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6:30:30
序论:在您撰写化学的重要作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元素符号
在教学中,我们通常在学习课本之前,首先学习元素符号,这个时候如果老师没有把元素符号的重要性给学生说清楚,有些学生不知道这个东西很重要,随便学一下;有些学生基础太差,连26个字母的大小写都还弄不清楚,现在学起来很吃力;这部分内容本身较抽象,很多概念难以理解,如果出现这些问题,那么学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后面的学习就会觉得越来越难。
(二)概念混淆
教学实践证明,要求学生阐述元素的概念并不难,困难是在应用的时候,元素和原子经常发生混淆,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元素定义中“一类”二字的意义。如:
水的化学式H2O代表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D.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这个题考察的是化学式的意义,稍稍不留神,学生就很容易选择C答案。
(三)记不牢,易遗忘
很多学生反映,记元素符号和化合价毫无规律,比英语单词还难记,其实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找到学习化学式的方法,其实化学式的记忆是有规律的,只要找到方法,那就会觉得学化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四)记忆知识点太多
化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太杂。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元素符号、化合价这部分内容,它属于无意义识记材料,学习中既枯燥又无实验,学生仅靠死记硬背,记不住,易遗忘,学习效率不高,负担很重,学生学得很被动。学生还没有从形象生动的科学学习转变到抽象的理解中来,往往有学生就是在这个“分叉口”迷了路,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也退步了。相反,如果能够在这个难关处咬牙坚持,找到自己的方法,那么他将渐渐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学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学习策略
(一)复述策略
我们儿时为了记住古诗,会反复诵读,其实当时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知道现在这些古诗我们依然可以张口就来,可见反复诵读有助于我们记住知识,而这种反复诵读就是教育心理学上推崇的复述策略。为此,我们在平时学习化学知识我们就可以反复诵读来加强记忆,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的背诵。时这样可以把知识记得很牢固。记忆时,一边口念元素名称,一边手写元素符号,这样反复练习,便可较快地记住这些元素名称和符号了。
(二)精加工策略
所谓精加工就是在意义理解的基础上将信息加工的策略。有些知识是反复诵读可以记住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用于这种方法,这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将知识精细加工的方法来记忆,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2.可将知识通过画线、做笔记、做卡片、将知识变成顺口溜等方法加深记忆。
(1)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氢 氦 锂 铍 硼)
C N O F Ne (碳 氮 氧 氟 氖)
Na Mg Al Si P (钠 镁 铝 硅 磷)
S Cl Ar K Ca (硫 氯 氩 钾 钙)
Br Hg Mn Fe Cu (溴 汞 锰 铁 铜)
Zn Ag Ba Pb Au (锌 银 钡 铅 金)
五个五个背,比较顺口。
(2)化合价的记忆
我们知道,物质的分子式跟元素的化合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不知道或不考虑元素的化合价,分子式就无法书写或难以书写正确。化合价是书写分子式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记忆化合价的“诀窍”,是把化合价编成口诀来记忆。例如,可以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成这样的顺口溜: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全都齐,铜以二价最常见。
常见根价口诀: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
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
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这几句韵语有两个特点:一是较全面,基本包括了初中化学课本中二十余种常见元素的常用化合价;二是便于记忆,押韵顺口,如诗如歌,重点突出,简明易记。
(3)注意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熟记知识点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记忆化合价,还有一个诀窍,是在应用中记忆。化合价应用于书写分子式的过程中,因此书写分子式的过程也是记忆化合价的过程。写多了,用多了,化合价的记忆自然就可以达到熟练程度。
(三)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符号既抽象、枯燥又容易混淆,如果一开始就没兴趣,,就必然导致学习空气沉闷,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信心,那么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教学中的一切可能,创设条件、联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重视新课导入。
导人技能是教学十大技能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一堂课、一个环节导人得好、吸引学生,课堂活动就能顺利进行。
2.优化课堂教学。
付秋玲 吉林省舒兰市第十一中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实验,我们
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了解大量物质
变化的事实,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先生
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
式。”那么化学实验课在化学学习中究竟有什么重要作用呢?下
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来谈一谈。
一、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三学生刚接
触化学这门学科,缺乏理解、接受化学新概念、新知识的心理基
础和认识基础,学生往往会出现学化学到底有什么用处的疑问和
对学化学的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在初三教学伊始阶段,不
要急于授课,先从诱导兴趣入手。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
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实验做为化学
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有目的的使自然界中的现象在特定条
件下再现,他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驱使
他们积极思考,探究其中的奥妙。学生对化学的喜爱,大多源于
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因此,开学第一课可以首先做几个化学游戏
或趣味实验,如鸡蛋能自动游动。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大半杯
清水,使水的深度比鸡蛋的长度高几厘米。把一个完好的没有变
质的鸡蛋放入水中,这时鸡蛋逐渐沉于水底。然后往水里加入一
定量的浓盐酸,使浓盐酸的体积是清水体积的 1/15 左右。同时往
茶杯里滴入一滴洗涤剂,并将溶液搅拌均匀,不久蛋壳表面出现
气泡,气泡由小变大,由少变多。过一会儿鸡蛋便缓缓上升,并
且还会上下沉浮或不断翻转。再如,利用白磷的着火点低,将白
磷放在纸上表演气功,用手将纸搓燃等等。这些现象使初学化学
的学生看来十分有趣,于是同学们就会带着疑问主动的接触化
学,使其产生我要学、乐学,而不是要我学的局面,以达到预期
的教学目标。
二、化学实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
化学实验是化学家研究的基础,我们学习化学同样离不开实
验。如讲“金属活动顺序”时,我们做这样两个实验:(1)取
少量镁、锌、铁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里,观察现象。同学
们都能观察到金属表面有气泡产生,镁与盐酸反应速度最快,锌
次之,铁与盐酸反应速度最慢。(2)再取一小片铜和银分别放
入盛有稀盐酸的两支试管里,观察现象。金属表面无气泡产生,
证明铜、银不跟稀盐酸反应。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金属是否与
酸反应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在此基础上我给出金属的化学活
动性顺序。这时在同学们的脑海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我们
结合实验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看
出: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
能置换出酸里的氢;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中就越容
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也就是说,在上述反
应中镁的化学活动性最强,锌次之,铁的化学活动性最弱。上面
这些化学知识,如果离开了实验教学,学生学起来既抽象,又空
洞,还乏味。化学实验教学则能变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生动,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的掌握这些化学
知识。
三、化学实验,帮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也就显得
尤为重要,实验教学也就成了我们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功夫,单靠死记
硬背,则容易遗忘。当前,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我国不少
学校仍然存在功利性强、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等现象。由于
化学实验要花费不少时间,为了节约时间,老师只是在课堂上演
示实验,甚至把“做”化学实验变成了“讲”化学实验,而学生
只需要“看”实验、“听”实验和“背”实验,这就造成了现在
很多学生不愿意动手、动手能力差的现象。如果把实验基本操作
的教学搬到实验室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实践,既可以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以使学生掌握容易、印象深刻;几次练
习,操作自如。在教学中我采用边实验边介绍的方法,让学生在
实验中得到实验技能的培养。如:试管如何加热;酒精灯的使用;
如何取用药品;如何连接装置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正确地
操作实验,既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知识运
用的能力。所以,化学实验教学的直观性,起着其他教学方法不
可替代的作用。
四、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严谨治学的学
习方法
化学实验教学,应该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基础
上,着眼于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了 O2,CO2
两种气体的制法后,可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现有的仪器和药品,让
学生自选仪器,亲自动手操作制取这两种气体。从 O2,CO2 两
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开始对实验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
集方法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再通过实验来
复习这两种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及有关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等。并列比较,对比进行掌握。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
得到系统的认识。
五、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化学是一门与自然、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自然、社
会、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或问题是学生似是熟悉,实则陌生的。教
师如果能巧妙的将这些问题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孕育悬念,
使学生进入“心求知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必将极大
的激发学生揭示悬念的兴趣,从而积极探索。在揭示悬念的过程
中,必将启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调动学生
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后,将会主动探索,独
立创新。
总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我们对所学知识不断从感知到理论,从肤浅到渊博的重要手段,
是我们认识世界、研究世界、创造世界的基础。每一位化学教师
都应该认真组织好化学实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
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人简介:
一、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缺乏理解、接受化学新概念、新知识的心理基础和认识基础,学生往往会出现学化学到底有什么用处的疑问和对学化学的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在初三教学伊始阶段,不要急于授课,先从诱导兴趣入手。首先做几个化学游戏或趣味实验,如鸡蛋能自动游动,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大半杯清水,使水的深度比鸡蛋的长度高几厘米。把一个完好的没有变质的鸡蛋放入水中,这时鸡蛋逐渐沉于水底。然后往水里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使浓盐酸的体积是清水体积的1/15左右。同时往茶杯里滴入一滴洗涤剂,并将溶液搅拌均匀,不久蛋壳表面出现气泡,气泡由小变大,由少变多。过一会儿鸡蛋便缓缓上升,并且还会上下沉浮或不断翻转。这些现象使初学化学的学生看来十分有趣,于是同学们就会带着疑问主动的接触化学,想了解它的奥秘。
二、化学实验,帮助获得化学知识
化学实验是化学家研究的基础,我们学习化学同样离不开实验。如讲“金属活动顺序”时,我们做这样两个实验:(1)取少量镁、锌、铁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里,观察现象。同学们都能观察到金属表面有气泡产生,镁与盐酸反应速度最快,锌次之,铁与盐酸反应速度最慢。(2)再取一小片铜和银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两支试管里,观察现象。金属表面无气泡产生,证明铜、银不跟稀盐酸反应。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金属是否与酸反应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在此基础上我给出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这时在同学们的脑海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我们结合实验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看出: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也就是说,在上述反应中镁的化学活动性最强,锌次之,铁的化学活动性最弱。`
三、化学实验,帮助培养实验技能
【关键词】有机化学 高中化学 作用
对于高中化学课程来讲,其包含的内容相对较为复杂、枯燥,包括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块,学生很难对化学知识提起学习兴趣,这就降低了教学质量。高中化学老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措施促进学生认识化学、喜爱化学、更愿意主动探究化学,提高学生们的化学成绩,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一、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由于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往往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
《化学科考试大纲》中有机化学部分要求:
1.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碳原子彼此连接的可能形式。
2.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同系列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
3.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4.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5.了解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
6.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7.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8.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9.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进行加聚和缩聚合成树脂的简单原理。
10.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二、有机化学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做好实验、多做实验,对学生学好化学知识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中学化学教学多侧重于如何做好实验,而且,教材中的实验多为验证型,学生实验“照方配药”,只动手不动脑,缺乏必要的理性思维。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既能做好实验,又能多做实验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给了我们答案。用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这样一种模式来完成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当然,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完全照搬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也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可以取其精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我们自己的实验教学模式。比如在某些实验中,适当地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现有的装置或原理进行改进或完善,将装置中的仪器进行变换或替代,虽然有时实验结果不会很好,这对学生本身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
最后,有机化学在中学化学总复习中占据重要作用。总复习是中学化学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总复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在中学化学知识纵横联系上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巩固,形成中学化学知识的细密网络,并在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学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运用中学化学知识的能力和化学自学能力。
三、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发展趋势的展望
一、重视教学互动,实现化学的高效教学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标下师生关系的定位、教师的定位、学生的定位都有了全新的改变,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单纯的学习被动者和接受者,而在新课标下学生的定位是主体。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因此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遇到疑难问题,鼓励他们适时提问,然后与同学们一起相互讨论,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当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有很多而且反应很复杂,我们没有必要要求学生全部写出来,但其中的浓硫酸特性全部体现在里面,通过师生交流与讨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改变不利于化学教学的因素,实现化学的有效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高中化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改善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材结构变化大,教学内容难以把握。新教材打破了传统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结构,变为注重化学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以话题为切入点开展学习。内容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所有方面,教学要求高,由一维目标、两维目标到三维目标。内容多,时间又非常紧,一节课可能在多个学习点中进行切换。难度很大,使得很多老师觉得难以把握。授课形式因循守旧,缺少创新,增加兴趣存在困难。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绝大多数教师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都已经根深蒂固,对新课程思想、内容体系缺乏了解,仍然在旧课程框架下,用旧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来实施新的课程。再加上高中化学的课程内容比较复杂,需要记忆与分析的内容相对又比较多,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带有抵触情绪,而传统的授课形式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自身对于知识学习的意愿性不强,缺少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就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所以无法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学评价简单滞后,从目前对高中化学教师的调研来看,绝大多数教师采取考试评价、作业评价作为学生的学习评价。有些学校制定了学科学分综合评价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表现、实验等进行评价,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却非常少。总体上来讲,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方法简单且滞后。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不利的因素,从而实现化学的有效教学,提高化学的教学效率与效果。
三、化学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讲授学习技巧,提高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主动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程的实施,新课标理念的落实,促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得到发展。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发生变化,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则是体现新课改理念的突破口。新课程改革的另一方面就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它是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一系列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和落脚点。
四、发挥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高效学习
【关键词】化学实验 课堂教学 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从化学教学的角度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必由之路。高中化学新课改更是强调了实验教学的作用,将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化学教师如能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地用好和做好这些化学实验,不仅可以使我们的化学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可以使学生脑海里留下的不仅是枯燥的知识,还有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以下是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化学实验运用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调动一切因素,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窗口,生动形象、剧烈奇幻的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巧妙地设计一些简单易做、色彩鲜明、令人匪夷所思的小实验,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例如,我在讲授“成卤元素”时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准备一张白纸,用淀粉溶液书写“圣诞快乐”四个字,并晾干。再准备一个喷壶,灌有碘水。开始上课时,请一位学生双手举白纸,老师向白纸上喷水,学生们会立刻看到纸上出现了蓝色的字“圣诞快乐”,然后发出惊讶的叫声,纷纷问老师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可见,通过这个趣味小实验立刻抓住了学生探究的心理,瞬间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学生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形象生动的演示结果,会产生强烈的认识冲动,并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这时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学习的积极性都会大大地提高,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自身的积极思考,就能很快地掌握要学的新知识,课堂效率肯定会大大地提高。
我们不但要做好演示实验,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条件。在课堂演示实验中要注重师生、生生互动。当教师提出演示实验由个别学生到讲成时,学生会跃跃欲试,都想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形成一种“动”的气氛。在学生代表“登台表演”的同时,台下的学生进行评判和纠正错误,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和操作方法,这样由台上局部“动”,牵引台下整体“动”,形成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这时,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要适时抓住时机,讲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学生对实验的亲自参与和教师的讲解,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使新知识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通过化学实验,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1.通过化学实验的探究过程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探究实验为引导,让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利用所提供的具体、形象的事实,活跃学生的思维。启迪和引导是同步的,教师要及时告诉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等等,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深入。另外,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结论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要及时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控,为接受新知识铺平道路。通过探究性的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识,学生在观察的同时便会伴随积极的思考,这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契机。教师应善于利用从演示实验的现象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经过科学的抽象形成概念,进一步做出判断,进行推理,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通过改进化学实验操作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常常给学生提供一些各方面的典型实验,让学生对这些实验的优劣进行思考或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形成创新能力。如在进行硫酸性质的实验中,同学们经过思考和讨论,对实验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改进。
例如:课本上关于浓硫酸性质的实验是铜片与浓硫酸反应,用铜片加入浓硫酸后再一起加热。这样,铜被浓硫酸溶解这一现象较难观察到,经过如下改进,效果明显了许多。具体操作如下。
(1)用一长铁线缠住一长条形铜片。
(2)向试管里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之。
(3)把铜片伸入试管,可见有气体产生,用紫色石蕊试纸检为SO2。
(4)拉出铜片,可见铜片被溶解去一部分。若继续伸入,又溶掉一部分,可反复进行(硫酸足量的情况下)。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化学实验;现代教育技术;评价工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化学实验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并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有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一、通过化学实验引领学生步入探究的天地
增强化学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开展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实验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物质化学性质及反应原理的认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给学生留下的感受是“繁琐、杂乱、难记、易忘”。传统的教法是教师机械地罗列化学反应事实,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独立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得不到培养。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多组织学生开展实验,通过实验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就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兴趣,增强元素化合物教学的实效。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通过所观察到的现象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等进行一系列分析与探究。对那些反应现象较为明显、学生易于完成且操作起来比较安全的实验,如铝与NaOH溶液反应、钠与水的反应的实验等,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尝试完成。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来探究有关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需要强调的是,开展化学实验探究活动要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不要用太多的条条框框去禁锢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手脚。面对某个具体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然后组织生生交流,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最后再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实践,学会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并从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
二、重视实验探究,让学生学到“真正的化学”、“有用的化学”
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有力工具和方法。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是一种教学手段,又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化学实验对有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首先,教师要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条件,鼓励学生去自主探究,亲自动手操作;其次,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或将教师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探究实验,尽可能多地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再次,要善于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实验素材,利用身边的物质开发、设计各种化学实验,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实验设计,并开展各种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轻松地学习化学,学到“真正的化学”、“有用的化学”。譬如,在高中化学选修模块中新增了不少科学知识内容,其中“有机化学基础”的探究学习主要依靠的教学手段就是实验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蕴含探究要素的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如“比较甲烷、乙烯、乙炔、苯的化学性质”、“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苯酚与溴水的反应”、“含酚废水的处理”、“蛋白质的检验”等。
三、将化学实验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效整合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化学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跨时空的生动的学习环境,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先进的认知工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快捷的获得资料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迅速获取解决问题的诸多信息。多媒体课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化学知识的呈现方式,提高了化学教学的实效性。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做好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借此创设相应的学习情景,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例如,原电池原理教学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原电池原理和组成条件是教学的重点,原电池原理是教学的难点。在“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创设情景实验探究交流研讨归纳拓展迁移运用。在这五个教学环节中要依次完成如下的学习任务:①展示燃料电池、各种化学电池及心脏起搏器的图片;②学生从电极材料、电极连接方式、电解质溶液三个方面实验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③观察、对比、分析、归纳、自由发言;④得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⑤设计实验证明干电池的工作原理。在这五个教学环节中,笔者利用视频和图片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化学实验,亲身感受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同时利用Flas帮助学生理解微观电子流形成的过程。
四、注重做好对化学实验活动的评价工作
为增强化学实验活动的实效性,教师还要注重做好对化学实验活动的评价工作。使用“活动记录表”进行评价是落实三维目标的一个体现,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评价功能:一是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二是促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评价向主动参与评价方向的转变。例如,在“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活动中,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份活动记录表,该记录表中需要学生填写的栏目依次是:想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案设计(你想做的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有关方程式)与你(你们)最初设想的差异、小组讨论后对钠的化学反应达成的共识、在本小组实验中,你们的分工情况如何?你对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如何评价?哪位同学的表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通过让学生在活动记录表中填写研究方法、方案设计及实验现象,体现了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格外重视;填写实验结论及形成的共识,体现了对实验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这两方面的内容的填写,表明了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关注;而对最后三个问题的回答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实践证明,关注过程的评价能够真正发挥评价对学生的促进功能,帮助学生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提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及探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