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27:59
序论:在您撰写新课标音乐教学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42-01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能力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通关密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音乐的学习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音乐能力。音乐能力是指先天具备以及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感知、理解、表现和创编音乐的能力。它包含对音乐的感知辨别能力、对音乐关系的理解能力、对音乐技能的表现和运用能力。新课标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前提。所以我们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该从兴趣和培养能力入手。以下是对几种教学方法的探讨:
小学生天生就具有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倾向,这种自然的倾向加上后天科学合理的强化和训练,能够很好地保持和发扬光大。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能力,积极引导小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力求把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
一、游戏教学法: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一到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把音乐同他们的生活、玩溶为一体,通过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游戏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一些童话故事般的歌曲如“龟兔赛跑”、“小红帽”,与动物相关的歌曲“小燕子”、“喜洋洋与灰太狼”,以及边唱边游戏的歌曲“找朋友”、“丢手绢”等歌词形象、口语化强、容易用动作表现的音乐作品,往往让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边唱边表演,边唱边游戏,从而,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的获得知识,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法。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可以给学生留下主动探索的空间。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肢体语言带入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具有引导性、挖掘性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例如:三年级教学内容《丰收之歌》,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农民伯伯和农民阿姨们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收割的场景。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场景,然后通过教师的语言导入,今天的老师开着小汽车带大家到农民伯伯的田地里,田里的叔叔阿姨们正在辛勤的劳作,可以看见他们的劳作的服装,很有特点,大把大把的汗水。把学生带到田地的自然环境中,接着提出一些简单的小问题,请问农民伯伯收割什么?我们吃的面包的原材料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慢慢引出粒粒皆辛苦的感情,让学生珍惜粮食,同时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劳动人民最幸福,让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同时也能迅速的进入角色,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好的教学情境,才能是学生乐于学习音乐,使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情景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消极教学模式,以实践性强、学生主动性强、互动性强等特点赋予课堂结构以新的生命,我认为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的方法。
三、情感教学法:
用融洽的师生关系感染学生,现代心理学指出,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们的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融洽的师生关系就如一贴极好的"催化剂",能不断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并且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师生感情好,学生就会更加信任教师,然后教师再组织什么教学活动,学生也会积极参加,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音乐教育以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旋律构成美的艺术形象,通过对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的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学生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境界。情感教育是音乐教育中实施美育的最佳途径,音乐教育的情感教育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
四、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的引进为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他可以和任何教学方法紧密相连,使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
1、直观生动,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多媒体为教学内容带来了新的体验,它可以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能动能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引发小学生极大地兴趣。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静静地坐在那,聆听几分钟甚至更长的音乐,十分困难。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情境,这样学生就能不知不觉地进入音乐中。
2、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可以通过教师根据课程所教内容准备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方式,给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感受。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手段。同时,多媒体教学技术所拥有的丰富教学素材和资源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时,也丰富了学习内容。
3、多媒体在音乐的美育作用中发挥更直观的作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其中的审美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 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与音乐内容所表达的主题相匹配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容易投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用对了教学方法,就会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音乐教学主要从兴趣和培养音乐能力入手,保持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使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和艺术想像的创造力,并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参考文献:
关键词:音乐 新课标 课堂教学
一、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音乐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了要提倡素质教育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仅是从教学内容方面还是从教学计划上都做出了新的规定。虽然现阶段各个学校为响应新课标的要求,纷纷开设了音乐课,但是音乐课形同虚设,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仍然存在其他课程占用音乐课程时间的状况,偏科现象严重。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专门的音乐教室以及音乐器材,但是大部分的学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音乐教室。特别是在学习紧张的时候很难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音乐课的学习中去。
(二)教学分离不共鸣
音乐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一般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述的,但是由于没有照顾到学生的情绪和兴趣爱好,教课的效果往往是不容乐观。教师在课堂上洋洋洒洒的讲课,学生们昏昏欲睡,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共同的价值点和兴趣点,教师的讲课内容并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三)音乐教学多元化步伐缓慢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缺乏新意,教学理念不够新颖,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应当不断的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将新的教学理念引入到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来。在教学内容方面经常也是一笔带过,并没有教授给学生系统的音乐知识和理论,学生也没有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其次,很多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多媒体设备,经常是学生看过听过之后并不能够对讲述的知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二、音乐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转变
(一)教学目标上从单向的知识灌输向发散的音乐思维进行转变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的认识到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同学们学会音乐鉴赏,同时还要学会通过鉴赏音乐来陶冶自己的情操。人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思维是很活跃的,能够调动大脑内部的很多区域,所以良好的音乐学习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创新能力。所以新课标中规定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不断的更新,将原有的传统内容进行替换,选用的新内容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方式上不再是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应当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不断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过程中应当改变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更应该注重音乐向多维发散的思想进行转变。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一味地听课,死记硬背一些和弦、音程、调式,这样只有功于应试,无助于音乐作用的发挥。所以,要承担素质教育的重任,有必要进行发散的音乐思维训练,比如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对比、掌握一定的乐器演奏技能,从了解音乐真正向理解音乐迈进。
(二)课程设计上从单一的歌唱向多元的音乐体验进行转变
在进行音乐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应当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然后是音乐课程涉及的学科应当广泛一些,并且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音乐知识的掌握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会歌唱不是评判一个人音乐素养的唯一标准,所以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的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r,也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以及音乐演奏的技能。新课标的实施,对于学生而言,音乐课应当着重在于音乐的多元化体验,对各种音乐形式都能够涉猎,不仅仅是片面的掌握。音乐的本质,贵在实践,而精于体悟。这里所说的长期目标指的就是完成新课标的要求,短期目标指的是能够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其中一种音乐形式或者音乐元素,能够使学生增加后续学习音乐知识的信心,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向深层次的方向发展,达到长期目标,所以说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当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互结合。
(三)教师素养上从专业的音乐素养向全面的教学能手进行转变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音乐内容的学习,教师应当制定出教学计划,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除此之外,还应当不断的学习各种教学手法和教学策略,不断的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着教学重点,能引人入胜地把各种专业的音乐理论结合在多元的教学实践中。也就是说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外,还应当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同时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自己的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还要深入浅出,便于理解,把音乐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三、结语
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断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接触音乐,达到人格构建重要基石的目的。因此,作为音乐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纳吉蕊.音乐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方法[J].才智,2016,(32).
[2]阿依先木・艾则孜.新课标下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A].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教研学术论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5.
关键词:音乐;教学方法;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17-0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较大的进步和改善,本文就近两年来在音乐新课标下的新的教学方法作以小结。
一、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法
新课标在音乐欣赏部分表述了四方面内容:音乐表现要素欣赏、音乐情绪与情感欣赏、音乐体裁与形式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欣赏。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每一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在欣赏音乐表现要素时,我们可以采取发现法和练习法,通过聆听某首乐曲,找到其中的一些简单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让学生识别什么是音乐,什么是非音乐,然后通过演奏、演唱、音乐创作等方式,练习巩固已发现了解并掌握了的音乐表现要素;
2、在欣赏音乐情绪与情感时,采用情境法和演示法,因为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往往需要通过借助情境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手段,是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情绪,才能完成对教材的理解,同时受到一定的性情陶冶;
3、在欣赏音乐体裁与形式时,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够使施教者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把握所讲内容,使受教者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较系统的知识。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变成“满堂灌”,因此还需要结合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讨论辩论,各抒己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4、在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时,采用问题法和研究法,通过老师或是同学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听赏―提问―假设―推理―验证”等过程,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音乐表现教学法
1、演唱教学方法
演唱时音乐表现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一种中小学校中的基本的音乐活动形式。演唱教学的方法主要应该通过科学性、趣味性、示范性来体现。提倡鼓励式教学,强调演唱中情感的抒发,选择音域适中朗朗上口的作品,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和美感价值。用科学的方法训练演唱的技巧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范唱要完整有感染力。应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表达歌词,继承我国声乐演唱字正腔圆的优良传统,但因是普通教学不宜做理论上的阐述和分析。
2、演奏教学方法
演奏教学也叫器乐教学,在普通中小学中主要是竖笛、口琴等小型乐器的教学,它是一种易被学生接受并喜爱的音乐艺术教育形式。器乐教学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至两件常用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能。中小学器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乐器演奏中体验到乐趣,表达音乐的美感,而不要因为涉及技能技巧训练问题造成机械枯燥大量的重复操练,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范奏,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优质乐器演奏的音乐录像或录音,也可以在教学中恰当的进行竞赛或奖励等练习方式,还可以选择学生熟悉并喜爱的流行音乐进行练习,以保持学生对器乐学习的持久乐趣。
三、音乐创造教学法
新课标中提到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音乐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有些人把音乐创造教学看得很神秘很复杂,以为是从事音乐专业创作人员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编排音乐节目,利用乐器即兴演奏一段旋律和随口哼唱的自编自曲的歌谣都属于音乐创造的范畴。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加以表现,或即兴做舞蹈动作编排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这些都是常用的音乐创造教学法。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教学法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新课标中对音乐学习提出的新的要求,音乐教学中贯彻综合原则,把音乐与舞蹈、戏剧、美术等在内的其它艺术形式进行教学。如让学生通过舞蹈、律动表现音乐,音乐与美术结合使学生更形象理解音乐。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密切,音乐教学可与语文教学中的诗词、戏剧等沟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背景音乐、实用音乐,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音乐;发展;素养
初中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初中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一、构建和谐的音乐课堂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创作音乐的过程就是作者抒发其内心情感,展示心灵感受的过程,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能使枯燥的音符变得有趣味,也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发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围坐在一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旋律,体验音乐艺术的美感,把单一的音乐欣赏变为多渠道的综合音乐体验。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合作的教学活动方式,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音乐教学的审美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美好的音乐带给人,借助美的感觉,领悟艺术。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时,满足于对感官和生理的快乐,悦耳动听的声音使精神需要获得满足,初中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节奏美、旋律美,启发学生品味音乐,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例如,教师播放优美的乐曲,让学生闭上眼睛,专心聆听,能把学生带进美妙的音乐世界,所以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尽情享受音乐的意境美和旋律美,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拓展教学内容,培养音乐素养
通过音乐的熏陶,能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音乐教师要认真研读音乐教材,教材是知识点的提炼和浓缩,查找相关的教学内容,拓展延伸教材知识,从文化上把握音乐,深化音乐的内涵。例如,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教师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展示生活中的画面,把爱心故事展现给学生,通过极富感染力的画面,感受爱心的力量,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愉悦的情感,激发人们内在的心理需求,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和智力素质,培养审美品格,提升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音乐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信息化技术
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教改要求,新课标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在新课标背景下,创新教育已成为热点话题,小学音乐教学领域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所谓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将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作为价值导向,同时将创造型的人才培养作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既是弘扬创新本性的客观需要,又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需求。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创新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学生自己,因此从小学音乐教学创新的视角出发,势在必行。
一、当下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目前普遍小学教育都将语文和数学作为主要的教育科目,而音乐由于没有必考性和副课的定位让其在学校的地位十分尴尬,从而导致缺乏重视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是副课教育,有时一些主课教师为了达到教学计划也会占用音乐课的时间,从而导致课程被压缩;另一方面课程的时间不够合理,为了方便主课的教学,很多小学会把音乐学习时间安排在下午,在一天的学习压力下,学生根本没有心思完成学习内容,从而导致学习效果差的问题。
(二)专业教师缺乏,教学手段落后。由于不是“应试”要求的科目,导致小学音乐教师的地位尴尬,一些专业音乐教师因为发展和待遇问题不得不转行或者从事其他课程教育,所以专业教师缺乏也是目前我国各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很多教师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会沿用应试教育的“灌输”手段,通过照本宣科、领唱、学生学习唱等单一手段进行教育,不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高,而对学习也缺乏一定的兴趣。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
(一)不断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式下,音乐教师的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主导,而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的则只是参与者,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兴趣很难得到提高。为此,教师必须积极的、不断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音乐、学习音乐,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大树妈妈》这一音乐时,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搜集相关的音乐素材,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设定,这样教师在对教学内容以及中心内涵展开讲解的时候就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教师音乐教学的目标是不断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先对歌曲的曲调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去。
(二)为音乐教学设定情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设定音乐教学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够实现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充分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新时期,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从音乐欣赏的角度出发,不断创造音乐作品的物质情境、人文情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去。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四季童趣》这首音乐时,可以用多媒体软件播放有关的画面,然后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回忆在不同的季节自己都会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就会形成良好的互动,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热情。
(三)不断的丰富学校音乐教学资源
在小学阶段,音乐课的课时数是较少的,这样,学生接触音乐的时间就会大大降低,为此,小学音乐的教学效率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指出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需要对相关的乐器进行添置,要不断地开发本校特色的音乐模式,积极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比如教师在介绍《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收集有关“母亲”的音乐主题,然后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最后,可以让同学们对歌曲进行演绎,明确自身与课本存在的差异,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
一般而言,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欣赏教学内容约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这一比例非常大,而且其中还涉及戏曲欣赏、器乐欣赏以及曲艺欣赏等方面的内容。乐器欣赏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西洋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民族乐器合奏教学过程中,又包含丝竹乐、吹打乐在内的五个主要乐种;乐曲中还涉及几十种古今中外的乐器音色。对于这些音乐教学内容,如何才能获得最佳的欣赏和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就是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即通过放映录像带的形式,传达教学内容。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学生们可对乐队演奏过程中的规模、阵容以及指挥者的风格和手势一目了然;同时,对音乐情感形象、乐器音色以及演员们的道具服装和演唱过程中的动作表情,都可以看得明明白白,也能够听得真真切切。比如,在《迎来春色换人间》唱腔、组合片断欣赏教学过程中,紧随其后给学生们介绍京剧人物中的四大行当,即生、旦、净、丑,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得更准确。比如,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青衣、花旦及刀马旦,并且什么是黑头和花脸。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开阔视野、增长学生们的见识,而且还可以享受艺术之美。
小学音乐教学教法有很多。在平常的教学中,只要我们对学生充满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讨新的教法与思路,就能找到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法。愿小学音乐教学之花开得更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视不断加深,要求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小学音乐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一、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断加深,音乐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陶冶情操。音乐又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音乐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不仅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还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音乐教学创新的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去探索音乐学习。如,在学习《童年》这首歌曲中,老师可以布置课前准备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的音乐资料,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培养了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创设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的热情
音乐教学情境创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理解音乐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情境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以音乐欣赏为主,不断创设与音乐相关的各种情境,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音乐学习中。比如,在授课《乡间小路》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的画面,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享受,让他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自然就会在良好的互动环境下进行学习,从而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程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创新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到音乐知识的乐趣。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素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中学音乐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1996年全国统一在高中开设了艺术欣赏课,颁布了《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改变了高中音乐教育长期空白的状况,体现了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音乐教学作为高中教学的一部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全面提高高中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规范了高中音乐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定位、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各个方面的标准,为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准设立了新的目标,是新时代对广大高中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提出的新挑战。
当前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相对滞后,现行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我们要根据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改革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与时俱进,转变思路,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主动转换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要认清当前的音乐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高中生通过电视、网络、电台、手机等媒体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比以前更加全面,对国内国外的通俗音乐、民族音乐等都有了多方面的接触,许多高中生曾学习过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接受过家教式的舞蹈、歌唱等方面的专业训练。高中生基本掌握了一些音乐方面的初级专业知识,音乐的整体素质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针对这种教育环境的转变,高中音乐教师要开拓思维,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
其次,高中音乐教师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注意避免音乐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避免音乐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避免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音乐教学不脱离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再次,教师在音乐的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了解音乐艺术的学生,要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提高我们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教师要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
1.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已被广泛运用。网络、多媒体具有技术、功能上的多种优势,传统的音乐课教学方法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不仅能有效地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比如音乐欣赏虽然有一些配套的音乐磁带,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为了让音乐欣赏更加吸引学生,教师应用DVD录像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插入视频,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而且能增强课堂效果。
2.加强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
普通高级中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素质,因此教师应从审美的角度教会学生如何欣赏、鉴别和创造音乐美,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素质的最终目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对音乐的反馈,鼓励学生发言,师生互相点评,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次序,使学生在掌握节奏、乐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将意志品质升华到一定高度。
3.拓展音乐教学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校应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比如可以举办才艺展示比赛,一年一度的合唱比赛,主持人大奖赛,十佳歌手比赛,器乐、舞蹈比赛等。这些课外活动能增加课堂学习的连续性,教师在课堂中结合这些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动员,可以为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设置交流环节、提供交流平台,是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加以引导,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反映学生生活的音乐作品(比如校园歌曲),在课堂播放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聆听,相互交流,感受乐曲的意境,从比较中有所发现,从发现中有所提高,让学生在感受成功中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计划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增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增加乐理部分的内容。基于学生要学习乐理知识的愿望,以及他们对乐理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全面的现状,教师要适当增加部分乐理知识,如节奏,曲式结构,音的长短,音名和唱名等。这些乐理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欣赏音乐、学唱歌曲等。二要增加部分流行音乐及通俗音乐的素材。我们的音乐教材内容中的曲目都是一些比较经典和严肃的音乐,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相对较少,因此很多学生对于音乐课没有兴趣。加入这部分内容是时展和学生求知的需要,可以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拘一格,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音乐。书本上往往都是一些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固然优美,欣赏价值很高,可是学生往往觉得它们离实际生活很远,因此在教师教学中应播放校园音乐活动或比赛的录像,增加部分本校学生演出视频的欣赏,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身边人的作品,缩小与音乐的距离,提升自信心。
四、结语
普通高中新课标的实施,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广大音乐教育者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特有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使之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成为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导向。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任重道远,笔者愿同广大音乐教育者一起努力,谱写音乐教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冯兰芳.对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探讨[J].中国音乐教育,200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