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

时间:2023-07-12 16:27:24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1篇

关键词:高校 心理问题 女大学生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强,高等院校的学生比例逐年增高,其中,女大学生的比例基本已占据高校学生总数的50%以上。女大学生教育问题的突出,使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备受社会的关注。一项调查显示,女大学生中经期身心综合症的发生率在82.95%,有13.70%的女大学生一年中有1/3的时间是在抑郁、烦躁、不适中度过的。

根据我国有关心理问卷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较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1)各种焦虑心理(主要是学习焦虑和社会适应焦虑);(2)人际关系障碍心理;(3)情感心理;(4)职业选择困惑。 本文将从以下两方面着重剖析高校女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一、高校女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客观环境影响

首先,社会媒体传播的信息对高校女生的心理健康大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即使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诸如,女大学生就业率不如男大学生高,工作单位中女性不如男性发展的空间大等等。当然,也有一些事业成功的女性,但数目之稀少、代价之沉重让众多女性对优秀与成功望而生畏。身为女性中的一员,高校女大学生也拥有着最基本的渴望:美满的家庭、成功的事业、锦绣的前程。但是,舆论宣传的负面效应无疑打碎了她们的梦想,并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其次,几千年流传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女性的思维及发展。“女子无才便是德”、“淑女型的女孩更受人喜欢”等一系列传统观念根深植于女性心中,很多女大学生困惑于“女强人”与“淑女”之间,在对代价与成功的恐惧后,她们选择了后者。据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均认为男生的特点为刚毅理性、思维活跃、有主见、有能力;而女性的特点为温柔细腻、感情丰富、没有主见。虽然高校男女生同样受着高等教育的熏陶,但是明显社会对男生的期望值要远远大于女性,这样的现实常常令众多女生感觉无奈与无助。

2、主观因素决定

由于受社会负面作用的影响,很多女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不能以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评价自己,致使大多数女生会产生一种想法: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因此,容貌好的女生常常利用大量的时间着重于打扮及交际,而无心从事于学术研究;而另一部分人则常常因为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身材不好而感到苦闷、抑郁。还有部分高校女大学生来自于偏远山区,由于家庭文化素质低、见识少,面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以及陌生的情感,她们没有倾诉的空间,没有相应的指导,因此心理较为脆弱、交际能力比较差。

二、解决高校女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观

当女孩步入大学的校门时,大多数女孩的成就期望值就会有所降低,在她们看来,寒窗苦读十几载的目标无非就是考上大学,而一旦此目标实现,她们则会变得茫然,缺少向高层次努力的驱动力。而当毕业来临时,面对社会的压力,她们又会显得不知所措。

虞有澄曾说过: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筑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因此,应加强对高校女生的理论指导,帮助她们确立人生目标,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并告知她们,要尽早明确自己的喜好,并根据自己的优势及特长,发挥自己的潜能与资质,逐渐形

2、努力培养高校女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可以守护自己的尊严,它表现为坚决不向别人屈服。但是只有真正爱自己,自尊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高校中,也常因为性别的原因,女生个体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使其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

高校应该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她们的成才意识,并提高自我价值的判断力及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能力。可以举办系列女性讲座,邀请成功的女性来做报告,用真实的事例激励女大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让她们明白自尊、自信、自强的道理。

3、提高高校女生的科学理论素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环境的改变,女孩子的自信心也有所下降,注意力开始转移,追求时尚、爱慕虚名,对名牌服装、化妆品以及人际关系大有考究,希望能通过女性的外在魅力提升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对外在形象的过多关注,降低了女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并忽略了对科学研究的追求,同时,也很少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因此,大多数女大学生的科研技能及时势敏感度要比男生弱。

然而,职场竞争的性质并不会因为男女的性别特征而改变,高端的科学技术、社会分工的细微化及劳动领域的扩大都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专业化的技能。所以,应让高校女生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提高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足以说明,在大学生活中,学习就是她们的主旋律。当然,除了需要掌握过硬的电脑知识及灵活的英语运用外,除了做到“学会一技之长”外,为了保证更多的生存空间,还应该做到“多一技之长”。正所谓“通才取胜”。

四、加强对高校女生人际关系的指导

据调查显示,人际关系、情感、神经质这三方面造成女大学生产生集体生活不适应性,女生自身所表现出的嫉妒、自卑心理,有时还具有较强的猜疑心理,这些性格特点影响了她们自身的发展更加影响她们的人际交往。因此,各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机制,通过集体辅导、咨询等方式,让女大学生掌握社会适应技巧以及人际交往技巧。

虽然当今社会中两性角色差异现象仍然存在,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但随着法律对女性的保护、国家教育机构对女性问题的重视、社会媒体对女性的积极倡导,相信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逐渐缓解,并得到最终解决。

参考文献:

[1]彭雷生.关于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调适[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4,(4):64。

第2篇

1.学习环境变迁无法适应

大学新生入学,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的人际关系等,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出现各种适应性心理问题。他们一时无法适应大学自主性强的学习特点,对自己缺乏约束,因而感到茫然无措,心理压力很大,失落和焦虑情绪油然而生;抑或感觉眼前大学与以前向往的理想化大学存在差距,造成心理落差,不免产生失落或盲目自信的极端心理。

2.不善交际导致自闭倾向

研究发现,因不善交际、缺乏与人有效沟通已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现在大学生多独生子女,一般个占主导地位本不善于与人沟通,再加上初级教育片面追求成绩而追求的封闭半封闭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更不懂与人交往的技巧和原则,以至于部分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不及时矫治容易酿成极端行为。

3.自卑与攀比

自卑是一种消极自我认识,自卑的同学往往没有自信,总以自己的不足来对比别人的长处,导致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不良情绪。自卑情绪在贫困生中普遍存在,一些学生,在虚荣心驱使下,与人盲目攀比,在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有的为了赚钱耽误学业,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沉迷网络

部分大学生因为交际困难而又渴望与人交际,于是在虚拟网络世界里寻找心理慰藉。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不分昼夜泡在网上,也逐渐和现实生活产生隔阂。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他们正常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心理定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精神问题,严重影响着心理健康。

5.个人感情和性问题

大学生性生理已经成熟,性意识增强,渴望得到异性的友情和爱情。研究表明,由于大学生性知识缺乏、心理不成熟等因素,由恋爱引发的心理问题逐年上升。

6.就业焦虑症

随着社会竞争趋于激烈,大四学生面对就业难的问题,经常因对前途的担忧和茫然而焦躁不安。部分大学生竞争精神不足,承受能力差,加上社会上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公平竞争,让他们产生心里不平衡。许多学生对自己期望值很高,却又缺乏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不愿意从小事做起,无法完成知识和经验积淀,毕业前漫无目的只能抓瞎。

以上是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几个诱因。大学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稳步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渊源,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1.学院应努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技巧,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家讲座,面向不同层次和心理素质的大学生,以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分阶段进行指导和教育,以期帮助大家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缓解和消除心理困惑和压力。

2.完善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根据我国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基层学院应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全面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并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科学心理健康测验和调查,掌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常见心理问题,分层次开展心理辅导,早发现、早治疗,争取把问题消灭于襁褓之中。

3.培养科学的恋爱观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业和恋爱关系,正确处理恋爱与集体活动的关系,正确处理情侣间与团结其他同学的关系等方面;其次,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反对,严厉批判性自由、性解放等极端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两性观念。

4.开展实践,砥砺意志

我们要积极带领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砥砺意志,磨炼身心,树立正确对待挫折,自强自立、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锻炼学生在面临苦难时积极向上,沉着应对摆脱困境的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到只有摆正心态,用科学的方法调节焦躁的情绪,遇事冷静,豁达大度,才能完善自己德才兼备,增强对挫折的应对和承受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应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建立心理测试档案、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为祖国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泽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张啸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6(3):34-36.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教育 大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危机 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大学阶段是重要时期。在大学生涯中,学生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在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问题上,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引发心理危机的原因众多,归结起来,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大学生的个性特质与认知偏差。由于学生个体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应对困难的方式方法不同,学生面对或经历同样的心理危机源,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会通过自己努力健康应对,有的却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更严重的行为。这充分说明外在环境是客观的,是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外在因素,学生个体的性格、受挫能力等才是主观原因,是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决定性、关键性因素。人之所以不同,是人格上的差异,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由后天环境的影响形成的。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及对应激事件的情绪反应与行为模式。大学生都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家庭,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离异的心理创伤、家长教育方式不当等都会造成个体人格缺陷,诸如内向、孤僻、自卑、敏感多疑、执拗、依赖等,导致对事物的不良认知,如歪曲的、不合理的信念或消极的思想,最终引绪障碍和不良行为。

2.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因素。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大跨越,中学时期目标明确,即考取一所好的大学,在强大动力支撑下,同学们你追我赶,生活紧张而充实。一旦进入大学,有了相对自由的学习与生活,却仿佛失去了目标与动力。加上大学校园是群英荟萃、佼佼者齐聚一堂的地方,自己不再一枝独秀,个人优越感降低,容易产生茫然与失落感。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很多大学生还没度过新生适应期,享受美好的大学校园生活,就开始忧虑未来的就业问题。大多数家长与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都很高,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一些学生在兴趣与专业的选择上一片迷茫。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完成日常必修的学业外,还要频繁参加各种等级和资格考试,尽可能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增加筹码,压力巨大,身心疲惫,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应对策略

1.注重开展大学生心理预防教育。新入学的大学生由于中学时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思想影响,将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升学上,成绩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很好开展,进入大学后,普遍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因此,有必要在新入学的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了解这一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丰富心理学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危机认识与应对能力,强化学生心理预防教育。

2.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运用科学的量表测评,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归纳,客观、真实反映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心理档案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家庭情况、个人生活事件、心理测量结果及综合评定、专业求助记录。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存储、分析和管理数据,建立大学生数字化心理档案。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及早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效干预,并筛选高危人群,长期跟踪,为危机干预提供重要的预警信息,从而及时预防学生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3.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及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而言,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把握好两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就能够让大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里的文化氛围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好的文化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确保大学生社会环境的改善,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也能够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展现天赋才华,尽情挥洒激情,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发挥群体的力量,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三、结语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祖国的未来和发展。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及干预,不仅关系到本人的成长,更关系到大学生群体、关系到学生小家及祖国大家的未来。

第4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8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81-02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咨询的一个崭新理论和视角,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于20世纪末提出的。它的提出和兴起,将传统心理学的切入点转移到追寻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和人格特征。积极心理学,更加追求主动地去发现和应对人们的心理问题,变被动应付为积极预防,不断地挖掘人们心理中的向善人格和正能量。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数量不断攀升,常见的类型包括人际障碍、情感危机、适应不良和生命淡漠等,如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以及大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等。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有关部门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并将此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大力开展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大减轻大学生学业、经济、就业和生活方面的压力,有利于调节个体自身的消极态度和负面情绪,有利于追求和感受正面、积极和乐观的情绪体验,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把握的原则

(一)主动预防原则

在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主动地、正面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引导和教育,包括生命意识教育、人际社交教育和临危处理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的认知意识和价值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始终坚持主动引导和积极预防的原则,最大程度地挖掘和激发大学生个体所蕴藏的潜能,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于心理危机的免疫力、判断力和抵抗力,力争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控制并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和关键点在于注重人的价值,倡导人的发展,注重个体自身潜能的发挥,注重自我调节和自我成长的实现。因此,在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原则,将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品性的不断提高与显著完善。

(三)全员参与的原则

高校的积极心理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并促进全体高校大学生心理潜力的全面开发和挖掘以及积极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它的服务对象应该是在校的全体大学生群体,而绝非是那些被认定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因此,在积极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团体参与的程度和实效,参与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开设专业课程、编排心理话剧、心理知识竞赛、论坛讲座、体验活动、朋辈帮扶、媒体宣传和氛围营造等。

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注重大学生心理中的消极成分,教育过程较为被动

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还是在沿用传统的心理咨询和指导模式,依然停留在被动的日常接访工作里,在教育和咨询过程中,把大量精力集中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困惑和情绪上,工作的重点往往落在如何治理和解决已经发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上。这种方式的教育和咨询,只有出现了心理偏差和危机的学生才会受到学校的关注,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高,且难以对潜在的心理问题学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和及时干预。

(二)容易引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对立

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往往以解决教育对象的心理偏差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真正做到以教育对象为本,没有真正坚持以教育对象的成长成才为服务宗旨,教育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教育对象心理上的阻抗和排斥,不利于教育对象和教育者良好关系的建立,也不利于教育对象心理危机的排除和解决,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办学和管理中缺少必要支持,难以形成合力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办学和管理过程中,被认为是简单的开设一门课程,或者建设一个心理咨询服务站。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高校其他部门、教师教学和学生社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度较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必要的关心和支持,没有形成一个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的管理和工作机制,难以形成全校合力,以至于有部分高校依然存在着只有个别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在为全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且工作量繁重,效果不佳。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应对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预防为主”,重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根据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专家的分析,他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内涵界定有崭新的理解,即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仅是指那些在心理、思想上没有发生偏差的人,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完善的人格特征、乐观的处世品格和追求人生美好事物的向往。只有这样,高校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展示出良好学习科研面貌的以及高效的工作生活姿态。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还认为,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掘大学生的内心潜能,促进培养起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格品质。

(二)坚持“以人为本”,融合师生之间的教育指导关系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努力改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紧张的、对立的教育咨询关系,重新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温暖的师生教育指导关系。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教师在教育和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觉察和体验到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改善和自我成长,能够以尊重、真诚、热情、耐心的态度,积极帮扶学生培养和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三)坚持“机制为先”,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还关系到校园安定稳定的办学氛围,更关系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彻底地、有机地融入到大学高等教育的整体中。通过整合设施建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文化引领、学生社团和专业服务等各方面的要素资源,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效。

四、结论

马丁·赛里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以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和全员参与为基本理念,来探讨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并已经逐渐演化成当前世界教育心理问题研究的一个理论前沿。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内在思想和基本观点运用到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的预防及应对策略上,逐步改变传统的心理教育和咨询中所存在的消极模式,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 .

[2]孟万金、官群.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08):71-77.

第5篇

摘要:大学新生从刚进校门的第一天就产生了很多思想与心理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现实落差、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自身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以思想教育引导为主,使他们认识自我,明确学习目标,端正态度。

关键词:新生;思想;心理问题;表现及对策

大学新生在祝福中步入大学校园,心情激动,为了父母的期望、顺利取得学业证书,为了掌握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但是当真正进入大学生活他们发现很多问题使他们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1 大学新生心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1现实落差严重。

在进入大学前,许多同学把大学这个象牙塔想象的无比美丽。但是当他们了解大学生活后,发现想象和现实的差距,对大学校园失去了新鲜感。还有一些同学在填报志愿时受老师和家长的左右,并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对所学专业无兴趣。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中很多同学情绪低落,感觉前途渺茫,形成失落心里。

1.2环境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学生远离父母的照顾,有的学生因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同学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开支,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面对精彩的校园文化不能融入,每天循环往复于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有的学生总希望组织与他人的照顾和帮助,不会关心他人;还有的学生不适应学校水土和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气候、南北方人文差异、语言环境与作息时间的变化等。一些农村生活环境的大学生到喧闹的城市后,易产生压抑和自卑感。有些同学存在价值观定位不准确,女生攀比衣着打扮,男生抽烟饮酒,集体活动等消费逐渐上涨。大学新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有的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如果这些同学不能在短期内适应大学生活便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睡眠等,从而形成心理问题。

1.3学习方式不适应。

新生习惯了高中的填鸭式教育,面对大学的自主性学习,很多新生不能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有些同学自我约束管理能力欠缺,觉得一下子“没人管”了,面对庞杂的知识产生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感觉。有些同学目的不明确,认为上大学则达到目的,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不思进取。

1.4 人际关系处理不得当。

大学的人际交往比初中和高中要广泛的多。宿舍问题也较为突出,同居一室的有不同的城乡背景、语言、性格,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有些同学不能真诚待人:有些同学性格内向,遇到问题不能和别人进行情感的沟通,经常埋怨自己,甚至逃避现实。很多大学新生出现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焦虑不安、失落、失眠、注意力分散等症状,产生了压抑、孤寂的抑郁心理。

1.5 我评价不合理。

很多同学在高中时是学校的佼佼者,但是进入大学突然发现自己只是大学里的普通一员。面对新集体成员自己往日的优越感已经荡然无存,心里产生失落感。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素质高低的主要指标,每个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更为重要。有些同学丧失优势自我评价失调,由自尊心里转变为自卑心里,在某些学生身上就容易产生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感方面的困惑。

2 大学新生心里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重新建立人生目标。

新生要学会思考和回答了“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对我来说什么最重要”这些基本的问题之后,还要结合现状,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制订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目标,同时要考虑到它的可实现性,并将它分解为可以一步步实现的小目标,要多订一些近期目标,少订长远目标。一个有目标的人,会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生命。而失去目标的“茫然感”长期延续,就会损耗生命。

2.2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寻求多种学习方式

2.2.1 大学以自我学习为主要方式,所以新生一定要建立主动学习意识。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计划,并自我检查学习效果。养成遇到问题主动找老师询问的好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会独立学习和分析问题,在学习方法上融入大学环境。

2.2.2 加强与高年级和其他同学的沟通。新生在面对学习困惑时一方面应该加强自我调节,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可以积极的像老生和其他同学请叫问题,争取得到大家的帮助

2.3入学后尽快了解学校,经常参加活动,力求尽快适应校园生活

2.3.1 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新生在入校安顿好后,马上就到校园的各处熟悉情况,在办理各种手续、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就更加顺利、节省时间。

2.3.2 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做好在生活、学习作息上合理安排,学会自主理财等。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在组织中获得归属感和支持;在参加活动中体验集体的力量和温暖;遇到困惑问题也可以寻求辅导员、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2.3.3 在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中要善于表达和展示自己以获得自信。适应集体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将会为你走上社会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适应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生活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

2.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4.1 新生在与人相处时要以诚想待,要善于了解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性格优缺点,这样交往起来较为容易。在和同学接触式要宽容大度、请信用、学会关心同学、尊重同学。发生矛盾时要冷静思考,多与人沟通。

2.4.2要掌握社交礼仪知识。交往中不要总是批评、责怪他人,掌握批评技巧。学会倾听他人的心声,赢得对方好感,加深同学感情。交友中把握尺度,选择合适的朋友,交往范围要适当,以免影响学业。

2.5在现实大学的基础上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新生在认识、评价自我时,也应面对现实,对心目中的理想大学进行调整,使其回归到现实中,以减少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间的冲突而导致的心理落差和失衡。新定位的角色要建立在现实大学的基础上。

总之,大学新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在当今社会中应高度重视。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他的整个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的规划,所以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对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建芳。大学生生涯辅导[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0

第6篇

(一)学业问题。迈入大学校门,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同学、老师……如何迅速的融入环境、结交新的朋友、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给自己重新定位,就成了每一个大一新生必须面对的难题。没有了中学时代老师的督促,没有了父母陪身边的呵护,也没有了高考前夕的紧张氛围,一切都显得那么孤单。所以直接导致许多大一新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奋斗目标,整天浑噩度日,荒废大好青春。因此,就要求每一位同学面对现实,迎接挑战,用最精神的一面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

(二)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在活动中长期培养、形成的技能。高中时期,地域相对封闭,人际交往的圈子相对较小,交往对象简单、多为熟悉的同学等;进入大学,同学们都来自四面八方,地域的差异造成交往对象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兴趣特长和人生价值观等的不同。现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各方面的过多关注,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意识、较为敏感的人格特征,他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却渴望获得一份纯洁的友谊,总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缺乏自信,甚至有些自卑。所以在遇到人际摩擦、冲突时,因缺乏经验而显得无所适从,处理不当就有可能破坏与人的正常关系,严重时更会走向极端,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

(三)情绪问题。第一,自卑心理。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当听到背后有人笑或低声议论什么时,你会觉得他(她)们是在议论自己吗?自卑者往往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引起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有: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第二,孤独心理。孤独者缺乏与人的交流,会有一些怪异的行为举止,经常沉默不语,兴趣爱好比较少。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家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德育是完善孩子人格的根本,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正确的教育态度、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个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父母还应保持教育理念基本一致,避免双方教育方式方法的激烈冲突。如果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差别太大,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很容易养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作风,极不利于孩子良好品行的培养形成。

(二)社会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局势瞬息万变,世界格局重新形成,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挑战。随之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要能在巨变之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调整心态,面对挑战,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可引起心理的不适。大学之前,老师、父母对生活的干预较大,没有形成较强的独立性;进入大学,远离父母,许多事需要自己做主,但因前期没有独立生活过,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所以在获得久违的自由时另一方面有患得患失,容易对新生活产生迷茫。虽然大学生渴望独立,但当真正独立生活的时候,又表现的像个小孩子,不知如何处理问题,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大学与中学的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课程难度的加大、教学方式的改变,容易使许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出现心理负担。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通过电话、网络、谈话等不同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加强对新生、应届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尽快交给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要不排挤、不排斥,防止心理健康问题反复。

(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网络的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努力开办网上心理健康栏目,经常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对于《意见》的要求,高校应着力做好,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三)主动和家人保持沟通。家是心灵的港湾。也只有在家里,人才能放下戒备,敞开心扉。所以家长或监护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展开中要给予大力支持,确保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进入大学,大多数同学远离父母,往往几个月才能见上一面。因此,家长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学校也要利用资料、个别交流或家长学校机会,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长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和行为影响孩子。

第7篇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常见问题及析因

1.生活适应不良

大学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外部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变化容易使他们在气候、语言、饮食等方面出现适应不良。

居住的宿舍环境也是新生需要适应的方面之一。尽管各高校都在尽力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但目前总体上依然难以和学生的家庭居住环境相媲美,居住小环境的落差也常使许多大学新生感到苦恼。

另外,习惯于家长和教师“全方位照顾”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也多出现适应问题。

2.学习适应不良

(1)学习目的、内容、方法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主要学习指向由高考变成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自我发展与成才,具体目标开始出现多元化、个性化,不同的发展规划产生了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学习侧重点。如果不能及时明确自我的学习目的,常易导致盲目、从众、碌碌无为,降低自我价值感。

大学阶段,课程门数骤增,且围绕专业方向课程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学习内容的增加、时间和精力的有限要求学生们具备更高的自我选择能力。如果不区分主次,极有可能使精力分散,门门课程都难如人意。

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为主动、自学式。大学课堂教学容量大,进度快,课后教师的监督作用明显减弱,学生自我管理空间加大。学生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活动,以自学、理解为主。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因为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而跟不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开始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2)学习压力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压力骤减,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过上轻松惬意的生活,但实际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当他们学习落后时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及自我否定情绪;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丧失了中学时的学业优越感,备感压力剧增,而且上进心越强的学生心理压力越大。

(3)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

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个学生都会对大学生活充满各种各样的美好想象,但想象和事实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当这种差距太大,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挫败感,觉得大学也不过如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另外,高考后总会有一些学生因各种原因而进入一所自己不太中意的学校、不太满意的专业,加上对学校、专业的不了解,这使得他们在入学后存在一种“不得志”的心理,在学习中难以打起精神。

3.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高中阶段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但进入大学后,人际交往的类型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师生关系明显淡化,同学之间互动频繁[1],更开阔的人际空间常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首先是师生交往的明显淡化。高中阶段,教师与学生接触密切,学生习惯于对依赖和顺从教师。而在大学里,教师主要扮演督导的角色,学生主要依靠自我管理,这让一些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学生不知所措。还有另一类学生,进入大学后自我管理过于宽松,拒绝教师的建议与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过于随意化,凭兴趣或一时的感觉决定学习与否和学习内容,忽视知识整体性,使得知识结构不合理,基础不牢固,学业发展难以达到既定目标。

其次是同学关系互动频繁。由于住宿制,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由家庭转移到了集体宿舍,同学之间朝夕相对,因此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就显得异常重要。有许多大学新生因与其他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而倍感痛苦。导致同学之间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五个:

一是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当突然被限定在一个共同的空间内生活时难免发生摩擦冲突。

二是初到陌生的环境,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使得同学之间的交往更加谨慎。加上远离父母本来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产生抑郁和焦虑。

三是一方面学生的价值观存在差异,有的人看重能力,有的人看重品行……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在遇到实际问题时都想证明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立场,所以当观点立场出现差异时也容易导致人际关系不良。

四是能够上大学的都是天之骄子,这样的人聚在一起,谁都不服别人或者害怕落后于别人,过分强烈的竞争意识也难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是个性问题。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缺乏与人沟通思想感情的基本技巧,他们经常处于一种想与人交往而又害怕与人交往的矛盾之中,产生孤独、抑郁或自卑的情绪体验。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过分求全,处处忍让,一味迁就别人,内心十分压抑。再有一类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举止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在群体中极易遭到排斥和孤立。

高校心理健康机构对新生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1.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强,涉及专门的理论和技术,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引进专业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三是对在一线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甄别问题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兼职人员的作用[2]。

2.搭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一是新生入学以后,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以及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3]。

二是在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如学习辅导、人际关系辅导等,让学生对即将面临的变化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三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系统讲解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训练,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四是开设心理工作坊、团体心理辅导,对存在共性问题的学生集中进行心理辅导。

五是通过广播、报纸、网络以及心理健康社团,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六是强化心理咨询功能,提高心理咨询质量,开通面谈、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心理咨询渠道,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心理问题,有效应对突发的心理危机事件[4]。

七是通过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在院系、班级中培养心理联络员,组建心理健康社团,多与大一新生沟通、交流,在经验上给予他们帮助和关怀,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瑾,张剑.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的介入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3(1).

[2]张爱莲.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扰及其排解[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