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持续经营价值范文

时间:2023-07-17 16:22:41

序论:在您撰写持续经营价值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持续经营价值

第1篇

1、今日沪深两市股指集体小幅低开,整个早盘两市均维持震荡走势,午后开始进入震荡走高的状态。沪指尾盘在银行板块的带动下,重新收复3300点关口。盘面上无特别明显的强势板块出现,仅航空板块大涨。沪股通净流入21.7亿,深股通净流入8.64亿;

2、市场量能再次萎缩,但是环保、5G、芯片等概念股精彩纷呈,在最近的市场回落,芯片个股拒绝回落。最近的收评中,一直画图说明芯片板块。其实芯片和半导体很多个股是重合的,现在的半导体行业类似90年代的钢铁行业,是信息时代的基础,未来的业绩支撑力度较大,后期或还有空间;

3、次新股中好太太、勘测股份涨停,市场中的小票稍有活跃,但是热点还是不足,市场很小心翼翼。目前观望是很好的选择,提起轻仓布局一些小盘价值股也是不错的选择;

4、市场主要指数的涨幅,深证100R涨幅居首,从之前的上证的强势会慢慢延伸到深证,创业板熊了两年,连续两年都是跌幅居首,后期或许会发生改变

5、之前反复提示未来看好的四大行业:5G、芯片、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目前5G和人工智能属于概念范畴,业绩兑现还没有看到。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目前的一些个股业绩已经兑现,已经慢慢出现戴维斯双击。选好标的,考虑持有。本周末蔚来汽车新品,对于行业的刺激还是不小;

第2篇

关键词: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经营单位;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法

中图分类号:S750;S718.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6)01-0076-07

Abstract: By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urban fores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index system of urban 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with the management conditions of Guangzhou urban forest,the index system of urban 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which contains 30 indicators at 3 levels was set up for forestry management unit based on target method and expert consultation method.

Key words: urban 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forest management uni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expert consultation method

在森林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林业发展模式。无疑,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林业的必然选择[1]。制定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是建立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系统的基础,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目前国内外直接针对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在国际水平、国家水平、地区水平和森林经营单位4个层次上进行[2-6]。国际、国家和区域水平的标准指标体系只能是给出在森林经营活动中以及森林经营计划制定中需要考虑的方面,提供评价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逻辑框架[7]。标准指标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应该是经营单位水平的标准指标体系[8]。从目前国内外研究来看,突破点是有关的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并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的和定性的分析,很多都已经涉及到指标的具体量化处理方法和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同时都对具体的案例进行了研究[9-19]。但指标选择与定量化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如何全面科学地反映城市森林多方面的功能结构特征以及如何定量化反映不同方面的功能价值仍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一些指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方面缺乏定量的系统数据资料,资料来源或统计口径不一。因此,研究以城市森林为对象的经营单位级的可持续经营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广州市位于东经112°57′~114°3′,北纬22°26′~23°56′,是广东省的省会城市,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2012年广州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表明:全市总面积743 440 hm2,其中林业用地293 289.6 hm2,有林地278 679.1 hm2,林地利用率达95.02%。截至2012年底,广州市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49处,总规划面积达52 043.84 hm2,其中:国家级1处,面积9 182.7 hm2;省级7处,面积5 261.27 hm2;市县级41处,面积37 599.87 hm2,占广州市林地总面积的17.74%,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不同层次森林公园相互协调发展的森林公园建设管理体系。自然保护区共建有2处,总面积为8 914.79 hm2,其中省级7 054.36 hm2,市级1 860.43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3.04%。省直属国有林场建立有5处,共8 661.4 hm2,占林地总面积2.96%(表1)。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为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市县级森林公园中大夫山森林公园知名度较高,国有林场中大岭山林场面积较大,因此选择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大岭山林场和大夫山森林公园这3个经营单位作为广州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的研究案例。

1.2研究方法

专家咨询法是一个使专家集体在各个成员互不见面的情况下对某一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看法的方法。主要用于评价指标的选定及指标权重的确定。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专家:首先建立备选专家库,主要由3方面的专家组成:①广州市从事森林经理教学与科研的人员;②发表过类似的文章引用次数排在前十位的作者;③通过相关专家推荐。然后参照Delphi法确定专家选择标准:具备高级技术职称;从业年限至少5年;在所从事的领域里有一定的知名度,对森林经理、城市林业、林业经济和森林生态等相关领域较为了解。

2)确定专家人数:Delphi法的预测精度随参加人数增加而提高,但当参加人数接近15人时,进一步增加专家人数对预测精度影响不大[23]。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以15~50人为宜,但考虑有些专家可能中途退出,因此应适当多预选一些专家。本研究选择30名专家进行Delphi法咨询(表2)。

3)确定评价指标: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初步拟出评估体系框架及指标,通过“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4个维度去咨询专家意见,保留均值x≥3且变异系数CV≤0.25的指标[11],进而最终确定广州市城市森林经营单位级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轮专家调查于2013年7月4号以电子邮件方式向全国30名专家发放调查问卷,截至2013年9月1号共收到22名专家回邮件。第二轮专家调查共遴选了15名专家,2013年10月16号发放,截至2013年11月16日全部收回。2轮专家参与度分别为73.33%和100%。

2结果与分析

2.1第一轮专家咨询

2.1.1拟订评价指标体系草案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广州市城市森林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可行性、系统性、实用性、可测量性和综合性的6项基本原则,收集尽可能多到能够评价森林经营单位级的评价指标,形成第一轮广州市城市森林经营单位级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草案(表3)。

2.1.2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与分析

将该指标体系框架发给30位专家。请各位专家对指标体系草案的合理性、评价指标的必要性进行评价判断,提出评价指标整合和补充意见。问卷共收到22位专家意见,第一轮专家回复意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高保护价值的森林面积”,“由生物廊道相连的保护区面积”,对自然保护区森林经营单位没有意义,建议删除;“针阔混交林面积”和“人工林中混交林面积”都是表示树种结构,选择一个指标反应即可。“天然林面积比例”和“林分起源”含义重复,可删去其中一个。可将“森林类型多样性指数”、“生态公益林的面积”、“天然林比率”、“针阔混交林面积比例”、“珍贵乡土树种的培养面积和蓄积”合并为生物多样性。

2)由于城市森林经营目标与传统概念的不同,不以木材生产为主,建议删除“用于主要生产林产品的森林面积及其比例”、“木质与非木质林产品的产量与组成”;考虑到基于将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政府全额拨款的公共事业来看待的背景下,即将森林充分地养护起来,因此将“年森林消长比例”予以删除。可将“林地利用率”、“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乔木林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比例”、“造林保存率”合并为森林生产力的维持。

3)建议将森林健康与活力修改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个方面。自然因素干扰包括“病虫害危害的森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比例”、“森林火灾面积占有林地面积比例”、“气候和其他自然灾害破坏的森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比例”;人为因素干扰状况包括“人为破坏的森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比例”、“人为干扰的森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比例”。

4)充分考虑到资源数据获取口径的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建议删除“树冠状况”、“枯枝落叶层”、“林产品生产量和消耗量及其贡献”、“城市森林提供的社会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

5)可将“水源涵养林面积比例”、“水土保持林面积比例”合并为水土保持。建议增加土壤方面指标,如“土壤侵蚀严重的林地面积比例”。

6)城市森林经营的目标与一般森林有所不同,不以木材生产为主,而是追求生态效益和林业建设,侧重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挥生态和社会的效益。既然将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公益事业来看待时,不需要在盈利方面对森林经营单位提出过多要求,建议弱化经济指标,可合并为“经济产出效率”和“资产负债率”2个指标。可增加“社会保险参保率”和“职工工资保障率”2个指标,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

7)保障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条件和机制方面,在国家水平应强调相关法律的制定;而对于一个经营单位来说,关键在于这些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建议修改为“林权证发证率”、“林权纠纷调处率”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落实情况”等指标。

2.2第二轮专家咨询

经过第一轮专家咨询,确定广州市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的总体目标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保持水土资源、森林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持久的社会经济效益的保持,保障条件和机制7个方面,具体指标由原来的70个指标缩减为35个指标,并构成第二轮评价指标体系(表4)。

根据上述35个指标,制定经营单位水平广州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咨询表,邀请森林经理、林业经济管理、生态学等相关专家、教授以及林业部门管理人员等对指标框架和各级指标的构成

进行表态,按照“非常重要(4分)、重要(3分)、一般(2分)、不重要(1分)”进行选择,根据重要性判断,确定这34个指标的离散程度(表5,图1)。

2.3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专家咨询的结果,保留算术平均数≥3且变异系数≤0.25的指标,从而最终确定了经营单位级广州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广州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确定为评价的总体目标,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水土保持、森林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持久的社会经济效益的保持,保障条件和机制7个标准,然后分别从这7个标准将其分解为更为具体的30个指标,建立一个3层指标体系(表6)。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明确界定经营单位级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目标法结合专家咨询法构建了一套以充分发挥公共效益为目标,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水土保持、森林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持久的社会经济效益的保持,保障条件和机制7个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的30个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

3.2讨论

1)评价指标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森林经营是一个广泛动态过程,指标体系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特别是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和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分析有赖于长期的调查研究以及多种方法的分析比较。另外,研究用同一个指标体系去评价不同的经营类型的适用性,还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探讨。

2)评价指标的应用具有局限性。不同城市的较大的环境差异将导致其城市森林建设的要求不同以及城市森林建设发展的演进规律不同,相应地也将会有不同的属性要求,因此如何根据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分别给出不同评价标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地域的局限性,对其他地区不一定具有适用性,如需推广还需要结合各地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陈世清.广东省国有林场经营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2]叶绍明,郑小贤,谢伟东.桉树工业人工林林分水平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经济,2007(7):31-34.

[3]KONIJNENDIJK C C.A decade of urban forestry in Europe [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3,5:173-186.

[4]HUNTER I R.What do people want from urban forestry?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J].Urban Ecosystems,2003,5:277-284.

[5]TYRVAINEN L.Economic valuation of urban forest benefits in Finland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1,62:75292.

[6]GERMANN C,SEELAND K.Are urban green spaces optimally distributed to act as social integration? Results of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pproach for urban forestry research [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4,6:3213.

[7]张守攻,朱春全,肖文发.森林可持续经营导论[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8]国家林业局.LY/T1594-2002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9]郭建宏.福建中亚热带经营单位水平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3.

[10]郭峰.北沟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11]JIM C Y.The urban forestry programme in the heavily built-up milieu of Hong Kong [J].Cities,2000,17 (4):271-283.

[12]刘昕,孙铭,朱俊,等.上海城市森林评价指标体系[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6):988-994.

[13]王蓉丽.城市森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华东森林经理,2006,20(2):44-49.

[14]丁俊.成都城市森林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10):360-361.

[15]门可佩,周萍蒋,梁瑜.构建和谐城市评价体系探讨――以南京市为例[J].统计教育,2008(3):34-36.

[16]刘婷.城市森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17]韩明臣.城市森林保健功能指数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

第3篇

一、概述

在当今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长期的、综合性的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持续不断的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保持。企业的经营目标应由原来的追求短期利益(投资报酬率)转变为追求长远利益最大化。显然,工业时代的许多基本概念已变得过时,重短期业绩评价轻长期业绩评价、重过去业绩评价轻未来业绩评价的传统观念已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业绩评价及其战略经营管理的要求。企业业绩如果仅仅从财务层面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因为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无法对知识、技术、创新、价值链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价。更为严重的是,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与企业战略脱节,使企业战略的实施受到严重阻碍,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极为不利。

在国外,企业业绩评价指标是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补充,从单纯的财务指标到EVA,再到非财务指标。而卡普兰的平衡计分卡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这一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尚待拓展和完善之处,如体系中的财务层面业绩评价指标仍沿用传统的评价指标,指标体系中缺乏对人力资源业绩方面的评价指标。而在国内,研究企业业绩评价的文章也越来越多,实务工作者结合企业自身实践设计了各自的业绩评价系统;政府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但与卡普兰的平衡计分卡相比,该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偏重于政府管理要求,忽视了企业战略经营管理要求;偏重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和档次划分。该指标体系还是以企业过去业绩的评价为中心,很难反映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不能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有鉴于此,笔者拟从多层面与持续经营考虑构建一种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和企业持续经营紧密相连,着眼于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与保持,既注重财务指标,又注重客户满意程度、产品生产过程及管理的创新、经营效率的提高、职员满意程度和职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等非财务指标,使业绩评价和企业的长久发展融为一体。

二、基于多层面与持续经营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分四个层面:财务层面评价指标、职员层面评价指标、客户层面评价指标和业务流程层面评价指标。

(一)财务层面评价指标

在财务层面评价指标中,主要考量企业的获利能力(尤其是人力资源优势的获利能力)和现金流量、资本保值增值、资产周转速度和财务安全等指标,具体有以下一些指标。

1.企业贡献

企业贡献=税后净利+利息+税金+工资

该指标不仅为投资者这一主体计算税后净利,而且考量企业为多元主体――投资者、债权人、国家、职工所作出的总的贡献。

为了便于不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可引入一个相对量――企业贡献率来进行比较。

2.现金净流量

企业贡献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而保证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和偿还债务的是现金而不是企业贡献,所以还需要考量现金净流量。

为了便于不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可引入一个相对量――现金净流量率来进行比较。

3.人力资源优势贡献

人力资源优势贡献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具有的竞争优势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为了便于不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可引入一个相对量――人力资源优势贡献率来进行比较。

人力资源优势贡献率这个指标反应人力资源优势贡献占企业的全部贡献的百分比。该指标既适宜于不同企业的横向比较,也可用于一个特定企业的前后各期的比较。该指标越接近于100%,则表明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该指标如果为0,则表明该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只达到行业平均水平;如果该指标为负数,则表明该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达不到行业平均水平,处于竞争劣势。

4.资本保值增值率

该指标反映了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00%,则表明企业刚好实现保值;该指标大于100%,则表明企业实现了增值;该指标小于100%,则表明未能保值,即企业发生了亏损。

5.净利润率

该指标是站在企业投资者的角度,毕竟是投资者控制着企业,所以投资者不可能不关心自己的投资报酬率。

6.资产周转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即一年内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指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之和。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越有利于企业。

企业在考量资产周转速度时,有时需要进一步分析各种资产的周转速度,常用的有: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该指标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安全情况。公式中的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余额。一般而言,该比率越大,表明企业财务越安全,风险越小;反之,该比率越小,表明企业财务越不安全,风险越大。

有时,企业需要进一步考量企业的短期财务安全和长期财务安全情况。考量企业短期财务安全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考量企业长期财务安全的比率可以是所有者权益比率。

财务安全比率是一个相对量指标,既适用于一个特定企业的前后各期的比较,也适宜于不同企业的横向比较。

上述7个指标中,企业贡献(率)综合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人力资源优势贡献(率)则突出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现金净流量(率)则又对企业获利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资本保值增值率和净利润率从所有者角度反映了获利情况。资产周转率则考量了资产周转的速度。财务安全比率非常重要,它衡量企业财务安全情况。上述7个指标综合起来从财务层面反映了企业的业绩。

(二)职员层面财务指标

在职员层面指标中,主要考量职员的创新能力、知识水平、沟通、培训和安定性等指标,具体有以下一些指标。

1.人均创新效益

该指标反映了按企业全员人数平均计算的研究开发的净收益。

2.职员生产效率

该指标反映了按企业全员人数平均计算的企业的营业收入。

3.职员保持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人才的稳定性。

4.沟通满意度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职员对于企业内部沟通感到满意的程度。该指标可通过调查表方式取得。

5.职员培训强度

该指标反映企业对职员培训的重视程度。该指标的考量通过两个方面:一个是一定时期内的职员培训费用;另一个是一定时期内的职员培训次数。职员培训费用反映的是企业在职员培训方面的财力支出的多少,较高的培训费用支出比起较低的培训费用支出来通常更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素质,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用于横向比较时,必须用培训费用率来比较。培训费用率可采用下式计算:

6.职员建议采纳次数

该指标反映一定时期内职员建议被采纳的数量。一般而言,该指标越大越好,表明企业员工思维活跃,勇于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合理化建议被采纳,这对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大有裨益。

为了横向比较,可用职员人均建议采纳次数,公式如下:

7.职员学历(学位)比率

该指标反映企业具有一定学历(学位)的人数占企业全员人数的比例。该指标越高,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越有好处。但是,该指标也不是越高越好。

该指标既可用于一个特定企业的前后各期的比较,也可用于横向比较。

在上述7个指标中,人均创新效益反映了创新效果,职员生产效率反映了生产的效率,职员保持率反映了企业人才的稳定性,沟通满意度、职员建议采纳次数反映了职员信息沟通是否顺畅,职员培训强度反映了培训投入力度,职员学历(学位)比率反映了职员素质。上述7个指标综合起来从职员层面反映了企业的业绩。

(三)客户层面评价指标

客户层面评价指标考量了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老客户的保有和新客户的获得等指标。具体有以下几个指标。

1.市场占有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某种产品的营业额占整个市场上该种产品的营业额的百分比。

2.客户保持率

客户保持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老客户的保持程度,即本期老客户的数量(业务量)与上期客户的数量(业务量)之比。

3.客户获得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获得新客户的能力,即本期新客户的数量(业务量)与上期客户的数量(业务量)之比。该指标越大,说明本企业获得新客户的能力越强,即有越来越多的新的客户开始购买本企业的产品,表明本企业的产品对这些新的客户有一定的吸引力。

4.客户美誉率

该指标反映了客户对本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评价。该指标可通过调查表方式取得。该指标越大,说明客户对本企业越满意,就能有较高的客户保持率和客户获得率,市场占有率也会逐渐提高。

客户层面的这4个指标都既可用于一个特定企业的前后各期的比较,也可用于横向比较。这几个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制定的战略是正确的并且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在上述4个指标中,市场占有率反映了较竞争对手的相对强弱,客户保持率反映了老客户的保持程度,客户获得率反映了开发新客户的能力,客户美誉率反映了客户的总体评价。上述4个指标综合起来从客户层面反映了企业的业绩。

(四)业务流程层面评价指标

业务流程层面指标中考量价值链、研究开发投入与回报、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设备利用等指标。具体有以下几个指标。

1.价值链效率

产品价值链效率

本指标反映了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在时间利用上的有效性。

2.新产品投资回报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新产品研究开发所带来的收益与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之比。

3.研发费用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越多,越有利于创新,而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取得有利的战略地位。该指标并非越大越好,超出企业自身的条件,盲目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反而会减少企业的经济利益。

4.新产品贡献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全部收益当中新产品带来的收益所占的百分比。该指标越高,表明新产品对企业的贡献越大,意味着企业新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这往往会使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但过高的新产品贡献率也是不正常的,这通常意味着企业的产品多是短命的。

5.产品达标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本期产品的全部产品中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品所占的百分比。

6.产品质量效益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的收入与提高产品质量所增加的支出之比。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越有利。

7.设备生产能力利用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与额定生产能力的比值。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的设备利用得越充分,设备的闲置浪费少。一般而言,该指标越大越好。但是,如果该指标超过了100%,则表明企业的设备在超负荷运转,很容易引发各种问题。所以,设备生产能力利用率不宜超过100%。

8.设备完好率

该指标反映了全部设备中完好设备所占的百分比。

9.售后服务效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售后服务的能力。该指标越大,越接近于100%,表明企业的售后服务能力越强,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恰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以,一般而言,该指标越大越好。

业务流程层面的这9个指标既可用于一个特定企业前后各期的比较,也可用于横向比较。

第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环境影响 评价 指标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70-1

我国在近年来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过程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明确了指标体系在界定性、以及可定量性方面的发展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当前所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当中各个分项指标无法兼顾对城市整体规划要求的遵循,以及对城市可持续性发展诉求的满足,可操作性较差。

(2)指标体系建设中的理论依据相对薄弱,未在指标选取中融入对生态学、规划学、以及政策学等以理论知识的考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建立在可持续性城市发展战略基础之上的评价指标体系。

1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健康持续

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健康持续是整个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大主题层。

其中,生命支持系统作为整个城市生态承载力的重要评估标准之一,在支持城市可持续性发展中有着核心的价值、但,由城市生态承载力同时还受到了自然资源、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空间边界的定性存在一定的难度。

笔者认为:在充分考量城市发展可持续性在时间空间、物理空间中的外延性特征,以此为基础,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而言,可以全球为范围进行流动,而可再生资源则能够以城市为区域边界进行流动。因此,主题层下属目标层以及指标层的具体设置方式如下表所示(见表1)。

2城市空间形态及布局合理集约

以城市为主体,各种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以城市空间形态为平台所开展,城市的增长、结构布局以及功能的实现也与空间形态平台有密切的关系。人口密度是直接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情况的指标之一,对于整个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而言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时,通过对绿色设计指标的融入,能够将能耗的控制,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提高作为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依赖性指标,发挥其指导价值。

因此,主题层下属目标层以及指标层的具体设置方式如表2所示。

3城市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协调发展

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要求下,需要构建一个以人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系统当中需要涵盖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等多个方面的要素,促进以上组成要素的和谐共处,达到整体协调发展的目的。对该主题层指标的选择也会直接对城市发展可持续性过程中的方向,以及发展的稳定性产生深远影响。具体而言,主题层下属目标层以及指标层的具体设置方式如下表所示(见表3)。

4城市物质能源信息高效流动

该主题层设置的必要性在于:由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突出的复杂性以及活性特征,在物质、能源、以及信息等关键要素不断输入的情况下,为城市内部的系统活动提供支持与保障。但也在此过程当中输出废物,导致污染。为了体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就需要做好对这些输出废物的处理工作。为此,该主题层当中所考虑的评价指标如下表所示(见表4)。

5结束语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中,环境评价又是决定城市规划成与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了能够对各项影响环境的指标进行规范,就需要在把握城市阶段性发展方向的前提条件下,针对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而这也正是本文展开上述分析的核心意义与价值所在,望引起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 胥卫平,赵晓华.PESER系统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影响评价经济运行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3):108-112.

[2] 冉圣宏,吕昌河,贾克敬等.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全国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J].环境科学,2006,27(10):2139-2144.

第5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增加值;社会责任;业绩评价

一、可持续发展观与业绩评价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继续发展,从而实现现在与未来的持续性发展。经营性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是要对利益相P者负起应付的责任,如环境保护、资源消耗、职工权益保护等。

业绩评价是对照评价标准,根据经营性事业单位整体目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准确地对经营性事业单位特定期间的经营效益和运营业绩作出综合性评价。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经营性事业单位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经营性事业单位业绩评价指标包括财务指标、客户指标、内部业务流程指标、学习与成长指标及社会责任指标五个核心指标。

(一)财务指标

财务评价在单位业绩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增加值是经营性事业单位调整后营业净利润减去资本占用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经济增加值的创新性理念是单位的账面盈利(即会计利润)超过资本成本的部分才是真正为股东创造的价值,账面盈利低于占用资本成本的,实质在减少股东收益。

本文以经济增加值替代账面盈利作为经营性事业单位业绩评价的财务指标,聚焦于经营性事业单位是否创造价值,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得具体业务与经营性事业单位价值创造逻辑统一、有机结合。

本文将财务指标细化为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及十六个二级评价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二)客户指标

经营性事业单位只有以满足客户需求、降低客户成本、增加客户利润为经营宗旨提品和服务才能提高自身持续获得发展的能力。客户指标应包括市场营销能力、客户满意度及客户盈利能力等。本文将客户指标细化为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和八个二级评价指标。具体如表2所示。

(三)内部业务流程指标

内部业务流程指标指的是对单位业务流程进行开发、部署和管理来实现财务和客户目标的过程。本文认为内部业务流程指标划分为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和八个二级评价指标。具体如表3所示。

(四)学习与成长指标

学习与成长指标是一个基础性框架,主要目标是确保经营性事业单位创造长期的成长和改善,与单位能否实现整体目标息息相关。员工应该强烈地关注持续流程改善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本文将学习与成长指标划分为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和八个二级评价指标。具体如表4和表5所示。

(五)社会责任指标

社会责任,主要是指经营性事业单位不能仅仅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而是要实现包相关者利益在内的整体收益最大化。经营性事业单位应以有利于社会的方式开展经营管理。经营性事业单位既要担负法律和经济责任,还要追求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未来目标。社会责任包括社会公益、减少消耗、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本文将社会责任指标划分为四个一级评价指标和八个二级评价指标。具体如表5所示。

第6篇

[关键词]电影产业 产业价值链 动态演进 持续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6-0106-06

引言

波特(1985)价值链理论是当今研究企业竞争优势非常有效的工具之一,它蕴涵着企业竞争优势从外显成本和质量向内隐创新与知识转变的递增机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转变和升级。产业价值链是价值链在产业层面上的延伸,是多个企业价值链的整合,是特定产业不断转移、创造价值的通道,其核心在于价值创造。产业链的形成是以价值链为主导,以企业链为载体,通过企业链在空间的分布来实现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的对接。产业价值链的每个节点都是由若干同类企业组成的,他们彼此之间是竞争关系,与上下游企业则是交易关系。

电影产业价值链是一个包含制作、发行、放映、窗口扩展及其他版权交易过程的完整链环。各个链环之间的链接关系和价值创造能力决定电影产业的整体竞争态势。价值链动态演变是美国电影产业构筑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动态演进路径

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动态演变经历了20世纪20―50年代的大制片厂时期、50―80年代的后好莱坞时期以及80年代以来的媒介集团化时期三个阶段。大制片厂时期,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是在相对封闭的自体系统中强化生产、发行与放映节点的控制,效率、产能、通道是评价产业价值链运行绩效的主要指标;后好莱坞时期,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是在与电视产业的对抗、较量和主动渗透过程中构建成熟,价值链向关联产业拓展寻求新的增值点,规避产业风险;媒介集团化时期,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通过交叉生产和交叉营销以实现范围经济的目标而主动融入复合媒介集团,电影成为媒介帝国众多价值链环中一个节点。

1 大制片厂时期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建构

大制片厂制度(the studio system)是美国电影产业在20世纪20―50年代构筑早期国际竞争优势的基石。美国电影通过纵向一体化强化对上下游生产、发行、放映企业的控制以寻求行业垄断地位。纵向一体化产业价值链建构的向度既有从制片行业向发行、放映领域渗透的前向控制(如环球、迪斯尼、米高梅),也有从放映业向制片、发行行业的逆向兼容(如华纳兄弟、派拉蒙),还有以电影发行起家逐渐向制片和电影院两极拓展模式(如哥伦比亚)。大制片厂时期电影产业价值链模型如图1。

大制片厂时期电影产业价值链表现出如下几方面特征:

(1)制片人控制下的生产制作链环。电影生产制作的链环是以制片人为中心的流水线产出控制系统。制片人实施控制的目标是保证电影产品按照预定的拍摄期限和精细的预算计划制作完成;实施控制的手段是将编剧、导演、明星、其他演职人员等要素资源按费用最小化原则进行整合。电影艺术创造的动机被商业诉求所消解,成为由各种可识别元素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产品,效率和风险控制是该生产系统链环的重心。

(2)寻求价值链前后向影响力的发行链环。电影发行是连接生产制作与放映的中间链:发行商通过向大制片厂本身拥有的首轮电影院提供电影产品,以及交叉发行其他大制片厂生产的超级电影实行对下游放映业的前项控制;通过市场反馈,预测观众需求订购类型电影,实现对上游制片商的后向控制。在大制片系统之外的辅助市场,发行商通过捆绑销售的发行策略向独立电影院成批发行电影,使低成本电影获得较为充分的发行市场和映出通道。

(3)电影垄断租金集中的放映链环。大制片厂拥有的首轮和二轮电影院线是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中放映链环的主要增值节点,电影院级别按照地理位置和人口密度细分,通过“映轮”和“映区”的时间和空间间隔的放映模式实施二级价格歧视,对在豪华电影院首轮和二轮上映的超级电影收取高价,以保证获得314以上的票房收入。独立电影院作为辅助的放映链边际利润的增值节点,在后轮上映过程中尽可能提升观众上座率,以达到培育国内电影观众市场的目的。

2 后好莱坞时期电影产业价值链的演化

自从20世纪40年代末,派拉蒙判决将电影产业价值链中的生产、发行与放映业强行分离之后,电影产业对产品传输通道的控制失灵增加了其产品收益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郊区化、婴儿潮、替代性娱乐产品的增加,致使电影产品的观众人数降低,动摇了电影产业传统的市场竞争优势。图2给出了后好莱坞时期电影产业价值链模型。

后好莱坞时期,美国对电影产业价值链进行了如下调整和拓展,以应对电影产业竞争空间受到的挤压以及价值链稳态结构受到的冲击。

(1)产业价值链的分化与整合。①生产制作节点寻求创新。青春片、史诗片等类型电影以豪华的明星阵容和高质量的制作水准提高银幕竞争力,通过提供差别化产品以区别初期制作水平低、内容单一的电视直播节目。②发行营销节点的风险控制与分解。大制片公司通过为独立制片商注入资金以控制电影版权或发行权,成为独立制片公司的包装商、资金提供商和发行商。③影院放映节点的技术创新。电影在技术上的竞争策略改进主要是宽银幕试验:1953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在拍摄宗教史诗片《圣袍》时最先开发出宽银幕技术的电影,将银幕宽高比从原先1.33:1转换为2.35:1;1955年,6声道70mm电影(Todd―AO)技术在音乐剧《俄克拉荷马》中成功应用;60年代,Super Panavision宽银幕技术使用Ultra…Panavision70胶片投放出2.75:1宽高比的画面吸引观众注意力。

(2)电影产业价值链向电视产业渗透。①制作电视节目,为电视提供内容。1960年,美国好莱坞大公司为电视网黄金时段生产了约80%的电视节目。②出售电影在电视频道的播出权,创造新的产品增值节点。③购买电视网,延伸电影产业价值链。

3 媒介集团化时期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重构

20世纪80年代之后,媒介产业范围经济效应的凸现迫使电影产业融入多元化的媒介帝国。电影在娱乐产业中的重新定位以及与电视博弈累积的经验,使得美国电影产业呈现出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更加主动的姿态。媒介集团化时期电影产业的价值链模型如图3所示。

电影企业主动融入媒介集团寻求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使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在大电影产业的背景下得以重构。大电影产业是指电影突破产业边

界、成为媒介大产业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大电影产业是由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巴里・里特曼(Barry R.Litman,1998)提出来的,其价值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扩窗效应”与大电影产业价值链的联动。电影产业价值链不断向电视网、音像产业、动漫游戏、衍生产品等关联产业延伸,形成放射状的价值链联动链环;通过“扩窗”增加产业节点,寻觅新的播出窗口和平台,创造不断延伸的边际价值;同时,媒介产业价值链中上游产品供应“瓶颈”客观上需要电影产业作为“内容”提供商,以满足关联产业的产品需求。当然,“扩窗”表面上是产业价值链向下游延伸,也有“下游”产业链向“上游”逆向伸展的情形(电影《古墓丽影》便是从英国EIDOS公司的同名电子游戏逆向开发的)。电影产业与电视网、音像业等产业价值链之间是一种双向价值互动传递机制,技术上符合媒介载体传输标准和传输效果的内容产品均可进入关联产业的传输通道,电影作为多元化内容产品的属类,关联产业价值链可以与电影产业价值链实现双向对接和互动传递。

(2)电影产业价值链自体的适应性调节。寻求混合媒介的协同优势和范围经济是大电影产业的驱动力,这一驱动力促使电影产业内部价值链进行如下调整:在生产制作节点上采取大制作和类型化策略,要求大制作电影的构成元素必须具有可分解的价值(如情节的游戏开发价值、明星的复合媒体开发价值、电影衍生产品开发价值等);在发行与营销节点上采取事件营销策略,提高电影产品潜在观众的认知覆盖率;在放映节点上采取全球同步上映策略增加前三周的票房收入(票房成败直接关系到电影相关产业的盈利状况)。

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动态

演进的需求驱动

美国电影产业能够在漫长的生命周期中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电影产业具备了对电影产业外部生存与发展环境变化的内部应急反应能力。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动态演进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电影产业的外部需求环境。电影作为精神产品,需求弹性较高,经济学家估算其需求弹性系数可以达到3.70。电影产品可以通过诸如上座率、票房收入等影响因子刺激电影产业价值链的链环,从而引起整个产业价值链的联动反应。

大制片厂时期,构成电影产业内部运行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不断完善(如电影产品的艺术与技术表现、稳定的企业组织结构、多级化的电影院类型与映轮、映区的上映机制等),为该时期美国电影培育了大量的消费群体。以1945年为例,美国全国的电影院总量为19013家,座位数1100万个,每周观众人次接近7000万,平均12个人拥有1个电影院座位,年发行电影250部左右。产业的生存环境要求电影产业构建高效、稳固的价值链以增加有效供给,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与该时期相对稳态的、线性递增的需求结构相吻合。后好莱坞时期,电视居家娱乐的消费特征与城市郊区化运动和婴儿潮结合在一起,“蚕食”了大量原本参与电影院共同消费的观众群。电视产品的竞争优势恶化了电影的需求环境,动摇了电影产业发展的根基。在后好莱坞时期,三大电视网(NBC、CBS、ABC)禁止在黄金时间播放胶片节目。美国电影周观众需求规模从1929年的9500万人锐减至1953年的4600万人,60年代更是降至2000万人左右。产业价值链以内部优化和外部渗透的形式进行动态演化调整,以应对需求锐减和电视产业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媒介集团化时期,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重构显现出它在应对娱乐需求结构多元化时的主动调整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票房收入在电影产业利润链中的比重日趋下降(目前电影产品票房收入仅占营业收入20%左右),替代性娱乐产品所负载的新媒介传输技术、新娱乐体验、角色的主体参与等特征,相对于电影产品封闭式的集体消费来说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美国电影产业的竞争策略是通过向其他娱乐产品提供内容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将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各个链接点拓展到关联产业中去。

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持续

竞争优势的构建

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动态演化的过程是产业价值从不同部门间的分割转变为在不同产业链节点上分割的过程。电影产业价值链的链长也随着产业动态演进、渗透、拓展能力的强化而增加,单一节点的增值可引致价值链中的其他关联节点产生倍增效应,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1)大制片厂时期美国电影产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主要来自两方面:①大制片厂巨额资本投入和产出构筑其规模经济壁垒和行业进入壁垒,而作为固定存量资本的电影院的规模更是决定了电影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游生产制作节点上的资金获取能力。30年代后期,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米高梅、雷电华等五大电影公司拥有电影院2724家,其中首轮电影院126家,占全国首轮影院总量163家中的3/4。②多级控制体系下的行业风险规避策略。大制片时期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是上下游企业以产权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控制型结构模式,价值链内部价值传导与增值节点受制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多极控制系统。银行、财团形成价值链的控制层,董事会监督下的电影企业总经理管理层处于价值链中间控制层,电影产品(项目)制片人、发行商、放映商是产业价值链核心层。多层控制将电影产品的成本预算、风险评估、产出水平、发行范围、上映轮次等关键指标分布到产业价值链各个相关节点之中,由此可以提高该产业风险预期水平和竞争能力。

(2)后好莱坞时期以价值链自组织系统的优化和价值链的下游拓展,构筑产业竞争优势。产业价值链自组织系统优化以发行控制为核心,并对产业价值链各个节点的功能进行内部优化设计:发行商通过资金注入控制电影项目的筛选与制作形式,如“解构”大制片厂组织结构为各个独立的制片单元以分解企业风险;压缩产量以提高单部电影产品制作水平;运用“重磅炸弹”的发行策略尝试市场盈利能力;控制独立电影的版权和发行权拓展发行空间,降低企业风险等。其次,电影产业价值链延伸至电视产业以维持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垄断地位:50年代电视消费市场覆盖率的迅速扩大从技术上和内容上为电影提供了新的价值增值空间。1952年联邦通讯委员会解除限制电视台发展的政策催生了大量的地方电视台,频道细分更加加剧了电视播出内容的匮乏,电影片库和好莱坞一流的节目策划与制作能力满足了电视的需求。电影与电视产业的内排斥力小于外吸引力,电影产业价值链向电视产业的延伸所经历的排斥与吸引的戏剧化动态过程为美国电影产业应对媒介帝国主义的到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一步增强了电影产业应激反应能力。

(3)媒介集团化时期以顾客价值为核心的电影产业价值链“催生”出电影产业新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是指顾客从购买的产品中所获得的价值与所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净收益,是顾客在消费产

品过程中的感知利得(perceived benefits)与产品消费结束之后的感知利失(perceived sacrifices)之差。在媒介帝国时代,“电影观众”的概念外延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传统的电影院观众到电影频道付费电视的消费者,从电影录像带观众到网络视频点播的消费者,甚至网络游戏玩家都被纳入到电影产业的观众之中。美国电影产业及时抓住新媒介技术的兼容性和精神产品内容传输平台的多元化机遇,以媒介集团具备的垄断发行权为枢纽,将电影产业价值链向新媒介放射延伸,与之形成协同效应并渐进凸现范围经济效应,从而构建起新的竞争优势。该时期电影产业价值链的核心节点是顾客价值创造的观众消费点。观众消费节点既是顺向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终点,又是逆向信息反馈的起点(为企业提供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回流)。美国电影产业正是通过增加观众价值链的节点数量弥补电影院线消费群的流失,并通过利用电影产品在各个价值增值节点的时滞性延伸利润创造的空间。

在媒介帝国时期,美国电影产业并没有忽视传统电影院观众的价值创造能力。票房是一部电影产品制作水平、故事结构、明星阵容、观众口碑的显性反映,票房收入的轰动效应能够降低录像带、付费电视、网络潜在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增加下游关联产业观众群体的消费数量,带来电影产业价值的倍增。媒介集团时期发行商对电影院控制的目的已经不再局限于大制片厂时期的垂直整合带来的行业垄断,而是渴求在后好莱坞传媒帝国架构下横向整合形成的“娱乐-产业统一体”(Entertainment Industry Consolidation)的辅助机制,把影片快捷而经济地送到每个家庭。

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动态演化路径、动态演化的需求驱动以及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三者之间呈现的是一个价值传递的蛛网模型,如图4:

如图4所示,需求驱动因素A1要求B1的价值链与它对接,B1的价值链保持电影产业在相对稳态时间段内的竞争优势状态C1。竞争优势C1一旦因为产业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干扰出现消散趋势时,新的需求驱动因素A2将出现,并使产业价值链向B2向度演进,到达新的竞争优势状态c2,依此类推。C1、C2、C3的运动轨迹正是美国电影产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演变过程。

结语

第7篇

关键词NCPAP毛细支气管炎极期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的婴幼儿,以<6月的最多见。该病特点为广泛毛细支气管炎症、渗出及黏膜水肿,从而导致气道狭窄,最后引起喘憋、低氧血症支气管及肺泡亦可受累[1],患儿以严重喘憋为主要表现。特别在病程第3~4天,此时为毛细支气管炎极期[2],患儿喘憋严重、烦躁不安,控制不好可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长期以来治疗上给予雾化吸入平喘及抗病毒治疗,但效果不明显,病程长,常造成家长的不理解及不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氧气治疗方法,2007年以来在毛细支气管炎极期应用NCPAP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的患儿103例,所有患儿在极期均有剧烈干咳和发作性呼吸困难并迅速出现发作性喘憋症状,体检发现呼吸急促>60次/分,最高100次/分,鼻翼扇动,胸廓饱满呼吸音低,两肺哮鸣音明显,为呼气性呼吸困难,部分患儿肺底可有湿性啰音。心率150次左右,胸片为肺透亮度增加,部分可见支气管周围炎征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2个月~1.5岁。对照组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2个月~2岁。两组年龄、病情、病程(<3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儿在病程中第3~4天时给予应用NCPAP(德国Stiphan Christina生产),根据患儿鼻腔大小选择硅胶鼻塞,初调值吸入氧浓度FiO2为0.4~0.6,压力设定为4~6cmH2O,气体流量每公斤0.5~1L/分,于使用NCPAP前、治疗后1、24小时分别进行血气分析,根据病情改变及血气分析调整参数,临床症状好转可以撤机,一般使用2~3天。对照组给予鼻导管给氧,氧浓度06~10,氧流量1~2L/分。两组患儿均给予抬高头胸;抗病毒,考虑继发细菌感染时适当应用抗生素;常规沙丁胺醇加爱全乐加布地纳德联合雾化吸入,氨溴素静滴化痰止咳;发热时退热,脱水时适当补液,镇静等常规处理。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治疗7天以内,喘憋、气促消失,咳嗽减少或消失,肺部哮鸣音及湿性啰音消失;②好转:治疗7天,咳嗽减轻,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减少;③无效:治疗7天,仍咳喘,肺部哮鸣音无减少,甚至加重。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喘憋气促、指脉氧、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吸收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中有3例无效,2例病程达2周,1例上呼吸机后转院治疗。见表2。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常见急重症,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而且可出现流行,病毒性疾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一般7天左右可自愈,但毛细支气管炎病情变化快,症状重,特别在毛细支气管炎极期,患儿可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同时婴儿机体抵抗力差,在疾病及缺氧状态下可出现清除病毒延长及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导致病程延长,造成患儿不必要的伤害,造成家属心理及经济双重打击,造成医疗资源不必要的浪费。NCPAP的作用使婴儿在整个呼吸周期中保持小气道和肺泡的扩张,增加肺容量及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环境提高动脉血氧分压[3]。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急重症中,早期应用NCPAP可缓解缺氧症状,减少使用呼吸机,避免呼吸机相关并发症产生,已经成为共识[4]。在毛细支气管炎极期应用NCPAP可明显提升患儿血氧饱和度,缓解缺氧症状,配合镇静可使患儿平稳安静度过极期,减轻患儿机体损伤,及时清除体内病毒尽早痊愈。本组资料显示,毛细支气管炎极期应用NCPAP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程明显缩短,治疗过程对患儿损伤更少,总体费用明显降低。表明毛细支气管炎极期应用NCPAP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2陈荣华,陈树宝,朱启镕.儿科查房手册[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