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6:30:15
序论:在您撰写风险辨识分析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Abstract: In China,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hydraulic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ety.While in construction period, there are so many problems of reservoir resettlement. If that cannot be settled well, more social unrest will arise. 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method of WBS-RBS integrated with AHP, introduced the WBS-RBS to identify the risk and the method of AHP to calculate the risk. Then these methods were applied in a project of reservoir resettlement, and came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isk analysis.So the plann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risk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isk evaluation. This paper aimed to provide a viable solution for reservoir resettlement in the process of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more study.
Key words: reservoir resettlement;risk identification;method of WBS-RBS;AHP
中图分类号:D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006-05
1 风险概念
1.1 风险
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1]。也就是说,风险就是在未来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是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有以下三个构成要素:
①风险因素,是指导致某一特定风险事故发生或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或扩大其损失程度的原因或条件。它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可分为有形风险因素与无形风险因素两种类型。
②风险事故,是指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或外在表现的原因,只有发生风险事故才能导致损失。
③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1.2 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即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工程项目中所面临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并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只有充分、准确地进行风险辨识,才能判断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其程度,才能进行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选择风险应对措施等风险管理的后续工作。
在辨识风险时,现有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法等。它们主要存在以下2个方面的局限性:①辨识风险时通常局限于局部,而忽略了各因素间的综合作用对整个项目风险的作用;②往往缺少历史数据的支撑材料,无法保证数据全面[2]。
本文采用WBS-RBS方法,着眼于项目全寿命周期,考虑到每个项目各自有不同的工作流程,从而具体分析单个项目所有阶段存在的风险,因此较其他方法更全面、更易操作。
2 基于WBS-RBS法与AHP法的水库移民风险辨识
2.1 WBS-RBS方法的原理
WBS-RBS法中的WBS是指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即作业分解树。它的主要任务是将项目所有工作内容逐层分解,最终得到最合适的单元,即最直接的可交付成果。WBS要力求全面,涵盖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并且每一层都能详细解释该层的工作内容。RBS是指风险分解结构,即风险分解树,目的是将全部风险进行细化分类。
本文运用WBS和RBS二者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两种方法各自以及结合的优势,将水库移民风险分解到各个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计算和规避。
在应用WBS-RBS法进行风险辨识时,要进行以下3个步骤[3]:
①建立工作分解树。WBS的核心目标是依据各层次工作包的关系,将总体工作范围细分到最合适单元。分解原则需要遵循该项目的特点和规律性,并充分考虑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的需要。具体WBS分解结构如图1所示。
②建立风险分解树。由于移民工作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贯穿整个水利工程建设时期,因此需要辨识每个阶段水库移民风险状况,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而将风险逐层分解。具体RBS分解结构如图2所示。
③构建风险辨识矩阵。以WBS分解结构最底层作业活动为矩阵纵向,RBS风险结构最底层风险作为矩阵横向,两者交叉构建出WBS-RBS矩阵,对每项活动进行风险辨识,结果用1(是)、0(否)表示,其形式如图3所示。
从图3我们能够了解和掌握项目中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和数量情况,但是由于项目风险出现的项目阶段和处于工作包的不同,风险的影响力和控制重要性也是不同的。因此,以下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对项目不同阶段和风险总体情况进行讨论。
2.2 层次分析法计算项目风险度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项目各阶段的风险度和项目总的风险度。其主要计算步骤[4]如下。
2.2.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三个层次。处于最高层的是目标层,指出决策的目的;中间层是准则层,是决策过程需要分析的约束条件和准则;方案层则在最低层,是供选择的各项方案。
2.2.2 构造判断矩阵
①确定评比标度。评比标度是各个元素之间的重要程度两两比较的定量测度,是AHP模型中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点。本文采用Tomas L. Satty的1-9标度方法[5],具体如表1所示。
准则层子系统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借助AHP方法将社会、政策、环境、经济4个子系统的风险进行量化,使决策者了解该安置区的风险程度。方案层风险因子评估目的是将上述4个子系统内部各关键因子的风险程度进行量化,更清晰、更直观地掌握具体因子的风险程度。将准则层与方案层综合起来加以评估,是为了得到该水库移民项目过程中的综合风险程度和风险排序。例如,基础设施建设综合风险系数=0.133(社会系统风险系数)×0.351(基础设施建设风险系数)=0.047。(表9)
通过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在WBS-RBS方法结论中环境系统风险中的自然容量风险出现或存在几率并不大,但是其对项目总体风险的影响力很大,应当对这方面的风险制订较为全面的应对预案。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风险,其出现的几率最大,并且影响力也较大,对于决策者而言应该更加重视,并且结合安置区的当地情况做好规划,使水库移民群体能适应该地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发展自身。
结合表3WBS-RBS分解结果和表9综合风险评估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系统风险及其子风险是对该水库移民项目综合影响最大的风险。大量事实也证明,在各移民项目中分析移民的环境容量是至关重要的[8][9],它是影响移民是否会“返迁”或能否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安置区的人口、资源和社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是构成环境容量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水库移民工作时,要重点研究这些环境容量的情况,保证所有移民能够“搬出去,并富起来”。
4 结语
本文采用的WBS-RBS方法,可以对项目全寿命周期内所有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辨识,从而可以综合考虑各种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同时运用了WBS-RBS与AHP相结合的水库移民风险评估方法,能有效地对移民风险和总风险度进行计算评估,该方法适用于政府对水库移民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也适用于企业对移民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制订合理应对方案。
与此同时,风险的存在性和影响程度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工程进度的深入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可能衍生出新的风险,因此还应及时对WBS-RBS矩阵进行检验和修正,改进风险应对策略,从而持续有效地辨识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事件,使项目能够顺利的实施,也为同类项目应用该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吕雪枫.非自愿移民贫困风险与规避研究综述[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5):92-96.
[2]沈桂兰,陈冬梅,牛英华.基于承包商视角的IT服务外包项目风险因素的辨识[J].科技管理研究,2013(8):190-193.
[3]孙嘉天,吴景泰.WBS-RBS方法在海外工程项目风险辨识中的应用[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26(2):65-69.
[4]郭琦,杨胜武.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库移民风险评价[J].人民长江,2014,45(6):44-47.
[5]周泽云,鄢烈虎,孙剑桥等.层次分析法软件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5,15(5):82-84.
[6]许桂苹,赵袁军,沈蕾.基于AHP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障碍评价分析[J].农业经济,2016(04):84-86.
[7]张琳,卞炳乾.信息技术在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水力发电,2015,41(8):11-14.
[8]周绒,彭振礼.新时期水库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分析[J].商业分析,2011(3):6-8.
关键词:海上原油 过驳作业 风险辨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原油进口量近几年持续攀升。根据英国路透社发表的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量已攀升至3.08亿吨,同比2013年增加9.45%。在我国原油进口各类运输方式中,海运一直占据主渠道地位。但是,海运进口原油的快速增长受到深水油码头数量不足和油轮大型化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制约。发展海上原油船对船(ship to ship ,STS)过驳成为舒缓三方矛盾的主要对策之一,具有节约油港口资源、节省远洋油轮停港时间等优点。
与进港船岸原油输送相比,海上原油STS过驳所面临的船舶碰撞、火灾爆炸、人身伤害等事故风险也更高。通过提前辨识过驳作业中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风险,可以大大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保障过驳作业安全。然而,如何全面、系统、科学地识别过驳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目前行业内尚未形成系统的、规范的方法,给过驳企业的风险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下面结合海上原油STS过驳作业实际情况,遵循全面、系统、科学的原则,结合现有风险辨识分析技术,提出适用于海上原油STS过驳作业的风险辨识方法。
海上原油STS过驳作业风险辨识现状
国外关于海上原油STS过驳作业风险辨识方面多集中在划定风险辨识范围。被MARPPOL公约附则Ⅰ第八章推荐为最佳实践导则的《船到船过驳指南:石油》(2005年,第四版)第三章明确了风险评估的四项基本内容,风险辨识、评估、控制措施和突发事件处理。Nikolaos P. Ventikos将过驳影响因素划分为船舶及其特性、人员、设备、总控制人、其他外部因素等五个方面。国内关于海上原油STS过驳作业风险辨识的研究也并不多见,主要针对风险要素的分析上。高春元从硬件、软件、环境、人、公司管理和行业指南、政府监管和法律规章等六个方面识别长三角海域原油过驳风险因素。刘卓基于原油过驳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风险和海上溢油风险,将锚地原油过驳风险源归纳为过驳人员、过驳设备、船况、船员和自然条件五个方面。
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可以为确定海上原油STS过驳作业风险辨识的范围和内容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参考,但全面性和系统性略显不足,且均未给出规范、简明、实用的风险辨识方法,无法满足过驳行业内安全管理的需要。
海上原油STS过驳作业安全风险辨识
对海上原油STS过驳作业安全风险的辨识遵循全面、系统、科学、实用的原则,根据其自身的作业流程和特点划分辨识单元,从工程管理的5M要素(人/机/料/法/环)出发明确风险辨识对象,探索提出适用海上原油STS过驳作业的风险辨识方法。
1、风险辨识方法的选择
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头脑风暴法、系统分析法、经验判断法、预先危险性分析、事件树分析、安全检查表法等。这些分析方法都是各行业在实践经验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一些常规风险辨识方法过于依赖评价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经验,在辨识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而某些风险辨识方法如事件树分析等,由于专业性太强,又不易被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掌握。在海上原油STS过驳风险辨识过程中确保风险辨识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是非常重要的。
结合原油过驳作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几种常用方法各自的特点,最终选择了比较常见的系统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和安全检查表法相互结合用于构建适用海上原油过驳的风险辨识方法。
2、风险辨识单元的划分
海上原油STS过驳单次作业时间一般从十几小时到几十小时不等,作业流程包括若干阶段,涉及作业活动种类也较多,流程不同阶段及不同作业种类所面对的风险及受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将过驳作业过程看成一个整体,按照其自身特点划分为多个风险辨识单元,有利于辨识工作有条理无遗漏进行,确保辨识的全面性和有条理进行。辨识单元划分有多种方法,一般按照工艺流程、活动种类、有害因素类别等进行划分。考虑过驳作业工艺流程简单清晰、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特点,选定按照过驳作业的基本流程划分辨识单元,同时明确各个单元所涉及的作业活动种类。
我国的《原油过驳安全作业要求》(GB/T 18819-2002)将过驳流程分为“靠泊原油输送离泊”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若干不同的活动类别。根据过驳流程划分一级辨识单元,包括靠泊作业、过驳作业和离泊作业三大单元。根据各单元所包含活动种类划分辨识的二级子单元,包括船舶驶近操纵、系泊操作、软管连接操作、原油输送操作、软管拆卸操作、解缆操作和船舶离航操纵等7个子单元。风险辨识单元划分结果如图1所示:
3、风险辨识对象的确定
海上原油STS过驳作为一种施工作业活动,其活动安全受到多方面要素的影响,这些要素即是风险辨识的对象。全面系统分析风险辨识对象,确定其内容和结构,对风险辨识工作全面、系统、有序开展有重要作用,风险辨识才能有的放矢。
关于风险辨识对象的划分,可以按照对象属性分析,也可按照功能、用途或需求进行分析。本文参考安全管理的“5M要素”,根据属性划分风险辨识对象的范围,包括人员、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五大方面,并对各个方面再进行了细化,划分二级类别和更小的子类。
3.1人员
风险辨识对象的人员分类依据任务种类的不同分为指挥管理人员、操作执行人员、监督检查人员和协作辅助人员等4个子类,每个子类又按照具体职能的不同划分了若干细类(见表1)。
3.2设备
风险辨识对象的设备依据功能的不同分为过驳船舶、系泊设备、原油输送设备及其他设备等4个子类,子类内部依据作用的不同划分了若干细类(见表2)。
3.3材料
风险辨识对象的材料包括作为过驳对象的原油,以及用于平衡油舱压力的惰气,在此不做细类划分。
3.4方法
风险辨识对象的方法主要指活动的方式或程序,经常是风险辨识中比较难分解和容易疏忽的方面。依据方法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分为靠系泊方法、原油过驳方法、离泊方法及其他方法等4个子类,子类内部依据具体内容的不同划分了若干细类(见表3)。
3.5环境
风险辨识对象的环境根据其属性分为气象环境、水文环境、地质环境和其他环境等4个子类,子类内又划分了若干细类(见表4)。
通过明确辨识对象并形成类别结构,方便以下风险辨识工作规范、全面、有条理地开展。
4、风险辨识方法的构建
基于以上确定的风险辨识对象,结合行业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等的具体要求,为每个风险辨识单元逐一建立适用的安全检查表。在过驳作业活动前和活动中,根据相应的安全检查表,有步骤、分条理逐项检查,以确认在安全方面是否存在缺陷、隐患和不足,是否需要采取控制措施。为了更直观的说明可建立的表格的模式,现已船舶驶近操纵单元为例,选择此单元涉及的五类辨识对象中可能存在的部分风险形式构建风险分析检查表的示例(见表5),在具体应用中,辨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修正。
结语
风险辨识是海上原油STS过驳作业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目前现有的分析方法为过驳作业风险辨识提供了系统分析和科学分析的思路。在我国海上原油STS过驳作业安全风险分析还未引起行业充分重视的情况下,探索提出一种适用的风险辨识方法能够为行业内相关企业完善自身过驳风险管理提供思路和结构的参照。但由于时间有限,本文所构建的方法还未进行实例验证,实用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石油和化工网.2014年中国原油进出口盘点.http://.cn/news/hyfx/2015-1/144924.shtml.2015.03.20.
[2]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 & Oil Companies International Marine Forum, “Ship to Ship Transfer Guide (Petroleum)”, Witherbys Publishing, Fourth Edition 2005.
[3]Nikolaos P. Ventikos, Dimitrios I. Stavrou. Ship to Ship(STS) transfer of cargo: Latest development sand operational risk assessment[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Vol.63(2013),pp.172-180.
[4]高春元.长三角海域石油过驳风险分析[J].中国水运,2006.02.
[5]刘卓.锚地石油过驳安全评价与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3.
[6]张进春,吴超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项目风险辨识方法研究――以某油气长输管线建设项目风险辨识为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12):40-45.
[7]张亚东.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及分析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关键词HSE安全保障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HSE风险管理是指对可能影响企业的HSE风险进行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分析技术,分析影响结果以及提出HSE风险处理的方法,制订风险管理方案并付诸实施,以减少HSE风险影响的一个系统的决策及行动过程,在企业面临庞大工作量的形势下,深入开展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等风险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各类风险,对于整个吉林油田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确立HSE管理标准,完善风险管理系统
HSE风险管理的实质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灾害后果,即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风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辨识危害因素、评价风险,然后根据成本效益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以确定处理风险的最佳方案。
2强化关键环节控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2.1注重实效,使危害因素辨识更具有针对性
2.1.1划分作业活动步骤
在危害因素辨识工作中,采取深入基层现场调研,通过查看资料、检查现场,帮助基层站队了解什么是工作流程、怎样开展划分作业活动工作、如何形成作业活动清单进行指导,并与基层站队共同探讨如何确定、划分作业活动。在开展风险危害识别时,首先要准备一份作业活动清单,对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进行识别。作业活动的划分与确定,是风险识别的最基本条件,如果少识别一项作业,此项活动中的若干个危害因素就不能及时得到辨识,进行这项作业活动时可能造成员工伤害事件。
2.1.2明确危害因素
生产过程的危害因素辨识具有其特殊性,在危害因素辨识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来进行,针对每一个生产环节展开。通过生产实践,我们认为企业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必须充分考虑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与环境因素。
2.1.3 规范危害因素辨识方法
每种危害因素辨识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有不同的相对适用范围。危害因素辨识工作之所以不能有效的在全员推广,是因为选择了单一的辨识方法。
2.1.4统计分析危害因素
在划分作业单元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网络、会议、多媒体、到基层和操作员工一起研究探讨等方法,对员工进行充分培训,让员工从实际出发,真正懂得危害因素辨识的意义,了解并掌握危害因素辨识的方法。危害因素辨识的最终目标是控制风险,做好危害因素辨识的统计分析工作,为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后续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2.2科学评价与控制,使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2.2.1确定风险评价方法
对应辨识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采用LEC法确定危害等级,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其简化公式是:D=LEC。
2.2.2编制风险控制计划
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以及风险的现有控制情况增补相应的控制措施,较高以上风险必须制定增补控制措施。不可承受风险只有增补措施有效,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等级,方可运行作业。
2.2.3评审风险控制的充分性
在风险危害因素辨识、评估、控制措施制定和危害因素台账建立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控制等级,组织评审危害因素,选择重要危害因素和较高等级的风险,编制控制方案和管理方案,增加风险控制计划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对于高风险建立管理目标、管理方案,修订完善相关运行控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作业计划书、指导书、指导卡,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对人员进行防御性技能培训、对设备进行检测评估,以降低风险度或限期整改,必要时制订应急预案。对于较高风险,建立目标管理、制定管理制度、规定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进行风险控制和治理,使安全监管工作做到位。
3 结合实际创新,注重提高应用效果
3.1突出特点,创新方法
在危害因素辨识工作中,在原有危害因素辨识的经验基础上,运用点线面结合分析法,综合考虑到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环境因素,确认存在危害因素等多个方面。这种新的辨识方法是崭新的突破,在危害因素辨识模式中也是一种创新。全面体现出危害因素辨识和HSE管理的内涵和本质要求,展现出大安全观念和行业特点,营造了人人参与辨识和识别风险的宏观工作氛围。
3.2精细描述,提高水平
危害因素辨识描述的过程是整个危害因素辨识的关键。危害因素辨识描述的过程是比较难的,也容易出现偏差。按照危害因素辨识的要求,要描述出平时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主要危害比较容易,但是在日常工作当中不容易发现的主要危害,以及异常条件下潜在的危害因素却不太容易描述。但是,精细描述不是越细越好,而是以准确为主。危害因素的描述语言不能含糊,统计数据不能粗略。由于危害因素辨识方法贴近实际,危害因素辨识的内容是大家日常的工作,描述的对象是员工自己平时工作中要预防和控制的危害因素,工作中看得见,摸得着,对自己有好处,因而大家的兴趣高、干劲足,这项比较艰难的工作也得以顺利地开展。对此,加强了语言描述准确化的学习和规范,使危害因素描述更加准确。同时,将危害因素划分为平常的和异常的、容易辩识的和不易辩识的、表象的和潜在的等几种情况。在危害因素辨识过程中,紧密贴近实际,遵循针对性和普遍的指导意义,本着认真查找、精确辨识、准确描述的原则,明显地提高了描述危害因素的准确度和辨识水平。
3.3深入推进,动态管理
随着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的推广,不断地将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向各个领域、各个专业,以及各个岗位延伸,衍生出更多的危害因素辨识方法。并将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紧密围绕生产运行的动态不断更新、发展和完善,实现了危害因素辨识工作的动态管理。
3.4相互促进,整体提高
通过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的实践,锻炼了专兼职安全管理队伍,全面提生了全员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能力,营造出了人人想辨识、人人懂辨识、人人会辨识的良好氛围。制定危害因素辨识工作方案,通过开展将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定位为标准、简约、实用、便于运行的量化工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不断提升生产过程HSE管理水平,努力使油田客运交通安全管理达到同行业管理的先进水平。
[关键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X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362-01
引言
我国加入WT()后,企业的安全管理应当更加科学化。通过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研究,可以使企业的管理上档次,可以体现风险管理的思想。即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灾害后果,包括运用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如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风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辨识危害、评价风险;根据成本效益分析,针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以确定处理风险的最佳方法,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
竞争力。另外,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研究的重要性还在于: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输入和动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的主线是风险控制的过程,其基础是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为了控制风险,首先要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加以识别,然后评价每种危害性事件的风险等级,依据法规要求和组织OSH方针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再对不可承受的风险予以控制。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主要输入,体系几乎所有要素的运行均以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因此,企业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从目前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文件学习理解不够,在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时没有条理性,对作业环节、作业过程没有做全面分析,有的作业环境经过改造后,没有对新的危险源重新辨识,存在着危险源辨识不够全面的问题。
二是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的方法使用不当,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评价方法概念不清。在用LEC方法判定时,各单位对同一工艺过程危险源分析时L、E、C的取值存在误差较大,导致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区别。
三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后,对控制措施的掌握标准不一。控制措施一般包括过程控制(如规程、法律法规、作业指导书等)、制定管理方案及编制应急预案,而在有些单位采取的控制措施并不能完全控制风险,从个体防护、职业健康查体预防、改善作业环境等方面也要加强。
2 企业如何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1 掌握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目的性和应用性的范围,下面介绍几种可用于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危险源辨识方法。
(一)询问、交谈
对于企业的某项工作具有经验的人,往往能指出其工作中的危害。从指出的危害中,可以初步分析出工作中所存在一、二类危险源。
(二)现场观察
通过对作业环境的现场观察,可发现存在的危险源。从事现场观察的人员,要求具有安全技术知识并掌握了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
(三)查阅有关记录
查阅企业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四)获取外部信息
从有关类似企业、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可辨识出企业存在的危险源。
(五)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分析企业成员工作任务中涉及的危害,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六)安全检查表(SGL)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企业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七)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八)事故树研究(ETA)
(九)故障树分析(FTA)
上述几种危险源辨识方法从着眼点和分析过程上,都有其各自特点,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所以企业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往往使用一种方法是不足以全面地辨识其存在的危险源,必须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SGL是比较规范的危险源辨识方法。
2.2 风险评价、风险等级的确定
“风险”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行和后果的组合”,“风险评价”为“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对所有已经识别的危险源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评估风险的可容许性,确定风险等级,确定需要制定目标,管理方案加以控制的危险源,根据风险等级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
(一)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2)矩阵法
(3)预先危害分析法(PHA)
(4)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
(5)风险概率评价法(PRA)
(6)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
(7)事故树分析(FTA)
(8)事件树分析(ETA)
(9)头脑风暴法等等。
2.3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工作必须依靠人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的过程必须依靠人,这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搞好危险源辨识工作,首先要落实责任,分工负责:
(1) 管理者代表要负责全厂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
(2) 安监部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组织、实施等管理工作,确定重大危险源,列出清单,建立相应的管理方案并组织和监督实施;
(3) 人事部门配合安监部门负责职业病及劳动保护方面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组织、实施和汇总;
(4) 各生产及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中以及主管外包工程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并制定控制措施;
(5) 从班组到部门都要落实人员责任,保证工作开展的连续性和记录的完整性。
2.4 风险控制的一般措施
降低风险的方法有终止(避免或减少在危险中的暴露)、处理(控制损失)、容忍(降为可接受的风险)、转移(参加保险或外包)。
风险控制措施有:
(1)停止使用剧毒物质,以无危险物质取代,或改用危险性较低的物质;
(2)隔离人员或危险;
(3)限制危险,如实施紧急应变等措施;
(4)用工程技术方法控制危险,如采用通风、机械安全防护、隔音等;
(5)培训教育;
(6)加强管理控制,如制定安全守则,实施工作许可、监督检查等;
(7)个体防护;
(8)确保控制方法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9)规定风险等级,通过目标和管理方案消除或控制风险;
(10)通过运行和专业控制,并与其能力相适应,在不产生新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前提下降低风险等级,使不可容许风险达到可接受程度,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
3 企业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意义
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可以为国家安全监察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及事故预防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和事故预防水平。同时,可以使企业管理上档次,体现风险管理的思想;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还可以为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危险源辨识 有效开展 员工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TD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364-02
1、员工日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工作是风险预控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1.1、危险源、危险源辨识的概念
1.1.1、危险源的定义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1.1.2、危险源的理解
危险源通常理解为能量物质,或者能量物质的载体。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对于环境而言,危险源又常常被称作环境因素。通俗的讲就是危险危害因素是从哪里产生的,是什么东西,处于一种什么样子。
例如:洗煤厂洗煤用的水就是一种能量物质,它本身就是一种危险源,淋到电气设备上就会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风包是一种能量物质的载体,它本身也是一种危险源,超压就会爆炸;工作场所的煤尘也是一种危险源,得不到治理超标会使是人致病或发生爆炸。
1.2、风险评估的概念
风险评估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评估危险源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内容包括、风险、风险后果、风险类型,风险等级、事故类型、危险源与风险的关系,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危险源风险评估内容
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确定事故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的大小;其次要估计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最后,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严重程度估计总期望损失的大小,确定风险等级。
1.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重要意义
神东各选煤厂都是现代化程度较高,设备台数多,生产量大,各岗位员工劳动强度大,承包设备多的特点,在日常生产巡查、检修过程对于人员的安全防范是选煤厂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员工能持续做好日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工作,是增强员工日常作业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风险预控能力,落实各岗位员工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员工安全作业的基础。
2、选煤厂员工日常工作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日常工作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神东公司提出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理念和方法,对神东各选煤厂安全生产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但部分员工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掌握不好,经常只停留在班前会上,辨识和评估不到位、不全面。在作业现场很少进行针对性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作业过程中常常把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忘在脑后。更没有在作业完毕后回头总结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是否到位,没有吸取经验教训,也没有对某项作业进行全员系统地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这样会导致作业现场人员和设备不安全因素的增加。
2. 2、选煤厂员工日常危险源辨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部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有嫌麻烦图省事的心理。这些员工也是不安全行为发生的重点人群。
2.2.2、部分岗位技能差、文化素养低员工,新员工、劳务工、驻厂服务队等不稳定人员。这些员工的自身问题,危险源辨识不熟悉。
2.2.3、对员工危险源、风险评估知识的培训不到位,厂部及车间管理人员没有作好对员工的危险辨识方法的引导,员工的危险源辨识会无头绪,没有让员工认真理解危险源风险评估的方法。员工无法与自己的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应用。
2.2.4、日常员工危险源辨识工作未建立有效的考核管理机制。这样缺少管理激励机制,上级部门及车间管理人员对员工危险源管控、现场落实情况监督、管理不到位。
3.如何开展好选煤厂员工日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工作,提高员工安全防范能力
针对员工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中的不足,安全管理人员及车间管理人员如何组织好、管理好车间、班组员工风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充分调动员工自主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如何能切合每个车间、班组、岗位实际工作,能够有针对性开展好风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进行如下分析、探讨。
3.1、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主要是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分别考虑,这样既能够保证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且方便对危险源进行分类控制和管理。危险源辨识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及时态。三种状态分别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分别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由于危险源具有潜在性,所以辨识危险源必须考虑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过去曾发生过什么事故或事故,从中吸取教训,找出事故的原因,考虑目前系统中存在或潜在什么不安全因素。
3.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常用的直接经验分析法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分析法;直接询问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等。常用系统安全分析法主要包括: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等。
对于车间岗位来说,辨识危险源比较实用的方法是工作任务分析法。
3.3、针对各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方法
岗位危险源一般指生产岗点和作业场所潜在的对作业人员有直接危害的人、机、环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
岗位危险源辨识与分析原则上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辨识时车间班组按工作场所进行。它可以针对所有的工作任务以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对照相关的规程、条例、标准,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每道工序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按人、机、环、管进行分类。风险评估原则上采用风险矩阵评价法进行,评估结果应按照特大、重大、中等、一般、低五个级别进行分类。一般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一)工作任务梳理。从岗位入手,识别岗位的常规任务和非常规任务。
(二)工序梳理。将工作任务分解为具体工序步骤,一般从准备、执行和收尾3个阶段分解。
(三)识别每个步骤中的危害与风险。按照任务执行中所暴露的环境、设备和行为,确定潜在的危险。
(四)认定风险类型。按照危险源隶属的系统,分人、机、环、管四类。
(五)评估风险后果描述。判定辨识出的潜在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失的情况。
(六)确定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分为20类,即: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
13.放炮; 14.瓦斯爆炸; 15.火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七)评估风险等级。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确定危害的严重性,通过下述方法计算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可能性×严重性
风险矩阵法: 图略
员工风险评估举例:
更换重介浅槽刮板
1. 停电、验电、上锁、作业前工器具要准备到位,防止出现误起设备伤人。风险类型:人
2. 拆卸刮板:
2.1人员站立位置合适,以防在拆卸的过程当中摔倒受伤。风险类型:人
2.2拆卸刮板时作业人员相互要配合到位,防止在松动螺栓、防止刮板时造成人员伤害。
风险类型:人
2.3拆卸过程中严禁用大锤用力敲击刮板与链条连接处,以防损坏链条的相关部件。风险类型:机
2.4.现场照明不足,导致人员作业时由于光线暗造成人员意外伤害。
风险类型:环
3. 装配刮板
如拆卸刮板进行逐一辨识
4. 清理现场
4.1工器具或者其他物件清理不到位,导致刮板运行过程中出现卡阻等现象。风险类型:机
5. 送电试车
5.1试车时,人员没有全部撤出造成人员伤害。风险类型:人
5.2试车时安全链没有解开造成刮板链拉断或者电机过热动作等。
风险类型:机
风险等级:F1×H5=5一般(由于每个人作业的安全考虑程度不同,风险等级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八)确定风险管理对象。找出可能产生或存在风险的主体。根据危险源辨识划分的风险类型确定相应的管理对象。风险类型为“人”或“管”,管理对象为对应岗位人员;风险类型为“机”,管理对象为对应的设备、设施、工器具;风险类型为“环”,管理对象为对应的作业环境影响因素。
(九)制定风险管理标准。针对管理对象制定以消除或控制风险的准则,即要求做到什么程度。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要求。
(十)明确管理人员。含主要责任人(管理对象或对象管理者)和直接管理人(主要责任人的直接上级)
(十一)制定风险管理措施。使管理标准得以落实的手段。要符合相关制度的要求,且具体、简洁、可操作性强。
3.5、全方位、全过程开展好车间班组员工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工作。
车间、班组主要采用非正式风险评估方法(对于暂时不能消除风险的危险源要纳入正式风险评估成果表中),至少包括班前、作业前和作业中动态组织的风险评估;必要时要保留记录。评估方法、记录形式不做限制,一般按如下方式开展:
3.5.1、班前风险评估
班前风险评估是指召开班前会过程中或之前,根据现场反馈信息及当班任务进行的安全风险评估。实践中,要与班前会工作任务布置、规程措施贯彻相结合。每班班前会,带班车间主任及班组长要组织当班人员对本班工作任务进行认真分析和风险评估,对异常情况(发现新危险源或已辨识出的危险源管理标准与措施不能满足管控需要)必须明确现行的管控措施。班前会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如先让作业人员对自己工作任务危险源风险评估,其他人员及班组长车间管理人员强调补充,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评比活动等。
3.5.2作业前风险评估
作业前风险评估是指生产作作业前风险评估是指班前会后、上岗前及交接班过程中组织的安全风险评估。实践中要与现场交接班相结合;交接班除交待工作任务外,必须将存在的主要风险交待清楚。作业前,带班领导、车间主任及班组长要组织每个岗位人员对所在岗位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并落实管控措施。
3.5.3、作业过程中风险评估。
作业过程中,根据现场人、机、环管状态实施对现场安全状态进行的评价。实践中要与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化作业流程的执行相结合,逐步培育员工“五思而行”的习惯。即:
1.本项工作有什么风险?不知道不去做;
2.是否具备做此项工作的技能?不具备不去做;
3.做本项工作环境是否安全?不安全不去做;
4.做本项工作是否有合适的工具?不合适的不去做;
【关键词】作业风险辨识;五维度法;变电企业
引言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新上变电站在电网中投入的数量不断增多,电力建设、大修技改、检修试验、日常维护等作业风险加剧。如何有效预防或降低作业风险、减少甚至消除作业事故是供电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由于现行的作业风险辨识方法纷繁复杂且针对性不强,落地、实施效果不理想,这就促使供电企业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作业风险辨识方法。
在上述背景下,为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按照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广州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从制度文化方面着手,推出了一套新的作业风险辨识方法:五维度作业风险辨识法(以下简称“五维度法” ),即通过“人、机、物、法、环”五个维度对整个作业过程所涉及的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风险辨识,从而达到预防或降低作业风险、减少甚至消除作业事故的目的。
1 “五维度法”总体思路
针对供电企业在电力建设、大修技改、检修试验、日常维护等作业过程中,可能引发事故事件诱因所涉及到的人员、使用的工器具、作业对象、作业方法、作业环境五个方面,即从“人、机、物、法、环”五个维度辨识作业存在的风险(如下图1所示),以此开展风险评估,制定预控措施。
图1 五维度法示意图
人:作业人员,包括主业人员、新员工、外委人员、厂家。
机:使用的生产用具,包括安全工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品、工器具、特种设备、测试设备、用电设备、爬梯、平台及脚手架、机动车辆。
物:作业对象,包括设备、土建及其他变电站设施。
法:作业方法,包括施工方案、工作票、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交底、动火票、二次安全措施单等作业文件的填写及使用。
环:作业环境,包括停电作业、带电作业、临近带电作业、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雨天作业、夜晚作业、基建作业、技改及大修作业等作业环境。
“五维度法”的主要工作思路是,通过具备资质、安全意识到位且数量充足的人,正确使用合格的机具,按照正确的作业方法,在安全的环境下,开展设备设施(物)的维护,确保人身安全。
2 “五维度法”的形成及实施
“五维度法”是在应用《南方电网公司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规范》的基础上,考虑变电专业现场实际情况而提出,它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推进为载体,基于风险辨识、评估与预控,通过严格规范标准的刚性执行与养成教育,提高员工制度执行力,从意识上促进员工逐步形成遵章守纪的行为习惯。
2.1 Plan____策划
2.1.1 “五维度法”可行性研究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变电管理一所组织变电专业运行、检修、继保三大班组专业人员按照相关规程、制度、作业标准等,汇总不同维度不同要点的风险预控措施,编制了《五维度作业风险辨识与预控措施表》
通过对以往南网系统内大量事故事件案例深入分析,对制定的 “五维度”作业风险辨识法进行可行性研究与验证。
使用“五维度法”分析对照可以发现,这起人身事故存在的外委人员资质、技能、数量、机具使用、作业方法、施工方案编写审核等问题均可以在“五维度”辨识中得到验证。
由此可见,“五维度法”在每项施工作业过程中,对 “人”、“机”、“物”、“法”、“环”五个维度的风险把控是十分有效,且十分必要的,可以进一步在班组推广实施。
2.1.2 “五维度法”实施管理办法的制定
为加强各部门、班站在大修技改工程、日常运维、检修、保护定校等作业前使用“五维度法”进行作业风险管控,本所组织制定了《作业风险评估“五维度法”辨识应用与实施管理办法》,编制《作业前五维度作业风险确认表》,完成了五维度风险辨识法各部门班组层面的宣贯培训。
2.2 Do____执行
在每项施工作业前,由工作负责人组织班组成员参考《五维度作业风险辨识与预控措施表》,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展风险辨识,填写《作业前五维度作业风险确认表》,经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签名确认和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审核确认签名后实施。
为消除或降低上述作业前辨识出来的风险,根据风险要点,参照《五维度作业风险辨识与预控措施表》制定相应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2.3 Check____检查
在班组施行《五维度作业风险辨识与预控措施表》期间,变电管理一所开展了“三级检查体系”,通过班组自查、部门检查、安全监督大队现场督察的方式,收集并解决“五维度法”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确保后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4 Action____完善
通过“三级检查体系”,不断对班站实施阶段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完善,待五维度法现场应用成熟后,组织对作业风险基准库及作业指导书进行统一修编,以固化表单的形式将“五维度法”应用到日常作业中。
3 应用效果
“五维度法”贯彻落实了南网“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 的安全理念,推进了南网“理念引领制度、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文化”特色安全文化进程。它通过建立工作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值班负责人及工作许可人《五维度作业风险辨识与预控措施表》,作用于作业的全过程,以预防风险为主,对作业过程中不同岗位人员所需关注的要点、标准、风险及措施控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使作业过程中涉及人员能清晰辨别、掌握。与作业风险辨识方法不同,“五维度法”对于变电专业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目前,“五维度法”辨识应用已覆盖广州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管辖的163座变电站,从大量施工作业现场应用的情况来看,作业人员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及质量有明显提高,“五维度法”逐步得到一线班组的认可和广泛使用,并得到广州供电局的充分肯定。
4 结语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如何有效开展每项施工作业风险的评估工作,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安全开展,是电力企业不断探索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加强对施工作业风险的辨识与控制措施的落实,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从而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全兴,陈诚,刘勇,林玢. 现场作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J].电力安全技术,2011 (07).
[2]程传山.浅析工程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J].科技资讯,2009(17).
[3]曲圣洁.风险的辨识与分析[J].山西统计,1995 (04)
杨健1 胡冰2
(原油运销公司 天津 大港油田 300280 对外合作项目部 天津 大港油田 300280)
[摘 要]本文从开展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意义、步骤、方法以及实施过程,重点阐述了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危险辨识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一、引言
如何有效地遏制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隐患及存在的风险,开展风险评价
及控制措施的研究,探索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形式,从事故中汲取经验教训,落
实安全措施,已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不可回避的问题。
从我公司目前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
和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文件学习理解不够,在进行
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时没有条理性,对作业环节、作业过程没有做全面分析,
有的作业环境经过改造后,没有对新的危险源重新辨识,存在着危险源辨识不
够全面的问题。
二是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的方法使用不当,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
评价方法概念不清。在用LEC方法判定时,各单位对同一工艺过程危险源分析
时L、E、C的取值存在误差较大,导致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区别。
三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后,对控制措施的掌握标准不一。控制措施一般
包括过程控制(如规程、法律法规、作业指导书等)、制定管理方案及编制应急预
案,而在有些单位采取的控制措施并不能完全控制风险,如噪声、粉尘作业场所
除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外,从个体防护、职业健康查体预防、改善作业环境
等方面也要加强。
另外,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研究的重要性还在于:危害辨
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输入和动力。职业安
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的主线是风险控制的过程,其基础是危害辨识、风险评价
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为了控制风险,首先要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
加以识别,然后评价每种危害性事件的风险等级,依据法规要求确定不可承受
的风险,再对不可承受的风险予以控制。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职业
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体系几乎所有要素的运行均以危害辨识、风险
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因此,企业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
和风险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二、基本步骤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研究的基本步骤:
①划分作业活动(也可称业务活动):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
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
②辨识危害:辨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
及如何受到伤害。
③确定风险:在假定计划或现有计划的措施适当的情况下,对各项危害有
关的风险做出主观评价。评价人员还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
的后果。
④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判定计划或现有的职业安全健康预防措施是否足
以控制危害,并符合法律的要求。
⑤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
何问题。组织应确保新的和现行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
⑥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针对已修订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
风险是否可承受。
三、实施过程要求及考虑因素
企业在策划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时应考虑诸多因素。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涵盖了所有的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较好的方法是对全
部的危害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对健康危害等进行单个的评价。如果使用不同
方法进行单个的评价,那么,对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进行排列将更加困难。单个
的评价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重复。
(1 )要求
为保证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能够满足实际需要,企业应该做到:
①指定单位内的一名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促进和管理评价活动;
②征询相关人员的意见,讨论计划做什么并得到建议和承诺;
③确定评价人员/小组对于风险评价培训的需求,并实施适当的培训计
划;
④评审评价的充分性,判定评价是否合适和是否充分;
⑤ 将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评价的重要发现形成文件。
(2 )考虑因素
在着手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时,需仔细考虑以下方面:
①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式;
②作业活动分类的标准以及每项作业活动所需的信息;
③识别危害和危害分类的方法;
④确定风险的程序;
⑤描述评价风险水平的词汇;
⑥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的标准,计划的和现有的控制措施是否充分;
⑦采取改进措施的时间表;
⑧提出的风险控制方法;
⑨评审措施计划充分性的标准。
(3 )危害分类及识别
危害也可称为危险因素或危害因素。危险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伤亡、对物
造成突发性损害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
常,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分为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
瞬间性)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有时,对两者不加以
区分,统称危险因素。
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分析。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如按导致事故、危害的直接后果分类,可
分为火灾、爆炸、触电、中毒、高空坠落、噪声伤害等等。
(4 )确定风险及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通常用危害性事件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来表示风险的大小。按评价结
果类型可将风险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方法是根据经验对生产中的设备、设施或系统等,从工艺、设备本
身、环境、人员配置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判断,评价结果用危险集合
给出。安全检查表是一种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容易掌握,并且可以清楚地表达出设
备、设施或系统的当前状态。在进行定性评价时,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定性分
为若干级,称为危害时间的严重度等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根据危害时间出
现的频繁程度,相对地分为若干级,称为危害时间的可能性等级。例如,风险评
价指数矩阵法将严重度分为4级,将危害事件的可能性等级分为5级。
四、风险评价方法介绍
风险存在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中,事故是风险失去控制的结果,在生产过程
中,如何正确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至关重要。一个系统要想尽可能的找出
所有的潜在危险,并且确定它的危险等级,就需要一种适合企业自身的风险分
析方法。
对于高风险或大型、工艺复杂的企业,在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宜采
用系统风险分析及评价方法。系统风险分析及评价方法是对系统中的危险性、
危害性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目前,已开发出数十种评价方法,每种评价方法的
原理、目标、应用条件、评价对象、工作量均不尽相同,各有其优、缺点。按评价方
法的特征一般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
危险评价的内容相当丰富,评价的目的和对象也不同,具体的评价内容和
指标也不同。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SCL)、预先危险分析法
(PHA)、故障树分析法(FTA)、事件树分析法(ETA)、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评价
法(DOW)、帝国化学工业公司蒙德法(MOND)、日本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危
险性评价法(LE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等(FMEA)等。
五、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意义
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可以提高我们企业的安全生产
管理和事故预防水平。同时,可以使企业管理上水平,体现风险管理的思想;可
以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
价及控制措施,还可以为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
提供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