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27:57
序论:在您撰写艺术审美的认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艺术 审美理想 认识
一、概述
艺术由多个领域组成: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影视等,这样的多种视角使得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审美性,是常人鉴别一部艺术作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一部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它所反映的观念与体现的现象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它可以拥有自然美,也可以拥有社会美,更可以去表现艺术性的创造活动。
我们可以从深层次的多个角度来审视一部艺术作品的“美”。例如,作品所要表达的声、情、意,运用的创作技巧、体裁形式,表现的神韵,体现的风格与流派,等等。同样的,最简单的审美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来体验,看到的、听到的,或是感触到的,即使是一部作品所要表达的初元是个悲剧,它若是能让我们的心灵有所触动有所感悟,也算是“美”的。
二、对艺术审美理想的认识
(一)古代与现代艺术审美理想
相较于古代与现代,思想的进步,环境的改变,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艺术审美理想的认识千差万别。我国古代的四大艺术为人熟知,包括“琴、棋、书、画”。“琴”即古琴,一种承载中国千年历史文明的器乐。古琴的美是意韵悠扬的,古人弹琴前要“焚香沐浴”表达对琴的尊重,对曲的感慨,现今谁又能否认古琴的美?“棋”即围棋(古语中的“围棋”是一种闺阁游戏,跟现在的围棋不一样),棋艺代表一个人的智慧,古时帝王常用与将领切磋棋艺的方法来断定将领的引导作战能力,拥有精湛的棋艺,就代表足智多谋。在现今的人们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封建思想,但在古代,这确实是一种可以判断人的能力的具体方法。“书”即书法,谁人不见书法的极大魅力,这门独特的艺术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学问,“笔、墨、纸、砚”这四个部分就将书法演绎得出神入化。大篆、小篆、隶书、章草、今草、大草、行草、行楷、行书、楷书……各领,流传至今,由此可见,书法的美是显而易见的。“画”即水墨画,2000多年前,战国的时期帛画(丝织品上的画)开创了中国古老画艺的历程。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写意画成为水墨画中的主流。画中或是意诗,或是描绘人们的生活娱乐场景,更值得人们去体悟的是画家所寄予的个人情感、理想,细腻如丝,悲切凄壮。看看这些历史留下的印记,不由得由衷感叹:这画如此之美。古代人将自己的理想寄于“琴、棋、书、画”这些美好的事物中,用现今人们的眼光来审视这样的美,也应算是美好的。
现如今,艺术领域不断拓展,影视、戏剧成为艺术的一种“新时尚”。
影视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的综合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一,它是各门艺术的综合;其二,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其三,它是美学层次上的综合。影视艺术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纪实艺术与表演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有机地综合到一起。
分析一部影视作品,要从运动性、造型性、假定性和逼真性等方面入手,整部作品中镜头画面的连贯及生动,人物形象的典型逼真,直接地体现了这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当今的影视作品逐步向现代生活靠近。同于音乐美术,影视作品也寄予了导演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所具有的不可抗拒的思想影响力,使得它拥有一种自然的莫名的力量引导着我们的视觉、听觉甚而是触觉。
现代艺术还有一种类别就是戏剧,戏剧是综合了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来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表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音乐剧、木偶戏、话剧、歌剧、舞剧等,它是一种典型的感官艺术。戏剧与影视作品两者都是运用叙事的形式来陈述一段或喜或悲的故事,从而在典型人物的身上体现当下社会中的矛盾冲突。
大部分的戏剧作品就是围绕这样的矛盾冲突而展开的,由一个冲突的提出、发展和解决作为整部作品的重要线索,这样别具一格的“冲突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另一种美的享受。
(二)东方与西方艺术审美理想
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结晶,更是屹立在世界东方、自成系统且独具特色的文化。因此,东方的审美理想就更加偏向于中国化。东方偏中国式的审美理念拘于传统、保守、束缚的思想,这样的“历史主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有体现。东方老一辈的艺术家在审视一部作品时,所寄寓的理想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审美束缚于落后的社会环境及设备环境中,老艺术家常常借助于古老的传承方式――查阅历史文献来表达传统思想。正如《诗经》,一部最古老的艺术作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第一部民歌总集。现实主义的传统就是由《诗经》所开创的。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的“道”、“气”、“心”、“舞”、“悟”、“和”这六个字为中国的传统审美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源于本土历史,源于历史中旧社会及反映旧社会文化生活的东方审美观念虽说是传统的,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审美存在,原始的图景才付诸现实再现于人们的面前。
西方的审美观念应是具有时代性的,这取决于西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西方的艺术中也囊括了古老的历史文化。就拿西方的文学来说,《荷马史诗》(古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合称)是欧洲文学的开端,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史诗,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部史诗就可以当作被审美的对象,而它的价值所在是显而易见的。
西方审美打破传统的束缚,领先于世界前沿成为与现代艺术最为符合的审美观念。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领域也在不断地革新,使得现代主义更加丰富,而现代主义的流派在增加,风格在创新,西方的审美自然就占据了审美主流,这正体现了西方审美理念的先进性。
三、结语
由于时间的差别,笼统地将人类所生活的与人类未生活的年代区分为了古代与现代。也正因为年代的不同,造成了人类对艺术审美理想的不同认识。生于古代的人们,在艺术领域中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对现实的不满,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以及对安逸生活的向往都有可能在审美意识中体现。与古代人相比,现代人则忽略了“琴、棋、书、画”,他们注重的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艺术领域。即便是这样,古代与现代人对艺术的审美理想还是有交集的,虽然说现代的人更注重时代的潮流,但还是有一小部分的人执著地追寻着历史的足迹。
同样的,西方与东方的审美观念虽然截然不同,各个地域人文风情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艺术作品来说,运用各种审美来审视它,得出的结论虽不一样,但相信,最终人类想要表达的一定是作品中所独有的“美”,这样的“美”寄托了别具一格的理想。
参考文献:
[关键词]阉人歌手 盛行 艺术审美 窥探
《请让我痛哭吧!》(Lascia Ch'io Pianga),选自亨德尔(Handel)最成功的一部歌剧《里纳尔多》(Rinaldo),其中演员及乐队阵容强大,包括三位阉人歌手。这部歌剧是其作品在现代演绎录音频度最高的一个了。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当年上演该剧的时候,一般性会起用三位阉人歌手,分别充当剧中的里纳尔多、尤斯塔基奥和基督徒魔法师(Mago)。当时的阉人歌手在演唱此曲时对原曲进行了二度创作,旋律加入了很多华彩部分。而现在要求古典时期的声乐曲必须严格按照原谱演唱,这使笔者不禁联想到阉人歌手的这种演唱风格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大众审美需求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并且促使笔者深入的探究其根源。
17世纪是阉人歌手最盛行的时代,随着歌剧的出现,阉人歌手开始在巴洛克歌剧舞台上崭露头角。在这一时期,欧洲产生了声乐史上第一个“歌唱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依据两个文化现象:一是歌剧的产生;二是阉人歌手的出现。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歌剧舞台上,阉人歌手从出现到兴盛直至最后退出,从始至终给世人留下了不少的思考空间。笔者试图从《请让我痛苦吧!》这首歌为切入点,探究她产生的背景、其他艺术的风格、当时的审美需求三个方面及之间的交融。
一、阉人歌手产生和兴盛的社会背景
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女人不能在教堂中讲话和唱歌的禁令不仅在罗马教会待到执行,并被扩大到戏剧演出中,所以当时的圣咏队是由男声和童声组成的。中世纪的圣咏相对比较简单,用男童声唱高声部毫无困难,但随着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到十六世纪后半叶,由于多声部歌曲的流行与复杂,对于歌手要求也越老越高,须有较高的音乐修养和技巧以及一定强度的嗓音。而被训练的男童等到具备了一定的修养和技巧后其嗓音也已接近成人,嗓音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假声歌手成了理想的替代者。有一个时期假声歌手是西班牙人的专利,西班牙人好像发现了一种制造假声歌唱的男性女高音的秘密。他们的嗓音比一般假声优美并具有较大的音域与灵活性,阉人歌手在此时就涌现出来了。
随着历史的推移,到了巴洛克时期阉人歌手最为兴盛,“巴洛克”一词是被用作对新奇、怪异和不自然的风格描述,最开始是针对当时的建筑而言,后来被扩展到各个领域,正如于润洋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认为,“巴洛克音乐与当时的造型艺术之间的确存在着一些相似的特征……它强调情感(affection)的表现和充满戏剧性的对比,在细节上它又非常注重装饰性。它还具有大胆的艺术观念和手法,并且有一种尽可能地综合各门艺术的倾向。”所以,阉人歌手的舞台风格是深深地扎根在时代的整体艺术审美意识形态之中的。
二、时代的艺术风格
歌剧的产生是阉人歌手得以兴盛的主要因素,歌剧自诞生后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慢慢的异变为一种夸张造作的形式,在沉湎于虚饰浮华的时尚背后,对阉人歌手的崇尚更是趋之若鹜,经常任由歌手的喜好而随意改动戏剧情节和动作,甚至作曲家还要为之创作大量的炫耀技巧的咏叹调,华美的服饰、绚丽的舞台装置更是缺之不可。
巴洛克时期的艺术作品在风格上极为复杂,最常见的特点是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有动态感,气氛紧张,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长于表现各种强烈的感彩和无穷感,颇有打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这一时期的人们对高超的技巧情有独钟,大家争先恐后地追捧这种风格。作为人声艺术的阉人歌手演唱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并活跃着。审美需求促使阉人歌手的出现及兴盛,歌剧舞台上的演唱要达到器乐般的效果,恰恰阉人歌手不仅具有男子的肺活量和男子深厚的能量,并兼有女子般纯净、轻柔、精巧的声音及音域,似乎也正是为这一时代所造就的。因此,阉人歌手的舞台风格是深深地扎根在当时整体艺术审美意识形态之中的。
三、《请让我痛哭吧!》之窥探
在亨德尔的《里纳尔多》这部歌剧中,且不说舞台的豪华装饰、演员的阵容以及贵族观众的奢华。单从音乐上来说其华丽及炫技便可见其全貌,歌手在演唱《请让我痛哭吧!》这首咏叹调时,便是置原作于不顾任意的加入华彩的高音,他们的肺活量与横膈膜支持力惊人,甚至一个高音能保持延续一分钟,这是一般歌者所难以做到的。经过严格声乐训练的阉人歌手们把作曲家的作品再度创造的面目全非,以此来炫耀技巧同时取悦观众,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博得喝彩与雷鸣般的掌声、呐喊声。
《请让我痛哭吧!》这首咏叹调真实展现了阉人歌手有如天籁一般令人难忘的完美嗓音!阉人歌手,在今人看来似乎是荒谬之事,简直不可思议。但在17、18世纪,阉人歌手风靡了整个欧洲,独霸乐坛250年之久。这与听众的追捧及艺术家们沉湎于浮华的时尚是分不开的。
总之,阉人歌手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在当时社会他们是成功的。虽然他们有身体及声乐教育们有认识上的缺憾,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歌唱家实属不易。虽然后来人们对这种不人道的方式产生了这种歌唱家的时代存在异议,但从整个声乐史出发来说,还是称其为第一个“美声唱法的黄金时代”。毕竟,这个时期的影响还是巨大的。阉人歌手的时期是西方声乐史中的特殊时期,是宗教和世俗文化及时代的综合产物,它发端于教会却兴盛于歌剧舞台,不仅是当时音乐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而且为19世纪的声乐艺术铺垫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现代意义上男高音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这一特殊现象作为声乐历史的阶段性存在是具有独特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纪江红.世界通史.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
吉尔福德认为“人格是人的特质的独特模式”;林德采・荷尔认为“人格是特征的一种组织,它存在于自己而区别于他人”,拉扎鲁斯认为“人格是基本和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们组织着人的经验,并形成人的行为和对环境的反应”。
对于美术教育者来说,要在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适应个人的精神需求,从而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取向,是我们必须一直追求的目标。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全面知识素养,从而更能完善其人格品质。很多学校也适应时代的需求,开设美术课,但有时会偏离原有方向,朝着技能训练方面去单一发展,这就产生了一个误区,如有的人会认为上美术课就是画画。
欣赏与绘画创作是一种“知”与“能”的关系,而“知”与“能”又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遵循着两种不同的内在逻辑。知者多立足于理性,或者说多立足于大脑的思考、分析来做出判断,而行者多立足于感性,或者说多依赖于肢体训练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具体到对绘画的欣赏与理解上,由于画画的人有实践经验,往往比不会画画的普通欣赏者更加熟悉绘画的技法,也更懂得如何欣赏、审美。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懂画就一定要会画画,事实上,不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都有一些不画画但也能读懂画的人,有的甚至对绘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有人画了一辈子,但对绘画的认识仍十分肤浅,尤其是对绘画本质的理解。可见,提高自身学养,相互启发,方能识画、懂画,去欣赏画作产生的审美意境。
古人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道”。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的境界,是天理的至理、至德、至善。“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解释。对绘画的欣赏而言,“道”可解释为艺术规律和美学的原则。由于所有艺术种类的规律和原则都是相通的,所以通往“道”的途径也不止一条。在素质教育中,主要针对不画画的人,他们也可能通过学习书法、文学、音乐、戏剧等方式达到“体道”的层面,懂得艺术的规律和原则。一般来说,了解很容易,掌握则困难得多,就好比看足球比赛,球迷很容易能看出球员射门功夫的好坏,而如果要球迷练就出色的射门功夫就很难。如果不画画的人,能通过学习书法、文学、音乐、戏剧等方式达到“悟道”的层面,那么他会很理性地去欣赏分析,不会陷入技巧至上的误区,所以,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欣赏、赞美绘画,做出判断,是最为可贵的。
不过,审美意识的变化往往呈现在某种类似重复的现象。有的艺术作品可能一看就明白,有的则要有一个过程;有的艺术形式为大家喜闻乐见,有的则有可能要通过引导才能为学生所理解、接受,这无形中就需要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的艺术观念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艺术的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必然的趋势,摆在人们面前的课题是非写实形态、探索形态或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形态的艺术,这就更需要美术教育者首先去了解,才能反馈给学生。如原始的审美意识在现代派中再现,形成原始派绘画;古典主义的再现形成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经过现代诸流派之后的写实主义再现成了超级写实主义。但这种再现都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精神,绝非历史的简单重演,是在螺旋式的、新的高度上的再现。如,源自西方的抽象主义艺术,有些中国观众,甚至一些艺术家,因不解其意而斥之为荒诞、怪异,并将其拒之门外,但经过一些解释,经过反复展示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它不仅是一种可以欣赏的艺术形式,而且可以承载积极的思想内容。此外,艺术上的“懂”也是一个广泛的、不确定的概念。许多人同时看一件艺术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并有不同的理解,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可见,绘画作品的艺术性难以脱离欣赏者的直观感受而单独存在。优秀的艺术作品给人以愉悦感,同样,“丑”的艺术作品也应该值得欣赏者咀嚼、品味。一个优秀作品的真正价值,是作品内在的魂质对人心不可抗拒的征服力。艺术作品不单给人以审美感受,同时还应给人以智能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感召,犹如以石投水激起的浪花,有的开始水花四溅,但水波展开后,却快速消逝,不见余响;有的虽然只溅起一道涟漪,但在平静中,却蕴藏着无限的能量,如大河深泽,势也缓缓,但内蕴深沉。诗无达诂,在一幅作品面前见仁见智,取决于作品欣赏者多方的修养。有的作品在一些人看来,或许被誉为上乘之作,但时过境迁,却被人们淡忘。有的作品,在一些人看来也许被认为不屑一顾,甚至遭到讥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日益显示出自身的艺术价值,成为超越时空的不朽之作。
人类的审美意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扩展、流动着,美感知觉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美”不是常数,而是变数,要打破人们对美的欣赏的常规,启发人们:“应该再从这个角度来看,瞧,多美!”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也应把埋在客观现实中的美发现并挖掘出来,展示给人们,让每一个欣赏的人去发现它的点滴美,汇成江河大海,使人们在这样的海洋中各取所需,自由游乐。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意识,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完善提高?
一、自我完善――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
作为美术学习的引领者,要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首先要学点美学理论知识,如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的代表著《美学散步》,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朱志荣的《中国审美理论》等美学理论著作都是值得美术教师好好去读。
第二、要加强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鉴赏,现代印刷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各式各样艺术品的鉴赏提供了优越条件。成千上万精湛绝伦的各式艺术品,凝结深化着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对社会、自然美的表达与创造。
第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任何美术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造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如果我们不理解作品所涉及的事件,我们就不能正确理解像《最后的晚餐》、《血衣》这一类作品。因此我们不但要真正解读作品,而且要引导学生到这一层次中,拓展人文视野。
二、平等、关爱――找回失落的尊严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的关爱是人文意识得以渗透有效做法。
[案例1]
这是上学期六(4)班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发现坐在最后排的一个男同学低着头在看抽屉里的什么东西。“这组的7号同学,你说说看,这学期的美术课,手工制作类的安排了哪些内容?”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可是他却涨红了脸,呆呆地站着。我正耐心地等待着,坐在前排的一个女生轻轻地对我说:“老师,别叫他回答问题,他学习很差劲的。”旁边一个男同学连忙凑上来,说:“老师,他脑子有问题的。”还没等另外三四个多嘴的同学插上嘴,我连忙制止说:“你们这样说是不对的,他会和你们一样优秀的。”我又说:“这位同学,你看一下目录,说说看,哪几课是手工工艺课?”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勉强地说了出来。……第二节课时,同学们开始作画后,我走到他的座位旁,知道了他叫张建安,说:“你喜欢不喜欢上美术课?”他只顾自己专注地画着,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看了看他的画,提了提音量说:“哟,画得不错啊!”周围有几个同学都用好奇的目光看了过来。接下来几个周的美术课,我发觉他对美术学习还是十分投入的。画得也很认真,他作业也得到了我的多次的展示、表扬。
临近期末的时候,教材上的内容已经上完了, 补充了几节“白描花卉”课,让同学欣赏、临摹白描花卉稿。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白描,画的象样的同学不太多。偶然间,我发现:张建设同学白描感觉很好,线条流畅,结构、造型准确。我十分惊奇。平时他还算可以,但没有优秀到让我惊奇的地步。我朝他笑了笑,竖起大拇指,说:“你画的最好。”等到第二次白描课始,我刚走进班级,许多同学就连拉带推把他弄到我面前,递上他的绘画本给我看,“老师,老师,张建安画了很多花,画的真好哩!”我接过他的绘画本和同学一起翻看了起来,想不到这小家伙利用双休日一连画了六幅不同的白描花卉稿,画了还真像那么回事。我问他:“你是从哪里看来了,画了那么多?”“同学那里借的书上画下来了。”我取出红笔一连给他的这六幅画打了5分加七个红。班里的同学都嚷了起来:“哇、哇 ,建安得了七颗星”。我发现了同学们都朝他投去羡慕的目光。
这个学期的一次上课前与几个同学闲聊,有一个同学悄悄告诉我:“徐老师,我们语文老师说张建安同学进步了。”我说:“他本来是个好学生,只是一开始大家没有尊重他。”
任何一个有生命的个体都是有尊严的。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得到最大发展,让他们学会相互尊重,是对人文精神的最佳诠释。
三、体验、参与――像与不像的争论
如果对学生问卷调查,最喜欢上什么课,许多学生会说,喜欢上体育课,或者美术,音乐、科学课之类的课。分析原因,其一:这些课没有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其二:这些课的活动过程更接近于类似“游戏”玩的成分。他们在这些课中得到了快乐的体验。体验常常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从教学角度看,强调体验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教学方法的实效性。
[案例2]
第十二册第一课是“画画自己的手”,这是一堂线描写生课,按照一般理解,这堂课应着重于写生技能技巧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技能技巧的讲授与训练,会觉得有些枯燥,兴趣不浓。我是这样来进行教学的:先来玩一玩与手有关的游戏。男同学玩剪子、石头、布的游戏,女同学玩 “串棕绷”的游戏(也叫翻绳,是一个运用十个手指和手腕,以挑、勾、撑等各种方法将绳圈翻出各种花样的双人游戏),这样的游戏,学生会玩,也喜欢玩。在玩时,我提出一个要求:看看自己的手是怎样的姿态。游戏结束时,我顺势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手,比较一下自己的手与周围同学的手有什么不同?(关节的长短、粗细、手掌的大小、胖、瘦,指尖的形状)自己的手有什么特点?艺术家又是怎样来表现美妙的手的呢?同学们通过对课件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乐手吹笛子时手的造型和罗丹《大教堂》的寓意深刻的双手造型的欣赏,又尝试了手的动态模仿,感受手的艺术魅力。而后,再请同学摆出各自不同的手造型,通过观察仔细画出自己不同姿态的手。学生参与度很高,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对真实的手和美术作品中的手进行了观察、比较。作业赏评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写实能力较强,把手画得很真实,同学们一致给予好评。可是也有几幅作业,感觉有点怪,你说他像真的手吧,又有不太像。你说他画的很糟吧,又不是。我把这几张作业挂了出来,让同学们来评论。看看该打几颗星。同学都叽叽喳喳地争吵了起来。我说:“他画的是手吗?”“是”这是毫无疑问的。“在造型上有什么问题?”我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画手,肯定有许多问题。可是我们仔细再看看这些习作,你会发现,他们画的手虽然不太像,但却很趣味,有点像漫画家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来的那种感觉。说不定,这几个同学还有漫画家的天赋呢?”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我又说:“其实画画有时不是追求去画的很像,很逼真。画的不像,但画出趣味,画出心中感觉也是许多画家的追求目标。”
四、赏评、激趣――把美术作品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展示出来
在美术新课标的四个学习领域中,和人文精神关系最为密切的应当是“欣赏、评述”。因为在欣赏课上学生接触比较多的是那些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经典之作,常常渗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无论是我国远古时期的彩陶文化,还是敦煌壁画,无论是古希腊的瓶画、柱式,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都和人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达着人类的高尚情感。
[案例3]
在上到“外国雕塑作品欣赏”这一课前,我让学生到网上或课外书上搜集一份自己感兴趣的雕塑作品的资料。上课时带到班中交流。欣赏到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作品时,许多同学说“大卫”雕像的背后还有一个爱国的故事。我让一名学生讲述了这个故事,正是这个带劲的故事吸引了大家,同学们听得特别入神。假如教师只是从雕塑的选材、造型、大小、特点上介绍“大卫”,而不更全面理解它的生动的文化情景,人文内涵,就会使学生失去许多的学习乐趣。
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时,应更多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讨论和评论,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
同时,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美术现象加以分析、关注。如:龙游民居苑古建筑的保护开发建设,新校园环境的美化等。都是学生们可以参与观察、评论的话题。
[案例4]
笔者曾听过一节关于龙游民居苑古建筑门窗欣赏、创意的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龙游古民居苑的建设说起,欣赏了许多不同制式的古门窗,体验古门窗与现代门窗的不同美。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体验,创设门窗,使学生感受到了古门窗的美。随着课的深入,学生了解了家乡古建筑的特色与文化背景,懂得珍惜与尊重地方文化,发现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对于建筑艺术的影响、感受艺术和生活的联系,激发保护与创新精神。
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术教师应利用多种方法和各种资源帮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更好地汲取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让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学会友善、关爱,体验中积极参与,赏评中获得乐趣,促进每个个体心灵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审美人格;童趣;独立
中图分类号:J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260-01
清代沈宗骞在其《芥学舟画编》中说:“格之高下亦如人品,人品不高,画格自不能高。故凡记载所传,其卓乎昭著者代有数人,盖于几千百人中,始得此数耳。”可见审美人格的修养的重要性。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在创造过程中个人情感的渲染,人格的具体的表现。人格涵养艺境,艺境映射人格,二者一体二面,在齐白石的不少作品中可以看得出齐白石艺术的一生都是在建构理想的人格和艺术意境的独立个体之精神生命。
一、从齐白石作品中审美人格的再现
齐白石的绘画题材很广泛,早年长于人物写真,作品工细逼真;中年变格转向写意,笔简意深,形象动人。60岁后变法,融合中国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大胆创造,形成独特的画风。艺术家独特风格正是在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人格支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不少作品可以看出齐白石在艺术的创作中用个体独立精神,从自我的意象视觉出发,描绘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平常事物,并善于将平凡的事物用艺术形象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来。他主张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其艺术凝聚了自身的生存经验和文化精英的审美理想。他成功地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总是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推陈出新,所以他的画能够直接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一)人物画中的直率和真挚
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晚期的《送学图》主要是从笔墨和意境入手。意境上看来是纯朴直率的、真挚的、生活化的,并不是那种造作、绞转、力道不足。其外,衰年变法之后从最初到后来也是渐渐发展来的,以大象无形的写意手法和须毫毕现的工笔之形,营造出精妙之境的艺术形式符号,向芸芸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思。
(二)花鸟画中的质朴和纯真
他的花鸟虫鱼是他最擅长不过的了,以自然纯朴的笔墨意趣为主,《群虾图》是其代表作,生动地表现出了虾的通透质感。画面中的六只虾,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那浓墨点出的双眼似在活动,虾须、虾足和虾钳错落有致,让人丝毫不感凌乱,用笔柔中有刚,通透淋漓尽致的天趣自然。他其他的花鸟写意以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笔墨技法,将中国画的传统精神与时代生活意象,高度精炼地概括再现了花鸟草虫、鱼虾蟹蛙的自然美和内涵美。传神的世间真情再现于笔墨之间,达成了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的创作目标。其绘画格调简约清新,意蕴丰厚,意境清雅,撼人心魄,为现代中国绘画史营造出一个质朴清新、纯真的艺术世界。
(三)山水画中的革新
齐白石画山水不喜欢平庸再现,在他创造的《山居童戏图》深深的体会到,强调师法造化,反对死摹古人。另一方面强调写意抒情,不屑于明清的工细山水,而是用强悍的金石笔法勾画山水,铸就了粗拙、朴茂的笔墨特色。
二、画中独显的童趣
老子曾认为“婴儿之心”即道之心。齐白石为人与求艺至诚至真童贞之人格境界,特别在艺术创作中流露自然童心,纯朴意趣,更为世人所称誉。观照其艺术童心的人格精神与艺术个体的人格心灵提升都在齐白石的作品和行为中呈现:其《钓饵小鱼》作于91岁,上题“小鱼都来”,这四字顿使画面童趣横溢,品味这四字,儿童的心态,神情跃然纸上。如换成“大鱼都来”,便一点趣味也没有了,那是做作的大人心理。儿童想的是小鱼,不是占有,而是期盼,好玩,所以,这四字不是儿童的模仿,而是其童心的自然流露,这幅画的构图也较为别致。既无儿童的形象出现,亦无别的一切杂景。上部两根钓竽,下端五尾游动的小鱼,中间是垂下的钓丝和浮标。画面的疏朗给想象的翅膀留下了宽阔的空间意识形式,逸出了有限的形象本身。齐白石的另一幅《儿时钓虾图》作品,题诗云:“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为饵钓芦虾。今朝画此头全白,记得菖蒲是此花。”并有小注:余小时尝以棉花为饵钓大虾,虾足钳其饵。钓丝起,虾随钓丝一起出水,钳尤不解只顾一食耳,忘其登岸矣。”这都表明齐白石的这类画作,出自个体心灵和童年生活的体验,已深植于心,其作品和自己的审美艺术情趣表达自然天真,纯朴童心之美。
身份,是一个人的标志,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资本,更是一个人享有多少社会尊严的尺度。
但是,不论有多少身份,我以为,读书人始终是一个美好的身份。因为阅读使人拥有文化知识,能够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格,能够锤炼一个人的崇高情怀。而只有一个人具有了崇高品格的时候,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一个读书人,就是一个对文化如饥似渴的人,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标志。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
尤其是在现在的大学里,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自己不过是一个专业工具,那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他们最后的区别是: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没有作为一个读书人的那份深厚和优雅。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文明的一份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的课,让孩子首先成为一个读书人。
也许我们应该这样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的缺失和危机。放眼我们的社会,有哪些人心怀着巨大而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在认真地阅读?我们现在不缺少财富,缺少的是文化的素养,是巨大的社会责任心,是善良的人性情怀。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的道德良心。
【关键词】人文意识 人性 情趣 综合素质
一 在数学鉴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笔者在教学《比的意义》时这样设计的:
师:(出示下图)选出你认为最美的长方形,并给他们做上标记。
结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2号、4号和5号长方形。
师: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也做过这个类似的实验,而评选的结果与我们的评选竟不谋而合。那这些长方形为什么会被大家公认为是最美的,其中的奥秘到底又在哪里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师:根据经验,你觉得一个长方形美不美,主要跟它的什么有关?
生1:跟它的形状有关。
生2:最好不要太瘦,也不要太胖。比如说这里的1号和3号要么太胖,要么太瘦。
生3:我觉得长方形美不美与它的大小并没有什么关系。
生4:似乎跟长方形长与宽的关系有关。
……
师:确实,长方形的美与它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有密切的联系。同学们不妨试着用2号、4号和5号这三个长方形的长除以它们各自的宽,看看最后的结果有没有什么规律。
一次有趣的课堂实验,一个简短的科学典故,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在这里,数学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生动的文化交流。这个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境增加了数学鉴赏的体验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教师根据“黄金分割”原理使“美与比”的关系得以深刻展示,从而使学生领悟了数学的无尽魅力,体验到科学的数学知识蕴涵着巨大的人文力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数学鉴赏和审美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生1:我会选择通分的方法。因为把分数化成小数算出来不一定适合每一题,如果一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就不能做了。
生2:我也会选择通分的方法。因为用看图的方法,我们每做一题就要画一幅图,这样太麻烦了,而且有的题也不一定能画出图来。
师:是啊!我们不但要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要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出最合适的方法,这样才可以既迅速又正确地解决问题。
在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过程中,学习过程展开得相当充分,课堂充满了活力和生机。让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的基础上,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自主交流得出最合理的方法。这个过程类似于科学研究,过程类似,方法类似,连情感体验也类似。如果从小就让学生接触、领悟探究的过程,那么对于他们的成长和今后的创新将会有何等深远的意义啊!
让学生自主探究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和热点。自主探究可以提供给学生足够多的思维空间,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以使其获得广泛的体验与感受,尤其是对探索知识历程的体验。这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 在生活情景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与情感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笔者在课最后的“发散思维训练”中设计了这样一题:妈妈把生日蛋糕平均切成10块,小明吃了其中的4块,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组织讨论:
如果余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妈妈,爸爸和妈妈分别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和妈妈都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谁吃得多?为什么?
如果你是小明,你觉得这样分合理吗?你会怎样分这块蛋糕?
从知识技能的角度看,这一教学片断充分挖掘了练习题智力因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达成了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这一目标。就人文精神渗透来讲,题目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尊敬长辈、人文关怀等意识无声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灵。
人文性是从带有现实问题的学习材料中凸显出来的。这就要求数学内容更多地取材于生活,打破形式化的叙述,及时将具有生活背景和时代气息的学习材料呈现给学生。数学教学只有接通数学知识的生活源泉,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会折射出人性的美丽。
四 在知识整合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