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发展特色农业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07-18 16:27:55

序论:在您撰写发展特色农业的措施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发展特色农业的措施

第1篇

云南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了必须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道路,当地的高原特色农业具有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等特点,它们是区别于别地的高原特色农业的最大亮点,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高原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文章就针对当地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就加快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实施措施

1 我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先决条件

1.1 高原地区地貌立体,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皆有。

1.2 气候条件适宜,光热充足、雨热同季、春早冬晚,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繁多。

1.3 物种品类丰富,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

1.4 烟草、茶叶、花卉等都享誉国内外,打造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等“十二大品牌”,加快形成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影响深远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和品牌。

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要力争实现“三个翻番”、“三个突破”,努力提高农牧业综合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出口、粮食总产量以及畜牧业产值和农产品加工产值

2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2.1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农业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优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全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是新时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决策。

2.2 当前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阶段,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在深化省情认识、科学定位全省农业产业发展基本方向后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2.3 我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等巨多优势,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等品牌已经闻名中外,各地都不乏富有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原特色农业在发展中面临精深加工产品少、经营规模小、产品竞争力不强、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精心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推出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迈上新台阶,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为实现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4 特殊的资源,特异的品质,特定的思路,特别的营销,“特”字号催生当地高原特色农业渐入佳境。

2.5 打“高原牌”,走特色路,高原特色农业以崭新的姿态闪亮登场,农业“变形”大戏迭起,具有更深远的意义。”通过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构建,从而促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引导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服务人员,最终实现农民变市民的“软着陆”。

3 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的实施措施

3.1 绿色引擎 动能强劲

全省各级各部门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按照“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特色基地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拓海内外市场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从而以差异化、特色化竞争,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继续巩固当地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优势,闯出一条有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3.2 深化改革 焕发生机

通过大胆的探索和实践,用改革的办法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创造和积累解决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的经验和对策,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力,掀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新篇章。

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土地流转新模式,实施土地大规模有序流转,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型。

3.3 投资洼地 蓄势发力

随着全省现代农业产业规模的迅速提升和市场价值的不断显现,更多具有敏锐市场意识的企业开始投身农业,以资本雄厚及市场营销能力强大等优势,进一步提高了云南农业的组织化、科技化、品牌化和深加工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3.1在努力加快产业及品牌建设的同时,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市场开拓工作也不断加码,精准发力,加快“走向全球”的步伐,不断组织开展当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向泰国、土耳其、香港、澳门等一系列专场推介活动。

3.4 组织个人、合作社和企业,努力拓展高原特色农产品互联网营销

第2篇

    1.1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初具规模

    一是重庆市针对重点农产品在品种和品质结构方面进行了调整,极大地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向区域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初步统计,全市特色蔬菜种植面积达150万亩,产量140万t,其中,榨菜面积48万亩,产量84万t,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2,加工辣椒种植面积25万亩,魔芋、藠头、花椒、食用菌、姜、莼菜、草食蚕等特色蔬菜也有一定发展;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达137万亩,产量35万t,其中,南方早熟梨、名柚、柠檬、杂柑、猕猴桃、晚熟龙眼、枇杷、木瓜等特色水果发展较快;特色粮食种植面积达250多万亩,主要包括加工马铃薯、酿酒高粱、菜用玉米、绿豆、荞麦、白豆、赤豆、葛、能源甘薯,其中,加工马铃薯达162万亩,酿酒高粱40.5万亩,名优茶叶62万亩;特色中药材种植面积29万亩,主要包括青蒿、黄连、党参、八角、薯芋;特色纺织材料种植面积145万亩,主要是蚕桑、苎麻、黄红麻;以牡丹、腊梅、红掌为主的名优花卉种植面积1.5万亩;特种畜牧产品如:荣昌猪、四川白鹅、肉兔、长毛兔、重庆黑山羊、酉州乌羊、麻旺麻鸭、渝西乌鸡、南川土鸡、蜜蜂等,养殖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四川白鹅存栏680万只,年出栏170万只,肉兔和长毛兔各存栏1000万只和250万只,年出栏肉兔1500万只,兔肉产量1.5万t,年产兔毛1200多t;特色淡水产品包括胭脂鱼、岩原鲤、中华倒刺鲃、鲟鱼、大口鲶、优质鲫鱼,现有养殖规模13万亩,产量4.7万t,其中优质鲫鱼养殖面积8.6万亩,产量4.3万t。二是重庆市特色农产品的开发,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如:全市特色淡水产品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全市榨菜种植人均收入达1371元;两翼地区茶叶种植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24元;马铃薯种植农民人均收入达1600元;潼南县蔬菜种植农民人均收入达3000元;江津区农民种植花椒人均收入达到1787元;石柱县加工辣椒种植人均收入达1600元。

    1.2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进程加快

    一是特色农产品的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产业链条逐步形成。目前,全市拥有以重庆市渝兴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华牧集团、涪陵榨菜集团、鱼泉榨菜集团、重庆市长德淀粉开发有限公司、渝东珍优水产品有限公司、重庆市东江水产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200个,其中国家级10个,产值达40亿元,惠及农户110万户,平均每户从中增收300元。二是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初显。目前,全市有各类特色农产品品牌125个。“涪陵榨菜”、“鱼泉榨菜”、“垫江牡丹”等知名品牌享誉全国;“九叶青”花椒为全国四大花椒品牌之冠;“骄王”牌花椒粉、保鲜花椒、花椒精等花椒系列产品被评为绿色食品;“石柱黄连”驰名中外;“荣昌冻乳猪”、“荣昌烤乳猪”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稳步上升;“万州柠檬”畅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

    1.3产业辐射功能显现

    一是带动商贸物流发展。一批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形成、壮大,如:万州宏远批发市场、石柱黄水黄连批发市场等,带动了一大批特色农产品走出重庆,并逐步占领国内外市场。二是带动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发展。全市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农业旅游景点7305个,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8个,总接待能力2200多万人,景点包括自然生态、森林、园林、水面、农家乐、养殖场、农田等几大类,经营方式以“农家乐”为主。其次为农业观光园区、农业休闲度假园及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如:永川黄瓜山中华梨村、忠县“中国柑橘城”、渝北鹿山农业观光园、大足荷花鱼山庄、潼南油菜花节等。据初步估计,目前全市农业旅游实际接待能力只达到总接待能力的一半,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

    2全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必须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选准主导产业。虽然全市特色效益农业和产业化经营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农业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处在初级发展的阶段,一些制约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仍然存在。

    2.1对特色效益农业主观认识不足

    一是受传统农业及生产的影响,对特色效益农业的认识不清晰,往往是静止和固定模式,缺乏发展化和对时代性内涵的认识。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已不仅仅局限于发展第一产业,它延长了传统农业的产业链,渗透到了加工工业、商贸物流业、旅游业、餐饮业等二、三产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它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和农产品贸易流通。二是受传统农业在三次产业分配中地位的狭隘理解,认为农业在GDP和财税上的贡献作用远不如工业,个别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往往忽视农业发展,在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存在对农业重视不够。

    2.2对产业布局缺乏统一规划

    近年来,全市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的农业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必须对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诸如产业同质化、盲目追求规模化等系列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和深入分析研究。虽然农、林、水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制定了相关产业规划,但产业规划间缺乏有效衔接,未能对基层乡镇农业结构调整进行很好地指导,这些都需要统一制定能涵盖全市农村各大产业的规划加以解决。

    2.3特色效益农业基础薄弱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它的带动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的规模进程和效益。但现阶段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都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虽然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农业企业1000余家,但普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吸引的外来资本和社会投入还不多,对本地种、养业带动能力还不强,与农户的经济关系也比较单一,一般表现为季节性产品供销合同关系,难以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由此出现了产业链条脱节、断裂现象,农户利益得不到可靠的保证。二是产业化组织程度不高。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合作组织自身实力不强,无法满足会员对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方面的需要;第二,合作组织与会员之间还缺乏紧密的利益联系纽带,组织比较松散,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农户行为封闭化、短期化、个体化、自利化,传统农业色彩仍然浓厚,接受市场指令和政府宏观调控指令的意识差。第三,由于受资金和人才的限制,难以更好地进行技术攻关,使得农业标准实施步履艰难,农业技术、农机推广更新速度过慢。三是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除主次干道沿途村庄外,村级道路多为村民自建,达不到通客要求,农民生产生活行路难、出行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全市70%以上的耕地没有灌溉保障。四是农民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目前重庆市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老龄农业”现象突出。由于这部分农民相对来说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差、技能水平较低,学习新技术、获取新信息的能力都比较欠缺,部分农户把农业当成“副业”,采取“维持”性简单再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极低,弱化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栽培技术、养殖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

    3加快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应立足特色抓效益。特色是优势资源,是前提、是手段,而效益才是归宿,是目的、是根本。我们既要重视农业本身具有的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社会效益,也要重视特色农产品因市场化流通为企业、农户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要重视因其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联动效益。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主要途径和措施。

    3.1强化政府主导,加大特色效益农业扶持力度

    一是整合多方资源。整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商贸、旅游等多方政策、资金、项目资源,形成合力,促进特色效益农业与农业专业化的结合,与旅游业、商贸物流业的融合,为特色效益农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积极扶持引导。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对特色效益农业实行扶持和倾斜;在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税费减免;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植力度,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农业”、“二次分配”、“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农户和基地建立稳定的关系;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名优农副产品商标注册和保护力度;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扶持农业专业大户,鼓励农村集体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地向经营能手、龙头企业集中;用好用活农村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调动和激发社会资本投资特色效益农业的积极性。

    3.2坚持市场导向,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一是采取有效激励机制,大力鼓励科技人员创新,使农业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真正转移到为农业生产服务中。二是进一步完善农业推广体系,构成一个由政府、民间组织、农业科研单位和农户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多样化组合的组织体系。三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建设。包括:(1)信息体系建设;(2)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3)建立和完善多媒体农业技术推广体系;(4)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四是立足市场需求,重点进行以下农业科技创新:(1)引进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品种;(2)建立低耗高效、集约化经营的高新技术农业;(3)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林、牧、渔业的开发和管理水平;(4)大力推广和引进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农业;(5)农业自然灾害及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技术;(6)农产品贮藏保鲜、冷链物流技术及精深加工技术;(7)建成一批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为农业科研和技术创新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创造必要条件。

第3篇

【关键词】 毕节试验区 特色农业 现状 对策 研究

一、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毕节市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理念,积极创新机制,以农户为基础,以基地为依托,以企业为龙头,全面促进特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1、特色农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全市蔬菜、经果林、茶叶、中药材基地分别发展到352万亩、209万亩、77.2万亩、45.53万亩,特色烟草81.01万亩;优质马铃薯512.5万亩;特色杂粮160万亩;油菜101.2万亩。无性系扦插育苗7500亩;新增规模养殖场1024个,人工种草103.78万亩。全市10个产业示范带和102个特色产业示范园初步建成。特色农业在全市形成了规模效益,初步形成粮油、茶叶、马铃薯、辣椒、果蔬、畜禽等6个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提升了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全市地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达2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2708个,土地流转面积达103.8万亩涉及农户36.3万户。口创汇836.5万美元,带动农户增收4.2亿元。

3、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种植业内部结构,特色经济作物在近十余年中发展迅速,全市粮经作物种植比从63∶37调整为55∶45,使种植业结构得以优化,农业比较效益逐步改善。二是农产品品质有所提高。农产品样品检测合格率达99.85%,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79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3个,有机农产品认证20个,通过地理标识产品认证4个,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个,获“贵州省名牌产品”8个,“贵州省著名商标”21个,专利授权8个。纳雍县获“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美誉,大方县荣膺“中国豆制品之乡”、“中国皱椒之乡”,威宁县被誉为“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

4、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初具雏形

休闲农业在毕节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批依托当地农业自然资源优势而创办的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等逐步显现,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比重正在得到稳步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相对稳定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经营户已经发展到250户左右,营业收入接近20000万元,资产总额25936万元;上缴税金329.98万元;年接待游客约190万人次;带动农户约8700户。贵州惠馨果业发展有限公司(民心苑)、金海湾天乐园、织金县雅贤现代农业观光园3家农业观光园获省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市省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达5家。其中黔西县解放村获农业部评选的“2011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前十名,向全国很好地展示了毕节试验区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

5、农业科技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截止到2011年底,共推广玉米育苗移栽276.12万亩,玉米地膜覆盖90.51万亩,绿肥聚垄206.2万亩,玉米包衣106.65万亩,水稻旱育稀植51.63万亩,两段育秧8.2万亩。良种覆盖率也大大提升,推广杂交玉米316.04万亩,覆盖率达85.04%;杂交水稻55.1万亩,覆盖率达84.9%;脱毒马铃薯308.52万亩,覆盖率61.69%;优质油菜101.17万亩,覆盖率99%,科技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1、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创新发展思路,是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各级领导把发展特色农业纳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毕节地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毕节地区“十二五”特色食品发展规划》、《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等10多个重要文件。明确各产业中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以便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对于促进试验区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增效、推动试验区特色农业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因地制宜地开发研究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是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技术保证

为了改变试验区农业生产耕作粗放、作物栽培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毕节试验区成立后,各级政府把“科技兴农”作为发展农业生产及粮食生产的重要战略措施。成功选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组合),近十年来,先后育成杂交玉米新组合11个、粳稻品种3个、小麦新品种2个、马铃薯5个、荞麦4个、辣椒品种2个,一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利用。这些技术成果,不仅为20多年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而且为今后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

3、开展农业生态建设,走农业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道路,是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

在农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有机结合起来,综合配套,取得了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效果;特别是绿肥的大面积种植、绿肥聚垄耕作法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用地和养地的有机结合,绿肥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0万亩左右,在农田水土保持、培肥地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毕节试验区在继续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设施不配套,农机装备不足,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工程性缺水问题尤其突出。以2011年为例,全市人均工程供水量231立方米、仅为全省平均数240立方米的96%、全国平均数446立方米的51.8%。二是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初级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能力较弱。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仍然很大。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960元,仅为全国平均数7917元的63%。三是龙头企业少。目前,全市虽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家,但省级仅有25家,国家级仅有1家,且市级龙头企业标准相对较低。四是农村劳动力短缺。农村劳动力年龄、性别、素质结构发生极大变化,青壮年劳动力紧缺问题明显。五是农业农村发展资金短缺。农村现有金融产品少,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些是制约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1、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农民增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严重滞后,除烤烟外,基本还没有成熟的农业产业化链条。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必须要进一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市场,把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起来,依托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一是抓基地。全市具有独特的生态立体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特殊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近年来实施的“3321”工程,已探索出一些经验。因此,必须跳出传统农业思维,破除小农经济观念,用战略眼光审视全市特色农业发展,切实按照已经制订的特色农业规划,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加工、品牌化定位、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二是抓龙头。必须着力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用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在产品终端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产品深加工、精包装、细分拣、耐贮快运等环节的问题,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培育本土企业,积极招商引进具有强劲带动能力的加工企业,增加龙头企业数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促进龙头企业健康发展。

2、建设和完善与特色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土地流转机制

为保证特色农业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的总体要求,在维护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家庭承包的基础上,鼓励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租赁农户的土地使用权,用于规模开发生产优质、高效的农特产品。引导和允许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与龙头企业组成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建设农特产品生产基地。

3、实施以农村循环经济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

要以农村沼气池建设为载体,以种植模式的调整为突破口,集成配套科学合理的优质、高产、高效的种养殖技术措施,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多循环”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内部种植―养殖―工业―营销、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实现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4、实施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程

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切实抓好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程的实施,促进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一要针对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中、高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中、高级农业专门人才,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二要持续不断地在农村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大力培养农村种养殖能手和科技示范能手,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5、创新特色农业发展的机制体制

一是创新龙头企业与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等经营机制,把抓好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持之以恒推动特色农业健康发展。二是创新涉农服务机制,改革服务体制、创新服务方式,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加工、销售等服务。三是创新支农资金投入体制。积极组建特色农业投融资公司,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全面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特色 农业 发展

1. 构建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 内蒙古的区情客观上决定了必须发展区域特色农业

区域之间总是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共生机制。内蒙古地处祖国的北疆,横跨华北、西北、东北三大区域,面积仅次于和新疆。各盟市旗县的自然禀赋、经济状况、社会条件、人力资源等区域间的发展基础各异,实现发展水平也不同。内蒙古区域经济要实现良性发展,就应正视这种差异,避免各区域结构的趋同,必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与其他区域展开合作,以发挥区域间的互补性,把区域优势变成更大区域范围的优势。在公开竞争的基础上实现各盟市旗县区域经济互利合作,促进内蒙古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

1.2 内蒙古的农业产业化需要区域特色农业的支撑

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特别是我国加入WT0之后,无论是优化农业结构、农产品结构,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质量,创造名牌产品,还是解决农户分散生产,组织化程度低,难以进入国内外大市场的矛盾,都有赖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发展。区域特色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内蒙古各盟市旗县资源在市场竞争能力中的比较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不断优化配置资源和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内蒙古伊利和蒙牛两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就是最好的成功例证,他们凭借其产业和产品的经营,占领并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特色经济优势,并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支柱产业,实现“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农业科技产业化。因此,内蒙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必须先立区域特色。

1.3 内蒙古实现经济转型呼唤发展区域特色农业

内蒙古是资源富集地区,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内蒙古实现内蒙古经济振兴的必经之路。当前,内蒙古生态恶化,农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趋同现象日趋明显,而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由于盲目跟进等原因又出现新的趋同,加剧了农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和潜在的市场风险。要提高国内农产品的竞争力,必须加大农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发展拥有外向型主导产品的区域特色农业,全面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农业结构调整是内蒙古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调整各个区域自身传统的、现实的、潜在的以及在区域内、区际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当地的区位、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特色农业、优势产品,提高其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逐步形成具有内蒙古鲜明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1.4 内蒙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闯出一条区域特色农业之路

当前,内蒙古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客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显得越来越迫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是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行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围绕这个目标,内蒙古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探索一条既发挥内蒙古比较优势,又能克服传统农业发展难题,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其正确的抉择是大力发展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也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依托各盟市旗县各自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和经济社会条件,走出一条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2. 构建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2.1 精品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区域特色农业的特点是把特色农业作为一个系统的产业工程,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市场农业和以高效优质产高产“三高”为标准的高效农业,主要突出品牌效益的精品农业。内蒙古区域特色精品农业全面实施伊盟、蒙牛、鄂尔多斯、鹿王、草原兴发等10多个知名企业名牌战略,以农产品名牌开拓市场,以龙头企业带去动种植、养殖、水产等精品农业产业,着力创造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

2.2 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区域特色农业特点的是立足于各盟市旗县乃至于苏木嘎查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和社会的供求需要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在做大做强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提升农业集约经营水平,开拓农业的多种功能,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业成为能够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高效农业。主要应发展以主导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农业产业化经营。适合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主要应集中在肉、蛋、奶、禽、瓜、果、薯、豆、葡萄、苹果等农产品的产业化领域。力争在这些领域再争创十几个高效农业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和比例。

2.3 科技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区域特色农业主要特点是按照建设高效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农业功能多样化的要求,在大力推进农作制度改革和生产模式创新,重点实施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高效生态的高科技生产模式。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应依托动植物资源和蒙药聚集优势,进一步提升医药产业,建设东北地区重要的中蒙药和生物工程技术基地;依托富集的林业资源。加之通过口岸引进俄蒙木材资源,积极林产品产业化,建设东北地区重要的林产品深精加工基地;依托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建设种子工程基地、基因工程基地、胚胎生物制剂系列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4 市场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特色农业主要特征是根据本地独特的土壤、气候、品种等特点以及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具有产品特性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农产品的一种农业产业经济形式。内蒙古在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全过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不能只强调自己的资源优势,而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应重点推进东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水生生物的农业化经营进程,延伸野生动植物的产业链条;推进西部地区瓜果蔬菜日光温室农业科技产业化经营进程,延伸瓜果、蔬菜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业链条;推进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乳制品业、羊绒制品业、羊肉加工量在全国市场的份额;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双汇、金锣、得利斯、椰风、屯河、光明、三元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强势企业落户内蒙古,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优势,如:鄂尔多斯羊绒制品、阿拉善苁蓉系列产品、乌海优质葡萄、巴彦淖尔华莱士等产业化。

2.5 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区域特色农业的重要特点是以绿色消费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形成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以绿色安全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的重点要放在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和土特动物品种养殖。在种植过程中严禁使用有害有毒残留农药和化肥,严格利用生物防治病虫病技术的“三严”措施,生产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在饲养过程中,不添加任何生长素,努力开拓内蒙古土特种绿色产品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拳头产品,形成产业化,实现规模经营。

2.6 优势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区域特色农业的特点一定区域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深度开发农业资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区域整体推进,区域竞争与合作而培植出具有规模效益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的农业产业化。

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要从亚当一史密斯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迈克儿・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审视,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工业城镇应当充分利用资本优势和市场优势,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高科技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和相对市场优势型的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重点发展如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产品及其加工农产品。

3. 构建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的保障措施

3.1 组织领导保障措施

加强构建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区域特色农业要从理论规划变为实践行动,尤为重要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组织协调、政策导向、措施保障。各盟市旗县政府要把构建区域特色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程来建设,把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工作来抓,把推进区域特色农业作为农业结构重点产业来调整,把区域特色农业作为创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各级政府要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成立工作机构,专司区域特色农业组织、协调、指导职能。在全面调查评价自治区发展特色农业比较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自上而下编制、盟市、旗县级区域特色农业规划;再由政府职能部门提出培育优势农业的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自治区政府要通过财政投向、扶持政策、信息引导等手段来引导各盟市、旗县区域分工,加强区际协调,防止重复建设,结构趋同,无序发展。

3.2 科技支撑保障措施

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着眼内涵发展,不断引进消化最新科技成果,拉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扩大特色农产品的消费领域及其深度,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管理科学化。一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创新,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强旗富县建设,组建内教育、科研、推广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的区域性、专业性科技服务,建立和完善首席专家、推广教授、科技特派员,责任农技员制度,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二要加大科技兴农资金的投入,建立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带乡的农业投入机制,切实提高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支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能力。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科技研发、良种良法推广、农民培训教育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民间资金投资区域特色农业,引导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发展农业信息、科技、保险、信贷等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在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特色农业技术创利的信贷投入。适当集中支农财政资金,重点投资特色农业发展的科研、应用、推广和示范基地建设。

3.3 服务体系保障措施

特色农产品需求变化明显,风险较大,流通渠道是否通畅成为农产品迅速抢占市场、节约成本的重要环节,构造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首先必须构建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物流体系,发展一批内蒙古涉农商贸企业集团,改造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现代农业物流中心,逐步形成联通自治区、辐射全国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二要积极培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创新农业服务形式,大力推进以农民专业合作化为基础,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后盾的“三位一体”的服务联合体建设,努力构建以政府部门的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集技术、信息、金融、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平台。三要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品牌战略,培育若干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依法保护内蒙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牌。四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有效整合多种信息网络服务资源,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第5篇

一、充分认识特色农业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镇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人多地少,地形起伏较大,部分地区缺水易旱,传统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增幅较小,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其他地区相比,我镇特色农业整体发展不平衡、优势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同时,我镇的区位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宜马铃薯和南(冬)瓜种植,有特殊的上市时期。马铃薯、南瓜既是蔬菜又是粮食,旱作节水,在江淮分水岭缺水易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为粮食增产开辟了新途径,也为农村中老年农民就业创收创造了机会。同时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为秸秆禁烧源头控制提供了重要保证。通过实施特色农业工程,做大做强原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的特色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

二、实施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目标和布局

(一)发展思路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总体要求。巩固草莓老区,培育发展草莓新区,抓好马铃薯、南(冬)瓜示范片,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业。

(二)目标任务

1、优质草莓产业。以草莓脱毒种苗繁育推广、新品种引进示范、品质提升为重点,巩固提升梁圩村、庞孤堆村、前黄村草莓老区,争取在2011年在梁圩村梁大圩沿路、庞孤堆村土地整理项目区建两个100亩以上集中示范片,这两个村村民,有丰富的种植草莓经验,而且水利条件较好,在路边群众容易看得见,有很好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培育镇北村、羊荒村、柘塘村草莓发展新区,力争2011年草莓发展达到3000亩,逐步形成产业集聚群,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2、优质马铃薯、南(冬)瓜产业。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大力推广优良马铃薯、南(冬)瓜和“马铃薯接茬南瓜”“马铃薯接茬南瓜接茬马铃薯”高效栽培模式,改造传统种植模式和习惯,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壮大规模。2011年力争在油坊村建设500亩以上集中连片马铃薯示范片,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马铃薯产业,力争用3-5年时间形成万亩高效马铃薯南(冬)瓜示范基地。

(三)产业布局

在梁圩村、庞孤堆村、前黄村、柘塘等村重点发展草莓产业,在油坊村、梁山村等村发展马铃薯南(冬)瓜产业,通过示范引导,逐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三、实施特色农业工程的扶持政策和推进措施。

(一)项目支持。积极向上争取农业项目,扶持特色农业发展,特别是加大扶贫互助资金、扶贫项目、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项目争取力度,扶持特色农业示范片建设,哪一个村特色农业示范片先建立起来,帮扶项目就落到那个村,通过项目扶持,解决示范片建设过程中的许多难题。

(二)鼓励农业招商。对外招商信息,号召全镇广大干群进行农业招商,对新引进草莓、马铃薯、南(冬)瓜种植大户种植集中连片面积达到100亩以上,奖励引进人5000元,种植面积达到200亩以上的奖励10000元,毎增加100亩加奖5000元,以此类推。

(三)加大对村级奖励措施。对通过招商或者组织群众集中连片种植草莓、马铃薯、南(冬)瓜达到100亩以上的,奖励村集体10000元,(其中5000元用于奖励个人,5000元用于土地流转等费用),达到200亩以上的奖励20000元,每增加100亩嘉奖10000元,以此类推。

第6篇

一、我县农业特色产业现状及今年以来主要工作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县已经形成七大主导产业规模生产区域经济带:一是以为重点的1.8万亩高山蔬菜区域生产经济带;二是以、、、、、、为重点的3万亩茶叶生产区域经济带;三是以、、、新中、、为重点的12万亩笋竹生产区域经济带;四是以为重点的近40万只生猪生产区域经济带;五是以、、三个街道、、为重点的2万亩淡水养殖区域经济带;六是以、、、、、、、、、为重点的7.2万亩干水果生产区域经济带;七是以、、、新中、、为主的1.7万亩中药材生产区域经济带。铁皮石斛、苦丁茶、食用菌、放养鸡、花生等一批带有地方特色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农业标准化建设正方兴未艾,已制、修订高山蔬菜、茶叶、水果、畜禽产品等四大系列27个农产品地方标准。导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布局的基本形成,标准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品牌农业的不断发展,为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经济主体逐步发展壮大。今年以来,我县把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合作社等各类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着力点,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孕育和发展。至目前,各类组织已发展119个,平均年增22%以上,其中龙头企业达52家,销售收入6.8亿元,农产品专业市场8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96多家。随着经营主体的不断壮大,农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6.9万户,占全县农业人口11.3%。订单方式目前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带动方式,目前全县订单总面积近4.2万亩。农业各类组织的快速发展和带动作用的逐步增强,农业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为推动我县高效生态农业的加快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扶持力度明显加大。今年,县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落实了1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等,以及对获得市县级农业特色产业强镇强村称号的给予奖励。此外,通过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投入机制,不断增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动力。年初,县政府副县长专门牵头召开了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作座谈会,要求农业、林特、水利、交通等部门,加大对“三强”工程的扶持力度,将有关专项资金向“三强”创建村靠拢,凝聚力量,合力扶持,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全年,各相关部门共投入扶持资金达200多万元,有效推动了我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今年,县里继续将“三强”工程创建任务分解到乡镇(街道),并对乡镇(街道)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并要求相关部门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对相关部门进行个性考核,进一步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指导。

二、存在问题

通过“三强”工程的实施,对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显著。但同样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特色产业总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明显。近年来,我县茶叶、高山蔬菜、水果、笋竹、中药材、生猪、淡水养殖等七大主导产业均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乡镇(街道)之间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如以工业经济为主的镇、镇等乡镇,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重视度不够,每年很难上报强村创建对象。二是尽管财政扶持力度加大,但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局面严重。相对周边县市区来说,我县财政较困难,尤其是乡镇财政投入农业特色产业的资金非常有限,导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优势缓慢。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康庄工程的实施,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还较低,限制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各级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各级部门的共同配合,但政府部门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同时,各级部门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等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各自为阵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制约着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三、工作思路

(一)加大市场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一是切实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内部自身管理,发挥龙头企业协会的作用,加强龙头之间、行业龙头的规范化管理,尽快把龙头做大做强。二是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实力,带动更广泛的农户参与扩大再生产。三是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加强品牌的规范化管理,发展品牌农业,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共享度,充分发挥品牌带给农业的经济效应。四是加快农产品综合性批发市场建设和以主导产业为依托的专业市场建设,发展配送、直销等现代农产品营销业,建立和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

(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依靠科技,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做大做强茶叶、笋竹、生猪等主导产业。一是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种子种苗工程建设;二是加快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推进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三是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引进方式,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四是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五是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应用水平,减少土地和劳动力对农业发展的压力,促进农业更快发展。

(三)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一是组织有关部门分产业分环节开展调研,进一步摸清我县农业特色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对策建议,提供县委县政府决策;二是在调研基础上,分行业制定发展规划;三是完善政策措施,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特别注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计划对各农业政策和农业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查,并提出完善的政策措施;四是计划年初专题召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具体部署工作任务。

第7篇

一、加深对发展*地区特色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一)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农业是*大开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农业是*农业开发的重点。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发展*经济和缩小东*差距创造条件。

(二)发展特色农业是*地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利用*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培育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可以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地区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三)发展特色农业是增加*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目前*地区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可以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目标。

(四)发展特色农业是保护*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特色农产品对于资源和生态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发展特色农业要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既能够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特色农产品,调动农民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进一步明确发展*地区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发展*地区特色农业,要因地制宜,立足当地农业资源优势,选择具有一定区域规模、产业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的特色农产品和产业,依靠科技,培育名牌,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高起点和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消费需求,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发展商品率高、市场需求强的特色农产品。

──突出发展重点。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等方面因素,优先发展优势比较突出的产品。

──适度规模生产。要考虑特色农业生产条件的独特性和消费需求的特点,坚持在适宜区域进行生产,做到规模适度,确保产品特性。

──按产业化进行开发。要着眼于特色农产品整个产业的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产业体系,构建产业群体,形成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区。

──兼顾生态建设。要从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出发,发展既能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产品,调动农民进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三)发展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每个省区培育形成几个在国内、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点、知名度高的产品品牌和特色产业带区,提高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形成区域经济支柱,构建*地区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显著提高特色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突出抓好*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

(一)特色种植业产品。*地区特色种植业产品生产历史悠久,产品品质好,质量高,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品种、品质结构,逐步减少不具备资源优势、缺乏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为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生产腾出空间。抓住关键环节,重点解决影响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的主要问题,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优质胡麻、油葵等特色油料作物的生产,要注重品种改良和油脂加工技术改造。橡胶生产要立足现有植胶基础,通过新技术的采用、胶树品系改良和增加投入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马铃薯生产要加强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形成规模化生产优势。杂粮、杂豆生产要抓好品种改良,形成合理生产规模,健全市场营销体系,拓宽市场渠道。蚕桑生产要加强基地建设,改良蚕种,提高品质。名贵中药材生产要加快药用植物的人工栽培,建设川贝、天麻、杜仲、枸杞、黄芪等生产基地,扶持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优质烟叶生产要突出特色,提高生产水平,改进加工工艺。

(二)特有园艺产品。*地区具有特殊的物种和气候资源优势,园艺产品品种繁多,特色突出,发展潜力大。这些产品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能够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栽培技术,改造园艺产品的传统生产方式,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要发挥鲜切花、球根花卉和花卉种子生产的优势,加快新品种引进、选育,加强加工、保鲜等设施建设。优质反季节蔬菜要实施精品战略,推行精细化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特色瓜果生产要实行原产地保护制度,适应市场对鲜食和加工专用品种的不同要求,调整品种结构,培育品牌,加强市场营销,提高园艺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地区草地资源丰富。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天然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在牧区要推行草原划区轮牧,实行舍饲和半舍饲。在草原生态脆弱区和严重退化地区要实行禁牧和休牧制度,加快草原植被恢复,逐步实现草畜动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南方草山草坡资源,加强牧草种子基地、草原监理和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等建设,加快草业加工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引进,带动*草业发展。*地区是我国传统的优质牛羊肉、羊毛、羊绒及肉兔等其它草食家畜的主产区。要调整畜群结构,改良畜群品种,提高优质肉牛、肉羊比重,加快发展优质细毛羊,稳定发展绒山羊,改革传统的养殖方式,大力推行舍饲圈养,提高畜产品商品率。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秸秆养牛和特色畜禽类生产。要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草地畜牧业质量和效益。

(四)高效生态特种水产养殖业。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发展渔业生产具有较大潜力。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大水面资源和冷水性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湖泊、水库、山区河沟和溪流等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西北地区要结合沿黄河水域开发,改造低洼盐碱地,发展渔业生产。要推广普及健康养殖模式,发展稻田养鱼、养蟹等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重点发展冷水性鱼类等特种水产品生产,提高名特优新水产品产量的比重。不断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良种培育、病害防治、饲料生产、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五)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是提高农业附加值、带动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把*特色初级产品变为特色加工产品,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着眼农村市场,注意开发周边国家市场;既要发展成规模的现代加工业,又要发展各种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传统技术生产。要努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发展名牌产品,建立健全市场营销渠道和网络,形成以粮油制品、肉制品、果蔬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要立足于现有加工能力的技术改造,着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精深加工能力,不能盲目铺新摊子。要把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与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合理布局,形成规模,更多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四、采取有利于*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特色农产品良种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发展特色农业,良种要先行。要加大“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动物保护工程”等项目向*地区特色农业的倾斜力度,加强特色农产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开发步伐,推广更新一批适合*特点的优良品种。加强成套生产技术的推广,着力解决好特色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关键技术。要重点加强草地畜牧业的良种体系、防疫体系和冷链设施建设。针对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特点,要推广耐旱农作物良种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西南地区季节性缺水和蓄水能力差的问题比较突出,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二)建设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是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要选择一批产业发展基础好的重点县市,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良种供应设施、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机械化作业服务体系等建设。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实行全程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创立一批特色品牌产品。加强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的培训,推动标准入户。

(三)建立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制度。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垄断性,是保证特色农产品质量的前提。要尽快研究制定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区域划定、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实行依法保护,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保证质量和特色。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

(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载体。要落实国家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依托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在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方面的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特色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要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加大《草原法》执法力度,落实草地家庭承包,切实搞好草原建设和保护。采取工程、农艺、化学控制和生物技术等节水措施相结合,建立田间蓄水、抗旱保水、节灌补水和土壤培肥等节水技术体系,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注重特色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实施保护性耕作。积极推广沼气等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