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音乐教学大纲范文

时间:2023-07-13 16:30:35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初中音乐教学大纲

第1篇

卡巴列夫斯基注意到音乐的强大力量首先在于可以影响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所以在形成学生世界观方面音乐教育是无可取代的。因此一个大任务摆在了我们面前:“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教他们爱音乐,了解杰出音乐作品的体裁、结构,使音乐文化成为他们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为此:大纲中不仅要包括艺术性强的、有助于提高学生艺术审美品位的音乐材料,还要加入吸引人的、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内容。

卡巴列夫斯基指出:“音乐教师要始终牢记,如果枯燥无味对于任何一门课程都是不可容忍的,那么就艺术课而言,将是三倍的无法容忍!”为丰富这一观点,卡巴列夫斯基研究那些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语言的重要性,研究如何符合艺术规则地安排音乐课程,如何在音乐课上营造特别的交流氛围以吸引孩子们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演活动,组织他们开展音乐创作。

大纲的出发点是认识音乐。认识音乐是音乐文化教育的心理机制,是音乐思考能力的发展条件,是熟悉音乐的一种最积极的形式。认识音乐决不能被等同于是听音乐,它应该深入所有形式的学生活动之中。

大纲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极具系统性的主题建设,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攀登音乐文化的高峰。应该指出,最新的大纲方案中,卡巴列夫斯基的个人理论系统是从二年级开始使用的,一年级课程内容是卡多布诺娃、乌萨切娃、施科亚尔共同编写的(他们还编写了教学系列丛书《听艺术》)。

在一年级大纲中有一个整年的教学主题一怎样听音乐,突出了这一阶段音乐教育的承上启下的重要性。作为针对六七岁孩子的音乐教学,大纲中的即兴创作可以在师生进行各种形式的音乐交流时发挥现实作用。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教师不仅要在课上创造音乐教学“结构”,还要善于对孩子们表达内心状态、印象感受的需求进行激发引导。音乐游戏、排演、改编戏剧等生动的游戏的方式,是使孩子们接近音乐的有效方法。大纲强调,在这个音乐教学阶段,对音乐的特殊知识、实际的能力技巧是在学习音乐形象的过程中,在了解其精神内涵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

以下卡巴列夫斯基大纲中的七个部分被视为攀登音乐高峰的七个步骤。

大纲第一阶段(二年级)的中心内容是认识音乐艺术――歌曲、舞蹈、器乐曲的体裁基础。在这三种音乐基础形式“转变”的过程中,发展出歌剧、芭蕾舞剧及交响曲。其次是“音乐中的表现性”,要了解音乐元素和音乐结构的普通形式的概念。

课程开始时要学习音乐表现要素(节奏、音色等),而主题材料的学习要融会在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中(如听音乐、合唱练习、发声练习、乐器演奏等)。大纲强调了参与音乐的重要性。在合唱的学习中,卡巴列夫斯基说:“每个班都要唱,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这一阶段的教学主题分为以下四项:

1、音乐三主角――歌曲、舞蹈、器乐曲;

2、音乐说了什么;

3、音乐把我们带到哪里;

4、什么是音乐语言。

大纲第二阶段(三年级)的主要内容是熟悉音乐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熟悉音调。音调为我们展现普通语言和音乐语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联系。为了掌握音调,首先要学习识谱、即兴创作和合成音乐。在学习中了解歌曲、舞蹈和器乐曲的特性,加深对音乐体裁的理解。尤其要注意音乐发展的方式和它的一般形式,要在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像其他阶段一样,首先要依靠于听觉体验和对音乐的形象理解。

教学主题为:

1、由歌曲、舞蹈、器乐曲发展成完整体系;

2、音调;

3、音乐发展;

4、音乐形式。

大纲第三阶段(四年级)的主要内容是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首先是俄罗斯族和俄罗斯联邦其他民族的音乐)及相关作品。学习的注意力放在对本民族音乐和其他民族音乐之间的共性和区别的了解上。根据体裁、音调、表现手法的特点逐渐了解音乐的民族风格和国内外作曲家的个人风格。

教学主题为:

前半年――本民族音乐;

后半年――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大纲第四阶段(五年级)学习音乐同文学及造型艺术的相互关系。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明确各种艺术形式的共性和特性。共性包括艺术联系生活、艺术的审美性、具有艺术形象、一系列相似的表现手法等;特性首先是指大量不同种类的艺术语言。从这一阶段开始就要不断地加深对音乐艺术的体裁、音调和风格基础的认识。

教学主题为:

上半年――音乐和艺术,没有文学音乐会怎么样,没有音乐文学会怎么样;

下半年――音乐和造型艺术,我们能否观看音乐,我们能否倾听绘画。

大纲第五阶段(六年级)的主要内容是师生共同研究音乐影响人的个性、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的可能性。其主旨是“音乐可使人心正直”。这句卡巴列夫斯基多次重复的、充满哲理的话,说明了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主题为:

上半年一音乐具备的改造人的力量;

下半年――音乐的力量何在。

大纲第六阶段(七年级)要求学生深入学习各种各样的音乐形象,了解他们在情节发展上的相互联系,掌握那些表现深刻的生活矛盾、情感,以及对永恒话题如“生与死”、“爱与恨”、“抗争与顺从”等进行思考的成熟的音乐形式。

教学主题为:

上半年――音乐形象;

下半年――音乐剧。

大纲第七阶段(八年级)学生们主要从“音乐中的传统与创新”这种角度出发总结学过的所有材料,了解天才音乐创作者的伟大精神与才华,认识“音乐中的现代性”的本质。正是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接触不同体裁音乐的现代语言。

教学主题为:

1、什么叫音乐的现代性;

2、重音乐与轻音乐;

3、轻重音乐间的相互渗透;

4、我们伟大的现代音乐家。

卡巴列夫斯基大纲中存在“主题指南针”,帮助教师清晰地了解到整个学年的课程目的,从而在审美教育中减轻解决任务的难度。考虑到卡巴列夫斯基的以上观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要求。

小学教育即将结束时,教师要使学生们知道或理解:俄罗斯国歌的歌词和旋律;“作曲家”、“演奏者”和“听众”的意思;音乐与生活的联系,音乐表现人的情绪、情感、思想和性格的内容;不同音乐体裁(首先是歌曲、舞蹈和器乐曲)的不同意义;音乐发展的潜能,音乐语言、形式的丰富多彩;音调是音乐的基本元素,学过的各种音调;民歌、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学过的作品名称和作者;在音乐课上接触到的乐器、乐队和合唱形式。

能够:听音乐作品说出它的名字及作者;听音乐说出它属于哪种音乐体裁(歌曲、舞蹈和器乐曲);在众多音乐中听辨出斯拉夫音乐;听音乐辨别和比较出音乐作品表现的个性、情绪及其表现手法(旋律、韵律、节奏、情节);听音乐说出歌曲、唱片和乐器演奏中的音乐基调和它的变化;演唱一些民歌和口头作品,学生可自选是否带伴奏。

即将毕业的中学生们要求知道或理解:音乐的调性;音乐艺术同生活的联系;高艺术水准的音乐改造人的力量;民间音乐和专业音乐的主要体裁;音乐形象和作品的多样性;主要音乐形式;国内外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塑造的主要形象;音乐、文学和造型艺术的异同;轻重音乐的本质和相互关系。

能够:形象地理解音乐作品并说出它的特征;听出学过的国内外经典作品;在学习过著名作曲家(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柴科夫斯基、肖斯塔柯维奇等)创作风格的基础上听音乐辨别出他们的作品;富有表现力地完成俄罗斯国歌、几首民歌、古典或现代作品(可选)的独奏(有伴奏或无伴奏);在学习了音乐的调性、音乐体裁风格、音乐戏剧形象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比较音乐作品,说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性;听辨所学音乐作品并重复(分乐器演奏和口头描述两种形式);明确同一艺术思想、情节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特点;分辨某乐器的声音,以及合唱和乐队的不同表演形式;明确具有相同艺术形象和表现目的的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相互关系。

除了教学大纲,卡巴列夫斯基领导的小组创作的教学系列丛书还包括:二到八年级文选和音频教材、教师参考书《低年级音乐》和教师参考书《四到七年级音乐》。

第2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方法;教学水平

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日益提高,音乐成为学生必备技能之一,因此初中音乐教学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要想搞好初中音乐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教学目标编制上,尽力保持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相一致,对教学目标和进度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设计,努力做到阶段目标和长远目相匹配。初中音乐教学以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为蓝本,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特点,结合年度教学计划,将教学目标层层细化,落实到学期、具体课时,将音乐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有机联系起来,做到协调统一。

2.在教学目标的实施上,要深化意识理念。将音乐中的基本元素分解细化,使音乐元素深化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从不同的视角和纬度完善教学过程,传递教学理念,巧妙利用多媒体、视频、影视桥段、竞技游戏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领略到音乐的魅力和乐趣,从而充分调动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提出一些指向不清晰的问题,使音乐老师有时不知如何解答,这类问题往往是学生思维开阔、视野清晰的表现,老师应该给予充分重视,这也有利于学生和老师对音乐教学的探讨和交流,有利于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提升和提高。

3.对于教学目标的评价要重视。音乐老师可以在每节课结束前的十五分钟对当天的音乐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总结,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与探讨,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个大致了解,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反馈和解决。在音乐教学与实践上,老师应该重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从歌谱识别、实际唱功、后期音乐处理与制作等,根据情况对学生状态进行及时调整和跟踪。这种音乐教学方法对学生状态的调整和跟踪具有重要作用。

4.优化音乐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手段保证教学过程的有序开展,课堂教学方法上,结合故事情景、背景介绍、音乐对比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鼓励环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多加提问和思考,并结合适当的小活动营造课堂学习氛围,这些手段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第3篇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通我的一些教学积累,我认为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艺术的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初中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乐理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设计音乐课,怎样去掌握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提高艺术素质的目标。

1.熟悉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做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全面发展。 2.不断探索新教法,改变教学方式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程中进行探索。作为音乐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吸取经验,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愉悦感

初中音乐的教学不是呆板生硬的,要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和愉悦感。首先,对于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只要持之以恒,学生会得到更大程度上的进步的。其次,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再次,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引人入胜。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 4.培养自信,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在音乐课教学当中要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这是很重要的一步,自信心对人的发展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自信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事无成。而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的。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找出学生的毛病而进行纠正,这是每个教师的职责,但是要切忌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这就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就是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失败,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问题。音乐虽然是一门“边缘学科”,但这却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音乐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还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首先,教师要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剂良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其次,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因此,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再次,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如:多媒体设备、网络、乐器等。 5.结论与认识

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统一和改进的方法,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身心健康发展,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力求音乐教学生动活泼,愉悦身心,达到新大纲的教学目标要求。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时代,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与更新教学的方法,丰富自身知识和文化底蕴,不断地探究新课题、新方法,与时俱进开发课堂资源,拓展教育途径与教学方式,使音乐教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热爱艺术,推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整体提高。

第4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目标;过程;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47-01

一、明确把握教学目标

优化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在音乐教学目标上要明确、有效、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这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音乐教学的目标要结合音乐教材,这样才能突显目标的针对性。音乐老师要从真正意义上把握音乐教材,能够知晓对学生真正有意义的音乐教材素材,这就要求音乐老师能够很好地理解音乐教材、音乐素材,对有用的音乐素材要做到高度深入和透彻性领悟,教学目标的明确是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首要前提。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力求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的一致。力求教学目标安排的合理性,力求大目标和小目标的协调,一般来讲,初中音乐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基础的,对于教学大纲的把握要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年龄和特点以及年度总目标出发,然后把学期总目标一一对应于平时的每节课,争取将“音乐知识、唱歌、音乐创造与实践、器乐、音乐欣赏等课程落实到位。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需要恰当地安排教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老师可以采用拆分的学习方法去安排教学内容,逐一实现教学目标。在传授某一音乐知识要点时,老师可以对预期的教学目标进行拆分,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老师可以事先进行示范,然后鼓励学生练习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待老师检查完毕后在开始进入下一个目标的实现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这样有利于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牢固性把握,对实现教学目标和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对于音乐课堂上的大小目标也应该予以重视,小目标的制定和实现是以大目标为基础和蓝图的,具有阶段性的同时还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过渡阶段,而不是一蹴而就。老师要积极思考这节课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更优质地完成目标?”,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的欲望,结合大目标,层层推进,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其次,在教学目标的实施上,要深化意识理念。教学目标的实施是优化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教学目标的实施要从唱、看、动、听多个角度去深化。分解目标,坚持信息目标的交流充斥于每个教学环节上。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深化音乐教学目标信息,需要音乐老师运用各种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图片、视频、声音多媒体设备或者采取游戏竞技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习得知识,这种刺激学生神经系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和实际技能的提升。信息在教学课堂上的交流和贯穿坚持有意无意的强强联合。另外,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学生提出一些指向不准,甚至奇怪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老师应该予以重视,充分发挥其训练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应有价值,这样也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和提升学生感悟作品的能力。

最后,对于教学目标的评价要重视。争取在每堂课结束之际,老师可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对此堂课的教学内容情况进行一次整体性质的反馈了解,从大体上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发现、所提出问题应该及时解决,确保教学各个阶段的正常开展。尤其是歌曲教学上,老师需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并发现学生从看歌谱、开口唱直至最后所进行的后期性艺术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调整状态。这是优化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学方法,调解事后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优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遵循恰当的原则,坚持以音乐为基础,确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方式的优化和选择可以从生活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入手,逐步缩小学生与音乐的距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譬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用两种不同节奏,或急快,或平缓来表达同一句话,在学习三连音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于“三人行”等词语来指导学生。其次,在联系生活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音乐素材意境、内容、感情等方面的想象和体会对于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学生的想象打开开启心灵窗户的钥匙,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开展情景教学,鼓励和指导学生切身体会音乐、感受音乐。

三、优化教学过程

优化教学过程,确保教学过程的开展有效而恰到好处。课堂教学在导入上可以采取故事导入法、情景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温故导入法以及开门见山导入法等。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另外还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课堂小活动来活跃气氛等等,这些优势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方法。

总而言之,唯有将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几个环节充分整合起来,打造一个活跃、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85-02

一、引言

初中音乐教学注重音乐基础与鉴赏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牵引式”音乐教唱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课改的需求。因此,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之下,急需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进而更好的迎合课改的需求。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也可以借鉴诸如数学、物理等科目的成熟模式,再结合音乐课的特点,就可以从本质上对音乐课堂教学起到优化处理的效果。

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性途径

初中音乐的教学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且围绕该原则进行创新教学模式的建立。与此同时,在创新模式之中,需要更加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和地位。

1.基于多元化的教学理念,进行多变的教学过程设计。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对于音乐见解的传输比较缺乏,以至于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处于被动的疲劳学习状态。那么,音乐教师就需要基于初中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进行有效而多变的教学组织,通过诙谐而严谨的音乐术语,把音乐中的重要音乐元素传输学生,进而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音乐的内涵。而且,在现代音乐的潮流之下,对于传统的音乐教学带来较大的冲击,学生厌倦或讨厌传统音乐。对于这一点,教师更加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把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有效的融于一体。

2.基于良好的角色定位,进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的地位,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格的培养非常的重视。对于教学而言,音乐教学在本质上具有其特殊性,也就是说音乐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自我鉴赏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因而,在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中,需要特别重视师生的角色定位,进而为音乐教学营造更好的教学模式。而且,对于音乐的学习而言,学生对于音乐本质的领悟能力的培养也非常的重要。对于这一点的培养,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充分的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音乐的元素内涵,让学生在大脑之中,对音乐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这一点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而做到“用心”、“用情感”、“用大脑”去进行音乐的学习。

3.基于良好的情景设置,进行教学氛围的营造。音乐的在其创作的过程中,都具有其一定的历史沉淀,以及作者当时的心境。这就要求在音乐课堂上,需要整合音乐元素的文化背景,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进而使得音乐教学的过程,显得更加的流畅和自然。与此同时,音乐中的元素,使用语言是无法诠释,这就需要教师在情境的设置中,需要借助多媒体或其他信息技术,进而使得教学的情境更加的丰富多彩。

4.基于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基于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将逐渐的成为初中音乐教育的主流。基于良好的多媒体平台,可以有效的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对于教学情境的设置,多媒体技术有着其独到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结合音乐的历史背景,进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在对贝多芬《月光》片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当时的创作背景,创设出基于音乐本质的情景。同时,基于多媒体的视听平台,教师可以自如的进行音乐教学的转变,以及可以进行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模式开展。

5.尊重学生对音乐元素理解。音乐本身就具有多样化,因而在进行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音乐思维范式。尤其是对于音乐元素的挖掘上,学生需要更多的自主空间,也就是说,在尊重学生的情感的同时,还需要为学生保留足够的自主空间。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情感与音乐内涵的碰撞,来发现音乐本身的内涵和价值。这一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塑造了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与此同时,音乐课堂的教学气氛更加地融洽。

6.基于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学。该点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音乐爱好,以及音乐知识的积累,进行分组式的教学。在进行分组时,可以进行“交叉”分组的方式。也就是说,通过“差优生”搭配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自主的学习,在学习中相互的帮助,相互的促进。这种方式的教学,从本质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给同学们预留了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三、在创新音乐教学模式的开展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在创新性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其存在诸多的环节值得注意。尤其是对于教学情境、现代信息技术等的运用。

1.情境的创新性设计需要紧紧地依托于课程大纲。在华丽的情景设计,其根本还是基于教学大纲的实际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情境的设计中,要特别重视情境的“有效性”,也就是,情境的内容需要贴切实际,紧密教学大纲,切勿一味的追求华丽,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实质。

2.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要衔接有序。基于初级教育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使用,简便了教学的过程。然而,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黑板与多媒体之间流畅的衔接,这样不仅可以保持教学的紧凑性,而且便于学生流畅性思维的培养。

3.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角色转变要自然。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不同于其他科目,其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严谨的指导。基于教师的良好指导,学生才可以更加自然进行音乐元素的学习与鉴赏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分清教学的轻重点,把角色转换的更加的自然,进而可以很好的避免转换“生涩”而造成教学的中断。

四、结语

良好的音乐教学,可以很好的陶冶学生的情操。基于新课改的教学需求,当今的初中音乐教学逐渐的朝着创新性的模式发展,进而更好地迎合课改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紫玲.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探析[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27).

[2]徐良芳.在激情引思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J].学生之友,2011,(10).

第6篇

关键词:正视现实; 积极引进; 拓展渠道; 初中音乐教学; 流行音乐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50-001

19世纪末,美国黑人的布鲁斯(BLUES)音乐,逐渐发展成为以电子手段为表现特点、商业化运作、为年轻人喜爱的流行音乐。充分发挥流行音乐的积极作用,使我们的初中音乐课教学更加有声有色,以利于学生的成长,这是中学音乐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现状

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耳机里听的是流行音乐、争论的是流行音乐,许多人成为流行音乐歌手的追星族。

2012年,我校音乐教研组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态度。106名学生接受了调查,其中回答喜欢流行音乐的64名,占60%;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的24名,占22.6%;喜欢民族音乐的4名,占3.7%;选择喜欢其他音乐的14名,占13.2%。当问到“你听流行音乐吗?”选择“常常听流行音乐”的学生70人,占66%,选择“偶尔”听的34人,占32%;选择从不听流行音乐的2人,占1.8%。问卷调查的结果真实地显示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态度。

二、流行音乐对初中生成长作用分析

作为教师,我们要看到流行音乐的一些负面影响,更要看到流行音乐有着激励学生成长的有利因素。

1.流行音乐的多元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流行音乐能激发学生学习器乐的积极性。流行音乐有表现古典音乐的管弦乐器、有表现民族音乐的民族乐器等等。很多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开始学习吉他、钢琴。同学们对能自弹自唱的学生会投来羡慕、崇拜的眼光。我校学习口琴的八年级学生,具备吹奏乐曲的能力后,每当有人用口琴吹奏流行歌曲时,总能赢得如雷掌声。强烈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励着学生学习乐器的积极性。

流行音乐能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流行音乐里,从斯瓦西里语充满节奏感的民歌,到韩语注重包装的情歌;从日文的抒情民谣到英语乡村音乐,有许多种语言。很多孩子为了演唱流行歌曲而学习外语。我班有两个初二女生,非常喜欢日本动漫音乐,相约一起学习日语。一年不到,日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能流利地进行日语对话,演唱自己原创的日文歌曲。更多的学生因为喜欢英文歌曲,成了英语的佼佼者。

流行音乐的数字化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流行音乐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很多学生因为热爱流行音乐,利用假期参加培训,掌握技能,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手,成为流行音乐的“制作人”。在许多数码音乐制作推介会、系列音乐软件展销会上,经常看到初中生的身影。可以设想,计算机音乐制作者一定能触类旁通地拓展学习领域。

2.流行音乐的民族化,有利于激励学生传承民族传统

流行音乐的中国文化元素,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近些年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流行音乐作品层出不穷,比如王力宏的《龙的传人》、刘德华的《中国人》、萧煌奇的《你是我的眼》、韩红的《天亮了》、伊能静的《萤火虫》等等。欣赏和演唱这些歌曲,无形中使爱国主义教育入耳、入脑,潜移默化、深入骨髓。

流行音乐的中国戏曲元素激发学生对于国粹的热爱。可以看到,不少学生们是因为喜爱带有中国戏曲元素的流行音乐作品,而开始了解、学习中国戏曲,成为戏剧迷的。王力宏创作的《在梅边》,运用学生R0P来介绍《牡丹亭》,学生们听后,自然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昆曲《牡丹亭》,对昆曲少了隔阂多了兴趣。还有陶的《SUSAN说》,不仅介绍了京剧苏三起解,还使用了京剧伴奏乐器。当然还有后弦的《西厢》、摇滚乐信乐团的《北京一夜》、歌手李纹的《刀马旦》等等,从欣赏带有京腔京韵的流行歌曲而喜欢中国国粹,真是何等的好事啊!

用流行音乐手法吟唱诵中国古诗词,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开辟新的途径。老一辈的流行音乐大家谷建芬把中国古诗词加入到流行音乐作品中,还出了专辑。学生们最熟悉的,是周杰伦的搭档方文山所创作的《台》《青花瓷》等等,学唱这类歌曲无疑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大力引进流行音乐的途径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大力引进流行音乐元素,有着非常宽广的途径。

1.根据教学大纲的需要,引入优秀流行音乐作品

初中音乐教育要根据音乐教学大纲完成,所以围绕大纲规定的每个教学环节,分别引入相应的流行音乐作品很有意义的。比如六年级的爱国主义歌曲介绍,可以引用许多优秀的爱国主义流行音乐作品。七年级学习校园歌曲作品,可以听听台湾的校园民谣,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运用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组合成一个个新的教学情境,放大流行音乐的有利因素和积极作用。

2.根据教学拓展的需要,引进流行音乐的制作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不但能制作流行音乐,并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相连,学生对新的计算机软件或是电子设备等都充满兴趣,怀有强烈的学习冲动。音乐教师要多接触些新的教育技术,如用IPAD里音乐制作软件上课,为初中生拓展视野,为音乐教学打开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3.根据师生互动的需要,引进流行音乐的新特点、新发展

第7篇

一、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对丰富人的精神内涵、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但目前师生普遍没能上升到这样一种认识,没能从思想观念上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致教师、学生均无压力,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考试也就若无其事。

二、音乐考试内容贫乏、方法简单

长期以来,初中音乐课考试基本上处于简单地唱一首歌或者发下一份乐理试卷让学生笔试的状况。这种考试方法下教师不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认识音乐、理解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学生的音乐素质也得不到充分的提高。

三、音乐考试要求不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初中音乐教学是遵照国家教育法规开设的,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时均不列入考试范围,有关部门也少有人到校检查评估。这种现象造成了学生对音乐课漠不关心,造成了升入初中的学生尽管在小学上了6年的音乐课,但绝大部分学生离规定的教学要求相差甚远。那么,如何改进我们的音乐教学,有效把握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基本环节,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变传统考试模式为现代考试模式呢?这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初中音乐课所具有的基础性、操作性、欣赏性特点,决定了其考试方法的独特性。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大纲和国内外的测试理论,提出初中音乐考试的新路子,与同行们共同探索。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我们不妨借鉴英语听力测验的办法,笔试时播放音乐带试题。如让学生听听是什么拍子?用什么乐器演奏?写出几条学过的节奏练习,等等。

如今音乐教学提倡器乐进入课堂,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了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活跃和调节了课堂教学气氛,这是深化音乐美感教育、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既然我们把器乐作为一种学具,就得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学具。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故应把器乐演奏列入考试内容。老师可根据所教的内容,规定考试的范围。实践证明:通过面试,教师逐个观看学生的指法,辨别他们每个人演奏的音高与音色,这就减少了教学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也更加客观准确。

期末考试增设加试内容是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个性的一种有效手段。考完器乐、视唱、唱歌等内容后,老师应主动问学生还会演奏哪些乐器?是否还有舞蹈特长?是否准备了曲艺节目?(每个项目可另加10分)通过加试,当有的同学获悉自己得了120分时,高兴地跳起来。因为他们觉得“战胜”了分数,有一种成功感和胜利感。

加试有如下几个好处:其一,可以得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励、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对学生课外文艺特长给予充分肯定、鼓励。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音乐生活,多学一门艺术技艺。其三,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各种素质,注意学生课外的全面发展。把那些被发掘出的人才吸纳为校艺术团团员,有的亦可为日后报考艺术院校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