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6:21:25
序论:在您撰写培养教育内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主要内容: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2、方式:热心观察,留意表现。实施“养成教育”,首重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地方实际,针对学生日常的表现。多鼓励孩子,从而增长自信心。
3、培养教育要注意的问题:养成好的习惯,包括培养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在习惯养成教育中,要注意:对孩子所提的要求,要好操作好达成、要求小一点、具体一点。习惯养成,应遵从孩子身心发展的一些关键节点。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订单式培养;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订单式培养的成败在于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性,探索订单式培养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规律和方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对订单式培养的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尚在探索之中,没有出现具有普适意义的成功经验,难以为其他职业院校借鉴与运用。因此,需要对订单式培养框架下高职教育课程与教育内容体系的改革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订单式培养模式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的特殊性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体现职业性、体现能力本位。要围绕订单协议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这直接关系到对学生培养的具体内容和学生毕业后是否满足企业的需要。“订单”所确定的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和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订单”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和知识、技能的实际需要是课程开发最重要的依据。
2.体现企业、高职院校和学生三方利益。订单式培养要理清三方关系,整合课程与教育内容体系,在体现企业岗位需求、岗位能力要求、岗位工作过程的同时,满足企业强调的专业性和实训性、学校强调的教育性和基础性、学生强调的拓展性和情感性。
3.体现动态调整和可持续发展。企业由于市场的变化、战略的调整及自身业务发展要求和管理的需要,对后续人才的要求表现出很大的不定期性和变化性。因此,订单式培养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订单企业的需求不断地动态调整,使学生“生存有技能,发展有潜力”。
二、订单式培养的高职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理念和原则
订单式培养的高职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需要在正确的理念和原则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取得成功。
1.订单式培养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理念。(1)改革的合作化。是一种校企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合作。(2)课程目标的岗位化。要瞄准“订单”所确定的就业岗位设置课程、实施教育教学。(3)课程结构的模块化。根据“订单”所确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要求,将所需要的知识按内在逻辑关系整理成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相关单元组合成统一模块,不同模块组合成不同目标的课程,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4)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将原来按学科体系分设的课程转换为按特定课程目标要求而设置的课程。(5)课程实施的多样化。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课程实施应由单一的学校主体向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课程实施的任务转变,教学的场所由传统的功能单一的专业教室向多功能一体化的“仿真”职场转换,课程的教学方法向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转换。(6)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实行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订单”评价,以便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式,保证人才培养符合企业的要求。
2.订单式培养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原则。除应遵循高职教育一般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定向性原则。课程设置必须紧扣订单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零间隙、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过渡。(2)可持续发展原则。订单式培养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不能只关注当前企业的需要,还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工作岗位的变换,做到定向性与发展性相结合,以适应未来职业不断变化的专业要求。(3)能力本位原则。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培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4)主体性原则。在保证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中心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强调以学生直接体验的形式掌握最新知识和能力。(5)一般技能教学与核心技能教学相结合原则。围绕订单岗位确立核心技能,突出核心技能的教育、培养和提高。然后,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其他非核心技能、非核心能力,并据其要求培养学生的一般技能。
三、订单式培养课程体系的结构、内容、比例与时间分配
1.课程体系的结构。从订单式职业需求分析出发,打破“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采用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培养目标的综合能力、结构特点及课程类别,可设置四类课程模块:(1)基本素质和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强调学生宽基础。基本素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审美观念及文化修养;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基本能力、实际交流能力以及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2)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也叫专业基础类课程模块,旨在满足岗位核心能力需要,围绕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拓宽和加深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在专业群内转岗或在更大范围内的迁移能力。(3)订单课程模块。旨在根据订单企业需要,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4)选修课程模块。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未来需求自由选择,可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
2.课程体系的内容。根据订单式培养的课程结构建立订单式培养的课程体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订单企业的工作岗位为导向,制定突出岗位能力的教学大纲,确定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订单式培养的课程体系内容包括:基本素质和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订单课程以及选修课程。
3.课程体系的内容比例与时间分配。(1)订单式培养的课程体系内容比例。基本素质模块课程:专业必修模块课程:订单模块课程:选修模块课程=30%:30%:30%:10%。(2)订单式培养的课程体系时间分配。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订单课程:选修课程=3:3:5:1。
四、改革的评价机制与提升机制
(1)效果评价机制。在改革方案论证修改之后,予以实施,要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大纲、课件与教材、课程实施方案、课程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价。一是成立评价小组,成员由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同时吸收少量学生参与。二是定期开展评价,包括:每门课开展单项评价,每学期开展综合评价等。三是多样方法评价,主要有:课堂理论测试、实训动手比赛、毕业设计综合评价、实战业绩排行榜等。(2)效果提升机制。校企工作小组将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各环节进行总结、完善,不断提升改革效果,提高订单班培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张智,张美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开发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9):65~66
[2]刘雪松,李盛聪.谨慎看待高职院校订单式教育[J].职教论坛.
2010(6):23~25
[3]张朝兵.高职教育“订单式”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17~18
【关键词】高中课程基地;机器人课程体系;实验室;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2-0062-02
【作者简介】王泰山,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江苏句容,212400)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机器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国内很多人对它产生了兴趣,特别是很多青少年也积极投身到各类机器人的实践活动中,2000年以来各类机器人竞赛在大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机器人教学在普通高中和中小学逐步普及。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把“人工智能初步”和“简易机器人制作”设为技术领域的选修模块。我们发现随着教学机器人的迅猛发展和其性价比的大幅度提高,将智能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引入普通高中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渐趋明朗。
我校于2012年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机器人创新教育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转变课程内容的实施方式为重点。在建设过程中,提炼出“多元、合作、益智、创新”的核心理念,完成了系列实验室的建设与配置,创设了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机器人课程体系,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初步形成。
一、打造多层次系列化的机器人实验室
机器人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基于机器人的教学也就包括这两部分的内容。机器人硬件造型是躯壳,涉及机械、电子、运动学、动力学、控制理论、传感检测等,在高中阶段,与物理学科关系紧密。机器人软件部分,与信息技术学科中的“算法与程序设计”关系紧密,程序是机器人的灵魂。同时算法中的建模用到相当多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学内容又向数学学科延伸,“算法与程序设计”还是高中信息奥林匹克竞赛的基本内容,机器人是程序设计学习的最好载体。系列实验室以“技术课标实验室”为基础,以机电实验室为硬件支持,以虚拟机器人实验室为补充,以竞赛探究实验室为深入,以研究性实验室为拓展。
二、创设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机器人课程体系
基地着眼于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为基础,融合物理、数学等学科相关内容,依托多层次、多样化的机器人实验室系统与网络平台,构建了3个课程模块,常规教学、研究性学习、竞赛,结合信息技术学科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面向全体高一学生开设虚拟机器人课程,以信息学奥赛等兴趣小组为提升,以研究性学习为补充。依托通用技术选修《简易机器人制作》,融合物理学科的相关内容,面向高二年级开设开源机器人课程,以VEX、灭火等机器人项目竞赛以及科技创新大赛相关的其他竞赛为提升。高三年级,以研究性学习等形式,依托研究性学习实验室,开设课程,让有兴趣的学生了解机器人最新发展以及大学的相关专业情况,同时与高校联系,开通与高校的绿色通道,为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做前期铺垫。(见文末表格)
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创新人才
1.营造机器人基地文化氛围。
目前主要通过电子小报活动、班级黑板报、橱窗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机器人科技教育文化氛围。随着基地建设的深入,学校艺华楼3、4层开辟成机器人教学、活动、展示场所,利用展厅展出本校学生、高校学生作品以及目前比较尖端的机器人展品,播放本校机器人教学与各种活动以及最新的机器人发展动态音像,让来访者能身临其境地体验机器人的魅力。
2.开展各种科技社团活动。
成立科技创新社团,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着力培养一批对科技创新有兴趣的人。目前,我们正把当前兴起的创客文化中的相关元素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准备打造我校的“创客”,形成本地区以我校为中心的“创客社区”,进而在更大范围推动我市的科技教育发展。
3.积极参加、举办各级各类机器人活动与竞赛。
以每年一度的校“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开展校内机器人竞赛,以展示学生、教师的作品为主要目的,竞赛中进行评比,设置相应奖项,更好地激发师生对科技的兴趣,远离低级趣味的诱惑,营造以追求科学技术为时尚的校园氛围。
竞赛是机器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器人教育成果的一种展示形式、实现手段和教育的延续。智能机器人竞赛参赛过程对学生有着广泛深远影响,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挫折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
4.多管齐下,增强辐射效应。
(1)开设各级别的公开课、观摩课。通过开设公开课、观摩课来展示机器人教学探索的成果,介绍相关经验,引领地区的机器人教育。
(2)以项目、课题研究带动区域发展。目前我校的国家级课题“普通高中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已经立项,成员涵盖了多个学校,可以带领区域骨干一起进行机器人教学的探索,为区域机器人教学提供示范与支持。
(3)充分利用课程网站共享资源。利用网络同步介绍基地建设、课程开设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与经验,扩大基地对周边的影响,推广机器人课程的开设,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可以从培养创造动机,质疑问难,鼓励发现问题;扩散思维,培养想象能力等方面去展开。创造性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扩散性思维训练来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扩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部分。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呢?我们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中可利用的信息,依托课文找到创造性思维与想象之间的契合点,通过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一、抓住训练点进行扩散性思维训练,加深理解课文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以现实为基础,又脱离现实跨越时空的思维,它是结合以往的知识,形成新的形象,把头脑中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性思维顺利开展。通过想象,学生可以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这个 空间想到另一个空间。
如在教完李绅的《悯农》后,进行想象练习。从诗中,我们看到了农民伯伯夏天锄草松土的辛苦,那么春天的播种,秋天的收割呢?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启发想象:春天,农民伯伯忙着……秋天,农民伯伯又忙着……就是这些一年忙到头的农民伯伯,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为我们送来了必不可少的粮食,我们吃的米饭、面条、馒头、面包、蛋糕等都离不开他们默默的耕耘。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通过想象练习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热爱劳动人民。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教材进行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想象与理解有机结合起来。这种训练使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仅进行了创造性思维的锻炼,而且对文章的内容也理解得更透彻了。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加深理解课文的内容很多。如:学完《狐狸和乌鸦》一课后续说:“第二次乌鸦又叼了一块肉站在树枝上,狐狸看见了会怎么做,乌鸦又会怎么做呢……”让学生懂得不能光听别人的花言巧语;学完《蚂蚁和蝈蝈》想象说话:第二年的夏天很快又到了,蚂蚁又在搬粮食了,几只蝈蝈看到了……让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这个道理。
二、抓住训练点进行扩散性思维训练,体会人物的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材中可训练的篇章设计问题,让学生设想出相当多的可能性以供判断选择来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如:教学《司马光》时,在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后,提问:“要救出小朋友,除了砸缸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异想天开。学生经过积极思考,想出许多办法,如可以打110报警;可以拿根竹竿让孩子拉住爬上来;可以把缸推倒;可以用大吊车把孩子吊上来等等。然后把这些方法与“司马光砸缸”的方法进行比较得出:这些方法有的在当时不切实际,有的会延误时间等,比较的结果是:司马光的方法既快捷又简便,是当时的最好方法,司马光具有聪明、勇敢的品质。这样既能体会人物的品质,又能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如教学《最后的姿势》时可提问:地震来临时,如果谭老师选择躲到桌子底下,结果会怎样?如果和其他学生一起离开,结果会怎样?而谭老师却选择了张开双臂,用身体护住学生,由此引导学生体会谭老师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学生的那种无私大爱,感受谭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深刻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正是这一姿势,让人们深深感动,永生难忘,并对谭老师产生崇高的敬意。
三、抓住训练点进行扩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变通的思维
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人才需求增长较快,其主要的宏观背景是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对外贸易额的急剧增长及企业外向型发展战略的推行,外贸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急需一批懂得涉外经贸业务的新生力量。另外,外资企业在中国推行人才本土化战略,国内企业经营的国际化,都急需大量的外向型的基层管理人才和操作型人才,其中就包含懂外语,熟悉国内外贸易规则的国际贸易管理和操作人才。
随着中国外贸形势的发展,外贸行业岗位分工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外贸行业内部岗位分工的细化,对各岗位的素质要求趋向于专业化,以往要求从业人员在外贸业务各方面工作都必须熟练的用人方式在逐步改变,但外贸企业规模的局限性,对国际贸易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依然很高。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加快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既具有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技术知识,又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技能,熟悉对外经贸行业管理并且具备一定综合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性外贸人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和仲裁者;学生以真实的业务为工作背景,动手完成各项虚拟任务,切实融“教、学、做”为一体,学生的中心位置更加突出,能力提高得以实现,工学结合没有缝隙。
(一)基于真实工作任务改革实训课程内容组织,双证融通
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将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引入课堂,在实训课程设计上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能力为本位”、“在做中学,学中做”及“虚拟公司运作”,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体现基于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设计理念,设计出“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情境,将职业资格考证要求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以虚拟工作任务作为载体,按照交易条件设计过程和成本形成次序化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并体现“双证融通”。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模式的遵循、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环节的把握、考核体系的构架均围绕教学过程“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展开,做到教学内容工作化、教学模式任务化、考核标准职业化。
(二)引入真实工作任务,改革实训教学方法
在实训教学方法设计上,应遵循的理念有:讨论探索知识,即通过分组讨论、小组辩论大比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案例解析理论,即通过案例分析、经典案例分析比赛,提高学生解析理论、运用理论的能力;情境锁定领域,即通过营造工作情境,“引生入境”,激发学生工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工作锻炼能力,即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利用虚拟社会、虚拟公司,完成工作任务,锻炼工作能力;合作提高素质,即通过小组作业,通过严密组织、有效管理,提高学生工作素养。教师应围绕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创设不同任务情境,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双语教学、模拟训练、小组作业等多种提高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建立立体化的实训课程评价体系
在实训课程考核中引入立体化的评价,从实训的态度、方法、过程和效果等四个维度全面评价学生,重视考核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特别是实训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考核方式要多样化,包括实训操作、实训报告、实训态度、笔试、比赛名次等,而且考核过程要贯穿整个实训学习过程。同时要构建校内督导、校内专家、学生、校外专家、企业技能名师参与的“五位一体”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二、教学方法设计遵循的思路
讨论探索知识:分组讨论,小组辩论大比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案例解析理论:案例分析,经典案例分析比赛,提高学生解析理论、运用理论的能力。
情境锁定领域:营造工作情景,“引生入境”,激发学生工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工作锻炼能力:任务驱动,利用虚拟社会、虚拟公司,完成工作任务,锻炼工作能力。
合作提高素质:小组团队作业,通过严密组织、有效管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三、教学方法选取
教师围绕课程培养目标,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和学生喜欢动脑动手的特点,创设不同任务情景,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双语教学、任务驱动模拟训练、小组作业等多种提高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和学的效果。
(一)分组讨论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情况不同,将4-6名学生一个组,以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讨论,最终以组为单位拿出具体的意见,每组推举1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组的意见,其他组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大家共同讨论,这样既锻炼的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小组模拟工作
采用角色扮演,教师扮演公司总经理,学生扮演业务员及业务部经理(组长),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创设真实的业务背景,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进行岗位任务的实施和操练,师生双方共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三)案例分析
在理论知识学习部分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案例,得出小组最佳结论,小组间辩论,教师总结,使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辩论中钻研知识,体会国际经济知识、国际贸易法规及管理在国际贸易中的具体应用及其重要性。
(四)任务驱动,模拟训练
利用实际业务中的真实任务,创设虚拟环境或仿真环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学生模拟工作、模拟管理,教师模拟管理和业绩考核,及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职业感和职业素质。
(五)双语教学
关键词:教学内容;优化;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89-02
在新课标里,北京师范大学郁波教授是这样给科学素养定义的,科学素养有三个层面的解释:一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基础科学知识,二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三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生活方式[1]。儿童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并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因此,我们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科学课,优化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存在的矛盾
在近几年的小学科学教育中,笔者发现:部分单元的教学内容逻辑性、连贯性不强。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否则学生的错误认知会导致思维过程混乱,教学难以正常进行,儿童的科学素养得不到提升。比如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教材五年级的《科学》下册中,第一单元是《沉和浮》的研究性学习。纵观整个单元,沉浮的影响因素较多,按照教材的编排,第一课学生观察了不同材料的物体沉浮后,虽然有了初步感知但是却不研究“不同材料”的物体,反而很突兀地去研究“同一种材料”的物体,紧接着第二课又返回去研究“不同材料”的物体,思维跳跃大且逻辑混乱,很难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另外,教材研究“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时,仅仅是概括出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却没有指明轻重和体积同时按比例变化,其实是密度不变,所以沉浮不变;“不同材料”的物体轻重和体积不成比例变化时,物体的密度变化,沉浮状态也会改变。大部分学生学习完《沉与浮》后都会迷糊,物体的沉浮如何去研究?与轻重、体积到底是有关系还是没关系?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存在一定的矛盾。教材所呈现的内容缺乏一定的顺序性、逻辑性,致使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学习效果较低,儿童科学素养内化较慢。这提醒我们是否应该关注一下科学课中教学内容的优化,从探究认知的科学逻辑性出发,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重组,实现对教学资源的“精细加工”。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改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广大教师转变教材观,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2]。小学科学教师重构教材内容,主要是指教师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加、删减、置换及加工,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形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同样以《沉和浮》单元教学为例,教材的部分内容可以进行以下调整:
单元导入: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沉浮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我们可以从物体及物体所处的环境—液体两个大的方面来研究。整个单元划分为五课时完成,前面四课时研究物体本身与物体沉浮的关系,第五课时研究物体所处的环境—液体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第一课时:观察各种不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引发浮力影响因素的探讨——轻重、体积大小、材料等。首先研究不同材料,轻重和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将不同材料,沉浮与物体轻重的关系进行实验设计,控制其他因素,把一组大小相同的萝卜、橡皮、泡沫、木块等切成立方体按1~4由轻到重的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不同材料,沉浮与物体体积的关系实验设计,控制其他因素,把一组轻重相同的萝卜、橡皮、泡沫、木块切成立方体,按1~4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入水中观察。
过渡:研究了不同材料,再研究同种材料,轻重和体积同时变化、轻重固定但改变体积、体积固定但改变轻重这三种情境的研究。
第二课时:同一材料,轻重和体积同时变化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实验设计,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呢?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浮的吗?如果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会怎样?
过渡:同种材料及重量,铁块在水中会沉,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第三课时:同一材料,轻重固定,改变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实验设计,把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想办法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让它浮起来,观察它浮起来的特点。观察完后,引入排开的水量的实验。
过渡:潜水艇形状不变化,排水量也不变化,如何控制在水里的沉浮?
第四课时:同一材料,体积固定,改变轻重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实验设计,找一个空瓶子,盖上盖子,让它浮在水面上。往空瓶子里一次次地加水,研究加多少水,小瓶子就能沉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过渡:一则有关死海的报道。
第五课时:物体的沉浮与液体的关系。实验设计,把鸡蛋(或马铃薯)分别放入清水和盐水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三、教学内容的优化对儿童科学素养的促进
教学内容优化是通过优化重组等方法,使教学内容进一步逻辑化、结构化、实效化,可以使广大师生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收到优质的教学效果[3]。教学内容优化是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规律与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合理有效的本课程学科知识结构。优化后的教学内容更具有线索性和逻辑性,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的是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儿童科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207-02
根据波特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创新型国家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国家类型,而作为创新型国家的主体之一的高等学校,其基本作用就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肩负着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后备人才的重任。
《机械设计基础》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面向工科类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如采用切实有效的课堂创新能力培养教育,将使得创新能力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最广泛平台,受益学生面更广,使得其作用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因此通过最广泛的课堂教学的方法改进落实提升整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部分优秀学生创新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文以《机械设计基础》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平台,结合机械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色,面向大学生群体,采用头脑风暴、研讨式教学及试验观察等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创新,探索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方法。
1.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得我国大学生习惯于跟随性学习,形成了依赖的心理,思维方式较为固定和单一,缺乏灵活、变通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自我觉醒和发掘,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有关章节设计了话题引导、头脑风暴、研讨式教学和实验观察的互动机制,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能动学习、发挥主动性的局面。
1.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法主要原则有: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不消极旁观;不私下议论,以免影响他人的思考;发言要针对目标,开门见山,不要客套,也不必做过多的解释;与会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切忌相互褒贬等等;并且不进行是非判断,即延迟评价原则,这是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明显区别之处。
为了培养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创新意识及开发其主动性,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中,对“机构的组成”章节进行了基本原理的讲解之后,根据课题组的研究现状,对学生们提出了磨粒排布机构设计的要求,给予他们一周的思考时间。在随后的头脑风暴教学中,教师作为主持人,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参与探索和交流,仅规定发言秩序及鼓励学生发言,学生们则提出的设想,并不断激发出新的设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争相发表各自观点与主张,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活泼,培养了学生创新性思维。
1.2研讨式教学
头脑风暴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师主导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头脑风暴教学中仅是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与见解,但这些思想的正确与否及能否付诸实施,还需对其进行进一步教学方法的改进,否则难以为继。因此,在进行头脑风暴教学后,随之进行了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尝试。
同样针对上述的机构设计问题,让学生们根据机构的组成与运动原理,开展课堂研讨。同学们对不同的见解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几种从理论上行之有效的方案得以保留下来,同学们也对原来的方案进行了不断的修正。通过研讨式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锻炼了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1.3实验观察
通过头脑风暴与研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培养,但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通过实验观察环节加以完善。传统的实验观察一般是大学生按照教师讲的或者实验教材上写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只是机械地重复实验操作,达不到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
此处所指实验观察,是指通过头脑风暴与研讨式教学方法后,大学生的创新观点在实验中得以实施。如针对上述的机构设计问题,借助开放实验室,将大学生们确定的方案在实验中进行进一步实施,并在实验中不断修正具体的设计细节,最后由学生们设计的磨粒排布机构终于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同学们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创新能力也得以培养。
2.教学内容的合理创新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面向的学生来源广泛,有机械类、近机类以及非机类等众多专业的工科大学生,各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要求与目标并不一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创新。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材在内容上主要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缺乏将理论知识合理地运用于实践。因此,需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与背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以及引入与专业相关的最近的教研与科研成果,使大学生能够了解本专业的新知识及发展趋势,拓宽知识面,开阔思路,从而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1教学内容的适当增加与删减
由于各专业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与背景,增加与各专业相关的特色机械设备,删减课程中与专业特点与背景相去甚远,以及陈旧和重复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专业背景,从教学实例的选取到相关实践环节的安排,尽可能贴近专业背景。如对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增加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各类发动机,并对其运动原理、结构及应用等进行详细地讲解;而对于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则增加物流设备方面的教学内容。
2.2教研与科研成果的适时引入
随着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深入,新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不断被更新因此,将近期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大学生了解本专业学术和技术应用发展的最前沿知识,可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如同样对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将国内外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的研究进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样,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引入了与专业相关的前沿知识。这样既促进了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又加强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创新,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其知识面,从而加强了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