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生的劳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19 16:57:16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生的劳动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中生的劳动教育

第1篇

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回答。他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连续发表了《学做一个人》(1925年)、《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行是知之始》(1927年)、《教学做合一》(1927年)、《在劳力上劳心》(1927年)、《手脑相长歌》(1931年)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陶行知先生就明确指出:旧的教育与社会、实践人为地割裂开来,其最大的弊端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使读书人“心里想和口里念,而手不做”,成了用脑不用手的半残废;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对这种教育,陶行知一方面强烈地反对,并号召要革书呆子的命;另一方面指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总结与指导。他的口号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可叹的是,时隔这么多年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镜头一:十来个高中生打扫几个平米的包干区,往往在聊天、追逐、打闹,几分钟的事,半个小时还完不成。镜头二:每到周末高中住校生回家时,往往是大包小包的,里面装的大部分是脏的衣服、鞋子甚至是袜子。镜头三:走进一间学生宿舍,一股臭气扑鼻而来,被子不叠、衣服乱放……这些现象应该不是个例,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陶行知先生所阐述的丰富、精湛而又实际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高中生劳动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一、加强劳动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劳动需要心理,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

陶行知先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强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同时,他力主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1931年,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先生的这些有关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阐述,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对当时青少年的劳动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现在的高中生对待劳动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着茫然感和不知觉性,存在着怕苦、怕累、轻视厌恶劳动的思想情感。虽说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劳动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方面加大教育的力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劳动教育的目的、意义进行讨论,把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专题,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来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劳动的需要心理,以达到自觉接受教育的效果。

二、寓教育于具体的劳动之中,以劳促教

毋庸讳言,当今高中生劳动教育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做”,这与陶先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完全相悖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特别强调学生要在“做中学、做中教”,而关键是“做”。陶行知先生认为“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他所办的学校,学生入学后,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如晓庄师范学生上午大部分时间是学习、阅读,下午主要是从事具体的劳动。包括建校劳动、美化学校环境、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学生自我服务劳动等。这给我们现在的劳动教育一个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劳动教育必须在劳动中进行。任何脱离具体劳动的劳动教育都是纸上谈兵,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时代不同了,在劳动的内容上应有所区别。我们现在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自我服务的劳动和学校公益劳动。比方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一般性的劳动技能的训练、交流和竞赛,如叠衣服、钉纽扣、整理内宿、植树、公共卫生的打扫等。

三、教师身体力行,以“行”取胜

第2篇

关键词:教师导 学生学 探究活动 自主学习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就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的落实。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的发展很大程度是由他们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以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力的提升来体现。

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角度的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他们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要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把知识结论变活,形成探究过程。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联系化学实验的魅力,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自主、主动、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当“听众”和“观众”,不是让他们只能在课后“鹦鹉学舌”、“依葫芦画瓢”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是要他们知道怎么“渔”,从而提高他们的化学素质。

一、教师导是为了学生学,学生学体现教师的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

1、教师的导,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探究式提问、探究式讨论、交流、互评等手段,达到启发引导、自主探究、促进发展的目的。

教师需精心创设探究环境,引领学生思维的方向,在导学、导思中精于诱导、引导、指导、疏导。使学生始终保持能动、活跃的思维和积极的探究状态,启发积极地创造性思维和思维碰撞,从而发现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当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从旁点拨,对重点、难点、关键的地方,通过点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思考、探究问题,并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循序渐进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摆正师生之间的位置,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学习,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动的参与,绝不是表面上、形式上的活跃和参与。

3、从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到导与学的关系转变,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学设计过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和自我总结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导学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教师参加过各种培训,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已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经验或者传统教学习惯因素的影响,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存在些问题:1、教师的导超前或过快,学生思考时间不够。个别教师在设计问题探究时,考虑不充分,对学生的认识不足,在放手让学生探究、合作时,存在放手后收手不及时或者收不回来,加之考虑到课时内容的完成情况,讨论不充分,有时候存在先于学生讲出探究的知识点,这样就没有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2、教师的导过多、过细,将知识“桥梁”都搭建好了,学生只需“通过”,存在包办太多。在教学中教师包揽太多,讲解过多、过细,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知识内容空间太窄。3、学生学的过程中,他们自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或主体意识淡薄,加上家庭教育的关系,个别学生喜欢被家长或者老师安排,缺乏对自己的认识,认为老师教什么,我才学什么。4、在探究和团队合作过程中,有同学存在滥竽充数的嫌疑,个别思维发散大的同学可能牵扯出与讨论问题较远的话题。5、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思想观念在更新,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学生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导和学生学的合作还需要不断的磨合。

三、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导和学生学均需要做好准备,教师的导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服务,起好画龙点睛的作用,简洁总结和点评。

1、教师要精心准备,学生也要认真准备新课内容,落实好预习。

对学生的摸底调查,特别是知识的基础和学习的习惯,小组成员的整体情况怎么样;教学目标的定位,目标分解情况,制定教学程序如何落实分解的目标;特别是情景设置、活动探究、分组讨论等环节,均需要精心准备和设计。

2、给学生介绍知识探索的方法,多鼓励学生尝试自学的同时,鼓励他们发现探索出新问题。

预习也是自学,按照教师的要求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初步的个体认识和学习,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概念学习、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用途等方面知识的自学,目的是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

3、课堂导入要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师设置的一定情景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图片、生活中的小常识、故事材料、视频等都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所以,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精心创设一种良好的导入方法,使学生从新课伊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感染和激励,从而唤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

4、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讨论和评价,将自主和合作结合起来。

自学基础化学知识后,学生掌握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各不相同,课前可以让他们交流所学,对于还有认识矛盾的问题和难点知识,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同桌讨论,也可以找老师讨论。发挥集体的力量,互相启发,产生互补作用,加深对问题理解的广度和深度。通过他们的合作学习,相互纠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5、教师精讲,点拔难点,贯通知识网络。

通过学生自学,根据个体的情况可以了解或掌握部分知识,合作探究、讨论以后,对知识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还有一些难点知识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时,对于学生所掌握的内容可能还比较零乱,没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特别是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

6、设置针对性较强的课堂练习,联系旧知,巩固新知,形成知识运用能力。化学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同时也是巩固知识,形成基本化学技能的重要手段。当堂检测,促进学生基本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同时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性,打造高效课堂。当然,课堂练习应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应注重层次性。不同基础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练习要求,根据教学的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基础不好的学生努力掌握基础知识,也可以设置承上启下的问题式练习,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让有潜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7、引导培养学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慨括,并能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课堂总结这个环节最容易被教师当成教师总结或者课堂结束语,其实应该教会学生养成课堂总结的习惯,引导他们全面、综合、系统的概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提高延伸和拓展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总结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问学生这节课的收获或者不足,也可以联系生活、科技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对知识进行再现,逐步内化知识结构,以期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加强。

第3篇

此外,一位叫“三嫂” 的香港大学员工袁苏妹,从29岁到73岁在大学堂宿舍先后担任助理厨师和宿舍服务员等职,没有上过大学,一生只会写5个字,却于2009年9月22日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她们于平凡中践行人生价值,靠着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用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上了生动一课,教给学生如何在普通岗位上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欣赏。

学校社会课堂构建

在这两件事情中,令人称道的是学校对待普通劳动者的态度。两所学校用自己的方式肯定了吴阿姨和三嫂的独特贡献,充分体现出大学“教书育人,以德为先”的办学宗旨,这一点在大学排名、招生成绩、论文数量等数据满天飞的今天显得格外珍贵。

大学是培养“仰望星空”的社会精英的地方,同时也是培养“脚踏实地”的普通劳动者的场所。学校应为培养出每一名合格劳动者而感到光荣和自豪,不能唯地位论成败、唯财富论英雄。杰出校友不仅仅是那些达官显贵,更应该是那些在各自岗位上默默无闻、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普通劳动者。社会的进步不能单纯依靠精英群体,更需要无数平凡人的共同推动。

在大学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多数毕业生都将奔赴祖国各地从事基层工作,在怀揣梦想的同时,应当踏实工作,全身心融于社会,一味地追求名利只能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与环境格格不入,在理想与现实巨大的落差面前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

因此,学校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必须上好“正确社会价值观培养”这一课。校园就是一个社会大课堂,学生整日身处其中,条件便利。学校全体人员都是这一课堂的组成部分,而劳动合同制职工因承担着学校主要服务类工作,成为这一校园课堂的关键成员。这其中,吴阿姨式的劳动合同制职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劳动合同制职工的作用

由于人事管理体制的不同,在香港没有事业编制职工与劳动合同制职工的区别,但在大陆,高校在劳动、人事关系调整方面二元化现象明显。在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编制职工群体以外,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群体规模在不断扩大。以北京大学为例,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已超过2,400人,接近事业编制职工总数的1/3,岗位遍布70余个二级单位。

劳动合同制职工整体文化程度偏低,以从事后勤、教学科研助理等服务保障类工作为主,他们在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服务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与判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健康思想和良好性格的养成,这些在与吴阿姨接触过的学生的言论中得到了较好体现。

有学生评价吴阿姨说:“谁麻烦最多,她跟谁的关系就最好,她就怕别人不来麻烦她。所以我们也习惯了,遇到什么难题都来找她,她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只有自己的妈妈才能做到这样。”还有学生说:“看到阿姨走上去时,我很惊喜。听着阿姨充满感情讲话时,我有感动也有欢笑。当同学们打出横幅时,我感到非常骄傲。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宿舍生活了4年感到无比的幸运。”

正是在这一次次感动中,学生受到了精神的洗礼,懂得了平凡人生同样精彩的道理,这在成功学大行其道的现实生活中、在“拒绝平庸”的校园氛围中显得弥足珍贵,同时也比课堂上反复颂扬人生哲理要鲜活生动许多。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作用的发挥

劳动合同制职工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首先是通过提供服务保障来实现的。这就需要高校在提高对劳动合同制职工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加强相关工作,提高职工改善工作质量的积极性。同时,劳动合同制职工在配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多从细节和小处着眼,坚持服务理念,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例如,宿舍管理员作为一楼之长,负责学生宿舍日常管理,称得上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学校职工。其作用的发挥不应局限于门卫和收发信件,应兼具心理辅导、生活服务、思想指导等多方面职责。要求其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同时,从服务学生角度出发,积极融入学生群体,多沟通、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生活需求,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以解决,若问题性质严重,应快速准确向学校相关部门汇报沟通,并依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建议。

又如餐饮服务人员,由于学校就餐时间集中,人流量大,要求职工在最短时间内高效准确分发饭菜,工作强度高,职工易出现烦躁焦虑情绪,进而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冲突。这就要求学校在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基础上,强化职工微笑服务意识,并鼓励职工多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提出合理化工作建议,从而进一步改善就餐环境。对于后厨人员,在保证饭菜卫生可口的同时,应在相关部门配合下,通过组织参观、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了解食堂运转过程和职工生活工作环境,体会餐饮工作的不易。

再如教室管理员,应本着服务学生的理念,根据大学教室使用特点,多从为学生创造安全、整洁、安静的良好学习环境入手进行工作安排,采用灵活、柔和的管理方法引导学生维护教室秩序,尽量避免对学生连续性学习的干扰。

承担校园环境清扫主要任务的卫生保洁员,其工作多集中于清晨和傍晚。在工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干扰,降低噪音、粉尘的制造,多用委婉艺术化语言进行卫生环境保持的提醒。其他与学生接触较多的劳动合同制职工,如图书管理员、医务人员、实验室秘书、教学科研助理等,从小处着眼,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完成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努力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双向性,学生受教育的同时也在教育别人。为使更多的“吴阿姨”“三嫂”涌现,不能一味强调劳动合同制职工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也应重视学生在帮助提高劳动合同制职工思想文化修养中的作用。

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劳动合同制职工整体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教育有限,多数人无法站在较高的思想层面开展自己的日常工作,工作目标往往比较单一,单纯谋取劳动报酬,功利思想意识浓厚。但由于这一劳动者群体多来自农村或不富裕的城镇家庭,生活和工作环境培养了他们踏实淳朴、工作卖力、待人真诚、重情重义等特点,易于接受先进思想引导和感化,从吴阿姨和三嫂身上都能明显看到这一点。

应该说,吴阿姨和三嫂对学生的爱与学生对她们的感情付出是分不开的。她们全身心为学生服务,学生也积极和她们交朋友。在相互交心过程中,使吴阿姨和三嫂从内心深处建立起对学生的深厚感情,把每一名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孩子,从学生的成长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她们更好地投入到不计辛苦、不计报酬、不计名利的忘我工作之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性,决定了劳动合同制职工与学生之间如果只是简单的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的关系,不可能建立起亲如一家的感情,也就难以引起职工与学生间的情感共鸣,进而产生对学生内心深处形成震撼的情感冲击效果。吴阿姨讲话时,许多学生泪洒会场,就是这一震撼效果的集中体现,相信这也会是他们一生中最为难忘的时刻之一。

第4篇

摘要: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农村劳动人口转移至城镇工作,通过教育与培训使其成为城镇劳动力,并适应城镇生活。通过梳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生成机制,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高职教育的需求状况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教育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高校)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以宁波为例”(项目编号:2015SCG084);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项目编号:L2014B006)

作者简介:谢秀琼,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现当代文学;颜炼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教育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10-04

城镇化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的区域流动,到岗位流动,再到城市生活的融入,城镇化的每一步推进,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持与人力资本的积累。一般而言,农业转移人口可分作本地农村人口和外来农村流动人口,限于篇幅,本文仅探讨本地农村转移人口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及高职教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与生成机制

劳动力转移主要是指劳动力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岗位之间的转移。职业教育如何作用于劳动力转移,需要进一步探讨其生成、运作机制,才能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服务于农村人口城镇化,促进教育与县域、城镇的互动发展。在诸多的劳动力转移因素研究中,“推—拉”理论认为: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对农村劳动力具有吸引作用;另一方面,农业技术革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具有推动作用。两者互动释放出的强烈信号,即农业收入低于其他产业而产生的利益差异驱使着更多人流向城市寻找工作。卡托纳的经济心理学模型进一步解释了在劳动力转移这一个体行为中,客观环境如工业化的“拉力”和农业的“推力”,并不直接对劳动力转移产生影响,而是客观环境对劳动力的心理过程,如愿望、态度、预期等产生影响,进而产生转移行为。[1]即以上两种合力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归根结底得转化为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内在需要,才能减少因被动转移而产生人际摩擦与人力资源损耗,实现空间、职业的有效转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博加斯的自我选择模型认为,迁移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因素:潜在迁移者个人能力的“可转移程度”、相对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平均收入水平的比较。[2]

综合上述理论,我们可以得出,教育作为劳动力转移的内在驱动力,或通过提升个体就业技能直接促成劳动力流向技术更高、收入更好产业、岗位,或通过影响个人主观愿望、态度间接促成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迁移,成为农村劳动力城镇化的重要因素。(见图1)

国外城市化的经验也表明,教育与城市化有着双向互动关系。随着城市化进一步推进,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美国为例,初等教育保障了劳动力最基本的教育需求,中等教育的发展适应了工业化对劳动力素质的普遍要求,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让未来劳动力在岗位、职业的转换中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总体来说,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给不同群体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转移选择和就业渠道。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高职教育的需求状况与问题

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命题的新型城镇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对比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的教育需求,高职教育的作用发挥还是相当有限。概括而言,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职教育总体供给与城市化率不相符合

截至2013年末,城镇人口比重53.73%,城镇人口在2011年末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后,呈持续增长态势。以沿海城市宁波为例,截至2012年末,宁波常住人口763.9万,城镇人口比重69?4%[3],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0年的2.11∶1缩小到2013年的2.03∶1,部分区域进入“1”时代,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按户籍统计的城镇人口远未达到50%,即20%左右的城镇人口处于半城镇状态,他们完成区域、职业迁移,但未完成身份、精神生活的城市融入。这中间的差距,除去户籍制度这一历史原因,还受限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一般而言,教育程度与迁移能力呈正比关系,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动力和获得实质性的迁移能力。农村文盲劳动力在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受到诸多限制,即使从农村转移至城市,多为从事劳动密集产业或低端服务业,无法适应中、高端服务业所需要的各项技能素质要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的占比为4?6%,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9.6%,农村劳动人口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则更低,教育程度总体偏低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效能。

(二)高职教育供给与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教育需求存有差距

相关研究表明,教育水平高的劳动力创新越强,职业稳定性越强,也有利于完成职业或技术的转换。2013年,全国就业人数按三次产业分布为31.4∶30.1∶38.5[4],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相比而言,农村劳动力虽呈逐年递减趋势,然而其在产业、岗位间转移空间却相当有限,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依旧多于第三产业,与城镇化总体趋势存在较大差距。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在整体产业布局上的引领作用是关键,这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均需高职院校的参与,发挥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应有作用,为产业转型升级输送大量中、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高职教育供给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高层次教育需求不相称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教育程度高低不仅影响着个体劳动力对区间、产业、岗位转移的态度,也影响着转移后岗位的稳定性和收入高低。“教育水平与收入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性明显地体现在高中以上这一组劳动力上。”[5]从收入情况来看,大体表现出受教育年限越高收入越高,例如,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年平均收入为9.97万元,计算机信息软件业为9.09万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67万元,远高于城镇集体以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究其原因,第三产业尤其如金融、计算机信息软件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普遍较高,对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要求更高,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则无法胜任该岗位。与农民转移劳动力对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旺盛需求相比,目前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欠缺,普高与职高、中职与高职之间缺乏融合、渗透与统筹。

(四)高职教育供给与农村劳动力的基本培训需求不相称

实践表明,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每增加1年,农民年人均收入就能增加3.6~5.5个百分点,打工收入就能增加5%左右。同时,考虑到迁移成本,不是所有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倾向于向城市外迁。“在四川的样本中,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倾向于首先选择农村本地非农业就业,其次才是外出就业,最不好的选择是本地务农。”[6]针对选择本地非农岗位就业的农民,以及生活在偏远山区有意愿却不具备转移条件的农民,有必要通过不同层次的短期培训或远程教育,提升他们的经济收入。2013年,全国农村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占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79.2%,相比农村职业培训的广大市场,高职院校在政府组织的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农村职业技术培训中所占份额并不大,有待高职院校在服务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上作出转变。

三、高职教育推进农村劳动力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部分省份高职院校“生源荒”的信号必须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拓宽职业教育面向,多元化办学,多教统筹发展,诸如中高职衔接办学、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市民素质提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养等应是高职院校转型的主要方向,也是服务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7]高职院校与生俱来的服务城镇化发展前沿、人才培养属地化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以满足农村转移劳动产业间转移教育需求

根据劳动力转移的推拉理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需要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客观上是农民逐渐减少的历史过程,但不是简单地让农民离开土地,而是通过产业吸纳富余农民就业,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根据区域产业布局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1)依托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推进教育与区域、产业、行业协同创新;(2)在保证高职教育满足第一、第二产业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快新型城镇化急需的信息技术、商贸商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3)拓展高职院校在县域及城镇的服务空间。针对吸纳大量劳动力收入却相对较低的行业如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收入,有必要及时向农村已转移人口提供“学有所用”的成人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提升其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空间。

(二)高职教育贯穿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个过程,以满足已转移人口的终身教育需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是简单的职业更换,而是劳动力资本积累提升的过程。所以,对农村劳动力教育或培训,不仅在转移中,更应该提前至转移前,也相应的延长至转移后,与目前所倡导的终生教育相结合。(1)建立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教育结构体系。探索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接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为新增劳动力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依托校企通等服务平台,积极构筑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和网络,加大高职院校参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力度,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为目标,政府、企业、高校、培训机构四方联动的教育培训机制。

(三)构建中高职衔接顺畅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高层次教育需求

根据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递进关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市域、现域、乡镇对高技能人才的类别和层次又是不同的。所以,构建中高职衔接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应在顶层管理上加强系统设计,在体制机制上予以理顺,以适应城镇化对劳动力市场提出的挑战。具体而言,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针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发展模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

(四)开展“市民化”教育,以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教育需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在城镇工作和生活,但不少农村转移人口仍然保持着农村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离土不离乡”、“亦工亦农”现象较为普遍。面向农村转移人口开展“市民化”教育,不仅可以减少与本地居民的文化冲突,而且使得农村转移人口更好、更快适应地城市生活。借鉴发达国家对城市移民的教育经验,“通过政府、社区、企业和各级工会组织,以正式与非正式、显性与隐性,双向互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8],向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双向互动、灵活多样的市民教育,提升他们融入城镇生活的适应力,在潜移默化中促成农民“市民化”。而在这一较为漫长的市民化过程中,高职院校必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10.

[2]俞文钊.市场经济中的人的经济心理与行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7.

[3]周骥.2012年末宁波常住人口763.9万城镇人口比69.4%[EB/OL].[2013-05-22].news.cnnb.com.cn/system/2013/05/22/007728599.shtml.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EB/OL].stats.gov.cn/tjsj/ndsj/2014/indexch.htm.

[5]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45-149.

[6]赵耀军.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四川为基础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7(2):37-42.

[7]金雁.服务新型城镇化地市高职如何作为[J].青年教师,2014(5):39-41.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教学;教学特色;育人功效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心理健康课程已逐步纳入高中学校课程之中。这是每一位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需要着力研究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树立心理健康老师的良好形象

对于刚进校的高中生来说,他们对心理健康这门课感到既陌生又好奇,因而对心理健康老师也存在着良好的心理期待。教师的良好形象,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及学习的投入程度。同时,教师的良好形象还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心理健康老师应特别注意自己良好形象的外塑。

首先,要给学生以好的初始印象,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让他们一开始就喜欢上心理健康老师,从而引起他们对心理健康这门课的兴趣。

其次,要不断保持这种初始形象,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始终保持一个好的形象,让学生从心底敬佩自己的心理老师,并以心理健康老师作为自己以后在教学和为人处世上的表率。这就要求心理健康老师在从教过程中,在为人、为学、为师几方面都要努力完善自己。在为人方面,要热情、大方、友善。在为学方面,要不断钻研本科专业知识,能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心理现象以及他们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解答。同时还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讲课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让学生觉得心理健康老师确实与众不同。在为师方面要爱本职工作、爱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觉得心理健康的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是自己的知心人,从而使师生间在情感上取得沟通。

二、体现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学特色

心理健康的知识内容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教学也应具有自己的特色,要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

(一)课堂气氛要民主、和谐、融洽。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语言要风趣、幽默,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并多采用一些体态语言以增强表达效果。通过课堂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也可多做些试验,让大家积极参与。而对于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可让学生自由讨论,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可活跃课堂气氛。尽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动脑筋,不断获取新知,愉悦心情。

(二)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一是要联系高中生的思想实际。特别是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学习、生活情况与初中相比有较大的不同,他们一下子较难适应。同时,有不少高中生认为当前就业有困难,对于考大学感到困惑。对此,可适时与他们交流、谈心,使他们能更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二是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同时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很快。要不断向学生传播新消息,引导他们不断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提高市场经济意识,

(三)教学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在讲授时语言要风趣幽默,可适当地采用体态语言,尽可能的启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根据教学需要,还可进行课堂演示或实验。比如,在讲“知觉特性”的时候,不时给同学们出示一些图片、卡片,使他们对知觉的特性理解更深刻。在讲“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的条件”时,可让学生当场做实验,使他们明白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的条件是:“即时复述”。对与高中生自身发展关系比较密切或就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可让他们展开讨论。

三、进行渗透教育,提高心理健康课的育人功效

心理健康这门课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高中生如何健康地学习、生活,其担负着智育的任务。我们还可以寓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心理健康课的育人功效。

(一)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这就需要心理健康老师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真正为人师表,给高中生做出好的榜样。并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走进大学校园及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能很好为人处事。可以说,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之中无处不渗透着德育的内容。

(二)寓体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可让高中生对“健康”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意识。让高中生了解和掌握一些有关的体育心理,更会促进他们运动技能、技巧的发展,在体育运动中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而心理的健康又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健康的心理对身体的积极影响,更是体育运动所不能替代的。

第6篇

现在的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劳动素养和品格如何,不仅关系到今后的产业、产品质地,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为此,我们应基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出发,帮助其更快、更好地在“大众创业”中寻找到新的定位、创造出新的价值。

一、增强劳动价值认知,拓展学生的劳动认识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工业化初期劳动价值显现为体力劳动为主体的价值创造思想的影响,我们在对劳动、劳动者的定义上存在着狭隘的劳动观,以致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定位为引导其参加如打扫卫生、家务劳动等,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就是尊重工人、农民、环卫工等体力劳动者。还有的老师把“不听话就罚你劳动”作为教育学生手段,变“劳动光荣”为“劳动改造”,使学生无视劳动创造价值,厌恶劳动、鄙视劳动。

心中有阳光,脚下才有力量。时代背景在变化,随着以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等重大变革为特征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的到来,劳动内涵在扩大,简单的体力劳动不再是劳动的主体,社会劳动形态正在从体力劳动为主转向脑力劳动为主;一般性的重复劳动为主转向创造性劳动为主,劳动价值的呈现方式在改变。我们应当引导我们的学生认识到: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不管是集体创造还是个人创造,也都应得到尊重和赞扬。特别是在提倡“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今天,劳动与劳动者的“外延”进一步延伸,劳动者的价值更体现为一种劳动精神的历久弥新,劳动创造价值也以更多不同形式影响和体现着社会的进程。新时代的劳动精神,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爱岗敬业,也需要一种敢于突破的“创业创新精神”。要让他们理解和懂得:个人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满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二、体味劳动价值创造,激发学生的劳动自觉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高中生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都具备适应一定的体力劳动、技能性劳动和认识社会的能力。所以我们对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情感培养不能只是挂在嘴上,更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性、综合性、迁移性、量力性、时代性原则指导下把思想教育、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劳动的机会,强化学生的行为体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劳动过程,实实在在感受到劳动的滋味,在劳动和实际交流中理解劳动的内涵,促使其知、情、意、行和谐发展,并把学习劳动转化为劳动态度、劳动实践转化为劳动习惯,并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和劳动技能,以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劳动观。

大众创业是更加积极的就业,劳动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劳动教育也可以色彩斑斓。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的自我服务劳动,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也可以增强其岗位责任、岗位意识和增进家庭的团结安定,进而可以让其明白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又如,可以从学科教学中去充分利用和挖掘那些无比丰富和鲜活的素材,在教具制作、家庭照明电路安装、生活中的化学等的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让学生感受劳动乐趣的潜移默化中学习掌握现代公民的社会生存必备技能;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走进生活,在酸甜苦辣的职业体验中了解职业相关知识、从业素质、技能要求,初步学习今后的职业规划,提高对职业能力体系的基础认知,提升自我劳动素质。

三、关注劳动价值保护,开启学生的劳动智慧

现代社会讲究公平正义。我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常态”,抢占“中国制造”的新高度,调动各方面人才创业、创新的原动力,将中国数量上的劳动力资源有效转化为质的优势,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科研含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此,需要全社会形成尊重创造性劳动和激励创新的氛围,需要我们将珍惜劳动成果上升到尊重劳动价值的高度。

然而,放眼当下的生产与消费环境,我们可以发现他人的智力成果不断地被剽窃,各式各样的“山寨”“克隆”、抄袭屡见不鲜,一些企业、“劳动者”在利益驱动下丧失了本该有的耐心、专注和坚守,急功近利、浮躁纯粹、投机取巧,严重侵犯和伤害了创新创业者的合法权益,如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严重伤害“中国智造”之根基。所以,我们要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就务必教育学生从远离抄袭剽窃、拒绝假冒伪劣开始,培养其对工作的执著、对职业的敬畏,让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劳动价值在他们心田生根发芽,对劳动的价值追求有一个正确判断和选择,学会在脚踏实地、专注持久中珍惜劳动、欣赏劳动、尊重劳动。

总之,我国经济正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让我们在“工匠精神”价值追求引领下,带领广大的高中生心怀劳动之美,用劳动创造奇迹、创造裂变,用奉献书写青春的时代篇章。

参考文献:

第7篇

    1.我省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各方面发展的总体趋向、学段特征、地区差异(沿海地区与内地山区)、校际 差异(重点与一般)、表现及其内在规律性。

    2.社区环境、传播媒介、学校、家庭诸因素在学生道德发展中各自不同的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最成功、最受学生欢迎和最不成功、最不受 学生欢迎的德育活动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4.当前中小学生道德发展诸因素(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中的最薄弱环节。

    这个调查研究仅是我们整个道德教育研究中的第一阶段,第二步的工作将是根据道德教育理论和调查结果 ,拟定一套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拟订一套适合于我省中小学生特点的道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小学道 德教育与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激励机制(科学的德育评价理论、指标体系和方法技术),选定学校进行实验验 证,以提高成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总体概述

    应该说,我省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总体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有80%左右的学生,在许多项目测量 中,显示出良好的品德素养。这说明,我们这几年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有成效的。比如:对“我们国家太穷了, 有机会我一定争取出国不再回来”持否定态度的占95%;对“如果能出国赚钱,任何下贱的事我都干”表示 不同意的占94.5%。这虽然不足以全面反映当前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大教师和 德育工作者的心血没有白费。

    但我们也看到,中小学道德教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诚实问题,在我们设计的一个测验学生是否会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作弊的项目中,有60% 的学生显示出不诚实的倾向,其中学段愈高这种情况愈严重。联系到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在考试中出现的类似问 题,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可信的。这种现象可能与社会环境影响有关。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与文 化等领域的运作尚未完全进入理性化、法制化阶段,在不发达、不规范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 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且多能得逞,这就难免对中小学生产生恶劣影响。此外,学校德育工作长期 以来对诚实正直品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也是一个原因。

    其次是勤劳俭朴问题。有52%的学生很少或从未干过家务;有25%的学生很不情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劳 动。事实上,近年来学校对劳动教育抓得比较紧,许多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但由于结合社 会实际教育学生懂得劳动的作用和意义不够,以及许多家长因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不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 为未来独立生活所必需的家务劳动,使其收效甚微。因此,教育学生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对个人、对 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并提高他们的劳动自觉性,是今后学校教育中应当加以重视的。

    第三是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较弱。有26%的学生觉得自己难以承受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或打击。这自 然与当代学生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学校和家庭过多的呵护,学生缺乏忧患意识和艰苦的生活锻炼。这种 现象若不加以纠正,将来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

    第四是孝敬父母问题。虽然有90%的学生存有报答父母之心,但他们行为上没有表现出来或不知道怎么 表示。37%的学生很少与父母交谈,更多的人没有帮父母干家务。也就是说,他们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或道德 情感,却缺乏相应的道德行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校和社会的德育观念偏颇有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 把孝道视为封建伦理道德避而不谈。事实上,孝敬父母是爱国主义、乐于助人、团结友爱、谦恭礼让、责任感 等道德品质的基础。

    第五是主持公平和正义的品质较差。只有75%的学生表示,当好友与人发生纠纷时会站在有理的一边; 而有26%的人则表示偏袒好友或干脆躲开。这26%的人中还仅仅是出于情面上的考虑。可以推断,当危及 自己安全时,表示偏袒或干脆躲开的就远不只26%了。联系到社会上见义勇为者少、明哲保身者多的现象, 更使我们感到在中小学加强正义感的教育与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六是集体观念淡薄。只有69%的学生很喜欢参加集体性的活动。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当 前学校中集体主义教育少了;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社会上个人冒尖、个人奋斗成功的现象较多,激 烈的生存和发展竞争使人际关系趋于冷漠,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与之相呼应的是,学生的宽容精神也比 较差,如表示与人发生矛盾时,能主动与之和好的学生仅为66%。实际上,现代化的大生产和发达的商品经 济,无论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在生产方面,更需要团结协作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今后亟需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了解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外界作用的程度是我们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发现,有39%的中小学生认 为对他们为人处事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父母;32%认为是学校、教师;29%认为是社会文化媒体。当代学 生的生活环境是一种多维的环境,家庭成员、社会文化媒体、社会生活现象对青少年产生的作用日益上升,因 此必须下大力抓好家庭教育这一个重要环节。

    各学段学生道德品质的比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中生的道德品质现状值得忧虑。如我们在一项测量作弊倾向的测验中发现,小学、 初中和高中生的不诚实倾向分别为53%、66%和74%。联系到当前假冒伪劣现象给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公民,是我们今后道德教育应突出强调的一个方 面。在勤劳俭朴方面,很爱参加学校劳动的人数比例在三个学段逐步递减(82%、76%、57%);高中 生中喜欢在消费上攀比的情况从小学和初中的16%左右猛然增加到31%。随着年龄增长,消费上有一定的 自主权或更注重外在形象是自然的,但必须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因此高中阶段,要适当进行消费教育。

    学习上的勤奋进取精神在高中阶段也有衰退。根据调查,争取好成绩的高中生仅为63%,大大低于小学 的81%和初中的83%;力求独立克服学习上困难的高中生为70%,而小学生为84%,初中生为86% ;愿意在今后的事业上有所进取的高中生为77%,而小学和初中生则为85%左右。这里反映出的问题可能 与当前社会上知识和收益失衡及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不适应有关。如何使大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继续进取,提 高学习积极性,是社会和学校应加以研究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对家乡很有感情的人数比例从小学到高中呈递减趋势(90%、79%、69%),这种现象说明“外面 的世界很精彩”的心态在初、高中学生中颇为严重。其数字也预示了今后我省人口外向流动增强的潜在性和建 设农村的艰巨性。

    高中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明显弱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表示很喜欢班集体和集体活动的人数比例小学、初中 、高中分别为81%、65%、49%;高中生表示乐意完成班集体分配的难事的仅为65%,低于小学的8 7%和初中的82%;表示愿意尽力帮助同学的为76%,低于小学的85%和初中的89%。由此可见,培 养当代中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学校道德教育中一项艰巨的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自我反省、自制自律和谦恭礼让的品质并未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这种反常的现 象也在几道道德规范理解程度测试题中反映出来。在提倡节约的三项原因(①因为父母希望子女节俭;②因为 平时节俭便不致于有求于人;③勤俭是一种美德)中,选择③的比例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85%、82% 和71%。

    从正常的道德认知发展来看,中小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力总体上应是不断提高的。上面这些反常的情况 说明,中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具有敏感性和不稳定性(如道德认知水平的局部停滞和下降);社会道德和价值取 向对中学生道德品质产生负面影响的严重性(如崇尚实惠、拜金主义等一些社会现象,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学 生的道德认识水平的发展,甚至出现一些道德认识障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片面性(如过去只强调说教 ,现在又过分偏于他律)等等。在当前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增强对中学生,尤其 是高中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使之内化,值得深思。

    不同学段的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途径也不同。高中生虽然外表上与父母不那么亲近,但父母的言行仍然 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因而道德教育不能没有家庭的协助。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比例大致保持在1/3左 右,如果方法得当,作用还会增大。而对小学生而言,则取决于道德规范和行为本身与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关 系的紧密程度。小学生的日常道德规范认知水平表现为:对较远离其生活的理解力低,对贴近其生活并具体实 践的则理解力高些。为此,对这些“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我们应注意适当地通过与他们生活、学习较贴 近的电影、电视、广播和图书之类直观形象的媒体来影响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沿海地区和内地山区学生的比较

    在沿海和内陆地区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总体上讲,内陆地区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水平低于沿海地 区,但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则高于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环境更为开放,初、高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观念变化较快,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认同程度较低 ;而内地山区由于环境比较封闭,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变化比较迟缓,相对沿海地区更稳定、淳朴一些。比如, 在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方面,内地山区高中生中有73%愿意这样做,沿海地区为60%;很喜欢参加学校劳 动的,内地山区初中生比例为83%,沿海地区仅为68%;内地山区高中生的学习进取心强于沿海地区(分 别为69%和57%);有66%的内地初中生经常和父母交谈,而沿海只有55%。此外,诸如同情心、热 爱家乡、乐于奉献等品质的发展方面,内地山区的中学生均强于沿海地区。在调查的样本中,内地山区有86 %的初中生对自己的家乡很有感情,而沿海地区则只有70%,这可能是因为沿海地区与国外各方面交流较多 ,社会环境中出现的一些消极因素反映到学生的思想中,从而对其道德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 地比较国内外的生活与发展,加强热爱家乡的教育,是沿海地区学校德育应重视的工作;同时应探讨在商品经 济竞争的环境中,如何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宽宏大量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