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道德与法治命题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17 16:22:45

序论:在您撰写道德与法治命题建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道德与法治命题建议

第1篇

关键词:道德规范;文明素质;“哈尔滨风尚”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93-03

从年初的“最酷爸爸”谢尚威,到“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勇敢的士兵”高铁成,到近期的“神勇大妈”杨惠和“创造奇迹”的救人英雄苏泽军,到“最美少年”常伟豪和“最美的哥”王君,不断涌现的道德模范人物感动着我们整个城市,催生了哈尔滨特有的“哈尔滨风尚”。整个城市不论年龄大小,不分职业、不分贫富,不分单位和个人,所有的人都关注着道德模范人物,每个人都被他们崇高的道德力量感染着,人们心里燃起了对高尚道德的敬意,对高尚道德回归的希望。在哈尔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具有高尚道德的典型人物引领下,大力弘扬“哈尔滨风尚”,促进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一、“哈尔滨风尚”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

哈尔滨风尚的形成是哈尔滨市长期以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的显著效果的体现,更是进一步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的重要精神支柱。不断涌现的道德模范人物体现的崇高道德境界、深刻道德内涵、强大的道德力量是哈尔滨风尚的精神实质。

(一)把握道德模范人物丰富和深刻的道德内涵,有利于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

“最酷爸爸”谢尚威用双手托起15岁少年的生命,彰显着普通人人性的光辉。面对坠落的少年,没有漠视和逃避,而是挺身而出,彰显了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怀;“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面对疾驰而来的汽车,推开学生,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学生,不顾自己限于危险之中,完美诠释了教师的崇高职业道德,教书育人先正己的职业操守;“最勇敢的士兵”高铁成三进火场,及时排除险情,把危害降到最低,保护了人民财产,履行了军人神圣的职责,使“人们的利益高于一切”不再是一句空话。“神勇大妈”杨惠营救两名落水男子,“创造奇迹的救人英雄”苏泽军勇救两名落水少年,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做出了超越自身极限的英雄壮举,完美诠释了舍己救人、大爱无疆的崇高道德精神;“最美少年”常伟豪三次潜入水中救人,表现出勇敢和智慧,是当之无愧的“美德少年”;“最美的哥”王君,常年坚持做好事,多次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挽救他人性命,表现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崇高境界。这些英雄人物之所以感动我们,感动这座城市,是因为从这些道德模范人物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道德的力量。他们所体现出的道德自律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勇敢地付之行动,是常人办不到的。在全社会热切期盼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的今天,理解和实践其精神要旨,有利于提升全体市民的道德境界。

(二)提炼道德模范人物的精神要旨,有利于形成促进城市发展的精神力量

提炼道德模范人物的精神要旨就是要为全社会建立社会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从而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对社会发展而言,社会成员对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价值、发展目标的共识,即文化认同的形成,无疑是任何一个社会存在、发展的精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是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市民素质需要一种精神把它引入一个充分发挥的空间中,这种精神能引领、约束、激励市民的行为规范,并把市民素质引领到促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授予谢尚威“哈尔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形象大使”荣誉称号,授予这些道德模范人物“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授予谢尚威、杨惠、苏泽军、常伟豪、王军等五位道德模范人物为“哈尔滨文明市民标兵”荣誉称号,就是在全社会倡导道德模范人物高尚的道德品质。提炼道德模范人物的精神要旨,使其渗透到城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公仆意识、主人意识、担当意识,倡导以和谐、诚信、责任、宽容、奋进、敬业、创新、奉献为时代内容的城市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模范道德人物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主导力量,是城市发展急需的精神力量,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

(三)通过模范道德人物事件引发道德内省,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这些道德模范人物激发市民对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思考,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对生命和心灵的感悟,从而释放出创新与创造的能量。道德模范人物的所作所为全方位演绎了道德的内涵,扩大了道德的影响力,有助于道德的内化,有助于增强集体的道德意识,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城市文明是在城市居民的交往与互动中形成的,交往、对话与沟通是城市文明的本质和精髓。道德内省有利于在市民的意识和行为中形成对社会利益、共同利益的忠诚与遵守,有利于在市民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良好人际关系,做到邻里和睦相处,乐于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提升道德境界的文明行为,使城市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二、市民文明素质急需“哈尔滨风尚”的引领

一座城市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自我约束意识、文明习惯和文明行为等文明素质是一座城市良好形象的重要参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市民文明素质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一)市民公共行为文明素质与全国文明城市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考察全体市民在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活动和公共关系方面是否具有较高的文明素质。市民在公共环境方面的公德素质最令人担忧,公共场所乱扔杂物、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在全市开展治理“开车抛物”行动中,这类现象仍很突出。公共秩序主要考察公共交通中车辆、行人是否各行其道,有无乱穿马路、闯红灯现象。公交站台、银行等公共领域是否能做到有序,有无乱挤现象。在公共秩序方面市民文明素质水平与全国文明城市标准要求存在差距,此类不文明现象仍然是影响哈尔滨形象的顽疾。公益活动方面,参与公益性活动的载体不足,市民参与公益性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公共关系方面,主要是公共场所有大声喧哗、嬉闹等不文明现象;公交车上有不给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的行为;有不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询的不文明行为;有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不文明行为;发生冲突时不互相谦让的不文明行为。综合起来,市民在公共行为中文明素质与全国文明城市标准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市民公共行为文明素质不符合全国文明城市标准要求的原因分析

许多调研指出,市民文明素质的“重灾区”表现在公德领域。公德领域文明素质不到位的根源在于市民文明礼仪素质和行为习惯不到位。发生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很多,有历史原因、文化原因、社会转型的原因,既有个体层面原因,也有政府层面的原因。

1.道德环境发生改变。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期,这一切都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也带来空前的冲击。我们社会已经出现“价值多元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迷失”的现象,全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全社会正在构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环境,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没有深入人心。由于公共行为文明素质中涉及的文明行为都是日常小事,对违背公德行为没有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新闻舆论如此,公众舆论也如此。比如在大街上随手扔垃圾,不会遭到任何非议。

2.公德意识不够,公德行为不够自觉。有些违背社会公德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文明的,对公共行为文明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不文明行为不以为丑,反以为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且把社会公德看得很轻,缺乏社会责任感。有人监管时能遵守公德,无人看守时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觉的、习惯性的公德行为,而且市民的集体无意识行为较多,这一点在行人过红绿灯时表现尤为明显。据实地踏察,行人闯红灯现象很多是集体行为。

3.公德教育失效。传统的公德教育已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德育方式过于呆板。传统的面对面的教育,如开会、上课、参观学习等对市民生活、教化作用不明显;德育内容远离生活。那些空而又空、高而又高的理念过于理想化、教条化,脱离生活实际,使其难以产生认同感。德育不是为社会成员个体自我完善,为个体提高生命质量服务,而是流于一种形式,成为学校课程设置的必须和单位文明建设的必须。我们过于注重德育的直接的社会,尤其是政治功能。如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简单的政治宣传和课程安排,学校德育很少关注、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更无法引导他们领会并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单位教育也比较功利化,往往只是简单的学习,很少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公德教育虽然日趋重视,但要真正到位尚有较大距离。社会成员对道德功能的片面认识使德育缺少亲切性和熟悉感,影响德育的实际效果。

三、弘扬“哈尔滨风尚”引领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的对策建议

市民的文明素质应该具备符合国家文明城市标准要求的社会公德、集体意识、遵守社会规范的自我约束意识等等。就是要营造这样一种秩序: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利益和共同利益,个人的文明习惯必须受制于社会的文明准则。全体市民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只有坚持与社会公共利益相依为命的集体主义,具有较强的家园意识,与现代文明城市意识要求一致,才能建立起协调有序的公共文明系统,保证城市文明程度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一)发挥模范道德人物事件直接教化功能,提升文明素质

传统的公德教育已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德育方式主要是灌输和说教,未能有效地把握社会成员的心理特征和品德形成规律,灌输式、说教性的手段和方法让社会成员被动地接受道德规范和规则,使其在德育过程中缺乏参与的积极性。教育者根据自己的意愿或教育者所代表的利益需要进行教育,社会成员接受的道德认知过脑不入心,一旦碰到与教育者所讲的道德观念相违背的现象,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就改变了,很难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冲突。模范道德人物鲜活的事件,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更容易产生道德的共鸣,更容易产生道德的认同,更容易铭记在心,渗透形成道德自律,以这些道德模范人物为楷模,潜移默化形成道德约束力,提升自身文明素质,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

注重发现和树立市民身边道德模范人物,哈尔滨市每年一度的“感动人物和事件”和“见义勇为先进分子”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哈尔滨十个县(市)可以开展地区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城区可以开展行业性道德模范,如代表“路桥精神、环卫精神、交警精神和公仆精神”的模范人物;针对不同群体发现和树立道德模范人物,像“老有所为”的道德模范、星级美德少年、优秀公务员等等。这些道德模范对市民的影响与感召最为直接,示范作用更容易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更加明显。

(二)以道德模范人物为引领,丰富城市精神内涵

城市精神是指一座城市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可持续发展,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城市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底蕴、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是构建城市先进文化的核心,也是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城市精神植根于城市的历史、体现于城市的现实、引领着城市未来。“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的哈尔滨城市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和现实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集中反映出了我们这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价值理念和城市品格。为凝聚和团结全体市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景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信念支持、精神支持,也为城市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价值资源和文化底蕴。哈尔滨历史发展中多种文化的交融,形成了复杂而生动的人文背景,通过现代城市建设和经营的强化、深化,既能够延续和继承历史,又能够丰富新的城市建设的内涵。哈尔滨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必然会有属于自己的精神气度。城市精神的提炼是城市文化现代与历史的对话,实现现代与历史的延承,挖掘历史文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达到现代与历史的和谐,从而创造一个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大都市。

塑造城市精神就是提炼出先进的、优良的激励市民积极向上的市民品质,使市民自觉远离陋习,以道德模范人物为引领,以城市精神为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人民群众是塑造城市精神的主体,城市精神通过城市中从事各行各业的人的劳动来体现,其最终目的是城市精神能够得到市民的认同,成为市民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城市精神打造城市人优秀的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价值观念、性格特征等新的人文精神,激发市民对家乡的热爱,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对生命和心灵的感悟,从而释放出创新与创造的能量,把城市建成以人为中心,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统一,充满人文关怀的现代文化名城。在道德模范人物引领下,哈尔滨市民的无私奉献、众志成城、争做主人、敢于担当、自强自立、艰苦创业是城市精神的重要体现。哈尔滨市民在城市重大工程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众志成城、敢打硬仗的精神;在城市重大事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参与、争做主人的精神;在创业就业中表现出来的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在社会互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等等,极大丰富了哈尔滨城市精神的内涵,是城市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之所在。

(三)形成全社会崇尚道德模范的氛围,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第2篇

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进一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实施意见》,三年后无锡市中考将迎来新变化。根据中考改革方案,从2022届初中毕业生(2019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升学考试科目增至8门,总分由原来的530分调整为750分,考试时间调整为三天(6月16-18日)。

计分科目增加,学校向课堂要效率

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介绍,中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有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也与今年上半年我省出台并实施的高考改革方案有关。为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科核心素养、适应新高考等,无锡市及时跟进调整、制定中考改革新方案。

新方案重视培养初中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除了继续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操作考查和初二阶段信息技术、生物、地理等学科考查外,明确自2020年起实施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该测评成绩合格作为初中毕业的标准和升学的依据。此前曾提过,2021年将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门科目纳入初三学生中考计分科目的安排则不予执行,2021年参加中考的学生依然执行现行中考方案。

中考计分科目增加是否会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基教处负责人说,中考计分科目和考试时间的增加,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一定的紧张感和压力。只要有考试,就会有压力和竞争,建议大家理性看待。本次新方案也明确要求,中考命题要把握科学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理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合理确定试题难度,强化对学生知识掌握、综合分析、创新思维等方面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减轻的是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鼓励开展适合的教育,注重因材施教。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提升初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角度看,无论是考试科目还是考查、测试科目,都要认真学习。我们也会重视督查初中学校的课程开设情况,确保各校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

对于中考计分科目增加,积余实验学校校长丁伟健表示并不担心:“我们在教学中会提高对历史、道德与法治的重视程度,加大、加深对教材、学生、考试方向等方面的研究,提升课堂效率。”

中考科目、时间、总分均有增加

新出台的中考方案继续实行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办法,从2022届初中毕业生(2019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中考考试总分共计750分,考试科目由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体育,调整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共8门。其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6科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英语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两种形式,体育考试采用现场技能测试方式进行。

第3篇

■中考科目、时间、总分均有增加

新出台的中考方案继续实行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办法,从2022届初中毕业生(2019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中考考试总分共计750分,考试科目由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体育,调整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共8门。其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6科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英语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两种形式,体育考试采用现场技能测试方式进行。

考试科目的分值也有所变化。语文、数学试卷总分由现在的各130分调整为各150分。英语考试总分由110分调整为130分,其中闭卷笔试部分为100分,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部分为30分。物理与化学分卷考试,物理试卷总分为100分,化学试卷总分为8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总分各为50分。体育考试总分由30分调整为40分。

随着考试科目增加,文化科目考试时间也随之延长,考试日期由原先的6月16日、17日两天调整为6月16日、17日、18日三天。其中,语文(150分钟)、数学(120分钟)、英语(100分钟)、物理(100分钟)、化学(100分钟)各安排半天,道德与法治和历史两门科目安排半天同场分卷进行(共120分钟)。

■计分科目增加,学校向课堂要效率

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介绍,中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有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也与今年上半年我省出台并实施的高考改革方案有关。为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科核心素养、适应新高考等,无锡市及时跟进调整、制定中考改革新方案。

新方案重视培养初中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除了继续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操作考查和初二阶段信息技术、生物、地理等学科考查外,明确自2020年起实施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该测评成绩合格作为初中毕业的标准和升学的依据。此前曾提过,2021年将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门科目纳入初三学生中考计分科目的安排则不予执行,2021年参加中考的学生依然执行现行中考方案。

第4篇

六大变化!兰州市中考改革试行方案公布

《兰州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在去年12月3日公布之后,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3月21日,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之后,《兰州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正式出台。这次兰州市中考第三次改革将改写2018年初中新生的中考命运,计分科目增加;英语听力与口语人机测试;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增加实验操作考试;综合素质单独成为录取前置;命题减少机械记忆等将使未来中考更趋向于灵活。

12门考试科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共12门课程,分为全市统一考试和考查两类:全市统一考试科目共10科: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全市统一考查科目共2科: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统考总分740分

确定录取计分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等10科,各科目考试成绩以分数形式计入录取总分,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等4科分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6科实行相近学科合卷考试。统考以原始分计入,总分740分。

各科分值为语文、数学、外语各12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各50分,地理、生物各40分,体育与健康50分。其中外语分值中包含30分的口语与听力测试分值,物理、化学、生物的分值中包含10%的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分值。考查科目艺术、信息技术各50分。

笔试与实践结合

考试方式根据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6科实行书面纸笔闭卷考试,其中外语加试听力与口语测试,实行人机对话的考试方式;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实行书面纸笔闭卷考试和现场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每科两项考试成绩合并计为该学科总分;体育与健康实行现场测试考试;信息技术教育实行无纸化上机操作考查,艺术(音乐、美术)、劳动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考查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应维度。

分卷与合卷组考

各科目考试时间为:纸笔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各120分钟,外语90分钟,物理、化学合卷共150分钟,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共100分钟,地理、生物合卷共100分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各15分钟,外语口语与听力30分钟,信息技术30分钟。

地理、生物合卷八年级即考

考试按照“学完即考”的原则,地理、生物(含实验操作)、信息技术教育的考试安排在八年级第二学期6月底前进行,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的纸笔考试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6月中旬进行,体育与健康测试、理化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外语听力与口语测试、艺术(音乐、美术)考查、劳动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考查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5月底前进行。

综合素质1A4B是省级示范“底线”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计等的招生录取模式。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评价维度,评价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依次对应优秀、良好、合格、待提高。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五个维度均达到c等及以上者方可毕业,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综合素质评价2A3B及以上作为享受优质高中对口分配名额、“双优助学班”和“珍珠班”等优惠政策的基本依据,其中思想品德维度必须为A等;1A4B及以上作为享受自主招生录取政策和省级示范性高中统招录取的基本依据,其中自主招生具体的A等维度由各招生学校拟定;5C及以上作为其他普通高中学校统招录取的基本依据。没有综合素质评价的考生,高中阶段学校不予录取。

四条控制分数线保“底线”

新中考政策确定实行最低录取控制线制度,市教育局根据当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和考试成绩,分别确定城区优质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城区其他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城区民办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远郊县(区)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实现学生的合理分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升学需求。

对口分配比例不低于75%

坚持和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招生政策,对口分配比例不低于75%。进一步完善名额分配办法,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进一步严格分配名额的享受条件,小升初不按规定入学的学生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对口分配名额。

5%自主比例不得跨界招生

取得自主招生资格高中学校,自主招生范围与普通生招生范围一致,不经允许,不得跨市(州)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人数在当年下达的招生总计划内执行,一般高中原则上不超过5%。自主招生所有方案,录取过程以及各类预录取,录取结果都要公示。

中考改革方案“六变”

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兰州市于2018年启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这意味着本次中考改革招生方案将于2021年中考执行。记者注意到,和现行政策相比,新方案最重要的变动有六个方面。

01

将科目Ⅱ四科由等级变为计分纳入中考录取总分

按照目前的招生方案,中考考试科目分Ⅰ和Ⅱ。科目Ⅰ的考试结果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科目Ⅱ的考试结果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前置条件。科目Ⅰ:语文、数学、英语(德语/法语)、物理、化学、体育6科,总分720分,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科目Ⅱ: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4科。各科成绩均以等级形式呈现,分A、B、C、D四个等级。

此次中考改革方案调整了部分科目的成绩呈现方式。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四个学科的成绩由以等级形式呈现作为中考录取的前置条件调整为以分数形式呈现纳入中考录取总分。统考计分科目增加4科。

02

实行听力口语人机测试,实验操作从笔试变“动手”

目前的中考外语考试实行闭卷笔答,含听力。而新中考方案将改革了部分科目的考试方式,

其中,增加了外语口语考试,将外语听力测试从笔试中分离出来,实行外语口语与听力测试人机对话的考试方式。同时,更加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从笔试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

03

各科卷面分值均有调整

今年中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卷面分值均为150分;物理卷面分值为120分;化学卷面分值为10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两科合场分科合卷考试,卷面分值为100分,地理、生物两科合场分科合卷考试,卷面分值为100分。

而新中考改革方案调整了卷面分值设置:语文、数学、外语各120分,体育与健康5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各50分,地理、生物各40分,总分740分。外语的分值包含30分口语与听力测试分值,物理、化学、生物的分值各包含10%的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分值。

04

实行计分计等结合录取

改革了普通高中录取办法,实行计分计等相结合的招生录取制度。由现行的“将科目Ⅱ的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作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前置条件,在符合前置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考生志愿,按照科目Ⅰ的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的办法”调整为“以综合素质评价五个维度评价等级为前置条件,在符合前置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考生志愿,按照10科录取计分科目的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的办法”。

计分计等结合录取,使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个维度的评价结果作为初中毕业资格认定和普通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以及作为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的参考依据。

05

命题将加强能力考查

从中考改革方案可见,未来中考命题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更加注重发挥对课程与教学的导向作用,更加注重减负增效,切实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密切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中考方案的命题要求上可见,未来中考将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内容,试卷难易适度,难、中、易比例原则上定为1:2:7,充分体现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杜绝偏题、怪题。

06

第5篇

关 键 词 中小学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规则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00-02

随着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使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已成为一线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小学生虽然难以对法治有深入的认识,但其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都不难感知身边的规则与法治。基于此,我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了诸多尝试。

一、链接家庭生活,感受规则与法治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讲,家庭是其最熟悉也最生动的生活场域。我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架起家庭生活与法律常识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不断感知规则与法治。

“我的全家福”是粤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八课“幸福一家人”的学习内容。本课旨在让儿童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感受家庭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幸福,培养儿童爱父母长辈、爱家庭的情感;以具体行动创造家庭幸福,养成孝亲敬长的良好习惯;同时,初步形成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知。

我们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基于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护幼,互相帮助”提供剧本,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

剧情提要:奶奶不慎划伤了手,贴上胶布后忍痛给孩子洗菜做饭。由于手疼,奶奶一时手抖,盐放太多了。孩子在饭桌上抱怨:“奶奶做的饭菜太咸了,很难吃。”奶奶不说话,表现得非常难过。

学生A饰演奶奶,学生B饰演孩子,学生C念旁白。扮演完毕后,分别请小演员和观众说说自己的感受。由此,让学生懂得要善于观察家庭成员的情况,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不仅要理解他们,也要帮助他们。随后,出示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护幼,互相帮助”,引导学生说一说,打算如何帮助家庭成员。借此让孩子们领悟到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我们要敬老护幼,互相帮助。

之后,进行“我是家里的开心果”环节。课前,教师请学生准备家庭相册,在背景音乐中分享亲情故事。同时,通过课件呈现以下问题:“从我是什么时候出生的?那时全家人都来了吗?”“这张照片什么时候拍的?我多少岁?”“我的第一张照片是谁拍的?”“我们全家旅游拍的照片哪张最满意?”“以后我们家多久拍一次全家福?”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孩子们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孩子们通过回答问题和谈感受,明白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而自己也要学会陪伴父母变老。即使没有法律规定,在道德上,我们也应该敬老护幼。此时,冷冰冰的法律被赋予了暖心的温度,孩子们在亲情的包围中感受着规则和法治。

二、评析生活案例,体验法治社会生活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在必要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真实法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提供了许多基于儿童视角的相关素材,它们来源于真实生活,经过了编写者的精心筛选和加工处理。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展开对生活案例的评析,从而初步形成法治意识。

例如,“到户外去”是一年级第三单元第九课“我是小学生”的内容之一。教材提醒孩子们,旅游法规定:“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城市的孩子们多数都有家庭旅游经历,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让孩子讲述旅游故事,列举自己知道的旅游方式;之后,让孩子们评价哪些是健康、文明的旅游方式。借此,引导学生立足旅游法的规定,展开辨析,从而认识和体验生活中的法律。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收获了许多意外的惊喜。在教学“不一样的冬天”(第三单元第十课“冬爷爷来了”)一课时,教师问道:“南方的冬天和北方的冬天有什么不一样呢?”经过小组讨论,让孩子总结调查结论。在讨论中,有孩子谈到北方冬天暖气供应的法律问题,并涉及一些地方政府的相关管理办法,引发了孩子们的热议。

这告诉我们,生活处处存在着规则与法治。小学低年级儿童对法治案例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弱,我们在教学中应以儿童的视角,对生活中的规则与法治案例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以丰富儿童对法治社会生活的体验。

三、模拟生活情境,践行规则与法治

践行重于言说,过程重于结果。规则与法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求我们从儿童生活出发,使儿童在体验中感受规则和法治,而且要让儿童加以应用,知行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儿童法治意识和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低年级儿童难以开展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我们可采用模拟情境的方式,为儿童提供实践机会。

例如,在教学“放学路上”(第一单元第三课)一课时,课前,教师请学生收集身边的交通案例。可以拍照展示,也可以口述。课堂上,结合孩子们的观察汇报,教师相机展示典型案例,让大家展开讨论。比如,针对家长抱着幼儿坐在副驾驶位上的行为,引导学生从情与法两方面进行讨论;再如,如果学生违反交通规则(未成年,未造成严重后果),该如何处罚?如此,让学生懂得要严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

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如下情境,鼓励孩子们在行动中践行规则与法治。教师在教室中贴上相关的交通标志,布置马路、红绿灯的场景,请两位学生分别饰演闯红灯的行人和其朋友。之后,提问:“如果你是这个朋友,遇到如下情形,你会怎么做?”并提供5个选择。选择一:毫不犹豫跟着他。选择二:提议等人多一点时再通过。选择三:很犹豫,因为你知道这样做不太好。选择四:拒绝他,并且把他拉住。选择五:建议等绿灯亮了再过马路,跟他讲违反交通规则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1]

接着,教师请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头脑风暴,设想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写在卡纸上。孩子们在卡纸上写道:选择一的后果有可能出现撞车意外。选择二的后果,不论是一个人还是多人闯红灯,只要违反交通规则,都很危险。选择三的后果是不想闯红灯,因为知道不安全,但又不好意思拒绝,还是试着说服同学一起等绿灯比较好。选择四则需要告诉他,违反交通规则可能有生命危险。选择五是最合适的选择。通过辨析具有一定价值冲突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明辨是非,躬行规则的意识。教师顺势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守法小公民。

此外,为激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我们还可创建灵活的激励机制。如根据不同表现,学生可获得学法守法小公民、维权小卫士、小律师、小法官、法学小博士等表扬卡。以激励促践行,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内化和践行规则与法治,促进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知行统一

小学生法治教育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学生法治意识和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生活这一沃土。我们唯有立足儿童生活,不断丰富儿童对规则、法治的感知和体验,才能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第6篇

陈仓初中是区教体局直属的一所省级示范初中,是区委、区政府异地新建、高点定位、高起点建设的一所现代化学校。2015年2月整体搬迁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45亩,总投资3926万元,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1995人,教职工127名。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陕西省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政策要求,结合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深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进一步发挥考试评价对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从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基础教育育人质量等长远目标出发,努力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科学合理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科学评价,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坚持公平公正,发挥考试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全市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三、考试科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全部科目,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13科。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以及地方课程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四、考试方式

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等科目实行闭卷笔试方式;道德与法治实行开卷笔试方式;“体育与健康”的体质健康实行现场考试方式;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和信息技术实行现场操作考试方式;音乐、美术实行过程性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五、考试分值与时长

1.八年级下学期笔试科目、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长:

生物60分,时长60分钟;

地理60分,时长60分钟。

信息技术和生物实验操作各10分,考试时长各15分钟。

2.九年级下学期笔试科目、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长:

语文120分,时长150分钟;

数学120分,时长120分钟;

英语120分(其中听力考试30分),时长120分钟;

物理80分,时长80分钟;

道德与法治80分,时长80分钟;

历史60分,时长60分钟;

化学60分,时长60分钟。

体育与健康60分,其中体育课成绩占10分,平时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情况占5分,体质健康现场考试成绩占45分。

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各10分,考试时长各15分钟。

六、考试时间

依据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进行,时间为三天。第一天上午考试科目为语文,下午考试科目为英语;第二天上午考试科目为数学,下午考试科目为物理、道德与法治,考生为九年级学生。第三天上午考试科目为化学、历史,考生为九年级学生;下午考试科目为生物、地理,考生为八年级学生。

体育与健康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4月底前进行。信息技术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5月上中旬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5月上中旬进行。音乐、美术的终结性考试时间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课程进度并结合实际安排。

七、命题制卷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笔试科目使用全省统一命题,由省教育厅指定印刷厂制卷,试卷和答题纸符合网上评卷要求。

八、成绩管理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笔试科目的成绩采用试卷原始得分登记,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并列呈现。体育与健康考试现场给出成绩,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并列呈现。等级呈现方式为A(优秀)、B(良好)、C(合格)和D(不合格)四个等级。

所有操作考试科目现场给出成绩,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并列呈现,分为A(合格)与B(不合格)两个等级。

音乐、美术考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分为A(合格)与B(不合格)两个等级。

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管理制度,考试成绩及时、真实记入学生档案和学生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确保每个学生的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情况和数据全面、准确。

九、成绩应用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义务教育初中学生毕业证书发放的主要依据。对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成绩合格的学生,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发给义务教育毕业证书;对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学科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发给义务教育证书。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学科成绩不合格者,可以申请参加下一年该学科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后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发给义务教育毕业证书。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每个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成绩合格,方具有当年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基本资格。所有非应届学生参加同一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次数不超过两次。参加两次学业水平考试,以当年成绩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基本依据。

市、县区教研部门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试题质量和学生的答卷情况进行认真、全面、客观分析研究,评估学科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形成诊断和指导学科教学的报告,指导初中学校教学工作。

十、组织管理

在省教育厅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工作。

市教育局负责制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各县区教育局做好政策宣传、考试组织、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审验发放等工作。

市考试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考和网上评卷。

信息技术、生物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由市考试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各县区教体局具体实施。

体质健康现场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各县区教体局具体实施。

音乐、美术科目由县区教研部门制定考试标准,各初中学校组织实施。

第7篇

关键词:道德法律化;理论基础;冲突;和谐

一、道德法律化

1.道德法律化的含义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向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道德与法律各自所追求的目标有时也很矛盾。广义的道德法律化是指在道德建设中将一定社会伦理规则和道德要求转化为制度和法律。

2.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不同部分,两者有显著的区别,如产生方式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实现方式不同、调整范围不同。因此两者在日常法律适用中主要表现为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理。

3.道德法律化的基础

道德法律化实质上是道德合理内核与法律外在形态相结合的过程。首先,正义是法律和道德共同的追求目标。乌尔比安认为公道和正义是法律的目的,而道德本来就是人们关于善恶、是非等伦理观念的总和,更体现正义性。其次,道德和法律调整的范围具有交叉性。道德可以调整人们的行为、思想、情感。法律的调整对象就是人们的行为,人的行为就成了两者调整的交叉点。

二、道德法律化的困惑

1.道德和法律的冲突

同患尿毒症的17岁少女何××和39岁男子何××原本不相识,为换肾与直系亲属配型均不成功。偶然的机会,何××的父亲为何××配型,何××的表哥为何××配型,交叉配型竟然成功了,于是来到医院准备进行交叉换肾手术。

这起“交换肾”事件备受争议,因为法律和道德激烈地碰撞在一起。在法律上,只有三代直系血亲才能进行器官移植。但医院给他们做手术是在拯救生命,是道德所要求的。认识和处理好道德与法律的冲突,是解决道德法律化困惑的一把钥匙,首先我们要从研究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开始,因为冲突根源于两者的差异,也是道德不能替代法律的真正原因。

2.道德法律化的理论界争议

面对冲突和现实,有学者提出道德法律化其实是一个虚假而危险的命题,混淆了道德和法律的本质区别,其最终结果不但不能树立法的权威,还会损坏道德对人们心灵的约束。但是坚持结合说的富勒认为,遵守法律和遵守万有引力定律是不同的,后者只要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会被人们自觉遵守,但对于法律,它要赢得人们的尊重,必须有值得尊重的东西,也就是要包含某种价值追求。

三、道德法律化困惑的现实探讨

在诸多的困惑和纷争中,笔者认为道德法律化是有必要的,但必须限定在一定的限度内。

1.需要一定的道德法律化

2007年的一天,北京某医院,孕妇李某因难产生命垂危,医生向配偶肖某交代病情准备手术,因肖某拒绝签字,两条生命都离开了我们。

伦理道德和法律都认可生命的重要性,可为什么在这个案例中,医院在遵守法律的情况下,却导致生命的丧失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遇到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可是这些特殊情况由谁来认定?等被认定后还来得及吗?道德上认为这是一个特殊情况,可制度上没有及时认定,就因为这样,生命在制度面前丧失,此案例表明有时道德需要及时的法律化。

2.道德法律化有一定的限度

长沙推出首席一桌标价36万的“人乳宴”,据说营养师都是平均年龄为三十岁来自农村的哺乳期母亲。

人们首先想到的评价标准是道德,此举有违商业道德和传统道德。可《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对人乳是否是食品原料却无具体说明。于是道德和法律又一次起了冲突。哲人说过:法不禁止即自由,可是在本案中,法不禁止,但道德却禁止了,说明我们在情感上将道德和法律画上了等号。它告诉人们道德和法律有严格的界限,在道德要求不可能替代法律的时候,道德法律化就要思考自身的合理性,因此道德法律化必须限定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3.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道德法律化

首先,明确道德归道德,法律归法律。道德是精神上的自由,法律是行为上的强制。有些领域,只有道德可以起作用,法律的介入则会侵犯人的自由意志。

其次,道德法律化只限于对社会基本道德的确认。对于普遍道德,诸如诚实信用、平等等价值是可以上升为法律的。但对于特殊道德则不能一味地追求道德实现的效果而硬性地将其法律化。

再次,道德法律化只限于与人们行为有一定联系的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道德与法律的严重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困惑和纷争。道德法律化当然应该是符合法的本性的道德法律化。此外,针对目前道德和法律相脱节以及传统道德对法律的冲击等情况,应加强两者的互动耦合。一方面,需要重建现代道德文明和伦理精神,引入法律的硬约束。另一方面,法律本身也要寻求道德的支持,才能发挥道德法律化的作用。

最后,道德法律化要以人为本。将适当的道德融于法律,是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效途径。和谐社会中少不了道德和法律的和谐,化解冲突、以人为本是实现道德法律化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程明.试论道德的法律化及其限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