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孔融让梨教案范文

时间:2023-07-17 16:22:57

序论:在您撰写孔融让梨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孔融让梨教案

第1篇

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手”部(手字底)

读懂课外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能通过观察图画、讲述故事,使学生懂得谦让的道理,培养学生具有对人谦让的美德。

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掌握字形,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让学生懂得孔融为什么拿小梨,教育学生学习孔融对人谦让的美德。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口头复述故事的能力。

教时: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会生字的读音,理解字词意思;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谦让的道理。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向你们提出的家庭礼仪要求吗?(指名讲讲)(在家要孝敬父母,有好吃的东西要让给长辈)对,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个人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他的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题:

18.孔融让梨(齐读课题)

问: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主要写谁?(孔融)写他的什么事?(写他让梨的事)。

指导看图,了解课文大意。

图中哪个是孔融?他家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小孔融是怎样做的?你怎么知道孔融拿的是小梨?

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正音:让(rang):读准翘舌音和后鼻韵母。

岁(sui):读准平舌音。

拿(na):读准鼻音“n”

出示词语卡片认读新词。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课文共有五句话,四个带“。”(句号)的句子,1个带“?”(问号)的句子。全文分为两个自然段来写,第1、2句为第1自然段,第3-5句为第2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低两个格写。(认识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

讲读第1自然段:

第1小组读第1句,学生思考回答: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小主人叫什么名字?从图中哪里看出故事发生在“从前”?(图中人物的衣着是古时候的衣服,他们的头发梳妆也不同于现在,说明时间距离现在很远很远。)

课文不用“从前”,可以换个什么词?(“古时候”、“很久很久以前”)。

谁能用“从前”说一句话?

第2组朗读第2句,思考回答:

孔融那时有多大?一天他和谁干什么?

(“四岁”说明孔融那时很小,相当于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比我们现在还小两三岁。)

把两句话连起来读读。(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指导学生看挂图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讲读第2自然段

孔融和哥哥一块吃梨时,他是怎样做的,课文哪一句告诉我们?(齐读第2自然段第1句)

看图,问:“拿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做“拿”的动作。孔融拿小梨是别人要他这样做的吗?(不是,是他自愿拿的)。

这时谁看见了?他的神态怎样?(感到奇怪)。

孔融在家里是最小的,他先拿梨,可又不拿大的,却拿小的,这时候,爸爸看见了,感到很奇怪,他说了些什么?(指名读第2句)

指导朗读爸爸说的话(幻灯显示)(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老师提示:“问”:有不懂的地方向对方提出来。所以句子要用“?”(问号)。

你从图中哪里看出爸爸是在问孔融?(因为爸爸对着孔融)。

假如你是孔融,你会怎样回答?(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想法)。

(9)孔融怎样回答的?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10)孔融和哥哥一块儿吃梨,他为生么吃小梨?从他的法和说话中,

可以看出孔融是个怎样的孩子?

(11)你们现在知道课题中的“让”字是什么意思了吗?(让学生说说)。

老师归纳:“让”的意思是把好处给别人。课文是指孔融把大梨

留给其他人,自己吃小的。这是一种对人谦让的美德。

(12)把第2自然段的三句话连起来读读。

(13)指导学生看挂图背诵第2自然段。

朗读全文。

问:你们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后应怎样做?(四人小组讨论后指名说说)。

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要点:

复述课文、指导写生字。

过程:

复习:背诵课文。

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一个念旁白,一个当爸爸,一个演哥哥,一个淹孔融)

复述课文。

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要讲得生动、完整,重点

要抓住孔融和哥哥吃梨时,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自由讲、四人小组讲、指名讲、师生评议)

指导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让:左右结构,左边“讠”(言字旁),右边“上”,合起来就是“让”。

前:上下结构,上面“丷”(八字部),中间“一”,左下“月”,右下“刂”,合起来就是“前”。

岁:上下结构,上面“山”(山字部),下面“夕”(“多”的一半)合起来就是“岁”。

拿:上下结构,上面“人、一、口”,下面“手”(手字底),拿起来就是“拿”。

问:半包围结构,外面是“门”,里面是“口”,合起来就是“问”。

老师示范板书,学生在练习本上开字头。

用以上生字口头组词(开火车讲)。

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

第2篇

【关键词】 体验改革 教学艺术 反思调适 优化组合 研究者

新课程,倡导立足于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终身信守的基本价值取向(核心概念),追求“主流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结合”,形成了与之配套的内容体系与实施建议。诸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向导和顾问的角色,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核心的问题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归还给学生;把探索的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但实践证明,仍存在误区。表现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但教师的引导、促进者的作用却弱化了;课堂是活跃,但讨论方向容易失控,基础知识点无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过于形式化,依然是少数人在独领。

新课程理念新颖,个性鲜明,它必然要求必须付出智慧和精力,必须抛弃一些旧东西,甚至就是多年积累的已经驾轻就熟的经验,还必须掌握一些新东西,或许是负载着挫折体验或必须历经坎坷的未曾经验的东西。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步伐?如何在这样一种最有趣、最复杂、最人道的事业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如何树立、形成自己对事业的热爱?这是一深为令人不安的问题。 如果没有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没法教;没有丰富扎实的德才学识和博大无私的广阔的胸怀,教不了;没有勤钻研、善反思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进取精神,绝对教不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不引起思想与观念的冲突,不同的选择引导着不同的行为,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发展与成长的机遇和挑战。我个人认为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在体验改革教育方式的过程中认识到时间是为学生的成长而存在的。

在繁重的工作环境中致力于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是的,没有时间。这是教育工作的灾难。它不仅打击着学校工作,也打击着教师的家庭生活。教师同其他人一样,需要有时间照顾家庭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主要问题在于教育工作的作风和性质本身。

[案例1] 

    一个在学校工作了三十三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题为“十句话说尽中国历史”的观摩课。全区政治历史老师和教研室的领导都出席了这堂课。这堂课上得非常出色。原来教师们和教研员打算在上课的过程中做一些笔记,以便课后提意见,但他们都忘记做笔记,他们和学生一样,屏息坐着,听得入了迷。 课后一位邻校的教师说:“是啊,你把心交给了学生,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可能不止一小时吧!” 那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是相关资料的准备,则仅花了约十五分钟。”

这种准备究竟是什么呢?要使教科书成为你的科学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你教给学生的只是这门知识的原理。到这个时候,备课就不需要花几个小时了。教师不仅是现代教育的执行者、使用者,还应该是现代教育规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参与者。

[案例2]    生命如此美丽

一次课前,上课的预备铃声响了。老师正准备进入教室,却被几位学生叫住了。学生手上捧着一只受伤的花蝴蝶。“老师,你说怎么办?”“老师,救救它吧!”学生的话让老师灵光一闪:何不让学生经过讨论再决定呢?回到班里,老师宣布:“今天,我们不上新课,所有同学都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老师小心地把花蝴蝶放在书上高举。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有的说不必管了,有的说把它制成标本。这时一位女同学说:“你们大狠心了,它又没有死,怎么能不管或制标本呢?我们不是说要珍惜生命吗?”有的同学又提议说送到生物学家那里。顿时,教室像炸开了的锅,全体同学一门心思想办法救蝴蝶。最后,大家决定把它送到学校的花园里,放在花丛上……

不要总担心教学改革给教学任务的完成造成的时间问题。因为教学任务决不应仅仅是知识点的传授。当你改变了学科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你就会感到教学是那样的充满生机,时间是为学生的成长而存在的。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整合,对自己的智慧进行在目的的整合,如果你只知道一味地学习知识,而从来不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整合,那么,你所掌握的知识只是一堆原材料,而不能与你的智慧凝聚在一起,转化为核能量。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直观性强,能够将课本中的一些抽想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创造一个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与此同时也缓解了思想政治教师在准备教学素材时所承受的压力,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备课时间。优化组合不同的媒体,将媒体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科技知识的学习,优化组合不同的媒体,将媒体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会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展现教学的艺术和水平。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且很大的影响。教师要以满怀期待的心情对待学生,使学生得到一种潜在的鼓舞和力量。以饱满的热情、从容的微笑和历史的使命感,去感染学生,开启学生的心灵。

[案例3]

有位教师在进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教学时,设计了一个话题:“假如你买了一件假冒伪劣的电器,你将如何妥当地处理此事?”有的学生说自己动手修理,有的说凭发票退货,有的说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索赔,还有的说到媒体曝光……这些显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营计策、法律意识、监督意识等等。教师给这些学生分别授予了“修理师”、“总经理”、“律师”、“记者”等称号。班里有个平时性格内向、胆小的女同学憋了半天、怯怯地举手说:“我没想好,我想让我爸爸帮忙”。同学们哄堂大笑。但老师说:“你的想法真好!当自己力所不及的时候,应该想到发挥别人的作用,你具备了高明领导的素质、才能和韬略。”同学们热烈鼓掌……

  一个小小的临场发挥,可能成就了一个学生,“人与人的心态差异是微小的,而这一差异造成人与人巨大的差异”。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必着眼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可以关注学生的发言内容,并就发言的内容表示理解、认同和欣赏。评价的艺术性也就在于如何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心理话表示理解、认同和欣赏,给学生一种信任感。正如布鲁姆所言:“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案例4]

片断①师:现在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大家对房子比较关心,如果现在叫你来购主房,你会采取下面哪一种方式。(大屏幕出示:辩论题“正方贷款购房好”,“反方攒钱购房好”)

生:……

(采用人生AB剧的形式把学生分成两大阵营,进行激烈的辩论,出现了学生争先恐后的场面,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辩论,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转变,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进入到,三维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有效地体现与实现,并得到有机整合。)

片断②师:利用多媒体打出“绿色消费——现代文明生活的标志”,节奏放慢,稍作停顿。这一停顿恰到好处,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既体现了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也使两大阵营的学生对自己刚才的见解与生活现实产生激烈的碰撞,产生新的内心体验。学生们各抒已见,在情感的碰撞中,得到的方法有十分的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在活动中得以实现。

三、把教学过程看作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及时调适师生关系。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爱,而坐着的却是一个战战兢兢的灵魂。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且很大的影响。教条式的说教总是以说教者的形象站在讲台,毫无情感,大道理、大教条,生硬地塞给学生,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的容器。这种封闭的、僵硬的、灌输型的课堂教学,其结果必然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同程度的反感,对教师教学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

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教师的关爱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的注意力在课前、课堂和课后,主要不是放在教材、教参或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从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案例5]

一个教师在讲授“良好的道德品质”时,引用了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启发学生的个性思维。教师避开以前那些常用的问法,如你听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想法?你从“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中学到什么?而有意向学生发问:  “孔融能不能吃大梨?”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对老师提的问题很感兴趣,沉思片刻,学生纷纷举子,争先恐后要求发言。

   生1:如果孔融吃了大梨,那也就不会成为千古笑谈了。所以,我认为孔融不能吃大梨,只能吃小梨。

   生2:孔融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一般的小孩挑选东西时,总是会挑最好的、最大的,而不会挑最坏的、最,卜的或最少的,这也是人的一种本能。我小时候挑东西就这样(引得全场大笑),所以,我说孔融能吃大梨。

   生3:我看孔融吃了大梨,才符合一般,卜孩的心理特征和本能。

 师:同学们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很好,我想再问一问,什么心理特征和本能促进孔融不吃大梨而吃小梨呢?

   生1:我认为这是一种美德,很高尚的心理特征,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起作用。

   生2:那不见得,孔融只有了岁,他能懂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得大家发笑)

   生3:我看孔融的这种让梨行为,是与他们家庭的教育分不开,没有家长好的教育和影响,孔融小小年纪不一定能有让梨这个举动(有不少学生望着该生,面带笑容,表示赞同)。

  上述的例子中,教师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以学生的初始能力为基础来设计教学起点,放手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大胆去探讨、去分析、去发现、去分辩,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自我完善。

我们只有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是不是按照学生思维来思考教学了)、童年意识(是否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天真”想法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了),才能体验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的交流、“心”的沟通,只有当课堂教学注入了教师生命的激情,教师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撞击学生的生命,去激活学生的生命,使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爱,是联结心灵的极细的线索,依靠它们(请注意,这在我们教育工作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人可以不通过语言就理解别人,能感觉到别人内心最细致的活动。近十年的学校工作经历使我坚信,如果我真诚的关爱学生,并培养他们的这种态度,他们就爱惜我的心和我的神经,在我心情沉重甚至很难说话时能理解我。学生们觉察到我有情绪,感觉到我心情很沉重,他们甚至说话也轻声轻气,避免吵闹,力图使我在课堂上和课间休息时都能尽量得到安宁。这种心连心的感觉、善于看到别人的内心,就是使我们保持身心健康永不枯竭的源泉。

四、本着课堂教学是追求有新亮点的遗憾,在反思的同时进行心理调适。

首先:不要因为“研究性教学方式”,否定“接受性教学方式”

“研究性教学”是与“接受性教学”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就人的个性发展而言,“研究性教学”和“接受性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常常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科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去发现那些既可能存在有意义又能为学生去研究的内容。要注意平时的教学积累,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其次: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是一个艰苦的工作,要有一个过程,不可期望过高,也不能操之过急。认识正确,要求合理,容易实现,有助于保持饱满的热情、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

第3篇

郑海林,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汉言文学专业,现任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语文教师。一直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致力于研究儿童早期教育以及早期教育对人格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作用。

《三字经》知多少?

《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共一千多字,其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其文章形式是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既是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于是家家相传,最后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历久不衰。自南宋以来,《三字经》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

原文呈现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父母教案3步走

第一步 大意解析

为人父母,光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是不够的,还应该承担起教育的职责,从小就教给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否则就是为人父母的过错。而作为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应该严格要求,如果不能担当一个严师,教育不好自己的学生,那是老师懒惰所致。人不学习是不应该的,小的时候不学习,长大后就不会有什么作为。就好像一块璞玉,只有经过悉心雕琢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艺术品,否则就跟一般的石头一样。人也一样,不学习就无法知晓道理和礼仪。在年少时,学习的一个途径就是亲近老师和朋友,从他们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礼仪。

第二步 说说道理

好孩子从小就应该勤奋好学,学习了本领,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大家都喜欢有本领的人,而一个有用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爸爸妈妈在教宝宝学知识的时候,宝宝要认真地学习。好孩子也必须要懂礼貌,见到别人应该主动地打招呼(教孩子怎样称呼不同的人)。分手的时候要跟人家说再见,别人给自己东西的时候要说谢谢,不能不理睬别人,更不能打人,否则的话就是坏孩子,坏孩子是没人喜欢的。

第三步 讲讲故事

一、黄香暖席:在中国的古代,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这个孩子很懂事,从小就勤奋好学,大家都很喜欢他。不仅如此,他还是个非常孝顺父母的孩子。他家里很穷,爸爸妈妈每天都要在地里做活,黄香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非常劳累,就想帮爸爸妈妈做点事,可是做什么好呢?自己还是个小孩子,能够做什么呢?当时正好是冬天,那个时代没有空调或者暖气,而黄香的家里也非常寒冷。到了晚上,爸爸妈妈给黄香铺好了厚厚的被褥让他睡觉,黄香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忽然想到:爸爸妈妈晚上睡觉时一定会很冷,就让我去给他们暖暖被子吧。于是,小黄香偷偷地从自己温暖的被子里爬出来,钻进了爸爸妈妈的被窝里,一进去就倒吸了一口冷气,真冷啊。可是一想到一会爸爸妈妈上床的时候,被窝里就暖和了,小黄香就觉得很高兴。没过多久,爸爸妈妈要上床睡觉了,发现小黄香躺在被窝里很惊奇,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去睡觉啊?躺在这里做什么呢?”小黄香就说:“我给爸爸妈妈暖被窝,这样你们睡觉的时候就没这么冷了。”爸爸妈妈听了小黄香的话,又是惊喜又是感动,紧紧地把他搂在怀里。

从此以后,小黄香冬天给父母暖被窝,夏天就给父母扇扇子,成了一个孝敬父母的典范,大家都夸小黄香是个好孩子。

每个人都应该孝敬长辈,懂得关心自己的父母。

二、孔融让梨:从前有一个叫孔融的人,他是一个大学问家,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很懂得尊重兄长,友爱兄弟。他家里有7个兄弟,他排行第六,算是个小弟弟了,每次家里分东西吃的时候,其他的兄弟们都挑大的好的,可是孔融总是去拿小的差的来吃。这一年孔融4岁,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送来了很好吃的梨子,父亲就叫家里人一起来吃,父亲故意让孔融先拿,孔融就走到梨子面前,挑了一个又小又皱的,父亲就问:“我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给自己挑一个又大又好的呢?”孔融说:“我岁数小,应该吃小的,把那些大的留给哥哥们吃吧。”父亲听了孔融的话,就说:“这孩子从小就懂得谦让,长大以后一定会有作为的。”孔融长大以后果然成了一个大学问家。

好孩子要懂得谦让,不能只想着自己,要关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关爱自己的小伙伴,甚至是那些不认识的人。

郑老师提醒

中国有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更多地注重这句话里要不断学习的这层涵义,却往往忽视了其另一层涵义,那就是人从出生开始,就要开始学习,并且这个过程应该延续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

第4篇

片段一:我在上三年级上册的《爸爸、妈妈抚育我》公开课时,出示了“孔融让梨”的案例。

师:如果你也有三个梨,你会怎么做呢?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先把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小的留给自己,先让爸爸妈妈吃,再自己吃……

我正为学生们的回答感到欣慰时,突然一个声音传来:“我要先挑大的,再选小的。”此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是谁在搞恶作剧?定睛一看,原来是学习委员佩玲,平常好乖的孩子,怎么会……我是装着没听见,马上把话题一转,继续按预案进行,还是……

短暂的思考后,我还是决定问个究竟。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尽量亲切地问:“为什么你要先选大的呢?”佩玲天真地抬起头:“我要先尝一尝,如果是甜的,我就留给爸爸妈妈吃;如果不甜,就我吃,让爸爸妈妈吃甜的。”

片段二: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我要上中学了》一课时,我组织开展了一个给自己欣赏的同学写赠言的活动,并让学生来比一比看谁得到的赠言多。

班里有个学生叫小霞,因成绩好、家庭条件也好,待人有些傲慢,甚至有些尖酸刻薄,在班上人缘不太好。在巡视过程中,我发现没有一个学生写赠言给她,就拿起笔给她和另几位成绩、纪律差的学生写了赠言。交换赠言后,一个学生突然喊道:“老师,没有人给小霞写。” 小霞的脸色霎时变得极其难看。这时我扬起手中的纸条说:“老师这里还有未送出的赠言,是送给同学们的惊喜,同学们猜一猜是写给谁的?”学生们瞪大了眼睛。于是,我大声读道:“你是一个聪明的的女孩,我欣赏你用甜美的声音给同学领读,用优美的舞蹈给学校带来荣耀……我相信,你已经充分体会到了尊重、帮助别人会给别人,更会给自己带来快乐!”我把“尊重、帮助”两个词读得很重。当小霞接过纸条时,眼里已满含泪水。

无疑,这些“偶发事件”不但没有打乱教学秩序,反而成为一次次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彩体验。在课堂上,类似的“事件”常会发生,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偶发事件,使它们转化成为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德育资源,来建构感受深刻的品德课堂呢?为此,我进行了许多反思。

一、尊重学生,捕捉亮点

每个教师,讲课时都在盼望亮点、追求亮点,可“众里寻他千百度”,美丽的明眸,往往就在不经意的“回首”之间。如片段一中,学生佩玲这样的“不同声音”,在我们的课堂中会不时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俯下身子,与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声音。假如我当时因“赶进度”而置之不理,没有给她发言的机会,或是因有人听课怕难堪,故意充耳不闻的话,学生们将失去一个多么鲜活的体验,这个如此精彩的亮点也将与我擦身而过。

二、抓住“误点”,辨出精彩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在整个教学进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能及时抓住课堂中的“误点”,进行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并挖掘出其中的“问题”,使之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碰的火花,从而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这样,我们的品德课堂才会百花齐放,绚丽多姿。

三、关键点评,消释心结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当我们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时,绝不能无视学生呈现的生命信息,并指望以某种标准化的手段,去解决个性化的问题,而应及时采撷,活化教法。如在互送赠言环节当中,收到赠言的学生一定很开心,而没收到赠言的学生内心可能会有一些失落和自卑。此时此刻,教师的点评就至关重要了。如果教师说:“好多同学都收到了赠言,没收到的同学一定很失落吧?我想,是时候想想自己为什么人缘这么差了。”这样的点评不但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且还会将学生的失落感强化,甚至还会对学生心灵产生伤害。反之,像片段三中,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了有的学生没有收到赠言,就有导向地给这些学生写赠言。特定的时机,特殊的手段,一段看似轻盈却关键的点拨,却触发了学生心泉涌动的着力点,这就能轻而易举地消释我们平时在说教中几乎无法溶解的心灵坚冰。

第5篇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1

 

一、活动目的:

 

1. 使学生理解“国学”的含义,体验学国学的欢欣和喜悦,掀起小学生学国学的热潮。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具有古典特色的音乐。

 

2.准备孔子画像、将教室布置成古代书塾环境。

 

3.相关的孔子及其弟子研究学问的课件及孔子游历各国讲学的课件。

 

4、孔子格言课件

 

三、活动形式:班会形式

 

四、活动时间:20xx年5月13日

 

五、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内容:

 

1.欣赏古典音乐,营造气氛。

 

2.全体学生以古典方式向孔子画像敬礼,以示尊崇。 3. 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做学问的课件,引入情境。

 

4. 学生活动展示: ⑴ 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弟子规。 ⑵“弟子规节选文字”情景表演

 

⑶两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背诵国学经典。

 

⑷以创新形式翻唱国学经典。

 

5.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国游历讲学的课件。 6.全体学生共同诵读孔子名言。 七.活动过程:

 

(一)课前欣赏,营造氛围:播放古典音乐。

 

(二)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国学作为中华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可分为经、史、子、集、蒙五部。学习国学,对于同学们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国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在中国千年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国学,不能不提孔子。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向我们的先辈以古礼祭拜。(礼毕)

 

主持人: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下面我们大家就和老师一起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在一起做学问的课件。

 

(三)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做学问的画面,(播放课件)

 

主持人:多麽浓厚的学习氛围,多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们一起沿着先人的足迹,去感受学习国学的乐趣。

 

(四)学生活动展示:

 

主持人:从幼儿到少儿阶段,相信我们同学一定诵读了许多国学中的经典书目,如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伴着书香,请同学们一起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获吧。 1.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弟子规。 (弟子规三个字一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内容较长,全班同学以接龙的形式每人诵读四句,生生互动,感受国学之美), 2.“弟子规节选文字”情景表演

 

主持人:的确,《弟子规》内容丰富,包括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人、学文七部分。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弟子规诵读的感受,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具体过程如下:

 

A. 全班交流资料。每组选派代表上台交流资料及故事。

 

B. 小组内交流收获。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说说你学习了《弟子规》以后理解了哪些地方,做到了哪些地方,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继续努力。 C. 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弟子规 》中经典语句情景表演 3.两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背诵国学经典。

 

主持人:国学经典内容很多,为了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学,我们以比赛的形式背诵。(两人一组进行比赛,激起学生的热情,同时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国学。) 4.以创新形式翻唱国学经典。

 

主持人:前边我们对国学经典进行了精彩的诵读与表演,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与探究。在此基础上对所掌握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翻唱,将是一个创新思维的挑战。

 

(五)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国游历讲学的课件。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不但国人争相学习,即使是外国人也在争相学习中国的国学经典。看,孔子坐着马车和他的弟子们已经走出国门到各国游历讲学去了。(播放课件)

 

(六)全体学生共同诵读孔子格言。(出示课件)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七) 

结束语: 同学们,人生成长离不开精神生活,只有我们的身体长大了、知识增加了、精神丰富了,才是真正意义的成长。愿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忘祖训,继承传统美德;让国学伴着书香随我们远航!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2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主持人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主持人b:齐风韶韵,流传四方。

 

主持人a:灿烂的文化丰盈着我们的童年,

 

主持人b:沁人的书香浸润着我们的成长。

 

主持人a:我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自诗经开始,中国古典诗文一直洋溢着独具魅力的灵性风韵。唐诗更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

 

主持人b: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尤其是李白的绝世才华,他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财飘逸隽永,美如清水荚蓉。现在请听李白的《古风》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

 

二、感受经典的魅力

 

诗歌朗诵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主持人a:下面请听朗诵《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主持人b:名著不仅具有不朽的本质,而且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与慰籍。名著是怎样伴我成长的呢?请聆听《论语》同我行。

 

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主持人a:《论语》中的“孝敬之道”,塑造着我们高尚的灵魂,它的“智慧之道”,启迪着我们的思维,它的“治世之道”教会了我们仁爱,书籍是这样的神奇!同学们还给我们带来了有趣的经典故事呢!

 

学生1:《孔融让梨》

 

主持人b:小小的孔融教会了我们,与人交往要宽容。让我们再来听听另一个故事,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学生2:《凿壁借光 》

 

主持人a: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那么都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思考呢?或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你有哪些影响呢?

 

主持人b:经典名著的博大精深,真令人回味无穷。

 

主持人a :走进经典,我们走进生活的四季。

 

主持人b:走进经典,我们走进人生的四季。

 

主持人a:底蕴深厚的《老子》可吟读,可朗诵,

 

主持人b:能从耳朵钻入心中,如同一股泉水涓涓流淌,与大自然相融合

 

主持人a: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

 

主持人b: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

 

主持人a: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

 

合:我们为了感激经典——今天在此展示自己。

 

主持人b:《弟子规》主要讲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为人处世,以增进团结,促进和谐。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人所称道,所敬仰。下面请欣赏小故事《孟信不卖病牛》

 

《孟信不卖病牛》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如果我们都能像孟信一样,做人诚实守信,经商公平交易。那像“三鹿奶粉”等欺诈行为事件就不会发生。

 

主持人a: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孟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见没见过和他不一样的人呢?(通过小故事和同学们的评论,让孩子们明白怎样做人。)

 

主持人b: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主持人a: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三、班主任总结

 

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头荡漾。培根在《论读书》中这样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伦理使人庄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从《忆读书》中我们知道冰心奶奶从小就贪婪地吮吸着经典文化的营养而长大,受着古典文化的熏陶而成就了她高尚的人格。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去汲取甘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路让经典润泽我们的心灵。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3

 

【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 爱我中华

 

【活动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传统 文化的热爱之情

 

2.加强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的参与意识,在全校形成公共场合、课堂教学中说普通话的风气

 

【活动准备】

 

古诗词朗诵

 

【活动过程】

 

一、开场词

 

经典使人生变得厚重与深刻,诵读使我们获得心灵的开发与启迪.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星河中,闪耀着无数颗璀璨的星星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

 

这儿有诸子百家,有四书五经,有唐诗宋词……这儿有老子庄子,有孔子孟子,有杜甫李白……

 

这儿闪烁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这儿呢喃着前辈们的悠悠情怀。今天,让我们走进悠远的古代,探求幽幽的情怀。

 

今天,让我们与圣贤为友,与诗词作伴;今天,让我们尽情歌诵,尽情吟唱。

 

二、诵读经典

 

1.《迢迢牵牛星》

 

2.《春江花月夜》(配乐)

 

3.《陋室铭》《爱莲说》

 

4.苏轼的《水调歌头》

 

5.(师)刚才咱们欣赏了这么美的诗词,老师也想参与到你们中间,咱们开展一个竞赛好不好?咱们四个组,每组要说一个我限定内容的诗句,看看哪一组说的最多最好。

 

第一个题目由第一组说:谁能说出含有春夏秋冬字眼的诗来。

 

第二个题目由第二组说:谁能说出含有动植物字眼的诗来。

 

第三个题目由第三组说:谁能说出含有亲情意思的诗来。

 

第四个题目由第四组说:谁能说出含有离别意思的诗来。

 

三、 结束语

 

琴声淡去,余音袅袅,诗词吟罢,口留清香。

第6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授课,使大家明白礼仪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文明语言。

2.通过这次学习促进校园和-谐,提高学生素质。

3.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

礼仪修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2.教育学生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3.了解课间纪律及上下楼梯的礼仪。

4.向老师及长辈问好的礼仪。

5.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上场

主持人主持活动,宣布文明礼仪班会开始,导入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地教育着我们,比如,历史故事:《孔融让梨》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黄香诚心敬父母》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中国古代礼仪规范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环境中,我们少先队员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文明少先队员。

二.导入

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1.在我们每天生活学习的教室里应怎样做。

2.课间活动,上厕所应怎样做。

3.上下楼梯应怎样做。

4.进出老师办公室应怎样做。

5.上学路上及放学路队应怎样做。

三.礼仪之花开校园

1.文明礼仪在口中: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不说粗话,要说普通话,文明话。

做文明人使用文明用语

学生讨论文明用语都有那些,应怎样使用。

同学们,都知道,礼貌用语记得牢。

见到老师同学问声好。

分离时候别忘把手招。

影响别人,“对不起”,

回答要说“没关系”

从小讲文明,懂礼貌,

大家夸我是个好苗苗。

2.文明礼仪在手中: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共设施,不乱折乱踩,伸手帮助别人,弯腰捡垃圾,关灯、关水龙头。

3.文明礼仪在脚下: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不逆行,不乱停乱放,不践踏草坪,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搡打闹。站队出校门,队伍要整齐,进出校门不乱跑,

4.文明礼仪在课堂:课前黑板要擦净,讲桌物品放整齐,无粉笔尘。课间休息时入厕,准备好当堂课用的书和学习用品放课桌左上角。上课不迟到,上课铃响立即有序进教室,立即归座,等待老师上课。不能在教室内、走廊上走动。上课迟到的同学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走进教室并轻轻关好门。下课铃响后,如果老师还没有宣布下课,仍要安静听讲。老师宣布下课,值日生喊起立,学生须面带微笑,说老师再见。坐姿端正,课堂上不东张西望,听清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认真听取同学发言,不议论,仔细分析正误,等待同学发言完后再补充。排除内心环境与身边同学的干扰,倾听与学习相关的讲话。思维跟着老师走,及时回答老师的问题。发言要用普通话,课堂不说与学习无关的内容。课堂上不交头接耳说小话,老师提问自己时,应马上起立,大声回答。发现老师失误时,不要嘲笑或使老师难堪,下课的时候向老师提出。边听边思考,边思考边记忆。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或者在书上,卷子上圈圈点点。书写时要静心,姿势正确,做到提笔就是练字,尽量少用橡皮擦。课堂上不吃零食,不喝饮料,不做与本堂课学习无关的事,未经老师允许不得随意离开教室。文具不用时放文具盒。

5.文明礼仪在家中:家中讲文明,讲礼仪。

四、倡议书歌谣

1.听指挥,别乱跑,平平安安到学校。

2.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滑滑梯不吵闹。

3.过道相遇互礼让,切莫低头来相撞。

4.不踏草,不摘花,我和草木是一家。

5.课间游戏很有趣,追逐打闹不可取。

6.有纸屑,我拾起,校园环境美无比。

7.清洁卫生用心记,桌子椅子摆整齐。

8.出言吐语要文明,行为举止要得体。

9.整整齐齐排好队,平平安安回家去。

第7篇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一些从小接受“高标准、严要求”道德教育的人,他们长大后,却连一些最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比如:在家庭中,缺乏平等意识,交流方式简单粗暴,不善于沟通;在工作单位,无视规章制度,缺乏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随大流,混日子;在公共场合,你争我夺,不守规则,唯恐落后吃亏;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不是通过文明理性的方式解决,而是肢体暴力、威胁恐吓……这种种现象,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格格不入,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面对这种种丑陋现象,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呢?答案是:遵照总理的教导,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即:培养好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它是法治国家的基础。建设现代化国家包括许多方面,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重要标志就是国民成为公民并具有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大致可以分为公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信仰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

那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公民意识呢?我们选择了《农村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研究》作为课题,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由浅入深、由点及面,逐步深入,全面铺开,积极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在实践领域中,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做出符合小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积极探索。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我们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把小学生培养成为:在校内是优秀学生,走出校门是合格公民。

下面,我把本课题的实施情况汇报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开好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1、研究对象:2008年9月开始,确定二、三、四年级为研究对象,2009年9月分别升入三、四、五年级,进过两年的实验,他们今年已经分别在四、五、六年级学习。

2、确立校本研修制度,校本教材出版以后,对校本进行集体备课,分别备出二、三、四、五年级教案,之后再定期针对校本教材进行教师培训。

3、各年级每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为校本课,各班级根据各年级教案上课,进课堂前要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做好二次备课,少先队检查,纳入班主任绩效考核中。

4、根据校本教材内容组织主题中队会竞赛,并在镇电视台及时播放,以使家长和社会能够了解我校公民意识培养的情况,达到家、校、社会共同监督的效果。

5、课程进度安排:每学期7课时。大队部指定安排进度,确保上学期1-7课,下学期8-14课上完。全校实验班级统一时间一同上第几课,以确保全校配套活动顺利实施。

二、结合校本内容,组织一系列活动,以促进校本教育渗透进学生心中。

课题组编撰的《我是合格小公民》校本课程共十四课,目录如下:

1.说普通话 讲文明语 做文明事

2.我的家乡 我的校园

3.礼仪知识知多少

4.学会感恩

5.热爱地球妈妈

6.争当服务小明星

7.安全伴我行

8.保护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

9.《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0.交通法规

11. 初识选举权

12.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

13监督从我做起

14.反对迷信活动,相信科学

为了进一步内化学生的公民意识,课题组结合校本教材每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了以下活动,理论结合实际,使公民意识教育起到更好的效果。

第一课结束后开展“说普通话、用文明语、做文明事”活动;

第二课结束后开展“爱家乡、爱校园、爱祖国”演讲比赛;

第四课结束后开展捐款献爱心活动、重阳节敬老院送温暖活动、师生结对子帮扶活动;

第五课结束后开展爱绿护绿、公益劳动等活动;

第六课节结束以后开展:学雷锋活动;

第七课结束后开展安全逃生演习;

第八、九课结束后开展模拟法庭观摩、法制宣传活动;

第十课结束后开展交通法规知识讲座、交通安全知识竞赛;

第十一、十二、十三课结束后开展新学期学生干部竞选、新学期学生自治调解委员会竞选;

第十四课结束后开展“反”与禁毒教育。

另外,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其余各方面的能力。

三、为响应总书记开展好“争当‘四好少年’”活动的号召,结合我校本课题及我校以前的争星活动,特整合出争当“四好少年”暨争做“十星少儿”活动,让学生在争星的过程中,内化自己的公民意识,使他们在争星中体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小公民。学期期中、期末评比出四好少年及十星少儿若干名,并进行嘉奖。

四、针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方面的突出问题,针对性的做好家访、校访工作,并且开展好家长网上学校工作,对家长进行定期培训,从而有效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家、校无监管真空的网络。

五、 利用校园广播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开办红领巾小广播,通过每周一次的广播之声中典型人物事迹宣传渗透爱国精神、社会公德教育、强化爱国意识。

六、学生自治调解委员会工作的开展,让学生自己去帮助他人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上的难题,学生干部的能力得到提高,其他学生也有了成为学生干部的渴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该委员会成员的竞选,让学生体验了民主选举与民主监督,是最生动形象的成人世界的模拟。

七、 规范好每周一生国旗制度,每周考核分最高的班级为国旗班,国旗班辅导员负责结合校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各方面叫,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形成。

八、 开展社区假日小队活动,我们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定期进行假日活动,以校内外各种公益活动为主。如马路卫生使者、文明礼貌宣传组、设计张贴公益广告、安全教育宣传组等。

“成功不必在我,奋斗当以身先。”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实施农村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得到了显著的成效:

(1)学生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实施公民教育时配套的实践活动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实践天地,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为他们开辟了更多融入社会的途径,为他们创造了自我锻炼的良好机会,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该活动中的多次分组,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该活动注重实践,在外出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听证会中,每个成员都必须参加陈述,对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心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在活动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提高了,胆量大了,自信心足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公民责任感大大增强。同时,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多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团结协作更紧密了;班级里研究探索的氛围更浓了……

(2)学生具有快乐的成长天地,他们品味学习的趣味,体验探索的艰辛,收获成功的喜悦。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