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28:08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家好!我是XX小学的老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比的基本性质。
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我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63页比的基本性质,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本节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比较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向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并将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多媒体。
接着我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我询问学生:“同学们喜欢喝蜂蜜水吗?”大部分同学会说愿意并会表示他们愿意喝更甜一些的。这时我会适时的向学生说明其实小明同学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喝甜的蜂蜜水,这不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准备了两杯蜂蜜水,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杯,哪杯甜呢?这下难坏了小明,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演示:第一杯360毫升的水,40毫升蜂蜜;第二杯180毫升的水,20毫升蜂蜜;同学们会兴致盎然,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有的同学会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360毫升的水是40毫升蜂蜜的9倍,180毫升的水是20毫升蜂蜜的9倍即360÷40=180÷20;有的同学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40毫升蜂蜜是36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20毫升蜂蜜是18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即40/360=20 /180,学生会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热情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尤其是愿意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因此一听说帮助同学,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就是学生思维的原动力,只要有兴趣,就会产生创造性的源泉。另外同学的困难又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同时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1、猜想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帮小明解决了问题。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内容各是什么吗?
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中说出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屏幕出示文字内容。
我接着询问在分数的基本性质里,有哪些词很关键?在商不变的性质里,有哪些关键词?缺少他们行吗?为什么?
这回你们又会想到什么呢?(比的基本性质)那么,比的基本性质该是怎样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讨它。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2、实践探究
师:观察除法的基本性质(手指向商不变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猜一猜,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质应该是怎样的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1)小组讨论
(2)汇报结果: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发表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4)强调
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你认为哪些词语是很重要,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点什么?(同时、相同、0除外)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先通过学生回忆已学旧知,进而猜想比的基本性质,放飞了学生思维,让他们自主地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在观察、合作、猜想、交流中展开合理的想象与多角度思考,在有理有据表达、建立在对意义求真求准的对比中生成、完善了概念。也让学生体会到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自学新知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弄清了比、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共同完善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领悟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
三、教学例1
1、说明。利用商不变性质,我们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板书:最简分数)。同样,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板书:最简单的整数比)
2、讨论:怎么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在小组里议一议。
3、指名汇报,形成共识:
㈠必须是一个比;㈡前项、后项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或小数;㈢前项与后项互质。
4、化简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4:21 (2)1/6 :2/9 (3)1.25:2
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各抒己见说出不同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摒弃了由典型的个例入手解释“最简单整数比”的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采用让学生先讨论、后汇报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认识的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动交流中自发地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读新概念。同时,教师试图通过对较简单的整数比的化简,给学生一个运用性质解决具体问题的范例,为前后项是分数、小数的比的化简作了“跳一跳,可摘到果子”式的充要铺垫。学生在小组内部交流基础上进行组间的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提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中学生互相帮助,实现学生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使学生思维进入。
四、实践运用
我设计了四部分练习题。
第一部分填空题包括3道题:
1、3:8=(3×2):(8×)
2、15:10=(15÷):(10÷5)
3、5:3=(5×):(3×)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学生加深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尤其是最后一题使学生在填空过程中体会到可以填“除0以外的所有相同的数”,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第二部分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判断下列各题
(1)4 :15=(4×3):(15÷3) ( )
(2)3/5:4/7=(3/5×6):( 4/7×6) ( )
(3)10 :15=(10÷5):(15÷3) ( )
(4) 7 :9 =(7+5):(9+5) ( )
第三部分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上课前老 师统计了咱们班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下面同学自己读题,然后试着解决这些问题,如果遇到困难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可商量解决。
我们班共有学生48人,男生28人,女生20人:
(1)请写出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在课外小组活动中,我们班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4,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8,请写出参加美术小组和科技小组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参加体育小组的人数是舞蹈小组的1.5倍,请写出参加体育小组和舞蹈小组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中进行“再创造”
活动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题有了“应用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尊重学生各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第四部分思考题
1:8=(1+4):(8+) 6:10=(6-3):(10÷)
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根据解决问题的条件作全面分析,周密思考,提高了学生全面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五、评价体验
比的基本性质,是同学们通过自己主动探索,合作研究发现的,并能根据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回顾我们的学习过程,谁来谈谈你的收获和感受。
用RMXP制作高中新生入学指南
新生入学时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就遇到过一个高二的学生,入学已两年,竟然还不知道学校图书馆的位置。指导的缺失可能会造成学生很难适应寄宿制生活,进而影响学校的教育效果。而传统的纸质新生入学指南大多是文字形式的,不能体现地理环境、建筑布局等信息,不能吸引新生兴趣。新生往往在翻看几页后就扔在一边,不能发挥其作用。
1.RMXP应用现状
RMXP多用于角色扮演类游戏的制作,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也有一些很好的作品,如北京大学的《北大英雄》就是其中之一。北京大学每年都会在寄给新生的入学通知书里附带这个采用RMXP制作的新生入学指南。使用者在规定时间里了解今后的校园生活,而时间结束后系统会根据使用者的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结局和评价。但以寄宿制高中生活为内容的新生入学指南尚未有人制作。《天一校游记》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2.使用RMXP的优点和局限
RMXP是一款基于RGSS语言的图形化PRG游戏开发工具,它具有简单易学、功能强大、图形化界面等优点。在地图制作中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其图形化的学习界面十分适合制作新生入学指南这样认知新地理环境的学习任务。但RMXP是一款单机游戏开发软件,没有多人联机功能,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新生入学指南》的设计
1.确定指南内容
新生入学指南的目的就是让新生快速、高效地熟悉校园环境。寄宿制高中学生的在校生活是丰富的,军训、学习、宿舍生活、社团、选修课、研究性学习、校园文化、课程设置等需要做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都是需要指导的内容。
2.设置任务
《天一校游记》在剧情设计上采用开放式分支任务结构(如图1),分为入学准备、校园文化、校园生活、校内学习四条任务分支并行处理。分支任务内部按时间顺序进行,各分支任务之间基本没有联系(需完成“入学准备”中的部分任务才能继续其他任务)。各分支任务在结束时都有相应的问题或剧情对使用者进行考核,只有答对问题才能完成对应任务。当完成度达到100%时,说明使用者已完全了解了在校学习生活的基本细节,《天一校游记》结束。
3.根据任务制作脚本
RMXP脚本应包含以下基本部分:场景、事件及对话、任务控制、状态控制、物品控制等。脚本应围绕剧情设计,人物对话应尽量简洁,必要时配以图片,语言风格根据场景、人物需要或幽默风趣或严肃认真,重要信息可加粗、变色突出显示。以下是《天一校游记》中主角报到后去宿舍的一段脚本:
场景:男生宿舍楼。
事件:男生宿舍管理员、公告栏、403宿舍门、新生甲、新生乙。
新生甲或新生乙:你好,你也是来报到的吗?先看看公告栏吧。(开关[报到看公告]=开)
公告栏:欢迎新同学报到,请先到宿舍管理员处领取蚊帐、被褥、迷彩服、钥匙等用品,然后去寝室认识一下新室友吧!(任务[领取宿舍用品]=开)
主角:管理员阿姨你好!
管理员:同学你好!这是你的东西,请当面点清。(物品[403宿舍钥匙]=+1、[宿舍用品]=+1;开关[403宿舍可进]=开;任务[认识新室友]=开)
主角:没错,东西都齐了。
管理员:请妥善保管好钥匙,如有遗失请到管理员办公室登记,请爱惜宿舍电话机、空调等电器设备。希望你在这能度过快乐、充实的三年寄宿生活。好了,快去寝室收拾收拾吧。
主角:谢谢阿姨提醒。阿姨再见!
403宿舍门:如果物品[403宿舍钥匙]==1,那么用钥匙打开门,主角进入室内;否则提示没有钥匙,请去管理员处领取。
《天一校游记》的开发制作
制作的大体流程是首先利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绘制地图素材,将素材导入数据库并绘制地图。然后根据脚本设置数据库、NPC(非玩家角色)及其相关事件等。最后对软件进行测试和,下面逐步介绍制作的流程。
1.地图的设计和绘制
RMXP的地图素材由基本图块构成,图块之间可以任意组合搭配,大大降低了开发难度和成本。RMXP中一共有三层地图绘制层,绘制时应注意图层顺序和实际逻辑相符合(如上页图2)。
地图绘制时应尽量还原学校的真实地理面貌(如上页图3),注意建筑之间的比例、布局合理,带给使用者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时根据剧情需要可以详尽或简化场景设置,对于剧情较少的场景可采用缩小比例尺、简化物品设置等方法,上页图4是利用地图素材绘制的《天一校游记》主地图。
2.设置数据库、NPC以及相关事件
当地图做好后就可以设置数据库了,入学指南中涉及的各类物品及其功能都要事先录入到数据库(如上页图5),在后面事件中调用时只需要选择物品对应的编号即可,以后如果想修改物品名称或属性只需修改数据库的相应内容。
入学指南中除了主角以外的角色我们称为NPC。NPC是推动剧情进展的重要部分。引导使用者下一步做什么或是对其进行阶段考核抑或是给予其关键物品等,都是由NPC完成的。NPC的设置不宜过多,过多的NPC和冗长的大段对话会让使用者产生倦怠感。
如果说地图、数据库、人物是入学指南的身体和四肢,那么事件的设置就是入学指南的灵魂。它是所有人物、物品、剧情发展的内驱力。从对话设置到条件分歧,从事件开关到各种属性的更改,RMXP中内置了90种事件,绝大部分事件都可以轻松设置完成,大大提高了制作的效率。以下是《天一校游记》中主角报道时和管理员对话的事件(如图6、图7)。
3.测试和
当所有制作步骤完成后还要对软件进行测试,测试的重点是地图和事件。测试地图中是否有角色能走进去却无法走出的“陷阱”区域,因为这会造成角色被困在这个区域。检查事件中是否存在逻辑错误,有无死循环、因果倒置等情况。这些bug都会造成软件无法继续下去。
由于最后的成品是要刻录成光盘,寄到新生手上的,这就要求成品必须脱离RMXP调试环境并独立运行。RMXP中的“压缩游戏数据”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需求。该功能将整个软件打包成一个后缀名为.exe的可执行文件,用户只要双击该文件就能解压并运行《天一校游记》。
关键词:教学秘书;教学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242-02
教学秘书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工作能否正常运转、教务管理能否得以完善,都与其密切相关。教学秘书既是教学工作具体的组织者,又是具体的执行者,是连接学校教务工作与院系教务工作的桥梁和纽带[1]。教学秘书既是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又是服务者,而良好的管理即人本管理,并体现在高效的服务中。可以说,教学秘书工作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中枢,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高效服务和人本管理是教学秘书工作的本质所在。
一、教学秘书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人们往往对教学秘书的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轻视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教学秘书只是在做着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加之教学秘书平时的工作任务量重、责任大,付出的劳动又得不到重视和公正的评价,从而造成了教学秘书在工作中思想压力大、积极性不高,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影响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以及自身的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究其内部原因,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教学秘书,不仅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更应具备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作为学院的服务窗口要对工作有一种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工作方式上要重视人性化,实行人本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实现个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二、做好高效服务,实行人本管理
高等院校教学秘书的工作系统中主要有几大群体,这些群体成员构成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团队,包括学校主要职能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其他兄弟学院、全学院任课教师以及全学院学生。由此可见,教学秘书处于这个系统中“一对多”的地位,这个岗位具有更多地与人交际的特点,教学秘书必须协调好各成员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通过各方努力共同完成教学管理的工作任务。可以说是“多向服务,多方协调”。
(一)面向学校主要职能部门
教学秘书应服务于主管部门,发挥中枢与协调作用。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机构中的具体执行者,向上对应着上级教学管理机构,向下直接联系教研室、实验室和全体教师、学生。为了使各层次、各方面的活动协调于整体之中,一般都需要通过教学秘书这一中间媒介实现。一方面,教学秘书一定要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准确领会上级部门有关文件和通知要求,使主管教学部门教务处的教学任务和教学信息、工作要求及时传达到每位老师,并负责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予以贯彻实施。另一方面,为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教学秘书还应尽量多地将教学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第一手材料即教学环节中教师、学生遇到的困难、与实际不相适应的政策以及一些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到学校教学主管部门,使管理政策更适应一线教学,使理充分为教学服务,并在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面向学院主管领导
教学秘书为教学院长直接领导,应服务于主管院长,做好院长的参谋和助手。首先,要协助领导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教学的规定,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完成领导所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其次,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学秘书在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上都有了相应的变化,领导在作出决策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情况分析、预案设计和制定,以及决策后的查办总结等工作,这就要求教学秘书的综合素质也要有相应的提高,既要从事教学事务性的工作,又要胜任智能,并力争创造性的工作,及时了解教学工作及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收集各种教学反馈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整理、归类,为领导提供决策的依据,及时向领导反馈计划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出现的问题,使问题得到最优化的解决[2]。
(三)面向其他兄弟学院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各兄弟学院并不是“平行线”的工作模式,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有工作上的交集,其他兄弟学院是教学管理工作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秘书工作中要协调好与之的关系。于公来说,需要沟通和协调的事情涉及兄弟学院教师外聘工作、学生转专业相关事宜、学生校通修课程补考和重修等通知协调工作及成绩管理工作等等,各学院之间要做好工作的对接,做到不留“盲区”,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提供到位的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于私来说,资历尚浅的年轻教学秘书要善于同其他教学秘书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尤其是那些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教学秘书更是有许多“不传之秘”,我们要善于学习他们的工作长处,为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并借此拓宽工作思路[3]。
(四)面向学院全体教师
以超前式工作为教师服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秘书工作要做到忙而不乱、繁而不杂,关键在于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做到“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不仅可以避免教学秘书陷于慌乱的局面,而且还可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工作信心,并增强工作的兴趣与乐趣。
关键词:典型工作任务教学法;成本会计课程;项目教学;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0-0014-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课堂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课堂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第一战场,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高校要着力探索翻转课堂、微课等课堂教学新模式,深化应用性课程教学改革。本文对当前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学法在高校成本会计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一、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成本会计学课程是高校财会类专业的必修课。高等教育最终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让大学生熟悉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成本核算、分析、控制的方法是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过,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却不太理想。调查得知,目前高校财会类专业本科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往往出现“教条分割”现象
与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不同,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有其鲜明的特点:成本会计课程中计算及分配环节特别多,它是“管中有算,算为管用”。例如,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及分配、产品成本分析和控制可采用多种方法,如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就可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法、产量比例法、实际重量法、定额成本法等,而且定额消耗量比例法的费用分配率又可选用不同形式来计算。从目前高校教学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只掌握一种方法,或者说只掌握教师上课所教的方法。很多学生不能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和归纳,也未能了解各种方法在最终产品成本计算中的不同影响。
2. 账证意识缺乏、成本核算流程限于“纸上演算”
成本会计课程的又一特点是计算量大,而且会大量运用图表来进行核算。众所周知,产品的成本往往是由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及其他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材料费用往往根据材料的领用部分或材料的用途来分配,人工费用往往根据岗位或受益对象来分配,费用的归集、分配及结转必须借助大量的表格来完成。在实际工作中,结转用的大量数据往往来自凭证及账簿。从多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学生普遍把费用的分配和结转视为纯粹的纸上计算,无法将各类计算表与记账凭证、账簿一一对应,也未能将计算中所用数据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
3. 重核算轻管理、分析控制也限于“雾里看花”
学习成本会计课程时,除了学习成本核算,还要重视学习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管理类内容。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成本核算,认为成本核算才是最重要的,忽视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内容,且对这些内容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这些内容和“会计”关系不大,只要粗浅掌握就可以。
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学法在成本会计课程中的应用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学法以大学生为主体,要求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系列的实践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要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最终掌握相关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并使自身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学生轻松掌握成本会计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际动手能力。在知识更新加快、行业标准变化极快的今天,大学生难以在学校获得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全部知识,教师只有培养大学生拓展专业知识的能力(即关键能力),才能使其真正成为专业人才。
1. 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审视
财会类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适应会计实务、教学和科研等各类会计工作需要的专门人才。成本会计课程尽管也是以会计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制造型企业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及核算为主线,也是为后续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的一门课程,但从实际工作过程来看,成本会计课程的重点应该在对产品成本计算及核算后的分析和控制。因此,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使他们明白该门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重点应是通过课堂教学和模拟实训操练来理解各类计算后的经济实质及账务处理关系,最终达到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目的。
2.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模块
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将课程内容按照工作岗位分解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再赋予典型工作任务,然后让大学生去完成各模块的任务。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企业两个月的典型的实际成本核算业务(考虑到月初、月末,所以选择两个月的业务),将这些业务的成本核算过程作为教学过程。比如,日常发生的料工费――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分配及结转等。教师可以把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材料费用的核算、人工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废品损失的核算、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成本的控制方法),并且把这些典型的工作任务嵌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教学过程和实际工作任务的流程相吻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将典型工作任务凭证化,把凭证作为专业语言来表达工作任务
教师可将选中的企业作为课堂教学实践基地,事先带领大学生去企业进行现场认知实习,让大学生了解该企业的大致情况,比如组织机构、a品生产要经过哪些工序、生产工艺的特点以及该企业成本核算的流程、一些相关财务制度等。接下来,教师可将前面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全部凭证化,用凭证来替代原有的文字表达。比如,用企业真实的“发料单”来说明领用材料的业务,用“工资表”及“工资分配表”来表示工资情况,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都用企业里实际使用的凭证。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大学生学会判断、整理、归纳会计凭证,理解各种会计凭证的内容及作用,并且根据这些凭证完成账务处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4. 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将项目化教学应用到教学中
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变革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纯课堂讲授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精讲与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具体方案如下:一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分为表一所示的相关项目,二是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序化每个项目的任务,比如项目一的任务如下所示。
任务一:获取企业信息,制定工作方案。(1)分析企业生产工艺、生产组织和管理要求。即会分析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生产组织方式,能根据生产类型确定成本核算方法。(2)拟定各项基础工作方案,设置账户。即能拟定财产物资计价方法、收发登记制度,制定消耗定额,各种原始记录的传递等。(3)解读原始凭证,确定成本开支范围,制定核算方案。即能从各种原始单据中读出“会计语言”,能正确划分支出、费用、成本。
任务二: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1)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即能汇总各种发料凭证,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并能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2)职工薪酬费用计算分配。即能计算计时和计件工资,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等,并能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3)水费电费、折旧费等的计算与分配。即能编制“动力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计算分配表”等,并能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4)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即能设置并登记辅助生产明细账,能选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辅助费用,并能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5)损失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即能设置并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并能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任务三:计算产品成本。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即能分别采用定额成本法、定额比例法、约当产量法计算出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
任务四:报送成本信息。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即能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开展目标成本考核。
任务五:开展成本管理。成本考核与规划――即能描述规划制定的程序和方法,并完成企业成本规划方案。
5. 设计多元化的教学考核方式,突出项目化、过程性考核
平时学习松懈,期末考试前则临时抱佛脚,是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常态。针对这种现象,最有效的方法是变革考核方式,将传统的期末考试“一锤定总成绩”的考核方式,变为以过程性考核为主、期末考试为辅的全程考核方式。例如,可以将平时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作为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而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终结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的主体也可以多样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考评三者可以灵活运用。这样,能够全方位地考核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如表二所示,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内容可以分为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相应的考核内容。
三、结束语
成本会计课程是高校财会类专业的主干课程,让大学生轻松掌握成本会计的知识和技能,变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学习技能,是值得高校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学法以大学生为主体,要求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系列的实践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要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使自身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高校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工作岗位任务有机结合,让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训实践活动,才能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才能真正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威廉・莱恩,香农・安德森,迈克尔・马厄.成本会计精要[M].刘宵仑,朱晓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1.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对教学一词作了如下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这一论述告诉我们,教学是学校对学生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对学生的成长及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独特的作用――通过教学,学生可以有效地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促进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可以不失时机地实现智力的进步,可以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可以获得进一步发展自我的能力和条件。
从教学的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推得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互活动,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健康成长,使学生能够成才。而学生成才的标准有五:一是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三是及时地实现智力的进步;四是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和发育;五是获得进一步发展自我的能力和条件。在学生成才的五个标准中,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标准处于基础地位:不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哲学思想与品德修养的知识,形成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就会成为空谈;不给学生讲授关于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和使学生健康成长的效用会大打折扣;不向学生教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不能谈提升学生智力,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自我的能力和条件就会走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因此,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成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2.高校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
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场所,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专业人才的“符号”。作为教学的下位概念,高校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就是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的具体化:高校教学的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才;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向大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向大学生传授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使大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则成为高校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
双语教学与高校双语教学:分类结果
1.双语教学
依据分类的不同角度或原则,我们可以对教学进行分类。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当然就离不开教学语言,依据使用教学语言的种类,人们把教学划分为单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单语教学也称为母语教学,其教学语言是学生的母语,是指所有课程(不包括外国语言课程)的教学语言均是学生的母语;双语教学亦称为多语教学,是指不包括外国语言课程在内的其他课程的教学语言除了使用学生的母语之外,还涉及一种或几种(通常是一种)外国语。
2.高校双语教学
依据教育层次(小学、中学与大学)的不同,人们又把教学划分为小学教学、中学教学和高校(大学)教学。高校双语教学是上述依据教育层次和使用教学语言的种类两种分类角度或原则交叉以后,将高校教学与双语教学相重叠的分类结果。高校双语教学仅指大学教育层次中的双语教学。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涵
1.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语言界定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所教授的和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第一外国语是英语。因此,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中的两种教学语言应当界定为中文和英文。
2.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概念
(1)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初级定义:在非外语之外教学中提高专业英语能力
高校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下位概念.自然,高校双语教学也应达成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因而向大学生传授相应专业的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大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也是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用语言作为载体,因此,我们就以核心基本任务为出发点,从语言载体这一角度来给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下一个初级定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本专业的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基本任务是使大学生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掌握和应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初级定义告诉我们,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仍属专业教学;英文只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一种教学语言;形成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之一。
(2)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其内核
高校是按专业来组织教学的,专业教学又是通过若干门课程的教学来展开的,因此,高校双语教学自然要落实到课程的双语教学上。在我国高校,不同的专业有一些相同的课程(称为公共课程);相近的专业有少数共同的基础课程(称为专业基础课);不同的专业还有若干反映本专业特点和特色的课程(称为专业课)。我们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统称为专业课程。那么,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双语教学是不是指所有课程(不包括外国语言课程)都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呢?对此问题的回答形成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我国高校的公共课程多为帮助大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使大学生增强体质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且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直接关系。因而,公共课程是否双语教学并不影响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界定。于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中级定义指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核。
(3)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高级定义:重点是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
前面论述了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是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那么,接下来的一个自然产生的问题就是: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双语教学是不是指所有专业课程都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我们将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来构成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高级定义。我们认为,由于我们所说的专业既包括自然科学的学科专业又包括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而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往往有一些专业课程涉及我国的乡土风情、民族传统、民间传说、甚至宗教文化,对于这样的课程,是不会有英语原版教材的。所以我们认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并不强制要求对所有专业课程都用双语来进行教学,只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用双语进行教学(称其为专业双语课程),当然,用双语来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专业课程应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这里,专业双语课程到底应该包括多少门专业课程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即自然科学的学科专业的专业双语课程的比例较高。甚至要达到百分之百;而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的专业双语课程的比例较低,甚至一门也没有。至于。提出用双语来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专业课程能综合地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的原则要求,是因为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所致。下面给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高级定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本专业的一部分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或全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高级定义认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并不是指对所有专业施行双语教学;施行双语教学的专业双语课程是指一部分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或全部专业课程。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时代的跨越,当前对高等教育学历的需求正在高速增加,在此发展形势下,我国成人高校教育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成人高校计算机,发展势头迅猛,不过需要明确的是,在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清晰,基本任务不确定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是一项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与针对性的学科与课程,但是当前很多成人高校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中,并没有明确清晰的培养目标,并且也没有对基本培养任务进行确定,大部分都是按照最初的、传统的培养方式实现培养目标,很多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所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的实践要求,此举不仅荒废了广大成人学生的美好时光,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不利于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2.教学内容落后,教学计划不合理在整个高等教育范畴中,很多办学部门都对成人高校教育所存在的重要性、占据的地位以及未来发展模式等方面的认识都存在严重的偏差认知,进而导致成人高校教育所受到的重视非常少,很多高校所使用的教材非常陈旧是十年之前普及的教材,教学内容落后、陈旧,根据此教材而培养出来的学生皆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此外,在很多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很多老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皆从经济角度出发,对于耗资较多的课程安排的非常少,也就是上机安排非常少,使得教学计划非常不合理,并且没有充分意识到计算机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这种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发展规模,而忽略教育质量的教学计划,导致教育质量愈来愈差。
3.教学模式存在不当之处在当前所开展的成人高校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妥之处,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们进行大量的上机实践操作,进而彻底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步骤,但是在当前教学模式中,很多成人高校都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重点介绍,并不对学生的上机实践操作进行安排,逐步形成了重点介绍理论知识、忽视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计算机上机水平。
二、成人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发展方向
在当前的成人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一点已经在上面进行了介绍,在此发展形势下,如若不进行变革、改进,势必会导致此形势愈演愈烈,进而使得教学质量持续降低,笔者认为需要在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成人高校计算机的教学进行改革、改进,进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
1.明确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基本任务众所周知,成人高等教育基于高中教育之上而接受的一种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复合型、高质素人才,成人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首先需要对培养目标与基本任务进行明确。在此方面,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首先要对计算机学科有一个充分的认知,结合实践需求而明确培养目标并科学制定基本任务,计算机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与专业上机操作知识,基于此来确定满足社会实践需求的培养目标,并将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编程、网站开发等作为培养任务,让所有成人学生扎实掌握这些技能,能够切实满足公司、单位的用人需求,为社会发展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
2.修正教学计划,创新教学内容第一步,按照成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对当前教学规划进行修改与订正。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人才培养目标完成的核心要素,培养方式与方法隶属总体设计,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根本,是教学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制定教学工作与任务,保证教学编制不仅与技术人才培养需求相符,同时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还要通过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趋势,对其编制进行适当的修订,基于此之上编写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使用教材。第二步,为确保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计算机教育保持同步,课程教学内容就要进行创新与改革,陈旧、传统的教学内容既会对学生学习兴趣带来影响,也会对后期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定要对当前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知识领域不断拓宽,围绕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当前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现状及社会人才需求,确定一套完善的、健全的课程内容教学培训体系。
3.制定并改进教学模式在当前成人高校计算机教育不断拓展教育规模的形势下,很多学校都将经济利益视为核心发展点而忽视了教育质量,要想提升教育质量首先需要制定并改进教学模式,成人计算机教育是一个包括三个层次的课程机制,分别为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以及计算机应用,在制定教学模式时,最好将三者之间之间的教学比例设定为2:2:6,对基本理论点与技术知识进行讲解,最后加强计算机实践操作的练习,可以与有关企业展开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基地,进而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实践操作能力,最终满足各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与标准。
三、结论
关键词: 模糊数学教学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社会要进步,高校要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且是高校良好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模糊数学是高校必修或选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如何在模糊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必要的设计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模糊数学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模糊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地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增长,对高等教育的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高。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而且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
高等学校的每一门课程都是围绕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设置的,都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模糊数学作为高校必修或选修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在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模糊数学就是经典数学的推广,很多知识都是已有经典数学知识的推广,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近年来模糊数学理论已得到飞速发展,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模糊数学与计算机密切联系,如模糊模式识别,模糊逻辑等都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中。学习模糊数学能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大学生的思维,为写毕业论文提供更多的思路,为今后继续学习深造、将来参加工作、转变思维方式和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模糊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大学生继续学习和工作,参加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结合实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模糊数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无处不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结合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大学生了解模糊数学的作用和魅力,激发大学生对模糊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生活中存在着的健康、不健康,好人、坏人,稳定、不稳定,长、中、短,合格品、次品,美、丑等许多模糊现象,直接用以前学过的经典数学很难解释明白,但可以运用模糊数学的知识去解决,使之变得更合理、更精确。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到实际中,尽最大努力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模糊数学教学强调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把学到的理论最大限度地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这是以往教学所无法相比的。现在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的若干问题也可以通过模糊数学理论去建立数学模型,更好地去解决数学建模问题。在模糊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真正让大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模糊数学教学改革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改革,在教给大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大学生应用模糊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大学生体会到理论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三、让大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模糊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所传授的知识提出问题,让大学生根据所拥有的知识背景结合提出的问题不断地思考,深思熟虑后做出解答。教师必要时可给予一定的启发,最后做出完整的解答。一切都顺理成章。大学生在快乐中收获了知识,把学习看做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而不是任务和负担。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是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样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模糊数学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大学生发现、探索、创新的过程。让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开展课堂讨论,自己去解决问题。大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自觉质疑问题所积淀成的问题意识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对他们创造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比如,在经典数学中是学过R为U到V的一个关系指的是R是U×V的一个子集,其隶属函数为R:U×V{0,1},在模糊数学中学习模糊关系的定义时,让大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提示大学生根据前面学的经典集合的隶属函数推广到了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的过程,总结出模糊关系的定义:R为U到V的一个模糊关系指的是R是U×V的一个模糊子集,其隶属函数为R:U×V[0,1]。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理解模糊关系的定义,而且能拓宽大学生的思路,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正忠,陈怡,朱宝叶.“模糊数学”教学改革的创新之路[J].工科数学,2011,17(6):52-53.
[2]《离散数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