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25:27
序论:在您撰写换位思考的概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政治认同 多维互动性 核心素养
在2016年苹果秋季新品会上,苹果公司宣布了一项“教育+iWork”计划。苹果将和全世界共计114所学校合作,南京外国语学校正是全球114所合作学校之一,成了唯一一座大中华区的公办学校加入了这个项目。在目前试点的高一政治课ipad教学状况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加入了“即时课堂反馈”和“课堂问卷调查及分析报告”等互动形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但对于提高新课标理念下中学政治课的多维互动性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工作者需要更加准确地理解政治课的内涵和意义。
一、紧扣“主旋律”:引领政治认同
(一)政治认同来源于学生与生活的互动。
政治课从根本上讲,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有两个维度需要教学工作者思考,一个维度就是“谁的生活”,首选是学生的生活,第二个维度就是“什么样的生活”。首选是真实的生活。在高一政治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堂课上,教学采取“用ipad分析在班学生的消费心理”方式进行课堂调查,调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实现课堂上对这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这就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把政治课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和心理的教学才能够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这样的政治课更有利于培养和引领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政治认同来源于学生与自身实践体验的互动。
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体验,没有学生真正地参与,就无法体验,实际上学生真正的体验应该到生活中,政治课程标准也是制订了活动性课程,并且要求三个必修模块,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参与,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但有的时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课时不够,交通不便,组织困难等一系列困难,但是教学工作者可以把生活搬进课堂。要把生活搬进课堂,需要课堂有一定的生活情境的展示,此时教学工作者更应该根据环境、条件、能力进行选择,最后在适时生活情境中,学生才能在实践和体验的基础上生成政治认同。
二、紧抓“核心素养”:使学生有所学更有所思
(一)学有所思,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把握新课改理念下的政治课培养目标就是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贯穿每节课,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感悟来源于思考。学生只有思考,才会有感悟,激发思考,就需要有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政治课堂需要有讨论、辩论,甚至有争论,否则很难引发学生的思考,更不要说深刻的思考,即所谓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指有自己的感知、感受、感悟。这样的学习从学习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可解释为:内化,内化为学生的什么呢?内化为素养,这种素养称之为学科核心素养。
(二)立德树人,源于学生所学的各门学科素养之间的互动。
在新课标中有一个重要的词,一个是立德树人,政治课的目的是立德树人。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政治课ipad教学课上,在高一政治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法治精神其实可以体现在消费心理和消费观的引导中,这里的法治精神既涉及政治,又涉及经济和文化。从这个角度讲,深度学习就是使学生实现学科知识的内化,实现立德树人。
三、紧握“指南针”:源于一切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互动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高一政治课ipad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堂课中,教师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试图通过一定的现代数字化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消费观。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样的消费观是源于生活,学生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消费观是服务于生活。回到政治课的目的层面,这一节政治课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并提升自己参与公共生活,过幸福生活的能力,否则这节政治课的意义和价值就没有实现。所以教师在定义核心素养时除了关键素质和必备品质这两个方面之外,还要谨记一个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个是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
四、对未来中学政治课的思考:教育者与教育技术的互动
在政治课上,既然用现代手段,就必须思考这个互动的问题,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及时互动,深层开放。教师能够保证让技术服务于教育,技术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调节课堂氛围。未来的中学政治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包括课程理念、学科素质、教学能力、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
五、结语
政治课程标准会根据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中学政治课会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和形式的丰富对教学工作者提出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和综合能力要求,教学工作者需要在教学实践和专业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以适应最新的国情、社情、学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
[2]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程及其资源开发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10.
“微波技术与天线”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专业基础课。学生对其前期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该课程的主讲老师,我一直希望通过自己对课程所涉及物理概念的深刻理解来帮助学生完成从电路到电磁波的跨越,而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刚刚触及该课程很难理解和掌握的。通过十多年该门课程的教学,我发现换位思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跨越这道门槛,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导地位才能从中感悟学生的需要,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换位思考”本身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或缺的心理机制[1]。它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2],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把“换位思考”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益处也是很大的,老师只有通过换位思考才能和学生情感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体谅、产生共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我这几年中的工作实践中,我认为换位思考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角度换位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的传输线部分是课程的基础部分,一般教材会从最简单的“双导体”传输线开始推导电报方程。在最初的教学中,我也是按部就班一上来就推导传输线方程,得到解的通解形式,再通过不同边界条件得到方程的特解。但很多学生还习惯用电路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传输线问题,这就会导致很多概念理解不透彻。后来我通过课后答疑发现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在微波频段为什么要使用双导体传输线,对于微波传输线和低频导线的区别完全没有搞清楚,教学效果很差。课后,我对自己的讲法做了一些反思。假如我是一名学生,我如何去理解传输线的本质?微波和低频传输线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这才是他们刚接触传输线内容最需要解答的问题。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就会时常提出一些反问和为什么,一方面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一方面也提醒自己只有经常多问些为什么才能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2 心态换位
如果教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给学生传授什么知识,或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教师为什么要教授这些知识,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教非学生之所需”,教学效果不明显或学生被动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去了解学生想学什么。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使教与学这两大主体能够“信息交流”,而“换位思考法”正是有利于这种“交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3]。科技的发展,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微波技术的新知识、新概念、新问题也越来越多,学生对很多新东西也很好奇,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走在学术前沿,才能为人师。
3 角色换位
1.换位思考:学生原来的基础和可能遭到的困难
有些教学内容老师看起来比较容易,但从学生的角度可能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老师要断然采取措施,站到学生的位置上来,思考学生出现的“疑”,以便释疑。如我在讲授《多边形》时,有“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这一公式时,学生接受有很大的困难,教材也没有给出详细的证明过程。教学计划中也没有证明的要求。当讲到这个问题时,有一位学生要求我给出解答。由于课前我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就因势利导解决了这个问题,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过程得到了优化。
2.换位思考:学生在想什么
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备课时应该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比如在一些概念课教学中,有些学生对一些概念的规定不理解,常会提出:为什么要规定呢?这时教师若简单的说“规定就是规定,没有为什么”,或者干脆避而不答,都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上课前一定要思考这些问题的解答。
3.换位思考:思学生之错,之遗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更何况是学生。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一旦掉进错误的“陷阱”,并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跳”出来,就会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为深刻。我在批改作业时,时常会发现学生的错误,为了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有时须重新“暴露”他们的错误。如:若函数Y=aX2+2aX+1的图像都在X轴上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学生往往会错解为a>0且(2a)2-4a
一、在心灵上跟学生“换位思考”
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多听听学生的想法,能及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当上课有学生睡觉时,当学生有听不懂的问题时,你换位思考了吗?我们不能只是埋怨学生不好好学习,不遵守课堂纪律。如果是你,在那样的课堂氛围里,你是不是也想睡觉?为什么好看的相声和小品,大家都不睡觉,甚至每句台词都记得清清楚楚,因为节目有吸引力。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要思考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是有问题。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保护学生的自尊。教师面对的是处于青春期、内心敏感的青少年,更需体贴入微的关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费理得曼说过:“如果孩子总是被责备,他就会失去耐心;如果他常常被夸奖,那么,他会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爱整个世界。”所以教师在工作中,要多审视自己的言行,要为学生着想。
二、在知识上跟学生“换位思考”
关键词: 新课改 换位思考 生物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成长和生命化课程大力推进,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是那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将适合时展的新理念和教学的终极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呢?
过去的教学方式过多地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繁、难、偏、旧”,学生习惯了老师满堂灌,疲于应付成堆的知识点和习题。新课改理念所提倡的探究性教学,给了学生明白书本中知识点来龙去脉的机会,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扮演着“教”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另一方面以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内容,扮演着“学”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求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要将此两种角色集于一身,还要能灵活转换,进出自如。换位思考的目的是求得与学生的思维“同频”,从而在行为上发生“共振”。换位思考的能力可以说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是教师在生物教学中灵活进行换位思考的必要措施。
一、想学生之所想
课堂上,学生如果能提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想法,那自然很好,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他们的见解及想法往往藏于心中不愿表达出来,或来不及梳理清楚。此时教师就要能根据他们的表情、动作或只言片语洞察其心理,及时地探测和巧妙地点出他们的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想法上的沟通。例如:在讲酶的特性――专一性时,学生们联想到化学里的催化剂,两者究竟有何区别?我就顺着学生们的思路例举了化学催化剂MnO2的作用,并和他们一起思考:MnO2作为化学催化剂,可催化截然不同的反应;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只能催化蛋白质这一类物质的分解,不能催化其它物质的分解。结论很快得出,学生对酶的特性――专一性的认识也就很深刻了。
二、解学生之所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显然,“解惑”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生的“惑’,若不及时消除,必将影响他们对概念及规律的理解,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习的障碍。学生的惑往往是朦胧的、难以言表的,这就更显出教师“解学生之所惑”的重要性。有时,学生的“惑”极富想象力,也可促进教师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述基因突变时,课文中的一段内容:“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可通过受精作用直接传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不可能传给后代。”学生对此不甚理解。这时我启发并和学生一起从已了解的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和具体的概念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体细胞中的突变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复制时发生的,由于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因此一般不能传给后代。但生殖细胞的突变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的,因为分裂后形成的是生殖细胞,就会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后代。
三、思学生之所难
在处理学生所“难”时,教师总喜欢唱“独角戏”,即使语言慷慨激昂,解难的方法十分巧妙,课堂也只会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学生则成了旁观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扮演学生的角色,成为学生的化身,才能体察他们的困难所在,然后和学生一起化难为易。例如:关于细胞的有丝分裂,涉及的名词较多,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起来很困难。如果设计成问题形式,就不会那么难了。如:通过有丝分裂1个细胞变成2个细胞,染色体数为何不变?染色体复制后,两套染色体怎样才能分别移动到细胞两极呢?等等。在教学中要和学生一起探索总结出化难为易的方法,并适时进行归纳总结,克服学生对问题的畏惧心理,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料学生之所错
一般来讲,课堂上教师应该是“真理”的化身,其一言一行均应是正确无误的。但有时可故意错学生之错,给学生一个意想不到的“纠正”老师错误的机会。例如:在选择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材料时,教材提供的实验材料是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什么不用植物或动物其它组织的细胞呢?为了使学生弄清原因,我故意弄错,认为植物或动物其它组织的细胞也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群情激昂”地帮我纠错,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把握更加清晰而深刻。
五、想学生之所忘
有人说生物学知识一学就懂,一丢就忘,生物学科的确有许多内容要强化记忆。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明明课堂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识点或例题,在考试中,怎么还有许多同学出错呢?此时教师应该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这些内容容易遗忘,遇到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以学生身份出现,和他们一起回忆、识记、联想、推导、验证,一起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战胜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六、为学生之所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舞台,也应是学生的舞台,要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这种表演中来,教师就必须在课前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学生来说,只有引起学习兴趣,才能学好一门科目。生物作为一门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实验是其基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实验,在实验中亲眼观察到千奇百怪的现象,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强烈。知识的成功获得,问题的顺利解决,在心理上都会给学生以成就感、满足感和愉悦感。
教师还应到教室的空间位置去换位,也就是说,教师要坐到教室的不同位置,以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在课堂上音量、音调、讲课节奏、板书方位、字体、图示布局是否恰当、准确,使之更加适于学生的需求,努力从各个方面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小燕.教学中教师换位思考的几点尝试.中学生物教学,2010:3.
[2]吕朝阳.教师基本功之一――“心理换位”中学物理.2000:55-57.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某一天,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老人进去后才松手。老者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 这样相似的场景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女士用朴实的话说出了一个我们常常提起的概念——换位思考。中国有一句古训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同样也体现着一个人与人交往中朴素的道理——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我的理解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国土服务工作。我们工作在最基层,每天直接面对的是用地单位和群众,如何将换位思考融贯在我们国土服务工作中,用"如果我是用地户"的方法去思考,去理解用地户的需求,去更好的为用地户服务,去赢得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比如我们的农民宅基地审批和土地登记发证工作,高峰期的时候我们一天要接待几个甚至十几个办事群众,都需要一一热情接待和讲解,那就要求我们不能因单调重复的工作成为热情减少的理由。如果我们能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设身处地地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想一想,我们可以设想这些风尘仆仆、汗流浃背的群众是专门请假赶了很远的路来办事,是暂时放下家中的农活和无人照管的孩子,也可能是正等着土地证书去金融部门融资,还可能是希望尽快办好手续要踏上外出打工的群众,总之,每一个人都是满怀着期待、焦急的心情来办事情,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工作人员象对待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样来对待他们,真正体谅他们的焦急,感受到他们的期待,在严格按照办事程序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便民服务;即使由于某种原因暂时不能办理,也要耐心细心地作出解释并坚持一次性告知的原则,让群众少跑路,让他们满意而归。
换位思考说起来很简单,在工作生活中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多数人大多时候都会从自己的观点、利益出发,觉得别人应当如何如何。如果没有相似的经历,很少能主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了解别人的想法和需求。这就更需要我们这些居庙堂之上的人不能只停留在思想认识提高上,而应付诸在平时一言一行去忧百姓之苦。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更应该学会宽容些、谦虚些、坦诚些、大度些、真诚些、平等些、和蔼些、容忍些,时刻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使自己的心灵受到一次净化,充满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工作中,如果能够常用换位方式思考问题,常常设身处地地为办事群众想一想,那么,我们在接待群众时就会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热情,就会把群众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就能够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总之,不管是工作和做人要善良些,每个人都喜欢跟善良的人交往,换个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如果你是个善良之人,那么,与人交往还能难吗?人与人之间的误会、隔阂,怨恨等都会时有发生,只要心地善良些,互谅互让,误会、怨恨也能变成令人感动和怀念的往事。
邹韬, 资深工业设计师,在工业设计领域有多年工作经验,是首批通过国家资格认证的工业设计师。曾先后供职于长虹集团、东亚电子和香港Altplus 设计机构。目前为深圳市知行创新工业设计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曾连续3 年获得国际消费电子最高荣誉——CES 国际消费电子创新设计与工程奖,并获包括红点奖等诸多国内外奖项。商业设计成功设计案例多项。
近期在和朋友讨论的时候,说到“人性化”设计、以用户为中心(UCD)的设计等话题。就这个话题,其实可以浓缩为3 个字——“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既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基于这个概念,会在设计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传统的设计流程中,在设计研究阶段,我们通常会做3 个方面的调研——市场研究、用户研究与技术研究。其中,市场研究主要是对目标产品目前面对的市场来进行的,主要对行业的趋势、主流产品分布、目标产品在市场上的占位以及期望的位置,主要分析工具用市场细分mapping 的方法;用户研究则是对用户的基本生活形态、需求,或者在使用时遇到的困难进行研究;技术研究则是针对目前的技术框架进行了解。
基于这些研究的结论,我们会结合企业本身战略来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我们所说的“同理心”,最直接的理解就是用户研究的部分。或许读者会感到疑惑,在上面说的用户研究中,不是已经对用户进行系统研究了吗?再对用户已经有了解的基础上,提出“同理心”概念的目的是什么?
先说用户研究的定义和方法。用户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对目标用户群明确、细化产品概念,并通过对用户的任务操作特性、知觉特征和认知心理特征的研究,使用户的实际需求成为产品设计的导向,使产品更符合用户的习惯、经验和期待。而用户研究的方法则是经过用户访谈、情景实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步骤,建立用户模型,从而指导设计。我们传统的做法都是如此。
但是在进行这个步骤的过程中,加上“同理心”的操作方式与一般正常操作的方式,即使是同样的步骤,结果也是有巨大的差异的。那是因为,通过表面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很难挖掘到用户核心需求和真正的“痛点”。
传统的做法,在用户调查时,通常得出的结论是性别、年龄、收入和居住等基本信息;并依靠:为什么购买此类产品,一般平时如何使用该产品,在什么时候使用,在使用中有什么困难等数据进行“用户画像”(图),甚至会针对用户的期望做出产品的调整和改进。很多大公司还有专门的用户研究团队,但是这些精美的报告通常是好看并不适用,因为推出市场后,就会发现效果不好——
目标用户不买账。因此就只能不断改功能,改变目标用户,结果还是碰壁,最终甚至退出市场。
究其原因,用户在考虑产品功能时,往往不会想到实现的难度,甚至不会考虑这个功能真地推出来之后,是不是真地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直接问用户的意见,他们可能会说很多,但是照办之后,却发现用户并不会用到。
这种时候“同理心”就非常重要了,只有设计师去体验和感受用户,通过目标用户的生活方式,或者把自己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去理解用户的感同身受,才能挖掘到用户的真实需求。
例如,要做儿童平板电脑,一方面可以回忆自己孩子时期的感受和体验,另一方面就是跟孩子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了解他们现在的困惑和烦恼。这样与调查孩子每天怎么生活、上学,怎么做作业、玩耍……得到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
另一个例子:很多概念设计师设计的针对盲人的作品,看似非常人性化,实际上并不好用,我建议用两个方法可以验证其设计是否符合盲人用户的实际需求:与盲人交朋友和真正体会盲人的感觉。可以用眼罩蒙住眼睛过上一天,或者跟盲人一起生活,去感受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这些是医学数据和用户画像无法帮助到的。这才是设计师的真正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