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医号脉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7-17 16:23:01

序论:在您撰写中医号脉基础知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医号脉基础知识

第1篇

很多人认为中医的作用是:我身体不舒服了,去看了西医也没什么大毛病,我去中医那里调理调理吧;要么就是,医生,你给我号号脉,看看我有什么毛病;又或者是患上了西医无法治疗的绝症了,看中医死马当活马医吧。中医靠望闻问切看病,再加上中医与国学的紧密联系,使得中医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2008年我很幸运地考入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始接触神秘而神奇的中医。当时记得老师曾问过我们一个好的中医需要什么,我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说需要学好中医知识,有的说要善于与病人沟通,还有的说要善于观察。老师最后却出乎我们意料地说:“尽管我们学习的是中医,但却应该具备扎实的西医基础知识,中医不应该排斥西医,而应该更好地利用西医来帮助中医诊断治疗。”因此,我们中西医课程都要学习。

从中医基础理论到中医诊断学,再到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从正常人体解剖到生理学、病理学,再到诊断学基础、药理学和西医内科学;从医古文到《黄帝内经》,再到《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课程多种多样,有的课程理解比较重要,但是更多需要背记。我大学的老师曾经笑称谁能把《伤寒论》从头背到尾,《伤寒论》选读这门课就满分,由此可见背诵的重要。中医的背诵的内容很多,我们需要动用各种方法帮助自己去记忆。比如各种方剂会被编成趣味方剂歌,例如小青龙汤,里面有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我们就编成 “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为中医的四大经典,虽然后三本已经成为我们的选修课,但却是中医的精华所在:经典的配伍,经典的剂量。也许诊治时你开药的种类没有问题,但最后疗效却不佳,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剂量的控制也是关键所在。虽然中医背记的内容较多,但是也有让文科生觉得比较恼火的课程——如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等西医学课程,里面包含有文科生高中没有学习到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

学医,经验的积累尤为重要。犹记得,当我第一次接触脉诊时,我才了解到,其实在以前诊脉有三部九侯诊法,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上、中、下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老师讲到这里时,同学还打趣道,幸亏由于时间和方便等因素,现在一般都是独取寸口了,要不然每天不知道要闻多少个臭脚。近代临床所提及的脉象有28种之多,而书本上的都是形容,偏理论,经过理解和实践才能弄明白。我来举个例子,比如有些人可能听说过“滑脉”,也就是很多人说的“喜脉”,它是什么样子的呢,摸上去应该是圆润的,如盘走珠,就像有珠子在盘子上来回滚动的感觉。其实它不仅仅是妇女的孕脉,也多见于痰湿、食积和湿热的病症,更重要的一点,滑脉有时候往往是青壮年的常脉,说明一个人的身体还不错。所以我们不能在搭出一个男生的脉是滑脉的时候,就说这个人怀孕了,那就要出笑话了。

如今我已是一名中医学研究生,但我觉得六年的学习仅仅接触到了中医的皮毛,且越学习,越加感觉到中医的魅力。如果你想行医治病,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学习中医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2篇

很多人认为中医的作用是:我身体不舒服了,去看了西医也没什么大毛病,我去中医那里调理调理吧;要么就是,医生,你给我号号脉,看看我有什么毛病;又或者是患上了西医无法治疗的绝症了,看中医死马当活马医吧。中医靠望闻问切看病,再加上中医与国学的紧密联系,使得中医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2008年我很幸运地考入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始接触神秘而神奇的中医。当时记得老师曾问过我们一个好的中医需要什么,我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说需要学好中医知识,有的说要善于与病人沟通,还有的说要善于观察。老师最后却出乎我们意料地说:“尽管我们学习的是中医,但却应该具备扎实的西医基础知识,中医不应该排斥西医,而应该更好地利用西医来帮助中医诊断治疗。”因此,我们中西医课程都要学习。

从中医基础理论到中医诊断学,再到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从正常人体解剖到生理学、病理学,再到诊断学基础、药理学和西医内科学;从医古文到《黄帝内经》,再到《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课程多种多样,有的课程理解比较重要,但是更多需要背记。我大学的老师曾经笑称谁能把《伤寒论》从头背到尾,《伤寒论》选读这门课就满分,由此可见背诵的重要。中医的背诵的内容很多,我们需要动用各种方法帮助自己去记忆。比如各种方剂会被编成趣味方剂歌,例如小青龙汤,里面有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我们就编成 “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为中医的四大经典,虽然后三本已经成为我们的选修课,但却是中医的精华所在:经典的配伍,经典的剂量。也许诊治时你开药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种类没有问题,但最后疗效却不佳,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剂量的控制也是关键所在。虽然中医背记的内容较多,但是也有让文科生觉得比较恼火的课程——如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等西医学课程,里面包含有文科生高中没有学习到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

学医,经验的积累尤为重要。犹记得,当我第一次接触脉诊时,我才了解到,其实在以前诊脉有三部九侯诊法,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上、中、下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老师讲到这里时,同学还打趣道,幸亏由于时间和方便等因素,现在一般都是独取寸口了,要不然每天不知道要闻多少个臭脚。近代临床所提及的脉象

转贴于

有28种之多,而书本上的都是形容,偏理论,经过理解和实践才能弄明白。我来举个例子,比如有些人可能听说过“滑脉”,也就是很多人说的“喜脉”,它是什么样子的呢,摸上去应该是圆润的,如盘走珠,就像有珠子在盘子上来回滚动的感觉。其实它不仅仅是妇女的孕脉,也多见于痰湿、食积和湿热的病症,更重要的一点,滑脉有时候往往是青壮年的常脉,说明一个人的身体还不错。所以我们不能在搭出一个男生的脉是滑脉的时候,就说这个人怀孕了,那就要出笑话了。

第3篇

摘要:英语两极分化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难题,文章借用中医的理念和方法,就如何缓解英语两极分化进行了探究,在教学行为的贯彻与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观察、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 :中医理念;两极分化;有效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99-01

英语两极分化现象一直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顽疾,有时候差距之大令人瞠目。怎样防治英语两极分化这个疑难杂症?笔者尝试借用中医的理念和方法,采取有效教学行为对英语两极分化进行了辨证诊治,取得了预想之外的效果。

一、号脉——溯流追源,探求病因

“治病必求于本”,中医学认为,只有找到致病的内在根源,在治疗时从局部到整体共同考虑,方可获得理想的疗效。英语两极分化看似病症出在学生身上,实则不然,学生主观上都有学好英语的强烈愿望,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笔者认为教学行为的偏离才是导致两极分化的根本病因。

1.忽视语音教学——导致英语学习经络不通。中医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说人体经脉通则身体正常,不会感觉疼痛或不舒服,而经脉阻塞不通就会引起疼痛或疾病。笔者观察发现,课堂上英语掉队的学生,大多数根本不会拼读单词,更不用说读出完整的句子和课文,原因是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都忽视了语音教学。教师只是在初一年级集中教学一或两个周的音标,时间一长印象淡化,逐渐导致学生不能独立拼读识词。音标读不准,又不懂读音规则,学生背单词只能死记硬背单词字母的顺序,耗时多、遗忘快,很多学生因此对英语完全失去兴趣。

2.忽视个体差异——导致小组合作阴阳失衡。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机理,在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越来越多地为英语教师认同,它的有效运用成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却发现往往是“冰火两重天”: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能力有差异,在课堂学习中,优等生特别积极,特别张扬,大部分活动时间及活动内容都被他们占领,学困生性格懦弱,不愿参与,往往只做听众。课堂教学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只是部分优生“唱主角”,而另一部分学生并未参与其中,久而久之,阴阳失衡,形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局面,违背了“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宗旨。

3.忽视课业负担——导致学困生情郁气滞。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郁”,郁则“神虑精散”。为什么学生对英语头疼?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如果按规律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如果在学生面临困难的时候和地方给予帮助,如果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以便掌握,如果对掌握规定明确的标准,那么所有学生事实上都是能够学好的。而在现实教学中,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赶进度,英语教师往往把大量本该在课堂让学生巩固和记忆的单词、短语等全部放到课后;更有甚者,布置几遍十几遍的抄写……过重而单调的家庭作业,剥夺了幼儿的童心,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和学业负担。

二、诊治——改善内环境,对症下药

英语两极分化让教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中医有什么好的办法吗?中医与西医最大的区别是强调“治人不治病”。 比如,一个霉菌感染,对西医来说很棘手,而中医治疗很简单——祛湿。奥妙就在于潮湿是霉菌感染的症结,所以中医的目标主要是把人体的内环境调整到一个合适的状态。正因为不是直接去杀霉菌,所以它不会产生耐药性,也不会对人体造成药物性损伤。因此,要攻克两极分化这个“病菌”,教师就须实施有效教学行为,做到对症下药,为英语教学环境去除“湿气”。

1.有效语音教学——疏通经络。语音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经络,应该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中,一旦堵塞,就会影响学生日后在听、说、读、交际方面的能力。如何疏通堵塞的语音经络,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单词?笔者采取了如下做法:在初二、初三年级,适时渗透语音教学,为了让学生读音规范、正确,笔者在备课时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编排,把语音教学穿插在每课的单词讲解中,通过反复不断地比对和讲解,使学生能够正确划分单词音节,熟练掌握读音规则,达到“看到单词拼出读音”,“听到读音写出单词”的境界。除了读音规则,教师还要注意逐渐向学生介绍一些单词的重音、语音语调、字母组合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识记单词。

疏通经络是治病之本,学生掌握了音标以及单词构成与单词发音的连接关系,能够自行认读单词,记忆单词变得轻松、容易,就可以扫清学习障碍,上下通畅,保持原有的学习动力。

2.有效利用groupwork模式——辨证施治。中医治疗疾病的特点是辩证施治,针对疾病本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补偏救弊。这个理念和英语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潜能不谋而合。笔者在英语课堂上充分有效地运用groupwork模式,为确保学困生的参与权,把小组评价改为以学困生进步为标准,比如,学困生答对问题可以得到翻两倍甚至三倍的分数。竞争机制的变化让学困生摇身一变成为课堂活动中的“重要人物”,在课堂groupwork中,优生和中等生会比以往更加高效完成任务,然会不遗余力帮助本组其他学困生;为了不拖本组的后腿,学困生一改往日英语课上懒洋洋的状态,全力以赴,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能够及时向组内成员求助,把过去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另外,在设计每课教案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差异,反复斟酌,力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现差异,既有利于后进生进步,又必须照顾到优秀生和全组发展的高度、速度以及动力,小组成员团结一致,学习氛围浓厚,有效减少了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

3.有效作业设计——调养情志。好心态是学习的保证,如何让学生对英语不畏惧,不厌烦,用中医的观点说就是要“调养情志”。首先,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要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双基”,允许他们掌握知识有快慢;其次,必须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而并非“主战场”。笔者在作业设置上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丰富作业类型,充分张扬学生个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使他们体验做作业的快乐。如学习unit 10 Don’t eat in class这一单元,学生掌握了祈使句后,让学生为教学楼的各个场所设计英语警示牌,既锻炼学生的英语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要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合理地设计、布置课外作业,通过有效作业设计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三、固本——扶阳固元,提升正气

第4篇

现状

中医在社区优势凸显

其实早在2003年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就积极开展中医药进社区服务,但直到最近几年间,中医在社区的发展才有了起色。

北京市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杨若濒说,他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热乎起来是最近三四年的事。19年前,杨若濒刚来卢沟桥医院时,不仅医院规模很小,中医师也仅有他一个,患者少得可怜。面对这样的医疗环境,他除了失望还是失望,但因为身有残疾,“没有办法”,他不得不接受现实留了下来。后来,硬是凭着对中医的热爱和钻研,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逐渐得到附近老百姓认可。让杨若濒从心底里感到高兴的是,居民看他的眼神从以前的不屑变成了渴望,慢慢地,找他的患者越来越多。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杨若濒感慨道,中医存在和发展主要还是在社区实践,如何开药方、用什么药,都是在实践中积累,且因人而异。所以只有在社区,中医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的确,中医与社区,已经融为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中医需要社区,社区也需要中医。

分析

中医就是天然的全科

《扁鹊传》记载: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意思是,扁鹊到了邯郸,听说赵国人尊重妇女,就做起了妇科医生;到了洛阳,听说周王朝的人敬爱老人,就做起了老年病医生;到了咸阳,听说秦国人爱护小儿,就做起了小儿科医生。总之是随着风俗的不同而变换行医的项目。

在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季和平看来,自扁鹊开始,中医就是天然的全科,中医与全科理念相通;而中医师可根据当地百姓需求来行医,即“对各科都必须了解”,这又与全科医师的要求相同。此外,中医师与全科医师一样,服务的对象不仅是患者,还包括健康人群。不仅要考虑疾病因素,还要考虑患者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等,中医与社区服务在理念上有着相通相融的地方。

如果说理念上的契合是中医和社区结合的基础,那么二者的相互促进则源于大众的需求。

老百姓信任中医更需要中医

北京市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只有杨若濒1名中医师、1间门诊,发展到现今15名中医师和占据整整一层的中医门诊室,完全因为老百姓的“需求”。该中心主任吴海涛回忆起该中心中医科发展的历程时说,在社区发展中医,最初凭借的是一种“本能”。“最开始,中医一直包含在全科医学里,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百姓信中医、需要中医。他们对中医的需求给社区医疗机构带来了人气。再加上中医有其特点,所开展的一些项目,如号脉、针灸、理疗、按摩等,更多的依靠每个医生的个人技术,不需要大型的仪器设备,这为社区开展中医诊疗提供了便利条件。而我们也找到了社区发展的重点方向。后来中心有意引进了很多中医人才,逐步发展起来,而中医也随着社区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科’。”

北京广济医院王志华院长对此亦有同感,她认为西医的引进和发展并没有淹没中医的魅力,老百姓的需求一直是中医革新发展的最大动力,可以说早期中医的发展是自下而上的。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改变,中医越来越受老百姓欢迎,包括其丰富有效的治疗项目和简单便捷的治疗形式,如在大医院手术后的患者不用排队,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理疗,退休的老人下楼就可以拿中药,还有医生建档跟踪治疗,中医整体治疗的理念能更好地在社区体现。

如今的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每个医生平均接诊患者来计算,中医的门诊量是最多的。

问题

人才短缺制约中医在社区发展

随着中医疗效越来越被老百姓认可,其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记者在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早晨7:30,已有附近居民陆续来到针灸室。据季和平介绍,为了节约自己的时间,不影响别的患者就医,这些“老病人”都赶在门诊开始前的半小时抵达医院进行针灸治疗。而8:00之后,门诊量迅速增加,只半个小时的时间,中医门诊外便排满了病人。

“医生有限、人手不够,必须要引进人才”已经成为社区中医科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季和平感慨道,虽然中心一直在招人,但能留下来的太少。

有识之士指出,中医人才奇缺,后继乏力是影响制约中医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每年有数量众多的中医大学生毕业,但实际能植根中医事业者却只有10%左右。为此,各地政府给社区医疗机构纷纷定下优惠政策,以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留在社区,如北京提供户口,签订十年合约,违约者需付违约金等。但也有相关人士表示,用优惠政策留下人才固然可行,但留下来的人才究竟是为这一户口还是为中医事业则不得而知。事实上,在大型综合医院中医科日渐萎缩的背景下,社区应该是中医人才得以大显身手的地方。

杨若濒认为,中医师从中医学中掌握的人文理念更适合在社区发挥。社区的性质决定了医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患者交流,而中医的理论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和患者打交道。杨若濒甚至认为中医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天生适合在社区工作。只要具备广博的中医基础知识、悟性和愿意与居民打成一片的心性就可以。“毕竟中医关注的是人,而不只是病。”

因此,杨若濒认为,现在的中医院校应该在医学教育中灌输“扎根基层”的理念,同时解决中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而对已经引进到社区的中医人才,则需为其提供发展和获取成就的机会。因为引进的大多是研究生,而研究生的强项就在于科研,所以吴海涛给他社区中心的中医科“压了”很多科研的担子,要求中医师必须做科研。与此同时,尽一切可能为他们创造更多进修、学习的机会。“社区医生的学习也需要‘有点有面’,‘面’需要每个医生对各科的疾病有广泛的了解,这方面目前已经足够了,而‘点’则需要每个医生最终都能有所专长。”吴海涛认为,这是中医在社区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名中医进社区仍需时日

人才是关键,但人才的培养周期长又是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从大的中医院聘请名中医进社区是最快捷的办法,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些名中医来我们社区医疗机构坐诊,不是短期,而是希望能够几个月或半年、一年在社区坐诊。但我们请不起这些专家,而专家也不愿意长期在社区医疗机构坐诊。”这是记者在北京市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察中听到最多的话。

王志华表示,请名中医坐诊是社区比较头疼的问题。要让老百姓更加认可中医,认可社区的中医能力,就需要有名中医的带动。王志华告诉记者,原本医院计划邀请名中医在社区长期坐诊,或由几名名中医在社区轮流坐诊,但社区能提供的资金较少,无法支付这些名中医与在大医院一样高额的挂号费,并且在社区中医挂号费只能收十多元钱,显然无法体现名中医的劳动价值。

此外,王志华进一步指出,受执业地点的影响,即使社区请来名中医,在社区进行诊疗,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要求,也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因此,她认为社区需要资金,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希望根据辖区划分,能够有大型的中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成帮扶关系,可以请到名中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坐诊,同时允许中医多点执业,对社区中医工作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