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28:13
序论:在您撰写化工医药工程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医药化工行业产生的废水、废气,治理难,易引发环境纠纷,已经成为废气治理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的环境污染整治,医药化工企业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污染控制排放指标从HCl、HBr等无机污染物指标扩展到有机污染物、恶臭等所有指标。本文以某医药化工厂为利,对医药化工厂废水、废气综合治理工程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
医药;废水;废气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医药化工行业产生的废水、废气,治理难,易引发环境纠纷,已经成为废气治理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的环境污染整治,医药化工行业产生的酸性废气已得到有效控制,一些产品附加值低、污染严重、生产方式落后且治理无望的医药化工企业被关停[1-2]。医药化工企业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污染控制排放指标从HCl、HBr等无机污染物指标扩展到有机污染物、恶臭等所有指标[3-5]。本文以某医药化工厂为利,对医药化工厂废水、废气综合治理工程设计进行探讨。
1制药行业废水的特点
制药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是主要污染源,主要有抗生素类废水、中药废水和化学制药废水。抗生素生产包括微生物发酵、过滤、萃取结晶、化学方法提取、精制等过程,其制药废水是含难降解物质、生物毒性物质及高S和N的有机废水。中药废水的水质特点是含有糖类、有机色素类、蒽醌、鞣质体、苷类、生物碱、纤维素、木质素等多种有机物;废水SS高,含泥沙和药渣多,色度高。化学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是废水组成复杂,,COD含量高,无机盐浓度高,含有氰、酚或芳香族胺、氮杂环和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等微生物难以降解,甚至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2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2.1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
医药化工厂车间生产废水的主要特点是含盐量比较高,因此需要重点对废水进行蒸发脱盐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旦发现废水蒸发冷凝液COD比较高,还需要先对废水进行氧化处理。处理完之后,再将废水输送到调节池中进行前期调节处理。
2.2废水氧化系统设计
在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之后,还应该建立一个氧化池对废水进行氧化处理。在氧化池内设置搅拌机、硫酸亚铁溶解罐、双氧水滴加罐。污染废水经预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将废水输送到氧化池中进行搅拌并滴加硫酸亚铁溶液和双氧水两种溶液,等到反应完毕后静置80分钟。静置之后,过滤,滤液进行下步处理处理,滤渣运送到危险固废暂贮站进行储存。
2.3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在废水处理系统中,需要建设1个格栅井、1个厌氧池、1个兼氧池、1个好氧池、2个调节池、1个中和反应池、1个中间沉淀池、1个氧化池、1个二沉池、1个初沉池、1个污泥浓缩池以及其他等相关设施。在对废水进行处理过程中,要先利用蒸发装置对生产车间中废物进行蒸发脱盐处理,再进行氧化处理,经过格栅井过滤掉污水中的杂物。滤液→第一个调节池中(进行搅拌处理)→中和反应池中(调pH在6~9之间)→初沉池(沉淀处理)→第二个调节池(简单调解处理)→厌氧池(利用仄氧菌,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好氧池(生化处理)→二沉池(投入混凝剂进行搅拌)→浓缩池(待污泥的沉淀)→完成废水处理。
3废气治理工艺设计
3.1生产车间预处理
医药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溶剂消耗量大,基本上为低沸点的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醇、二氯甲烷、溶剂油、甲苯、丙酮、乙醚、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等等多为有毒有害且具恶臭性质的气体,进入自然环境后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大。据调查,溶剂废气占医药化工废气排放总量的95%(质量分数)以上。溶剂废气有数十种之多,按水中溶解度可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溶剂废气,水溶性的有醇类、有机胺类等,非水溶性的有卤代烃类、苯类等。要想对废气进行处理,就要先在生产车间内对废气进行预处理。废气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对废气进行冷凝处理;第二种是利用水环真空机组对废气进行吸收处理。本次实验设计采用第二种。
3.2利用废气处理系统对废气进行集中处理
废气进行预处理之后,将其传送到碱洗塔中,将酸性废气和废气中酸性物质进行处理。在处理完之后,会将其和有机废气集中在一起,并通入到废气处理系统中对其进行集中处理。
3.3废气处理工艺设计
废气处理工艺主要包括脱色、漂洗、常压精馏、冷冻结晶、压滤、漂洗离心以及真空烘干等。废气排放的浓度比较大,通常要先使用冷凝的方法对废气进行预处理,再继续将废气输送到处理系统中进行集中处理,完成整个废气的净化过程。
4结论
医药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大量的废水、废气,是重要的污染源头之一。虽然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的环境污染整治,但医药化工行业产生的溶剂废气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加强对医药化工厂进行综合治理建设,才能更好的提升治理废水、废气的能力,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裴建伟 单位: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勇,张晓健,陈超,张晓慧,朱晓辉,戴吉胜,许欢.臭氧活性炭去除水中硫醇类致嗅物质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3).
[2]左金龙,崔福义,赵志伟,刘智晓,冯岩.国内外臭氧活性炭工艺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J].中国给水排水,2006(10).
[3]王国平,王宏,汪贤玉,周转忠,钱雪明,马建明.碱性高浓度有机废水综合处理及工程应用[J].工业水处理,2014(2).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 智能一体化设计 施工要点
前言:
高新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使人们对社会信息化、居住环境安全舒适化以及工作生活的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化建筑应运而生,智能房屋建筑是指借助于计算机将智能建筑中分离的功能、信息和设备集成到一个统一协调、相互关联的系统中去,从而实现人们对社会、居住环境以工作环境的要求。自我国20世纪90年代引入智能化建筑后,智能化建筑在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就目前已使用的情况来看,智能化建筑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房屋建筑智能化设计思想
设计高端品质的智能化房屋建筑的基础是要充分理解和认识智能化建筑的概念,建筑物的三方:业主方、设计院和施工承包方。业主方由于对于智能化建筑的概念不甚了解,一些可智能化的项目可能会被忽略。设计单位过多的参考依照之前的设计理念,可能导致有些项目在实际工程中不具备可操作性。施工承包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为了方便施工提出修改设计图纸或者替换一些设备部件,而没有考虑业主的项目工程造价成本。为了避免三方之间思想上存在的差异,业主、设计和施工三方要在以下原则的基础上做到设计思想的统一:要本着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先进的原则进行设计;建筑物主体与综合布线系统要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各承包商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时一定要灵活和可扩充,在满足当前业主使用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到未来进行的扩充或变动。
2、房屋建筑智能化设计规范的制定
设计单位和建筑单位必须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设计规范法规,智能化建筑首要考虑到的就是安全性。没有安全性,所有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舒适性和方便性也无法实现。安全性主要指的是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智能化房屋建筑设备昂贵,且人员多而集中,安全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所以在建筑智能化设计施工时,必须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不然不仅会带来安全问题,而且也容易给后期建设工作带来混乱。智能化建筑作为新的学科,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不足,难免出现现行的国家规范和法规不能满足实际智能建筑的要求的情况,这也需要不断的进行论证、修正,以保证智能化规范内容科学可行。
3、房屋建筑智能化设计内容
3.1楼宇自动化系统BAS
通常情况下,所有建筑物内的能源设备和机电设置都是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由直接数字控制器、执行器、中央管理计算机、传感器以及通信网络构成的集散型控制系统有着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特点,通过被控处现场分布的多台微型计算机来实现被控设备的保护、检测和控制。
3.2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智能建筑的信息通信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建筑物内数据、图像和语音的传送,而且连接外部通信网后还可以提供给用户安全、快捷、有效地信息通讯服务。作为智能建筑的“中枢神经”的通信自动化系统,为了保证开放性,在选择平台或协议时,尽量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进行选择,以确保用户可以有效和充分的利益系统。
3.3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办公自动化可以称为计算机取代人工办理业务,指的是人们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通过计算机等先进的办公设备,以实现办公的快速化、自动化和科学化,办公自动化不仅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而且还能避免人工处理业务时容易出现错误和误差的问题大大提高办公质量和办公速度,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服务: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专业管理系统(商场、停车场、银行、图书馆、酒店、证券等)、仓储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文字与文件处理流程自动化系统等。
3.4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的控制技术,在节能工序和管理软件的调节下,实现控制和自动管理建筑物给排水、空调、照明、电梯等一系列机电设备的运营。并根据计算机中日常设备的运营情况记录来,来维护保养管理众多机电设备,最终实现管理简单方便、节约人力物力、安全可靠的目的。
3.5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御系统主要是为了防御非法入侵,发生意外时,能够详细记录事情整个经过,减少和避免人财损失的目的。根据业主和建筑物的建设标准,安全防御系统主要由出入口控制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五部分组成。
4、房屋建筑工程智能一体化施工要点
所有一切的设计都要通过施工来实现。因此施工承包方的工作极为重要,为了保证智能房屋建筑工程优良的质量,施工承包方在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时,也要加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建筑智能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其业务素质。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施工要点:
(1)施工管理队伍水平要高,项目经理必须有三年以上弱电系统现场管理的经验,技术总监有参与国有大中型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的实施。设计经历。质量管理工程师不仅要熟悉弱电系统工程的验收标准和执行标准,而且对于弱电系统工程的技术特点及产品特点也要倒背如流。
(2)在进行项目施工组织计划以及具体施工技术的编制时,应特别注意施工进度计划与安设备的安装调控以及装修等工作的协调,避免在施工期间出现混乱。
(3)工程现场无论是操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对于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都要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学习,承包商加强现场人员对综合布线施工工艺规范的学习和研究,以便在项目具体施工时能够熟练运用。
(4)要认真测试和调试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所需要的设备、仪器。要再保障其达到国际标准规定或国内通用标准的同时,也要确保其有优良的兼容性和扩充性。
(5)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和国家规定,设置和安装工程中所用的槽道、暗敷管路和槽线。
(6)在施工安装综合布线系统时,不但要做到不影响房屋内部装修要求,而且不能对房屋建筑物的结构强度造成损害。同时,杜绝产生影响用户通信畅通和对其他系统使用功能的损害。
(7)在综合布线系统完成施工后,要对网络和系统及时进行测试,以确定网络的可靠性和系统连续性情况。施工单位要及时向业主提供工程相关测试报告,以便业主进行审查。为了验证工程施工质量,所有系统要有3个月的试运营期。
5、结语
智能房屋建筑是人类、建筑和科技的一次完美融合,它必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流,我国的智能房屋建筑起步晚,现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现在我国的房屋建筑智能一体化设计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施工建设水平也越来越高。暂时的问题并不能影响到智能房屋建筑在我国的发展道路。我们要坚信智能房屋建筑在我国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胡志军.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与施工管理探讨.建材与装饰.2008(03)12-13
[2]王彤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现状与问题.科技风.2010(07)21-23
[3]卢庆新.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主要问题..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5(07)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H-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它不是机械与电子的简单的叠加,而是在信息论(利用传感技术)、控制论(利用控制理论)和系统论(“系统”整体筹划,机械和电子分别只是“环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目前,随着机电一体化系统所需的控制功能、控制形式、控制方式的不同和多控制过程日趋复杂,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微机控制系统的引用,在多方面能满足机电一体化系统要求。从系统工程观点出发,才能将机械、电子、信息等有关技术,对它们进行有机的组织和综合,实现了整体的最佳化。
1.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目的
1.1提高机械设备的精度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中大量使用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不但有效提高了机械设备控制系统的精度,而且实现了其在运行过程中的自动控制与检测,降低了因各类干扰因素的出现而导致机械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几率。
1.2增强机械设备的功能性
目前,工程领域对于机械设备的功能性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即一台机械设备一般需要具有多种复合功能,这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关注的目标之一。
1.3提升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目前,国内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普遍设置了专业的自动检测和监控子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在机电产品发生各类运行故障时,可以自动进行检测并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而有效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
1.4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目标的制定中,一定要注意对于研发周期的科学控制,并且组织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研发,在有效缩短机电产品研发周期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1.5进一步简化系统结构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中,技术人员则要将进一步简化系统结构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尽量在机电产品中安装或使用现代化的电子元件和传动技术,并且充分利用先进的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程序软件实现机械传动链的关联运动,进而展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科学化、智能化的目标。
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2.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由5 部分组成:机械系统(机构)、电子信息处理系统(电子计算机)、动力系统(动力源)、传感检测系统(传感器)、执行元件系统(电动机等)。5 个部分组成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可分为:闭环、半闭环 2 种控制方式,其中,闭环指对最终执行元件进行直接控制,而半闭环指对中间元件进行控制,从而推算出最终元件的状态。
2.2机电一体化中的集成设计
由于机电一体化方法内在的并行性,或同时性工程,所以样机试制阶段的建模与仿真很重要。 因为模型来自于各学科的综合应用。 所以应用一种可视化的编程软件是很重要的。 这样就涉及到了框图,流程图,状态转换图和波特图。 机电一体化是一种设计哲学,其产品或设备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们内部的智能,这是将执行器,传感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组合设计实现的。 系统的集成是通过硬件(部件)和软件(信息处理)的联合实现的。 硬件集成是将机电一体化系统看成一个整体系统来设计的,将传感器、执行器和微处理器融入到机械系统中,软件集成主要基于高级控制功能在设计时应首先分析客户要求以及系统集成的技术环境。在制作时应考虑了解客户、 市场分析、优化性能、生命周期性能、质量、可靠性和销售等因素。
2.3系统中的从属功能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所有主功能的实现或期望目的的达成,都需要一些从属功能的协同配合。这些从属功能包括: 结构功能、通讯功能、保护功能、接口功能、控制功能、动力功能。结构功能确保满足主要部件的正常工作所需空间条件。通讯功能保证环境状态与系统部件的信息得以交换。保护功能将系统重要部件各功能参数限制在可允许的工作范围内并防止系统中各部件产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接口功能使得系统的输入输出在与环境不匹配时也得以实现。控制功能整体管理系统部件状态,并依据外部输入状态控制系统的内在功能特性。动力功能提供系统实现各功能所需能量。
2.4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伺服电机作为驱动部分,目的在于执行控制系统的指令,将电能转化为相应的机械运动。直流电机由于其结构复杂,购置和维修成本过高等问题,难以得到广泛的应用。而随着电机制造工艺和电机控制理论发展,交流电机控制精度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再加上自身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能满足在恶劣环境和大负载下运行,受到越来越多关注。随着矢量控制理论(VC), 直接转矩控制(DTC)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及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的应用,交流电机往往能达到极高的控制性能。SVPWM 是当今广泛采用的脉宽调制技术,与传统的SPWM相比,具有转矩与电流畸变小,易于数字化实现等优点,且其对电压利用率相对提高 16.7%。VC通过坐标系转化,将定子电流分解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两部分,从而模拟交流电机的控制策略控制交流电机。DTC 控制技术则以电磁转矩为直接控制目标,达到高性能的调速能力。
2.5伺服驱动子系统控制器设计
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它是根据被控过程的特性确定 PID 控制器的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的大小。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主要有两大种:一是理论计算整定法。依据系统的数学模型,经过理论计算确定控制器参数,但还必须通过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和修改。二是工程整定方法,主要依赖工程经验,直接在控制系统的试验中进行,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采用。PID 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临界比例法、反应曲线法和衰减法。随着只能控制理论的发展,许多智能PID 控制算法开发和应用,如变结构滑模 PID 控制、模糊 PID、神经网络 PID 控制和神经模糊控制等。值得指出,智能 PID 算法大多数见诸于理论研究,还不能广泛应用到实际中。
2.6传感器和变换器设计
仪器仪表在现代科技领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传感器是与仪器仪表紧密相关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件,其作用是为特定工业过程提供收集不同信息的机制。 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过程检测以及工况评价方面,为用计算机系统对制造作业作较高级的监控提供便利,可应用于过程前,过程中及过程后。 有时,传感器可以将一种物理现象转化为决策分析的可用信号。智能系统用传感器来监测由环境变化影响的特定场合,然后通过校正动作对其控制。
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产品的可靠性是一个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常用 MTBF 指标来衡量。
3.1 保证产品(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方法
3.1.1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质量———裕度法、自动控制;
3.1.2采用冗余技术———工作冗余、后备冗余;
3.1.3故障诊断技术———测试、症兆、诊断。
3.2 系统干扰和提高抗干扰能力的措施
系统干扰是指产生系统元部件失效或数据传输、处理失误,进而影响系统可靠工作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3.2.1系统干扰源的类型:传导型———由线路传入信号影响控制系统工作;辐射型———由空间感应输入信号影响控制系统工作。
3.2.2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干扰信号,采取的抗干扰措施也有所不同;供电系统的抗干扰措施:稳压、滤波、隔离;接口电路的抗干扰措施:吸收抑制、阻断隔离;转换接口抵消隔离措施:差动式运算放大器或桥式电路、高频滤波整形电路;接地系统干扰措施:单点接地、并联接地、光电隔离接地。
3.3 软件的可靠性技术
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软件的可靠性设计也至关重要。主要包括利用软件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提高软件自身可靠性。
4.结语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是一种复合技术,它需要很多部门产业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我们不仅要对机电一体化的各相关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还要从系统工程的概念入手,通过系统总体设计来使各相关技术形成有机的结合,并且要注意分析和解决技术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再军主编.机电一体化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字:医院园林绿化工程监控要点
1、前言
医院绿化面积的要求医院建设中,除了建筑合理设计、注意卫生以减少交叉感染外,更要重视绿化的配置。根据《城市绿化管理规定》,凡新建设工程项目必须按照不同比例配套绿地。医院绿化用地面积与工程项目用地面积比例不得低于40%。有的医院绿化率更高达60%以上。
2、医院园林绿化的设计要点
众所周知,现代化医院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现代化医疗机构,而要建设成一个生态医院,一个绿色的、环保的医院。医院的绿化配置不但要总体协调以体现一种宏观的精神风貌,而且也要注重各功能分区的小地带风情。使医院在碧草、绿树、蓝天的掩映下完美结合,尽显活泼自然、舒适亮丽的岭南风情;让医疗以一种更自然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病、患者减轻痛苦,促进治疗效果。医院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风格宜现代园林与中国传统园林相结合;另外采取混合式园林,自然式与规整式园林相结合。形成动静相融,内容丰富多彩,特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医院绿化设计应与主体建筑的风格协调好,并处理好与照明、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等的关系。
2.1绿化功能分区
现代医院多为综合型医院,医疗设备都较为齐全,档次也较高,在整体规划上对各个功能区划分清晰得体。因而园林绿化宜根据医用功能区也相应地划分绿化功能区。
2.1.1 门诊部区域
门诊区病人流动性较大,停留时间较短,应以简洁明快的形式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充满活力动感,使患者一进入医院就被良好的气氛所感染。可设置西式小型喷泉,色彩亮丽的花坛。植物以选用高大挺拔的乔木。
2.1.2住院部区域
住院部要充分考虑患者休养的需要,着重营造一种安宁祥和的气氛,形式及色彩的过渡应和缓,不宜对比强烈。在病房前后的绿地宜采用平整地形,乔木配以花灌木或草坪的简洁布置。建议辟出集中的地块作小游园,满足患者休养、健身、交流的需要。适当挖池叠山,因地制宜建筑亭、台、榭、廊。乔木宜选用常绿阔叶树种为主,较大量地使用大灌木,配以小灌木及开花地被,形成一定的私人空间。不宜设置较大的喷泉及叠水,以免影响患者休息。
2.1.3周边防护种植区域
一所现代化的医院,若设置为无围墙的“不设防”医院更加凸显人性化气氛。所以宜考虑划出一定区域进行防护林种植,防护林带具有减少噪音、降低空气污染、防盗等功能。防护林带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全院性的设置,二是院内功能区之间的内部设置。
2.1.4 停车场及附属设施区域
医院若有露天停车场, 宜采用植草砖铺设。既起到停车功能, 又使医院更大范围地绿起来,以减少夏季的炎热。病区外勤、急诊及其它通道、走廊宜修建为绿色通道,使医院的绿化环境更亲近自然。医院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合理设计坡向、坡度,并与医院的排水系统结合,符合排水要求,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减少病菌的孳生。
2.2植物品种的选择
医院绿化设计应结合病人安全、环境保护、医院美化等要求,选择种植位置、种植形式、种植规模,采用本地树种为主,体现生物的多样性,要考虑采光、通风、遮荫、防风等不同功能的需要而配置适当的植物。少用或不用花粉较多的或本身产生较多粉粒的植物,如芒果、芙蓉菊、银叶菊等。绿化树木与医院其它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应保证树木有必需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后再进行绿化。医院绿化应以中低矮植物为主,适当配置各种乔木,做到高低错落、五光十色,既美化环境又陶冶性情。应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为主,多植一些杀菌力强、具有观赏价值的花草树木。如桉树、柏树、黄槐、桂花、杜鹃等。
2.3建筑小品的设置
适当的主题雕塑及园林建筑小品,以树立一种文化氛围并扩大医院的宣传面。设计上避免使用“枯山水”等一类使人产生消极念头的造园手法。宜采取趋向宁静中带向上的意念,具有积极的意义。颜色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主色调以平和宁静为主配以绿色、蓝色、米色等,避免过分的强烈或灰沉。设计中应多考虑病人的实际需要,多设置供病人休息又符合景观要求的设施,设置大小合理的水景。水乃气之所聚,可调节局部小气候,对病人的心境有很好的舒缓作用。除了美观要求外,其功能要符合各类病人方便使用的宗旨,例如设置无障碍通道,注意园路的坡度、园道的宽度,饰面的平整度等。
3、医院园林绿化施工的监控要点
3.1 把好材料的质量关
(1)把好苗木质量关:工程所选的苗木必须是优质假植苗木。要求生长势头良好,外形美观,无病虫害。乔木的树干通直,树冠完整, 树形美观, 无缺冠、偏冠,叶色正常,无枯枝败叶;灌木要求不脱脚叶,花木开花整齐;花卉及地被植物的配置符合设计要求,生长茁壮, 苗木均齐, 根系发达,无损伤;草皮的草块尺寸一致,厚度不少于2mm,无杂草。所有苗木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认可后方可使用。
(2)把好园建材料质量关:进场材料应按《建设工程施工试验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暂行办法》和监理规范有关规定,监督见证施工单位按规定取样和送检。施工单位必须事前将工程材料、半成品、工程设备的有关资料如名称、厂家、规格、型号、价格、数量以及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样本等向监理工程师报审。监理工程师经考察对比,对价格合理、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报建设单位审定,对选定材料的样本进行确认和封板。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应首先进行自检。待监理认真审阅每一批进场材料和设备的出厂证明、合格证、试验报告,核查无误后才允许在工程中使用。
3.2 把好栽植工程的质量关:放线定位偏差不能大于3%-5%;树穴上下垂直,树窝大小一致,深度和宽度均应符合苗木生长的要求;树木朝向的主要视线应丰满完整,分枝点要一致,并按高低排列种植;苗木的土球大小符合植物生长要求,土球完整,有包扎,泥土不松散。树木种植后要求立支撑,支撑材料大小、高矮一致,扎缚整齐划一;修剪应整齐,线条流畅,剪切口平整,保持植物自然形态下剪去阴枝、病虫枝、徒长枝、过密枝,树形均衡美观,观赏效果好。
3.3 把好栽植基础工程的质量关:南方的种植土一般偏酸偏粘,种植前必需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的检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中和酸性,并且施加有机肥,改良土质。经过土质改良,使种植土成为疏松、透气性好、质量较理想的中壤土,保证植物的生长良好,可观性强。严禁栽植土层下有不透水层。种植面必需平整,排水坡度恰当、无积水。若在地下管道与种植土之间使用聚乙烯复合土工膜,那么土壤较疏松肥沃才能更有效地起到分隔疏水作用。
3.4 把好苗木养护保修的质量关:保证足够的淋水, 防治风害、冷害或日灼,防治病虫害,中耕除草,加强人员的看管、巡查,及时补植,合理施肥、修剪。
3.5把好配合协调关:绿化施工一般在道路施工的后期进行。泥土的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把已完工的土建的墙体或道路弄脏,所以必须做好产品的保护工作,并协调好绿化承建商与其它承建商的关系。
[关键词] 石化设备 安装监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设备安装工程,是石化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首先,在现代石油化工工程中,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占据较大比例,一般都超过总概算的30%以上,特殊项目有超过60~70%的;其次,石化工程中的许多设备具有耐高温、高压、有毒和防腐蚀等的要求,属于特殊压力容器范畴;另外,许多设备尺寸大、体积不规则,属于超大、超限设备;综上所述,石化工程中的设备安装工程具有设备价值高、工艺要求高、安装难度大等特点;对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装置、工程能否长期安全有效的运行;
为此,作为石化工程监理,对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就必须遵守对整个设备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控制,包括设备的制造、监制阶段控制、设备的安装阶段控制、设备的试运行阶段控制等方面;
第一、对设备制造、监造要把好原材料关,检查所使用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检验报告是否合格,特别要注意设计图纸里面的一些技术要求、技术说明等,确定是否有特别的设计要求;对现场制造、组焊或组装的设备,还要落实现场的施工力量、施工准备是否满足要求,是否能保证设备制造、组装质量合格等;
【案例一】:
【事由】:某石化炼油项目,监理在审查到货设备质量证明文件时,发现原材料钢板的资料不齐,缺少设计要求的超声波检测报告;向供应商提出该问题后,调查后发现是已按要求做过超声波检测,但未附在证明资料里面;最后由供应商补齐资料后审查合格;
【说明】:监理要认真审查图纸,对设计要求要明了;在检查设备资料时,对不合设计要求的应提出问题,并要求责任单位补正,以避免因生产过程未按设计要求而造成的质量隐患。
【案例二】:
【事由】:某石化炼油项目,监理在审查到货容器质量证明文件时,发现某厂一批到货的12台容器设备的焊缝无损检测报告的一次焊接合格率太高,与现场实际到货设备的焊缝外观质量不佳的情况不符,因此怀疑厂家检测报告不实,经与业主质量主管部门沟通后,决定对焊缝进行第三方抽检;经监理点口抽检后结果表明部分焊缝存在质量不合格,据此要求厂家对不合格焊缝进行了返修处理。
【说明】:在此例中监理充分运用了自己的专业经验,发现了供应商资料与实物不合理之处,从而找出了设备质量问题,及时进行了处理,避免了设备质量隐患,也保障了以后装置投产的安全。
【案例三】:
【事由】:某炼油项目,常减压装置的减压塔现场预制组装工作,监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时发现工作场地的焊接工艺卡的内容与焊接工艺评定的参数有不符,并且工人在实际焊接中也没认真遵守工艺卡的流程;针对此情况,监理认为现场施工情况不能保证设备现场焊接质量,经与业主和质量监督部门沟通后,对施工单位进行停工整改;施工单位按监理要求对焊接工艺卡内容进行修改,使其符合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并且对现场焊工进行培训,严格按焊接工艺卡要求指导现场焊接工作;整改合格后复工。
【说明】:本例监理按规定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了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保证了焊接合格率达到规范要求,也保证了关键设备的制造质量。
第二、对设备安装阶段质量控制,要按具体选用的规范要求对设备安装的垂直度、水平度、标高已及方位等进行检查控制;对二次灌浆基础表面检查是否进行凿毛处理、是否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等;灌浆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按要求进行了检验;有垫铁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规格和数量;另外还要注意安装时的成品保护,不要让安装过程对设备质量产生影响;
【案例四】:
【事由】:某石化项目,闪蒸塔安装,施工单位未经监理验收基础就进行了二次灌浆,监理发现后立即指令停止施工,对已灌浆部分进行凿除处理;凿开后发现部分灌浆处夹泥砂,经查是施工单位人工搅拌灌浆料时混入;据此监理要求施工单位在以后施工中要杜绝人工拌灌浆料;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基础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同意施工单位进行二次灌浆。
【说明】:对隐蔽工程,监理要严格按工序验收程序进行,监理对施工过程进行的检查、验收,是对隐蔽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的保障。
【案例五】:
【事由】:某石化炼油项目,连续重整装置脱戊烷塔,施工单位在安装平台梯子时在做过热处理的塔身处进行了焊接,监理经过调查后发现原因是该塔为局部热处理,设计单位在设计平台梯子时产生疏忽,造成平台梯子的连接件未预留;鉴于此,监理要求施工单位对已焊部分重新进行热处理,以保证设备质量合格。
【说明】:对安装过程,监理要认真审查图纸,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协调,确定出合理的处理方法,保证设备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第三、对设备试运行阶段质量控制,重点是要做好试运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各种机泵的试运行方案的报审、各种设备的内部清理、法兰口封闭、循环的流程等;另外设备试运行时还要求监理工程师具有丰富的设备经验,能从声音、振动、温度等各种参数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找到质量隐患并及时处理;
【案例六】:
【事由】:某石化炼油项目,加热炉烘炉,该加热炉附属设备有风机3台、循环水泵2台、燃烧器24台、吹灰器18台等;筹备组针对烘炉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并对相关的附属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共检查出问题37项,要求厂家到场处理的5项;经过前期细致的准备工作,加热炉烘炉一次成功,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电气设计;注意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电气设计的主要关注对象为照明运行的持续性保障。由于园林工程与常规工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园林工程的照明系统除需要体现实用性以外,还需要兼顾美观性的发挥。这一因素决定了园林工程中照明方式的多样性。
一、园林绿化电气设计的要求
在园林绿化中,电气设计需遵循周边环境的性质。选择电气照明时,需在其中加入环境设计因素。电气照明既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也要达到园林环境中的创作意图,塑造好环境的整体风格。在对园林环境进行夜间照明设计时,先了解夜间环境中光元素的基本性质。观察者要站在园林环境的各个位置上,从而感觉各种光元素的照明程度。处在不一样的环境中,电气照明设计也要选择不一样的灯型和光源,从而做到和谐统一、风格一致。选择电气照明光源和照明方式时,要综合考虑到现有的环境布置、绿化植被和建筑风格。同时,选用照明灯具时,不仅要考虑好夜间照明,也要考虑到白天点缀、美化环境的需要。
在园林绿化中,环境主题有公共性、领域感、趣味性、商业性以及亲密性。对电气设计的主题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安排各种要素,都需要主题定位。以被照对象的风格、特征和功能,理解好环境和光影,模拟出视距和视点的夜景状态,从而获得视觉上的感知。丰富该主题,主要依靠于夜景照明的表现和夸张程度。利用动态照明、非均匀照明的形式,在有光的情况下,将适度的光送进应到的点中。电气设计需以人为本,展露出个性设计的特点。仔细观察被照物的体量和方向,再依据设计目标的特点安排好灯的照度和方向。
二、园林绿化工程电气设计分析及注意要点
1、划分箱内配电回路
照明灯具有着不一样的使用功能,而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可将其划分为多个不一样的配电回路。草坪灯、庭院道路灯等可以用于功能性照明;照墙灯、照树灯、地埋装饰灯等可以用于景观照明;各种功能不同的灯应设计不同的配电回路。然后根据灯具开关的时间不同再选择不同的配电支路通过接触器+时钟进行控制或者手动控制。这样就可达到自动、智能控制的目的。
2、接地系统及配电保护的安全问题
在园林工程中,参考CJJ 45-200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第6.1.9条之规定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宜选用TN-S或TT系统,其优缺点详见《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第6.1.9条之条文说明。通常采用TT系统将比TN-S系统的投资更大,施工相对更难,因此一般采用TN-S系统。那么在TN-S系统中,在采用低压断路器做为电缆出线的过电流保护兼做接地故障保护时,为使其能可靠切断接地故障电流,须对电缆出线的供电半径严加控制,使其满足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6.2.4条之规定,根据笔者经验对于长距离的供电半径,选择可调节的带电子脱扣器的塑壳断路器既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又能节省投资。
其次,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园林绿化中的电气维修安全等方面,对其照明配电箱的进线、开关以及照明等,宜对总进线开关宜采用四极隔离装置。这是因为园林里的照明及供电电源可能是直接由变电所引来的,而在TT系统中,其中性线、总等电位等,如果连接为一个系统的话,则是不连通的。因为如果中性线出现故障电压,并进入园林绿化建筑物以后,总等电位的连接系统则为地电位,因而可能引发事故。
再者,在室外配电系统中中性线和相线都可以感触到雷电的冲击电压,因此在室外各配电箱中应设置电涌保护装置,同时安装好电涌保护装置的中性线和相线。在园林绿化中,室外照明和室内照明有所不同。室外园林绿化照明的特点是灯具功率小、分布广、形式多样,这样在配电选择和回路设置上就应更加灵活,不应局限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在电气配电回路的设计上既可以采用三个单相开关+五线制(共用N线和PE线)又可采用三相开关+五线制的做法亦可采用单相开关+三线制的出线,小功率的灯可以多带几个,根据笔者经验一般控制在总功率1000W以内就可以了;而大功率的灯则少带点,其单相回路电流最好控制在小于16A,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于配电线路的截面选择又可以合理选择供电半径。
3、线路部分
园林绿化建设的电气施工包括道路照明及泛光照明、电视、网络、电话和广播线路等。在实际的电气施工过程中,由于该部分投资不大,且线路截面较小等特点往往容易忽视安全及有效的管理,结果导致施工质量差,从而产生安全隐患。作为管理人员,还要时刻牢记园林绿化照明灯具的安装场所是人们大量聚集的休闲娱乐的场所。人们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警惕性也比较低,所以管理人员有责任监督施工人员在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以免引起后患。这就要求园林绿化的电气工程在施工时做好漏电保护工作和良好的接地系统,这里需要重点提及的就是水池的局部等电位联接应重视。室外电气设备由于在露天下工作,因此在产品的选择上应严格把关,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的安全防护等级标准,确保电气设备在日后的使用中的安全性,当然后期的良好的维护管理也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大型园林绿化工程的绿地内宜设置有线广播系统及公共电话;绿地内的电缆宜采用穿非金属性管埋地敷设,电缆与树木的平行安全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古树名木3.0米,乔木树主干1.5米,灌木丛0.5米。
4、电井的设计
通常而言,园林绿化工程的电井,主要有两种:人孔井和手孔井。在工程建设实践过程中,可以对电井进行如下设计:
当园林绿化的电缆线路需要穿越道路,而道路两侧的高度不一致时,就需要在道路的两侧做电井。在电缆线路铺设在路面下进入园林建筑以前,首先需要做好电井,并使电缆线穿过钢管。而对于电缆线进入园林建筑里的绿地时,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做电井。
5、照明
(1)道路照明
对道路照明进行设计,就需要我们结合园林绿化道路的宽度长度等,结合实际选择适当的照明灯具。一般而言,如果道路的宽度小于2.5m的话,则需要选用一定数目的草坪灯,照明灯具的间距通常为10m左右,可以采取在道路的一侧进行设计与布置。反之,如果道路的宽度大于2.5m的话,则需要我们选择庭院灯,照明灯具之的间距通常为20m左右,可以采用道路两侧进行设计与布置。
(2)水景照明
园林的水景照明,主要指的是对园林内的各种喷泉、喷水池以及人造瀑布进行照明布置。一般情况下,出于安全和照明效果的双重考量,应将喷泉照明灯具安装在不低于水下三厘米的位置,并尽量选择安全电压以下的光源;对于喷水池的水下照明,现阶段一般采用的是LED类的灯具;而人造瀑布的照明位置也应处于水流底部。
(3)绿化种植照明
所谓绿化种植照明,就是针对园内的绿植和树木进行的照明设计,一般情况下为了达到较好的光影效果,会采用地面投射灯的方式进行照明。对于体型较大的树木或植物,通常采用两只灯具同时投射的方式以达到特写的效果。对于成行的小型树木,可将投射灯均匀的布设其中,营造朦胧的美感和意境。
(4)雕塑小品照明
雕塑小品的照明,一般以突出雕塑形态、增强立体感为主要目的,所以在方法上常选择侧光、投光和泛光现结合的布设形式。具体的灯具数量和位置要根据雕塑的形态来判定,但是要注意的是避免忌高强度高亮度的直接灯光照射。
结束语
做好园林绿化工程中的电气设计是园林绿化工程得以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在进行电气设计时,应在遵循传统总结出来的原则、方法和技巧的同时,还应灵活、严格运用各方知识。坚持科学,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彦学.园林景观工程的电气设计初探[J].现代园艺,2011
关键词 二次焙烧;隧道窑;工艺流程;优化;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TQ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1-0160-01
1 传统二次焙烧隧道窑存在的问题分析
大量的工程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在应用浸渍电极支持二次焙烧作业的过程当中,不利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燃料的消耗较高,对于环境污染影响较大;其次,由焦油沥青挥发所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极有可能在窑内作业环境下出现燃烧问题,导致整个二次焙烧生产系统的使用寿命严重下降;最后,无法确保二次焙烧制品在整个预热过程中预热性能的均衡性,受到上下部位置较大的温度差异因素影响,无法确保制品质量的有效性。针对以上问题,展开有关建立在内燃式电极支持下的二次焙烧隧道窑应用研究工作。
2 二次焙烧隧道窑基本工艺流程分析
1)在二次焙烧制品进入隧道窑生产作业系统内部之后,需要按照预先设定的送车速度均匀通过预热带区域(在本文所研究二次焙烧隧道窑结构系统当中,预热带整体长度表现为9.5个移动车位长度),在此过程当中完成二次焙烧制品的预热处理。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在预热带的末端位置,需要将隧道窑窑顶位置温度严格控制在300℃单位以上。
2)在二次焙烧制品完成预热处理之后,需要进入烧成带区域进行二次焙烧处理。在本文所研究二次焙烧隧道窑结构系统当中,整个烧成带共包括15个移动车位长度,总长度约为45.5 m单位。可以说,烧成带区域是整个二次焙烧隧道窑最主要的处理区域。按照这一区域内工作温度要求的差异性,还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细化。具体而言,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首先是均热升温区域:这一区域主要包括9个移动车位长度,经由上一步骤对二次焙烧制品进行有效预热处理的基础之上,在制品通过均热升温区域的过程当中,能够通过有效的加热反应确保制品能够基本达到或是接近电极二次焙烧对于制品温度状态的相关要求。
②其次是均温区域:该区域温度表现为整个二次焙烧隧道窑内最高温度区域。通过均温区域的有效处理,能够确保进入隧道窑内部二次焙烧处理制品中所含有的浸渍剂成分得到充分且有效的炭化处理。这一区域主要包括3个移动车位长度,在实践应用过程当中,能够将二次焙烧制品中所含有的,表现为液态属性的焦油沥青成分予以有效熔析处理,在此过程当中确保其能够在隧道窑反应内部进行有效且充分的燃烧。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在于:受到焦油沥青成分充分燃烧的因素影响,导致这一区域,乃至整个二次焙烧隧道窑内部温度状态可能处于不稳定或是瞬时性波动状态。出现这一问题的情况下,要求工作人员能通过对热工参数的调整,最大限度的将可燃物的燃烧能够在隧道窑内部既定区间内予以实现
③最后是冷却区域:整个冷却区域主要包括12个车位,总长度约为36m单位。在经过均温处理之后,制品还需要通过冷却带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在达到较低温度之后才能够允许出窑。
3 二次焙烧隧道窑工艺流程的优化设计分析
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发现整个二次焙烧隧道窑的在正常运行状态下频繁出现风机爆裂问题。此类问题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受到风机装置外壳壳体内部气流发生瞬间性爆裂问题的因素影响,导致风机外壳部件或是轴承座部件发生不同程度破损,并飞溅出机体的事故问题。由此不仅导致整个二次焙烧隧道窑的正常工作运行受到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对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隐患,亟待对其进行改进与处理。
1)导致二次焙烧隧道窑风机爆裂的因素分析:在进行改造之前,整个二次焙烧隧道窑工作面风机所处的主要工作环境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见图1)。从图1所反映的实际情况当中不难发现:在二次焙烧隧道窑的正常运行作用之下,风机装置主要存在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典型问题。
①首先,受到整个二次焙烧隧道窑缺乏密封设计的因素影响,导致两侧位置窑门与窑墙间隙位置存在大量的空气流入问题。与此同时,进出窑车过程中对于窑门的频繁性开启动作同样
可能导致大量空气进入隧道窑内部。以上诸多方面的问题最终致使二次焙烧隧道窑窑内空气系数高于规定取值(规定取值为系数1),从而也就使得整个二次焙烧隧道窑内部始终处于氧化性状态。
②其次,受到二次焙烧隧道窑在运行过程中煤气烧嘴的燃烧方式表现为扩散模式,从而导致在压力过高或是煤气流动速度过快的影响因素作用下窑内出现脱火问题。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对于环境温度处于500℃单位以下的低温区域而言,制品二次焙烧处理过程中所外泄的大量挥发性成分并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导致其直接流进烟道位置,由此也就加重了可燃性气体成分的在窑内中的含量。
2)有关二次焙烧隧道窑工艺流程的优化分析:结合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最好的处理方式在于实现对二次焙烧隧道窑窑内空气含量的可靠性控制。在此基础之上解决二次焙烧过程中残余煤气的可靠性挥发与充分利用问题。即可以采取应用洗涤塔进行烟气洗涤处理的方式,确保风机爆裂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一方面沉降炭黑,另一方面消除明火。改进之后的整个二次焙烧隧道窑工作面风机所处的主要工作环境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见图2)。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通过工艺流程优化设计与改造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二次焙烧隧道窑的实际工作质量与工作稳定性,且兼具安全性的有效提升,重要意义突出,以上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余德麒,施正伦,肖文丁等.石煤灰渣二次焙烧稀酸浸出提钒工艺条件[J].过程工程学报,2010,10(4):673-678.
[2]张东,张峰.280kA电解槽二次焙烧启动生产实践[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2,40(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