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28:04
序论:在您撰写外贸业务实训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秦皇岛 066004)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Qinhuangdao 066004,China)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起,全国各地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展国际贸易专业,但培养出来的人才特色与针对性不够明显。外贸企业抱怨国际经贸人才数量之少,同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日益增加且逐渐成为就业高危专业。是什么造成现今尴尬的局面,致使外贸业务的实践需求与教学目标不相吻合结合调查,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对如何改进这些问题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粗浅的建议。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have launched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ty, but the specific features and pertinence of the trained personnel is not obviou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complain less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ersonnel,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specialty is increasing and gradually becomes the high-risk specialty. What causes the current embarrassing situation and result in the demand for foreign trade business practice and teaching goals do not coincide Combined whith investig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ty and makes superficial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se problems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关键词 : 专业外语;训练方式;外贸实践
Key words: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training methods;foreign trade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71-03
0 引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涉外性与日俱增,其对涉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尤其自入世以来,外贸公司以及协作企业对外贸人员语言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根据这一要求,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旨在培养熟悉国际惯例,精通外语与国际贸易规则,掌握贸易谈判知识和技巧的专业外经贸人才。但是,从几十年来的我国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重外贸理论而语言能力相对薄弱,缺乏从事经济商贸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如何从专业外语角度有助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外贸人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需求分析理论
根据《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一般理论并具有实务操作能力,在加强学生基本理论与方法教育的同时,强化专业实践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现这一系列目标,专业外语成为必备的工具,由此产生了对专业外语的需求。因此,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需求分析。
Hutchinson和Waters(1987:54-63)将需求分析理论细分为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目标需求是指未来的工作情境要求学习者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学会知识和技能而需要做的,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条件、学习资源等。国内已有不少学者、教师开展了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分析,如陈冬纯(2013)、钱坤(2011),但是鲜有学者对目标需求,即未来工作环境对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2013年,已有学者指出,打破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通过行业企业调研,深入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本研究正是基于需求分析理论,以外贸实践需求为基础,但主要探讨国际贸易这一外贸对口专业的教学模式,通过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调研,明确未来工作环境对学生的外语能力需求,探讨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外语的教学缺陷和提出改进措施。
2 研究设计与实施
2.1 研究问题 本次研究的具体问题有:①外贸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多大及趋势如何?它们看重毕业生的哪些素质?②外贸企业希望学校开设哪些课程来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提升能力?③外贸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届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满意度如何?④外贸企业对在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有哪些要求与建议?
2.2 研究对象 因为是基于外贸实践业务的需求,所以研究范围锁定在经营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和在校大学生,而主要的调查对象则为贸易公司工作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在接受本次调查的若干家用人单位中,有202人参与问卷的填写与访谈。由于不同工作时间段的业务员或经理看问题的深度不同,所以本次调查尽量使调查对象的年龄跨度大一些。其中22-25岁调查对象有75人,占据总调查对象的37%;26-35岁调查对象有99人,占据总调查对象的49%;35岁以上的调查对象有28人,占据总调查对象的14%。
2.3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采集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共收回电子档问卷120份,纸质档问卷82份,有效问卷率为100%,共202份。同时通过与部分业务员进行交谈,对基于外贸实践需求的专业外语教学模式进行更深一步探讨。
问卷分为问卷1与问卷2,问卷1的调查目标对象为入职学长学姐、企业老板和HR,问卷2的调查目标对象为在校大学生。问卷分为“人才需求”、“满意度评估”、“期望与建议”、“学习障碍”四板块,前三个板块隶属于问卷1,第四板块属于问卷2。问卷1共6道题(5道选择题,1道开放题),问卷2即“学习障碍”板块有5道题。本调查力求从不同维度,结合外贸实践需求与学生自身需求调查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专业外语的教学模式中现有的缺陷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后,选出没有解答清楚或需要重点了解的问题作为访谈问题,然后随机抽取10名工作人员和10名的校大学生进行网络访谈或电话访谈,并做好记录。
3 调查分析与讨论
下文通过问卷中几个代表性问题和访谈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
3.1 人才需求 根据表1、2,约有41.5%的用人单位每年招生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呈上升趋势,32.2%的用人单位呈下降趋势,26.2%的用人单位近似不变。综合访谈结果,我们发现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呈增长趋势。在实际访谈中,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目前企业对于很多专业的对口招聘不是非常注重,更希望能找到综合素质全面和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毕业生。对于最需要的人才类型,部分表示,相比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他们有时会倾向于选择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他们表示,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工作期间努力弥补,而英语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3.2 满意度评估 根据表3、4,可以发现,目前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能力不甚满意。综合访谈结果可知,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并不一味看重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他们也同样看重考查应试者商务沟通能力的商务英语(BEC)证书,他们对应届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无上限,如果可能的话,他们建议英语底子好的大学生如果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力争考取托福或是雅思证书。
3.3 期望与建议 除了可以胜任工作的个人能力这一考量之外,英语能力已日益成为企业家和HR看重的能力之一。而外贸行业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的英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入职人员建议在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表5为问卷调查代表性答案展示。
3.4 学习障碍 根据笔者对200多人8所高校的研究发现,80%的学生对现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不满意,觉得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太理论化,没让他们有真刀实枪的模拟业务操作,既让他们根据太抽象而难以理解,也提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建议增加模拟业务实践这一环节或是期末考核时将理论知识和商务技能结合起来的灵活考试方式。
4 对从专业外语方面进行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建议
4.1 加强英语能力的培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基础课应该得到深化,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应强化。不能仅仅将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教学标准,应着重从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英语能力,然后进行商务英语的教学活动,力求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学通过商务英语中高级考试。
4.2 应加强商务英语的实践内容 在教学内容中多增加让学生动手的案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多给学生创造各种实践机会,并利用好寒、暑假,让学生们多接触和了解社会,努力让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4.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我国高校专业老师不能同时精通英语专业知识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而且缺乏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及单据制作方面实践经验的现象,我们鼓励承担专业外语教学的老师利用假期到进出口企业或银行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或“挂职锻炼”,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运用能力,由此达到培养他们英语和外贸实践相结合素质的目的。学校也可以通过聘请一些行业专家来校做培训或讲座,要求相关老师去参加。
4.4 突破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考试方式 鉴于现在高校学生考试临时突击又能取得佳绩的情况,传统的考试已无法准确地测试高校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也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对于理论课程的考试可选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可从课程内容有关的课题中分解,让学生写课题论文、调研报告等。这种测试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观点。再如对英语要求较高的《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等课程,可采用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既能有效的测试出学生对该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测试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老师临时因材施教。在口试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补充,不用局限于书本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面对具体外贸业务问题时的反应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5 结束语
国际贸易专业为我国外贸公司源源不断地输送贸易人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针对如今外贸公司对人才的英语刚性需求和高校教学目标不和谐的情况,笔者认为,其专业外语的教学重点与方式设应立足于培养“重外语基础、强外贸理论、高综合素质”的总体目标,进一步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强化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避免语言与商务的分离和纯语言能力培养的单一模式,实现外贸业务能力培养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这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语的教学重点与方式具有借鉴意义。高校只有通过加强商务英语的实践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多增加让学生动手的案例,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外贸业务工作者,为中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宗文.外贸英语专业教学、实训与实习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2]钟霖.从外贸实践视角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J].价值工程,2008,11.
[3]宋梅梅.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改革与实践——以《进出口业务谈判》课程为例[J].2012,1.
[4]潘冬梅.试论高职双语教学与外贸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结合[J].经济研讨周刊,2010,14.
[5]孙跃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外贸实践能力的教学研究[J].2006.
[6]倪伟清.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
[7]李琳娜.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
【关键词】 高职外贸;电子商务;课程实训;项目分析;基地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在各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外贸行业,电子商务化已成为了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外贸电子商务人员缺口巨大,各高校都在积极培养和输送外贸人才。但是外贸电子商务岗位工作需要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缺乏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往往缺乏实用的技能和技巧,难以应付复杂的工作。其主要原因是高校的外贸专业在开展电子商务课程时没有做好实训内容设计或者不重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外贸工作。
一、外贸电子商务工作的能力需求
外贸电子商务工作要求业务员具有较复合的知识和能力,除了国际贸易知识外,与之相关的电子商务能力也必不可少。例如:网上客户识别和分析能力、网络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的选择和使用能力、网络营销和网络推广能力、网络信息交流能力、电子数据交换业务能力、电子支付结算能力、安全电子交易能力、网上国际物流业务能力和网上外贸业务处理能力。但这些技能并不能从书本上直观展示,而是需要通过合理的实训项目设置和行之有效的实训课程来获得。实训课程能从模拟任务或真实工作入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实训任务,从而加深印象,深刻认识,为尽快适应外贸工作储备实用的技能。
二、外贸专业电子商务课程实训项目分析
高职院校在进行实训课程设计之前应该做好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外贸岗位电子商务技能需求情况并依据调研结果开展实训项目设计。还要随时更新知识体系,保证时效性。具体实训项目如下:
1、网络信息收集分析
外贸企业开展业务应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企业或产品信息。在实训课程中,主要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训室网络环境下使用真实的电子商务平台和搜索引擎,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信息搜集软件和网络服务商提供的信息搜集分析增值服务。
2、网上客户识别和分析
企业每天会接收到大量信息,外贸业务员应准确的分析和识别出高质量的、值得跟进的内容。在实训过程中,应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讲解介绍客户识别技巧,指导学生注册外贸论坛,浏览资深外贸人员的经验之谈或亲自讨教,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
3、网络信息交流
电子商务贸易双方进行安全的信息交流是业务开展的重要前提。在实训课程中,主要学习网络通讯软件和安全电子邮件应用,如Tread Manager、MSN、SKYPE、Outlook等。
4、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的选择和使用
不同的外贸B2B平台有不同的特点。在实训中,应先进行电子商务教学软件的练习,后进行电子商务平台使用。在完全掌握电子商务平台特点和使用技巧后,参加学校提供的校外实训,在外贸企业环境中观摩电子商务平台使用情况,或参加阿里巴巴提供的内外贸电子商务专员的认证考试。
5、网络营销和网络推广
企业置身于信息海洋的网络环境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如:信息、市场定位、网络信息推广、网络促销、搜索引擎优化等。在实训课程中,应通过实训平台的操作来学习和体会。院校可与附近区域的小型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合作,免费为其开展区域性的网络营销和推广,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将方法和技巧细化和吸收,获得实战经验。
6、电子支付结算
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结算有了本质上的变化,收支方式的多样化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软硬件以适应新的贸易环境。实训中,除了实训软件的模拟练习外,还应组织学生参与到电子支付的实际业务中,如支付宝、PayPal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注册和使用,MoneyGram、WesternUnion等国际汇款业务的使用,信用卡收款通道服务的了解。
7、国际物流和货运
现代电子商务物流技术有效地支持了国际贸易发展。这些技术保证了贸易双方可以在线办理国际货代业务。在实训过程中主要是进行实训软件的操作练习,在了解基本业务流程和技术运用后,进行校外实训,在物流企业环境中体会电子商务物流的开展情况,参与货运业务全过程,提升实践能力。
8、EDI电子数据交换业务
EDI的广泛运用直接影响着行业的经济效益、商业观念和经营模式,尤其是外贸领域。在实训过程中,先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外贸活动EDI的工作原理,再通过教学软件模拟EDI工作流程,使学生明确EDI使用领域、使用环境和使用方法。
9、安全电子交易
互联网的开放性导致了网络贸易参与者身份的不确定,因而产生了网络贸易风险。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外贸活动必须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进行,才能更好保证国际贸易健康长久的开展。实训主要通过讲授和实验开展,如信息加密、数字证书、数字签名、电子签章等实验。
10、网上办理外贸业务
现代的外贸业务流程呈现出网络特性,如网上办理出口退税、外汇核销、电子报关、原产地证书开立等业务。此部分的实训可通过校内实训软件进行。也可在校企合作的企业里观摩和参与网上外贸业务办理,熟悉办理外贸业务的网站和业务处理流程,提升实践能力。
三、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开展
目前校内实训主要是通过诸多类型实训软件开展的,有“电子商务仿真实验室”、“网络营销仿真实验室”、“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教学软件”等。一些外贸电子商务技能项目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各类实训软件得到训练。
校外实训基地要真正体现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特色,保证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形成教学、实习、生产、服务一体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该从转变思路入手,重心放在吸引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开发校企合作项目,开展人才订单培养,施行校外实训基地学分制,建立校外企业课堂、产学结合等问题上。
总之,高职院校外贸专业电子商务课程实训内容设计应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具备适用性、职业性、综合性三个特点。以岗位能力为主线构建实训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设置灵活多样实训方法,来强化学生外贸电子商务技能,提升学生的行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国杰 ,王静.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实训内容设计研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
[2] 张继业.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 (9).
[3] 王奕森.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现存问题[J].科技探索,2011(5).
关键词:外贸实训 商务英语 高职高专
一、传统外贸实训模式
(一)书面操作训练模式
这种实训模式下,教师一般先讲解进出口贸易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合同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出口收汇或者进口付汇核销与退税。
(二)外贸实训软件操作训练模式
很多院校会购买知名的国贸实训软件供教师教学和学生训练使用,如世格外贸软件等。教师先演示操作软件的使用方法,讲解操作要点,然后要求学生在软件上反复训练。国际贸易的每个环节都要连过一遍,涉及的每个岗位也让学生尝试一遍后,教师再集中安排几周的时间让学生在软件上完成几笔业务的成套实训操作。软件操作相比书面操作有很多优越性。软件模拟仿真性、形象性、趣味性都大大增强。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外贸实训模式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爆炸的网络中搜寻有用的最新的信息资料并应用到实际外贸业务中。学生可以上网查询最新的国际贸易政策法规,从而避免业务操作流程和单据与实际的外贸环境相脱节。其中指导学生以团队形式建立自己虚拟的公司则是最好的训练载体。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经营自己外贸公司,由被指挥者变成主动的指挥者,结合最新实际的外贸政策完成自己公司的具体外贸业务,从而体会实际外贸工作的灵活性。
实训步骤:首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产品作为公司的主营产品,登录B2B网站,如阿里巴巴,ECVV,EC21网等了解相关产品的国内外销售和采购信息。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自己的网页或登录阿里巴巴网站,注册自己公司的信息,把自己公司的产品情况和公司形象向全球球潜在的买家或卖家展示。发送邮件,建立业务联系。然后,利用邮件的方式或者其他即时聊天软件,如MSN和Tom Skype,来讨价还价,达成交易,签订合同。合同可以扫描后,以邮件附件的方式传送给对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进出口流程中各项费用,进行成本核算。比如报检费用,登录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官方网址,在办事大厅的报检业务中就可以查到有关实验室的检验项目、鉴定项目收费标准,还可以选择进入知名的外贸论坛,查看外贸达人提供的费用做参考。学生还可以在网上查询签订合同前需要办理的证件和手续。缮制合同和相关单据,可以上外贸论坛或相关的外贸官方网站,下载与外贸有关的单据模板。
网络实训模式的优点有:
第一,能营造真实的外贸职场氛围,帮助学生了解外贸岗位,同时也给学生发挥不同能力和自身特色的平台,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对今后确认选择具体的岗位和职业方向也更有帮助。
第二,加深了解外贸业务流程会随着外贸政策改变。国家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行业扶持程度不同,对海关进出口相关产品的监管条件就不同。学生要模拟进出口某一产品,就得学会查询该产品最新的海关监管条件和检验检疫类别。外贸政策不同,同一产品的进出口流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教科书上和软件上的案例很可能已经成为历史。而要了解最新情况,学生需要经常登陆官方网站,查看相关信息,方能主动了解并掌握变化。
第三,更能检测学生所学知识是否扎实,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生操作自己公司项目,会发现很多给定资料训练操作无法发现的问题。
这种实训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网络信息繁多但并不全面。而且有些贸易环节仍然无法完成,比如出口收汇核销,由于不是真正的企业没有备案注册,学生无法在网上完成出口核销的业务。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很高。如果教师自己都是从书本到书本,没有任何实际的外贸工作经验,无法辅助学生开展自己的公司项目实训。
三、进行优质、高效的外贸业务仿真实训的步骤
上两点比较了现有的各种外贸实训模式的优缺点,综上所述,我认为对高职生校内外贸实训应基于案例资料非常丰富的软件操作模式,同时应嵌入网络模块训练从而弥补软件模式资料给定且落后的不足。使学生在外贸培训后既有在不同岗位扎实的基础操作能力,也有非常灵活适应变化的能力。商务英语专业理想的外贸业务仿真实训应该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使用优秀的外贸实训软件。充分发挥软件按照岗位不同反复进行专项训练的优势,使学生对外贸每个环节和不同的岗位都有清晰的了解。然后按照一套完整的贸易资料全面完成一整套国贸实训操作,该整套操作能将不同岗位的训练统一起来。
使用网络资源。让学生由被指挥的角色过渡到自己当家做主经营公司业务的角色。学生要自己从网络上搜集信息资料,自己设定外贸业务,并能履行合同。
师傅请进来。当学生操作完自己的虚拟公司后应该有较多的感触疑问,如果这时候能请真正在外贸职场的员工来为学生答疑解惑,效果会更好。
让学生进入真正的外贸公司参观实习。如果没有实习机会,也应该能让他们到真正的外贸公司参观,了解外贸公司的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岗位的设置,学生可以对外贸企业的文化氛围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水平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91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是我院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应用学科。随着世界各国间经济联系的日益增强,以及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形式的开展,对外贸易已发展为我国当前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之一,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层次也逐年提高。就外贸行业而言,为满足市场需求,高职教育需培养出应用型的外贸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模拟教学尤为重要。通过“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变为实践技能,为走上工作岗位提前练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本门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却是很多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难题。
1“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
11教学内容选取不当,教学方法单一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是在前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之后开设,学生已有一定的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实训课程学习主要是想进一步提高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能力。但从课程进行现状来看,课程教学内容未能很好地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多数教师仅是对外贸中涉及的相关单据进行理论讲解。教学方法上单一,多是教师一言堂做法,主要就是教师理论讲解单据填制方法之后,学生完成单据填制任务,然后教师检查单据填制情况,课程进行过程中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将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变相成了单纯的外贸单证制作实训,使得学生每天都是在烦琐的单据制作中度过,而对外贸整个操作流程和技能仍不明所以,学生缺乏理论与具体实践联系方面的充分训练和感受,教学效果欠佳。
12实训教学条件落后
有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教学当中仅使用一套模拟训练软件,不仅其中内容过于简单,且有与现存实际外贸操作流程不符等问题,不能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项目很好地结合起来。甚至有的高职院校缺少足够的实训设备及实训软件,国际贸易实务实训的教学局限于简单的单据填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师资配备不理想
多数授课教师是从大学毕业就上了讲台,没有外贸实战经验,讲起课来只能纸上谈兵,实训能力更是薄弱。有的教师虽有外贸企业工作经历,但长期在学校任教,已有知识与迅速发展的贸易现状脱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教学效果也明显下降。
2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21教学内容项目化
在分析外贸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以仿真的实训项目和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教学内容的选取尽可能与单证员、报关员和报检员水平测试等职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相联系,遵循国际贸易业务的一般程序,以外贸业务员的具体工作为主线,将课程设计为五大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下设若干任务,每个任务结合实际工作岗位模拟真实情境开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外贸业务工作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具体教学内容见下表。
22教学方法多样化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除采用前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中的案例教学法、双语教学法、实物直观教学、讨论法之外,应更加注重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22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以任务为主线、教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实训项目三:出口合同的履行为例,整个实训项目以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下设四个实训任务,以任务为引领,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教学,教师根据实训目标,实训内容,设计业务背景、安排相关实训任务,教师从旁进行指导,学生以能够完成该实训任务为此项教学活动的结束,最终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来完成对此项任务完成情况的成绩评定。
222角色扮演教学法
利用仿真实训室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软件,设定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出口方、进口方、银行、海关、商检局等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进出口业务中相关环节的操作。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外贸业务相关环节的操作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熟练掌握各个环节实际操作程序,还能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课本中没有提及的问题。
223利用网络资源教学法
向学生推荐资源丰富的网站,如外贸职业经理人、阿里巴巴外贸论坛以及其他优秀外贸网站、博客,把互联网平台作为学生学习和实战基地,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下自主浏览网站,进一步激发学生课上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仅了解课堂上难以知道的贸易案例,以及一些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而且也能提前感受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增强所学知识的适应性。
23实训教学条件的改善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应在实训教学条件方面给予一定支持,邀请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外贸从业人员给予指导意见,配备专门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室,购买教学软件,开拓教师视野提升教学能力,也让学生更好地熟悉国际贸易业务的一般流程,增强其动手操作的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与一些外贸企业和相关企业保持长期联系,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更好地为校内实训课程的进行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为企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外贸人才,达到双赢。
24师资水平的提升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既能讲又能干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让教师走进“企业”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授课教师可利用各种人脉资源,与外贸企业取得联系,利用假期到企业参与社会生产实践锻炼,提升自身教学业务水平;可邀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外贸从业人员指导实训课程标准的制定,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可与海关、银行、船公司、保险公司和商检局等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选派教师去参观学习,以加深体验并收集材料,更好地用于教学。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我国对外贸人才需求的增加,“国际贸易实务实训”的课程教学,也要不断地开拓创新。按照企业实际需要和实际进出口业务的操作流程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更加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善实训教学条件,提升师资技能水平,注重对学生操作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外贸人才。
参考文献:
[1]钟鸣长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构建[J].宜宾学院学报,2011(2):106-107
[2]杨芳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1):15-17
国际贸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范围广、手续繁琐,它要求对外贸易的从业人员不仅要熟练地掌握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和外贸专业知识,还应加强我们对外贸单证的了解和实际动手能力。
在这次实训中我们所做的单证有:制货物运输投保单、制一般原产地证、制普惠制产地证、制货物出运委托书、制出口货物订舱委托书、制海运提单、制商业发票、制装箱单、制汇票
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是为了提高我们制作常用外贸易业务单证和熟悉进出口业务一般流程,识别和加强单证业务操作能力的训练而进行的.让们进行比较系统的外贸业务综合技能训练,采取仿真模拟实际业务流程,一环套进行业务操作训练,为以后从事实际进出口贸易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了。因此,从大一我们商务英语专业就开设国际贸易、大二就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为了使我们更好地,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本学期这门课程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相互联系,4月份本系特为我们安排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让我们真正地认识到了和接触到了实际操作方面的知识,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论去联系实际.在这一周的进出口实务实训当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我把老师交给我们的实训任务圆满地完成了.在实训的过程中,我对进出口贸易的一些基本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通过实训,我对进出口贸易交易前的准备交易过程中的具体流程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平时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实际操作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中国加入WTO已经10多年,这期间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呈现扩大的趋势,因此,近些年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层次逐年提高,从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到业务经理、涉外律师、商务谈判师等,各种国际经贸职位在高速增长后保持了稳定需求态势。然而,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的人才,高等教育要适应与时俱进的要求,适应当前的社会合理需求,培养应用型的国际贸易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教学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实训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外贸业务知识的应用能力,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一、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不恰当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较普遍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训”的现象。这种教学倾向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基本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理论教学上。实训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缺少实践环节的训练。学生缺乏对基本知识的感性认识,死记硬背的知识很难在实践中应用自如由于高职教育的素质层次不齐,在某些院校不可能教得透彻,实训的机会减少,而且实训也常常只在模拟的环境里进行,学生缺乏理论与具体实践联系方面的充分训练与感 受。结果是学生理论学得有限,动手能力也一般,成为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泛泛之辈。
2.缺乏实训能力强的师资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重视操作能力,这就要求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除了具备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要的专门人才。然而,目前在高职高专从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大学毕业就走上了讲台,没有外贸企业的工作经验,实训能力相对较弱。虽然有的教师有外贸企业的工作背景,但是长期在学校任教,与迅速发展的贸易已经严重脱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
3.实训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关系到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便以后更能适应工作中岗位的需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训课程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安排比例严重失调,并且实训室教学硬件条件落后,缺少足够的实训设备及实训软件, 一些学生实训形同走过场尽管在近些年很多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来改善实训室的硬件条件,使得实训教学质量大大下降。
4.校外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很多高职院校在利用学生大三的最后一学期或者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到实际的国际贸易企业参加实习,学生在实训室里实训,只是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真正的外贸业务能力只有在实际的工作中才能真正获得,因此,校外实习的作用毋庸置疑。让学生通过参加外贸企业的实习,可以了解业务内容,掌握操作流程,为学生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定基础。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并没有放手让实习学生真正参加业务操作,并在管理上对实习学生没有正式员工严格。这样就导致校外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二、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改革对策
1.加强学生上机操作,进行场景模拟和角色模拟
现在国际贸易实际业务中都采用计算机操作,所以要加强学生上机操作能力,另外,在未参加实习之前,在校内实训室只能进行一些仿真度极高的外贸职业岗位的实训,对此可以对全班同学分组进行不同的场景模拟和不同的角色模拟,场景模拟和角色模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习团队相互合作以及教学内容的阶段性安排,实现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双向转化,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获得单纯课堂讲授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系统完整的实训使学生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熟练,综合技能应用能力增强,真正做到上手快、业务熟、职业素养高,形成较好的“解决问题”的业务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为进入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及就业做好准备。
2.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走进“企业”,培养“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既能讲、又能干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学校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国际贸易教师积极联系有实力的外贸企业。高校教师走进企业交流互动,企业案例进入课堂生动有效,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双方约定要坚定不移地保持这样的校企合作传统。教师融入行业企业吸收前沿技术、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因为国际贸易工作是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工作,校内的模拟实训已经不能完全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所以现在很多的高职院校都联系外贸企业和相关单位,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利用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或者寒暑假开展校外实习活动,这样的实习基地比学生自己找的实习单位在管理上效果要好很多。在实习期间,建立学生的实习档案,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结语
总之,国际贸易实训是国际贸易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为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及时的将在实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能更好的提高实训效果,打造出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晓娟.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教学新探索.都市家庭,2012(06).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对外贸易中的进出口流程、各种外贸常识以及进出易业务技能。同时,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要求学生能够熟悉掌握与外商进行前期贸易磋商、签订合同以及履约环节等。这就要求学生至少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流利地与外商进行口头和书面的磋商;了解国际商法的相关知识以及各种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国际惯例和规则;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知识,能有效地进行市场细分,锁定目标客户群;以及了解和掌握国际货运与保险、报关报检实务等各方面的综合知识。因此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专业课程,仅仅依赖课堂理论教学,无法满足课程要求。而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外贸业务能力和实操技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于高校中所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验课程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改善实验教学效果。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项目设计不太合理。目前许多高校都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设了实验学时,但在实验项目设计上较为随意,相关联的专业课程实验项目设计上有重复,衔接不太合理。比如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开设的国际结算、外贸制单和国际贸易实务几门课程的实验项目有很多交叉和重复,没有针对各自的课程侧重点调整实验项目,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很多实验项目的设计比较零散,局限于单一实务技能的操练,缺乏全流程综合实训项目的设计,容易使学生缺乏对贸易实务全流程的把握。
(二)实验软件内容更新滞后。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国际市场行情以及汇率、进出口税率政策不断发生变化,而学生们在国际贸易实务实验课中使用的软件内容大多有所滞后,没能跟上当前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随之调整。实验软件内容上的更新滞后,直接影响了学生进行实验模拟操作的学习效果,不能真实地了解现实的国际经济形势,无法熟悉当前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如国际结算、国际货运、报关报检等环节的最新惯例和政策。比如当前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实际的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方面很少涉及这部分内容,足以说明目前的教学不能及时跟上国际贸易实务的发展和变化。
(三)实验教学资源较为缺乏。虽然市面上关于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林林总总,但针对国际贸易实务实验项目设计的教材不太多见。大多高校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都是依托于实验指导老师编制的实验指导书进行,内容较少零散,不够系统和丰富。另外开展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的综合实训实验室的建设有所滞后,很多高校仍然采取的传统的电脑加实验软件的实验室模式,未能建设能适应国际贸易实务全仿真模拟综合实验需求的专业实验室。
(四)实验教学师资不足。开展高质量的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对于指导老师的要求颇高,不仅要有扎实的实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但目前高校很多教师大多属于“从学校到学校”的过程,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对于学生的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很好地给予指导。因此实验教学师资较为薄弱也是影响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原因之一。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的建议
(一)推行国际贸易实务实验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是指通过设置一个完整的项目,在跟进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和实操技巧的提高。这种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纯理论教学的“填鸭式灌输”,实验目标明确,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参与和开展项目实训过程中能很好地消化和掌握课堂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并在实践中进一步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流程和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技巧,同时能锻炼学生的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实验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再是主导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观察者和引导者。老师需要在学生推进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必要时给予帮助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执行效果的自评和互评等。同时在设计国际贸易实务实验项目化教学内容时,要尽可能模拟现实的国际经济环境,包括当前的外贸政策、世界市场行情、各种税费水平以及相关的国际惯例和规则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尽可能真实的国际贸易交易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实验教学结合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目前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受到了很多高校的认可和好评。在POCIB平台上学生可以选择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全球多个国家成立公司,自己通过平台产品信息寻找合适的贸易伙伴,然后通过交易磋商后签约,进出口商分别根据签约的结算方法和贸易术语履行不同的义务。最终系统会根据学生的业务能力、学习能力、盈利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评价。
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可采取实验软件如Simtrade软件和外贸从业能力大赛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以鼓励学生积极参赛为契机,要求学生在模拟实训中分别扮演进口商、出口商、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报关报检员等不同角色,亲身体验不同结算方式(汇付、托收、信用证)和贸易术语结合的几笔实际业务,从而熟悉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全流程和种个业务环节,并要求综合国际市场开拓、营销战略制定、财务分析能力以及营运管理能力等多方面,促进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营造贸易伙伴间良性竞争和团队合作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