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6:27:32
序论:在您撰写景观规划策略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滨水景观带、城市轴线景观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旨在提高我国城市线性景观规划水平。
关键词:城市规划;线性景观规划;绿色通道网络;滨水景观带;城市轴线景观
城市线性景观作为景观廊道的表现形式,具有生态、游憩、文化、教育、经济等功能。其线性特征作为一种“格式塔”给人以连续完整的审美感受,对构筑城市轴线景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线性特征将城市中的自然山脉、湖泊、河流及公园绿地串接起来,成为城市与自然的纽带,既可满足动植物迁徙和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创造自然、丰富的景观结构,又是城市居民体验自然、游憩观光的好去处。
1、建设绿色通道网络
绿色通道是一种线性的开放空间,包含沿自然廊道(如水岸、河谷、山脊线)而建立,或是由铁轨、道路转化为游憩使用的通道;为行人、自行车通行设立的景观道路或其他路径等。在规划之前,必须制定整体性的规划策略:
1)绿色通道的规划要维持其整体连续性。在城市整体景观结构中,应该将绿色通道作为城市的景观框架,将城市建成区、郊区和农村有机联系在一起,使城乡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可依托现有的河流、景观道路以及废弃河道、铁轨的修复连成绿色通道体系。
2)绿色通道的规划要重视多功能的综合,将生态保护、城市防灾、休闲游憩、美学价值等功能综合起来,提供多样性的使用空间。
3)绿色通道的规划要增加其可达性。绿色通道作为重要的休闲空间,应该使其易于到达,考虑外部交通到绿色通道的连通性,使绿色通道交通与周边的交通网相联系,同时将周边的重要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重要景观节点等都整合进来,形成一个可达性强的整体网络。
4)绿色通道的规划要有一定的规模。绿色通道是一种线性结构,为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廊道规模在满足最小宽度的基础上越宽越好。据研究,一般来说,河流植被的宽度在30m以上时,就能有效地起到降低温度、提高生境多样性、增加河流中生物食物的供应、控制水土流失与河床沉积,以及有效地过滤污染物的作用;当道路廊道为600m宽时,可满足动、植物迁移和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当绿带廊道宽度在600~1200m时,能创造自然化的物种丰富的景观结构。
2、构筑滨水景观带
滨水地带处于水、陆的边缘,其景观信息十分丰富,是显示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景观。
2.1 滨水景观带的规划要注重整体性
不能仅仅把滨水地段作为单一元素孤立地对待,而应该将滨水两侧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筑物、街道等各种要素组合起来,共同作为景观整体一起规划。从生态角度出发,将水体、堤岸、滩地、湿地、植被、生物等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统一规划和设计。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从滨水景观固有的属性出发,把滨水两岸作为景观廊道对待,把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放在重要地位;建立完整的滨水绿色廊道,即沿河流两岸控制足够宽度的绿带,在此控制带内严禁修建任何永久性的大体量建筑,并与郊野基质连通,从而保证河流作为生物过程的廊道功能。同时,滨水廊道绿地还应向城市内部渗透,与其它城市绿地构成完整的绿地网络。
2.2 滨水景观带的规划要注重视觉美学功能
除了考虑滨水景观各元素间的尺度、比例、线形、形态等最基本的美学标准外,还应该利用滨水地带本身的地形条件(如丘陵)设置景观节点,从高处提供多角度的观景视野;或于平坦地形设置标志性建筑,构筑人工视线焦点。大型建筑应退出公共开放区,保留一定的开敞空间;小型临水建筑可安排在滨水开放区内,但应考虑采用不阻挡视觉的通透材料。滨水地带的建筑应严格控制其高度,保证景观视线的通达;建筑高度从临水向后应具有梯度感,保证后排建筑仍然拥有水面的景观。
2.3 滨水景观带的规划要注重生态性
除了视觉美学功能外,还要考虑其自身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点,如防洪排涝、水质净化等问题。规划设计中应最大限度地体现水体的自然属性。自然的河道和滨水带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是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基础,丰富多样的河岸和水际边缘效应是任何其他生境所无法替代的。同时,连续的自然水际景观是各种生物的迁徙廊道。而目前,出于排洪及管理简单化的需要,我国城市滨水景观带的规划设计大都设置防汛墙,将驳岸处理成笔直的线形,造成景观立面的呆板,几乎完全阻隔了城市空间与水的联系。因此,对滨水界面的处理,应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如国际SWA景观事务所在圣安东尼奥河改造项目中,领导了一支由工程师、水文工作者、生态学者、河流地貌学家、建筑师以及经济学家组成的小组,为这段13.5英里长的城市河道拟订了一个概念性规划和设计导则,这个河道改造计划将于2012年完成,届时它将成为鱼类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不但可以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增强了对洪涝的控制能力。
3、组织城市轴线景观
城市轴线通常是一种在城市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性空间要素。
3.1 道路轴线景观
城市主要道路强调人与车辆的视觉感受,重视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和开放性,鼓励在建筑本身和其他建筑之间提供更多的公共开放空间,注重空间和建筑形态的控制、展示城市丰富有序的街道景观特色。同时,区分交通性和生活性主、次、支道路,形成满足慢速交通和快速交通不同的视觉感受的需求,强化多角度、多视点、不同视距建筑的街廊景观。在城市主要道路通过山体、建筑、纪念物等形成对景和视觉通廊,可以提高城市认知感,加强其识别性,形成良好的线性空间景观。
3.2 传统风貌轴线景观
城市传统风貌轴线景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是城市传统文化复兴理念在城市空间及其结构上的体现,与之相关的重要公共建筑则集中反映了城市文明的发展和建筑艺术的成就。因而,建筑风格的定位、建筑形体与城市的关系,都必须和城市轴线的时空维度和整体形态相适应。同时,在规划布局中的轴线,不是被用于突出某一幢建筑物或某一空间,而是通过轴线来连接所有的建筑项目和规划要素并使其形成了完整、统一的城市空间群体。
参考文献:
关键字:开放式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人文校园;校园旅游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及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把高校校园建设推向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巨大发展,将全面影响校园规划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景观设计师、规划师、建筑师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有必要科学地调整校园规划设计的模式与方法,深入地研究高校校园的规划设计理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最基本的挑战是,如何使高校适应更加开放的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校园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也与校园环境的规划有着直接关系。因此,研究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与开放的社会和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适合当前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前提下的校园景观规划策略,可为当前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1 我国高校建设开放式大学校园的必然趋势
1. 1 中外高校校园建设简史
纵观中外高校的发展史,便可发现校园规划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过程。西方历史上的大学校园都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四合院修道院封闭式校舍到现代开放式校园的发展过程;发展的模式为欧洲中世纪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封闭型”校园、18 世纪~19 世纪北美以美国伯克莱大学为代表的“开敞分散型”和现代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开放型”[1] 。
我国古代的大学主要以国子监、书院等形式存在,校园布局采用封闭式的中国传统院落式空间结构,如岳麓书院、江宁儒学府等;这与封建社会要求及儒家、道家的思想要求是一致的。我国建国以来的校园建设经历了三次:第一次是20 世纪50 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采用规整式格局;第二次是20 世纪80 年代的教育复兴,校园规划的重点是对经过10年动乱遭到严重破坏的老校园的改造与整治[ 2];第三次就是现在的教育大发展而引起的开放式校园的建设。
1. 2 我国高校建设开放式校园的原因
1. 2. 1 开放式校园是社会对高校的要求
当今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需要建立起多层次的共享空间和活动场所来支持与满足社会人员的需要。高校的产业和科研、文化、旅游等,不仅要服务于校园内的受教育者,更要向社会开放,实现校园内的资源与社会共享,为学校和社会同时使用,使得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并体现对平民的关注。
1. 2. 2 现代教育理念的改变所引起的高校向社会的开放
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素质教育”。人才的培养在量上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在质上倾向于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授课方式由传统的老师向学生单向传授转向老师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学习的内容由过窄的专业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包括社会人文、做人品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陶冶,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提到了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21世纪的高等学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校园向社会开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高校为了培养高素质、全面开拓型的人才,需要向社会敞开,以保证师生与社会有广泛的接触并在社会生活中受到锻炼。
1. 2. 3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等引起的高校向全球开放
“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不断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借鉴和使用世界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国外成功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体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是留学生教育。高校中留学生会越来越多,必然会带来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大学校园必须向全球开放,要提供不同文化的融合和营造兼容多样性文化的校园环境;同时在校园中形成“国际环境”,如鼓励和引导高校师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国际学术发展动态,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对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开放应该是我国大学城今后一个阶段必须努力的方向。
1. 2. 4 高校后勤社会化引起的高校对社会的开放
大学校园原有部分功能,如后勤、师生的居住和中小学等配套直接向城市转移;校外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或其他集团公司进行开发和管理;高校的社会服务、生活服务、产业开发等必然造成高校与城市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1. 2. 5 大学城的建设引起的高校的开放
如今,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在建大学城。大学城具有“社区管理政府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等鲜明的办学特色,它要求高校之间彼此开放,在优势互补的原则下,协调学科发展,实现教育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3]。同时,很多大学城都处在省、市交界处(如东方大学城地处京、冀交界处) ,在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延伸服务到周边城市。部分大学城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加盟,如东莞大学科技城在吸引北京大学等26 所一流高校进驻。
2 开放式大学校园的景观规划对策
2. 1 创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加强校内交流
素质教育需要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除课堂中的知识学习外,课外的交流应成为课堂的必要延伸。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应本着“环境育人”的思想,根据交往活动的不同营造立体的、多层次的参与性系统空间,来丰富校园共享空间框架。校园交往空间形态应层次分明,有各类广场、各种绿地、步行道、联系走廊、庭院等;且强调空间的连续性前提下的有序流动与转换,形成各类空间的开敞与封闭、人工与自然、静态与动态的对比,使空间充满活跃的生气和愉快的变化,创造出从公共、半公共到半私密空间的自然转化,既反映了信息社会对空间流通和开放的要求,又保持了传统空间亲切宜人的尺度。为师生及校外人员提供各种社会交往、信息交流和知识融会的交往空间,来满足师生的礼仪、集会、运动、休闲、交流等功能要求;加强空间场所的功能复合性和模糊性,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交往需求,激发校园空间的活力;积极开展创新实践锻炼,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同时注意全天候的交流场所(风雨走廊) 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为师生营造宜人的交往环境。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促进各学科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
2. 2 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开放,加强师生与社会人员的交往
高校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师生与社会有广泛的接触;同时,高校随着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的加速,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也日益密切。因此,大学需要推倒厚重的“围墙”,主动归于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之大花园中的“世内桃园”。在校园景观规划时应重视“社会校园结合部”的环境设计,让大学成为社区文明中心,从而使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在实习中成长、带动和激励所在地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健康繁荣。在景观规划中在校前区和图书馆、体育场、科技产业区等向社会开放的场馆周围安排各种交流的场地,并举行科技咨询服务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加强同社会的双向多元的交流和沟通,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校园对社会的开放。
2. 3 重视人性化景观规划设计
新时期“大众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同时会造成众多老人、残疾人出现在校园。这就要求校园应成为一个“以人为善”的场所,呼唤“人性”回归是新时期的校园景观设计的又一重点。校园景观无论在整体规划还是在细部设计方面,都应从使用者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即空间的营造、植物的配置、小品的尺度及布局、材料的选择上等都要以人为本,以人的行为规律与审美标准为基点,要考虑到校师生日常生活行为的需要,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学生加以关怀,从而创造快捷、高效、舒适、优美的校园。
2. 4 合理开展大学校园旅游
校园旅游将成为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的大学既有百年名校,又有新兴的大学或新校区。它们或具有古朴、典雅、厚重、执着的人文景观和学术精神,或具有优美、秀丽的自然景观,都可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开发。既可让校外人员感受大学文化氛围、普及科学知识、欣赏自然美景,又可让高校被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还增加了社会人员与师生的交流机会。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通过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学校特色的人文景观,使之成为极富特色的旅游资源。每个学校要深挖学校内涵,突出自身特色;老校园突出浓厚的人文资源和多元的景观;新学校或新校区要强调自然环境为特色并积极培育新校园文化景观;科技园(高校与科技园结合) 要充分发挥科技特色,强调参与性、专业性和趣味性。
教育事业是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而高校则是实施与发展教育事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如何规划适应未来开放式大学校园的景观,以符合未来世界潮流需要,是这个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因此,需要清醒地根据开放式的大学校园的要求,慎重地进行景观规划,创造出具文化内涵、人性化的校园空间环境,满足师生、社会人员的需要,从而最终使校园环境成为培养新型人才的孵化器和社区文化中心重要的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 ]姜耀明,王晓丹,石红梅. 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 新建筑,2002(4)
园林地形特征是各种设计要素的依托,是构成整个生态园林景观的骨架。明代计成在其著作《园冶》中这样写道“巧于因借,精在合宜”。此论断就是说在造园中,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做到因地制宜,使规划设计与环境及其影响因子相协调。而对于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而言,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充分运用原有地貌特征,做到生态规划,合理布局。
2以水为主控元素
水是园林的血脉。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认为水是有灵性的。而从现代的造景原理来看,水景无论是营造功能、美学功能,还是生态功能都不可或缺。同时,从生理学、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也都有亲水性。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营造适宜的亲水空间,以充分满足人们的观赏和亲水特性。然而,依据自然水系而建的水景空间毕竟可遇而不可求,小桥流水般的江南风光亦存在地域限制,为了满足人们亲水乐水的天性,不同地域的水景营造,可以考虑用科学技术和生态方法进行人造水景的设计,如利用中水回收、植被浅沟、生态清洁等技术,既削减了径流污染物的排放,有效地解决小区的水涝问题,同时还塑造了人们亲水近水的绿色空间。
3以植物为主控元素
(1)注重物种多样性,以乡土植物为主:植物种植设计中,由于乡土植物能够适应本地域气候环境,也能体现出地方特色,因此,要在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和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大量运用乡土树种,适量运用外来树种,增加物种多样性,创设不同的植物构成空间,以适应人们不同的需求。此外,还有主调树种、基调树种的选择应用。如北京塞纳维拉居住区的“白话景观”案例,就是以北京街头常见杨树为主调树种。
(2)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功能:居住物规划设计中,要以《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为指导,合理确定各造园要素的比例关系,提高绿地率和绿视率。还要注重绿化质量的提高,统筹考虑平面、立面效果。此外,对原有植被要尽可能保留,既保护生态又节约资金,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3)巧妙运用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要合理、巧妙对园林植物的姿态美、色彩美、芳香美以及质感美等观赏特性加以利用。如杭州金都华府巧妙地运用园林植物的形态、色彩等观赏特性,营造出杭州特有的历史文化韵味。
4以人文文化为主控元素
考虑该元素,我们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要从风水学、住宅朝向、道路和植物等因素综合考虑中国传统文化;二是对场地中固有的文化要素或者能够表现地域特色的一些元素符号等进行利用,同时考虑与现代新材料的结合,以突显地域文化特色。例如万科第五园,其在总体规划及环境设计中遵循了“骨子里的中国”的原创现代中式风格,整个设计大量应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如老房子、竹、兰花、莲花等等,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国际化的形式大方而从容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从而实现人居环境的更高境界。
5以行为活动为主控元素
(1)以休闲为主:以休闲为主,需要充分考虑居民休息、交往、娱乐、空间等的设计。当然,空间的营造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空间的性质(开旷、封闭、隐秘、雄伟),然后结合设计风格对空间内的植被、地面铺装以及环境附属设施进行合理应用和布局。
(2)以交通为主:以交通为主,即是整个设计着重体现在道路体系方面,以道路体系彰显居住区景观特点。然而,处处畅通的道路易使居民,尤其是外来人员感到迷惑,所以在道路布局之初,就要道路分级;同时,不通道路要用导引牌指示,或者是用不同的植物材料或道路铺装(纹样)等加以区分。
6以人的需求为主控元素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着重考虑两类人群,即儿童和老年人。这两类人群要根据其需求特点进行设计。如: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要考虑游戏、情感教育以及交往等方面的因素;老人活动空间设计要考虑安全设计、可识别性设计、无障碍设计以及易达性设计等等。
关键字:秦岭北麓;景观安全格局;太平河流域;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1绪论
秦岭是国家地理气候分界线、重点生物功能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是西安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重要的水源供给区。秦岭北麓位于城市与山区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在生态学中是边缘地带,是物质和能量交换最频繁的地带,也是生态最敏感的的地方,需要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使其在景观格局上保持安全与稳定。但是在近年的无序开发和利用中,秦岭乃至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太平河流域景观安全格局
1、研究区概况
太平河流域地处户县中南部地区,地形地貌包括位于秦岭山地和关中平原。区域内主要的水系是太平河水系。太平河发源于秦岭的静峪脑,全长32公里,流域面积200.09平方公里,山区集水面积163.5平方公里,平原区面积36.59平方公里,总落差2038米。
太平河流域的山区地段分布着大量的林地,游憩价值较高,平原地区主要是村庄以及大面积的农田和果园。整个流域的兽类资源有羚牛、草兔、狐、豹、黄鼬、野猪、刺猬等;主要的鸟类环颈雉、锦鸡、野鸭、杜鹃、画眉、猫头鹰等;河道中有野生鱼类18种之多,深山中有大鲵。
太平河流域遗产资源主要以古村落和古寺庙为主。古村落遗址有宋村遗址,古寺庙遗址有草堂寺、大圆寺、宝林寺、唐定慧禅师舍利塔等。区域内的游憩资源主要有户县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雨、万花山瀑布公园、紫阁山风景区以及太平国家森林公园等。
2、景观过程分析
(1)自然过程分析
太平河流域位于秦岭北坡,降水、径流、地下水等过程影响着太平河流域景观的变化,其中径流过程和洪水对区域的景观影响最大。户县由山地和平原构成,南部为秦岭山地,北部为关中平原.在空间分布上,户县地区的径流深度,山区大于平原、南部大于北部,地表径流由南向北递减,平原与深山相差十倍。因此,从秦岭山地发源的河流在流出太平峪峪口以后,对峪口洪积扇地区和地势低洼的扇缘地区的影响较大。
(2)生物过程分析
综合分析,由于太平河流域山区面积大,而且林地茂密,因此对于焦点物种的选择要全面考虑。对于鸟类而言,太平河流域的土地覆盖类型能为长尾雉和绿头鸭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生境;对于兽类来说,羚牛等大型濒危的兽类的活动范围在高山地区,草兔生活低山平原地带,都可以作为焦点物种;对于两栖类来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的生境在深山溪涧中,不能代表这一地区的水生生境,不适合做焦点物种。由此,初步选择兽类中的草兔、羚牛,鸟类中的长尾雉、野鸭来代表不同的生境斑块,作为太平河流域的区域生物多样性焦点物种。
(3)人文过程分析
太平河流域的人文过程主要是城镇建设的扩张过程。
1)道路和城镇的发展改变了用地。在建国初期,太平峪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山麓区是散点式的小村庄;随着老环山路的修建,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由于老环山路靠近山脚修建,因此,村庄建设迅速沿着老环山路的两侧扩张,导致整个山脚的村庄连成一片,自然的连续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景观逐步破碎化。
2)城镇的建设破坏了水系。由于城镇的建设,太平河的自然河道被人为改道、加固渠化,河道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植物也消失殆尽;随着河水流量的减少,湿地的基本功能已经丧失,原有的湿地变成了荒地,湿地已经没有任何生态意义。总之,河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河流廊道的生态学意义已经消失。
3、区域综合安全格局
(1)防洪安全格局
太平河是季节性河流,夏秋季和冬春季的河水流量相差很大,夏秋季降水较多,暴雨多发,冬春季降水较少,太平河最大洪水流量为372 m³/s,最小流量为0.2 m³/s。对于太平河的洪涝灾害,不同的防洪安全标准下具有不同的调洪功能和湿地规模格局,也具有不同的防洪宽度。太平河防洪安全格局为低安全水平10年防洪宽度、中安全水平20年防洪宽度、高安全水50年防洪宽度。
图1. 1 10年一遇水位
图1. 2 20年一遇水位
图1. 3 50年一遇水位
图1.4 防洪安全格局
(2)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生物保护以物种为中心走向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途径的转变强调了建立整体的保护基础设施的意义,通过多个物种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的叠加,可以得到从生物保护角度出发的生态基础设施。[1]
通过对太平河流域生物过程的分析,本文选择草兔、羚牛、长尾雉、绿头鸭来代表不同的生境,通过对指示物种的栖息地适宜性的分析和迁徙阻力面的分析,构建区域生物综合安全格局。
1)对于所选物种的栖息地进行判断,对土地利用、坡度、海拔和距离建成区的距离分别进行打分和权重赋值,通过计算得出不同物种的生境适宜地区。
2)基于物种的生境适宜性提取出物种适宜性最高的地区,也就是源,再通过土地利用、坡度、海拔和建成区等打分和赋值,得出物种的成本数据;通过源和成本数据,最后计算出物种的迁徙阻力面,建立不同安全水平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根据物种的全年最大扩散距离得出高级安全格局。
图1.5草兔阻力面分析
图1.6 羚牛阻力面分析
图1.7绿头鸭阻力面分析
图1.8长尾雉阻力面分析
图1.9区域生物安全格局
3)将不同物种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进行叠加,最后得出不同水平的区域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3)遗产与游憩安全格局
1)遗产安全格局
图1. 10遗产保护安全格局
图1. 11游憩安全格局
遗产安全格局的目标在于建立以重要文化遗产为核心的乡土文化体验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2]。首先确定重要的遗产资源,即源点;其次,建立阻力面,考虑各种景观元素的阻力系数,景观元素阻力系数的赋值最重要的是景观元素对于乡土遗产游憩活动的兼容性[2],即兼容性高的,它的阻力系数就小,反之则大。最后,根据阻力面得出遗产高、中、低三种景安全格局。
2)游憩安全格局
图1.13区域综合安全格局
图1.12视觉安全格局
以太平河流域的山体、水系等自然景观和遗产景观为源,以建成区、村庄、道路等土地覆盖类型为阻力因素,建立最小阻力模型,根据最小阻力计算,得到游憩阻力面,再根据阻力面判别太平峪片区的游憩安全格局。
(4)视觉安全格局
以重要的游憩线路作为重要的视觉感知路径,进行可视度的分析,确定环山路视觉廊道。
根据确定的视觉线路,通过gis工具对视觉廊道周围景观的可视度进行分析,将视觉可视区分为四个等级:高可视度区、中可视度区、低可视度区和不可见区,构成研究区不同安全水平的区域景观视觉安全格局。
4、区域综合安全格局
区域综合安全格局是基于防洪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遗产安全格局与游憩安全格局、视觉安全格局一体的综合格局,能够为秦岭北麓太平河流域提供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服务。
3、太平河流域区景观规划策略研究
太平河流域南部为山区,北部为平原地区,山区由于人为的过度砍伐和活动,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平原地区由于村镇的开发建设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因此,以流域景观安全格局为指导,提出太平河流域的景观规划策略,合理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
1、生态廊道规划策略
(1)尽量恢复原有的河道,恢复河道的弯曲度。弯曲的河道能使河水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对河岸的冲击,降低河水的流速,减小河水的冲击力,达到自然调节洪水的作用。
(2)去除水泥加固的河堤,尽量采用生态堤岸。
(3)重建河道的植被。利用本地的乡土耐水树种如杨树等,在河道两边种植,不仅可以恢复生态环境,吸引各种动物,恢复河道的动物迁徙通道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观赏性,修复河道的生态和景观功能。
2、遗产景观保护策略
(1)建立古镇名村保护规划,对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古镇和古村落进行保护。保护古村落的布局形式和建筑形态。
(2)对于重点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建立遗产保护缓冲区。
(3)规划遗产保护廊道。以太平河和紫阁河两条河流廊道为主,建立遗产保护廊道,将太平河与紫阁河岸边的遗产资源连接起来。
3、视觉安全保护策略
(1)完全打开视线:完全打开环山路望向山岭、田野两侧的视线,使山麓区最重要的自然景观――山体和农田能够呈现在游憩者的眼前。
(2)单侧打开视线:单侧打开视线包括面向环山路南侧秦岭打开视线和面向环山路北侧的农田打开视线,对于穿行村庄带来的不美观的视野,可以种植高达乔木遮挡;对于视觉景观良好的山体和田野景观采取取消行道树的种植或者种植低矮灌木来使视线通达。
4结论
本文在太平河流域景观安全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个流域景观规划的具体策略,包括生态廊道规划策略、遗产景观保护策略、视觉安全保护策略,为太平流域的保护与利用提出合理的指导。
参考文献:
关键字:城市景观;人性化设计;生态规划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planning the city landscape ecology and humanity design, discusses the humanized design and planning the city landscape ecology related concepts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explains the humanized city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principles.
Keywords: city landscape; humanized design; ecological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城市要想发展一定是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的城市建设一定是整体的设计;所有设计和规划都应遵循“以人为本”,体会人们的最佳需要,城市形象应是“天人合一”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环境及条件揣摩的设计,是对人类活动区域和各区域空间联系的协调。城市规划能迅速地解决和协调各种类型建筑间的关系、建筑群体的整体形象,用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继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规划城市的未来。
1生态城市景观规划的准则和要求
生态城市景观规划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再循环的规律和过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城市景观规划的主要特点是维持和保护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来强化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生态城市景观规划的重点在于将保护生态的理念当成一种设计方法,在做生态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同时,应该遵守以下几个方面原则和要求:
①为大面积提升城市绿化覆盖面积,积级推动垂直绿化、坑塘湖河的坡岸绿化。②积极推动并使用先进的生态技术除去生活排泄物和垃圾等等。③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从根源上避免因为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的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要坚定不移地保护环境。综合各种因素并考虑到城市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长远发展的需求,在景观规划设计的同时,要力求做到分布合理。④使用生态理念去探讨、理解和解决矛盾,遵守大自然生态规则、再循环和自我调节规律。⑤在一切都可能的情形之下,应可能地保持原来的地理环境,把自然融入到城市并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来保持原来自然环境不被破坏的情景,并进行延伸。⑥环境质量的好坏是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进行评价的,而且环境的好坏会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人性化的生态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2.1生态城市景观规划从根本属性来看,它是属于文化艺术的范畴,它结合多种文化艺术于一体。其规划要体现出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各园林要素之间的联系。缺少文化内涵和美感的生态景观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生态园林应该也一定是美丽的。为此在保证绿量的同时,其它园林要素同等重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园林绿化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格、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该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使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在传统文化和传统园林艺术中,园林植物往往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如“石头城、鬼脸城景区的建设”,通过合理种植设计,可以在局部地区把园林植物的寓意和规律加以表达,推动植物形与神相结合的表达,服务人民。
2.2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构建是寻求各种绿地长期以来自然演化生态规律的过程。它使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技术,在创造融合大自然的生态休息娱乐空间和稳定绿地面积的基础之上,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效应。建立健全的生态城市景观规划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崇尚生态城市的需求,是追崇城市特色的需求,更是以人为本、崇尚城市绿地复合能力的需求。
2.2.1生态绿地系统构建的内容
①目标——根据城市绿地的总体状况进行规划,统筹城市现代化建设,创立生态城市等标准,总结城市生态绿地规划的状况以及绿地利用的潜力,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可实施的生态绿地情形。②结构——城市生态绿地结构的关键是依据城市的自然条件、生态、景观和城市绿地自身的使用能力需求,城市生态绿地结构要和城市生态结构、景观结构严谨的结合在一起,建全城市生态绿地体系的大体结构。③布局——城市生态绿地布局的关键是依据城市的大体状况规划,要考虑到绿地性质的可变性和复合功能,强调各种绿地场景的安排和设置之时,对城市各种绿地实行场地布置,搞好绿地的规划和开放。
2.2.2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构建的原则
1、功能原则:必须把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来评价。 2、经济与高效原则:强调用最少的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类身心再生功能;强调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3、循环与再生原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如水循环的利用,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4、乡土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以乡土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应节制引用外来树种,保护和发展乡土树种。5、整体和连续性原则:园林绿地不是一个独立的游赏空间,而是城市与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系来设计和管理。总而言之,生态学原则已成为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绿地容纳率指标系统作为对城市生态绿地的科学评价体系,二者侧重点不同,但核心都是控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以获取最大效益的生态环境,保护人类拥有高质量、高标准的自然环境,维护人类身心健康。
3、总结
城市生态绿地规划对城市环境的综合质量的评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探究城市生态绿地的生态效果和它的规划的同时,可以透彻地分析城市生态绿地的生态环境的具体涵义,在规划城市生态绿地环境时要讲原则,严格按照人性化城市生态绿地规划方法进行设计,这样就会令城市生态绿地规划更合理、更科学。
参考文献:
[1]张梦琪.生态城市规划准则与设计问题[J].中华建设,2011,(O8).
[2]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1,(03).
[3]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
1997,(O6).
[4]杨金凤.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中国建设教育,2007,(021).
[5]朱锡平,陈英.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J].财经政法资讯,
2007,(02).
[6]汪天雄.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探讨[J].中国建材资讯,2006,(O5).
[7]孙景江,王汝江.小议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6).
关键词: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城市;景观生态学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已提高到从生态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广泛地借鉴、利用已有的文化成果,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景观生态学接轨势在必行。在国内外的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中,大尺度的研究集中在空间格局分析和如何规划管理上,如对农林区的研究[1-3]、对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研究[4,5]等;中小尺度的研究仍以传统的生态学为基础,包括空间格局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6-8]等;对城市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相对较少、不够深入,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F. L. Omsted在1863年提出的,他将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的思想有机地融为一体,运用到城市景观规划中而形成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理念[9,10]。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是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合理布局各景观要素的数量及空间分布,把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融为一体,使绿地系统不仅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且符合生态学要求。如何运用景观生态学解决城市绿地系统研究中的问题,尤其是格局整体优化为核心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的背景研究,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现状,从4个方面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策略研究。旨在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作出一点努力。
1 研究进展
1.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市内自然斑块、现存绿地的保护、 新的公园及其他形式绿地景观的创建和绿色网络的建设等方面[11-13],主要方式包括:创造自然保护区;重建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公园、公共广场和自然生态系统;为大城市地区设计和管理绿色通道系统;保护和重建环境要素,如城市河流、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等;城市结构中的“绿道”与“绿线”及其生态功能研究;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自然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在大自然的作用下变得更加完美和坚固等。
1.2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对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研究起步较晚,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多是从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而从城市景观生态学角度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浙江、福建、广东、重庆等省市做了相关方面的研究[14-17]。
由此可见,我国的景观生态规划与国外相比研究面不广、研究力度不够,并且实施性较差。因此,研究如何运用城市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现状,在进行景观生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问题分析
2.1 绿地布局缺乏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考虑
大部分城市规划是以人及其社会经济要素为中心,城市中除人以外的生命则被忽略,即城市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被抛在城市建设原则之外,导致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布局分散、生态结构脆弱、抗干扰等自然能力低下,进而导致城市绿地环境效能低下、城市自然生产潜力未能发挥。
2.2绿地规划缺乏对生态多样性的考虑
城市生物多样性指基因、物种、群落及其生态系统分异,它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直接联系,并与大气、水、岩土环境一起构成人类在城市生存的生境基础。根据群落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的原理,要使城市绿地系统结构稳定、协调发展,必须增加城市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目前绿地系统中的种植规划缺乏在生态学方面的考虑,在树种的选择上主要从乡土树种、适地适树来考虑,而忽略了从生态学原理选择植物,比如从发挥植物的光合效能、维持种群的稳定性、适应城市特殊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考虑。
2.3绿地系统缺乏可持续的建设与管理
在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中,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建设现象,且愈演愈烈。比如一些城市进行较大规模的大树移植,不仅成本高、成活率低,而且必将对移植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并且,对绿地系统的后续管理工作跟不上,也造成了绿地系统建设快、破坏更快的局面,不利于绿地系统的长期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3 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策略
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有别于自然植被景观,自然植被景观没有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或干扰程度轻,它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原始性和物种多样性[18],所以对自然植被景观规划以严格的生态保护为前提;而城市绿地系统中人为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构建人类与环境相协调的共生体系是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的根本目标。
3.1根据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合理布局城市绿地
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要合理分布不同等级的斑块,并利用廊道加以连通,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发挥最大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
3.1.1斑块。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斑块一般指各级公园、广场、居住区等。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在设置生态绿地位置时要从景观整体格局出发,注意在关键性的局部和连接点即景观生态战略点开辟绿地斑块,以保证整个城市绿地景观的生态效应[19];城市块状绿地不仅要数量多,而且要分布均匀,大、小斑块相结合[20],合理调整各类园林块状绿地的位置、数量、尺度等,更好地发挥块状绿地的功能;修建不同类型、具有不同功能的公园、小游园,加强对居住小区的绿化;根据景观的集中和分散格局规划,集中使用土地,保证城郊风景区、森林等大型斑块不被破坏,在建成区保留一些自然植被,达到生态绿地空间配置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目的。
3.1.2廊道。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廊道一般指各类江、湖、河岸绿带和道路绿化用地、防护林带等,可以调节小气候,起到分割、屏障和连通的作用。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廊道能有机地联结不同地域,消除热岛效应、防止寒风的侵袭,因此应加强城市绿廊和块状绿地的连接度,使绿色廊道形成网状分布。廊道要有一定的宽度才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在规划郊区绿地系统时,根据立地条件设置较宽的城市防护林带,并和农田防护林联结成网络系统;在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时,要在居住区、组团之间设置隔离带。此外,城市除沿河设置绿廊外,还应沿道路规划一定宽度、不同形态的植被带,建立复层绿化廊道可以改善道路环境、塑造多元的道路景观,还可以把城市各绿色斑块连接起来。
3.1.3基质。基质控制影响着生境斑块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强化和缓冲生境斑块的“岛屿化”效应,同时控制整个景观的连接度,从而影响斑块之间物种的迁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通过提高各类绿地的品质和连接度,合理调整块状绿地、绿带与基质的空间布局,促进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正常循环和流动,并借助绿廊将城市内部绿地与郊区自然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城市空气与外界的交流、缓解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而且可以达到保护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效果。
3.2根据景观异质性理论,构建稳定的绿地系统
景观异质性理论是指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研究表明,景观异质性越大,景观的类型也越多,防止外来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强,生态系统因而就更加稳定。因此景观异质性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利用立地条件的异质性,可以创造多样化的景观。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塑造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绿地形式,以增加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景观异质性,从而增加城市绿地系统网络的稳定性。
3.3根据景观变化原理,对绿地系统适度干扰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变化首先与干扰有关。干扰是一种明显改变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过程的事件。研究表明,在无干扰条件下,景观的水平结构逐渐向均质性发展,中度干扰将迅速增加异质性,严重干扰则可能增加或减少异质性。
由于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稳定的生态系统 [21],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采取适度干扰,从城市外引进能量、物质和信息,通过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格局,使其生产的物质、能量、氧气最大程度地接近城市所消耗的量,以期达到城市绿地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但是,要谨慎引入外来物种,充分研究分析当地的生态特点,对外来物种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实验,避免生态灾难的发生,比如类似水葫芦、紫茎泽兰等的入侵事件。
3.4 根据生物多样性原理,加强绿地系统的管理
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积极影响。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种植规划中,要注重根据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配置,尽量保持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避免单一化,研究分析乡土植物群落特点,建立合理的复合人工植物群落。
在植物配置方面,不但要从功能和景观效果方面考虑,更要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做到适地适树,以多种混交为宜;通过合理配置乔、灌、草以及攀援、垂蔓、地被植物等,形成稳定的多层混合立体植物群落,不仅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而且呈现出丰富的景观层次,有利于增强城市绿化率,维持绿地系统的稳定性。
要维持城市绿地系统的长期使用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良好的养护管理。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植物配置属于人工植物群落,在建立之初比较脆弱,加上人为干扰频繁,植物生长环境受限等因素,需要养护工作根据不同绿地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养护手段,并注意和市民的交流沟通。
4 结论
面对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把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势在必行。可以根据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的理论,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发挥最大生态效益;根据景观异质性理论,强调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绿地形式的广泛共存,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的稳定性;根据景观变化原理,采取适度干扰的法则,积极从城市外引进能量、物质、信息,同时要谨慎引入外来物种;根据生物多样性原理,在种植规划方面建立合理的复合人工植物群落,并且加强绿地系统的养护和管理。这样才能把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应用到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中,把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融为一体,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景观的环境质量。
(收稿:2013-11-13)
参考文献:
[1] Chengqing Yin, Ming Zhao, Weigen Jin. A multi-pond system as a Protective zo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lakes in Cina[J]. Hydrobiologia,1993,(251): 321-329.
[2] Satoshi Y, Daishu A, Noboru M, etal. Study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using natural land system[J]. Bull Univ Osaka Prefser B,1996,(48):99-107.
[3] Masa-ake M, Nobucazu N. Riparian landscape change over a period of 46 years, on the Azusa River in Central Japa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7,(37): 37-43.
[4] Baskent E. Controlling spatial structure of forested landscapes: a case study towards landscape management[J]. Landscape Ecology,1999,(14): 53-97.
[5] Robert E. Temporal Patterns of ecosystem Processes on simulated landscape in Glacier National Park, Montana, USA[J]. Landscape Ecology,1999,(14): 311-329.
[6] Robert B. Biodiversity dynamics: from population and community ecology approaches to a landscape ecology Point of view[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1): 89-98.
[7] Thomas J, Michael B, Geneva W. Landscape analysis of Plant diversity[J]. Landscape Ecology, 1997,(12): 155-170.
[8] David E. Scale-dependent habitat use in three species of Prairie wetland birds[J]. Landscape Ecology, 1999,14: 267-276.
[9] 陈涛.试论生态规划[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1,4(2): 131-135.
[10]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1): 59-65.
[11]肖笃宁,李秀珍.国外城市景观生态学发展的新动向[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3:8-29.
[12]Richard T, Forman T. Land Mosca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3]Thompson C. Urban open space in the 21st century[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2: 59-72.
[14]孙鹏.城镇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D].杭州: 浙江农林大学,2012.
[15]黄庆生.永安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7.
[16]祁新华,陈烈,梁萦,等.湛江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战略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3).
[17]张锡娟.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D].重庆: 西南农业大学,2005.
[18]王保忠,王彩霞,何平,等.城市绿地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4,(2): 62-68.
[19]任海,邬建国,彭少麟等.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素[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3):455-458.
[20]豆俊峰.重庆城市绿地景观生态建设[J].重庆建筑人学学报,2002,24(4): 7-101.
关键词:地域文化;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
水利风景区是属于旅游景区近年新增的一种类型。很多水利风景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挖掘自身特色,盲目照搬其他景区的规划模式,表现出很大的雷同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合理规划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我国地域广阔,各种地理环境及气候类型丰富而齐全,这决定了各地的水利风景区景观都有其明显的地域文化景观特色,必然要反映到景区的规划建设中来,从而形成种种地域文化特色。一方面,景区中如游客中心,水工建筑等建筑的选址、朝向、建筑风格、植物的选址配置,地形坡度及其景区景观营造都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有着万千变化的自然环境及气候呈现的景象本身就是水利风景区的重要景象:飞流直下的瀑布、一望无垠的沙漠、宽广无际的草原、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等。因此,我们在规划建设水利风景区时,要以景区的体验者和创造者双重身份来感受水利风景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这些自然环境因子不仅可作为我们规划设计中借用、强化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而且特殊的地理及气候条件也是景区规划设计的限制因素或规划设计依据。因此,我们应该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融入与景区的规划建设之中,结合地形地貌开发出相关的旅游产品,如草原的滑草运动,赛马运动,沙漠的越野运动。
2.充分利用乡土植物树种资源
乡土植物作为本地区的土生物种,投资少、抗性好、绿化效果好、适生于当地环境等优势倍受重视。在水利风景区植物景观规划建设中,充分使用乡土植物不仅能够有利用植物的正常生长,又能表现其地域文化特色。例如武汉的市树是水杉,市花是梅花,济南的市树是柳树,市花是荷花,长沙的市树是香樟,市花是杜鹃花等,都是各地最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这在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中最为明显,因为此类水利风景区与城市的联系最为密切,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最能够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
3.遗留物质文化的保留和保护
地域文化作为特定地域的历史积淀,常常以各种形式显现于水利风景区景观中,如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它伴随了城市的发展而发展,见证了整个城市兴衰演变的历程,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含有的古堤坝、古亭、古桥梁、古寺庙等等都代表着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所以在进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时,应尽力将这些历史构筑保留下来,以提升水利风景区的文化内涵和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4.历史文化场景的挖掘和展现
在水利风景区中,有些景点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且具有重大意义,它们或记载于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随笔散文中,或仅仅是靠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这些都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是体现一个地方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内容。所以,在规划设计水利风景区时,应充分挖掘场地已消失或遭到破坏的有价值和意义的历史文化场景,对其进行经济价值、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分析评估,以展现水利风景区的地域文化特色。
5.地域文化与景区旅游的融合
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经过多年的不断演化,因为自然环境、气候、生产方式、社会经济等的不同,总会形成一些本民族或地区特有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具有稳定性、社会性、集体性与地域性,如泼水节、放河灯、赛龙舟、游灯、地方戏曲等。在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中,应将此类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与水利风景区的旅游规划相融合,规划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观光项目,同时利用当地特殊的手工艺,开发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为这些民俗活动和手工艺等提供持续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