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茶文化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3-07-18 16:28:06

序论:在您撰写茶文化的起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茶文化的起源

第1篇

关键词全球化渊源文化差异

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阶段等有很大差异,各自不同的语言文化构成了交相辉映、多姿多彩的整个人类文化。下面就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和产生的根源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中西方社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差异,古代中国是封闭式的大陆型自然地理环境,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古代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人与自然的明显对立,习惯于从总体上认识事物。而英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一个山呼海啸、动荡不安、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中,构成了英美民族注重空间拓展与武力征服,以及强烈的战胜欲和征服欲。西方人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对立的。

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些与、神话寓言有关的特定词汇。中国人常用与“三教九流”相关的话语来表达思想,如:“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天诛地灭”、“抱佛脚”、“悟”、“无常”、“道”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国家,受基督教、希腊神话和伊索寓言的影响,有许多源于其中的语言文化,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去),还有the Babel Tower,Adam’s apple,golden fleece,Midas touch等。

受中国宗族等级制度和礼教的影响,强调谦虚、褒扬和长幼尊卑的中国心理文化导致许多敬辞和谦辞以及关系详实的亲属称谓词,如:您、贵国、令尊、奶奶与外婆等而其英语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西方人崇尚平等,往往直呼对方名字或以Mr.、 Mrs.、 Ms. 、Miss等表尊敬,简洁而笼统,如aunt,uncle等。

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文化差异。中国面临太平洋,在东北半球,“东风”即是温暖的春风,有“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之说,源于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一个著名习语“东风压倒西风”,其固定译为The East wind prevails over the West wind。这里的东、西风是征对中国而言。中国人还常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英国面临大西洋,属西半球的海洋性气候,故报春的是“西风”。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桂冠诗人John Mansfield在《西风歌》中都对西风进行了讴歌。

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或联想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以不同事物表达相同语用意义。从方向相反的角度表达同一信息,如:中国人出于礼貌在请对方先走、先吃、先做某事时常说:“您先请!”,与此相反,英美人士却说:“After you!”。

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事物的属性特征的认识往往有异同之处,产生了许多迥异的联想。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对某些动物的不同情感态度及其深层的不同文化内涵。汉语“龙”的英语对应词是dragon,不过两者的联想意义并不等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龙是希腊语演化而来的,龙在中世纪是异教徒,是罪恶的象征,“撒旦”被比喻成the great dragon,后来此词喻“邪恶、残暴、凶残的怪物”。而在中华民族的龙文化中,“龙”是“皇权”、“吉祥”和“力量”的象征。百姓当之为神灵,自称“龙的传人”,有关龙的汉语很多,“生龙活虎、龙飞凤舞等美好形象。

在中、西民俗文化中,东方十二生肖不同于西方十二星座。鼠mouse、牛ox、虎tiger、兔rabbit、龙dragon、蛇snake、马horse、羊sheep、猴 monkey、鸡 rooster、狗dog、猪 pig;the ram 白羊座、the bull金牛座、the twins双子座、the crab 巨蟹座、the lion狮子座、the virgin处女座、the scale 天平座、the scorpion天蝎座、the archer 射手座、the goat摩羯座、the water carrier宝瓶座、the fishes双鱼座

第2篇

关键词:茶马古道;设计元素;企业文化

1.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古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其中的茶马古道就是中国古代进行商贸而形成的。古代人们赶着马,在马背上装满货物和商品,穿越崎岖的藏、川、滇进行贸易活动。因为最早时候的商贸活动是以茶马贸易为主的,因此后来也被称作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打通了因古代交通不便造成的文化闭塞的局面,使各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他从最初的商贸到后期的文化传播,给中国创造了不可胜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茶马古道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民族间交流,丰富了其文化内涵,成为一种茶马精神[1]。

2.茶马精神和企业为文化的融合

企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现实中的文化,离不开人们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茶马文化是在中国古代茶马古道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形成的一种马帮文化。古代的马帮在茶马古道上穿梭,经历着恶劣的环境考验和生存挑战,他们逐渐被磨砺出了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并形成了自己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马帮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利用长期总结下来的经验对团队进行管理。茶马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融合则可以表现在以下方面:

2.1进取创新

茶马古道最早的起源于茶叶和马匹的交换,在茶叶运输贸易的过程中创新出了普洱茶这一茶叶。在马帮运输茶叶的过程中,因为复杂的地域条件导致时常遇到雨雪等天气,马帮不能很好地保存所有的茶叶,部分茶叶被雨水淋湿。马帮在天气晴朗后将被淋湿的普洱茶晾晒,晾晒过程中青毛茶开始发酵,最终形成了有名的发酵普洱茶。马帮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更加好喝的普洱茶,同时还不断对普洱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改进,并广而传播,使普洱茶成为了至今都很受欢迎的茶叶。创新精神正是茶马精神的一种,也是今天的企业所需要的一种宝贵精神。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企业对于市场未来的发展和产品的开发都需要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需要构建创新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时时刻刻处于进取之中,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2勤劳奋斗

茶马古道全程经过、四川、云南,全程加起来达三千公里。在那个没有汽车火车,没有机械工业的时代,加上道路不方便,天气多变,三百公里的路程都是普通老百姓不敢想象的,而这三千公里却是马帮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正是这一勤劳奋斗的精神,创造出了茶马文明的辉煌。赶马人为了尽早和妻儿相见,为了及早完成贸易防止货物在路上变质,一路上更是不顾辛劳,风雨兼程。有的时候会因为一些极端天气导致行程耽误,就不得不减少路途上的休息时间,赶上预期计划。这一路上不仅要过起早贪黑的日子,还要照顾好马匹,因为马匹是马帮的一个宝,被赶马人视为珍贵的。每个人照顾十多匹马,这些马匹身上的货物也是由赶马人负责装卸的,这是一项体力活,不管多累赶马人都不会放弃。这些赶马人正是中国最淳朴的劳动人民的一个缩影。对于企业而言,正需要这样的勤劳奋斗的精神,如果企业形成了一种勤劳奋斗的文化,那么企业的效益将不会低。企业的任务员工都能按时完成,企业将得到蓬勃的发展。对于每个员工而言,养成勤劳奋斗的精神能够让自身得到良好的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形成勤劳奋斗的文化,整个企业的风气和运行效率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这一文化的形成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

3.茶马古道元素在企业办公空间的设计

现代的室内设计中,设计师通过新手法将中国的一些传统元素进行运用,形成“新中式”的设计风格。这样的设计风格是将传统的元素和现代元素相融合而成的。中国的传统元素在当代室内设计中被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使茶马精神和企业文化融合,让茶马精神在企业设计中得到体现,要在办公空间中引入茶马古道的设计元素,提高办公空间的文化氛围,让身在其中的员工感受茶马精神的韵味。

3.1色彩的运用

色彩通过视觉作用于心理,并最终影响人的情感。因此色彩对于室内设计而言是重要的元素。结合茶马精神的寓意,可以使用暖色调的主题来进行设计,暖色调能让人感到激昂、热情、顽强。彰显茶马精神的文化,可以将办公空间中选择浓重的色彩进行装饰,比如褐色的马匹能让人联想到赶马人一路上的艰辛,体会到马帮的淳朴和勤劳。办公空间的地面可以使用仿马匹毛的地毯,透出马帮生活的缩影。窗体和顶端的装饰以纯朴的黑白灰三色为主,彰显马帮生活的艰辛与路途的漫长。

3.2马造型的运用

茶马古道的设计元素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马,马是马帮的亲密伙伴,是路途上的战友,见证了茶马古道的艰辛。将马的图案运用于办公空间的设计中,不仅增加办公空间的气势,还能添加一段故事,提高整个办公空间的艺术氛围。

3.3道路元素的运用

茶马古道全程长三千公里,形成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在办公空间中可以通过错落的线条设计,运用对比的手法增加线条的视觉冲击和现代感,为整个办公空间添加企业文化的特征[3]。

4.结语

综上所述,茶马精神是在中国古代商业贸易中不可多得的,是中国最淳朴的劳动人民创造的,把茶马古道的设计元素运用在企业文化中,并且在企业的办公空间中也体现茶马古道的元素,对于提升企业的整体文化气氛大有裨益。

作者:王健鸿 单位:云南省迪庆州博物馆

参考文献:

[1]文科.传统文化在现代办公空间设计中的融合运用——以茶马古道设计元素与企业文化结合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2:84-85.

第3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差异;对接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积累并发展形成的,反映教师及学生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心理状态、行动规范方面的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的职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对人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与其他类型的学校一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除了具有历史的传承性、育人的渗透性、主体的互动性等特点以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1.崇尚劳动、技能的蓝领“职业”特点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区域经济为依托,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培养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制度紧密结合,相对独立、完整的教育体系。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这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蕴含着鲜明的蓝领“职业”特点,融进了更多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标准等文化元素。形式上体现在从传统比较单一的社团文化、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活动扩展到融入浓厚企业文化的质量管理、实训场所现场管理、技能竞赛、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形成崇尚劳动、技能的文化氛围,广大师生以劳动为荣,以技能为荣。

2.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

重技能、重实践的教育理念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上,就是立足市场、依托行业、服务社会;体现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就是更加重视对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教学内容均紧紧围绕和针对实际岗位的需求来设计。同时,强化学生的实践观念,使学生意识到,无论是校园教室,还是工厂车间,都是学知识、学技能的场所。通过校内外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企业的生产实践技能,实现学生的培养、就业与企业要求的零距离。体现在学校的管理上,就是多了一些严谨、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少了一些自主、开放和人文元素。

3.注重校企联合办学的特点

依托行业和企业办学,决定了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亲企业”的教育,这种办学模式具有更为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世界各国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在办学模式上,国家十分提倡走校企合作之路,许多学校正积极地寻求各种途径,想方设法与企业取得联系,希望双方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学校与企业的物质和智力资源的共享,融合职业教育理念和企业经营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完成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对接,相互渗透,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交融。

三、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在思想和精神范畴内所表现出来的个性,是企业最高管理层倡导、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得到企业员工认同和遵守的价值标准和基本信念。简言之,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价值理念。其内涵包括了五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属于思想与精神范畴的概念,它表达了企业信奉什么,提倡什么,鼓励什么,追求什么。二是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特定企业中的体现与延伸。企业文化源于社会文化,不能不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但企业文化不等同于社会文化,这是企业的目标和性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三是企业文化是由管理者倡导和企业自身长期积累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形成的。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不完整的,或是自发性的,难以形成优秀的、现代的企业文化。四是企业信奉的价值信念是得到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广泛认同的,否则,充其量只是某个人的思想认识,不足以构成企业的文化氛围。五是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指导性和实践性。企业文化的构建绝不是为了用漂亮的外衣包装、宣传企业,而是用于指导企业制度安排和经营管理活动,解决企业实践中的问题。

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比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具有许多相同的内涵和外延。就本质而言,两者都是在一定区域内以一种隐性的潜在力量对本质区域个体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起着导向、激励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取向的。但两者在具体的环境下,也表现出来一些差异。

1.校企环境氛围的对比

校园文化更多的倾向于育人环境,突显文化色彩,包括健康的文化活动、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特点。企业的园区环境及生产、办公环境主要是为了方便生产或经营,属于生产型环境,注重整洁有序、高效、低成本的原则,一定程度上与校园的学习环境差异较大。

2.校企精神文化的对比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体现学校特色和精神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校园精神文化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激发师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形成授业解惑的良好育人氛围。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有助于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立足岗位,为企业发展、为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努力工作,服务企业,贡献社会。这与单纯以育人为核心的校园精神文化有一定的差异。

3.校企文化特点的对比

校企文化虽然同属于社会文化范畴,既包含了社会文化的共性,又各有千秋。校园文化崇尚个性化,文化主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与动手能力,提倡展示自我、积极参与、激发潜能。企业文化呈现较多的则是协调、和谐因素,提倡务实与实干精神,以实现员工个人价值和企业发展为主要目标。

五、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的要点

1.利用各种文化活动,宣传企业文化的精髓

高职院校的课外活动应当具有一定的职业特点,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课外活动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效果十分明显。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使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应利用各种渠道,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如组织开展科技竞赛、学术讲座、社团组织、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开办学生创业管理活动中心,成立各类协会,组织开展“成功企业家讲座”、“企业家谈创业”等活动。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聘请企业人员兼任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等。他们来自生产企业的第一线,对企业文化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与切身感受,有助于拉近学生课外活动与企业文化的距离。

2.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处处彰显企业特色

校园环境体现了浓郁的校园文化,如果能在校园内体现有关企业的元素,也能使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例如,设立优秀企业家及名人名言宣传灯箱,摆置企业标识及简介,使师生员工能真正置身于浓郁的职业文化氛围中,感受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洗礼。同时,加强实训场所仿真车间建设,加大实践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让学生在全真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学习技术、熟悉工作流程。定期开展企业文化周活动,邀请相关企业参展,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营造浓厚的职业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

3.开展素质教育,增强职业核心能力

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追求企业整体效应的文化,具有强烈的经济性,在追求质量、交货期和柔性的同时,也强调协调和创新。学校可以通过职业素质各个模块的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在学会技术、技能的同时学会做人,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院应积极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培训,将先进职业素质理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的指导。同时,进一步寻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消除被动学习情绪的教学方式,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和自主决策的机会。

4.开展校企文化融合的专项研究

学院可以成立了企业文化研究会,开设“企业文化”专栏,加强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教育。举办校企文化对接的专题调研会,重点调研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特点、校企文化的区别、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情况、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情况、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情况等,得到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开展“校企文化对接”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汇编“校企合作科研成果手册”,将视角独特、理念先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和学校特色的科研成果收入其中。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与激励功能,对于消除目前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的懈怠思想,对于提高建设校企文化的融合,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所追求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企业所追求的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二者之间有着相似之处,即都必须要求全体员工的齐心协力,为同一个目标而拼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和谐顺利发展,都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一线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它需要围绕着它而衍生的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齐心协力。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订单培养等模式下,相互影响,促进与发展,不仅体现了开放的校园文化观,同时也提升与创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新动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

[2]孙常强.贾永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对接的途径——以交通职业院校为例[J].职业与教育,2011(8).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汉英语言;文化;差异;表征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产生和演进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董广杰1999:14)。”多样性的语言存在于多样性的文化之中,这种文化的差异,就可以通过语言,尤其是语言表征结构的不同,而得以体现。本文就是分别从语言的各个表征层面——词语、句法、篇章,对汉英语言的差异做出分析,从而探究隐藏于语言差异之中的中西文化的不同,进一步通过分析这一差异,以期为母语是汉语的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把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一、汉英语言的差异 

    分属不同语系的汉英两种语言,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与背景都是迥异的,在语言表征的各个层面,也自然会存在相当的差异。 

    1.词汇的差异 

    (1)文字。语言的口头表达形式先于文字产生,由于这一表达方式的瞬时性,使得其表达信息无法保留,人类又为语言赋予了具体的形式化表达,于是文字产生。汉字造字的特点是表形表音表义,汉字的象形文字是二维的,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平面介质的维度。汉语中的意义是从单个文字,再向词汇、句子直至篇章扩展的。相比之下,英语作为字母文字,单词是一维的,26个字母拆开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单词只能从开头到结尾将所有的字母读一遍才能知道整个单词的意思。字母文字也有些词也采用类似的构词方法,比如后缀前缀的使用,但总体来说,英语表达一个新事物,更趋向于造一个全新的词,而不是使用音形义的组合。 

    (2)词汇。汉英语言词汇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应用方面。抽象名词的使用,在英语中比在汉语中要经常得多,其数量也较多。英语中表示动作或特征的名词,即名词化的动词和形容词不计其数,如conceptualization、modification,wisdom等,这样形成的抽象化名词,在英语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甚至在英语中,抽象名词的使用,成为比较正式和规范的文章行文的一个特征。而这种情况在汉语中要少见得多。汉语中的抽象名词,在形式上往往与形容词动词等没有区别,更多的是一种理解上的不同,这依赖于语境和交流者的表达意图。如“正确”这个词,在“他是正确的”和“正确是相对的”这两个表达中,分别是形容词和抽象名词两种词性,没有英语中“correct”和形容词名词化的“correctness”这样的区分。而这种词汇层面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与汉英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有关。 

    2.句法结构的差异 

    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 

    (1)形合和意合。英语是形态语言,词语和句子的结构关系和思想表达,是通过语言形态变化和语言的形式手段来实现。句子成分之间必须要由连词、介词或关系词相连接,语言间逻辑性较强,强调各成分间的从属、平行、修饰及对比关系,是一种重形合的结构。而汉语则以思维直接外化于语言的方式表达思想,是一种间接表达,所以是非形态语言,词和句是靠本身语义的贯通及对语境的依赖来体现其逻辑关系,成分间的辅助词也比较少,各部分间的所属关系也不会刻意体现,语义搭配的合理性决定其语义信息的准确性,是重意合的结构。“汉语是意和(parataxis)语言,结构松弛,形散而神聚,用词简洁……英语是形和(hypotaxis)语言,结构严谨。”(马秉义,2006) 

    (2)静态与动态。英语是一种静态性语言结构,动作意义常由同源名词(这一点在词汇差异部分也有提及)或其他词类来表达,而汉语则有动态表达偏向,动作意义就直接用动词表达,所以动词使用频率较高。英语趋向于少用动词,而汉语则正好相反。其原因是英语动词的造句功能比汉语小得多。英语的动词受到严格的主谓关系限制,一个主谓关系中,只能有一个主动词,这种对动词的限制直接导致了动词名词化,即变动为静,既保留了动词的意义,又可以使句子精练、严密、客观。所以在英译汉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变静为动的情况。如:I am afraid I can’t teach you swimming. I think my little brother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译为:恐怕我教不了你游泳,我想我弟弟比我教得好。这个例子中的teacher如果直译为老师,对原文的意思和汉语的习惯都不适应,所以转译为动词,其结果就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了。 

    (3)树形与竹形。英语拥有很多形态变化用以表达各种语法关系,而且还有十六种时态变化,加之各类连接词及从句,所以句子结构错综复杂。英语句子的核心框架是主、谓、宾结构,所有句子都依此基础结构为基点向外延伸扩展,并不断附以各种次要结构,构成一种葡萄树状结构,即在短短的主干上接挂着丰硕的葡萄。而汉语无形态变化,所以只有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动作的先后顺利与语序对称,即先发生先被表达,后发生后被提及,形成了一种线性横向排列式的结构,某一意义或意群的叙述靠一系列的线性句法单位层层推进,逐步展开。这就像竹竿一样,信息内容是节节相通而延续下去。

    3.汉英语言篇章结构差异 

    (1)角度与篇章铺陈的思维。 汉英语言在行文中阐述观点时的人称用法是不同的。在杂文,评论中,英汉文章都用第一人称,但汉语文章则大多用第一人称复数,即“我们”,英语文章中这样的用法明显少于同题材的汉语文章。而在篇章论述时的思路铺陈方面,英语是直线型;而汉语则属螺旋型。所谓直线型(linear),即段落呈直线型展开,先有主题句,后接自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收尾;或与此相反,先有例证句,最后以主题句收尾,其间不附加任何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所谓螺旋型(spiral)是指作者不直接论证段落主题,而是在主题外围论述,从各种间接角度来说明问题。另外,英语是主语显着的语言,它突出的是主语;除省略句外,每个句子都必须有主语。而汉语则是主题显着的语言,它突出的是主题而非主语。汉语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语有的可以省略,有的必须省略,否则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别扭。 

    (2)汉英语篇的衔接差异。就句(包括完整句与分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而言,英语与汉语所用的方法与手段也有所不同。就像上面讨论的,英语语法比较严密,是重形合的语言。这一点体现在篇章中,就是各个句子、语段或段落通常由一定的功能词,如and,but,if,as,therefore,when,however和某些特定短语、分句等相连接起来。这些功能词表示不同的功能或意念,如因果、比较、转折、让步、条件等等。在主从复合句中,各分句主次分明,从属分句须由主从连接词引导。在并列句中,并列的分句则用并列连接词或分号、逗号相连。而重意合的汉语,一些句子或分句有时不分主从关系,而只是并列在一起,通过意义连接起来,功能词或连接短语用得较少,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往往都会有这样的现象。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语言表征不同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邓炎昌1989:159)。”因此,研究文化的差异,从语言表征的不同入手,或许不是惟一的手段,但一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中英两种语言,能看到以下中西文化的不同。 

    1.词汇 

    词汇应当是语言各要素中与文化关系最为紧密的一项,民族的性格和思维特点,可以由这个民族所使用文字的特点体现。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包括重整体,重综合,重含蓄等。(董广杰1999:15)这一点正好被完美地反映在中国人的文字形态上。中国汉字,正如中国建筑一样,讲究平衡对称的美感,布局均匀,格调圆满,每个字都体现出和谐之美,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我们再把目光投入西方。重视自我,是西方文化和西方民族意识中很重要的一点,可以说,西方是个人主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自然孕育出个人主义的文化,其强调的是吾生而独立,生而自由,生而平等,生而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生而具有存在的价值。这一切反映在英语语言中,就表现在英语字母没有意义,只有大写的“I”有意义。每个字母都是存立独在的个体,只有经过不同方式的组合成单词,才会具有意义。 

    2.思维 

    中国人的综合分析思维,注重直觉和具体思维、重悟性、重整体,因而形成一种强调意流的思维定势,而这种思维,却相对忽视了对逻辑的形式论证考量。反观西方,其重逻辑思维、重理性和抽象思维的定势,则比较强调以实证为基础的形式论证和社会规约,因而形成一种理性思维定势。这一切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则如上面讨论过的,汉语喜欢用动词,形容词等具体性的词,而英语倾向于用抽象名词表达同样的内容。在句法和篇章上,汉语文章主要靠意合方法衔接,强调归纳,所以“得意而妄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等思想,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所崇尚的写作理念,故而也同样成为中国人表述思想的风格。而英语靠形合的手段衔接,演绎推理的思维在篇章上也展现无遗。 

第5篇

关键词:茶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性管理

1茶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茶文化是制茶、饮茶之道,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包括了茶道、茶艺、茶精神、茶人等内容。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整合员工的价值观,对员工的行为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还可以凝聚团队力量,企业发展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支持。茶文化作为成为一种企业代表性文化,其茶德、茶精神、茶艺对企业制度建立、人才配置、人才激励等方面起到了十分最重要的作用。

2企业人力资源资源管理的现状

2.1缺乏现代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组织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人的参与,人力资源是组织资源增值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起到唯一的创造作用的因素,但目前很多企业传统观念还没转变过来,还缺乏人本管理的理念,还把人力资源的投入看成是一种成本,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作用。此外对人力资源管理更主要的是物资层面的奖励,而忽视了员工获得成长、获得尊重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2.2人才流失率高

企业的员工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企业带来新鲜的血液,但过多的员工流失必然会加大企业成本,还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和稳定。人才流失率高是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一方面,员工缺乏归属感。现代企业更多强调的是人性化管理。尤其对于90后的新一代,他们张扬个性,生活在一个不愁吃穿的年代,他们更多在乎的是工作的感觉,在工作中有没有获得关注,有没有归属感。如果企业缺乏对他们的关注,这些人员很可能另谋他就。另一方面,薪酬缺乏公平性。这种公平表现在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上,员工将自己付出与所得跟过去付出与所得相比。同样员工将自己的工资与同行业人员进行对比,如果对比之后产生不公平且这种不公平没有得到消除的话,员工也会萌生离职的想法。

2.3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过程可以简单的用“选、用、育、留”来描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通过招聘、录用、培训等环节把人才吸引到企业后,关键在于后面如何激励人,如何留住人。而很多企业缺乏一套激励机制、缺乏绩效管理。虽然很多企业喊着以人为本,但在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比如很多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就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绩效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绩效考核来对员工实施奖惩。但实际上奖惩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手段,绩效管理注重员工参与,注重员工能力的提升,注重潜能的开发。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发现不足,给予改进,进而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绩效。

2.4人岗匹配欠佳

人力资源管理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就需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人岗匹配。但现实生活中企业往往存在人岗不匹配的状况。这是因为很多企业认为工作分析是个复杂、耗时的工作,没有对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进行充分的分析,在对工作岗位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安排人员上岗,必然出现人岗不匹配。有时候即使对工作岗位进行了充分分析,但在招聘时,总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去完成指定的工作。此外,由于人员或岗位发生改变时,也要求对人员匹配进行调整,如果没有实现人员与岗位的动态调整,最终也会出现人岗不匹配的状况。

3茶文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运用

3.1员工的招聘与配置

茶的品种很多,有红茶、绿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等种类,而每种茶的制作工艺各不同,使得茶的功效不同,口感不同。饮茶之人会根据口味自行选择茶叶,再配上最佳的茶具,饮茶时据茶壶中的茶量适时添加。这在人员招聘与配置契合度很高。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人岗匹配。首先岗位有层次、级别、种类之分。这就要求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才能的人。其次,由于人的发展既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后天环境的制约,使得人的能力发展呈现不平衡性。人各种所长,各有所短,这就要求在进行人员配置的时候应该使得员工的优势能够在岗位上得以充分发挥。此外根据人员或岗位改变,人员匹配也要进行调整,而不是始终一职定终身。

3.2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茶艺讲究茶水的选取、茶具的选择。不同的茶叶由于特性、功效不同,所以对茶水的选择、茶具的选择都具有一定的讲究,这造就了茶叶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对于企业培训工作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培训是企业必做的工作,也是经常性的一项工作,培训工作虽然经常做,但培训效果还是会出现不佳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在进行培训时,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企业进行培训应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确认是否需要培训,不同成员培训需求各异,需进行不同培训项目的设计。

3.3绩效管理

茶文化注重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在整个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通过绩效计划制定绩效目标,后需要经过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面谈等阶段。绩效计划的主体是管理者和员工,在制定绩效计划过程中,管理者共同制定组织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员工不是被动的参与进来,而是积极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只有员工参与进来,他才能认可组织目标,才能懂得绩效管理的内涵,才能激发他的积极性,挖掘他的潜力,进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在绩效实施过程中,需要员工参与信息的收集,通过员工收集信息,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此外员工在信息收集过程中能及时发现绩效问题,进而加以改进,此外通过员工自行收集信息,而这些信息作为绩效考评的事实依据,能够确保绩效考评的公正性,能获得员工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认可。通过绩效反馈面谈,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还有助于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明确下一阶段的目标。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注重员工的参与,这样可有助于员工理解绩效管理的内涵,有助于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还有利于强化合作精神和内部凝聚力,有助于员工能力的提升以及员工潜力的开发。

3.4薪酬、福利制度

茶文化以茶德为中心,注重人的价值,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情感理念,这要求我们的薪酬、福利设计要具有灵活性。薪酬是对付出的回报,包括物质回报还包括精神回报。按劳取得可以体现薪酬制定的公平性,如果员工想多获得,他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有时候“薪”给得再多,我们还是发现有员工会抱怨,这关键是在于“酬”出了问题。如果一家企业只追求效益,员工之间没有情感,员工自我价值不能实现,员工跟企业唯一的联系就是金钱,在这样的企业里是不会有归属感的。所以对于一家企业来说,除了要关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还要给员工内心世界。而文化对员工具有激励、导向、规范、凝聚作用,但一个再好的文化,如果没有一定的形式来加以表达,终将枯萎。茶文化注重人本管理、情感理念,这就要求企业通过文化活动、氛围制造、人性关怀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第6篇

论文关键词:汉英语言;文化;差异;表征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产生和演进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董广杰1999:14)。”多样性的语言存在于多样性的文化之中,这种文化的差异,就可以通过语言,尤其是语言表征结构的不同,而得以体现。本文就是分别从语言的各个表征层面——词语、句法、篇章,对汉英语言的差异做出分析,从而探究隐藏于语言差异之中的中西文化的不同,进一步通过分析这一差异,以期为母语是汉语的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把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一、汉英语言的差异

分属不同语系的汉英两种语言,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与背景都是迥异的,在语言表征的各个层面,也自然会存在相当的差异。

1.词汇的差异

(1)文字。语言的口头表达形式先于文字产生,由于这一表达方式的瞬时性,使得其表达信息无法保留,人类又为语言赋予了具体的形式化表达,于是文字产生。汉字造字的特点是表形表音表义,汉字的象形文字是二维的,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平面介质的维度。汉语中的意义是从单个文字,再向词汇、句子直至篇章扩展的。相比之下,英语作为字母文字,单词是一维的,26个字母拆开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单词只能从开头到结尾将所有的字母读一遍才能知道整个单词的意思。字母文字也有些词也采用类似的构词方法,比如后缀前缀的使用,但总体来说,英语表达一个新事物,更趋向于造一个全新的词,而不是使用音形义的组合。

(2)词汇。汉英语言词汇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应用方面。抽象名词的使用,在英语中比在汉语中要经常得多,其数量也较多。英语中表示动作或特征的名词,即名词化的动词和形容词不计其数,如conceptualization、modification,wisdom等,这样形成的抽象化名词,在英语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甚至在英语中,抽象名词的使用,成为比较正式和规范的文章行文的一个特征。而这种情况在汉语中要少见得多。汉语中的抽象名词,在形式上往往与形容词动词等没有区别,更多的是一种理解上的不同,这依赖于语境和交流者的表达意图。如“正确”这个词,在“他是正确的”和“正确是相对的”这两个表达中,分别是形容词和抽象名词两种词性,没有英语中“correct”和形容词名词化的“correctness”这样的区分。而这种词汇层面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与汉英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有关。

2.句法结构的差异

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

(1)形合和意合。英语是形态语言,词语和句子的结构关系和思想表达,是通过语言形态变化和语言的形式手段来实现。句子成分之间必须要由连词、介词或关系词相连接,语言间逻辑性较强,强调各成分间的从属、平行、修饰及对比关系,是一种重形合的结构。而汉语则以思维直接外化于语言的方式表达思想,是一种间接表达,所以是非形态语言,词和句是靠本身语义的贯通及对语境的依赖来体现其逻辑关系,成分间的辅助词也比较少,各部分间的所属关系也不会刻意体现,语义搭配的合理性决定其语义信息的准确性,是重意合的结构。“汉语是意和(parataxis)语言,结构松弛,形散而神聚,用词简洁……英语是形和(hypotaxis)语言,结构严谨。”(马秉义,2006)

(2)静态与动态。英语是一种静态性语言结构,动作意义常由同源名词(这一点在词汇差异部分也有提及)或其他词类来表达,而汉语则有动态表达偏向,动作意义就直接用动词表达,所以动词使用频率较高。英语趋向于少用动词,而汉语则正好相反。其原因是英语动词的造句功能比汉语小得多。英语的动词受到严格的主谓关系限制,一个主谓关系中,只能有一个主动词,这种对动词的限制直接导致了动词名词化,即变动为静,既保留了动词的意义,又可以使句子精练、严密、客观。所以在英译汉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变静为动的情况。如:I am afraid I can’t teach you swimming. I think my little brother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译为:恐怕我教不了你游泳,我想我弟弟比我教得好。这个例子中的teacher如果直译为老师,对原文的意思和汉语的习惯都不适应,所以转译为动词,其结果就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了。

(3)树形与竹形。英语拥有很多形态变化用以表达各种语法关系,而且还有十六种时态变化,加之各类连接词及从句,所以句子结构错综复杂。英语句子的核心框架是主、谓、宾结构,所有句子都依此基础结构为基点向外延伸扩展,并不断附以各种次要结构,构成一种葡萄树状结构,即在短短的主干上接挂着丰硕的葡萄。而汉语无形态变化,所以只有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动作的先后顺利与语序对称,即先发生先被表达,后发生后被提及,形成了一种线性横向排列式的结构,某一意义或意群的叙述靠一系列的线性句法单位层层推进,逐步展开。这就像竹竿一样,信息内容是节节相通而延续下去。

3.汉英语言篇章结构差异

(1)角度与篇章铺陈的思维。 汉英语言在行文中阐述观点时的人称用法是不同的。在杂文,评论中,英汉文章都用第一人称,但汉语文章则大多用第一人称复数,即“我们”,英语文章中这样的用法明显少于同题材的汉语文章。而在篇章论述时的思路铺陈方面,英语是直线型;而汉语则属螺旋型。所谓直线型(linear),即段落呈直线型展开,先有主题句,后接自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收尾;或与此相反,先有例证句,最后以主题句收尾,其间不附加任何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所谓螺旋型(spiral)是指作者不直接论证段落主题,而是在主题论述,从各种间接角度来说明问题。另外,英语是主语显着的语言,它突出的是主语;除省略句外,每个句子都必须有主语。而汉语则是主题显着的语言,它突出的是主题而非主语。汉语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语有的可以省略,有的必须省略,否则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别扭。

(2)汉英语篇的衔接差异。就句(包括完整句与分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而言,英语与汉语所用的方法与手段也有所不同。就像上面讨论的,英语语法比较严密,是重形合的语言。这一点体现在篇章中,就是各个句子、语段或段落通常由一定的功能词,如and,but,if,as,therefore,when,however和某些特定短语、分句等相连接起来。这些功能词表示不同的功能或意念,如因果、比较、转折、让步、条件等等。在主从复合句中,各分句主次分明,从属分句须由主从连接词引导。在并列句中,并列的分句则用并列连接词或分号、逗号相连。而重意合的汉语,一些句子或分句有时不分主从关系,而只是并列在一起,通过意义连接起来,功能词或连接短语用得较少,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往往都会有这样的现象。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语言表征不同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邓炎昌1989:159)。”因此,研究文化的差异,从语言表征的不同入手,或许不是惟一的手段,但一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中英两种语言,能看到以下中西文化的不同。

1.词汇

词汇应当是语言各要素中与文化关系最为紧密的一项,民族的性格和思维特点,可以由这个民族所使用文字的特点体现。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包括重整体,重 综合,重含蓄等。(董广杰1999:15)这一点正好被完美地反映在中国人的文字形态上。中国汉字,正如中国建筑一样,讲究平衡对称的美感,布局均匀,格调圆满,每个字都体现出和谐之美,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我们再把目光投入西方。重视自我,是西方文化和西方民族意识中很重要的一点,可以说,西方是个人主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自然孕育出个人主义的文化,其强调的是吾生而独立,生而自由,生而平等,生而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生而具有存在的价值。这一切反映在英语语言中,就表现在英语字母没有意义,只有大写的“I”有意义。每个字母都是存立独在的个体,只有经过不同方式的组合成单词,才会具有意义。

2.思维

中国人的综合分析思维,注重直觉和具体思维、重悟性、重整体,因而形成一种强调意流的思维定势,而这种思维,却相对忽视了对逻辑的形式论证考量。反观西方,其重逻辑思维、重理性和抽象思维的定势,则比较强调以实证为基础的形式论证和社会规约,因而形成一种理性思维定势。这一切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则如上面讨论过的,汉语喜欢用动词,形容词等具体性的词,而英语倾向于用抽象名词表达同样的内容。在句法和篇章上,汉语文章主要靠意合方法衔接,强调归纳,所以“得意而妄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等思想,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所崇尚的写作理念,故而也同样成为中国人表述思想的风格。而英语靠形合的手段衔接,演绎推理的思维在篇章上也展现无遗。

3.重个体与重群体的差异

中国传统哲学以人为中心。不论是孔子的“天地之性,人为贵”还是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都强调人的首要性。中国人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万物相生相克,有机联系。自古以来,汉民族就把自然与人看成是一个和谐而有机的整体,即所谓的“天人合一”。群体文化,是中国的人文精神的一贯主张,这一主张,自然引发了对集体观念,和社会人格的推崇,而反对个体人格及个人主义。含蓄,往往体现在中国人的说话与文章之中,经常是从很远的相关问题入手,先做充分的铺垫,之后才进入主题,这样才觉得够谦虚,够儒雅,不唐突、有余地。人的主体意识和重要性,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是相当强的,而讲英语的西方民族从最初就把自然界置于与人对立的位置,使自然界成为被人所改造、征服的对象,西方思想中,人生来就是要认识自然、统治自然的,人是主宰世界的万物灵长。个人价值由可独立于群体的自我而体现,个人价值被置于整体之上。他们更加重视客体意识,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外界,探求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另外,在中国,古代社会强调的是国家、皇权的权威;现代社会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集体的力量。而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见一直是被弱化的。这种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是汉语喜欢用人的词做主语,而英语则趋向于用非生物的词做主语。在语篇结构中,叙述视角喜欢用第一人称复数。

第7篇

[关键词]早期教育;文化;香港研究

本文关注香港幼稚园的教育实践,文中主要研究数据和结论均来自笔者和研究生们在香港所做的一系列研究。首先,我们将对世界范围内影响幼儿教育的因素进行概要的介绍;其次,我们将对影响香港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的特定情境性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我们将通过实例展现香港当前主流和新兴的幼儿教育实践,并对多种“文化――情境”因素在塑造香港幼儿教育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

世界范围内影响幼儿教育实践的因素

许多因素影响着幼稚园的教育实践,这些因素包括儿童的特点、教师的特点和行为、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幼稚园的办学理念、家长观念和行为以及教育政策。但是,与儿童早期发展相关的教育政策对幼稚园的教育实践有着最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政府负责诸如制定教师资格和班额大小的标准,颁布课程大纲并确定是否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影响制定幼儿教育政策的因素进行分析。

幼儿教育政策的影响因素

以下因素影响着世界范围内幼儿教育政策的制定:相关研究、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现状、国际会议、对多样性的尊重、对幼儿教育中政府角色的认识、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培养适应全球化社会儿童的渴望。但是,由于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情境中发挥作用,因此“文化”既调整又调和着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

相关研究

有关人类生理学、早期教育的经济效益以及早期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研究对幼儿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表明,人脑在生命第一年中发展最为迅速,与此同时,环境刺激对人脑的发育起着积极的作用(Shonkoff&Philips,2000)。进一步说,研究者对政府投资于幼儿教育与投资于成人教育相比所产生的巨大经济回报给予了大量关注(Heckman,2004;Lynch,2004)。这使得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早期服务机构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政府考虑提供儿童早期服务机构,以此作为保障“每个儿童的权利”、实现儿童潜能最大发展的有效方式,并将其视作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发展的一种投资。

与以前相比,我们对儿童的发展和学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范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向重视知识建构;同时,鼓励教师完成从知识传递者向儿童学习和创造性的促进者的身份转变。游戏和学习不再被认为是课程的对立面,游戏的潜在教育价值获得了重视和认可。

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现状

国家发展的目标和策略受国家发展现状的影响。例如,一些国家致力于早期教育的普及;然而另外一些已经完成普及目标的国家则把重点放在提高早期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上。

国际会议

国际会议(例如,联合国儿童权利大会、消除对妇女歧视大会)体现了对于期教育的关注。国际发展组织(1DA),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银行已将其所秉持的信念、价值观和哲学观带到了发展中国家。例如,整合服务、社区参与、赋权、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女童教育等观念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推进。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国际化发展的文化正在影响着非洲、南亚和拉丁美洲的区域政策和实践。

多元文化

科技的进步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发达国家中甚至在某些民族内部,文化多样性也显著提高,这意味着理解多样性是促进早期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幼儿教育事业中政府角色的认识

在某些国家看来,儿童早期养育应当由家庭承担主要责任。因此,免费的幼儿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普及。但是,政府通过其他社会政策为家庭提供支持。与此密切相关的便是社会关于母亲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责任的认识以及性别平等等观念。

发展和全球化

由于教育政策的起点是国家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因此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变革对各国的政策制定产生了直接影响。在影响不同区域和国家幼儿教育政策发展的同时,全球化也以积极的和不尽如人意的方式影响了早期儿童教育的实践。对其他地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了解和交流的增加,引发了世界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改革。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导致传统价值观的消减。在一些地区,全球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例如,当前认识逐步深化的关于儿童是如何学习的观念(例如通过游戏学习)和教师直接教学之间的矛盾在――些亚洲国家中仍然非常普遍。

影响香港教育实践的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香港的地理位置、社会政治、教育和文化体系已经并将继续影响香港的幼儿教育政策制定部门和服务机构(见Rao,Koong,Kwong&Wong,2003)。与早期教育密切相关的是关于早期学习的文化观念。过去,在中国,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源泉,教师通常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但现在,儿童花在以游戏为基础的学习活动上的时间要远远多于过去,同时教师的直接教学(上课)也大大减少了。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早期学习的观念已经让位于被认为是优质幼儿教育实践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儿童和教育的观念也同样影响着教育实践。例如,幼稚园一日活动的安排具有高度结构性。这部分是由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的,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应该在儿童的早期阶段培养其纪律性和行为的适宜性的观念(Rao,McHale&Pearson,2003;Rao&Li,待发表)。

学前教育政策

1.覆盖率和普及率。在香港,学前教育机构属于私立教育机构范畴。香港的学前教育机构包括:托儿中心和幼稚园。其中,托儿中心接收6周至6岁的儿童,而幼稚园则接收2岁8个月至6岁的儿童。早期教育机构接受两个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教育统筹局(EMB)负责管理所有接收3-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机构,社会福利署则负责监督所有接收3岁以下儿童的早期教育机构。绝大多数幼稚园为半日制,提供上、下午半日课程,各约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个小时;而绝大多数托儿中心则提供全日制课程。绝大多数幼儿进入幼稚园,因为家长认为接受幼稚园教育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所必需的。

在香港,大约95%的3岁以上儿童都进入了学前教育机构。幼儿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反映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家长对于幼儿教育价值的认可。香港政府不提供免费的早期教育,因此提供早期教育的责任便落在私立机构或非营利性组织上。但是,政府为了保证早期教育的普及,提供了一项学费减免计划。这项主要针对贫困家庭的计划旨在确保没有一个儿童会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接受学前教育。政府的这一态度与其自由宽松的幼教政策实际是相吻合的,因为保育和教育学前儿童的主要责任仍然在家庭。

2.学前教育质量。制定、监督和强化学前教育质量标准的权力由香港政府行使,而当前政府的准入标准反映了初次和继续注册幼稚园应达到的最低要求。目前香港没有独立的幼儿教育质量认证机构。一方面,香港关于学前教育机构运作的相关法规极其松散;但与此同时,其他相关政策和促进因素对于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起了积极的作用:整体来说,非常明显的是,香港政府正致力于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政府对教师培训给予了大量的财政拨款,同时还通过将教师津贴与教师资格挂钩,确保所有幼稚园教师最终都能得到专业训练。

我们(Rao等,2003)进行的针对香港学前教育质量的研究,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1)由政府执行的结构性评量,如硬件环境、健康/安全、教师资格和师幼比例等;(2)与管理相关的评量,如管理/评价和家园互动等。我们发现幼教机构的过程质量具有很强的多样性,较高质量的幼教机构远远超出了政府设定的标准。结构性和与管理相关的评量能够预测幼教机构的过程质量,其解释率达到27%。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表现指标(学前机构)》等相关法规的完善和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师幼比例是评价学前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香港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对师幼比例的最低标准作了多次调整。例如,1994年,幼稚园的全日制班级和托儿所(3岁)的师幼比最低标准为1:20;到了2003年,这一标准为1:15;而目前,香港幼稚园的师幼比的最低标准在1:10左右(Wong&Rao,2004)。

3.课程纲要。各国或地区政府一般不要求幼稚园严格地按照一个预成的课程进行教学。香港政府同样也不要求这么做。很多原因促成这一局面的形成,其中包括大家普遍认识到的幼稚园课程应当是一个包含广阔领域的整合课程,应当关照幼儿早期发展速度的个体差异,幼儿是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的等理论,也包括大家认识到的幼儿应当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非知识的接受者等观念。但是,基于各国或地区的现实需要,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颁布了较为宽泛的学前教育课程大纲。这些大纲能够保证幼稚园课程涵盖儿童发展的主要领域,幼稚园能够实施发展适宜性的教学,以促使儿童达到早期学习发展的特定标准。此外,香港和很多国家或地区一样,幼稚园教师的学历和专业资格低于中小学教师,因此制定课程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1996年香港课程发展处出版了《学前教育课程指引》(香港教育署,1996),这一课程纲要提倡儿童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儿童的全面发展,并体现了当前关于有效的早期学习和教学的主要观念,同时对促进儿童智力、社会性、个性、身体和艺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香港政府看到,一些幼稚园提供了过于正规的学业课程,他们对6岁以下儿童运用了不适宜的教学方法。因此,香港教育署于1999年列出了关于幼稚园教学“要与不要”的内容清单。幼稚园“要”做到:课程内容包括道德、认知、身体、社会性和艺术的发展内容,并通过组织相应的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组织多种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运用母语作为教学语言,并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优质的幼儿教育课程都体现出上述特点;同时,其中有一些内容也体现了香港的地区特色。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发展,课程纲要强调了这一方面的内容。

绝大多数的香港人以粤语为母语,但是家长同时出要求儿童学习英语。香港幼稚园的教学语言通常混合了粤语和英语,但最近发现这种粤语和英语混合的教学实践实际导致了儿童两种语言能力的低下。香港教育署的“要与不要”文件指出,将这两种语言的学习分离有助于改善这一局面。文件指出的幼稚园中的“不要”也反映了香港的这一特点:不要求托儿所(3~4岁)的孩子写字,不要让孩子进行机械的重复练习,不要采用单向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以及不要设计一个对儿童来说难度过高的课程。虽然所有幼稚园和托儿中心都以这一课程大纲为标准,但并非所有的早期教育机构都实施了大纲的建议,在小部分幼稚园中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幼儿教育实践(Rao,2002)。

4.币资培训和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是决定学前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香港教师的专业训练包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适合于儿童早期教育的内容,促进儿童早期发展与学习的教育技能,观察/记录/评价儿童发展和学习的技能,成功与家长合作的技能,尊重教学专业化的职业态度。

师资培训课程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培训应具有不同的标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师应具备不同的能力,教育者必须能够应对特殊情境带来的挑战。例如,SAKS期间,香港的幼稚园教师及时调整了他们的教学实践。

5.教育改革。香港政府对教育管理工作作了回顾和分析,以提高教育机构的整体办学质量。第一阶段的回顾分析工作于1999年进行,聚焦于教育的目标。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指出(1999),幼儿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1)让幼儿体验幼稚园生活和学习的乐趣,促进幼儿学习好奇心和兴趣的形成;(2)让幼儿体验丰富且愉快的小组生活;(3)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4)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在公开征求意见以后,大家接纳了这些目标。第二阶段的回顾分析则重点考察了如何发展现行的学科结构、课程和评价机制以实现上述教育目标。第三阶段的回顾分析工作于2000年9月进行,教育统筹委员会颁布了全盘的教育改革计划,因此它实际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推向了。该计划强调早期教育提供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基础。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推进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提高早期教育者的专业能力口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改革监控机制,促进幼小衔接,促进家园合作(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2000)。这些改革措施直接或间接对香港幼儿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前主流和新兴的香港幼儿教育实践

香港的幼稚园都有高度结构化的作息时间表,儿童严格地按照作息时间表从一项活动进入下一项活动。这种做法与儿童普遍只参加半日幼稚园活动有关,因此儿童很少有时间进行自由游戏活动。

1.语言和读写。作为一项关于幼儿中文识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能力发展研究的一部分成果,我们对香港三所幼稚园和一所托儿中心中3叫岁儿童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研究(Li&Kao,2005)。观察聚焦于教师使用的教学策略,并对课堂事件进行现场记录。以下是观察记录的一个片断。

教师B3:请你们保持安静,看白板。[孩子们安静下来并转向白板。活动室后排的几个男孩仍然在聊天,教师停顿了几秒钟以等待他们停止闲聊。他们不再聊天,将目光转向教师。]

教师B3:大家看这个宇,是什么?这是“flower”(花)。[教师读出这个新字,并示范这个字的书写。教师引导孩子注意这个宇中各笔画的位置和书写顺序。接着,教师讲了一个关于这个字的故事,以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记住这个字。)

教师B3:下面跟着我,大声地朗读:“flower(花)!flower(花)!flower(花)!”[幼儿反复朗读,全班集体朗读和幼儿单独朗读交替进行。朗读之后,教师组织孩子用15分钟的时间书写他们刚刚在集体教学中学习的汉字。)

上述观察记录中有很多内容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儿童行为和教学方法的观念。儿童被要求坐有坐相、保持安静并举止得体。事实上,早期行为和情绪控制学习被认为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所必需的(Ho,1994)。

对于儿童在幼稚园中学习汉字书写,香港的教师一般会采用直接教学的方式。课后,儿童必须继续练习他们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汉字抄写就是他们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儿童有专门的练习册进行书写练习。与香港不同的是,中国大陆幼儿园关于书写的教学是被明文禁止的。因此,事实上可以通过立法和教育的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学实践。

观察中还发现,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的研究以及师资培训工作影响着早期的语言教学和学习。例如,读写萌发这一概念对于幼稚园读写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幼稚园的教育环境中有大量的图书。教师会为儿童阅读这些书本,他们也鼓励儿童自己阅读图书并将书中的故事复述给教师听。教师会采用探究式的教学形式,如通过方案教学(projectapproach)对幼儿进行语言和读写教学;语言和读写活动是方案教学的重要内容。

2.早期数学教学。研究发现,在香港幼稚园中,数学并非是以学科知识的形式呈现的,它渗透在幼稚园的整个课程体系当中。结果表明,幼稚园的数学教学与儿童一日生活中的其他活动整合在一起,教师通过“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每日常规”等形式向儿童教授加法概念。教师通常会在集体教学或小组教学环节中向儿童教授与主题或儿童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概念。教师运用多种资源提高儿童学习的参与度,并帮助他们通过对实物的直接操作进行学习(Ng,2005)。

教师鼓励儿童通过包含新信息和动手动脑的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不断对他们获得的经验进行解释。与此同时,教师也强调步骤的适宜性和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性。纸笔练习仍然是儿童学习过程的重要任务。教师并没有形成一套更为灵活的评价儿童学习过程的评价形式(Ng&Rao,2005)。

观察发现在幼儿的作业练习中有大量的书写和数学学习内容。集体教学中,教师请幼儿完成这些练习,孩子围坐在桌子旁做练习。对于练习的内容或主题,教师和孩子都很少进行深入的讨论。孩子集中注意力完成练习,而教师则给予孩子们指导和帮助,在必要的地方帮助孩子擦去错误答案并更正。孩子们对于铅笔和橡皮的用途非常熟悉,急切希望尽快做好这些作业,并能够令教师满意。在某个班级中,教师允许首先完成练习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做家庭作业。孩子变得非常活跃,完成练习后他们就开始聊天(Pearson&Kao,2005)。

观察显示,一些幼稚园中的教师正经历着从教学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的过程,尽管这一转变进行得非常缓慢。儿童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教师鼓励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意义建构。然而,教师的某些行为仍然反映出传统的教育观念;例如,他们强调儿童的计算速度、努力程度、坚持性、适宜行为、自我控制和课堂纪律。

3,社会性发展。作为一项关于社会性发展的文化类型研究的一部分,我们观察了香港三所幼稚园(二个班级)中的儿童。观察的重点放在幼稚园的设施、课程和师幼互动上。结果表明,幼稚园强调幼儿的小组成员身份并表现出集体主义的发展趋势。儿童积极自我概念的发展与其强烈的幼稚园认同感有密切的联系。有两所幼稚园,每天清晨孩子们走进园门时,都会奏响园歌。所有孩子都穿着园服,幼稚园要求孩子们保持园服的整洁。幼稚园中绝大多数班级活动都以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所有孩子都进行相同的活动(Pearson&Rao,2005)。强调同一性和学业成绩对于香港幼稚园的教学方式有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与儿童的互动过程也反映出传统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从本质上说,师幼互动是具有层次性的,但与此同时,教师面对儿童的时候又带着自己的感彩。

Chen(2004)对香港四所幼稚园中40名平均年龄为52个月的儿童(包括21名女孩)作过观察研究。Chen在其为期10个月的针对幼稚园的235个小时的观察和90个小时对儿童进行的个别访谈基础上得出了她的研究结论。她的主要发现与同伴小组和教师在儿童性别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有关。在自由游戏过程中,女孩倾向于形成相对稳定的同性别的游戏小组。与以往研究的结果一致,儿童在学年末表现出喜欢与同性别的同伴一起游戏,喜欢“性别一致”的玩具。然而教师仍然反复强调性别隔离。他们在各教学转换环节里要求男孩和女孩分开排队,小组的划分也往往基于同一性别。教师倾向于对男孩的行为要求更宽容,而对女孩的行为要求则相对严格。教师存有刻板的性别角色概念,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经常会邀请男孩扮演医生或消防队员。在访谈中,教师表现出中国传统的关于社会中男女性别角色的观念。

Wu(2005)正在对香港幼稚园课程中自由游戏的作用开展研究。她的预实验结果表明,儿童进行自由游戏的时间非常少。她发现游戏往往作为儿童完成练习作业的奖赏,而教师不会干预儿童的自由游戏。

香港早期教育的文化:谁的文化?

香港幼稚园课堂教学实践反映了什么?观察研究能够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体系对香港教育改革的影响或反映出香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吗?研究表明,教育政策和文化观念直接影响着幼稚园教育。相关研究则影响教育政策、课程大纲、教育质量以及幼教工作者的观念。与此同时,小学的课程体系和家长对于幼稚园的期望也影响着幼稚园教学。

观察表明香港幼稚园的课堂教学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国传统的课堂强调一致性、纪律、行为控制和学业成绩,这些特点在师幼互动中有清晰的表现(Ng&Rao,2005;Pearson&R.ao,2005)。在语言和数学的教学中可以看到教师非常强调儿童对新知识的练习。

然而,关于儿童早期教学的研究也影响了教育政策的制定、幼教工作者的观念、课程大纲,继而又进一步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改革对于课堂教学实践的影响。例如,香港幼稚园的教师都尽他们的最大努力让儿童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鼓励儿童进行意义和知识的建构。儿童都参与方案教学(Project approach)。

虽然幼稚园不应该超出课程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我们的观察和其他关于香港幼儿教育的研究均表明在幼稚园的高年龄班级中出现了小学教学内容下放的现象。在这些班级中,教师运用了更多正式的、以直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儿童掌握更多的相对复杂的概念。家长通常把学前教育视为小学阶段的准备教育,因此他们有时希望幼稚园教学中关注幼儿的学业成绩。

“发展适宜性教育”“儿童中心课程”以及“基于游戏的学习”等概念影响了世界范围内幼儿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事实上,香港的教师培训课程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于儿童个体性、儿童中心和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的重视。香港的幼稚园教师在访谈中表达了他们所体验到的为了满足为幼儿人小学作准备的要求和进行儿童中心的教学的矛盾,但是他们的实际行为则通常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Ng,2005;Pearson&Rao,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