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28:20
序论:在您撰写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中国文化;美学;传统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031-0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一种人生的美学,它存在的作用和性质并不单单是在于传播美的知识和涵养,更重要的是提升和培养人的生存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美学理念“天人合一”、“孔颜之乐”等等无一例外的显示出了这种审美的追求和意境。下面我将举出一些深入人心、饱含美好象征意义的例子。
1.莲花――高洁、典雅。象征意义之一:君子之气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示清廉刚直,个性高雅之意。象征意义之二:吉祥美丽和美。莲又称荷,而“荷”与“和”谐音之词,因此民间便赋予荷花为和气、和平、祥和、和合、和好的美好寓意。民间很常见的吉祥画《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执荷,另一人手中捧盒,盖取其谐音之故。象征意义之三:寓意美人之意。莲花因其水生,在众多花卉中尤显洁净、高贵,常形容一个女子的美丽与清纯,多用“出水芙蓉”,传说中的四大美人之一西施,其故事也多与采莲、浣纱联系在一起。曹植的《洛神赋》也有“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这样的将美人比做莲花的诗词。而莲花洁净、美丽,最适合作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
2.水――上善若水、万物之源。众所周知,水是生命的源泉,滋养万物,灵气皆然。这里实际是暗喻做人的道理,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和融合性,得到了各个时期文人雅士的青睐。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唐代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朱熹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等无一例外的不是道出了水的柔情和水是万物之源的含义。
3.蝉――独立、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人民独立且高洁的人品。
4.梅花――花中四君子之一。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是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象征着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品格。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张泽民的诗词中“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而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都是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象征的植物代表。
5.松竹梅――岁寒三友。松树的品格是中国人最为崇拜的。“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古今庭园几乎无竹不园,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另外,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
6.明月、白云――思念之情。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中有“隔千里兮共明月。”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张九龄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法国画家巴尔蒂斯说:“物象的背后,还有另外一种东西,一种眼睛所不能见到但可以用精神去感觉到的真实存在。”中国古代大师之所以高明,能够征服后人,征服我们,就在于他们捉住了这种东西,并且完美地把它表现出来。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其来源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绘画的表象上显示着大师的个人感受,笔墨技法等各方面。而“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即是画的精神的传递,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画的精神核心;而这种精神核心恰是我们需要传承下来的,要通过我们的画面再展现出来的东西。
老庄哲学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主要支撑,这是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而在油画中却未能常见,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老庄》告诉我们,庄子所求的“道”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逍遥人格”。老子和庄子讲的“道”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自然”,即打掉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外在的、人为的认知束缚、界限,一切复归于自然本性。庄子所重视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身在然的状态,一切外在、人为附加都是做作的,都将使人失失去原始的淳朴,是对人生本性的一种损害,只会给原本清楚的人生带来无穷的困惑与迷惘。庄子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而且他认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我”才是真正的本质自我,只有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状态,才能祛除来自社会浑浊、来自仁义道德的对生命的污染,追寻得到本质自我。为了追寻本质自我,庄子开辟出一片“无何有之乡”的精神天地。《逍遥游》说:“今之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无何有之乡”是无为精神所开拓出来的广大的生活空间,它已不是客观意义的自然界,并非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所能达成,而是人心灵世界中无所依傍无可企求的自足状态,它超乎任何实用的意图,并因此精神得以自全自保,而摆脱任何的侵蚀与困扰。
“无何有之乡”的精神空间中,人的精神状态是“无所待”。在庄子看来,列子御风而行,犹有待于风,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人经常要困于名利、权势、毁誉,而在庄子看来,人一旦受制于这些东西,不啻于使自然清洁的精神蒙垢,仁义道德更是给精神戴上一具枷锁。因此,要在体道认道的过程中,放弃一切违背生命本性的东西,直接触及心灵本身。人生的意义不可能在社会功利中实现,也不可能在家庭伦理中实现,而只能在体验宇宙真理,拥抱那个原始的、自然的本质自我中实现。只有无所待,人才能超脱一切与原始自然生命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物质世界的形象局限,达到大舒展大自由。庄子的人生观最为自由,最少束缚,因而也最接近艺术状态的人生境界。
人格理想的趋向,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生命的看法。对生命、生死问题的看法,直接关系到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回答“怎样的生命才是值得经历的”这样的问题。庄子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是“齐万物”,即万物平等。而他在人生态度问题上,则是“齐生死”,齐生死实是庄子人生态度的根本出发点。一旦死生被视为无悲无欢,无恸无喜,整个人生便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有何患,故万物一也。”这样,死生大事,被泯灭于“无何有之乡”这一精神空间的气聚气散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庄子以一种审美心理审视生死变幻,“生”与“死”在庄子这里,不再是两种截然的绝对状态,而是两种自然支配下相对的、自适的、对等的状态。生与死,就像梦与醒,都是自然的状态转换,都没有意义。生亦无乐,死亦无悲。而在作为哲学命题的“生死”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然生是一种状态,死也是一种状态,两者并无本质差别,栩栩然蝴蝶与蘧蘧然庄周,本就是对等的,互通的。安之此生之“我”,不正是死后之“我”呢?庄子不但否认了“生”的意义,而且否认了“死”的意义。
在中国文化史上,庄子以他深刻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开辟出一片新的精神天地,滋养了一类新的人,一种遁世求真,一心一意地追求生命的精神价值的人,一种归依自然,在山水之间独善其身的人,一种把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建立在自己内在精神的超越之上的人。
中国艺术中“气韵生动”便是庄子“通天下一气耳”之气,也是中国艺术表现“道”无所不在的审美法则。在中国绘画、书法中是一个气的世界,在这样一个气韵贯通的世界中有音乐式的流动起伏和舞蹈式的回旋变化的节奏。“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美学散步》)气在道的作用下聚而为实,人与万物有形有相,散而为虚,人与万物无形无相,化为气的原本虚静状态,与道融合为一。于是“虚实相生”、“知白守黑”成为中国艺术创作的辩证法则。中国画意境中那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超旷空灵之美,又与禅宗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妙理契合。中国艺术中“万物与我为一”的审美境界,充满了道家精神。老庄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对待客观事物,只有消除物我对待,物我泯一,才会显现出真原的世界。苏轼的“其身与竹化”,辛弃疾的“我见青山皆抚媚,料青山见我皆如是”,中国画家的“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都是说的在人与物的相互移情过程中,主体的超然人格精神与客体的自然天地之美在审美的观照中融而为一,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中国艺术最高的审美境界。
关键词:美学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油画创作
老庄哲学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主要支撑,这是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而在油画中却未能常见,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老庄》告诉我们,庄子所求的“道”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逍遥人格”。老子和庄子讲的“道”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自然”,即打掉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外在的、人为的认知束缚、界限,一切复归于自然本性。庄子所重视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身在然的状态,一切外在、人为附加都是做作的,都将使人失失去原始的淳朴,是对人生本性的一种损害,只会给原本清楚的人生带来无穷的困惑与迷惘。庄子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而且他认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我”才是真正的本质自我,只有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状态,才能祛除来自社会浑浊、来自仁义道德的对生命的污染,追寻得到本质自我。为了追寻本质自我,庄子开辟出一片“无何有之乡”的精神天地。《逍遥游》说:“今之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无何有之乡”是无为精神所开拓出来的广大的生活空间,它已不是客观意义的自然界,并非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所能达成,而是人心灵世界中无所依傍无可企求的自足状态,它超乎任何实用的意图,并因此精神得以自全自保,而摆脱任何的侵蚀与困扰。
“无何有之乡”的精神空间中,人的精神状态是“无所待”。在庄子看来,列子御风而行,犹有待于风,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人经常要困于名利、权势、毁誉,而在庄子看来,人一旦受制于这些东西,不啻于使自然清洁的精神蒙垢,仁义道德更是给精神戴上一具枷锁。因此,要在体道认道的过程中,放弃一切违背生命本性的东西,直接触及心灵本身。人生的意义不可能在社会功利中实现,也不可能在家庭伦理中实现,而只能在体验宇宙真理,拥抱那个原始的、自然的本质自我中实现。只有无所待,人才能超脱一切与原始自然生命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物质世界的形象局限,达到大舒展大自由。庄子的人生观最为自由,最少束缚,因而也最接近艺术状态的人生境界。
人格理想的趋向,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生命的看法。对生命、生死问题的看法,直接关系到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回答“怎样的生命才是值得经历的”这样的问题。庄子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是“齐万物”,即万物平等。而他在人生态度问题上,则是“齐生死”,齐生死实是庄子人生态度的根本出发点。一旦死生被视为无悲无欢,无恸无喜,整个人生便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有何患,故万物一也。”这样,死生大事,被泯灭于“无何有之乡”这一精神空间的气聚气散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庄子以一种审美心理审视生死变幻,“生”与“死”在庄子这里,不再是两种截然的绝对状态,而是两种自然支配下相对的、自适的、对等的状态。生与死,就像梦与醒,都是自然的状态转换,都没有意义。生亦无乐,死亦无悲。而在作为哲学命题的“生死”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然生是一种状态,死也是一种状态,两者并无本质差别,栩栩然蝴蝶与蘧蘧然庄周,本就是对等的,互通的。安之此生之“我”,不正是死后之“我”呢?庄子不但否认了“生”的意义,而且否认了“死”的意义。
关键词:美学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油画创作
老庄哲学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主要支撑,这是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而在油画中却未能常见,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老庄》告诉我们,庄子所求的“道”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逍遥人格”。老子和庄子讲的“道”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自然”,即打掉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外在的、人为的认知束缚、界限,一切复归于自然本性。庄子所重视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身在然的状态,一切外在、人为附加都是做作的,都将使人失失去原始的淳朴,是对人生本性的一种损害,只会给原本清楚的人生带来无穷的困惑与迷惘。庄子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而且他认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我”才是真正的本质自我,只有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状态,才能祛除来自社会浑浊、来自仁义道德的对生命的污染,追寻得到本质自我。为了追寻本质自我,庄子开辟出一片“无何有之乡”的精神天地。《逍遥游》说:“今之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无何有之乡”是无为精神所开拓出来的广大的生活空间,它已不是客观意义的自然界,并非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所能达成,而是人心灵世界中无所依傍无可企求的自足状态,它超乎任何实用的意图,并因此精神得以自全自保,而摆脱任何的侵蚀与困扰。
“无何有之乡”的精神空间中,人的精神状态是“无所待”。在庄子看来,列子御风而行,犹有待于风,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人经常要困于名利、权势、毁誉,而在庄子看来,人一旦受制于这些东西,不啻于使自然清洁的精神蒙垢,仁义道德更是给精神戴上一具枷锁。因此,要在体道认道的过程中,放弃一切违背生命本性的东西,直接触及心灵本身。人生的意义不可能在社会功利中实现,也不可能在家庭伦理中实现,而只能在体验宇宙真理,拥抱那个原始的、自然的本质自我中实现。只有无所待,人才能超脱一切与原始自然生命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物质世界的形象局限,达到大舒展大自由。庄子的人生观最为自由,最少束缚,因而也最接近艺术状态的人生境界。
人格理想的趋向,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生命的看法。对生命、生死问题的看法,直接关系到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回答“怎样的生命才是值得经历的”这样的问题。庄子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是“齐万物”,即万物平等。而他在人生态度问题上,则是“齐生死”,齐生死实是庄子人生态度的根本出发点。一旦死生被视为无悲无欢,无恸无喜,整个人生便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有何患,故万物一也。”这样,死生大事,被泯灭于“无何有之乡”这一精神空间的气聚气散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庄子以一种审美心理审视生死变幻,“生”与“死”在庄子这里,不再是两种截然的绝对状态,而是两种自然支配下相对的、自适的、对等的状态。生与死,就像梦与醒,都是自然的状态转换,都没有意义。生亦无乐,死亦无悲。而在作为哲学命题的“生死”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然生是一种状态,死也是一种状态,两者并无本质差别,栩栩然蝴蝶与蘧蘧然庄周,本就是对等的,互通的。安之此生之“我”,不正是死后之“我”呢?庄子不但否认了“生”的意义,而且否认了“死”的意义。
法国画家巴尔蒂斯说:“物象的背后,还有另外一种东西,一种眼睛所不能见到但可以用精神去感觉到的真实存在。”中国古代大师之所以高明,能够征服后人,征服我们,就在于他们捉住了这种东西,并且完美地把它表现出来。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其来源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绘画的表象上显示着大师的个人感受,笔墨技法等各方面。而“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即是画的精神的传递,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画的精神核心;而这种精神核心恰是我们需要传承下来的,要通过我们的画面再展现出来的东西。
老庄哲学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主要支撑,这是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而在油画中却未能常见,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老庄》告诉我们,庄子所求的“道”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逍遥人格”。老子和庄子讲的“道”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自然”,即打掉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外在的、人为的认知束缚、界限,一切复归于自然本性。庄子所重视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身在然的状态,一切外在、人为附加都是做作的,都将使人失失去原始的淳朴,是对人生本性的一种损害,只会给原本清楚的人生带来无穷的困惑与迷惘。庄子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而且他认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我”才是真正的本质自我,只有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状态,才能祛除来自社会浑浊、来自仁义道德的对生命的污染,追寻得到本质自我。为了追寻本质自我,庄子开辟出一片“无何有之乡”的精神天地。《逍遥游》说:“今之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无何有之乡”是无为精神所开拓出来的广大的生活空间,它已不是客观意义的自然界,并非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所能达成,而是人心灵世界中无所依傍无可企求的自足状态,它超乎任何实用的意图,并因此精神得以自全自保,而摆脱任何的侵蚀与困扰。
“无何有之乡”的精神空间中,人的精神状态是“无所待”。在庄子看来,列子御风而行,犹有待于风,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人经常要困于名利、权势、毁誉,而在庄子看来,人一旦受制于这些东西,不啻于使自然清洁的精神蒙垢,仁义道德更是给精神戴上一具枷锁。因此,要在体道认道的过程中,放弃一切违背生命本性的东西,直接触及心灵本身。人生的意义不可能在社会功利中实现,也不可能在家庭伦理中实现,而只能在体验宇宙真理,拥抱那个原始的、自然的本质自我中实现。只有无所待,人才能超脱一切与原始自然生命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物质世界的形象局限,达到大舒展大自由。庄子的人生观最为自由,最少束缚,因而也最接近艺术状态的人生境界。
人格理想的趋向,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生命的看法。对生命、生死问题的看法,直接关系到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回答“怎样的生命才是值得经历的”这样的问题。庄子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是“齐万物”,即万物平等。而他在人生态度问题上,则是“齐生死”,齐生死实是庄子人生态度的根本出发点。一旦死生被视为无悲无欢,无恸无喜,整个人生便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有何患,故万物一也。”这样,死生大事,被泯灭于“无何有之乡”这一精神空间的气聚气散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庄子以一种审美心理审视生死变幻,“生”与“死”在庄子这里,不再是两种截然的绝对状态,而是两种自然支配下相对的、自适的、对等的状态。生与死,就像梦与醒,都是自然的状态转换,都没有意义。生亦无乐,死亦无悲。而在作为哲学命题的“生死”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然生是一种状态,死也是一种状态,两者并无本质差别,栩栩然蝴蝶与蘧蘧然庄周,本就是对等的,互通的。安之此生之“我”,不正是死后之“我”呢?庄子不但否认了“生”的意义,而且否认了“死”的意义。
在中国文化史上,庄子以他深刻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开辟出一片新的精神天地,滋养了一类新的人,一种遁世求真,一心一意地追求生命的精神价值的人,一种归依自然,在山水之间独善其身的人,一种把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建立在自己内在精神的超越之上的人。
关键词:中国元素;服装设计;工艺表现;应用
1 中国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的意义
中国服装业经历了长期快速的发展, “中国制造”的服装出现在世界各地。但在服装贸易上中国服装业并没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因为在整个服装产业链中,中国服装业接触最多的是下游的加工制作,而上游的设计开发、流行品牌推广等环节较少涉及。如何应用中国元素于现代服装设计中? 如何使中国服装业从“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使中国的服装产品真正在融入世界时尚的同时又拥有“中国风格”,就成为中国服装业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从2008年的奥运年之后,在国际时尚大潮中,中国风越刮越强劲。特别是,最近几年国际大牌在设计中巧妙地运用了众多中国元素,将中国风玩出新高度。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以深厚的文化积淀让“中国风”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频繁被顶尖时尚大牌们演绎。在2016年米兰时装周中,沉醉在西西里故乡的热闹和人海中的Dolce和Gabbana两位设计师,这回让意大利绅士们穿着中国皇帝新衣走进秀场,其2016秋冬男装是在自己传统的西西里风情基础上融入了中国元素,印花上大量采用工笔画的花鸟鱼虫与植物。此外,中国红、刺绣、旗袍、龙凤、祥云、仙鹤等更是体现了外国人对中国符号的理解。这样的趋势在2017年国际四大时装周中体现得更加明显,更为普遍,爱马仕推出马年主题系列首饰;Burberry推出印有“福”字样的围巾;Gucci的“竹节”包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的竹子;Dior的限量马鞍包则运用了东方巨龙为产品增添神秘色彩。
2 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当谈及富含中国元素的服装设计时,很多设计师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都会自然而然想到旗袍、马褂、坎肩,以及盘扣、刺绣等装饰图案。把传统服饰中的某些局部元素直接搬用到服装设计中,进行凌乱的拼凑、堆砌。由于没有把握住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在的精神,这些作品虽有一定视觉效果,但走下舞台也就结束了它们的生命。但高明的设计师更注重的却是将现代的生活理念融入设计中,对传统的款式造型进行重新演绎。
首先,中国传统元素必须建立在时尚潮流的基础之上,然后传统文化元素巧妙的融入其中,不能一蹴而就的再现复古及简单地拼接。也只有如此,才能彰显传统文化,又能顺应市场需求并赢得消费者青睐。如在现代时装外形轮廓基础上大做局部文章,以寻求创新和突破之处,并以实现现代设计与传统民族元素的完美结合。最常用的设计手法有采用中国工艺材料和图案色彩或装饰或打破基本固定的款式造型。
其次,在设计上要以中国传统纹样和传统色彩为切入点,把日益盛行的简欧风格进行整合兼融。而在这些纹样和色彩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龙、花卉、青花瓷、中国结、京剧脸谱等纹样的简单复制,更需要进一步挖掘中国人文气息的元素,如中国的水墨画、皮影、织锦、拉染、扎染等。使中国传统元素的神秘与玄妙和西方时尚元素的大气和开放互相融合,互为补充,才能真正刷新全球服装界,从而推进“中国风”在世界流行。
3 典型中国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制作中的设计和工艺分析
3.1 脸谱的设计应用
戏曲脸谱图案丰富,色彩鲜明,具有很强烈的装饰效果,不同的脸谱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每一件服装都有自己的性格,将戏曲脸谱艺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融入服饰设计当中,凸显了服装鲜明的特色,也是一种艺术与时尚的完美融合。Valentino在2005年秋冬作品展示会上直接将京剧脸谱变成了随身配饰,将京剧脸谱扣饰别在衣服上,挂在包上,或者插在盘起的头发上。
工艺分析:脸谱图案在服装中的表现可以是贴布、刺绣、印染等工艺手法,不同的工艺手法应用,表现出的脸谱图案也有不同的效果。比如在采用刺绣工艺的时候,可以采用特定的排线手法,表现出图案的深浅色调以及不平整的纹理和反光效果。而用贴布工艺的时候,表现的图案是平面大气的。
3.2 剪纸的设计应用
剪纸艺术以它浓烈的地域风情,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得到中外服装设计大师们的青睐2013年春夏巴黎时装周上,中国台湾时装品牌“夏姿・陈”(Shiatzy Chen)将中国传统的“剪纸”元素融入本季设计中,作品运用大量的雕刻、镂空、精准对称的线条、近乎抽象符号化与程式化的表现手法,大胆明艳的用色搭配大面积剪纸印花图腾,为国际时尚界奉献了一场融合东西方艺术灵感的视觉盛宴。
工艺分析:剪纸最大特点就是镂空效果,强调的是一种透和遮的关系。传统的剪、刻工艺只适合少量的服装生产,而服装激光切割机等现代生产设备可直接完成面料的镂空雕花,为剪纸类服装的批量生产提供了设备保障。
3.3 年画的设计应用
中国年画色彩比较艳丽、强烈,常常用对比色,传达欢快、喜庆、祈福的情感,烘托出节日的美好氛围。选择年画图案的位置、大小、疏密和方向都需要运用形式美的原理和方法,以弥补穿着者自身在比例上的一些缺陷,达到视觉的协调和美感。作品《一璇一玑》,吸取了“福娃”造型,应用在服装的胸前、腰部、胯部等主要部位,体现女性“S”型的优美曲线。整个系列的设计在色彩上采用传统的大红色作为主色调,点缀的青、绿、红、白、黑等色彩,民族文化的感觉十分强烈。
工艺分析:在图案的表现上可以数码印花等工艺手法。转移印花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表现图案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先将染料色料印在转移印花纸上,然后在转移印花时通过热处理使图案中染料转移到纺织品上,并固着形成图案。数码印花操作简单灵活,印花色彩鲜艳,层次丰富而清晰,艺术性高,立体感强,为一般方法印花所不及,适合服装的局部装饰。
3.4 水墨画的设计应用
中国的水墨画以墨色的焦、浓、重、淡、清产生丰富的变化,表现物象,有独到的艺术效果。水墨印花仿佛可以让时装产生灵魂,散发出独特的文艺传统气息。2011年中国国际时装周上,设计师薄涛以“水墨丹青”为题专场作品。赢得了时尚界的好评。2016春夏时装周,Dior的设计师John Galliano则另辟蹊径地运用中国山水国画的泼墨手法在白色的面料上画上了黑色的花朵,以红色点缀,立刻呈现简练的清雅之美。
工艺分析:水墨元素最适合用手绘的方式表达。采用丙烯颜料或者是纺织染料直接布料用毛笔画出,或在手绘图案外覆盖了一层有垂坠感的半透布料。当模特走来裙子不规律摇摆的时候,水墨仿佛在裙面上流动,水墨元素被动态地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 陈苗苗,佟倩钰.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文化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5(03).
关键词:传统文化;设计美学;时代特色;发展融合
1设计美学的概述
1.1设计美学的概念
当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间、物质等条件的富余自然生出对生活需求的要求,当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精神生活出现空缺急,由此产生对美的需求,学习研究创造美学的体系应运而生,即设计美学。设计是发现美,创造美,它将社会、生活、经济、文化、历史、现代科技、现代审美等种种因素加以理解融合,创造新的艺术作品,满足人类对美的追求和精神的享受,设计使人类更加完整和丰富。
1.2设计美学的产生
人生存于世界,首先满足生理层面的需求,其次是精神层面的需要。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空余的时间与精力去追求精神层面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类已经不再困顿于基本的衣食住行范围中,人类的思想紧跟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取得跨时代的进步,对事物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功能上面,自然生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类从古至今追求的永恒主题,喜爱美的事物是人之天性,正基于此,设计美学应运而生。严格来说,设计美学究竟从何时产生,人类又是从何时对设计美学概念产生意识,我们并没能准确地对此查找追究,笔者认为,人类对美所有的追求远比想象中的根源要深,时间要早,也许在人类有意识之初,便对事物之美存在潜在的意识觉醒。
1.3设计美学的种类
设计美学包含了很多种类,建筑设计美学、服装设计美学,环境设计美学、视觉传达美学等,生活中所能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甚至脑海中所能想到的一切事物,都与其相关,遵循着形式美的法则将其转化成物态,供鉴赏交流。如建筑设计,在远古时期,始于人类的动物性,人类的祖先会寻找洞穴居住,这也是各类野生动物的生存方式,为遮风挡雨、躲避猛兽天敌的袭击。人类发展至今,随着科技进步、思维开拓,人类对于居住地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服装设计中,远古时期的人类由赤身到以树叶蔽体,现代社会则产生了专门以研究服装之美的独立体系。环境设计美学在当今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体系,人类由有地可居到对生存环境的美学研究,整个发展过程都离不开人类对于美的向往这一内在根源,它是推动着这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
2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2.1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体系庞大。何为文化,笼统来讲,文化是一种包容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发展至今,所经历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皆包含其中。何为传统,著名艺术家张授一先生对传统的解释,认为:“‘传’即传布和流传,‘统’即一脉相承的系统。”传统就是我们对我国前人的历史、思想、文化、行为方式的传承。
2.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传统国度,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再恰当不过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是极为重要的至宝,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都包含其中,现代的人民应当从中学习,结合新的文化知识加以融合,增添生命力。经典的文化经得起时间漫漫长河的洗礼,不会因人类的向前发展而黯淡无光,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时至今日仍如璀璨星空般熠熠生辉。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如同生命的火种,一代一代相继传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庞大的多民族,中华文化也是多民族传统文化的交融碰撞,正如《中华民国解》中所称的:“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3设计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设计与文化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纵观历史,每个时代的设计审美都与该时代的文化传统相联系。经典的艺术作品体现所处时代整体的文化、历史、思想和审美。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皆能从中探其根源。例如,在考古学中,判断未记载有朝代信息的出土文物,由于器物的造型及材质变化有着一定的历史规律和发展顺序,通过对统计材料的分析,找到合理的变化顺序,就可以推导出它们之间相对的年代关系。在母系社会,当时的文化环境是以母性的生殖崇拜为背景,所以众人皆以女性的结实粗壮为美。而在古代唐朝,从皇宫贵族到民间百姓,皆以胖为美,究其缘由,也与其文化背景关系甚密,唐朝国运繁荣昌盛,文化文明开放,统治者与人民百姓充满自信,对于不同的事物兼并包容。每个时代的设计美学都与该时代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由于设计美学本身具有文化的一些特征,也就承担着如文化一般的传承使命与时代印记,对设计的审美追求从未能离开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环境。综上所述,文化是设计美学的土壤,美学在文化中汲取精华,吸收养分,发展壮大。追求设计的美学是人类自身的行为,人类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背景条件下,言行与思维毫无疑问带有这个时代文化的烙印。
4结语
设计美学源于生活,凝聚的作用力反作用于生活,填补了人类的精神空白,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是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设计的美学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更加丰富了整个的文化体系,并反哺文化土壤。设计美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辅相成,设计的美学思想依赖于人类生存的地域文化与传承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作为设计美学思想的肥沃土地,自身也在经受时代的考验,优胜劣汰,传承至今的文化将成为人类日后学习和研究的营养源泉。古人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得此传承,离不开前人的智慧,同时应肩负起传承人的责任,承上启下,一代一代,发展壮大,生生不息,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王荔.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祁嘉华.设计美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陈志椿.中国传统审美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