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开发区审计重点范文

时间:2023-07-11 16:21:25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开发区审计重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开发区审计重点

第1篇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现状;对策

一、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的现状分析

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有着密切相关,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这些城市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权限,对来投资办厂的外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以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在经历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后,经济开发区已经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开发区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外资能力,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为了更好的为经济开发区保驾护航,政府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巨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一系列的税收优惠等措施的落实到位,这些举措为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和制度保障。毫无疑问,经济开发区财政部门有效的财政管理工作为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铺垫了可靠的财务基础和管理制度,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良好发展的环境做出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努力。我们在充分肯定政府财政管理工作成效卓著的同时,也要看到在财政管理过程存在的不足,也是值得我们特别去关注的问题。

第一,存在财政收支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存在着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的问题。在财政管理的实践当中,财政收入是财政管理中一个“漏洞”所在。一般而言,财政收入主要是通过税收的形式完成的,税收是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来源。在税收的过程中,财政管理中的征管漏洞就显现出来了,核算的范围小而且核算的程度不规范,以至于收入来源呈现出稳定的特点,具体来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部分单位存在刻意欠款或者故意偷逃税的行为。在审计的过程中,通过对一些单位现有资料的的审计情况来看,发现部分单位通过所谓“工作”的形式可以拖欠税款,对于有些应该缴纳的税款而并没有缴缴,存在长期大量欠缴的现实情况,更有甚者,有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通过操纵经营情况,瞒报实际的营业收入,通过这种方式逃税漏税;第二个方面,部分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虚假亏损”情况,必须承认的是,这些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确实存在着亏损的结果,但是,也必须看到有的企业为了不承担企业的责任故意申报虚假的生产信息,以达到减轻企业责任的目的。众所周知,企业在投产后是需要一段时间才可以正式盈利的,在这之前的过程中亏损是一种正常存在的现象,但是一些企业通过做假账的形式将利润转移给其他投资者,导致企业账面长期处于亏损才的状态,这些虚假的亏损状态使得经济开发区的财政税收收入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损失状况;第三个方面,目前,财政支出方面也存在这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情况,经济开发区财政的收入不仅要为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而且,还有包揽其他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引起支出结构不合理、超范围超标准的支出等现象。政府的这种“大包大揽”式的管理方式,导致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和产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资金的浪费现象令人担忧;除此之外,行政管理支出费用较高、各部门机构的扩大和工作人员的扩充等都给财政增加了负担。

第二,财政管理工作中预决算程序不合理,业务人员职责不明确。作为一级重要的财政管理部门,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中存在预算和决算程序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在预算过程中,《预算法》是主要的指导法律,是经过同级人代会的审查批准,但在实际的预决算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相关的工作。另外,财政部门在机构、人员的设置上存在着职责不明,业务不熟练的现象,甚至存在这一名业务人员同时兼任多项职责的现状。岗位人员职责不清,岗位设置与职务分离,使得财政职能弱化,对国有资产难以有效的实施监督管理。比如,有些,土地出让金等形式的基金预算收入,并未未纳入预算管理,导致了经济开发区财政收入出现不足的现象。

二、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首先,政府缺乏“公共财政”意识。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政府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又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情,导致了税收等财政收入支出结构失衡。在收支失衡的条件下,政府只能通过压缩的支出达到平衡状态。从主观层面来言,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工作中,政府职能过大,承担了一些需要市场来调节的公共职能。从客观层次而言,目前现存的税制制度对域间实际情况的差异考虑较少,对不同区域采用统一的比例标准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目前,经济开发区自主招商、市场化运转较高,而经济开发区的仍然有较大的管理权限,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只要做好自己的份内的事情就会,为市场发展制定指导性的建议,比如,开发区财政可以在区域内规划配套基础设施等事务管理中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其次,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着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在目前的体制之下,开发区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属于市级财政的一部分,但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扮演着实在的实体政府的职能。所以,开发区管委会的职能配置并不适合自身管理职能的需要,导致经济开发区的事权、财权偏大,而机构人员配置则显得相对简单,这一不对称的管理机制给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内部机制的不完善必然会出现监督缺失情况的出现,就像是一名工作人员同时兼任多个不同岗位的情况。

三、提升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如前所述,针对目前经济开l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有效对策。

首先,要协调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公共财政”的概念。作为政府而言,加强公共公益投入是政府应有的责任,这对于营造开发区良好投资环境意义重大。与此同时,政府要转变自身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提供开发区财政管理工作的社会效益。此外,立足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赋予开发区财政管理以实体政府的权限,健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不能简单的适用派出机构的管理模式。

其次,完善收支平衡结构,加强财政预决算的监督审核。开发区财政局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重点企业要重点关注的同时,要加大监督力度,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在培育区内支柱产业的过程中,要以发展有前途的高科技项目企业为主,淘汰落后产能和信誉差的企业,进一步完善政府的收支平衡结构。此外,开发区财政局要加强财政预决算的监督审核,严厉打击逃税、偷税等行为,保证税收收入的来源。为了更加有效的实现对财政机制的监督,要积极推行现有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的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真正要杜绝一些不上“账目”支出,减少监督的难度,堵住监管的漏洞。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高度重视审计这一环节在财政管理工作的监督中的地位,防范财务可能带来的风险。再实际的财务工作中,切实发挥审计的监督功能,加强落实财政预算执行的力度。财政工作无小事,事关百姓关注的切身利益,每一个财政问题都是百姓关注普遍热点问题,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正听取群众的呼声。对于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违法违纪和经济类的问题,要加强与相关部分的沟通联系,及时将审计结果和有关资料提交给有关负责部门,特别是要加大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

第三,建立常态化的人员培训机制,挑选业务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所以,既要加强现有业务员的专业培训,又要通过不同的渠道招聘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素质的人才来弥补目前的人才缺乏的现状。

第2篇

从年4月1日起,全县农村低保再次实行提标扩面,年保障标准由860元提高到1000元,保障覆盖面由3.5%提高到4%。同时,对年、年已纳入农村低保的对象进行全面复核,重新评议、公示、审批。

二、分类施保

根据农村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家庭成员病残和家庭实际生活等情况将其分为三类:一类人员为丧失和严重缺乏劳动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人或法定赡(抚、扶)养人没有赡(抚、扶)养能力的家庭,列入长期重点保障范围,实施全额补差,所占比例控制在8%以下,补差标准860元-1000元,一年审核一次;二类人员为大病、重残、单亲困难家庭,列入重点保障范围,实施大部补差,所占比例为60%左右,半年审核一次;三类人员为家庭劳动力相对薄弱或因灾、因病及其它原因造成临时困难的家庭,列入一般保障范围,实施适度差额补助,所占比例控制在30%左右,并按季度跟踪随访,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三、操作程序

(一)严格执行评议程序。村(居)委会,要在个人申请和村(居)两委提议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到每个申请人家庭入户调查,切实核清申请人家庭收入。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规定,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或两委扩大会议,坚持“按标施保”的原则进行收入核算和民主评议。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代表必须超过半数;召开村(居)两委扩大会议,村(居)民代表人数最低不少于5人,保证每个村(居)民小组有1-2名村(居)民代表,要尽可能的增加村(居)民代表人数。进行民主评议时,可邀请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并允许村(居)民旁听;乡镇包村干部要到现场全程指导,并与出席会议的全体人员一起在评议记录上签字,同时对评议结果负责。

(二)严格执行公示制度。村(居)委会、乡镇(经济开发区)、县民政部门要在完成审核后分别进行公示,其中第一榜公示不得少于7天,第二、三榜公示不得少于5天。公示内容要详细(包括户主姓名、保障人数、家庭年人均收入、拟定保障类别等相关内容),公示张贴到每个村民小组,并拍照存档。

(三)严格执行入户调查制度。村级初审时,入户调查率要达到100%,乡镇(经济开发区)在审核时,一定要入户调查,入户率不得低于20%,乡镇(经济开发区)审核与村民主评议同时进行。县民政局审批时,入户抽查率不得低于10%。

(四)严格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保障对象能进能出、保障标准能升能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结合这次提标扩面工作,对年、年已纳入农村低保的人员进行全面复核,张榜公示,实行动态微调。

(五)健全信息统计报告制度。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明确1名懂电脑、会操作的人员,专职负责农村低保信息统计台帐的录入上传工作,并将电子台帐制成光盘上报县民政局。

(六)建立村干部直系亲属享受农村低保申报制。村(居)委会,对辖区内村(居)干部亲属申请低保的,要特别注明,严格审核,若符合条件,必须经乡镇(经济开发区)包村干部和主要领导审核签字同意后,再上报县民政部门。

四、加强领导

(一)成立组织,密切协作。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序开展,县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民政、财政、监察、、审计、相关金融部门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切实将此次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全面复核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民政部门:负责牵头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业务培训、摸底测算、分解指标、组织实施。

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测算、筹集和使用管理。

监察部门:负责全程跟踪监督、检查,查处违纪违规案件。

部门:负责来信办理、来访接待工作。

审计部门:负责对操作程序及资金筹集、运行的跟踪审计。

金融部门:按照《关于免收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费用的通知》(民保字〔〕26号)要求,负责组织打卡发放。

(二)分片包干,强化督导。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指派副科级干部分片包干到乡镇(经济开发区),县民政部门要派人到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负责全程指导。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指派干部分片包村(居)指导,并对村(居)委会的评议结果负责。

五、时间安排

此次提标扩面和年度复核工作量大、任务重。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认真部署,周密安排,稳步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让群众满意。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5月1日-5月10日,为制定方案,宣传、动员阶段。

第二阶段:5月11日-5月15日,为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培训、摸底测算、分解任务阶段。

第三阶段:5月16日-6月30日,为开展入户调查,申请、评议、公示阶段。

第四阶段:7月1日-7月25日,为审核、审批,上报新增扩面保障人员花名册(制作光盘),打卡发放低保金阶段。

第五阶段:7月25日-7月31日,为分析汇报阶段,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对农村低保扩面工作进行总结。

第六阶段:8月1日-8月6日,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对农村低保工作“回头看”活动,查缺补漏。

第七阶段:8月7日-9月10日,为组织检查阶段,对新增保障对象进行抽查。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农村低保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民生工程的重点。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各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保民生、促发展的高度,把做好农村低保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行动,切实抓紧抓好。

(二)认真实施。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责任,按标施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

(三)广泛宣传。各有关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宣传低保政策、操作程序及实施效果,要突出正面报道。镇村两级要通过宣传栏、村级小广播、标语、明白纸、公开信等方式加强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第3篇

(1)经济指标的分析。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通过分析找出差距,进而提出下一步要求,制定下一步措施。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统计局。责任单位:市经贸委、财政局、外经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

(2)项目建设的分析。对重大项目、重点工业项目、城建重点项目、招商项目等,分析项目建设进度及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城建重点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各项目责任单位。

(3)招商引资的分析。针对土地、报批、资金、政策等,分析现状,研究对策。分析预测今年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完成情况,特别对于成长性强的工业项目、城市建设功能性项目,研究相关吸纳、扶持措施。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局、建设局、市台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环保局、规划局、房管局,国税局、地税局等相关部门。

二、突出项目,强力推进2.围绕年初排定的130项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着力加大有效投入,确保年内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0亿元、力争1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重点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重点项目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3.抓好列入省重点的七个大项目。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徐矿集团、南水北调办公室、徐工集团、恩华药业集团,沛县人民政府、邳州市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4.抓好投资5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

(1)对阚山电厂、中能万吨多晶硅、徐烟“*”综合技改、工程机械与特种车辆、宗申60万辆电动车等在建项目抓进度。牵头单位:市经贸委。责任单位: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徐工集团、徐州卷烟厂、贾汪区人民政府、铜山县人民政府、邳州市人民政府等。

(2)对沛县150万吨液相甲醇、花厅酒业30万吨燃料乙醇等前期项目抓推进。牵头单位:市经贸委。责任单位:沛县人民政府、新沂市人民政府等。

5.对阚山电厂等尚未办理审批或核准手续的重大项目,按照一条龙服务要求,全力以赴向上汇报争取,力争尽快办理相关手续。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有关项目责任单位。

6.涉及环评手续问题的10个项目,市环保局要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办理。牵头单位:市环保局。责任单位:有关项目责任单位。

7.扩大现代服务业投资,重点抓好中央国际广场、沃尔玛、汉之源、金鹰二期等大型商贸设施、10大专业物流、12个大市场项目建设,加快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资源整合,推进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项目责任单位。

8.加快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进度。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泉山区人民政府、市城司。

9.切实抓好今年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牵头单位:市城建重点办。责任单位:铜山县及鼓楼、云龙、泉山、九里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10.抓好重大项目储备,精心谋划招商。超前谋划一批旗舰型、产业型、基地型大项目,特别对我市重大招商活动进行成果分析,把有意向、在谈的、已经接洽的项目,都纳入重点项目储备库,由市相关招商服务中心尽快组织人员,开展重点招商,落实投资主体。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市国资委、经贸委、农工办、乡镇企业局等相关部门。

11.提前安排*年城建重点工程计划。牵头单位:市城建重点办。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及市有关单位。

12.抓好城市中心商圈、云龙湖北部、九里湖生态湿地公园规划编制。牵头单位:市规划局、九里区人民政府。

13.狠抓拆迁推进。市建设局会同劳动保障局、民政局研究制定拆迁工作的后续政策,把介于城乡之间、亦工亦农群众医保、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与加快城中村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市重点办要加强协调、调度,督促落实区级动迁项目包干责任制。牵头单位:市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鼓楼、云龙、泉山、九里区人民政府。

14.在报批方面,做到报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融洽对上关系,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争取,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特别对阚山电厂、申佳铬合金等4个尚未办理审批或核准手续的项目,按照一条龙服务要求,全力以赴向上汇报争取,力争尽快办理相关手续。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各重点项目责任单位。

15.破解土地瓶颈制约,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1)节约集约用地,提高投资强度。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根据重大项目安排和前期进展情况,在用地指标上进行倾斜,对维维彩印包装、银龙电线电缆异地改造等29个尚未办理用地手续的项目,积极争取点供指标,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要。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项目牵头单位。

(3)盘活存量用地。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16.破解资金制约,保障项目实施。(1)提高存贷比。今年全市银行贷款增幅高于GDP增幅、力争达到18%以上,新增贷款有新的突破、力争达到110亿元以上,新增存贷比显著提高、力争达到60%以上。牵头单位:市人行、徐州银监分局、财政局。责任单位:市各金融机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今年,全市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力争达到50亿元。牵头单位:市乡镇企业局。责任单位:市经贸委、人行、徐州银监分局、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3)发展诚信经营促进会会员。今年,中小企业诚信经营促进会向县区发展。牵头单位:市工商联。责任单位:徐州工商局、人行、财政局,市中小企业诚信经营促进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4)组织银企洽谈会。今年,重点组织全省工商业融资洽谈会,县域经济、开发区等银企合作活动。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人行、乡镇企业局、银监分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金融机构,各有关企业。(5)保障城建重点工程资金需求。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城建重点办。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建设局、新盛投资公司、各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

17.在工作机构上,参照“重点办”的模式,由市发改委牵头成立大项目协调办公室,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分管负责人入驻,授予审批签字权,集中会办项目。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经贸委、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

18.加大审计结果媒体公示力度,重点对省为农村办的“五件实事”的资金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在媒体上进行公示。牵头单位:市审计局。

19.抓好政务公开、政务提速、政务廉洁、政务效益分析等,进一步加大效率效能建设,研究具体的测评办法,年底对各部门进行测评。缩短行政审批时限,促进政务提速。继续抓好“中梗阻”问题,开展不合格处室评议工作。查处不依法行政、、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案件。牵头单位:市监察局、市级机关工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行政服务中心,市各有关单位。

20.在制度建设上,健全重大项目领导负责制、难点问题市政府例会制等项制度,创新管理方式与服务手段,提高重大项目在综合考核中的分值比重,对项目落实和服务等情况进行考核、兑现奖惩。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各重点项目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

21.严把质量、安全和廉政关口,全面提升建设质量和水平。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建设局、监察局。责任单位:各项目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2.5月中旬分别召开实事项目和城建尚未开工项目情况调度会,分析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城建重点办。责任单位:有关项目责任单位。

三、扩大招商,强化对接

23.实现我市全年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增长30%,各县(市)区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牵头单位:市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国资委、经贸委、农工办、乡镇企业局等。

24.强化产业对接,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产业升级招商和新兴产业招商,有效整合工程机械及特种车辆这一主导产业和建材、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加快产业配套和产品链条延伸。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台办、侨办、农工办、乡镇企业局、国资委,徐工集团,各资产经营公司。

25.力促一批与我市优势产业关联度紧密、配套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尽快落地;大力引进我市优势产业中缺少的上下游产品、急需的关键技术与高层次管理人才。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人事局、科技局、台办、侨办、农工办、商贸局、乡镇企业局,徐工集团、徐矿集团、大屯煤电公司等。

26.深化开发区“松绑放权”,彻底解决影响项目审批、企业进驻和园区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超前规划、加快动迁步伐,本着节约实用、适度开发的原则,推进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贾汪区人民政府,各省级经济开发区,市经贸委、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公用事业局、国土资源局、园林局、市容管理局、行政服务中心。

27.巩固新沂、丰县与苏南开发区合作共建关系,积极争取将其他县(市)和贾汪区纳入南北开发区挂钩共建政策框架。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贾汪区人民政府,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等。

28.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努力使徐州尽快形成4—5家拥有250个房间以上的五星级宾馆。牵头单位:市外经贸局、旅游局、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9.强化招商人员专业素质,针对招商引资中产业门类的差异性和项目特点,加强分类培训、实战培训,重点提高招商人员对土地性质、出让方式、税费减免、产业政策、审批权限、报批跟进等业务知识的熟悉程度。牵头单位:市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经贸委、法制办、国土资源局、地税局、环保局、建设局、规划局等。

30.对徐州(香港、东莞)投资推介会等招商活动的效益与成果进行综合评估,逐一列出项目清单,强化全程跟踪和落实,确保签约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经贸委、外经贸局、新城区建设指挥部、纺织集团、供销总社。

31.及早着手、精心筹备工程机械暨特种车辆展销会、十洽会、徐州(苏州)联谊会、日韩推介会等招商推介活动,力争取得更大成效。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委宣传部、农工办,市旅游局、文化局、*局、接待办、台办、侨办、外办、商贸局、乡镇企业局、徐工集团、中国汽配城等。

32.加快出口品牌建设,大力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工程机械、网架、钢材、农副产品等出口。牵头单位:市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办,市发改委、经贸委、农业局、林牧渔业局,徐工集团等。

33.坚持按块状开发、按功能开发、按主要道路开发的理念,努力形成城建开发的集中效应。牵头单位:市建设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九里区人民政府。

四、研究对策,打造环境34.比较分析徐州在劳动力、土地、税费、水、气、电、物流、房地产价格等方面成本情况,统筹考虑控制全市商务成本过快增长的计划,有效降低硬商务成本。牵头单位:市统计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局、劳动保障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房管局、交通局,国税局、地税局等相关部门。

(1)土地价格。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2)劳动力价格。加强针对性分析,强化技能型劳动力的培训,使初始型劳动力尽快变成技能型劳动力。牵头单位:市劳动保障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扶贫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以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提高涉农资金使用绩效为目的,积极创新涉农资金监管方式,强化乡镇(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干部涉农资金管理职责,确保涉农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和谐。

二、工作目标

通过推行乡镇(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进一步前移监督关口,下沉监督重心,探索建立监督到位、监管有力、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的涉农资金监管机制,实现涉农资金监管体系更加完善、资金安排更加合理、资金使用更加安全、使用效益更加显著、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

三、基本原则

(一)明确职责、就近就地。乡镇政府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责任主体,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工作在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包村干部代表乡镇政府履行涉农资金监管责任,充分利用包村驻点的便利,就近就地开展涉农资金监管。

(二)多方联动、发挥合力。监察、财政、发改委、教育、民政、住建、交通、农委、水利、卫生、计生委、审计、林业、环保等部门共同参与,支持配合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加强对包村干部涉农资金监管工作业务培训,督促乡镇(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包村干部履行涉农资金监管职责,多方联动、齐心协力,整体推进涉农资金监管工作的开展。

(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包村干部要重点监管项目类资金、补贴类资金和村级集体“三资”,突出把握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三个监管环节,并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作用,确保涉农资金运行公开、透明、安全。

(四)试点先行、逐步推广。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选择槎水镇和黄泥镇2个乡镇进行试点,2015年上半年,在总结完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县推广。

四、主要内容

(一)补贴类资金监管。按照“部门管事、财政管钱、乡镇管册、银行管发”的方式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协调一致”的原则,强化补贴补助资金政策落实。重点监管政策宣传、调查摸底、评议程序、张榜公示、对象确定、动态管理、信息报送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实现资金监管常态化。

(二)项目类资金监管。发挥乡镇就近就地监管优势,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重点监管涉农资金项目的规划、申报程序、公开公示、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工程质量、实施进度、检查验收、决算审计、资金报账、项目后续管护责任制落实和项目档案资料立卷归档等工作。

(三)村级集体“三资”监管。完善“三资”委托服务机制,实现“三资”归口管理,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包村干部的监管职责,在村级财务和村务重大事项上,实行“四议两公开”,变事后监管为事前、事中监管,重点监管财务收支的规范核算,资产资源的有效管理、处置和保值增值,以及债务的防范、控制和化解等。

五、试点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10月20 日—11月30日)。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确定试点乡镇,搞好干部培训,为试点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二)试点阶段(2014年12月1日—2015年5月31日)。选择槎水镇、黄泥镇开展试点,为全县全面推开积累经验。县乡镇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程参与试点,及时发现和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情况和问题。

(三)总结完善阶段(2015年6月1日—6月30日)。县乡镇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成员单位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为全面推行做好准备。

(四)全面实施阶段(2015年7月1日后)。在全面总结提升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乡镇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确保乡镇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工作扎实推进,县政府成立乡镇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抽调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将此项工作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抓好落实。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选择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人员负责包村工作,特别对工作基础差的村要精心安排包村干部。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与各包村干部签订监管涉农资金工作责任书,明确权力、责任和义务。县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指导协调,积极支持乡镇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工作的开展。

第5篇

以全面开展对种粮农民补贴工作专项检查为切入点,以维护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为着力点,以纠正和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保障资金管理使用安全为关键点,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农民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过专项检查,力争实现政策制度设计更加完善、部门管理职责更加明晰、资金监管体系更加完备、资金统筹安排更加合理、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显著、广大农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分级负责,严格把关。专项检查实行市、镇乡、村分级负责、各相关部门严格把关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全面推进,突出重点。既要对种粮农民补贴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又要突出重点,着重检查农民群众关心、社会各界关注、矛盾突出的种粮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三)统筹分工,协调配合。要建立专项检查工作组织保障机制,市级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各镇乡、经济开发区要统一协调、明确责任,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统筹推进专项检查工作。

(四)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坚持一手抓专项检查、一手抓长效机制建设,既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坚决制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又注重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对种粮农民补贴政策的有效落实。

三、检查范围和内容

(一)专项检查的范围。

年度我市发放种粮农民补贴的12个镇乡和经济开发区。

(二)专项检查的内容。

1.种粮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包括镇乡、经济开发区是否制定相应的对种粮农民补贴资金实施方案,补贴政策宣传是否到位,补贴面积是否按政策规定落实到户,镇乡、村有无虚报面积的情况,是否按规定公示等。

2.补贴资金管理情况。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补贴资金是否实行专户管理、专账反映、单独核算,是否按规定时间过“一折”全部发放兑付到户。

3.补贴资金发放情况。有无代领代扣补贴资金,以补贴资金抵扣农民上交费用情况,有无存在多头申报、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有无存在补贴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的问题。

4.“一折”存折管理情况。有无收回农民“一折”专用存折,有无随意发放、多头发放的问题,重点检查新增户、种粮大户的种粮补贴政策落实情况。

5.对广大农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

四、时间安排

此次专项检查工作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自年8月30开始至9月30日结束,分五个阶段。

(一)部署动阶段。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监察、财政、审计、农办、农委等部门参加,成立专项检查工作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动专项检查工作。各镇乡、经济开发区要按照检查组的统一部署,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

(二)自查自纠阶段。12个镇乡和经济开发区要按照专项检查的要求,对本单位情况开展全面自查自纠。

(三)重点检查阶段。市专项检查工作组根据各地自查自纠情况,结合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制定重点检查方案,确定重点检查的对象和检查方式,对相关镇村进行重点检查。主要采取抽查方式,抽查被检查镇乡和经济开发区有关种粮大户,检查面不少于20%。以听汇报、看账册、查资料、向农民直接询问核实和明查暗访等形式,对种粮补贴工作进行深入的检查。对农民群众来电来信反映的问题逐一重点检查。

(四)处理整改阶段。各镇乡、经济开发区要根据自查自纠情况和市重点检查反馈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整改,并于9月25日前完成整改工作。整改情况报市专项检查工作组,整改数据由各镇乡、经济开发区财政部门负责汇总上报市财政局农业科。

(五)总结汇总阶段。市专项检查工作组全面汇总各镇乡、经济开发区检查情况,并对专项检查工作进行总结,全面、客观评价当前对种粮农民补贴政策落实情况,总结专项检查工作做法和成效,提出改进和加强对粮食直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乡、经济开发区和市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专项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尽快成立工作机构并抽调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市相关部门必须确保抽调人员落实到位。检查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相互配合、落实责任,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健全工作机制。专项检查必须建立完善的分级负责工作机制。一是统一组织机制。要及时研究明确专项检查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加强各环节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促。二是分管工作机制。市专项检查工作组要合理分组分工,负责对所检查单位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等工作。三是协调配合机制。市各成员单位在检查工作中应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检查工作任务。四是定期报机制。各检查小组要主动将专项检查工作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向市专项检查工作组报,重要事项应及时向领导报告。

第6篇

关键词:长春开发区 发展 国家级技术开发区

一、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简述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经济技术开发区指的是,在沿海或是其他地区的开放性城市中,分出一小块区域,在这块划出来的区域内集中大部分的财力、人力和物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这一小块区域打造成能与国家标准接轨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对外资进行吸收及利用、对工业项目进行兴建,加大出口产品的发展和加工。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以高科技产品为主打产品的现代化先进工业结构,使此处成为重点区域,主要经营对外经济贸易,成为所在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榜样。

(二)开发区对国民经济起到的推动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很多方面起到推动的作用。它具备很多方面的功能,具体如下:首先,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加快了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其次,对传统观念对发展的束缚起到突破的作用,改革多方面体制,在市场化经济建设过程中起到带头的作用;第三,中国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带领下,开放性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最后,帮助国内引入更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更为完善的管理经验,更多具备高素质的包括技术类和管理类的人才被培养起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二、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

(一)发展的原则

有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方面的工作会议在2004年12月召开,会议制定了开发区需遵守“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开发区主要是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大力发展现代化制造业,重点优化出口结构、重点发展含高科技技术的产品、重点发展具备高附加值的服务类行业、将我国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发展成为具备各种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区。通过这一原则可看出,中国在发展方式上的转变及国际和国内在经济环境上的转变,开发区开始开启了向“内涵式、集约式”转变的进程,发展方式发生了转变。

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条例中,我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总体目标的内容主要包括有:努力发展成为结合体以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及加快国内发展速度;成为跨国企业的重要承接基地;帮助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国家能快速的对经济结构做出调整,成为主要的支撑点;帮助信息工业的快速发展及所在城市能更快的完成城市化进程,成为推动的重要力量;帮助全国范围内实现科技的创新,实现体制的改革,促进循环经济的形成,成为发展的排头兵。

(二)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状况简介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的7月,同年10月被排入省级开发区的序列中,共有30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在1993年4月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00年和2003年长春市政府经过两次调整及区划,现拥有112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其中包括两个街道一个城镇,整个区域总人口数达20万。

长春经济开发区最早成立时,缺乏人力及资金,在招商引资上,不仅面临着来自附近地区的开发区的竞争压力,还有来自沿海发达开发区的竞争压力。在长春经开发区的多方面的努力下,对基础设施加大了建设力度,对管理体制进行了改进,在十余年艰苦的“一次创业”的努力下,终于摸索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使开发区的长远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及经济发展方面,为长春市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三、帮助国家级开发区快速发展的推动措施

(一)对立法进行加强

对于相关立法部门,建议其在新的发展要求下对《国家级开发区条例》进行研究,为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合适的条例,结合各地区的发展特点,制定具地方特色的政府规章和法律法规。保证国家级开发区的体制能够做到制度化,保证位于国家级开发区中的管理机构,能够成为执法的主体,在管理时有一定的职能和权限,具备自己的法律地位。规范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使管理的机制和体制都得到创新。

(二)对开发区的扩容持鼓励态度

国家在管理和调控土地时,有一定的核心内容,那就是保证土地能够得到集约高效的利用,国家调控土地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经济的发展。在已经有了完整规划的土地上,并且是得到国务院批准才进行规划的前提下,如果该经济开发区符合土地集约的标准,又与城市总规划吻合,土地的利用全部在总规划的要求范围内,那么对这一区域的开发区可以放松扩区的政策。如此一来,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可以较好的做出处理,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同时也防止了资源的浪费,间接的对土地资源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在土地集约的利用率上可以进一步起到榜样的作用,在开发其他地区的土地资源时,也可起到示范的作用。对那些在土地利用时出现重视规模轻视效率、滥用耕地、重视扩展轻视挖掘、对外资引入重视而轻视对土地的规划,在评价土地集约的利用率时显示为不合格,那么此类土地申请者在审批不能让它通过,对这些现象进行归并及整合。

(三)建设动态的管理机制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财务情况及经济发展审计机制的建立,可以将有强劲的发展动力,有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区位优势明显,操作合法的省级开发区,可以考虑将之编入国家级开发区的序列中。对于那些过分强调发展的速度和眼前效果的国家级开发区,并造成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管理紊乱、土地利用效率差的后果的,限定期限要求它们整改,或进行降级处理,或归并整合这类国家级开发区。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建设 总体规划效益 经济效益 环境伦理问题 对策

环境伦理将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从理论上结束了把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相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明确了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并需要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因此,一个资源管理系统所追求的,应该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伦理效益的综合,并把系统的整体效益放在首位。

一、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效益

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是由“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构成的一个整体园区,集装备工业、重化工业及现代农业研发基地于一体,是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

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坐落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城区南郊,东临嫩江,南接富拉尔基城区,西连富拉尔基油田,北与梅里斯区接壤。开发区规划面积14.68平方千米,划分为六个功能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旅游园区、科技教育区、党政办公区、商贸住宅区。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为省级开发区。

开发区建设期为15年,分三个阶段:1.2005―2010年,基础设施建设起步,完成机械加工工业园、新型建材工业园、煤炭化工工业园的“七通一平”建设任务。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增加值8亿元,利润8000万元,税金1亿元;2.2011―2015年,完成三个园区的全部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设其他功能区。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增加值20亿元,利润2亿元,税金3亿元,GDP达到25亿元;3.2016―2020年,六个功能区建设完成,工业园区总面积达到5平方千米。到2020年末实现工业总产值70亿元,增加值28亿元,税金4亿元,GDP达到30亿元。

开发区的发展定位是:围绕为大中型企业服务,大力发展吃配经济,建设四个产业集群,打造四个亮点。“四个产业集群”即装备制造、钢铁化工、新型建材和现代农业集群;“四个亮点”即把开发区建成承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任务与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建成为大企业发展服务的平台,以及与大企业发展配套的协作点;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以及黑龙江省西部城市发展的闪光点;建成区域性促进再就业的落脚点。到黑龙江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投资兴业,可以为您提供最完善的基础设施,营造最好的投资环境。让您享受最优的政策、最佳的服务、最大的回报。[1]

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效益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4年,一期工程已于2004年10月全面竣工。一期工程完成项目投资总计3343万元,包括给水工程、供热工程、供电工程、煤气工程、通讯工程、污雨水排放工程、道路建设工程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按期交付使用,并于2005年10月被省政府纳入哈大齐工业走廊,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15个项目之一;2005年12月,被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为省级开发区。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各方面都取得很大进展,2007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3.5亿元,2008年上半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7亿元,实现利税近1亿元,先后被省科技厅确立为省级科教企业孵化器,被省中小企业局确定为省中心企业创业基地,被省财政厅确立为省财源技术重点扶持单位。继续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是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重要职责。

二、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建设经济效益显著

作为齐齐哈尔市装备工业重镇,富拉尔基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备受瞩目。截至2007年底,全区工业总产值实现156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35户,全年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应缴税金分别达到22亿元、6.5亿元、20亿元、1.5亿元和0.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7%、62.5%、37.9%、5%和44.4%。强劲的发展态势表明,该区积极抢抓“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机遇,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钢铁化工产业、建材产业、非粮农业产业等四大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强区成效显著。

“吃配经济”发展迅猛、“配套蛋糕”越做越大,成为富区工业经济发展新亮点。针对富拉尔基区国有大中型企业云集的实际,区委、区政府科学确立了“围绕现有企业上配套、围绕特色资源上项目”的发展思路,分享大企业的“溢出效应”。近几年,一重集团高、新、尖配套产品市场广泛,外包项目逐年增加,为地方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市场。目前,已有大华电器、富重传动设备、一重附具、兴重机械等一批区属地方企业为一重配套生产,并已形成装备制造业集群。2007年,富区承接并启动了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集群基地建设任务,新续建单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达到36.34亿元。目前,区域四大产业集群企业扩大到80户,吃配率在65%以上,年配套产值达120亿元,企业生产销售一路走高。

经济开发区被业界形象地称为企业生成和发展的“孵化器”和“发动机”。多年来,富拉尔基把位于“哈大齐”工业走廊内的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建设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累计筹措并投入资金近亿元,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开发区入驻企业已达到24个,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2亿元,利税4600万元。其中,林田生态和龙晖药业等一大批入驻企业已经进入投资回报期。2007年,开发区企业公寓建设项目开始实施,由开发区建设企业标准化厂房车间及附属服务设施,入驻企业投入生产设备和流动资金后,便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为大企业进行产品配套的能力,大大降低入驻企业成本。目前,企业公寓项目的一期工程基本完工,签订入驻企业5户,达产后可实现配套产值3.4亿元,利税4000万元。同时,作为齐市首个开发区企业公寓建设工程,该项目成为全省财源建设重点扶持项目和试点,并被列为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2]

在取得可喜经济效益的成就面前,只有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居安思危,正视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环境伦理问题与对策

“环境伦理”主要以保护地球资源和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生产生活中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循环使用资源等环保理念。在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进行规划研究,是实现开发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保障工作,它将为开发区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选择、经济结构类型的确定和工农业合理布局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提供指导。

(一)环境伦理问题

富拉尔基区是全国有名的环境污染重灾区,这种环境污染是有历史原因的,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许多援建项目落户于富拉尔基区,形成了钢铁机械城的格局。后来,一些重化工企业又安家在富拉尔基区,进一步加剧了富拉尔基区的环境污染,迫使我们走上了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沉痛的教训和高昂的学费使党和政府的决策者们头脑清醒起来,在筹建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的过程中,始终把环境伦理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如何在规模上进行整体布局和规划的调整,使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显现集约效益也是今后开发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2.今后,开发区会朝综合性方向发展,处理好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开发区功能互补,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发挥各部分之间的集约效果,是提高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效益的重中之重。

3.提高开发区单位面积内的经济效益,同时更好地发挥开发区的辐射作用是今后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问题的应对策略

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将开发区更多地推向市场,依靠市场进行重组,同时中介机构和民营企业也是开发区今后发展过程中新的活力。

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把握综合效益,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

1.生态保护与恢复

管道挖掘经过地段管道铺设后,回填时应使表土复原,平整压实,并恢复植被到原来状态。

管道施工移栽树木应在不影响管道安全的前提下回植复原。

施工临时占地(主要是管道沟、弃土堆),应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主要应采取植树种草相结合方式,在管线中心两侧2.5m内可种草,2.5―3.5m可种植浅根植物。

破坏路面区域应及时进行路面修整,恢复路面交通运输。

2.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

污水处理厂施工期间,应在污水处理厂现场修建小围堰,并设置临时排水系统,控制地表剥离面积,保护植被,尽可能减少土壤侵蚀。污水处理厂在施工时严禁将弃土石倾倒于江中。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在污水处理厂周围应建设绿化带。污水处理厂应设立防护带,根据类比调查,防护带宽度应为厂界外150米以上。

加强绿化美化,绿化率应不低于厂区总面积的30%。厂区绿化要乔、灌、草结合,实现多层次绿化、美化,并达到净化空气、降噪吸声的目的。污水处理厂设定为200m,该范围内禁止建设居民区、旅游区等人群集中区。

3.实施清洁生产

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的清洁生产意识,使大家认识到清洁生产是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必由之路。

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实施清洁生产方案,优化管理体系,持续推进清洁生产。

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近年来,一些地方空气质量下降,水源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一些地方环境事故频发,老百姓反映比较强烈,有关环境问题的投诉和纠纷明显增多。一些地方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把保护环境这件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紧做好,让人们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只有这样,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才能获得长远的综合效益,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省略/kfq/list/5415.shtml.