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滋养范文

时间:2023-07-12 16:27:17

序论:在您撰写传统文化的滋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传统文化的滋养

第1篇

第一,今日事今日毕,坚决与拖拉懒散的思想习惯作斗争。孩子之所以表现为拖拉懒散,在于习养,一般都有一些思想根源。我有时在课外与学生促膝而谈,找一找学生的思想最近发展区域,试图从根源上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此外,以学生具体转变的生动事例作为教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只要自己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坚持与自我做斗争,总会有进步。以一些名人故事激发感染学生,例如齐白石“不让一日闲过”,偶有闲过,必在第二天补上,终成一代巨匠。在实际操作上,要求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必要时借助老师、同学与家长的约束力。当天完成作业后,自己整理好学习用具。

第二,勤用功,惜时间,树立具有自己兴趣倾向的远大理想。“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应知学问难,在于点滴勤”“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好读书时不好读书,好读书时不好读书”……一句句由中国传统文化演化而来的名言警句,也是我经常用来告诫学生的话语。结合着合理引导,让学生学会合理用脑,合理作息的教育,让学生懂得要科学安排,才能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这里仅仅闪现一个特写镜头:我班的孩子每天上交的家庭作业,我都会亲自批改,你发现没有,交上来的作业都是一本本打开的,拿过作业本,一眼就可以看见本次的作业;每一个小组和下一个小组的作业都是颠倒而放,错落有致。“志当存高远”,我每每这样教育学生,一方面要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引导孩子把远大理想同自己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结合起来,和自己兴趣努力方向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另一方面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学好最基础的文化知识,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既向学生适当传播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最新进展,让学生具有面向世界的知识视野,又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只有脚踏实地,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并为之不懈奋斗才能最终成功成才,实现理想。

第三,顺自然,循规律,以发展的目光看待自己与同伴。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孩子的需要,展示他们的天性,看到他们的笑颜,是我一向最开心的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是成长中的人,而不是小大人。这是客观规律。他们的合理需求应该能够得到满足,得到教育及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事缓则圆”,这个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里的亮点与西方教育中的“暗含期待效应”在我的时域中不期而遇了。今年,我在结束一年的支教生活后回到本校,开始了新的教育事业,在新学期开始的这三周左右的时间里,我在一开始就与学生交流说,我们的脚步会比较慢,以致很慢,这之后,会有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出现。其间,一方面是双方相互适应,另一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不严,师之惰”。上课能不能随意说话,能不能喝水等等,为什么不能,如果有的同学这样做了,该怎么办,要有明确的规定。从我努力地放慢语速。咬清每一个字,力争让每一个字都浸入学生的心田。到新知识讲授前的准备,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拿出八成以上的精力去关注学生的信息情况及其反馈,不断地调整进度及方式方法。在第一节课上,我工工整整地把“公平”二字写在了黑板上同时也把它深深地刻在心里。公平地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尤其对于一些学习吃力的孩子,首先让他们树立自信心,以内驱力和责任感为基点激发上进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多多向同学、家长、身边的兄弟姐妹等等询问,形成多渠道的信息来源。每当让他们回答问题或上台展示时,我都倔强地坚持让他们自己或最大限度地由自己独立完成,我打心眼里深信他们是最棒的,而暗暗地期待他们每一点点的进步。有了发展评价与推迟评价两把尺子,学生之间关系更加融洽,在我的建议和鼓舞下,大部分孩子逐渐学着称赞自己和别人,鼓励多了,进步快了。和自己的过去比,和同学比,和同级更多范围的同伴比,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信,防止骄傲情绪的滋生和蔓延。

第四,重氛围,时交替,适度的紧张和偶尔的放松有机结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以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在说明氛围的重要性,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很深远。进入我们的课堂,环境清洁,桌椅整齐,桌面规范,学生坐姿规整。从一尺,一寸一拳的强调,到双脚平放,上身直立的讲解,从细微处见真情。既旨在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负责。“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加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不可能长久保持。动静结合,读写结合,讲练结合,是我经常使用的交替方式。每一堂课,我总是在结合着手势动作、语言和微笑的赞美自己与别人之声中开始。在不断的激励和鼓舞声中进行,在恋恋不舍的师生问候中结束。我在鼓励孩子跳起来摘苹果的同时,更是让自己在不断地跳起来想办法,一如鲁迅先生说:有人说我善于解剖别人,其实我更加善于解剖自己。中国传统上把“五世其昌”作为对人们的美好祝福,我同样把以上的五条送给广大的读者以及可爱的孩子们,祝大家永远幸福安康。其实,我深感自己虽然做了不少工作,有了一点点经验,在浩瀚无边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前,尚只是一滴小小的露珠。而我同样深信一颗水珠可以映照出整个大海,它或许微弱的光芒将指引我向更加深远的方向继续前行。

作者:张学炬巩玉顺单位: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中心店镇老营小学

第2篇

关键词:培养;传统文化;自尊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在治国安邦、兴业理政、修身齐家、化育子孙等方面都饱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广博的知识。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千百年来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晶,更是潜藏在各民族的心理意识,而又时隐时现地显现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或图书馆里的典籍文献,所以,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得到传统文化的强劲脉搏的律动。

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大众心态

在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学凭借鲜明的历史特征与时代精神,正在逐渐走热,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甚至表现出大众对国学热的热情不减。在当前国学热中的大众心态,有四方面值得关注:

(1)对中华智慧的渴求

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囊括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精华。其中,许多内容涉及修身养性的方法、为人处世的哲理、成就大业的路径等,反映了先哲们对人生的种种体悟,蕴含着超越时空的智慧。这些智慧,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所谓1966年的“”,要革中华文化的命,要破“四旧”,对中华文化全盘否定,认为是“封资修”的东西。所以普通大众对国学比较陌生,随着祸国殃民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学者们对国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国学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渴望得到国学中所蕴含的智慧的滋养。

(2)对传统美德的期待

大众对国学充满热情,不只是因为国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还因为国学中蕴含着传统美德。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一些领域道德失范的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人精神世界空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道德领域的这些问题引起了大众对传统美德的关注和期待,希望用传统的仁爱、宽容、知礼、孝敬等美德来纠正当下道德领域的一些偏差。

(3)对儒雅风度的向往

儒雅风度是中国传统社会对男子形象的重要审美要求。男子不仅要求相貌堂堂,威仪亦亦,而且要学识渊博,能力出众,品德高尚,谦和温润。关于女子,“窈窕淑女”则是一个理想形象,这种审美要求,对于当下的人们依然具有导向作用。比如当今社会,企业家最不愿意听到的是“暴发户”这个称号,而对“儒商”这样的评价都会欣然接受。人们相信,懂一点国学可以培养自己的儒雅风度。这是大众对国学充满热情的重要原因。

(4)利于自己下一代的教育

人们所期待的,只有自己懂得国学,才有利于教育自己的孩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成长为一个大义凛然、堂堂正正的有道德、有文化、德才兼备的人。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把握三个重点环节

党的十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需要从认识、评价和继承三个方面把握其重点环节:

(1)前提条件――全面系统地认识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其他文化类型,具有独特的内容,也有严密的体系,还有自己的终极关怀。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下,中国传统社会被打破,丧权辱国,亡国灭种背景下的救亡情绪成为近代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心结,以军事力量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成为评价文化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部分知识分子丧失文化自信,倡导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习俗、语言文字等方面都效从西方。这种自信的缺失,在当前部分人身上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不过,扎根于衣着饮食、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文化规范却始终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文化自信的短暂迷失后,必然是更大范围内的自觉。全面系统地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百年来在西方思想冲击、打倒孔家店等过程之后必然要进行的文化清理工作,也是重新盘整文化家底以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于传统文化清理工作,近代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已多次提起,但均因时势或个人等原因而偏于支离,清理成果缺乏系统性、一贯性。在新形势下,对于传统文化的清理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坚持以为指导。

为了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应该从历史发展、不同流派等方面,结合经世致用的指导原则,将传统文化的源流、发展、冲突、融合等一一列出,努力做到遗漏乃于不遗漏,打牢文化的基础。为了系统认识传统文化,在整理过程中可以打破经史子集的框架,放下义理考据辞章的束缚,以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现代学科分类归纳传统的思想精髓,结合现当代情况进行系统化归类,尽量形成便于人们学习、评价和继承的传统文化体系。

(2)重要基础――科学准确地评价传统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一种审视的态度,任何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不理性的。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复旧和倒退,而是要更好地认同与养护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并从中找到它的现代价值。科学准确地评价传统文化,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科学正确地评价传统文化,首先,要求立足中国国情,既要防止以西方价值观为评价标准带来的盲目否定而产生的全盘西化思想,又要避免极端保守的全面复古思想,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因机械理解而产生的教条化倾向。其次,要求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角度出发,为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精神支持,因而必须既要警惕单纯强调市场经济唯物质发展思想,防止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对人性道德带来的伤害;又要避免纯粹的决定论和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保持社会的整体活动,以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应对日益复杂的各种矛盾。

(3)必然要求――批判、发展地继承传统文化

批判地继承,既要注重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尤其是能够指导中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解决当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思想,如隆礼重法、和而不同、与时俱进、经世致用、重德重教、执政为民等思想,又要抛弃男尊女卑、封建等级、愚教愚忠、权力本位、迷信鬼神等与时展不相适应的思想,发挥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发展地继承,要求更加关注当前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与推进中国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同思考,不仅要考虑解决当前问题,而且要考虑解决进一步发展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突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包容性,持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持。

三、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努力。在众多方面中,有一个方面是基础性的,这就是“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1)国民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文化由人创造,也由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实现知行合一,才能培养符合时代的新人。党的十报告在阐述文化建设时强调了“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把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的途径有很多,但基础的无疑是通过国民教育。国民教育一般是指政府所办的中、小学教育,也可包括幼儿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国民教育的特点,一是由政府主办,它是人们接受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强烈时代精神的公共教育,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特点。

(2)国民教育重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基本精神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除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还有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文化节日等,其基本精神一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要求树立积极向上、革故鼎新的精神,在历经磨难而始终不屈不挠、勇于开拓;二是浩大刚正、大义凛然的“浩然之气”,一方面是维护民族尊严保持民族气节,为挽救国家民族危亡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格力量;三是“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崇高精神,一方面推崇“和为贵”的价值观,视和谐为社会发展的原则;另一方面强调“和而不同”,把包容差异求得平衡视为理想的和谐状态。将这种崇和精神通过国民教育传承下去,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3)国民教育应善于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

第一、坚持古为今用两者结合,培养既有深厚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建设相结合的视角来看,现代经济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等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思想内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第二、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建设结合的视角看,现代政治是现代文明的政治基础,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内容,提升人们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等概念;第三、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视角看,两者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的基础,应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第四、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建设相结合的视角看,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是人们的普遍追求,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和实生物等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内容,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良好氛围;第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建设相结合的视角来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有利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内容,提升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意识。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现代社会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一要继承发展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基础;二要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这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第3篇

大家应该都知道,现在中国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越来越冷落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可说是丰富多彩,上到节日下到名胜古迹。这么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怎么去继承和弘扬呢?首先,我认为可以建立一个网站,然后写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类的一些文章,这样可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其次,想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先要请全中国人注意,我们可以适当的去了解别的国家的传统文化,但是不能丢掉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打个比方吧,比如大家都对圣诞节比较感兴趣,而却越来越冷落了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以至于端午节的申遗产文化权给了韩国江陵,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所以,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请所有的国人多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最后请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为了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多多宣传,多多了解一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千万不要冷落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第4篇

一、直面经典美文阅读面临的现实窘境

经典美文的阅读虽然在学校开展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但从实现情况来看,效果还不是很理想,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关注。主要表现为:

1.“雾里看花”,美文选择视域狭窄。面对古代经典的“浩瀚海洋”,学校对经典美文的选择仅以专家的推荐作为标准,而没有切实地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育实际需求出发,从而忽略了大量的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益的内容,阅读也就缺乏准确的定位。学生这些对经典美文的理解也就好像“雾里看花”一样,只能大概“观其形”,而无法“深知其味”,让学生感知古代经典中的人文智慧和民族精神,就无从谈起了。

2.“云淡风轻”,无以直激学生心灵。想要激发经典美文对学生人格健康成长的深远影响,教师的科学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一些学校对经典美文的阅读指导只浮于表面,缺乏对经典美文阅读的深度挖掘,学生学习只停留在书本上,缺乏深刻的人生现实体验。如此“云淡风轻”的阅读体验无法直达学生的心灵深处,激起学生与古人思想火花的碰撞,也使得想通过经典美文阅读培养学生健康审美和高尚人格的初衷化为泡影。

二、拓展视野,经典阅读实现对孩子人格塑造

在教育领域,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会使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经典美文的阅读更是需要细水长流。拓展学生经典美文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理性阅读,让这些传统经典彻底焕发出人性的光辉,如“泉眼无声”般滋润学生的稚嫩的心灵。

1.内容以“情”为先。小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的限制,对经典美文的赏析和领悟可能无法达到一定的深度。为改变这一局面,对于经典美文的阅读要从激发学生的“情”产生的角度出发,以情动人、用情感人,让学生了解亲情、友情、恩情、悲情,学会激情、怡情、同情,懂得自立、自信、坚强、大度、感恩。选择的数量不宜多而宜精,让孩子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古人的情感、智慧和意志,并逐渐领悟“此中有真意”,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情操。

2.模式以“感”为先。无论是多么经典的文章,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其中的伟大与崇高,那么经典美文的人文功能将无法实现。所以想要让学生从经典美文中汲取智慧的营养,培养健康的人格,就要立足于教材的科学选择,把课堂指导和课后拓展进行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将阅读和吟诵、表演等活动结合起来,形成强烈的感知氛围,帮助学生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心体验和活动体验,增加学生对传统古典文学精髓的感悟。

3.指导以“乐”为先。兴趣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以“乐”为前提,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经典美文的阅读兴趣,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营造充满浓郁的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如在登高时能不由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面对江海时能发出“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鸣。

三、根植传统,经典阅读不断陶冶孩子心灵

倡导经典美文阅读既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传统文化,健全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必经之路。让孩子借助于传统经典文化的肥沃土壤,茁壮成长,逐渐闪耀出璀璨的人格魅力,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1.涤荡审美心弦,丰富情感表达。对经典美文的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还能丰富学生对情感的表达,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涵养。如,在经典美文里有着大量的对于景物的描写,或如“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壮美雄浑,或如“竹外桃花两三枝”之疏朗俊秀,或如“孤帆远影碧空尽”之渺然高远,或如“一片孤城万仞山”之苍劲冷寂,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审美之旅。这些拥有这丰富意象和独特审美趣味的文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领悟力,涤荡他们的灵魂,也为他们树立起更加高远的审美志趣照亮了方向。

同时,经典美文中大量的情感的抒发,也为学生表达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的存在找到了范本。如“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怀,或如“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别感伤,都会使学生在领悟文字的美妙的同时,也在字里行间体会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感受人生的价值所在,从而形成稳定的、健全的人格。

第5篇

关键词: 传统节日文化小学生普及教育

还记得2006年中国与韩国的那场“端午之争”吗?韩国要将“端午祭”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中国可谓举国震惊,甚至喊出了“保卫端午”的口号。这场纷争令许多有识之士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状况忧心忡忡。

孩子是传承和发扬祖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后备军,然而,许多小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却知之甚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在小学生却颇有影响。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普及、教育刻不容缓。从2008年开始,我在我班小学生中开展了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活动,并对这一活动作了思考。

一、“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带领学生初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我班学生大部分是2000年及以后出生的。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中国面向世界、包容各种外来文化的前所未有的开放程度,都使得21世纪的小学生带有与以往孩子截然不同的鲜明特点。他们活泼、开朗,接受新鲜事物速度快;他们的眼界开阔,祖国、世界都在他们的胸中。但同时,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社会负面问题的影响,浮躁,缺乏耐心,知之甚少却又常常盲目自大。总之,他们还远未成年,刚离开家长的护翼,他们渴望独立,可走路依然踉跄、蹒跚。

1.开展一次关于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调查:中华传统节日,你知道多少?

2008年2月,我在班里开展了首次关于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知多少的调查。全班57名学生全部参与了调查。结果不容乐观:能说出中华传统节日至少5个的学生只占全班人数的21%,能详细说出至少2个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习俗的学生也仅占全班人数的19%。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知之甚少。看来,给学生补上这一课是十分必要的。

2.组织学生观看中国申奥宣传片和多部介绍传统节日文化的纪录片,使学生初步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巨大魅力。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先后多次组织学生观看展现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纪录片,火红的中国结、喜庆的人群、宏大的节日庆祝场景、独特的民族风情,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震撼着他们的心灵。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令他们神往的全新世界。

二、“越深入,越精彩”――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1.迎接先后到来的节日,触摸我们身边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生活处处有学问,它们是取之不尽的宝藏。一年中,先后到来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是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熏陶的天然资源。

在节日之前,我都早早地让学生做好迎接节日的准备,向家长询问过节的习俗、礼仪在节日当天,我组织学生讨论“你是怎么过节的”等话题,督促学生认真过好节日。在节日之后,我组织学生谈谈节日中的收获与遗憾,为下一个到来的节日做好准备。

2.多渠道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网络、影视、书籍等都是学习的途径。

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仅仅限于向身边人讨教还远远不够。由于时代的变迁,很多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习俗、礼仪等,家长和教师也未必很清楚,因此,我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影视、书籍等不同媒体广泛讨术,深刻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三、“我为节日添光彩”――引导学生热爱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1.传统节日里我要过出“中国味儿”。

我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原汁原味地过好中华传统节日,在欢乐中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春节,我组织学生写春联、贴春联;清明,我组织学生扫墓、踏青;端午,我和学生一起包粽子、吃绿豆糕;中秋,我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赏月、吃月饼;重阳,我带学生一起登高、孝敬老人……

2.让更多的人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员,他们可以影响并带动身边的人热爱传统节日文化。

第6篇

弘扬中华美德,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它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当你发现有人需要帮助时,你是否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还是在一旁无动于衷。

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吗?一位老奶奶在公交车上没有座位,有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都让对方去让座,自己坐在座位上,都不肯让座,后来,有一名男子毫不犹豫的把座位让给老奶奶,这令我感触很深,难道让座就那么难吗?难道大家不知道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吗?

在生活中,有些人仍然自私自利,有些人却无私地为大家做贡献。如果现在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一点关心,那整个世界就是充满爱的海洋,中华美德的精神就会弘扬光大。

四年级:周文韬43

第7篇

    观照有清一代,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制度化保障是科举,士子在科试通过后,将被授予科名,只有在此时,儒学知识才转化为文化资本,因为获取科名意味着成为绅士,或者进一步拥有官职,即使只是成为下层乡村绅士,也会拥有以科名为倚恃获得的许多特权。换句话说,绅士可以把代表着其拥有儒学知识的科名作一种资本来实现与其他资本的交换。比如经济上的偷漏赋税、霸占田产等;政治上干预司法权力;同时乡村绅士在教化、伦理上拥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威望。[2]

    前,由科名承认的传统文化资本一直处于独尊地位。虽然历次科试内容都会有所不同,但其重点一直未离儒家经典。近代以后,传统资本开始受到愈来愈强劲的冲击,这主要表现为西学作为一种新文化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一起参与向文化资本的转化,而且其所占比例呈现着愈来愈大的趋势,从而使传统文化资本的交换价值受到公开的质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文化资本在近代开始走向陨落。由于传统文化资本的获得与科举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传统文化资本的陨落与废科的方向是一致的,但却因其有着比废科这种纯制度上的变更更广泛的思想文化价值认同上的内涵而具有滞后性,也因此,即使在1905年废科后,科名奖励制度却持续到1911年。人们对科名深深的眷恋,使传统文化资本的陨落过程非常漫长。而成规模的冲击是从洋务派的新式取才实践开始的。

    一

    洋务派的取才有了显然不同于以往的新标准。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而中学与西学的体用结合可以用来笼统概括洋务派的取才标准。其显着的特征是注重实用,这不仅表现在其对西学的选择利用上,也表现在对中学的规定上,并贯穿于其认为人才所应具备的整体知识结构中。

    中学作为洋务派强调为体的素质,却并非简单地对儒学的概指。对“中学”的遣词,洋务派官僚论说不一,最为常见的是“道”、“伦常名教”等。如冯桂芬说:“诸国同时并域,独能自致富强,岂非相类而易行之尤大彰明较着者,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又善哉!”[3]薛福成的卫道论:“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4]王韬则认为:“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5]但从他们大量的奏议及其与顽固派论争中可以推论,洋务派所崇奉的中学与整体的儒学事实上并不相等,至少,在儒学各派别中,他们是有所倾向的。突出的表现是其对愈来愈狭隘的科试内容的不满。

    科举系于皇朝利益,故此,科试内容完全随皇帝意旨不时调整。如“乾隆二十二年以前,除考四书文和经文外,兼考论、表、判等,其中论题均选自朝廷支持的宋朝程朱理学”,但乾隆二十二年后,“与实际的行政事务较有关系的表、判的考试题目停止了”,“乾隆五十八年以程朱理学为内容的论题也停止了”。再如“策问”一场:“康熙三十八年(1699)‘策问’还包括一些现实问题,如吏治和河工”,“但18世纪末以后,策问改为讨论哲学问题”。到19世纪下半叶,科试内容只剩下时文、诗赋、小楷这些与实际毫无关联的东西,且“考官一般只注重形式”。[6]

    对这一项士子们一向不敢妄议的“成法”,洋务派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就明确指出:“……而小楷试帖,太蹈虚饰,甚非作养人才之道。”[7]后光绪五年,贵州候补道罗应旒在奏折中措辞更为激烈、直接:“然今日之时文、诗赋、小楷,人皆知其无用而不敢轻议”。[8]洋务派对“虚”文的大加鞭挞从反面表现出其所谓“体”的中学主要指经世之学。这从洋务派官员,尤其是几个洋务大员的学术倾向中上可以看出。如论学主调和汉宋,且又是近代自强运动的首倡者;李鸿章功利心更重,其幕府“首重经纪庶务之才”;[9]左宗棠曾告诫其长子说:“尔今年小试,原可不必,只要读书明理,讲求做人及经世之学,便是好儿子,不在科举也。”[10]

    当然,注重实用最多的还是表现在对西学的选取上。三十多年,从学习语言文字到制船造炮之法到天文算学、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从军工企业到民用企业到航运业、架电线、修铁路,无不是实用思想的推动。

    这样,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只是时文、诗赋、小楷,甚至不再只是儒学,而是经世之学与西学的体用结合。在总体的知识结构中,中学与西学都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固然,中学、西学一直为“本”、“末”所区分,但对中学“蹈虚”的认识,以及面对紧迫时局士大夫们的束手无策,都使西学在无形中不仅仅限于“末”的位置而被凸显出来。

    二

    洋务派的新式人才观是对传统文化资本的一种强烈冲击,必然会触及传统官绅的利益,因此在实践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与阻碍。洋务派每前进一步都不得不百倍谨慎、瞻前顾后,处境十分艰难。

    首先是同文馆的设立。语言是涉办洋务的首要困难。咸丰十年恭亲王奕欣在奏折中认为,与外国交涉,“必先识其性情”,因此请“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资学习”,[11]得到皇帝谕准。同治元年(1861)成立。后上海广方言馆和广东同文馆也相继奏请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