劈拳可衍生出钻拳,钻拳可衍生出崩拳,如此等等;而“相克”则是“相胜”,二者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也就是劈拳能破崩拳,崩拳能破横拳,如此等等。若从练习者的角度看,或可说其“相生”既便于记忆,又能使练习有一个基本的顺序;若从五个基本拳法的做法和一般对相应的积极方法的用法讲解来说,或可说其“相克”。但是就五行说的理论而言,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是相对固定的,五行拳实际上是五个单势拳,很难说这五个拳法之间就必定有固定不变的内在关系,练习者在练习时既可以按照劈崩钻炮横的顺序进行练习,也可以不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练习。而在双方以自由的形式用法相击,也就是“相破”时,情况更是千变万化,决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程式,不按照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克”的关系而用其他的方法也可以“相破”。笔者认为,形意拳家所编写的五行生克拳术,无论是按五行相生还是按五行相克,都是为了“往来连贯练习”,即按照相生的顺序做完某拳再接做某拳,将五种拳法连续练习的两种不同的排列顺序,这样的练习是独习,而非对击,是一种基础练习的方式。“五行生克拳”则是两人以五行拳相互攻防的对练方法(或称之为对练套路)。另外,从拳法结构来看,五行拳也可以解释为有一种相互破解(即相克)的关系,但这种“相克”的关系决不是唯一的,还有别的方法也可破某拳,如果练习形意拳的五行拳就必须套用五行相克的说法来进行,一方以五行相克之说以某拳克另一方的某拳,如此进行,虽然可以符合五行生克的循环关系,但是这样不仅把灵活多变的武术技击技术变成了呆板的公式,并且在实际交手时也绝不可能按这样的公式来取胜。

2.2精气学说,是形意拳功法修炼的要旨

传统医学认为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是构成人体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精又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承于父母,与生俱来“;后天之精”则主要是出生之后摄入的饮食水谷,通过脾胃运化功能生成的精气,二者均归于肾、藏于脏。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精不断变化为“气”,流布全身,不断补给人体生理活动的能量。由于源源不断的气的作用,人的“神”———即思维,意识及其它一切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精、气、神三位一体,相互依存。三者中,尤以精为人体生命的根本[4]。形意拳理论将传统医学的精、气、神学说完整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之中。“内外兼修”是形意拳的宗旨。形意拳既强调“外三合”,亦重视“内三合”。孙禄堂《拳意述真》介绍郭云深在论形意拳时提到“:形意拳术有三层道理,有三步功夫,有三种练法。第一,三层道理:(1)练精化气;(2)练气化神;(3)练神还虚(练之以变化人之气质,复其本然之真也)。第二,三步功夫:(1)易骨:练之以筑其基,以壮其体,骨体坚如铁石,而形式气质,威严状似泰山。(2)易筋:练之以腾其膜,以长其筋(俗云:筋长力大),其劲纵横联络,生长而无穷也。(3)洗髓:练之以清虚其内,以轻松其体,内中清虚之象:神气运用,圆活无滞身体动转,其轻如羽(拳经云: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义也)。第三,三种练法:(1)明劲:练之总以规矩不可易,身体动转要和顺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齐而不可散乱。拳经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2)暗劲:练之神气要舒展而不可拘,运用要圆通活泼而不可滞。拳经云“:圆者以应其外”即此意也。(3)化劲:练之周身四肢动转,起落、进退皆不可着力,专以神意运用之。虽是神意运用,惟形式规矩仍如前二种不可改移。虽然周身动转不着力,亦不能全不着力,总在神意之贯通耳。拳经云“: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义也。[5]”重视精、气、神的作用转化,重视内功修炼,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即人体是功夫的基础,功夫的强弱与功夫载体的强弱密切相关。载体的强壮又可分为外部强壮和内部强壮,外部强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内部强壮———内壮。内功修炼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内壮并从而达到整体强壮[6]。

3六合理论是形意拳的行功指南

形意之道,虽源自阴阳、五行,但欲得其妙谛,则必须求之于“六合”[7]。《海内南经》中有,“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上下和东南西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和宇宙。“六合”是一种传统的哲学概念,其核心思想为天下规律。六合思想是阴阳思想的灵活运用,天下之六合:阴阳合、天地合、时空合等。在形意拳中亦有六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易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和。人体自是一个小宇宙,六合一齐,统一了天下,自是防守严密,劲力奇出。六合拳论是对拳式的整体概括。它把拳式划分成内外两部分,阐述人体内在的意、气、力变化规律的“内三合”,人体外在的筋骨运动规律的“外三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是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即外三合。外三合是形意拳见形于外的、四肢有关部位的上下相合,但不是上下相对,而是上下一力。上肢与下肢就“三节”而论,手与足同为稍节,肘与膝同为中节,肩与胯同为根节。腰为主宰,动则先动身,身动发动四肢。上肢则要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下肢则要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虽然上下肢是两条线,但却为一个目标,都要在腰身的发动下,根节催中节,中节催稍节。因之四肢的根、中、稍节必须上下相合成为一力。因为“静为本体,动为作用”,故在静中定型,对此要求尤为重要。故须明其理,务其实,因之不论三体式的出手或站桩定势,都在为锻炼此技法而筑基,故而强调,必须做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实际也只有这样才能求得上下相随,周身一体,从而由劲整加上能意气归根,才会“内劲”因之而生。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是不见形的静中寓动,是意在起作用。但必须通过外三合的上下相随,才能发挥作用。从而求得内外合一,周身一气。所谓心与意合,就是使心理状态与拳式的攻防意识达到高度地统一,意与气合,就是在拳式攻防的转换过程中,使调心(攻防之意)与调息(呼吸之气与内气)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协调统一。气与力合,就是在拳式的转换之中,使调息(呼吸)与调身(拳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拳式的“蓄劲”和“发劲”与肺的吐纳形成规律化的协调统一。毛明春老师在《形意拳站桩与内外三合》一文中指出:“心意六合拳的拳名含义是:用脑子思维整合六合的拳术。形意拳的拳名含义是:形体和思维统一的拳术。”形意拳继承了心意六合拳的核心技术,形意拳形体动作均要遵循六合的法则,所以在山西也有称其为“六合心意拳”[8]。

4形意拳的中和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尚中思想史有深刻传统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把守中作为人体修养方法。“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这是“中”的含义。“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了“中”的作用。“中”本质上是对辩证法的独特运用,中国传统上对阴阳矛盾的运用是“两极为体,中和为用”。形意拳练气最终要气归丹田,就反映了这点。《周易》也很强调“中”的作用,如“乾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固或之。”此句说,不中不好,以中为美。还有“三才”说“,三才”指天、地、人。人处中间就得守中。由此看来,古人尚中思想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是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由感性到理性进行思考与实践的结果。形意拳把这种认识成果,通过外化与内化两种形式纳入自己的体系中,自然有人体科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与哲学诸方面的合理性。

5孔孟仁学是形意拳门道德行为的准则

崇尚武德是形意拳门的优良传统。形意拳谱明确指出:“此艺三教三不教。何为三不教:贼盗者不教;愚鲁者不教;无义者不教。何为三教:孝悌忠信者可教;有刚有柔者可教;机谋灵通者可教”。形意拳门“三教三不教”的门规,是符合孔孟之道伦理精神的。这就是形意拳门坚持武德第一、武艺第二的原则,把人的道德品质视为习武的先决条件。《形意拳谱》中云:“六合自古无双传,多少玄妙在其间,倘若妄传无义人,招灾惹祸损寿年。“”武艺虽真窍不真,枉费尽心机枉劳神,祖师留下真妙诀,知者传授要择人。”根据择人而教、择德而教的思想,形意门传徒授艺,如没有合适之人,宁可不传也不轻传。所谓合适之人,就是人品端正,符合传统伦理思想的仁义之人。另外,形意拳在师徒关系上,一向推崇和信奉“尊师重道”的高尚品德,强调“一处投师,百处学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都是孔孟伦理观念对形意拳界的深刻影响。

6结语

第6篇

[关键词] 性别歧视;称谓;词汇;宗教信仰

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每一个民族都有他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英汉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在它们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完全对等是极为少见的,但是在男女关系之间表现出来的对女性的歧视和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却存在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

一、英汉称谓语反映的性别歧视

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即为称谓。这种称呼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人组成了社会关系的网络,每个人都在这张社会关系的网络总占有一定的位置,和周围的人形成一种相互关系,一个普通的称谓语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会产生丰富的社会内涵,并随着时间和场所的不同而变换着内容。

1、姓名里的性别歧视

姓名或姓氏是一种符号,它是人们借以相互区别的标志,它包括姓和名两部分。作为人类文明特有的事物,它与人的行为、社会心理、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姓名在中英文中虽然排列顺序不同(中文先姓后名,英文先名后姓),但人们在择姓取名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主观愿望、社会态度输入其中,强调反映性别原型,即父母和社会根据不同的性别而寄寓不同的期望值。

在英语国家,孩子一般随父姓,女子取名通常体现美丽、贤淑、高洁、可爱、美德等寓意,如Faith(忠诚)、Charity(博爱)、Lily(莉莉,原意为百合花)、Susan(苏珊,源于希伯来语,表示优雅、亲切之意)、Diana(黛安娜,源于希腊语,表示优雅、美丽、高贵);而男子取名则体现坚强、勇敢、追求自由和理想、具有远大抱负等寓意,如Richard(理查德,源于撒克逊语,表示坚强有力的)、Andrew(安德鲁,源于希腊语,表示勇敢率直的)、Lewis(路易斯,源于法语,表示人民的保护神)。

在汉语中,汉字“姓”由“女”和“生”组成,产生于中国上古时代的母系社会,在那个时代,人们以母亲的姓为姓。但在后来的漫长的父权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依附于男性,受男性支配,姓都是从父亲那里传承来的,拥有命名权的同样是男性长者,即祖父或父亲。在古代,许多妇女不仅被剥夺了命名权,还被剥夺了拥有名字的权利,她们有姓无名,即使有名,也很少被人称呼,女性婚前常被称为“丫头”、“妞”。在现代汉语中,上述情形虽然有所改善,但期间的性别歧视仍然可见一斑,女性的名字强调阴柔之美,名字中常常含有“花”、“雅”、“秀”、“美”等,而男性的名字强调阳刚之气,名字中常常“强”、“伟”“壮”“刚”等等。

2、婚俗称谓里的性别歧视

人类从母系社会发展到父系社会,男女角色进行了再分配,“男主外,女主内”,妇女的主导地位也随之失去。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英语社会的婚俗中,结了婚的man,照样在外打天下,挣面包,呼风唤雨,而变成wife 的女人,其天地则缩小到家庭,只能呆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伺候丈夫、照顾孩子、当丈夫的陪衬和点缀。男子在家中被看作是身强力壮、主宰诸事、赡养妻小的一家之主,而女性则是依附者,妇女的存在仅仅是对男子的点缀和装饰。男士婚前称Mr.,婚后还是Mr.;而结了婚的女士就变成了wife,就会失去自己的姓名而变成“某某夫人”,就会从Miss 变成Mrs.,如MaryRobert 嫁给John Smith 之后,当人们提及这对夫妇时,通常称之为Mr. and Mrs. Smith,Mary Robert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姓(即父姓),而且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了。即使John Smith 已经过世,她仍然是他的遗孀,如:John’s widow。在古代中国,由于妇女处于从属地位,女人常采用表示地位低下的称谓来自称,如“奴”、“奴家”、“妾”、“贱妾”等,而称呼丈夫则要采用表示尊敬的称谓,如“夫君”、“郎君”、“官人”等,而男性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室”、“荆妇”、“内人”、“房下”等。在农村还有称“堂客”、“孩子他妈”、“他/她娘”的。当着外人提及自己的妻子时,用“屋里的”或“我那口子”或用自己的孩子的名称来称呼。过去,中国妇女出嫁以后通常以“氏”称之,即在“氏”前加上娘家的姓,如“王氏”,正式场合则在前面再加上父家的姓,如“张王氏”、“田王氏”,平时称呼时则把丈夫的姓冠之于前,像“蒋夫人”、“张大妈”,口头上叫某人的妻子时,则更有称“张家的”、“田家的”等等,而对妇女本人的姓则避而不提。目前,这种以丈夫的姓冠之于前的称呼在农村仍然很流行。而当代中国女子已不需再改称夫姓。男性在正式场合一般称呼自己的妻子为“爱人”“夫人”,但是,在一些非正式场合中,“孩子他妈”、“屋里头”这些称呼使用的仍然很广泛。

二、英汉词汇反映的性别歧视

词汇宛如化石,体现着首创和使用它们的社会中的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反映着社会万象。

1、词汇的统称现象

英语词汇中最明显地反映性别歧视的例子就是“man”一词,既有“男子”的意思,又表示“人类”,泛指所有的人;而“woman”仅是女子的意思。例如:Growing old is something a man as to accept. 逐渐衰老是任何人都得承认的事实。Man is mortal. 人终有一死。

此外,在英语中存在大量的词,不管做工作的人是男是女,一律用“—man”来表示。例如:congressman(国会议员),spokesman(发言人),chairman(主席),draftsman(起草人),salesman(推销员),stockman(仓库管理员),postman(邮递员),policeman(警察),the man in the street(普通人,一般人)。

英语中有许多中性词语表示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对男女都适应,如doctor(医生)、lawyer(律师)、professor(教授)、surgeon(外科医生)等,但如果要表示女性的职业则一定要在前面加上“woman”,如woman doctor(女医生)、womanlawyer(女律师)、woman professor(女教授)、woman surgeon(女外科医生)等。

在汉语中,表示男性的代词或名词往往包含女性,而表示女性的代词或名词只能专指女性,如“一个人要是离开了集体,他将一事无成。”,其中的“他”指的是所有的人,而并非只指男性。再如“子孙”、“子女”实际上也包含了女性,“干部子弟”、“职工子弟”同样包含干部和职工的女儿。又如:当表示与“我们”、“你们”相对应的一群人时,通常用“他们”而不是用“她们”,“他们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中的“他们”尽管可能有男有女。但汉语中却用原来表示男性的“他们”来泛指整个人群,如果用“她们”来代替句中的“他们”,则表示这一群青少年全都是女性,这就与句中的意思相去甚远,达不到预期的表达效果。

2、词义的褒男贬女

在英语里,意思完全相同的词,用在男性方面带有褒义或略带贬义,而用来描写女性就具有很强烈的贬义内涵。这种因社会文化偏见而导致的褒男贬女的现象如同一种隐形的社会文化契约,反映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意识。如:

Tommy is easy. 汤米平易近人。

Jane is easy. 珍妮水性杨花。

Jack is cold. 杰克沉着冷静。

Marry is cold. 玛丽性情冷僻。

人们还常常通过对女性名词的恶化来达到性别歧视的目的,如:queen 和king 这一对词,queen 的本义是女王,有时却被贬化为“雌猫”、“男同性恋者”,而king 则指国王,无冕之王的意思;madam 一词,本来是用来称呼女警察的,可它又常常被用来指妓院里的“老鸨”;call boy 常指戏院里招呼演员上场人,而call girl 则指应召女郎。另外,女人在英语里经常用一些动物的名称来指称,如:vixen(雌狐)——悍妇,bitch(母狗)——泼妇,cat(猫)——讨厌的女人、包藏祸心的女人,cow(母牛)——既懒又蠢的女人,hen(母鸡)——尤指爱管闲事或爱讲闲话的女人。

在汉语里也有上述类似现象。相当一部分的词汇只要与女性发生联系就会产生消极、贬损的涵义,而与之相对应的男性词汇则含褒义或成为中性词。例如,称未婚大龄女青年为“老姑娘”、“老处女”,暗含脾气孤僻、难以相处、没人敢娶之为妻的意思;而称未婚大龄男青年为“单身汉”,没有任何半点贬义。

3、词序的男先女后

性别歧视不仅表现在男尊女卑、男主女从,还表现在男先女后的排列顺序上。英语里虽然没有规定“男先女后”的语言顺序,但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习惯中,通常采用男为先,女为后的语序(ladies and gentlemen 除外),如husband and wife(夫妻)、Mr. and Mrs.(先生及女士)、son and daughter(儿女)、brother and sister(兄妹)、boy and girl(男孩、女孩)、Jack and Jill(少年、姑娘)等等。

汉语中也有同样的情况。当男女并列出现时,男性总是排在女性的前面,如:男女、夫妇、公婆、少男少女、夫唱妇随、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生儿育女、男欢女爱、男耕女织等等,这种排列顺序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按汉语的排列规律,价值高的、重要的排列在先,如大小、多少、贵贱、高低等。这种男先女后的排列顺序也体现了男尊女卑思想。

三、宗教信仰反映的性别歧视

英语族人虔信宗教,基督教为其主要宗教。在《圣经》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上帝先造了亚当,又从亚当的身上抽了一根肋骨(rib)造了夏娃,于是就有了用Adam’s rib 指代woman 的用法。夏娃造出来后,亚当就说:“这是我骨头中的一块新骨,我皮肉上剥离的新肉,因为她取自于人(man)。所以,她将被称作女人(woman)”。可见从一开始,上帝就把男人放在了统治地位,女人则只能附属于“他”而存在。它视人类的母亲夏娃为诱使亚当堕落的祸水,视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为圣母。由此可见,它虽宣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上却又认为妇女比男人低一等。虽然早期基督教所宣扬的博爱平等思想使它赢得了众多的追随者,但基督教在男女关系问题上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宗教。如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上,牧师会这样宣布:Inow pronounce you man and wife.(not “husband andwife”)。英语国家的宗教语言中显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是显而易见的。

无论是我国的宗法性传统宗教道教,还是“西土”传来的佛教,都有明显歧视妇女的性别观,都视妇女为“不祥、不洁”之物从而排斥、贬低她们。如我国宗法性传统宗教中的祭祖仪式,都是由男性族长或家长主持,无论是享祭者还是在祭者都严格按照父系血统的辈份排列,女性后人不能进入本家族的祖宗系列。丧夫的妇女、再嫁的妇女、产妇、孕妇和行经期间的妇女等都无权参加祭祖。我国民间土生土长的道教,虽然其中的“太平道”也曾主张社会的“极大公平”,但这个公平是不包括妇女在内的。《太平经》说:“天法,阳教一,阴教二;故阳者奇,阴者偶;……阳者尊,阴者卑。故二阴当共事一阳,二女当共事一男也”。其中“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目了然,而且还为“一夫多妻”提供了“理论”根据。在国人心里占有重要地位的佛教更是将妇女贬到了社会的最低层。它视女性为“污垢、罪恶”的结晶,《阿含经》论述妇女有“九恶”:(女子)污秽不净;口恶;反复无常;好嫉妒;悭吝;喜游乐;多嗔恚;多妄语;举动轻佻。《大菩萨藏经》中还说:“妇女是众苦之本,是障害之本,是杀害之本,是系缚之本,是忧愁之本,是怨寇之本,是生育之本。应当知道,妇女是消灭圣慧之眼的。”《诸经要集》说的更狠毒:“在家的俗女多恚毒,近之则失国破家,触之则如遇蛇,其言如蜜,内心如鸩。”总之,妇女在佛教里比魔鬼还要坏上三分,他们把一切罪过都记到了妇女的头上。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妇女的地位相应得到提高,尤其是始于19 世纪的女权主义运动,为争取妇女的平等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大提高了欧美妇女的社会地位。在中国,当代的女性由于经济的独立,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在消除性别歧视方面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如现在人们把害怕妻子的男人戏称为“气管炎”(“妻管严”的谐音),在朋友聚会的场合戏称自己的妻子为领导,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进步,人们在逐步地改变思维方式、调整心理定势。女性越来越多地加入了竞争激烈的社会与男人共同分享社会工作,平等参政,同工同酬。但要让全社会从内心深处消除性别歧视,可谓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王庆淑.中国传统习俗中的性别歧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 穆凤良,李秀萍.英语中的性别歧视与中性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

第7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型企业文化;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033-02

知识经济条件下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组织层面的学习行为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培养企业的学习型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组织建设以及学习修炼等方面都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对于现代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 [1]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学习型企业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既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又重视企业和员工的协调发展,旨在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形成共同价值观,激励自我超越,以学习力提升创新力。与其他类型的企业文化相比较,学习型企业文化具有自身的明显特征。

1.学习型企业文化强调学习型的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主要是系统思维方法和心灵转向的自我超越,这是学习型企业文化源源不断的主体创造来源。在这种企业文化中,企业组织成员从最高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能系统、全局、动态地思考与认识企业各种价值链,都能注重成员自身的反省与体悟,是对分割的、片段的、静止的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思维方式的超越。

2.学习型企业文化与组织学习具有密切的联系。学习型组织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所面临的竞争更残酷,唯有通过提倡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来提升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组织在激烈竞争中的优势。因此,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显著特征是普遍的学习。在学习型企业文化组织中,员工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不仅有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文化、科学技术学习,而且更主要的是在进行修炼式的学习。

3.学习型企业文化重视组织成员的发展。在学习型组织中,人真正成为组织的中心,组织存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利润,为了资产增值,更是为了给每个成员创造一个能施展个人抱负、进行自我超越的环境。因此,我们说学习型企业文化更关注员工的发展,它比传统组织更多地营造适合员工发展的组织环境,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

4.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一种鼓励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的企业文化。倡导员工个人学习和鼓励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的基础。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包括三个层次,即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其中,个人学习是组织信息获取和加工的基础。在学习型组织中,通过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塑造,积极引导员工加强自我学习和能力提升,同时倡导员工树立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使企业全体员工在这种学习型文化的影响下,建立与企业愿景一致的个人学习目标,全心投入,不断修炼,自我超越,将学习作为个人的终身学习。这样,企业就以个人追求不断学习为起点,引导形成学习型组织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5.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一种建立共同愿景的学习文化。员工学习过程要实现自我超越,必须将个人目标和组织愿景联系起来,建立企业的共同愿景。企业文化中的共同愿景可以使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工作和学习的目标趋向一致,激发出员工的创造力、进取心和信任感,有助于团队学习精神的形成。因此,培育一种促进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的企业文化是学习型组织的使命,也是学习型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与现代学习型企业文化具有诸多相通之处。现代企业在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共同愿景的建立

在中国古代,《孙子兵法》中指出,兵家的制胜之道,以“主孰有道”为首,所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 [2]在《淮南子》中,也有“上下一心,君臣同志”的论断。可见,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共同目标的建立,并希望通过“上下一心”来强化组织的整体意识,激发组织成员的共同理想,从而形成众志成城、摧城拔寨之势。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向往的意象,包括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它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鼓舞和感召的力量,为组织学习提供了焦点和能量。共同愿景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传导到组织各环节中,从而引导人们团结协作、共同进退,提高组织的整体性和效益。共同愿景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理念,能够唤起人们的希望,特别是内生的共同愿景,能够在员工心中注入活力,促进员工素质和企业文化的提升。

共同愿景是建立在个人愿景之上的,个人愿景的力量来自于个人对愿景的关切和信心,共同愿景的力量同样来自于组织成员对愿景的关切和信心。所以,共同愿景应该是人人衷心向往的愿景。在共同愿景下,每个组织成员都能自觉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从而达到精简机构、效率提高的目标。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团队学习的形成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和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同时,“和谐”观也要求人们倾力合作,精诚团结。“和而不同”揭示的就是不同特质的事物、不同特点的人之间,可以通过和合的方式,达成一个完整、和谐的存在。先哲们的这一思想与现代的“团队”意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活到老,学到老”,“温故而知新”,对于当今提倡团队学习精神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谓团队学习,它是建立在“和谐”和“好学”的基础上,是发展企业员工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动过程,它鼓励人们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形成整体大于个体的学习效果。

学习型组织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是学习型组织最本质的特征。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提升方式,也是一种增进团体智慧的过程。团队是最佳的学习单位,它必须学会如何萃取成员的智慧和才能,确保整个团队既具有创新性,又能协调一致地行动。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它不但可以改善团队的搭配与和谐,减少组织成员内部的消耗和磨损,还可以共享知识,产生创意,使团体智慧远远高于个人智慧的总和,而且在复杂的问题上,能够做到比个人更有洞察力,更为聪明。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心智模式的改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文化,注重对自身的反省。如“吾日三省吾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理念都首先要求端正自身心态,然后对他人进行判断。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一样,员工们不能总以原有模式来观察和分析世界,而应该不断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站在新的角度、采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

心智模式是指人们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应,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的经历的积累,包括社会道德伦理观、世界观、人生观、社会阅历和历史传统等。这些长期的积累导致不同的心智模式,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改善心智模式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错误,获得成功。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心智模式的正确性,才能不断改善个人的发展水平和方向,获得进步和成功。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整体思维方式的构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传统哲学提出的“气一元说”、“阴阳五行学说”,甚至中医理论提出的经脉论、脉象论等,本质上都是系统论。这些理论的目的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是一种系统思考的方式。企业组织也是一种系统,是由一些部门、人员等相关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因素通过多种复杂的方式和渠道相互之间发生影响。系统思考的修炼方式,就在于要求扩大人们的视野,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理解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能够顾全大局,从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处理面临的问题和危机,找到持续有效的解决对策。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思考,就是把需要研究的事物看作一个系统,分清其中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并从总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人、物、能量和信息加以处理和分析。根据系统思考的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对企业组织现实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控制和协调的时候,不能局限于细节和局部,而应该从全面和系统的角度来进行思考,以把握长期和近期、全局和局部、静态和动态之间的关系。

(五)中国传统文化与自我超越的实现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在孔子看来,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可以视之为个人思想道德的成长过程,以及个人品性的修炼过程。儒家所推崇的“为己”和“为人”的思想,注重“内圣”的追求,也是人格的完善过程,其目标是要达 到理想的精神境界。道家的修炼思想与儒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家中的代表人物庄子所追求的“逍遥”境界,就是要求人们摆脱各种名利的束缚,回归人的本性,这本质上也是一种思想的自我修炼。

自我超越的目的在于创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自我超越的理念要求企业员工突破极限,通过技巧的精熟,战胜自我,不断进步,实现个人技能和人格的升华。自我超越把企业愿景作为驱使员工前进的目标。自我超越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它以提高个人才能为基础,却着眼于更高的目标;它关注精神的升华,但又不局限于精神层面。自我超越需要人们全身心投入,不断进行创造和超越,这是一种真正意义的终身学习。

由自我超越的员工所组成的企业组织,以个人的学习为起点,不断向更高的学习目标前进,形成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学习型组织使组织成员从契约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即从工具性的工作,转变成精神层面的工作,建立组织内良好的互助关系,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提高每个员工的学习兴趣,培养高尚的学习精神,从而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张德,剑平.业文化与CI策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