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4 07:19:48
序论:在您撰写摄影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小Chen希望能接受比较正规的摄影教育,但他不无忧虑地写来电子邮件:我正在参加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第13期的学习),但我感到越是学习,我越感不足,想再参加别的地方学习,但社会办的各种摄影学校,良莠不齐,使我不敢涉足。
不管是谁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有了“越是学习”“越感到不足”,“想再参加别的地方学习”的感觉是很正常的,假如学过之后没什么想法反倒不正常了。前人对这个问题早有认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然而,你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目下“社会办的各种摄影学校”,的确是“良莠不齐”(至于小Chen说到的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并不开展学历教育,经其结业的人当数万计,但它只是一个普及摄影的教育机构,因而对它的要求不应等同于高等学历教育――不过它对教育资源的使用也还存在可供探究的地方)。我们下面有关摄影教育的讨论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的范畴内进行。
杨东同学来信说:现今的摄影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并满足了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双重需要,由于摄影教育沾了“艺术”的边,所以在入学考试中对文化课的要求相对要比非艺术类专业低得多,这必然会成为一些想混一张文凭者的天堂;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举办摄影教育的学校对此也并非一无所知,甚至可以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顺应并满足了这种需要,就买卖双方而言这更像是一种“投机的生意”,一种双向的畸形需要,这无疑是对高等教育的亵渎。当然,这样的“买卖”肯定是难以长久的,终究是死路一条。
极对!切中时弊。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加入了“投机”的成分,难免不“畸形”发展,进而“死路一条”,高等教育包括摄影教育、艺术教育当中存在的这类问题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
广西南宁的张力丰说:这学期我们开了摄影课(40学时),原以为多少能学到一些东西,现在课是上完了,结果却令人失望。
对于想在摄影方面进一步深造的小Chen来说是应该有害怕上当的担心了。而杨东同学非但没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感觉,至于设计专业的张力丰同学对40个学时的摄影课(虽然我们并不了解他们开了哪些课程)学习的结果大失所望,也就不是什么偶然的事了。
在我看来,这几位同学应该都是有志学习摄影的年轻人,他们青春年少,敏感而不乏血性,对摄影教育与高等教育中呈现的弊端直言不讳:杨东同学一定是那些有幸考入摄影专业学习并对学习摄影抱有浓厚兴趣者中的一员,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发现:摄影教育的“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存在着“畸形”的“双重需要”,“随意拼凑课程”,“请到什么‘老师’开什么‘课程’”――这样的事情我在不少地方也时有所见时有所闻。
说实在的,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比较注重的是在流通领域内打假,眼下轰轰烈烈的世界杯足球比赛也在打假(假摔),其实高等教育也需要打假!
杨东说: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胜任社会的需要吗?有谁思考过这样的问题?难怪社会上会流传这样的笑话:考不上理科考文科,考不上文科考艺术,做不了文字记者就去做摄影记者。呜呼哀哉,我们的摄影教育真是到了该灭掉的时候了。
杨东虽说的仅是一句“笑话”,但明眼人一定不会看不出这句“笑话”之所以流行所隐含的深层原因,是因为教育体制、考试制度逼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去思考“适者生存”的道理,从而逼出并流行一种最佳的“应试哲学”和行为方式。一些人或许并不爱艺术、并不爱摄影,但是没有办法,人们需要“文凭”,因为眼下社会需要“文凭”,应对攻略一个字:混;另一些人如杨东们,他们爱艺术、爱摄影,但是学校的课程不但无法满足,还得因“应试教育” 所迫,需要门门功课“过关”,他们的“爱”如何实现、怎样等待、能否重来?
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叫做“教育市场化”,主张把高等教育推向市场,这是应该的,也符合“国际惯例”;可是在我们这里,“市场”能控制高等教育的质量吗?而且,喜欢并善于玩弄数字的人似乎不在意人们对教育质量的看法,一则他们有自己的质量观,再则在他们看来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假如我们的教育质量有问题,干吗还有那么多人削尖脑袋挤着、拼了命抢着要来读书?20多年来,在国内大规模迅速发展起来的摄影高等教育,号称已经为国家培养了数万“高级摄影专业人才”,这的确是了不起的数字,然而量化的结果并不能显示结果的质量,这不是说数万摄影专业的毕业生中就没有一些人是“高级摄影专业人才”,而是说“毕业生”和“高级专业人才”之间是根本不能划等号的!
张力丰说:我们设计专业学生常常要与影像打交道,大多数同学也非常想好好学一学摄影,可是据我们了解,不仅是我们学校,这里几乎所有设有设计专业的学校对待摄影教育都不够重视,首先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就很不合理,象我们这样经常要与影像打交道的专业,4年的本科学业中摄影课程只有象征性的一门,其教学的时数(在我们这里)没有一所大学超过48学时的(我知道有的大学只有32个学时!);其次,师资力量十分有限,他们教教简单的摄影技术和欣赏还勉强凑合,真要他们上什么与设计有关的专业摄影够呛;再次,我们一年交近万元学费,可是学校有关摄影的实习和实验设备与条件相当差,别说没有暗房,就连照相机、胶卷也得我们自己准备。总而言之,尽管我们非常清楚国外的设计师在平面设计包括其它类型的设计中一般都是先有策划,然后摄影师根据策划的要求进行相关内容的拍摄,之后才开始进行设计。在设计这个综合性极强,最应该发挥设计群体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行当里,摄影本来应该是大有可为的一种工具或者媒介、元素,可是在我们这里,根本没有足够多的摄影课程和时间供我们选择,这样一来我们既无法较好地掌握摄影的技术技巧和方法,难以有目的地进行摄影创作,又没有机会与一些优秀的摄影师一起工作,当然也对熟悉和掌握与摄影师的沟通不利.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请您在百忙之中给我们一些建议。
你这里所说的情况和你的思考实在值得高等教育的决策者、管理者、教学者的深思。依我的浅见,当今的平面广告设计(至少是相当多的这类设计)都离不开摄影的参与,可是这种课程教学安排上的不合理为什么若干年没有改变呢?
因为摄影与设计关系太密切了,所以必得自己努力去学习和培养一种摄影师的眼光,这种眼光可以帮助你用摄影的方式去看待、记录或者表现外部的和你自己的世界;并且,还得努力学习和培养一种编辑或设计师的眼光,这种眼光则能帮助你用设计的、媒介的、传播的方式去控制作为设计元素的影像;而且,后一种眼光还能帮助你指导与之合作的摄影师如何摄影以便更好地满足设计的需要。不过话要说回来,所有这些都不可能在一日、一月甚至一年中实现,需要你们不断地付出艰辛的努力;另外,至少学校或者校外的图书馆尚有大量的图书资料,同时校外更有许多了解摄影与设计关系或对此有丰富经验的从业者,只要努力去寻找和实践,一定会有收获。这能算我给你们的建议吗?
起步晚,发展快,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摄影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关注,而思维活跃的学生也常常以其彰显个性的作品带给摄影界一次次惊喜。专家介绍,目前我国设有摄影院系的院校100多所,有摄影专业的约200多家。他们的现状如何?面临着何种难题?来自部分高校的负责人,为我们做出了展示、回答。
啤酒广告 邸京 摄 北京印刷学院
永远的F50 许宁超 摄 四川美术学院
故宫角楼 辛志秀 摄 北京印刷学院
喻鱼 刘帮国 摄 四川美术学院
巴黎童年 刘永 摄 北京电影学院
Black pool海滩 郭杨 摄 大连医科大学
茶馆 罗小菊 摄 四川美术学院
白球鞋年代 贾雪 摄 鲁迅美术学院
餐桌前的风景 杨威 摄 鲁迅美术学院
私人空间 宋扬 摄 北京电影学院
卧室 李春光 摄 北京电影学院
教堂 赵欣 摄 大连医科大学
第一个摄影系的诞生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
历史、现状
1984年,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委托鲁迅美术学院创建摄影系,1985年获准成立。摄影系在鲁迅美术学院是一个年轻的专业,但它却是全国美术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摄影系,经过了20多年艰辛努力,形成了自己的专业教学特色和优势,培养了全国第一个艺术摄影硕士研究生。
教学原则
从绘画基础的视觉训练向摄影基础的自然性过渡;
从摄影基本技能向摄影艺术表现的强化性过渡;
从摄影创作的艺术规律向摄影表现风格的升华性过渡。
学生在入学时都具备了一定的传统造型艺术的绘画基础,再加上美院浓郁的艺术氛围,因此除了本专业的相关训练以外,还特别强调关注当代、关注社会,以自我关注为方式,以摄影大师为范本,启迪和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强调学生个性化艺术语言的形成。
学生就业方向
由于摄影建系的时间早,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去各大高校任摄影教学工作,全国50多所院校有我们的毕业生在任教;还有大批在媒体工作的毕业生;同时也有很多专心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包括现在在当代艺术领域比较活跃的王宁德、阎实等。
(林简娇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副主任)
影、视不分家
四川美术学院摄影专业
历史、现状
2000年创办摄影专业。2006年9月,已在原摄影专业基础之上成立二级学院,名为“影视艺术学院”。现有包括图片摄影、影视摄影、影视编导、影视动画等在内的7个专业方向。2003年起开始招收摄影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生需要具有起码的美术基础,在以后的摄影图像创作中,对视觉审美的把握就显出了优势。学院经常聘请顾铮、杨小彦、王南溟等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作为外聘客座教师。
教学特色
以图片摄影为主兼以视频摄影;涵盖商业摄影、传媒摄影和艺术摄影等不同应用领域。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就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化发展方向,教师会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引导。四年级时,按照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分组辅导教学。
学生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在尚未了解不同摄影类型、表达方式之前,过早地局限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只做自己熟悉的。对这类学生,鼓励其放开眼界,发展自己的潜能。另一种则相反,一直犹豫不定,认识不到自我价值。对于此类学生,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分析其个性特点和知识、能力中的优与劣,扬长避短,找准努力方向。
(吴时敏 四川美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
开设摄影专业的高校已达数百所,分类涵盖商业、纪实、观念等多个领域,以下几所院校为我们展示了各自的教学特色。
某天 王宁德 摄
历史、现状
北京印刷学院摄影教育开始于1990年,2004年将专业教育定位于“影像”。
摄影术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制版印刷技术带来的图像广泛传播,作为印刷学院的摄影教育一方面秉承这种技术优势,针对数字化教育新格局,先后购进7台1600万像素到3900万像素不同规格的数字后背和数十台各规格数码相机,以及配套的高端图像处理与输出设施。在摄影本体研究的同时,继承印刷载体优势,在专业调图、色彩管理方面与印刷接轨。
教学特色
强化艺术创新与社会商业接轨的原则,一方面沿袭高校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暗房影棚实践体系,建设起以禄莱、仙娜座机、暗房相配套的传统拍摄制作系统;一方面配备从低端到高端的数字单反相机和数字后背组成的拍摄系统,以及完善的后期图像处理、输出和色彩管理设备等。
以商业摄影、艺术创意摄影为核心,并辅之以纪实摄影、短片创作课程,将摄影、影像置于新媒体的框架之下,与现有的艺术设计、多媒体、三维虚拟、数字绘画、印刷色彩管理等专业密切联系,互为支撑,以拓展影像教育的外延。
(史民峰 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
历史、现状
中英摄影研究生教育硕士点,是由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与英国波顿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共同创建,2005年通过英国教育部门的评估而正式设立的。2006年1月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每班约20人。学员来自中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多个国家,其中不乏国内一些重要媒体的在职人员,比如上海《东方早报》图片采集部主任安光系等人。
培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摄影理论基础和工作技能的国际新闻、纪实报道摄影师,以及高层次的摄影教育、研究人员。
掌握摄影与传媒行业的国际规则、能够良好地对外交流与沟通,并完成国内外媒体拍摄、采编图像任务。
教学特点
在中国硕士点学习的中国研究生,与其他国家的学生一起学习理论、一起研究课题;他们分头拍摄、独自完成作业,但是一起讨论、析辨,共享不同的文化理念和相同的社会意识资源;利用网络的优势,与在英国校本部的研究生同时开课,研究同样的课题,做同样的作业,并且通过互联网交流互动;上传照片与图片说明,讨论研究专题的主题思想和创作内容,互相评判作业完成的情况等等。
课程三步走
一年的课程分成三个学期:大量阅读、讨论,熟悉和掌握有关专业方向的现代摄影理论,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训练适应现代国际摄影环境;
根据自己研究的方向规划选题和制定执行计划,独立完成两组专题摄影(要求在第三国的陌生环境里独立完成);
在选题的基础上整理、完善,通过图片编辑和文字合成的训练,做成一本达到出版质量的书籍。
(杨晓光 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院长)
跨国办学
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
中英摄影研究生教育硕士点
印刷学院里的摄影
【关键词】艺术摄影 摄影教育 艺术性 思维方式 摄影技术
在我国摄影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高校还是社会大众,都在不断地审视自己的不足,并一直追随着欧洲摄影的技术和潮流。然而,多数人看到和学到的只是表面上的技术和表现手法,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欧洲摄影教育的精髓。如果仅仅把艺术摄影看作是对科技的炫耀和潮流的吹捧,那么,艺术摄影便会彻底变质。
一、欧洲艺术摄影的发展
摄影是否属于艺术?这个话题已经被争议许久,但仍没有也很难出现一个固定的答案。50多年前,摄影几乎没有被艺术领域所认可,只有极少数的美术馆或者博物馆会收藏摄影作品或者举办摄影展览。Newhall曾指出,“摄影术在当时所处的地位正如同1862年的艺术在历史上的地位。它们同样不被学术界所认同,并且仍然被认为是一种激进的体系。” ①
1960年代早期,英、美的摄影教育中出现了早期的艺术摄影(fine art photography)本科教育。之前,众多摄影课程的目的在于教授学生技术技巧,并没有融入综合性的艺术思考。Nathan Lyons为了更好地推进摄影教育,改变摄影现状,在美国举行了由28位学者参加的研讨会。会上提出了摄影要从观众的反响出发;图像是人类与世界的交流互动,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手段;摄影是一种视觉语言,应该学会思考和运用这种视觉手段去交流等观点。更为重要的是,大部分的论文都指出,在摄影教育中应该涉及哲学、人文等教育,并且艺术是摄影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最后要用艺术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并产生更丰富的文化。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课程的宗旨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摄影师,而是为了培养更好的艺术教师、更多的艺术家和更优秀的人。由此可见,艺术摄影中所指的艺术是切入实际的对本质的思考,也是摄影师个人意识和情感等各方面在作品中的体现,更是各种精神与文化的结合。
当下,在英国高校开办的艺术摄影课程(fine art photography)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包括皇家艺术学院和伦敦艺术大学等高校。其中,英国伦敦传媒学院创建于1894年,是伦敦艺术大学6所学院中最早开办摄影课程的学院。由于其摄影硕士课程培养了很多英国领先的、新兴的艺术摄影家(fine art photographer)和艺术家而在英国享有盛誉。
二、摄影技术不是体现摄影艺术性的唯一手段
近年来,很多人都试图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创新,但大部分的创新结果都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添砖加瓦的重复。然而,数码技术的突飞猛进似乎又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无论处于什么阶段,大家都忽略了摄影的本质,摄影的技术与技巧并不是体现摄影艺术性的重点。
在伦敦艺术大学摄影系中,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课程,都没有关于摄影技术的授课内容。例如传统的黑白冲洗及放大,用光、构图等基本的摄影理论知识。在学校,如果不了解相机,不了解构图和用光,不知道如何去冲胶卷,那么在申请学校之前,教师会让学生先读一个ABC或Foundation的课程。只有在这种培训式的课程中才能够学到几乎所有与摄影技术相关的知识。这并不是说摄影技术是次要的,而只是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除了掌握了技术之外,还掌握了什么?除了知道会拍一个场景之外,是否知道这个场景背后的人文故事或者历史文化?是否真正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这也许是国内摄影教育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让学生注重研究、关注文化,争取发展个人的、具有概念性的实践与思考过程。
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策展人Rodrigo Orrantia在展评中写道:这一届的毕业展做了一个大胆的承诺“去实验、测试与探索摄影媒介的界限”,②而幸运的是,这些作品的确做到了这点,并且其中有很多成功的尝试。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摄影博士课程的Nicky Coutts在帮助策展的过程中,将这些作品广泛地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作品与经济衰退的影响有关,这些作品的研究方式包括对人们生存状态的探讨、对物种的探索、对过去与现在的讲述,通过档案文件的启发来重建与构造自己的故事等。另一部分作品与创作者的内心有关,关注人们的精神状态或人格,以及关注个人的记忆、创伤、追忆等。
其中,课程主任以及班里的几位学生在共同研究记忆这个领域,例如Jachim Fleinert和Nathalie Joffre的作品。Joachim的作品是在探索家庭记忆,并且尝试用图像化的方式来体现创作者和观者对原始记忆的介入。Joachim是一个关注于人类文化和历史的收藏家,其收藏了很多无名摄影师拍摄的平民肖像。Joachim之前的作品也是重新整理并利用这些玻璃底片进行创作,试图找到它们的价值。这个摄影项目是在反问自己和观众,我们是否真的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为什么?在这一年的硕士课程中,Joachim仍然在探索这个问题,其不断地尝试新的手段——从传统技术到数字技术,甚至连最后的装裱也做了很多方案。这是艺术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不断地探索各种可能性。
经常有人说摄影难就在于其太简单。在设计学科中也有人说:“你想到的前10个点子是一定要被的。”因此,不断地探索、尝试和坚持才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同时,硕士课程的第一学期目的也是在于探索各种可能性。首先,在学期初就要交一份研究计划和拍摄计划;其次,课程主任会根据每个人的研究方向再次分组进行讨论,其注重个人的探讨,在整个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各抒己见。而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中,似乎很少见到这种由学生来做主的情况,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提供了标准化的答案。在英国,指导教师对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切取决于你”。教师仍然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并且教师经常会用刨根问底的方式追问“为什么”。例如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主题或主体?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为什么是动态影像而不是静态图片?要不断地进行思考以及自己的过程,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式。
摄影不光是摁下快门拍张照片那么简单,最重要的还有摄影师的思考。这个思考也不单指思考拍摄技巧,用什么相机或用什么光线或构图,最重要的思考是对于自己、社会以及所拍摄相关内容的哲学性思考。例如,在本科阶段,笔者便跟踪拍摄胶东民居海草房,从各种各样的房子到不同的窗棱、小巷再到生活在里面的老百姓,对海草房进行了从局部到全景的跟踪式、档案式的拍摄。随着海草房的不断减少以及对海草房感情的增加,海草房在笔者心里也形成了独特的记忆。研究生阶段对于记忆的研究,更加深化了笔者的意识。最终,笔者试图将记忆对自我产生的影响及感受融入到图片中,并且探索在时间和空间的流逝中,记忆是如何存在的。那些手工上色的海草房创造出一种矛盾与冲突:它们是的确存在于当下的,但又为何看起来那么的不真实?这些矛盾与冲突可以让观众去思考海草房的现状,觉得它们诡异也好,怀旧也罢,在照片中对于细节看得越懂,就越能感受到历史感与记忆的存在。
同样,Nathalie的作品是通过在精神病医院中发现的档案文件和照片所展开的关于记忆的思考。这些档案文件能够把人们的思绪带到过去,让人们回想或想象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同时又影响并渗透到人们现在的状态。这些事情发生之后,究竟为当下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迹?在Nathalie心里,这些档案中看似已经死去的人们,实际上仍然在向其诉说着故事。因此,其希望用自己的活动去重现这些记忆在脑海中的“存在”。在Nathalie最终展示出来的录像装置(video installation)中,其试图从身体与心理两方面探索自己与这些档案之间微妙的联系。
思维方式和思考内容也体现在做研究和查阅资料方面。这个过程不单是翻看摄影画册和理论书,还包括参加研讨会,听讲座等。课程中,这些讲师包括英国著名的当代艺术摄影师、策展人,以及各领域的艺术家和美术馆馆长等,例如V&A高级策展人Martin Barnes、评论家David Campany、先锋摄影师Tim Walker等。正是因为这种学科及领域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才能够大幅度地扩展学生的思维。同样,学生也可以在课程中随意更换自己的指导教师。其可以自由地选择相关领域的教师,或者接受跨领域的意见与思考。学生每周与指导教师的谈话都是一次崭新的突破,因为教师和学生都会提出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自己的缺口。在查阅资料方面,指导教师更是要求学生从各个领域出发,包括心理学、地理学、哲学,甚至是动物学。因为“摄影图像是从人类的交流互动以及摄影师所生活的条件中发展而来,如果只是从技术方面发展则是荒谬的”③。
从本科生的课程中也可以看出,艺术摄影课程的重点在于对学生整体思考方式的培养。本科生的课程框架包括:图像与真实;摄影与其扩展性的实践;实践、历史与理念;社会性;文化的机器等内容。或许对于摄影史和艺术史之类的课程没有系统地介绍,但是这些基本知识会全部贯穿到每一个框架中。这也算是教学的特点之一。另外,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教材以及上课内容,教师会提供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目,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国内则反之。艺术本来就是多样性、多元化的,不是唯一性的。因此,我们不能用规范的条例来评判摄影的艺术性。
结语
在授课中,导师给笔者讲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不要总是去假想下一步要做什么,不要过于关心你做出来的是什么,但是你一定要不断地去尝试。”正如Oscar Bailey在关于摄影教育的论述中提到的:摄影教育应该是帮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去衡量,去创造和发展,并且最终要将他们的个人意识与社会相结合。由此可见,艺术摄影的教育并不是对摄影技术的传授,而是艺术相通与互补、文化素养以及人文思想的问题。在国内的摄影教育以及摄影热潮中,我们需要充分学习和利用英国艺术摄影教育的先进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让艺术摄影更长远地发展。
注释:
①Beaumont Newhall,“Teaching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Invitational Teaching Conference,1962,P.62.
②Dr S.D.Jouhar,The 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 Journal,1963,Volume 104,No.10,P.261.
③Jerry Uelsmann,“Interrelationship of Image and Technique,” Invitational Teaching Conference,1962,P.92.
参考文献:
[1]Dr S.D.Jouhar,The 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 Journal,1963,Volume 104,No.10.
[2]Beaumont Newhall,“Teaching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Invitational Teaching Conference,1962,p.62.
[3]Oscar bailey,“Pre—Training,First Year—A Basic Approach”,Invitational Teaching Conference,1962,p.54—55.
[4]Jessica S.McDonald,“A History Making Occasion”,Exposure,2012.5,volume 45:2.
一、留住校园中童年的精彩
我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每天徜徉在校园里,我的眼中时时、处处会有儿童的身影,我的身边时时、处处发生着关于儿童的故事。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校园时,我已踏进了校园:操场上有参加早锻炼的儿童,我用镜头对准他们,留下的是孩子们跳跃、奔跑、做游戏的身影;教室里,孩子们在认真地上早课,我用镜头对准他们,留下了孩子们阅读、书写、表演、交流时的一幕幕场景。我的相机里记录了孩子们各种生动的表情和可爱的姿态,他们的欢呼、雀跃、拍手、嬉闹、微笑、愤怒、惊讶、甚至流泪……这些通过镜头摄入的场景不仅仅留在我的相机里,更留在我的内心深处。校园中孩子们生机勃勃的成长姿态,给了我激昂的工作状态,让我每天快乐、自信地工作着。
二、摄影中感悟教育的管理艺术
我是一位教育管理者,追求完美,作风严谨。在老师眼里,我是一位严厉而挑剔的校长。随着我对摄影艺术的深入追求,我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光圈与小景深”,暗示我要多放大老师们身上的优点,淡化一些无关紧要的弱点;“小光圈与大景深”,则启发我要多引导老师们多看身边同伴的长处,感受团队的力量,因为有了别人的关爱和帮助,才能把自己托得更高;“快门与速度的关系”,告诉我教育管理中“该出手时就出手”,于是有了我独特的管理方法――“一分钟评价”法;追求艺术作品的“创新与独特”,促使我在教育管理上也不断出新,并由此促进学校在课程改革上的不断创新,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奠基。摄影给予我在教育管理上的帮助远不止这些,且无法用文字来一一诠释。
三、照片成为生动的课程资源
一到节假日和双休日,我便会和摄影协会的影友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采风。不知不觉,优盘中的照片素材越来越多。我把它放到学校资源库中和老师们分享。我把自己拍摄的山川河流用于课堂,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资源;我把自己拍摄的家乡美景用于课堂,作为孩子们了解家乡“娄东文化”的课程资源;儿童又是天生喜欢小动物的,我便向摄影协会的老师们拷贝他们拍摄的一些珍稀动物照片,一方面,可以学习他们的构图和用光技巧;另一方面,又可以把这些素材提供给科学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目前,我校的课程建设逐步彰显特色,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的“国际游学课程”和学科“嵌入式课程”的创生多多少少与我的摄影生涯有关,这些课程中的大量图片素材中融入了我的一份心血。
四、摄影给予我更多的人生启迪
摄影美学,是摄影学和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它是建立在摄影学和美学基础之上的、研究摄影艺术中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当摄影进入人们的生活,即与人类发生现实的审美关系时,摄影美学也就应运而生了。摄影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牵引着人类的视线去观看、去思考、去解读我们所生存的空间以及正在发生着的事件。运用摄影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文化行为,人的道德、价值、愿望、情感、智慧等人文特征都可以运用摄影语言体现出来。摄影美学课堂教学可以从“人文”角度发散思考,引导学生关注摄影与人的情感、价值观、生存态度之间的关系,关心人类的文化现象,对各种人文学科中蕴藏着的美的因素进行发掘提炼,并以摄影学科的直观形式展示出来。
摄影课堂上教授学生们摄影知识与技能的多少固然很重要。但更应该启迪他们对摄影的感觉,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感受,对人类悲苦感同身受的大爱。我们可以看看一些摄影大师们关于自己作品的表述。法国摄影家迦克昂利・拉帝格有句名言:“我用爱来拍照,所以我试着使爱成为艺术的对象……”出生于沙皇时代俄国的摄影师罗曼・维希尼克是推动《关心摄影》最为有力的人之一,而《关心摄影》的主旨是:“摄影为人间目击者,是一种报告性及记录性的工作,它要传达人性的课题,了解和关心是照片所要表现的重点。”
如果我们观看了这些大师们的作品,我们会深深体味到只有拥有一颗挚诚挚爱能够感知宇宙之博大、生命之美丽的感恩的心,才能够创作出如此撼人心弦的画面:如果我们了解摄影作品及影像文化在西方社会中持续、广泛而深层的影响,我们更会深刻地意识到摄影美学中人文情怀教育的迫切性。
很明显,学生不可能仅凭掌握一点摄影技法就能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尤其是做人的根本。除了掌握技法外,还必须熟悉摄影艺术的发展历史,具有欣赏摄影艺术的趣味和评价摄影艺术的洞察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摄影美学教育是包含在其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美学指导的空荡荡的摄影教育,将会是怎样盲目的和不成熟的摄影教育,是与实际不相联系的空洞美学。
在理论课讲授过程中,注重技能培养以考虑学生的未来生存就业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关注他们现在的想象力和情感世界将同样重要。摄影作品应该囊括了人生和自然的灵魂。而这一理念,正是通过摄影美学教育所要首先提及的。
今天的摄影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们充分享受着日新月异的摄影科技成果,但却忽略了摄影过程中情感和精神的内容。由于没有普遍形成科学认识世界的方式。许多学生的人文情怀日趋淡薄。这是摄影美学教育所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更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具有良好道德、美好感情,令他们真正意识到:获得哲学、文学、诗歌、绘画和建筑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创作出优秀摄影作品的强有力的支持。
发掘学生的审美敏感度也同样是面对摄影美学教育时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拍摄实践中,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去感受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经历。去体会自然的美丽与世事沧桑……也就是说,要鼓励他们运用摄影技术把内心创造出来的或唤出的充满情感的美感很好地表达出来。在摄影美学教育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体验到的东西进行反思或思考,他们就可以把握自己或其他人作品中的情感层次,进而,将其转变成新的刺激。激发出新一轮的创造过程,产生新的作品。
关键词: 艺术 摄影教学 美育教育
摄影课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摄影不仅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产物。美育教育作为摄影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其中,它影响着摄影艺术风格的走向,能够提高学生发现美和提炼美的能力。
一、摄影教学与美育教育之间的关联
设计艺术作为引领潮流的创造性力量,在其创造过程中,搜集资料、表达概念、组织元素和表现设计等都会大量运用摄影手段。摄影将审美与大众的视觉感受和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消除了艺术传达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审美隔阂,为人们提供了普适的艺术表现模式。可见,美育教育对摄影教学的影响至关重要。摄影通过对瞬间的艺术凝结,犹如一座桥梁,加深了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呈现了人与自然、人类行为和社会问题,这就是摄影审美价值所在。
在摄影教育体系中,审美教育承担着多重功能:增强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角度和对自然、社会的感知与再现能力。可见,创新精神的培养和美学在摄影中的传承和体现,构成了摄影师的知识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的摄影课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理解和创造能力,并为专业服务。因此,摄影课的教学就必须紧紧围绕摄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及艺术属性来开展。从独特的摄影艺术语言入手,培养学生在构图、用光、色彩、点与线条等方面的观察、理解和运用能力,使摄影真实而艺术地反映自然和社会,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能力。
二、加强摄影美育教育的途径
1.利用摄影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
摄影审美教育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训练学生的感觉器官开始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视觉和个性思维;从对摄影器材的了解和掌握到写实拍摄,从对事件的真实再现到摄影理念创新,从模仿到摄影个性的形成,都可以找到美育对教学的影响。在具体教学中,取景和构图、光影和色彩,都与培养学生视觉感受力和审美素养关联。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最初的点、线、面、影调、色彩、结构、空间等视觉要素入手,尝试通过人物的表情、光线的运用、影调的体现、构图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美感、秩序感、节奏感和韵律感。
为把美育教育融入到摄影教学中,还应该指导学生学习艺术鉴赏、摄影艺术史、美学等相关课程,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提高审美品质。在摄影实践中要广泛涉猎风光、人像、广告、新闻,以及商业摄影领域,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摄影对审美的要求,避免限制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为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审美感悟能力远比传授知识,培养摄影技能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主动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摄影艺术造型理论,培养学生在平凡的景象中发现独特的美质和对美的结构及形态的鉴赏、识别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开设数码摄影作品的后期制作课程有利于学生开展二次摄影创作。通过对作品的画面剪裁、光线及影调的处理、颜色的搭配等,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取舍能力和审美素养,以便学生能将创作个性和风格在二次创作中更充分地表现出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增强。
2.通过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作品欣赏在摄影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学生从模仿到创作,作品欣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发掘本质,把握艺术形象,感受艺术情景,体验艺术情感,让学生通过美的体验和审美教育实现与大自然的情感交流,达到培养审美情趣、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目的。同时,作品欣赏要结合社会文化背景,从政治、经济、人文等视角赏识作品;要结合拍摄者的审美取向、创作背景、社会效果来发掘作品中的人文价值和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实现摄影美育教育的目的。
开展多种形式的摄影体验交流活动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的习作交流和点评,可以消除摄影美育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在摄影中感受美、创造美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是可以做的。在作品欣赏活动中,学生要敢于剖析自己的作品,听同学的意见,听老师的意见,更重要的是要倾听自己的心声,要敢于直面自己的成功和不足,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使自己的作品赋有美的韵味。
作品鉴赏的方法很多,分门别类地欣赏作品有利于对作品流派风格的准确把握。比如,航天摄影可以展示宇宙的浩瀚、微观摄影能展示自然生命的美丽和复杂、动物摄影能展示大自然的丰富与多样,等等。通过对摄影图片的分析,让学生在了解主题、主体、构图、色彩、场景等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对大自然的好奇和关心,对摄影美的探索和追求。
3.开展摄影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在摄影教学中开展摄影创作活动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摄影的乐趣、积累创作经验和激发创造热情。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比如:运动会、球赛、文娱活动、会议,等等;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农村和城市发掘题材、寻找素材,尝试新闻摄影。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摄影创作机会。摄影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社会、感受自然,在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中得到启发和灵感,激起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和行为。
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在摄影活动中懂得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创造美,最后成为美的创造者,这是摄影美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基于此,教师就应该具备较高的美学修养,娴熟的摄影技术,渊博的摄影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摄影的美学目标,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
摄影作为大学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简单、方便、实用和效果明显的特点,让学生从走入社会和自然变成关心社会和自然,这是了不起的进步。学生通过摄影活动,感受自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最后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和审美创造能力的目的,这是高校摄影教学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袁鼎生.教育审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振民.摄影审美纵横[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这种现象既成为一种新兴的摄影文化产业业态,又为摄影艺术的普及和提高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渠道,与之相结合甚至衍生出的出版物市场、摄影界“网红”品牌打造等现象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曾经有一段关于“粉丝的力量”方面的比喻在网上的转发量很高:
有100个“粉丝”,你就是本校园读物;
有1000个“粉丝”,你就相当于一个公告栏;
如果你的“粉丝”超过了1万个,你就是一本时尚杂志;
如果超过了10万个,你就是一份生活都市报;
如果超过了100万个,恭喜你,你已经晋升为全国性报纸了;
在“粉丝经济时代”,如何让自己或是企业、产品成为“网红”?如何增加“粉丝”的数量及质量等等,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另外,对于“网红”的分辨也检验着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拥有“火眼金睛”?
有一阵子,圈里的大咖们被称作“大师”时都开玩笑地回应:“你骂谁?你才大师,你们全家都大师。”那么究竟什么人才能称为大师呢?摆弄摆弄手指就能数得过来,譬如:国画大师齐白石、相声大师侯宝林、京剧大师梅兰芳……开宗立派者方为大师,“大师”不是自己叫出来的,而是后人对其艺术造诣、品德修养总结之后的认可。今天,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仅刺激了新兴产业的崛起,也让本就浮躁的人们更加抓耳挠腮。这厢刚刚拿了一个不知什么名号的奖,那边就开始广收门徒、教书育人。在商业市场化的运作下,确有不少摄影人渐渐成了“摄影活动家”,像明星一样地到处“赶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