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城乡经济融合范文

时间:2023-07-18 16:27:57

序论:在您撰写城乡经济融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城乡经济融合

第1篇

关键词:技能竞赛 职业教育 课程建设 转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28-02

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现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一件盛事,是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是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前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出席天津全国技能竞赛开幕式时提出,要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的局面。技能竞赛既扩大了职业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也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然而,有些学校为了能在大赛中取得成绩不惜一切代价搞“职业选手”“精英竞赛”,而严重地违背了大赛的初衷――“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对照技能竞赛要求,发现课程体系构建的不足

大赛由行业牵头,企业专家参与了赛项的筹备、命题、组织、裁判与服务。技能竞赛项目要求常常以企业生产岗位的标准来考查选手。在技能竞赛筹备阶段,通常会收集和整理人力资源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找出对应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职业素养、职业功能和特点以及职业技能考核的内容,然后加以分析。如竞赛项目名称的确定、竞赛内容和范围的选定、竞赛规则的制定,这些都会进行市场调查和学校调研。然后大赛组委会便抓住这些信息点,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校,还会认真地指导、分析、判断,引领学校主动了解市场需求,并使得竞赛项目、内容与全省职业学校事业规模与专业分布相对应,命题的内容还会以学校教学一线的要求为依据,将竞赛方式、竞赛流程、竞赛设备等与生产岗位进行实际无缝对接。

课程体系建设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的关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的职教课程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对照技能竞赛的方式、流程和特点,我们发现原有的课程体系在构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专业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差太远,课程教学力量不足等。另外,考虑到技能竞赛的项目任务的设计往往源于行业和企业的实际岗位现状,是行业和企业中急需人才必备的工作能力和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这使得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技能竞赛的环境、设备、软件等来组织教学,促使在技能竞赛中形成的宝贵资源得到充分应用,并将课程建设和技能竞赛项目任务分解有机结合,对接五年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引领课程体系的改革。另外将以技能竞赛项目为载体的实训教学设备与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有机融合,使得将技能竞赛成果惠及全体学生这一终级目的的实现。

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目前全面实行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的课程有《PLC编程及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常用电机控制和调速技术》《气压传动控制技术》《液压传动控制技术》,这些课程始终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获得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特点来进行改革的。

二、分析技能竞赛的项目任务,强调课程中专业能力要求

技能竞赛不仅仅检验着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同时还展现出职业学校师生们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熟练的职业技能;也会像杠杆一样促动职业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经过这些年技能竞赛的不断调整,项目更加紧贴区域、贴紧产业发展。技能竞赛项目任务的设置常常是源于企业生产实际工作,是学生们在未来将要从事的业中的工作任务,在竞赛项目中创设模拟的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过程知识、技能和经验。

我们不仅对职业技术岗位和技能竞赛项目的设置进行了充分调研和分析,还分析了职业技术岗位中工人的工作任务和技能竞赛学生的项目任务,最后还对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先是修订了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符合技能形成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将课程建设和技能竞赛项目任务分解有机结合,确定课程建设必须集合就业岗位的集群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体现基本性、前瞻性、普及性、工作性。

以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为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成三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这里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德育、文化类、工具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今后所任职岗位的基础知识以及今后在工作岗位群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转岗适应能力,这部分课程具有普适性,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合了从事相关职业技术岗位群所必需的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必修课程是针对某一项或某几项专业能力开设的强化性的技术课程。结合技能竞赛项目的分析,我们把对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能力、技术能力、实战能力。基础能力主要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及科学与人文素养,实验操作部分强调工艺化;技术能力指在光、机、电于一体的现代机械系统中技术的专项能力,如应用单片机技术的能力、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的能力等,关键点是项目化;实战能力指综合应用各种专项技术的能力,如对机电一体化整个系统的装调维修能力,强调要企业化。这些专业技术能力在技能竞赛中均有体现,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的应用能力在电气安装与调试、光机电一体化的比赛中是主要能力之一。要强调构建突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培养主线的课程整体结构。

三、引入技能竞赛项目,实现对课程实施的改革

引入技能竞赛的初衷是引起职业院校领导重视技能训练,并提高所有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PLC控制系统的装调与维修是维修电工高级工职业能力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PLC编程及应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可以说是技能竞赛中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YL235A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的动作是靠PLC技术来控制的。这门课程的改革正是着眼于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同时遵循技能性人才专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式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整个课程涵盖8个项目、26个分任务,将对三菱FX2N系列PLC的认识、逻辑指令编程、状态编程的基本方法、功能指令的应用结合工作任务逐步展开,任务设计由浅入深。其中,项目三物料分拣系统的控制是该项目技能竞赛中常见的一项内容,这里我们仿照技能竞赛题目,设置项目课程中的情景模式。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认真分析工作任务,将在每个工作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介绍,然后应用在相应的工作任务中,让学生体会“做中学、学中做”“学以致用”,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在整个项目课程的建设中,我们还注重将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相结合。经过两届学生的尝试,发现经过改革后的课程更受学生的欢迎。从一些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在课题选择时都会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载体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开展毕业设计,这充分说明该课程已经“深入人心”。经过对毕业学生回访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能把在校所学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应用到工作中去。

我们还利用维修电工158G、156A设备,开发电钳工课程,将原先的课程设置中钳工技术训练(含机械拆装)这门实训课程更加贴近机电一体化专业,不再是简单机械地把课程生搬硬套过来。并根据省赛和国赛的项目要求,开发了若干的教学任务书,不断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

四、引入技能竞赛评价方式,完善课程的多元评价

竞赛设置的任务往往还关注着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关注着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的联系。技能竞赛对参赛选手竞赛成绩的评价也是按职业岗位考核评价方式来进行的,针对工作任务中的各知识点与技能点设计出相关的评分细则。其次,竞赛中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也很高,除了理论考试时会出现关于职业道德的考题,在操作现场更是会强调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的考核,一般要占到总分的10%左右,可见对这些职业素养的重视。这些都在促使职业学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定位,也有利于职业学校课程内容的调整,有效地指导了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相互衔接,全面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

在课程实施中引入技能竞赛的评价体制,使得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进行结合;建立多样化评价方式,即通过现场操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成果演示、作品评价等质性评价,笔试、答辩、设计等量性评价和完成企业项目或任务的最终产品的态度、各项技术指标的测量和鉴定等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常许多项目技能竞赛的最后环节会要求学生对所完成项目进行自我展示。结合这一环节,我校的技能训练类课程在实施考核评价时均增加了这个让学生阐述任务完成情况的环节,教师提出功能要求,学生分项操作示范然后评价,还将任务书的阅读等内容融入评价指标,考查学生对任务观察和分析能力,完善了多元评价的体系。

技能竞赛既有利于学生选手获得生产与生活的各种经验,还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更重要的是引导职业院校全面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实践表明,在技能竞赛引领下的高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的效果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认为技能竞赛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技能竞赛的项目不是简单的直接用于课堂教学,技能竞赛的训练方法也不是简单的移植,关键是要把握技能竞赛体现的理念,即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为此我们将通过研究技能竞赛的项目,合理分解大赛项目中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融入课程体系和若干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想真正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必须将职业学校的技能竞赛与课程建设进行有机融合,以竞赛项目的课程教学试点为抓手,促使技能竞赛成果向相关专业技能教学转化,推进以项目教学为重点的教学改革,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教学体系,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吕景泉.谈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专业特色和价值内涵[J].天津职业院校合学报,2009(1).

第2篇

关键词:城市环境;建筑设计;融合

Abstract: an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depends on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conflict is increasingly dash forward show. Only in the design of city environment and will architectural design, combining to success the beautiful, harmonious and pleasant city life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between how perfect combination.

Key words: the city environment; Architecture design; fus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设计在城市环境中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的生活当中,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逐步提高,对自己本身生存的环境质量、生存居所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品质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方式都应该来源于可以给人精神享受和安慰的外部环境,而建筑的存在,就是让人身心都能放松的一个载体。建筑是人们运用建筑材料在自然空间里分割出来、独立存在的一个人造空间。建筑的最早存在形式就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个简单的窝棚,只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只要能够躲避风雨,防止动物等攻击就好。但是,在物质文明极度丰富的今天,人们所要求的建筑除了具有基本的生活居住功能之外,更需要在精神方面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如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里,建筑的设计也要与时俱进,加入更多的人文因素。无论是建筑的整体规划还是单个空间的局部设计,都应该在和谐、恰当的设计中进行,在整体上有统一,在局部上有特色。这是现代的建筑设计在当代这个社会的要求,也是具有艺术气息的建筑应该有的功能。

二、将建筑设计如何与城市环境相融合

建筑是城市的最重要构成要素,它不仅仅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在建筑方案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即要在整体城市环境的指导下对建筑进行设计,才能让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做到完美结合。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应与城市整体开发和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设计的集群化、规模化、综合化、全面化。

目前许多城市整体城市形象不明确不突出的原因,首先在于单体的建筑设计很难树立城市的主体形象,建筑设计没有规模化、集群化。同时,建筑设计时对周围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上的不和谐。因此必须有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观念。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

(二) 空间一体化、系统化及网络化

建筑的空间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多种服务功能,而建筑本身也依靠城市公共空间便捷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在城市中,一个建筑综合体往往会成为一个中心。由于其具有建筑规模巨大、各种功能异常复杂、使用建筑的人数众多的特点,所以对其交通流线的组织和交通空间的创造是设计中要解决的一项重点和难点。交通空间的组织上的设计策略应注重削弱室内外、地面上下的隔阂,形成立体网络状的连续统一的空间体系。

(三)建筑设计应该和城市设计相结合

提升建筑设计者的的审美水平,不能把独一无二、标新立异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应该确信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故而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彼此相关而不突出个体的政策过程取向。但具体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如建筑设计或是小范围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个委托人、一份设计书、一笔资金就可以达到目的。在属性上,这种设计主要反映业主及其能对建筑建造过程产生影响的那些人的思想与价值观念,而忽略了整体效应与彼此间的联系,是一种有突出个性的工程产品取向。如果人们直接以城市规划去指导微观的项目建设和建筑设计,极易造成彼此间的脱节,并直接导致环境品质的下降,中间层面的现代城市设计,作为两者间联系的纽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城市设计不同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一种在定性、定量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方法,可以直接指引到具体建筑单体的设计层面。城市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过程,如果没有条例的约束,其间各种作用力必然会发生偏移甚至抵消,但是这种约束又不是对具体建筑物的描述,城市设计的特点在于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物,它是弹性而非具象地引导建筑设计,从总体上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保障生活环境的优良品质,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同时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城市设计导则正是城市设计一种法令型成果形式,在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得到重视,除须根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划设计要点执行外,同时对于建设项目在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需要完成的成果做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简言之,要十分重视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具有龙头地位。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

(四)建筑设计的宜人化

1、建筑设计的宜人化,首先体现在公共空间的整体考虑,包括与城市其他相关职能的融合,区域内公共步行系统的良好设计等。让人始终处在一种方便、轻松且不受城市紧张生活干扰的状态;

2、通过空间的变化,设计精美的绿化、喷泉、座椅、雕塑、铺地等环境设施,创造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使人在优美的环境中身心得到最大限度地享受;

3、重视区域内城市环境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为建筑环境赋予有内涵的场所特征,增强其可识别性和与人的情感交流。

三、结束语

城市的整体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的矛盾也日益突现。只有将建筑设计和城市环境相融合,才能建设出美丽、和谐、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因此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仅要关注建筑本身的特点与个性,还要使之与城市整体环境相适应,只有了城市整体环境的特点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的做好建筑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警务英语课程 融合 假设

教育部《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强调,“以促进深度融合为核心,坚持应用驱动、形成有效模式……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总结提炼形成可资借鉴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大力推广、深化应用”。《警务英语》是一门典型交叉课程,既涉及英语语言又涉及警务专业知识。因此,教学内容选取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既要考虑基层警务岗位实际工作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学生将来工作延伸性,其重点是以服务实战为切入点,以警务工作具体内容为依托,实现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与警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警务英语的结合,可为警务英语课在教学中营造一个丰富的教学环境并创造一种多维互动的教学方式。本文以“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为例,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警务英语课程的融合。

一、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

2011年,赵兴龙等在《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中提出:“技术促进关注过程,具有激励、转促、频率、联结和内化五个属性;语言运用也关注过程,具有情感参与、思维建构、记忆转化、问题解决和运用习惯五个要素。技术促进的五个基本属性和语言运用的五个要素之间存在的一种‘内嵌’式的特殊对应关系。”技术促进的属性可以嵌入到语言运用的要素中起到激活和催化作用,这种对应关系形成了“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对应关系,引申出了“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

(一)假设一:情感假设――自我效能感越高,成功达成语言运用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美国Stanford大学心理系教授Albert 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感指在对特定的情境中,一个人如何胜任某一行为的期待或期望。在英语学习中,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自身运用语言知识和产生特定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即自我效能感是语言学习的“专利”。

(二)假设二:思维假设――技术可以借助语言学习提升思维品质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思维的品质从思维测量的角度被看做是有助于对思维进行量化分析的一个突破点。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特性、批判性和敏捷性既作为思维测量的变量,又对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在英语学习中,技术要借助语言提升思维品质,这就意味着现代信息技术需要通过英语学习提升学生思维的这五个要素。研究结果显示:技术促进分别与思维深刻性、灵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五方面呈正相关,即正相关程度越高,可能对学生思维发展产生越好的影响。

(三)假设三:记忆假设――“一定阈值”和“适当反复记忆”的基础上,在“真实情景”中的活动越多,语言运用就越熟练。

在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一定阈值”是指记忆需要有一个词汇或句子或语法结构的最低限度值,只有达到了这个最低限度值,记忆状况才有可能进入长时记忆;“适当的反复记忆”是指需要一定次数的巩固和练习;“真实情景中的运用”是指需要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进行运用的活动才能最终实现牢固的长时记忆,才能达到复杂情景中的灵活迁移和变通。从语言刺激物的输入到最终输出,这三个方面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四)假设四:问题解决假设――群体记忆和个体记忆互动越多,个体成功达成语言运用活动的质量就越高。

以记忆单词为例,在技术促进的环境中,学习者记忆的单词越多,在实战练习中正确性就越高,获得高分的机会就越多,成就感就越强。因此,学习者从使用单词与单词之间的关系记忆单词到使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学习的方式转变是学习方式转变和问题解决的飞跃,实际上,学习者在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转变了解决问题的方式。

(五)假设五:习惯假设――技术使用与语言学习习惯的博弈越趋于平衡,技术提升语言学习绩效的机会就越大。

语言学习习惯是语言学习者在一种学习情境中所积累的、以个人体验为主的一种直接经验,新技术的学习恰恰需要一种适应期和体验期,需要和以前固有的语言学习习惯进行一种博弈。研究表明,二者之间的这种博弈关系越趋近于平衡,技术提升语言学习绩效的作用就会越大。

二、“技术促进语言运用五个假设”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警务英语课程相融合的指导性作用

(一)情感假设的指导性作用。

“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情感假设即自我效能感越高,成功达成语言运用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Albert Bandura的研究表明:体验、间接经验、言语说服和学习者个人的主观感受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四种因素,自我效能感对认知、动机、情感、选择这四个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在警务英语课堂教学中,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将会呈现常态化的趋势,体现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渗透警务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一种隐性的“自然的”常态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提供警务信息和工作场景,呈现自然的涉外警务工作生态情境,提供合适任务,采取多样练习方式,如开展小组案例讨论、人机对话、角色扮演、动画演示,举办警务英语情景剧表演赛,鼓励学生进行警务英语微电影制作等,增加公安院校在校学生的一是体验感,试图去完成某种任务,重在体验过程而不以成功为唯一目标;二是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学会观察其他人完成相同或相似的行为,积累自己的间接经验;三是言语说服,以鼓励、建议、劝告之类的话语改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增强学生承受压力的程度;四是学生个人的主观感受,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积极的评估,自我效能感越强,语言学习效果越好。

(二)思维假设的指导性作用。

“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思维假设即技术可以借助语言学习提升思维品质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阶段,公安信息化时代下,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公安信息内部互联网、公安微博、公安微信等平台。公安信息网络覆盖从公安部到各省市地区的公安厅、公安局及科所队,实现在职民警网络办公自动化、数据化。公安信息化促使公安院校警务英语教学适应了时代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警务英语课程融合促进了警察这一职业中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学生在警务英语课堂中加强了主动性、参与意识和体验度,提升了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和发散性思维等能力的空间。

(三)记忆假设、问题解决假设的指导性作用。

著名实验心理学家Treicher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依据Treicher的实验、视觉理论和图示理论,全面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视听说的全面融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使其沉浸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增强记忆效果。

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警务英语课程充分实现了情景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统一。网络教学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加真实的涉外执法警务环境,培养公安院校学生掌握真实警务活动中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课堂上尽可能将警务工作的情景采用贴近警务工作的情景对话,编进情景剧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可围绕警务人员在以下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展开,例如急救、提示与通告、盘查、交通事故处理、安检、涉外治安案件处理、出入境管理、反恐等。

通过以“情境创设”、“模拟实训”、“强化应用”为形式的教、学、练、战,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主动投入度,直接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效果,并通过认知努力间接增强了其记忆效果,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在涉外警务执法活动中语言应用能力。

(四)习惯假设的指导性作用。

“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习惯假设即技术使用与语言学习习惯的博弈越趋近于平衡,技术提升语言学习绩效的机会就越大。

以警务英语词汇教学为例,在学习警务英语词汇的时候,往往需要学生结合相关警务知识进行学习。首先,在警务英语词汇中有许多缩写词汇,如AFIS(指纹自动识别系统)、MDMA(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俗称“”)。其次,许多常见单词在警务英语中有不同含义,如cat’s eye通常是指装在防盗门上的猫眼,在警务英语的交通管理中指装在道路上用于在黑暗中指示交通的反光道钉;ecstasy通常是指“入迷、狂喜”等,但在警务英语缉毒中指“”。由此看来,将单词的呈现到一个警务执法情景中,让学生直接面对和他职业环境非常相似的情景对话,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单词,学生会产生非常大的兴趣,原因是情景的整体认知对单词的学习起到了一种语义记忆的作用。这就是“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习惯假设中提出的“平衡”是让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融合在公安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学习解决学习问题、工作问题和生活问题的助手,这样增加了技术提升语言学习、运用的有效机会。

参考文献:

[1]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J].外语电化教学,2006(6):3-9.

[2]蔡龙权,吴维屏.关于把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外语教师能力构成的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4(1):45-52.

第4篇

关键词: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实一体;课程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0-0027-04

近年来,在高职行动导向、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笔者所在学院会计专业对理实一体课程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探索,构建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的理实一体课程新模式,实现了理实一体课程模式的功能优化,并进一步丰富了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理论和方法。[1]

一、理实一体课程模式基本框架

(一)理实一体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理实一体课程模式,源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理论,主张以企业“行动体系”作为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的参照,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中的任务行动,通过完成任务的行动过程,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同传统的课程模式相比,理实一体课程模式在内容和结构上,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2]。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李普斯迈尔在对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理论探索中,将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课程结构归结为“主题——同心圆”形式,以区分于传统“连续——线性”课程结构形式,即以学科知识的内在序化内容来组织学习领域。两者的区别如图1所示。

从图1可明显看出,理实一体课程的学习领域是由一个个平行的“主题”构成,每个主题都是一个独立单元,是一个由“目标界定、学习内容和学时标准共同描述”(KMK)的复合性课程模块。[3]每个主题都包含有一个阶段性目标,各个主题的目标与最终的岗位能力目标不存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与此相反,传统课程严格按照学科内在逻辑来序化知识结构,学习领域布设有严格的实践序列,忽略或跳跃式安排学习领域,将难以达成终极的知识能力目标。

(二)理实一体课程的实施

理实一体课程模式实施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1:理实一体课程开发。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结构理论,理实一体课程开发以岗位分析为起点,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典型任务提炼、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创设五个步骤来完成课程结构体系的架构,[4]具体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阶段2:项目化课堂教学。

项目化教学,也称之为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它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课堂上的实践和应用,是将岗位工作场景在课堂中进行模拟、再现。在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中,教师通过目标任务引领,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某个学习情境的企业工作任务,从而在实践中学习、掌握与目标岗位相关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

二、理实一体课程模式的创新与优化设计

(一)现有理实一体课程模式亟待优化

为检验、评估理实一体课程模式实施效果,课题组先后于2012年下半年走访了昆山、上海两家校企定向合作单位,通过与财务部主要负责人、部分岗位人员座谈,听取对会计专业学生岗位任职能力的评价意见。从反馈意见看,调研单位对学生的专业基础操作能力,如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现金收付核算等基本满意,但银行票据业务办理、发票开具、报表编制等综合性业务处理存在问题较多,显示出学生较少涉及此类训练。经深入交流,调研单位将原因归结为五大类,按照访谈中各原因被提及的次数,课题组成员对其进行了重要排序,详见表1。

从上表来看,学用脱节和教学内容陈旧被用人单位提及最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课题组成员经讨论、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理实一体课程模式缺乏典型工作任务的更新与完善机制。从上图2可以看出,理实一体课程模式设计路径是单向的,指导理念是实现“工作场景”到“课堂场景”的迁移。因此,随着时间的递延,它无法解决两个问题:岗位工作任务是动态变化的,如何保证课堂场景的典型任务与实际工作场景高度契合?如何对课堂场景工作任务更新、完善,以体现工作任务的时效性与典型性特征?[5]因此,现有理实一体课程模式亟待优化。

(二)“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的理实一体课程模式设计

为解决上述问题,专业课题组认为需对理实一体课程模式进一步完善。由于企业与学校是两个独立个体,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分布于不同时空,如果只依靠“工作场景——课堂场景”(即理实一体课程开发)一次融合,则随着时间的流逝,势必不能保证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保持高度契合。这也是本次调研中,用人单位反映“课堂教学未能反映企业任务现状及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理实一体课程模式需要构建自我更新与完善机制,需要构建与一线企业的二次联系,需要实现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二次融合,即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该模式基本框架如图4所示。

该课程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工作场景”到“课堂场景”,目的在于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开发,为项目化课堂教学提供企业典型任务素材。开发的过程与理实一体课程模式基本一致,以岗位分析为起点,以学习情境创设为终点。第二个阶段从“课堂场景”到“工作场景”,一般选取两年为一个周期,通过顶岗实习、现场走访、企业访谈等途径,对课堂企业工作任务的有效性、典型性进行检验,对陈旧性内容予以删除,对岗位操作中出现的新趋势、新内容予以更新,从而使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保持高度一致。与此过程相对应,项目化课堂教学也实现同步更新,具体如图5所示。

三、“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优势和特色

(一)两种课程模式的比较

“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意在谋求“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全方面、深度融合。它在理实一体模式的基础上,对行动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赋予了更高灵活性,避免了由于单项联系、岗位动态变化所带来的学用脱节问题。两种模式的主要特点详见表2。

两种模式都借鉴了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职业教育理论,在知识参照系上,打破原有学科体系,强调任务导向、行动引领,把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实施的重要载体。但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却又各不相同。理实一体课程模式的实施路径是单项的,校企合作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线岗位典型任务,通过专门教学加工,创设出可在课堂利用的学习情境;与此相对应,“校企双向实景融合”模式实施路径是封闭、循环的,校企合作终极目的是培养出胜任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创设学习情境不是终点,而是人才培养的手段,因此要通过定期的典型任务更新、完善机制,来保证人才能力结构与岗位要求的高度匹配。

(二)“校企双向实景融合”模式的优势与特色

“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是对传统“理实一体”课程模式的改革和拓展。如上图2所示,传统理实一体课程模式由“工作岗位分析”开始,至“学习情境创设”结束。它的设计路径是单向的,指导理念是实现“工作场景”到“课堂场景”的迁移。因此,在实践中它无法解决两个问题: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分处不同时空,且工作场景的岗位内容不受拘于学科内容体系,而是动态变化和调整的,如何保证课堂实景的工作任务与工作场景高度契合?为了保证人才培养与岗位实际要求密切匹配,如何对课堂实景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更新和完善?

因此,从行动导向课程本质出发,客观上要求学习领域内容需与岗位要求保持一致。在“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下,课程实施没有止于“学习情境开发”步骤,而是由此进行了延伸和拓展,通过定岗实习走访、企业访谈等途径,来对典型任务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和完善,如图4、图5虚线箭头部分所示。这样,便实现了课程实施由单向路径向具有自我更新功能的环状路径转换,课程设计者可动态了解典型工作任务的实际应用性,并及时对工作任务进行更新和完善,将工作和学习交叉融合,强化了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的联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而这也正是“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参考文献:

[1][5]徐田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下《税收实务》课程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2(4).

[2][3]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4]申荣卫,台晓红.以行动为导向的“理实一体”课程开发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9).

The Theory-practical Integrated Curriculum Mode Design for School-enterprise Bidirectional Real Scenes Integration

XU Tian-qiang

(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uzhou 215411, Jiangsu Province)

第5篇

关键词:非经营性 准经营性 城市基础设施 融资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改善民生的支撑条件,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起到先导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居民对出行、居家、休闲等方面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我国加大了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形式下,如何有效解决融资问题,更显得迫切和重要。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分类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否具有公共产品特性,能否直接产生现金流,将其分为三类: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经营性项目是指能直接产生现金流,且有利润的项目,如收费高速公路;准经营性项目有收费机制和现金流入,但无经营利润,如享受财政补贴的公交、燃气等;而非经营性项目则指没有收费机制和现金流入的项目,如市政道路、桥梁等。

经营性项目一般能够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非经营性项目和准经营性项目由于其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并且常常投资巨大,是私人或企业不愿或没有能力投资的领域,无法实现市场配置,因此就必须由政府负责此类基础设施的投资和供给。而这两类项目投资资金需求量大、投资风险高、时间周期长,再加上自身无法产生现金流,或虽有现金流但无经营利润,进一步加大了其融资困难,如何实现该两类项目的有效融资正是笔者想要探讨的核心。

二、目前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面临的主要融资问题

(一)投资主体单一

根据城建资金投资主体结构,据统计,大约有80%的资金来自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而来自于发行证券、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模式融资则只有20%不到的比例。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能够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但其缺点也不容忽视:财政收入受到税收等限制,难以达到和基础设施需求相匹配的增长速度。同时也正因为政府投资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才影响了外部资金的介入。

(二)过多依赖国内贷款

银行贷款目前仍是城建资金的主要来源。过度依赖贷款,其存在的缺陷在于:所借资金巨大,造成贷款利息负担过重。长期借款以及借新还旧导致每年需贷款的比例正在逐年攀升,而当年实际可用资金比例则逐年下降。

(三)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

在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中,土地出让金的作用举足轻重,约占总资金需求的30%-40%,地方政府往往根据土地市场情况来安排建设规模,但是随着政府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城市土地的增量供应不断减少,带来出让金也将相应减少。

三、研究思路

鉴于该两类项目属于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承担的属性,以及《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的“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的政策依据,笔者考虑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将非经营性项目和准经营性项目转换为经营性项目,利用政府自身财政信用,吸引民资、外资参与城建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然后在项目建成后的一段时期内,再用财政性资金慢慢地向投资人支付投资回报,从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四两拨千斤”。

四、吸引国外和民间资本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采用“影子收费”实施基准收入补贴政策

对市政道路、桥梁等不收费的非经营项目,通过招商吸引私人资金,由私人公司投资建设,然后由政府采用“影子收费”的办法,设定虚拟流量费,以设施的使用流量为自变量,计算应补贴费用,再根据本金和一定利润支付补贴。

(二)运用BOT、TOT等项目融资手段

政府通过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项目特许权的授予,赋予投资人在一定期限内建设、运营并获取项目收益的权利,期限届满时项目设施移交给政府。这样既能解决政府财政资金不敷项目需求的困难,又能保证项目公司在经营期间的获益权和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最终所有权。

(三)对地铁、轻轨和公交等项目采用设备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在发达国家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渗透率接近三成。目前这项金融服务在中国的江浙等发达地区已经得到较为普遍的利用。因此对于公交、地铁、轻轨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设备、车辆等可考虑申请融资租赁,先得到设备使用权,再以类似按揭贷款的方式分期支付租借设备费用。

(四)发行长期城市债券

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地方政府财政欠账达10万亿元。为缓解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我国将启动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目前浙江、广东和山东等多个省份正在为自行发行地方债券试点做准备。另一方面,利用目前企业融资政策相对较宽的形势,积极争取通过组建合格的项目公司(或法人企业)发行长期企业债券,实现用城市百姓的钱,去建设和经营城市基础设施的目标。

(五)实施资产证券化手段

通过结构性重组,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的资产构成的资产池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例如,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等项目,由于其未来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而且存在费用的收缴及时、到位率高等特点,很适合实施资产证券化手段。

(六)利用项目周边土地升值弥补项目投资

市政道路和地铁、轻轨等项目的实施对于周边地块的成熟具有很好的带动作用,能够使得土地价值有很大提升,因此可以利用轨道交通的这一特性,采用实施该类基础设施项目与其周边地块捆绑开发的手段,用周边土地产生的收益来投资或补贴基础设施项目。香港地铁便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使得香港地铁公司在没有经常性的政府补贴下,财务依然得以保持稳健,有能力持续发展,开拓更多路线及相关业务的商机。

(七)开发利用城建资源来筹集资金

目前在这方面实施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户外广告,公交车体、公交场站、停车库的广告收益都可成为该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筹集的一个补充。地下管线资源的利用更是如此,由国有公司筹资统一建设地下弱电管廊,然后再向各有使用需求的单位或运营商出租或出售,来解决前期建设资金的回收问题。

五、相关配套措施

通过“影子收费”等措施为实现非经营性、准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向经营性转换创造了技术条件,但还需从完善我国有关的法律和体制等方面强化配套措施建设,为资金的引入创造体制条件。

进一步出台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基础设施项目的细则,简化审批,打开通道,放宽体制限制。

建立有效补偿机制,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解决目前公交、水、气等价格成本倒挂问题,使得此类市政公用项目投资具有吸引力。在此方面可以采用税收减免、为投资人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用地等补偿方式。

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务支撑络,逐步建立起投资环境优、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的服务体系,增强引资吸引力。

加强监管,保障公共产品质量。为防止因资本的逐利性而影响公共产品质量,政府应该从产品安全、服务以及价格三个方面加强对民资或外资企业的监管,以保障老百姓正常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毛腾飞.《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蒋先玲.《项目融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3]顾炜华.《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研究》,《科技风》 2011年第8期

第6篇

关键词:课程模式;框架结构;课改思路;模式特色

一、“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框架

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是我院会计专业在“定岗双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以行动导向课程结构理论为基础,通过不断摸索实践而探索出的新课程改革思路。它的基本思想在于谋求学习场景与工作场景的深度、全方位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是表象上的,如以企业典型任务为基础,在会计课堂上营造出相对逼真的工作实景。实质上,它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首次融合;二是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的二次融合。通过这种双向融合,实现典型工作任务的更新与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效果。它的基本模式如图所示:

基于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的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模式

二、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下《成本核算实务》课程改革思路

如上图所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关键,在于构建起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二次融合机制,实现典型任务的动态更新与完善。为此,《成本核算实务》课程改革主要分两大过程、五个步骤。

(一)过程一:工作场景课堂场景

该阶段以会计部门成本核算岗位分析为起点,依据岗位不同的能力要求,对成本核算的工作内容进行提炼、组合、优化,使其成为可供教学使用的学习单元,并通过学习情境的开发,实现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首次融合。

1.成本核算岗位分析调研

岗位工作分析是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起点,直接关系到能否归纳、提取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为此,成本核算实务的岗位分析,应密切围绕高职会计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如中小制造型企业、记账公司等展开。教师通过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核算级次企业的一线“多维度”调研,对成本核算的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汇总、归类,形成具有典型性、独立性特征的目标岗位或岗位群。如以中小制造型企业为例,成本核算活动主要涉及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计算以及简单成本管理三大内容,因此,相应岗位工作内容可分为费用归集、成本计算、成本管理三大类。

教师调研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单位类型要覆盖学生就业岗位,以便提炼成本核算岗位的共性工作任务;二是访谈对象层次要多样化,如:既要对材料收发员、初级核算员进行访谈,又要对成本核算业务主管、财务经理等进行访谈,以获取不同从业者关于成本核算岗位的工作信息;三是现场观察一线员工的业务处理过程。以成本核算员岗位为例,岗位工作分析应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展开:首先,通过成本核算员访谈、成本主管、财务经理座谈等途径,了解成本核算员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日常工作内容等;

其次,现场观察成本核算员的常规业务处理,如:原辅材料、工资薪金及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过程,对岗位中大量出现的、有代表性的任务做好总结。

2.成本核算岗位典型任务提炼

通过岗位工作分析,调研者获得大量有关成本核算岗位的工作信息,接下来应对所接触到的工作任务进行汇总和梳理,以提炼反映该岗位核心职业能力的典型工作任务。如以成本核算员业务岗为例,调研者把单一要素费用的归集与核算内容集中在一起,形成“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任务集合。接下来,通过与成本核算员讨论,了解完成任务集合的关键四项能力,即: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折旧及其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而上述关键四项能力所对应的常规业务,即为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典型工作任务。课程设计者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教学规律,按照逻辑次序,对上述四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和加工。

3.《成本核算实务》学习单元策划

学习单元策划,是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有机衔接的关键。它是在工作任务提炼的基础上,把工作场景的典型任务加工为可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素材。以成本核算员“要素费用归集分配”任务为例,在进行学习单元策划时应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素费用归集分配的学习目标:根据现场调研所归纳出的专业核心能力来描述。二是要素费用归集分配的学习内容:材料核算员常规工作中的四大典型任务组成。三是要素费用归集分配的学习时间:根据《成本核算实务》整体性教学设计安排来分配。

4.《成本核算实务》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工作场景的课堂复制,是学生对岗位工作内容的最初体验。为此,学习情境设计,应体现目标岗位典型任务训练,让学生在对任务的具体操作中,初步体验并最终掌握学习单元中所确立的各项能力目标。以成本核算员岗为例,在“要素费用归集分配”单元的学习情境设计上,要以典型任务为模板,确立了四大主题学习情境: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折旧及其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每个主题学习情境,按照“典型任务导入―预备知识讲解―任务分析与完成―总结评价”四个步骤来组织课堂教学。

(二)过程二:课堂场景工作场景

阶段二是成本核算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检验、更新过程。由于企业岗位工作的内容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不能构建起典型任务的更新机制,则随着时间的迁移,势必会造成课堂场景的学习情境与真实工作场景的脱节,导致学非所用,降低人才培养效果。为此,《成本核算实务》的典型工作任务,应定期与企业成本核算岗位任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对过时、陈旧的内容及时删减,对新出现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任务进行补充完善,实现学习单元与学习情境的动态更新、调整,使课堂实景与工作实景保持高度耦合,从而保证成本核算岗位会计人才的培养效果。

实践中,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二次融合可采取多种途径。既可以采取“主动型”融合,如:教师通过定岗实习指导、挂职锻炼、

单位走访等途径,主动调查成本核算岗位的典型任务、职业能力等关键信息的变化情况;也可以采取“被动型”融合,如:通过与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就业实习基地等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岗位信息不定期沟通,被动获得关于成本核算岗位工作内容的最新反馈。值得注意的是,为保持典型任务的时效性,教师应根据岗位特点,合理确定更新周期与频次。以《成本核算实务》课程为例,由于成本核算方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更新周期以一年一次为宜。

三、《成本核算实务》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特色

同传统理实一体模式相比,《成本核算实务》的校企双向实景融合模式,实现了课程开发与课程更新的综合一体化,避免了由于岗位动态变化所带来的学用脱节问题,构建起了封闭、自循环的新课程模式。课程设计者,通过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二次融合,可及时了解成本核算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变化情况,实现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的动态更新与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田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下《税收实务》课程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2(4):92-93.

[2]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7-9.

[3]申荣卫,台晓红.以行动为导向的“理实一体”课程开发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9):26-27.

项目基金: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专项课题“校企双向实景融合: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第7篇

影响篇

动力机制

“10+1”将导致东亚经济格局的进一步调整,大珠江三角洲面临压力与机遇并存局面,在某种程度上压力远远大于机遇。前20年的粤港澳合作形成了互惠互利的格局,这种格局导致人们今天在探讨粤港澳融合时,仍过多的关注合作的利益因素,对周边环境的变化压力、合作的进展速度、区域内经济社会的深层融合所带来的放射效应并未予以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对粤港澳实质性合作的僵持而导致整个区域竞争实力削弱的深层及长远影响的关注不够。

目前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引起的经济格局改变,已显示出对粤港澳合作所形成不进则退的压力。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与东盟国家在发展阶段、依赖外部市场外向带动的发展策略、产业分工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相似之处,比如新加坡在某种程度上扮演香港角色,大港口为龙头,带动服务业发展。相邻地区有类似广东的腹地,成为外发加工基地。

店厂分工明确。东亚市场开放度的扩大,2010年后东盟和中国之间进出口实现零关税,使得香港、澳门的产品和服务进入内地相对困难,不光会被挤占货物,同时还会挤占掉服务市场,从而将大大抑制大珠江三角洲的拓展空间,挤占已有的既得利益份额,出现国际国内两头受挤格局。如果在2010年之前粤港澳之间不能实现比“10+1”更紧密的合作,大珠江三角洲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必定会呈下降趋势。

框架形式

“10+1”使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大圈套小圈的发展模式,启示大珠江三角洲融合也可以在开放式的基础上,按圈外有圈方式扩展外延。可按阶梯思路,以小圈为核心,扩展区外合作,寻找新的区域合作伙伴,以各种合作方式形成更大的合作圈。尤其注重发展大珠江三角洲与台湾的经济合作,以台湾的IT产业优势作为拉动区域经济长远发展动力之一。大珠江三角洲可以先通过两岸四地的沿海合作,进而推动内地整体参与的全面的四地合作。

发展方向

“10+1”贸易自由化措施启示大珠江三角洲必须跨越一切疑虑与障碍,锁定实质自由贸易区目标。中国和东盟快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说明深度的区域合作必须朝贸易自由化方向发展,此外别无中间路线好走。中国和东盟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一,均能如此迅速彻底地锁定自由化目标,按照传统的理论是难于解释的。同时这次“10+1”的谈判,在形式上进行了很大创新,有早期收获协定,有敏感产品保护和相对落后国家的优惠等等,说明自由贸易的框架也是可以创新的。

粤港经济合作在港澳回归后,进展不大,主要原因是顾虑重重,人为地设置了太多的障碍。到目前为止,还缺乏一个整体合作框架,珠三角的融合还停留在自发的资源组合过程,没有引导和组织,没有一个整合平台,致使出现大家都知道要加强合作,但又无从下手的局面。因为没有框架,没有协调机制和争端调解机制,所以无法形成合力。

在整体性和全面性基础上,寻找合作框架,成为新形势下进行合作的当务之急。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粤港两地都有学者提出建立粤港澳自由贸易区的动议。现在看来,这种建议大方向是正确的,如果粤港澳之间的不达到自贸区的密切程度,最终会失去区域竞争的优势。可以说,深化粤港澳合作,在某种程度上说应像“10+1”的进程一样,具有创新精神。

融合基础

“10+1”实现了多种社会制度之间经济的深度融合,启示“一国两制”是粤港澳之间经济融合的基础所在。“一国两制”基础上能否实现经济融合,一直是争议颇大的问题。有人认为只要谈融合便会损害“一国两制”,担心经济融合会导致政治体制融合。

“10+1”的建设证明这种忧虑是不必要的。“10+1”可以看作是不同制度国家之间成功合作的典范,说明制度差异不应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障碍。

从东盟的发展历程看,原来的六国在社会制度上是一致的,后来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四国加入以后,东盟便不在是一个由单一制度国家组成的共同体,不同社会制度经济体之间不存在区域合作的障碍,合作的平台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和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更说明这一点。

在粤港澳之间社会制度的差异将长期存在的条件下,“一国两制”不仅不是经济合作的障碍,相反还是合作的优势所在。如何发挥利用这种差异性优势,是将来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产业调整

“10+1”迫使大珠江三角洲要大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大珠江三角洲产业调整已经启动,但进展不快,而“10+1”带来的首先是要摆脱区域内产业同构化的压力。从产品结构来看,珠三角和东盟均以生产劳动密集产品为主,如纺织品、家用电器和服装等,成本接近,生产手段和效率相似。从市场结构看,出口商品国际市场分布同以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主,存在广泛的竞争性,在市场需求量一定的前提下,双方的份额便会相互挤占。

当“10+1”达成,来自统一经济区的产品不可能在单一市场上无限制的扩大,会加速国际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在“10+1”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大珠江三角洲和东盟又会在中国内地新兴市场上展开更激烈的撕杀。东盟之所以跟中国签订自贸协定,主要是看中中国内地广阔的市场。

而在广东的以港资为主的外发加工企业,正在争取享受国民待遇,产品内销国内市场。这样以来,珠三角和东盟便有可能同时在两个市场上成为竞争对手。竞争的压力不光表现在制造业上,同时在服务业上。东盟部分国家,在第三产业上比较发达,功能较强,特别是新加坡将有可能给香港在各方面带来压力。应对竞争,首先是寻找自己的优势,产业转型主要是摆脱同构化,掌握主动。

企业趋向调整

“10+1”带来的市场机遇,将改变大珠江三角洲企业的市场趋向和资金投资方向。中国东盟贸易投资自由化,实质上为大珠江三角洲的企业,打开了一扇市场、投资之门。

从产品市场结构来说,珠三角产品可以南下寻找东盟5亿多人口的市场,将改变对美欧市场的单一依赖,促使产品市场结构的调整。同时带来的是绝好的投资机会;珠三角的资金目前苦于找不到足够的投资项目而出现滞止现象,东盟地区投资的便利化,带来充分的投资机会,无论从资源、市场还是劳动力成本上看,均有很大的投资诱惑力,将促使资金南下成为趋势。

纵观广东企业走出去战略,之所以十多年来一直成效不大,主要是投资地选不准,而现在东盟市场的开放,将有可能使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重点可以先锁定地理相邻、文化相近的东盟。在投资带动下,许多企业将向跨国公司方向发展。

策略篇

策略一

实现大珠江三角洲融合在发展策略上必须认真考虑区域内资源的整合、功能重新定位问题,立足珠江,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以一体化小三角,带动经济大区域。使之成为南中国核心区、东亚的一个重要中心和增长极。在区域内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深度合作。粤港之间目前建立自贸区仍存在不少障碍,如广东或珠江三角洲不是单独关税区和香港企业的认定问题等。

但是我们可以参照“10+1”谈判的一些做法,在某些方面进行创新,如利用香港是自由港的条件,珠三角定为自由贸易的特区,将关税口岸内移,实现实质的对接,连成粤港澳经济区。

策略二

中间过度,先建“大珠江三角洲深度紧密经贸合作区”。小范围先突破,采取变通。小范围,如可以先建立深港经贸合作区,再到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再到包括整个广东的粤港澳经济区。所谓“粤港澳深度紧密经贸合作区”,是指在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总体趋势下,广东比全国领先一步和港澳实施更为灵活的措施,单独作出更为互惠的安排,实现更深层次的产业融合。

“深度紧密经贸合作区”特色是可以参考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做法,除了不实行“零关税协定”外,尽可能进行自由流动、自由贸易的安排。可以签定互惠协议,可以局部关税减让,可以在WTO规则大原则下实行各种灵活措施。深度紧密经贸合作区是一种外松内紧的模式,它对外保持高度的开放度,各自能保持独立性,而在内容实质上又可以达到融合的目的。

具体建设思路有三:一是局部突破,先进行小区域的实验。比如先在深港建立类似于自由贸易区的架构。在“放开一线,管住二线”的原则下,直接把深圳特区内辟为保税区式自由贸易区,与作为单独关税区的香港、澳门对接起来,在两地率先实现人员、资金、商品、资讯上的对接。二是选择行业突破,先在某些行业开展自由贸易。如参照日本与新加坡商谈的自由贸易协议的做法,搞投资协议,而不是整体的关税减免,主要选择某些行业,如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切入点来展开自由贸易,然后逐步扩大到其他方面。三是利用CEPA实施机遇实施专项互惠安排。主要有专项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互惠措施,对于某些有产地来源证的香港生产的产品,实行专项关税减让,指定在广东市场销售;专项投资的便利化措施,对港澳在广东投资的企业和机构率先真正实行“国民待遇”;服务贸易的专项互惠措施,扩大金融业开放等等。

策略三

寻求比较优势,跳出同构陷阱。实现大珠江三角洲融合必须正视竞争压力,跳出狭窄空间,进行合理的区域大布局。寻求新的产业转移与分工模式,发展新产业,如服务业、物流业等,迅速实现区域内的产业升级、腾飞。

首先可以着手进行的是利用我国入世后服务领域开放的契机,先探讨加速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具体方式与领域,粤港合作完全可以作到不受目前戒律过多约束的格局,甚至在文化产业,在传媒合作、在教育合作上均可以放开,只是在广东的经营必须跟其他企业一样,遵守相关的法律,将开放和监管在性质上分开,在监管上统一。

同时利用中国与东盟两个贸易通道之一的海上通道的发展契机,依托粤港澳港口优势,积极探索将粤港澳构建成为中国和东盟海上贸易通道的方式与战略。

策略四

同时抓住两个机遇,实施西进南拓并举的战略。粤港澳的发展应同时利用西部大开发和东盟市场开放的两个机遇与优势,创造大三角洲技术、资金与西部资源和东南亚市场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西部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实现“10+1”后,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区域内贸易便利化、通关程序的协调简化等将使资金、技术和商品的流动更为便捷,我国与东盟在服务领域有较大的互补性,双方在承包工程和劳务、旅游业、文化交流、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会得到有效的促进。

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促进珠三角产品和资金南下,形成产业合作新方式,以实现西进南拓双重丰收。

策略五

加速加工类企业的转型。鼓励企业向东盟投资,力争使我们的产业结构在整个东盟形成梯次。迅速使区内外发外加工企业转型为享受国民待遇的一般企业,在中国与东盟零关税之前先抢占国内市场,建立网络优势。同时在合作中坚持开放性,既注重内部整合,又注重不断延伸合作区域。尤其是加强和台湾的经济联系,让台商在大珠江三角洲扮演着重要角色,进而优化整合成两岸四地经济圈。

“9+2”是从粤港澳脱胎而来,反映了区域经济成长的客观规律。 粤港澳经济整合的加速和实力的膨胀,出现了一种强烈的外扩冲动,需要寻找新资源、新的市场,扩展腹地。

从粤港澳产业成长的特性来说,粤港澳合作建立了庞大的外向型加工业,为了保持外销产品的竞争力,需要有大量的原材料、人力资源和能源,只有在充足的、廉价的和高质量的要素的支持下,大珠江三角洲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得于保持。

从产业成长的规律看,粤港澳目前的一些产业、产品或生产环节,需要进行调整,部分生产外迁成必然之势,只有腾出空间,才能进行高层次产业的引入。产业的梯度转移,总是要寻找成本或其他环境落差大的地方。

珠三角的加工产业 大部分本来就是在国际产业的梯度转移中承接港澳等地的转移而来,随着产业不断升级,一些产业链必然要伸展出去。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区,可以建立产业族群成长所需要的大平台,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密集产业的转移,装备制造业的配置。无论对粤港澳还是周边省区,都是极为有利的。同时,周边省区愿意接受其辐射。

粤港澳服务业比较优势明显。港澳服务业经过深圳和广州的放大,具有强大的辐射和拉动功能。香港、深圳和广州,由外到内组成一条服务业城市链,也是一条增长极叠链,这条链产生的强大的吸引力,可以带动整个南中国的经济增长。

粤港澳具有完善的对外通道优势。中国各地的经济,在国家加入WTO、CEPA和10+1等开放措施下,日益显现外向性;无论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看,周边地区以至南中国各省在发展外向型经济首先选择大珠江三角洲作为他们急需的畅顺的对外通道。根本上来说,从粤港澳扩大到泛珠三角,符合要素互补与效益最大化的共同要求。资源互补要求大范围的资源整合。粤港澳2002年出口中,成衣和纺织品、鞋、玩具和家用电器是主要产品。

这说明其仍处在资源密集的外发加工作为产业核心的时期。大量的、稳定的、低廉的生产资源的供给,是关键环节。由于周边省份具有丰富经济资源,尤其是矿产、人力和电力资源,但缺少资金,缺少管理经验和市场网络,而大珠江三角洲资本雄厚,融资能力强,相互间可以充分的互补。

既然“9+2”是粤港澳经济区的扩大,“10+1"进程对珠三角经济进程的影响也会顺理成章的影响到泛珠三角。况且泛珠三角的几个西南省份本身就和东盟相连,处于中国与东盟陆路连接的板块上。所以,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将对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战略与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10+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也是“泛珠三角”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牵引力量。纳入“泛珠三角”的周边其他省区,都对“10+1”表示了极大关注。正采取有力措施抢抓这一战略机遇。

对泛珠三角而言,要抢抓“10+1”的机遇,除上述和加快粤港澳融合相类似的策略外,还要关注三点:

一是要通过泛珠三角的要素整合,带动“泛珠三角”产品和资金南下。泛珠三角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实现“10+1”后,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区域内贸易便利化、通关程序的协调简化等将使资金、技术和商品的流动更为便捷,泛珠三角与东盟在服务领域有较大的互补性,双方在承包工程和劳务、旅游业、文化交流、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会得到有效的促进。

二是要发挥香港在“9+2”和“10+1”的对接中的独特作用。目前香港在广东与东盟的出口加工企业之间充当着原材料及半制成品的组织者。近年来,这部分的贸易量每年不低于100亿美元,占了广东与东盟之间的转口贸易的六成左右。广东通过香港与东盟的转口贸易,或东盟通过香港进行的转口贸易都在逐年上升。原因在于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出口加工业近年有较大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出口加工厂将香港作为对北美、东北亚出口的理货和分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