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校科研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19 16:57:17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科研的特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校科研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韩国;高校科研

1. 韩国高校科研的历史

朝鲜战争结束后的60、70年代,在韩国国家创新体系中韩国大学主要是为企业培养科技人才,在创新方面的作用很小,韩国是通过进口技术以及建立政府研究机构克服了技术困难[1]。

80年代,韩国政府意识到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加大了科研投入,在广泛吸收各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把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全面推进了产学合作[2]。

90 年代,韩国为了增强科技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鼓励大学进行基础科学的研究,并于1998年设立的“特别创业法案”,鼓励大学向工业转移培育高技术创业。

近几年来,韩国大学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大,对以大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起到了有益补充。虽然现在企业是科研投入主体,但高校为整个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基础研究的支持,并与企业进行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

2. 韩国高校科研现状

在韩国的高校中,私立大学占大多数,特别排名前二十名的高校中私立学校占绝大多数。国立大学只有每个道(省)有一两个,全国的国立大学进入前二十名的为数不多。通过分析以私立大学为主的韩国高校发现,其科研活动存在以下特点

(1) 以应用研究为主

韩国大学的科技活动中,总体情况是基础研究少、应用研究多。众多私立学校拥有较大的自,大学科研目标以满足社会和大企业的需求为主,因此,以与企业对接的技术研究较多。如此,大学可以从企业获得较多的经费支持,科研活动也与市场更接近,老师和研究生们有更多的实战机会。

另外,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实用型的理工类科研投入多,而软科学投入较少。韩国整个的国家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中心,其本质是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的法则来以企业为中心配置资源。而众所周知,企业追求的是实效,而不是虚无的论文或空洞的理论,所以除了少量的产业趋势研究和市场分析之外,韩国软科学投入不多。

韩国大企业的研发部门都与高校与众多不同形式的合作,如委托研发、共同研发新技术和产品,技术转移,共同设立研究平台等,这些合作一般都集中于理工科的应用技术。

(2) 引入强大竞争机制

韩国对高校的科技投入以各种大型项目为依托来投入,如BK(智慧韩国)项目[3]。该项目相当于我国的211和985工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引入强大的竞争机制,各学校、学校内部的各学科,学科内部的各教授都竞争非常激烈。BK项目并不支持一个学校的所有学科,而只是择优支持部分学科。同时,某个学校的某个学科得到资助后,也不是该学科所有的教授都有经费支持,而只有成果领先部分教授有经费资助。对教授每年进行考核并排名,成果突出的教授将得到资助或得到更多资助,成果不好的教授将被淘汰出局。同样,国家对学科也定期进行评估,学科建设成效不显著的将在下一轮评比中淘汰出局。

(3) 科技投入首尔地区居多

韩国GDP和人口的40%以上都位于首尔和京畿道地区,与此对应,韩国的科研投入也以首尔地区为主。究其原因,韩国大部分好的高校都位于该地区,如SKY组合的首尔国立大学、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其它著名大学如汉阳大学、成均馆大学、西江大学、梨花女子大学、庆熙大学、中央大学、亚洲大学等。同时,首尔是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科技信息、资源和服务咨询机构等都大多集中于此,因此,韩国地方大学获取科研经费相对困难。

3. 韩国高校科研管理特点

从微观的角度看,韩国高校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与运行特点也有中国有所不同:

(1) 科研管理重心在基层

与我国“学校-学院-教师”三级管理,重心在管理机构的模式不同,韩国的高校科研管理重心在教师身上,即以教授为中心。在科研项目管理、学术交流等科技活动中,所有科技活动的主体都是各教授领导下的实验室,学校管理机构只提供相应的咨询与服务,而不参与一些专业性、学术性的活动。

(2) 科研项目与市场结合紧密

如前介绍,韩国高校科研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这些研究一般都以市场为导向,与企业紧密合作,研发技术和产品能直接为企业所用,迅速走向市场并占领商机。韩国高校都非常重视与企业建设各种产学研合作关系,使得科研成果更具实用价值。

(3) 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严格

韩国高校的科研项目都注重过程管理,除严格的申请评审外,有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最终验收收等多个环节,各阶段都实行末位淘汰制。项目经费整体批复,但分期到位,如各阶段考核不合格,很可能中止下阶段的经费划拔。

4. 对中国的启示

分析韩国高校科研活动的历史、现状及管理特点,对我国高校有以下几点启示:

(1) 工科要面向市场和需求,与企业加强合作

因为科技评价导向的原因,过去一段时间我国高校在很大程度上把SCI论文和科技获奖等作为主要科研成果。然而,经济发展新思路需以创新驱动为指引,切实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2013年11月29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各高校应该以此文件为指导,解放思想,尽快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把我国高校的工科与市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2) 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

实施过程的好坏决定一个科研项目的成败,要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彻底纠正“重立项、轻实施”的错误思想。各级管理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考核和监管,保障项目立项后的实施效果。

(3) 引入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公开、公平地竞争,是保证科研项目质量和实施水平的有力手段,也是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把有限的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的最有力的方法。

(4) 减少行政干预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行政干预过多,此方面可以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更多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让专业人干专业活。科研管理人员应该转变思路,变管理为服务,让教师成为科研活动的主体。

(5) 避免区域失衡

韩国有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但也有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如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目前已有区域不平衡的趋势显露出来,如北京地区科技资源过度集中,而优秀地方大学的科研项目资助力度不够,西部大学的支持不够。

总之,中国和韩国文化相近,科技的发展都从直接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阶段,借鉴韩国的经验和教训对提高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水平有特别的意义。(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2.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

致谢:本文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发展研究重点课题资助(编号:2012A02)。

参考文献

[1]范硕与李俊江, 创新体系的“韩国模式”:URIs与集群的作用.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9): 第73-79页.

第2篇

 

"现代科学正逐步走向分支化和一体化。当今的科学如同一棵健壮生长的大树,迅速的分化,产生大量的分枝,故而学科也越来越多,越分越细。与此同时,综合科学、边沿科学也不断出现,从表面看感觉毫不相关、极不相同的学科也开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甚至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其创新能力,其结果使得科学知识内容开始越来越复杂。

 

科学的数量集约化已经超出了人们日常认识能力。这种科学发展的规律加速了人们思想方法的改变,导致了系统性思维方式的出现。至此,观察者在考察问题时要以"系统"为中心而不再以实物为中心,另一方面,在认识一切客观现象实体的同时,还须将其作为一个系统,以及一个更高级系统的部分和要素。现代系统哲学强调系统的存在和构成,同时也关注对系统事物的发生、转化、关联等方面的认识。科学一体化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同学科存在的共同规律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不仅审视科学发展的各个领域或分支,而且更加注重考察科学的整体以及整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要求人们的思维方法必须具有整体性。高校的科研团队管理也是如此。

 

一、系统哲学视角下的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

 

高校科研团队是由一些科学研究人员以科学技术创新为目的而组成的研究性群体。团队成员之间知识共享、技能互补,科研发展愿景相同,而且共同承担研究责任。科研团队由团队主持者和团队若干成员构成。团队主持者要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背景,其权威来自专业影响力。团队成员本着自愿的原则参加团队科研工作,并且能够自我管理;团队主持者拥有管理权,而决策权掌握在各位成员手里;科研团队中人人平等,共同参与项目的研发。非团队运作的科研群体与科研团队有着明显的区别,只有依存度高且个人目标服从群体目标,有着科研共识的群体才称得上是科研团队。依系统论的原理看来,高校科研团队仿佛相当于一个"企业",它包含个人的、团体的、社会的、物质的等几方面要素,也可看成一个"合作系统".高校科研团队管理的核心就是诸多要素的协调与发展。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我国诸多大学将"进军世界一流大学、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较高科研水平"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奋斗目标,指向建设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故而特别重视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经费的申请。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部分高校和近年来新升本科高校,他们的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科研能力有限,受困于一些自身的局限,科研工作很难有大作为。如何在科研项目申请、研究工作中取得进步并获得相对优势呢?怎么去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怎么去研究具有创新性、颇具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呢?

 

这是高校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问题之钥就是组建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科学研究团队,并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

 

目前高校科研团队存在的现状有:一是"近亲联姻"多、"内外结合"少.高校许多团队是硕博士导师和其学生组成,这些团队研究方向较为固定,互补性差,创新活力有限,难有大作为。二是"方向负责人"多、"战略大师"颇少。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总量在迅速膨胀。如数学一科,就有一千多个研究方向,像亚里士多德、莱布尼兹、庞加莱那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如今是寥寥无几。一个学者精于所学学科的一二个方向已属难能可贵,精通多个研究方向的人才更是不太现实的问题。这样,一个学科的多个研究方向就有多个负责人。他们带队组成一个或几个研究团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开展工作。各方向负责人彼此之间缺少创新目标的牵引,难以形成合力支撑整个学科发展。三是"拉郎配"多、"自由恋"少。团队主持者为了申请项目的需要,临时按研究分工在各专业选取相关人员而组建的科研团队。这些团队目标指向单一,即以申请完成项目需要为前提、功利性强、短期行为多、稳定性较差。目前高校缺乏具有相同研究志趣、学科知识互补的人才的自主结合。跨专业、跨校、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研究团队更显珍贵。

 

二、系统哲学视角下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和作用

 

1.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一是研究目标要明确具体,研究方向要特色鲜明,具有独创性。研究目标和方向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当然也可以根据现实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但一般来说,团队的核心研究方向应该具有阶段的相对稳定性。二是科研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所谓的"优势互补",就是团队成员各有所长,有的成员是擅长理论分析,有的成员是擅于实验操作,有的成员擅于市场推广等等。尤其是在强调"产学研"一体化的今天,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显得至关重要。三是民主是主旋律。科研团队成员之间合作共赢、互为依存,擅于倾听、各有贡献。四是科研团队的总设计师是团队领导者。

 

他不仅学术精湛,而且还善于沟通。不仅是管家,而且还是外交家,在争取项目和外部资源方面擅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五是科研团队新成果的产生具有高效性和持续性。群体的智力资源整合了每位成员的个人智慧,新成果的产生较之于单兵作战更快捷、更持久。六是责任共担、荣誉共享。科研团队的成员具有相同的目标期待,在工作过程中,他们分担责任,荣辱与共。完成工作目标时,共同接受奖励与激励。

 

2.高校科研团队的作用。一般来说,高校科研团队的作用主要有:一是科研团队的构建与创新工作有利于高校特色学科的培育。高校的办学特色在于特色学科。高校可依据现有的科研实力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有目的组建科研团队。

 

通过科研团队成员协力攻关,获得科研成果,进而促进学科特色的形成,支撑学科及专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人才培养。

 

科研团队以团队主持者为核心进行建设,团队主持者必须是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必须具有跨学科的学识背景,具有较高专业影响力和沟通管理能力的"帅才".学术带头人遴选学术骨干和学术新秀组建科研团队,这不仅利于科研目标的完成,更重要的是研究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三是有利于科技创新。科研团队成员有着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长。他们间学科互补,在一起合作交流、探讨切磋。各种意见的碰撞与争论都有利于创新思想、方法的产生,这样容易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利于产生科研成果和科技创新。四是有利于科研方向的整合。一些具有较好的学科背景和良好研究基础的学术精英带头组建科研团队,这不仅能够对其已有的研究方向进行提高和扩充,而且还可以使各成员的研究力量得到较好的凝聚,使得科研团队中的各种力量紧紧围绕既定的研究方向,形成研究合力.

 

三、系统哲学视角下建设管理的影响因子和遵循的原则

 

系统哲学强调系统性,探讨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必须考察科研团队的影响因子。科研团队的影响因子概而言之有五个:适度的规模、专业技能的互补、相同的绩效目标、和谐的团体精神及责任的共担。

 

第一,适度的规模。团队成员不能过多、过杂,专业背景要精心选取,否则在相互交流时就会遇到较多困难,很难在科研工作中达成一致,从而会造成成员之间凝聚力低、团队忠诚度差、彼此之间缺乏信赖。

 

第二,各成员专业技能互补。科研团队在开展科研工作时,需要三方面的技能。首先要求各成员有扎实的专业教育背景,也就是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其次是团队成员要受过科研方面的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团队工作强调合作共赢,各成员都需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其实对于团队来说只有成员间精诚合作,风险共担,才能攻克难关,取得预期的成果。

 

第三,绩效目标相同。团队的存在依赖于各个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绩效目标。它是团队凝聚力的源泉,亦关乎团队工作的成败。在共同目标的统领下,成员开展研究工作。总目标可以分解为具体的、可量化的若干个子目标,依据完成情况对成员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

 

第四,和谐的团队精神。成功的科研团队应该拥有自己的团队文化,各成员拥有较为一致的科研指向,并且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进而才能提炼出和谐的团队精神。在这一精神统领下,各成员才能完成团队共同的目标。

 

第五,责任的共担。团队主持者和各成员共同承担着团队责任,责任有大小和不同。这里所说的共担不仅指个人责任感的问题,而是成员之间的互动,即责任与信任。这是支持科研团队完成科研任务的重要保证。

 

基于此,科研团队管理工作应该遵循如下的原则:从宏观层面研究,也就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团队的管理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结合校情,因势利导。校系(院)相关领导和科研管理部门及人事、教学等相关部门,要有意识培养、引进相关学科人才,因势利导组建科研团队,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给予人财物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其尽快成长壮大起来。第二是精挑细选,逐步培育。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与各系院紧密合作,对全校的人才构成及传统科研优势进行评估,提出构建科研团队方案。同时,对学术带头人和团队成员进行培养,可邀请同行专家做讲座,交流研究经验,或者派出人员去学习提高等等。第三适时调整,兼顾稳定。科研团队中的人员构成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动态平衡,及时处理科研团队内外部的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保证科研团队整体的效能。正确对待新老交替现象,只有掌握好适时调整的原则,才能保证科研团队工作的连续和有效性,方能使科研团队具有良好的战斗力。

 

从微观层面研究,也就是科研内部的自我管理也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凝心聚力,适度激励。团队领导者工作中要注意培养成员集体荣誉感、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提高工作向心力,注意"物化"方面的奖励和利益分享。激励时必须区别对待,贡献有大小,回报亦应不同。第二是群策群力,适当授权。科研团队的主要任务是科学技术创新,因而同时亦具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团队主持者对各位成员有适当的授权,令每位成员能够适度参与决策,方能使其各尽其责。

 

团队领导者决策压力减轻了,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更具战略意义的课题。三是智力整合,知识共享。好的科研团队是整合了各成员的创造智力为群体智慧、努力营造知识共享的科研氛围,使成员能够自觉自愿地付诸科研行动。

 

综上,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事关大局,微观上说影响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和学校的发展;宏观上说影响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管理者要将科研团队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子系统来对待,绝不是一个部门、几个人就可以做好的。高校管理者要以战略发展的高度,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0.

 

[2](美)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79(1)。

 

[3]乌杰。系统辩证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340.

 

[4]胡其图。论中国高校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

 

[5]张秀萍,刘培莉。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6)。

 

[6]康旭东,王前,郭东明。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J].科学学研究,2005(2)。

第3篇

[关键词] 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 特点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理论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的基本原理,研究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总之,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理论的实质,探索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研究;二是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理论,就无所谓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以及如何对待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理论教育是以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理论体系,包括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入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第4篇

[论文关键词]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  特点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理论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的基本原理,研究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总之.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理论的实质,探索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研究;二是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理论,就无所谓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以及如何对待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理论教育是以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理论体系,包活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人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第5篇

关键词:高校 地方特色课程资源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25-02

1 地方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是整个课程设计、实施及教授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只要是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都可作为课程资源,它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1~2]。而这些地方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开发和利用,才能转化为有效的社会教育资源。目前,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正逐渐被提到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并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地方课程资源丰富,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具有多方面的指导力量,因此,可能的课程资源虽然呈现出多样性,多种多样的资源,就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广泛性、丰富性、综合性、差异性、多质性等特征,因此可从多层面、多角度,把它分为多种类型[3]。而在各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地方课程资源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2 各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地方课程资源利用情况

2.1 中小学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小学受到广泛的重视,中小学教育内容丰富知识浅显,因此,中小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较容易实现;中小学的课程资源开发着重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教育,在知识覆盖面上体现出多学科的交融。学生与社会方面、与自然科学方面、与自我方面的资源都可作为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如图书馆、展览馆、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音乐的节奏美、气候、地形等特殊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和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与内涵。

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发展较好,已经上升到生命化的层次。中小学课程资源经过日常生活化课程资源――学科知识化课程资源――生命化课程资源的探索,使得课程资源的利用具有生命。生命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做到师生双方的经验活、知识活、情感活、能力活、智力活、精神活、生命活,而且还要做到课堂的内容活、情境活、形式活[4],让课堂充满情意与生命需要[5]。

2.2 高等教育

高校在课程资源体开发和利用上要落后于中小学,高校教育是一种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素质教育,需要较全面、较系统和较深层次的知识,对于地方课程利用横向要广,纵向要深,因此,开发和利用难度较大。特色,成为了各高等院校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质量工程”意见》中指出:要“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区域性高校,应在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上下功夫,不仅要为地方创造知识,而且要传播和扩大已有的地域文化,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人才,赋予学生以“地方特性”。[6]

高等教育的地方特色课程资源重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司法、军事、外交活动、科技活动等社会资源方面的结合,地方特色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独有的资源,而且充分体现了各地区的特色文化,也使各地高校的科研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国各高校也正在加强地方特色课程建设,并已成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地方特色的课程开设和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重视与加强[7]。

2.3 高校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特点

高等教育阶段的地方课程资源建设要求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要求显现出专业与学科经济等深度结合的特征。

2.3.1 课程知识新兴交叉

创造是21世纪最具时代特征的特点,在原有知识体系上的创新是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世界许多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都是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才得以解决的。时代需要那些具有创造力的超越型人才。时代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强调文理渗透,基础与专业结合,体现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内在结构性和智能型的发展方向。

发达国家在交叉学科的培养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高等教育阶段都强调主修、副修的结合,文、理、应用学科的渗透。MIT的成功就在于它不仅有一流的专业教育,而且具备良好的交叉学科基础和文化底蕴;日本筑波大学不设科系,而以学科群、学科类来划分课程,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科交叉。同时大量选修课、定期举行的研讨班、外聘专家讲学以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大量学术活动的开展,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

2.3.2 人才培养社会急需

当大学生就业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个有趣却更无奈的现象。一方面,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岗位长期空缺。为什么会出现找不到工作、招不到人的尴尬局面?原因就是供需求不匹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人才的培养应融入社会的经济发展建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每一所大学都必然要有自己存在的优势和社会所需,因此,“独特和急需”是一所大学存在的可能。只有紧紧围绕产业和企业的紧迫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才能使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适合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

2.3.3 地方特色文化弘扬

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核心是地方文化。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各种各样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组成的,而民族文化是由独特的地域文化组成的。因此,有机地开发和运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地方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实践探索,无疑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好途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中,保持和发展传统优良的民族文化。

2.3.4 各校特色合理分工建设

我国目前有1000多所高等院校,地方高校约占70%,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地方高校面临大好的发展机会,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地方资源,办出特色,以特色取胜,以求快速地发展,就成为各方院校办学的目标。“地方特色”成为各地方高校致力的着力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如何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办出特色,脱颖而出,这是目前摆在上千所地方院校面前的严峻课题。

3 面向高校的广西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特点

广西高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应从社会要求、时代要求、人才培养要求以及自身的发展需要方面去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在内容上呈现出符合广有的课程资源特点。

3.1 社会要求―― 开发本土资源,服务东盟经济

教育的社会意义在于能对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服务于民。广西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对这些遍布于本地区各地的资源进行开发了利用,才能更好的为当地经济服务。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且与东盟各国接壤,具有民族性和与国际性的地域特征,与东盟各国相同的地缘和文化特色,国际性区域经济优势,成为广西地方课程开发的特色资源,包括本土地理资源、历史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与国际接轨的地缘文化资源、经济合作资源、贸易资源、语言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建立在广西不断发展的进程和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中,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从根本上推动广西区域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展。

3.2 时代要求――弘扬壮乡文化,发展广西特色

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实践的需要,是为贯彻国家课程政策而做的一件有益的事情,是为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从而使后一代更好地认识祖国、地区,建设国家和当地的实践的需要。此外,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受到社会广大人士的保护和发扬。

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独具特色的壮乡文化成为本土不可取代文化资源。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南疆境地,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广西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创作的崖壁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以及古朴曲雅、可避湿热、防蛇兽侵害的干栏建筑等,成为广西当时的文化代表;明代的真武阁及三江侗族程阳风雨桥均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三月三歌墟、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踩花山和芦笙节、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具风味的打油茶等等。这些民族文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广西地域文化。一个民族的发展和繁荣,是与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的,地方性高校对民族优秀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观念趋同的大背景下的坚守是对世界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贡献。

3.3 人才要求――培养学生特性,适应社会急需

高校的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建设从培养适应地方需求人才的需求出发,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是着眼于地方,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地方所需的应用性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地方特色课程的支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土经济。

广西与东盟各国接壤,具有国际性区域经济优势。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首府南宁,建立中国―东盟“10+1”合作关系,在农业、信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等领域展开合作,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6年,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关系,主要进行基础设施、港口物流、贸易投资、旅游和资源的合作开发,还有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关系的建立。这些经济贸易合作使得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衔接要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适合国际性的人才参与其中,为广西经济的发展做贡献。根据面向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实际需要,广西高校致力于培养了解东盟、熟练掌握当地语言、熟悉当地商业习惯的人才,这就需要更多地去开发相关的地方课程资源。

3.4 自身发展要求――创新办学特色,促进高校发展

对于高校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形成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水平;有助于提升高校专业发展意识和实践技能;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需要。地方特色课程如果经过精心培育发展,必能在某一方面重点突破而成为主导文化的一部分,从而走出地方,走向全国。

特色课程资源的建设可推动地方民办高校的特色发展,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国际性人才,以实现广西经济的腾飞发展。

4 结语

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应围绕着广西的民族特点、区位优势等方面进行开发研究,重点开发具有壮乡民族文化特点和面向东盟、着力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国际化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 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32-34.

[2]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5.

[3] 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4):1-6.

[4] 余文森.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64-168.

[5] 梁军.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生命化及其实现策略[D].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

第6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历史沿革特点

[作者简介]李养丽(1971-),女,陕西大荔人,西安外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陕西西安710077)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0JK253)和西安外事学院2010年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陕西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87-02

一、前言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西民办六所本科高校(西安外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京学院、西安思源学院)近20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学管理与改革的研究,分析其体育教学的特点,探索体育教学发展趋势,为陕西民办本科高校进行体育教学设计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提高陕西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陕西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历史沿革及阶段特点

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为初级创业阶段。在这个阶段,民办高校大都是租赁校舍,采用培训班的模式教学,办学主体多元化、规模小,是无固定教室、无专任教师、基本无前期教育投入的“三无”时期,社会认同度低。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大发展时期。民办高校大都有独立的校舍,有学历教育,有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学科专业设置逐渐多种多样,学校规模也越来越大,社会影响越来越广泛深入。第三阶段: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为高峰发展时期。民办高校基本上能做到合理规划,重视内涵建设,凝练、提高核心竞争力,强化制度建设,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创建学校特色,社会影响进一步加大。与之相对应的是,陕西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如表所示)。

由右表可以看出:陕西民办本科高校除西安培华学院外大都在建校初期实施了体育教学;各校体育教学发展阶段基本相同,虽然各阶段开始时间不同,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不同,但各校三个阶段的特点相似。第一阶段各校均表现为:教师外聘、场地不规范、器材简陋、无教学相关文件、随意性极强、游离于省教育厅统一管理之外。在第二阶段各校均有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队伍、场地,器材基本满足教学,教学文件逐步完善,教学形式多样,教学管理日渐规范并开始纳入省教育厅统一管理。第三阶段各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显著改善,场地、器材满足教学需要,教学管理规范、科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实施体育教学,各具特色。总体来说,各校在进入20世纪末之后,教学基本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以上分析表明,陕西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发展阶段及阶段特点与学校的发展阶段及特点具有极强的相关性。

二、陕西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特点

(一)体育教学的市场化特点

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发展能主动适应生源,办学理念和专业设置紧跟社会需求,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存在于民办高校的整体管理与运营之中,自然具有很强的市场化特征。

1.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市场化。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来源复杂,既有离退休的专家、教授,也有外单位离职人员,还有一大批应届毕业生。这些都是依据学校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招聘而来的。在民办高校实施体育教学初期,因为民办高校整体影响力小,社会认同度低,市场反映出供小于求的状况,民办高校无力建设自己的专职体育教师队伍。在20世纪末,民办高校迅速发展,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进入规范发展期。这个时期,随着民办高校整体实力增强,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加之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市场基本上处于供求较为平衡的状态,民办高校抓住市场的有利之机,加快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但不能完全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引进人才,教师队伍整体上在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上不尽合理。进入21世纪后,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在职培养上,一方面,不断提高自有教师的学历、职称层次,提高队伍素质;另一方面,由于这个时期人力资源市场是供大于求的状态,民办高校严格根据自身体育教学需要合理引进高素质人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另外,在队伍管理上各民办高校也按市场原则运行,建立了激励与奖惩制度和进出机制,根据国家劳动合同法和教师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动态的教师队伍。

2.体育教学设计与管理市场化。目前,陕西六所民办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各异,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但根据笔者实地调查、访谈发现,各校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时,都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教师业务素质状况,场地器材,教育经费的合理支出。在民办高校,这几个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是绝对性的,尤其是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育经费的合理支出,这两个方面正是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市场化的具体体现。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因为,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消费者;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地节约教育经费。只有合理设计,细化管理,才能做到教育的提供者与受教育者,即学校与学生、办学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均衡。而且,教学设计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要随着市场各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管理,使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市场充满活力。

3.体育教学市场化强化了体育教师的服务意识和忧患意识。在民办高校,教师不仅是教书育人的长者,更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消费服务的直接人员,与公办高校的教师相比,他们更像商场里的营业员,学校以他们能否最大满足顾客(学生)的需要,为顾客提供最好的、优质的服务作为检验他们工作效率的标准。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忧患意识会比公办高校教师的忧患意识强。这种服务意识和忧患意识,一方面,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历练自己的职业道德,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不利的一面,如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差、流动性强等。

(二)体育教学的多元化特点

1.教育类型多元化。陕西六所民办本科院校,教育类型多元化是一个显著的特征。六所高校基本都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学历教育主要为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非学历教育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及自学考试助学。另外,有些高校加大和国内、国际高校联合办学,建立了学分互认制度,拓宽了办学途径,使教育类型多元化特色彰显。

2.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元化,一方面,表现在各个学校的教学模式不同。六所民办高校其教学模式分别是: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安欧亚学院为选项教学模式,西安外事学院是“计划学时+选项学时”的模式,西安思源学院是“专项课教学+目标课教学”的模式。另一方面,各高校针对本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设计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管理方式。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来说明。本科一年级为计划学时,教学内容为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初级长拳第三路、广播操、队列队形;本科二年级为选项学时,教学内容为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擒拿与防身、健身操、体育舞蹈。专科一年级第一学期为计划学时,内容为初级长拳第三路、广播操、队列队形;第二学期为选项学时,选项包含7个项目,另含有二十四式太极拳为计划学时。以上统招学生考核按学校要求进行,缺课超过1/3以上(含1/3)无考试资格。自学考试同本科二年级,其体育课为校考课,上课出勤率过半者记为合格。联合办学同本科二年级,但可根据学生需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留学生是短期兴趣班教学,教学内容根据学生需要安排,这两类学生不进行体育课考核。

(三)体育教学的个性化特点

1.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是各校体育教学个性化的具体体现。前面在讨论市场化特征时已经说到,各校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时,都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教师业务素质状况,场地器材,教育经费的合理支出等因素。每个高校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必须依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这就是体育教学的个性化特征。

2.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是体育教学个性化的必然方向。体育教学市场化要求要极大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学生的需要又表现出了显著的个性化特点。现在的大学生性格迥异、个性彰显,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要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放在首位,将满足更多学生的不同需要,彰显学生的体育个性,保障学生的体质健康作为进行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建议

民办高校应根据自身市场化、多元化的办学特点,依据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历史使命,规范民办高校体育各要素和各环节的改革,与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接轨,引入社会体育、终身体育、生活体育,突出民办高校个性化特性,尊重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逐步确立适应自身学校发展和改革的市场化、个性化、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使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朝着健康、规范、不断创新的良性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钟善.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走向[J].辽宁教育研究,2006(6).

[2]郑树山.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2).

[3]劳凯声.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改革走向: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7).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小课题研究 特点 实施 意义

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方法都比较欠缺,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我们尝试采用“小课题研究”,以促进学生成长。

一、小课题研究特点

小课题就是“小”的课题,小的研究项目。它的研究范围是局部的、微观的,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实在、明确。研究难度更小,学生容易驾驭,研究周期比较短,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半年,甚至可以是三四个月。

本文所谈的小课题是学生基于学习过程,以兴趣为引导,以具体问题为任务,从自身的兴趣、观察和能力出发而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以“挑战杯”或“科技活动月”等为形式的“大课题”、“大项目”而言,小课题具有以下特点。

1.着眼微观

与挑战杯中“大课题”研究每每关注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的取向不同,小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某一问题、某种现象、某个想法,学生有兴趣了解它、探讨它。如学生宿舍电灯开关都在门口,晚上睡觉关灯不太方便,尤其是冬季。学生希望学校对此进行改进,然而改造线路不太可行,一是工程繁琐,二是费用高。这时有学生提出改造开关,设计成遥控装置,既解决了问题,又避免了线路改造的麻烦,而且使用更方便。课题虽小但来源于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可以说,小课题研究是学生创新意识成长的“孵化器”。

2.关注过程

“大课题”、“大项目”基本是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竞赛,为学校增光添彩的,故“大课题”、“大项目”的研究聚焦点在结果,结果不理想,过程无论多有意义都会被忽略。小课题研究是校内开展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应重过程轻结果。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从课题的提出、申报到研究、结题等工作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既是研究的主角,又是研究的真正实践者。在小课题研究中,校方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小课题研究的问题来自何方、如何发现、怎样解决等研究过程及学生在小课题研究中自身能力的提升。

3.随时申报

“大课题”都有固定的申报时间,一般一年只能申报一次。小课题申报不受时间限制,只要学生遇到感兴趣、想探究的问题,愿意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便可随时向学校申请立项,专业教研室对该课题进行开题论证,并在相关部门进行立项备案,小课题就成功立项。不可否认随时申报给小课题的管理造成一些麻烦,但随时申报方便了学生,顺应了学生的兴趣使然,也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高职学生学习凭兴趣和心情,缺乏持续性,一年一报易影响学习的热情,冷却下来后复燃难度较大;随时申报能较好地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趁热打铁,易于引导学生将问题探究下去。

4.成果多元

“大课题”、“大项目”的成果都是规范的研究报告,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难度极大。针对高职学生的能力和小课题研究问题的多元性,小课题的成果除了研究报告外,还可以是学习随笔、案例分析、课件、调查报告、活动录像、虚拟产品、实物产品等。

二、小课题研究的实施

1.引领制度

包括兴趣引领、骨干引领和教师引领。其中,兴趣引领是以解决学习中感兴趣的问题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骨干引领是指在专业、班级中培养骨干,通过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以点带面在学生中形成小课题研究的氛围;教师引领是聘请教师(尤其是实践指导教师)对课题研究的切入点进行引导,避免发现了问题,却不知从何入手的茫然状况。在三个引领中,兴趣引领是关键,没有兴趣,课题无法提出;骨干引领是抓手,没有氛围,活动无法持续;教师引领是重点,没有切入点,研究无法开展。

2.指导服务

虽然课题来自兴趣,但高职学生研究能力有限,及时的指导服务非常重要。一是在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给予知识和技术指导,通过讲座、培训等向学生传授如发现问题、反思问题、“问题库”建设等知识;二是在学生小课题协作小组中,开展团队互助服务,通过交流探讨,采集集体智慧,解决学生困惑。

3.激励制度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课题研究的激励包括展示性激励和评价性激励制度。展示性激励,即通过推广优秀小课题研究成果,让学生体验到研究的乐趣和收获,同时也能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评价性激励制度,则渗透于学生的各种评优领域,将小课题研究纳入学生综合考核。

4.监督制度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课题研究,学校应坚持“宽立项、强过程、重成长”的理念。为避免小课题研究流于形式,过程监督模式的建立及运用是关键。在鼓励学生立项的同时,强化研究过程的监督和研究成果的考核,以确保小课题的效果。

三、小课题研究的意义

1.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这种心理能动状态包括认识的活跃程度、情感的兴奋水平和努力的强度等。学习积极性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高职学生中学时大部分学习成绩较差,学习积极性较低。小课题研究中课题来自学生学习与实践中的问题,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较好地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较好地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小课题研究,学生能找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就。在小课题研究中,学生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悟性的学习主体。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在学习中,学习者一旦确立了目标,动机会帮助学习者克服各种困难,使学习者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小课题研究使学生不再被动听讲,学生必须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信息,遇到难题自己寻求帮助。此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由被动参与变成自主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小课题研究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精神)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知识的纵向延伸,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我们正处于一个合作的时代,人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每个人都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和挑战,也充满了合作。小课题研究的项目对于高职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基本要组成一个团队,致力于共同的目标。在研究过程中,他们要学会分工、协调、合作、宽容,服从,培养团队意识。

4.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把更多时间和机会交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教师在这当中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示范者。小课题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并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体现了现代教学“以人为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